'《木蘭辭》中為何說“可汗”大點兵,而不是“皇帝”大點兵?'

"

編者語: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傳說故事中的女英雄,代父從軍,巾幗不讓鬚眉。但是有關其人的事實考證,有許多缺失:首先,歷史中是否確有其人,尚沒有指向性明確的證據;其次,即便有,那麼她是否姓花,名木蘭,亦是個謎題。

“花木蘭”第一次出現,是在一首北朝民歌《木蘭辭》中,這首詩的做成年代約為南北朝時期的北魏,注意是“約”,這麼講,她的存在時代也飄忽不定了。

在以上幾點共識之上,本文僅根據《木蘭辭》推演出木蘭的時代蹤跡,博君一笑而已,有失嚴謹,還望見諒。

"

編者語: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傳說故事中的女英雄,代父從軍,巾幗不讓鬚眉。但是有關其人的事實考證,有許多缺失:首先,歷史中是否確有其人,尚沒有指向性明確的證據;其次,即便有,那麼她是否姓花,名木蘭,亦是個謎題。

“花木蘭”第一次出現,是在一首北朝民歌《木蘭辭》中,這首詩的做成年代約為南北朝時期的北魏,注意是“約”,這麼講,她的存在時代也飄忽不定了。

在以上幾點共識之上,本文僅根據《木蘭辭》推演出木蘭的時代蹤跡,博君一笑而已,有失嚴謹,還望見諒。

《木蘭辭》中為何說“可汗”大點兵,而不是“皇帝”大點兵?

《木蘭辭》的前奏,說的是木蘭織布,哀嘆連連。

北魏畜牧業發達,國家擁有專屬牧場,養育牛、羊、馬,但同時,手工業亦有所發展。最早作為中原民族特色的男耕女織經濟模式,也滲透到北朝諸族。

“木蘭當戶織”,也就成為花木蘭作為當時女子的本職工作。那麼為何“惟聞女嘆息”呢?

因為“可汗大點兵”、“卷卷有爺名”。

北魏的軍事制度採取了民兵分治,即軍是軍,民是民,民的主要任務是勞作,為國家提供糧食,而軍則護衛邊境,參與作戰,職能分界明確。

但戰爭是經常爆發的,尤其在時局動盪的南北朝時期,這就使得朝廷不得不向民募兵,以充實攻防。說是“募”,實則是一家強制出一名成年男性,奈何“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這個殘酷的事情,就落到“阿爺”身上了。

"

編者語: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傳說故事中的女英雄,代父從軍,巾幗不讓鬚眉。但是有關其人的事實考證,有許多缺失:首先,歷史中是否確有其人,尚沒有指向性明確的證據;其次,即便有,那麼她是否姓花,名木蘭,亦是個謎題。

“花木蘭”第一次出現,是在一首北朝民歌《木蘭辭》中,這首詩的做成年代約為南北朝時期的北魏,注意是“約”,這麼講,她的存在時代也飄忽不定了。

在以上幾點共識之上,本文僅根據《木蘭辭》推演出木蘭的時代蹤跡,博君一笑而已,有失嚴謹,還望見諒。

《木蘭辭》中為何說“可汗”大點兵,而不是“皇帝”大點兵?

《木蘭辭》的前奏,說的是木蘭織布,哀嘆連連。

北魏畜牧業發達,國家擁有專屬牧場,養育牛、羊、馬,但同時,手工業亦有所發展。最早作為中原民族特色的男耕女織經濟模式,也滲透到北朝諸族。

“木蘭當戶織”,也就成為花木蘭作為當時女子的本職工作。那麼為何“惟聞女嘆息”呢?

因為“可汗大點兵”、“卷卷有爺名”。

北魏的軍事制度採取了民兵分治,即軍是軍,民是民,民的主要任務是勞作,為國家提供糧食,而軍則護衛邊境,參與作戰,職能分界明確。

但戰爭是經常爆發的,尤其在時局動盪的南北朝時期,這就使得朝廷不得不向民募兵,以充實攻防。說是“募”,實則是一家強制出一名成年男性,奈何“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這個殘酷的事情,就落到“阿爺”身上了。

《木蘭辭》中為何說“可汗”大點兵,而不是“皇帝”大點兵?

