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買房他一分不給,但他自己卻用600萬做了這樣的一件事

蘿蔔 河南 不完美媽媽 畜牧業 時代楷模發佈廳 2019-06-07

陳國廠是河南周口太康縣高賢鄉汪莊村的村民,1996年,在河南醫科大學完成進修後,他回到了村裡開了一家衛生所。

從醫之後,陳國廠看到村裡很多孤寡老人,有個頭疼腦熱基本靠扛,扛不住的才到他那兒抓藥,而且只抓最便宜的。

“我從小生活在這裡,瞭解一些家庭的情況,知道有些老人生活困難,後來就乾脆給老人們免費診治。”有些老人身體不好,他還會定期上門送糧、送藥。

兒子買房他一分不給,但他自己卻用600萬做了這樣的一件事

但如何去幫助更多的人,一直是陳國廠心中的結。

2003年非典期間,聽說白蘿蔔有對抗非典的功效,陳國廠說服妻子,拔了自家18畝地的白蘿蔔,全部捐了出去。當時,25萬斤的白蘿蔔幾乎能賣到30萬元。

2005年,陳國廠拿出自己大半年的積蓄2萬元,在村口修了一座橋,方便村民到橋對面收莊稼,這座橋最後被命名為“國廠生產橋”。

2008年,村裡的希望小學年久失修,陳國廠又拿出2萬元存款,捐贈給學校修繕房屋,而他自家的平房一到下雨,還得擺上瓷盆接漏雨。

2013年,陳國廠開起了養殖場,規模最大的時候,養殖了近一萬頭豬。

有了穩定的收益,陳國廠謀劃起更大的事兒。在“精準扶貧”的政策落地時,他主動要求和鄉鎮裡的貧困戶對接扶貧。兩個鄉鎮的近200家貧困戶,都成了陳國廠的幫助對象。“光給錢不行,得讓他們自己能掙錢,送他們母豬,教他們養豬。”

2015年、2016年,趕上了豬肉價格上漲的風口,陳國廠掙到了一大筆錢。

2017年10月,陳國廠拿出多年積蓄,買下一塊地建起了醫養院,打算接收附近幾個鄉鎮的貧困孤寡老人。

兒子買房他一分不給,但他自己卻用600萬做了這樣的一件事

早在幾年前,陳國廠就成立了“弱勢群體服務站”,義務照顧全村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而這個服務站,就是如今醫養院的前身。

基礎診療室、公共休息區、標準二人間、基礎生活設施全部配備到位。但問題隨之而來,醫養院地處鄉間,護工該從哪裡請呢?

他先是與鄉鎮醫院達成協議,涉及診療的由專業的醫生護士來診斷,又發動鄉鎮本地村民,召集願意來做護工的人,親自教他們護理知識,也為他們創造了就業機會。

2018年,陳國廠決定,把共計耗資600多萬元建好的醫養院無償捐贈給當地高賢鄉政府,“我想通過政府的號召,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捐出醫養院時跟政府簽了協議,任何時候都不準營利,只准按國家政策安置集中供養的五保老人。”在捐出後仍負責醫養院管理的陳國廠介紹,如今的醫養院,已接收了80多位建檔立卡的貧困孤寡老人,不收取任何費用。

兒子買房他一分不給,但他自己卻用600萬做了這樣的一件事

做公益,陳國廠出手很“闊綽”,但對自己的家庭,他就顯得“太摳門”。

陳國廠的大兒子,如今在鄭州一家醫院做實習醫生。

有一段時間,大兒子回到家跟陳國廠商量想在鄭州買房,想讓父母支持,卻被陳國廠一口回絕。

“想買房,要靠自己的雙手和本事。其他幾個孩子也是,上高中了,我也沒給他們買過手機。”陳國廠稱。

如今,陳國廠一家還住在四間平房裡,家電還是黑白電視機、縫紉機。他唯一捨得花錢的地方,就是在公益事業和父母身上。

陳國廠的妻子韓翠紅,默默地在背後支持丈夫。她說,起初自己也不理解丈夫的做法,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願望,只要丈夫願意,她都會支持。

“每個人的追求都不一樣,我從小生活在村子裡,能吃飽穿暖就行了。”陳國廠說,至少還能再奮鬥20年,再堅持做20年的公益。

(來源:中國文明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