很多人將花木蘭解釋成“被命運玩弄的弱女子”——她弱,卻生在戰爭時代,她弱,卻替父從軍,她弱,卻比許多男兒強,於是產生了種種反差,在反差裡,窺見壯闊之美。

但我要說的是,她不弱,甚至從一開始,推動著她從軍的,就是一種英雄精神,以及悲憫。同情老邁卻依舊要上戰場的父親,很多人或許做得,但是真正“從此替爺徵”的,也就只有花家小姑娘而已。

而在《木蘭辭》的字裡行間,其實還有點事關時代背景的東西,值得探討。那就是題目所說,為何“可汗大點兵”而非“皇帝大點兵”。

可汗,指一國首領,最早在公元400年左右被柔然過運用。其後,在中國北方阿爾泰語系普及。阿爾泰語系囊括的民族政權廣泛,例如鮮卑、突厥、吐谷渾、女真等等。而北魏,恰恰就是鮮卑人。

"

編者語: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傳說故事中的女英雄,代父從軍,巾幗不讓鬚眉。但是有關其人的事實考證,有許多缺失:首先,歷史中是否確有其人,尚沒有指向性明確的證據;其次,即便有,那麼她是否姓花,名木蘭,亦是個謎題。

“花木蘭”第一次出現,是在一首北朝民歌《木蘭辭》中,這首詩的做成年代約為南北朝時期的北魏,注意是“約”,這麼講,她的存在時代也飄忽不定了。

在以上幾點共識之上,本文僅根據《木蘭辭》推演出木蘭的時代蹤跡,博君一笑而已,有失嚴謹,還望見諒。

《木蘭辭》中為何說“可汗”大點兵,而不是“皇帝”大點兵?

《木蘭辭》的前奏,說的是木蘭織布,哀嘆連連。

北魏畜牧業發達,國家擁有專屬牧場,養育牛、羊、馬,但同時,手工業亦有所發展。最早作為中原民族特色的男耕女織經濟模式,也滲透到北朝諸族。

“木蘭當戶織”,也就成為花木蘭作為當時女子的本職工作。那麼為何“惟聞女嘆息”呢?

因為“可汗大點兵”、“卷卷有爺名”。

北魏的軍事制度採取了民兵分治,即軍是軍,民是民,民的主要任務是勞作,為國家提供糧食,而軍則護衛邊境,參與作戰,職能分界明確。

但戰爭是經常爆發的,尤其在時局動盪的南北朝時期,這就使得朝廷不得不向民募兵,以充實攻防。說是“募”,實則是一家強制出一名成年男性,奈何“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這個殘酷的事情,就落到“阿爺”身上了。

《木蘭辭》中為何說“可汗”大點兵,而不是“皇帝”大點兵?

很多人將花木蘭解釋成“被命運玩弄的弱女子”——她弱,卻生在戰爭時代,她弱,卻替父從軍,她弱,卻比許多男兒強,於是產生了種種反差,在反差裡,窺見壯闊之美。

但我要說的是,她不弱,甚至從一開始,推動著她從軍的,就是一種英雄精神,以及悲憫。同情老邁卻依舊要上戰場的父親,很多人或許做得,但是真正“從此替爺徵”的,也就只有花家小姑娘而已。

而在《木蘭辭》的字裡行間,其實還有點事關時代背景的東西,值得探討。那就是題目所說,為何“可汗大點兵”而非“皇帝大點兵”。

可汗,指一國首領,最早在公元400年左右被柔然過運用。其後,在中國北方阿爾泰語系普及。阿爾泰語系囊括的民族政權廣泛,例如鮮卑、突厥、吐谷渾、女真等等。而北魏,恰恰就是鮮卑人。

《木蘭辭》中為何說“可汗”大點兵,而不是“皇帝”大點兵?

再精確一點兒,我們能確定花木蘭所處時代是哪位皇帝執政嗎?

是有跡可循的。

北魏有兩個主要的敵人,柔然與南朝。而南北戰爭,歷時很久,且形成了對峙之勢,真正對北魏北部造成不穩定的入侵威脅的,是柔然。為了加強邊防,北魏修築長城超過2000裡,且設立軍鎮,改革兵法。魏元帝去世,太武帝繼位的間隙,二者的矛盾達到了高潮。

公元424年,柔然大舉入侵北魏,一路上攻佔了許多城鎮,對魏形成包圍。然而太武帝亦有雄才大略,當即面向全國募兵,兵分五路向敵人展開反擊。當時的情況非常危險,如果在北部戰場泥足深陷,南朝宋就會抓住這個空虛,所以太武帝的策略唯有一條:速戰速決。

他需要兵,他需要許多兵。

我們不知道在《木蘭辭》裡,花木蘭是不是真的參加了這場戰役,但是站在藝術作品的角度思考,這場戰役確實發揮空間很大:試想,柔然來襲,北魏殊死一戰,用百姓做肉盾,將士裡有孔武有力的,亦有老弱病殘,有個姑娘,將頭髮高高束起,竟成了翩翩美少年,最終大獲全勝。那得多好看?

"

編者語: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傳說故事中的女英雄,代父從軍,巾幗不讓鬚眉。但是有關其人的事實考證,有許多缺失:首先,歷史中是否確有其人,尚沒有指向性明確的證據;其次,即便有,那麼她是否姓花,名木蘭,亦是個謎題。

“花木蘭”第一次出現,是在一首北朝民歌《木蘭辭》中,這首詩的做成年代約為南北朝時期的北魏,注意是“約”,這麼講,她的存在時代也飄忽不定了。

在以上幾點共識之上,本文僅根據《木蘭辭》推演出木蘭的時代蹤跡,博君一笑而已,有失嚴謹,還望見諒。

《木蘭辭》中為何說“可汗”大點兵,而不是“皇帝”大點兵?

《木蘭辭》的前奏,說的是木蘭織布,哀嘆連連。

北魏畜牧業發達,國家擁有專屬牧場,養育牛、羊、馬,但同時,手工業亦有所發展。最早作為中原民族特色的男耕女織經濟模式,也滲透到北朝諸族。

“木蘭當戶織”,也就成為花木蘭作為當時女子的本職工作。那麼為何“惟聞女嘆息”呢?

因為“可汗大點兵”、“卷卷有爺名”。

北魏的軍事制度採取了民兵分治,即軍是軍,民是民,民的主要任務是勞作,為國家提供糧食,而軍則護衛邊境,參與作戰,職能分界明確。

但戰爭是經常爆發的,尤其在時局動盪的南北朝時期,這就使得朝廷不得不向民募兵,以充實攻防。說是“募”,實則是一家強制出一名成年男性,奈何“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這個殘酷的事情,就落到“阿爺”身上了。

《木蘭辭》中為何說“可汗”大點兵,而不是“皇帝”大點兵?

很多人將花木蘭解釋成“被命運玩弄的弱女子”——她弱,卻生在戰爭時代,她弱,卻替父從軍,她弱,卻比許多男兒強,於是產生了種種反差,在反差裡,窺見壯闊之美。

但我要說的是,她不弱,甚至從一開始,推動著她從軍的,就是一種英雄精神,以及悲憫。同情老邁卻依舊要上戰場的父親,很多人或許做得,但是真正“從此替爺徵”的,也就只有花家小姑娘而已。

而在《木蘭辭》的字裡行間,其實還有點事關時代背景的東西,值得探討。那就是題目所說,為何“可汗大點兵”而非“皇帝大點兵”。

可汗,指一國首領,最早在公元400年左右被柔然過運用。其後,在中國北方阿爾泰語系普及。阿爾泰語系囊括的民族政權廣泛,例如鮮卑、突厥、吐谷渾、女真等等。而北魏,恰恰就是鮮卑人。

《木蘭辭》中為何說“可汗”大點兵,而不是“皇帝”大點兵?

再精確一點兒,我們能確定花木蘭所處時代是哪位皇帝執政嗎?

是有跡可循的。

北魏有兩個主要的敵人,柔然與南朝。而南北戰爭,歷時很久,且形成了對峙之勢,真正對北魏北部造成不穩定的入侵威脅的,是柔然。為了加強邊防,北魏修築長城超過2000裡,且設立軍鎮,改革兵法。魏元帝去世,太武帝繼位的間隙,二者的矛盾達到了高潮。

公元424年,柔然大舉入侵北魏,一路上攻佔了許多城鎮,對魏形成包圍。然而太武帝亦有雄才大略,當即面向全國募兵,兵分五路向敵人展開反擊。當時的情況非常危險,如果在北部戰場泥足深陷,南朝宋就會抓住這個空虛,所以太武帝的策略唯有一條:速戰速決。

他需要兵,他需要許多兵。

我們不知道在《木蘭辭》裡,花木蘭是不是真的參加了這場戰役,但是站在藝術作品的角度思考,這場戰役確實發揮空間很大:試想,柔然來襲,北魏殊死一戰,用百姓做肉盾,將士裡有孔武有力的,亦有老弱病殘,有個姑娘,將頭髮高高束起,竟成了翩翩美少年,最終大獲全勝。那得多好看?

《木蘭辭》中為何說“可汗”大點兵,而不是“皇帝”大點兵?

繼續,太武帝何許人?拓跋燾是也。

十五歲登基,聰明大度,人心詭計運籌帷幄,先後滅夏、北燕、北涼,驅逐柔然。

但這個領袖,沒有出色的兒子,他死後國家短暫動盪,政權很快就落到了孫子拓跋睿手中。拓跋睿,亦是個成名君主,電視劇《錦繡未央》中的拓跋浚,就是以他為原型。

通俗說(無厘頭版本),花木蘭生在了這樣一個時代:南北對峙,強敵來犯,她的可汗滅掉了李未央的涼國,又趕走了李敏德的柔然,可汗死後,拓跋浚繼位,沒幾年拓跋浚也去世了,太后主政,《鳳求凰》裡的楚玉以南朝宋公主的身份前來和親…(此段不是正史,純為串聯)。

當然,歷史沒有那麼多“一定”與“必然”。後世解讀中,花木蘭的身世出現許多版本,例如隋朝說、唐朝說、漢人說,而出現在電影中,可變性就更大了。

"

編者語: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傳說故事中的女英雄,代父從軍,巾幗不讓鬚眉。但是有關其人的事實考證,有許多缺失:首先,歷史中是否確有其人,尚沒有指向性明確的證據;其次,即便有,那麼她是否姓花,名木蘭,亦是個謎題。

“花木蘭”第一次出現,是在一首北朝民歌《木蘭辭》中,這首詩的做成年代約為南北朝時期的北魏,注意是“約”,這麼講,她的存在時代也飄忽不定了。

在以上幾點共識之上,本文僅根據《木蘭辭》推演出木蘭的時代蹤跡,博君一笑而已,有失嚴謹,還望見諒。

《木蘭辭》中為何說“可汗”大點兵,而不是“皇帝”大點兵?

《木蘭辭》的前奏,說的是木蘭織布,哀嘆連連。

北魏畜牧業發達,國家擁有專屬牧場,養育牛、羊、馬,但同時,手工業亦有所發展。最早作為中原民族特色的男耕女織經濟模式,也滲透到北朝諸族。

“木蘭當戶織”,也就成為花木蘭作為當時女子的本職工作。那麼為何“惟聞女嘆息”呢?

因為“可汗大點兵”、“卷卷有爺名”。

北魏的軍事制度採取了民兵分治,即軍是軍,民是民,民的主要任務是勞作,為國家提供糧食,而軍則護衛邊境,參與作戰,職能分界明確。

但戰爭是經常爆發的,尤其在時局動盪的南北朝時期,這就使得朝廷不得不向民募兵,以充實攻防。說是“募”,實則是一家強制出一名成年男性,奈何“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這個殘酷的事情,就落到“阿爺”身上了。

《木蘭辭》中為何說“可汗”大點兵,而不是“皇帝”大點兵?

很多人將花木蘭解釋成“被命運玩弄的弱女子”——她弱,卻生在戰爭時代,她弱,卻替父從軍,她弱,卻比許多男兒強,於是產生了種種反差,在反差裡,窺見壯闊之美。

但我要說的是,她不弱,甚至從一開始,推動著她從軍的,就是一種英雄精神,以及悲憫。同情老邁卻依舊要上戰場的父親,很多人或許做得,但是真正“從此替爺徵”的,也就只有花家小姑娘而已。

而在《木蘭辭》的字裡行間,其實還有點事關時代背景的東西,值得探討。那就是題目所說,為何“可汗大點兵”而非“皇帝大點兵”。

可汗,指一國首領,最早在公元400年左右被柔然過運用。其後,在中國北方阿爾泰語系普及。阿爾泰語系囊括的民族政權廣泛,例如鮮卑、突厥、吐谷渾、女真等等。而北魏,恰恰就是鮮卑人。

《木蘭辭》中為何說“可汗”大點兵,而不是“皇帝”大點兵?

再精確一點兒,我們能確定花木蘭所處時代是哪位皇帝執政嗎?

是有跡可循的。

北魏有兩個主要的敵人,柔然與南朝。而南北戰爭,歷時很久,且形成了對峙之勢,真正對北魏北部造成不穩定的入侵威脅的,是柔然。為了加強邊防,北魏修築長城超過2000裡,且設立軍鎮,改革兵法。魏元帝去世,太武帝繼位的間隙,二者的矛盾達到了高潮。

公元424年,柔然大舉入侵北魏,一路上攻佔了許多城鎮,對魏形成包圍。然而太武帝亦有雄才大略,當即面向全國募兵,兵分五路向敵人展開反擊。當時的情況非常危險,如果在北部戰場泥足深陷,南朝宋就會抓住這個空虛,所以太武帝的策略唯有一條:速戰速決。

他需要兵,他需要許多兵。

我們不知道在《木蘭辭》裡,花木蘭是不是真的參加了這場戰役,但是站在藝術作品的角度思考,這場戰役確實發揮空間很大:試想,柔然來襲,北魏殊死一戰,用百姓做肉盾,將士裡有孔武有力的,亦有老弱病殘,有個姑娘,將頭髮高高束起,竟成了翩翩美少年,最終大獲全勝。那得多好看?

《木蘭辭》中為何說“可汗”大點兵,而不是“皇帝”大點兵?

繼續,太武帝何許人?拓跋燾是也。

十五歲登基,聰明大度,人心詭計運籌帷幄,先後滅夏、北燕、北涼,驅逐柔然。

但這個領袖,沒有出色的兒子,他死後國家短暫動盪,政權很快就落到了孫子拓跋睿手中。拓跋睿,亦是個成名君主,電視劇《錦繡未央》中的拓跋浚,就是以他為原型。

通俗說(無厘頭版本),花木蘭生在了這樣一個時代:南北對峙,強敵來犯,她的可汗滅掉了李未央的涼國,又趕走了李敏德的柔然,可汗死後,拓跋浚繼位,沒幾年拓跋浚也去世了,太后主政,《鳳求凰》裡的楚玉以南朝宋公主的身份前來和親…(此段不是正史,純為串聯)。

當然,歷史沒有那麼多“一定”與“必然”。後世解讀中,花木蘭的身世出現許多版本,例如隋朝說、唐朝說、漢人說,而出現在電影中,可變性就更大了。

《木蘭辭》中為何說“可汗”大點兵,而不是“皇帝”大點兵?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