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了,可夜晚依然不平靜,因為他學會做噩夢了……'

不完美媽媽 睡眠 說說咱家娃 2019-09-14
"

橙子的原創公眾號

0-6歲的育兒百科全書

北美全職帶娃老司機教你輕鬆育兒套路

孩子的夜哭問題,應該是媽媽們心中永遠的陰影,我們吊著一口仙氣,熬過了滿月,熬過了三個月六個月一歲,甚至熬過了兩歲,終於熬斷了奶,娃總算能夠睡整夜了……

但是事情還沒完,即便娃兒夜裡不再需要喝奶,不再需要又搖又哄了,他依然可能會在深夜大聲哭醒,並且一臉驚恐的扎到你懷裡,拽都拽不下來,最崩潰的是,他可能死活都不肯睡回去了。而且連續幾晚都會這樣,讓父母非常懷疑人生。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他是做噩夢了嘛?

並不是所有孩子的夜哭都是因為“噩夢”。

還有一種情況是“夜驚(night terror)”,因為夜驚而哭鬧的孩子無論怎麼和他說話,安撫他,觸碰他,他都沒有反應,而且第二天不記得自己夜裡哭過了。夜驚的孩子事實上是沒睡醒的,所以父母也不用做什麼,他哭完自己又睡了(具體可以看這篇《別理我,人家只是想安靜的哭一會兒——幼兒夜驚問題》)

做噩夢的孩子,會真正的清醒過來,會哭叫著呼喚父母,會說話描述夢境,會要求父母陪等等,往往要鬧個好一陣子也不容易睡回去。而且第二天,孩子依然會記得這個噩夢,甚至會影響之後幾天的睡眠。

為什麼會有噩夢?

有夜驚問題的孩子其實是少數,但是做噩夢的問題,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會有,尤其在2-4歲的時候會高發,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想象力非常豐富,如果情感發展良好的話,他們會開始對“恐懼”這種情緒非常敏感,然後會害怕一些大人看起來完全get不到“怕點”的事物。而這些莫名其妙的恐懼,就會影響到孩子的潛意識,讓孩子夜裡做噩夢

我記得我小時候看過一個“恐怖”動畫片,現在想起來應該是講《李爾王》的故事,說一個國王讓三個女兒說有多愛父親,老大老二各種奉承,老三說爸爸我愛你就像愛鹽一樣,國王就生氣了,把三女兒逐出王國,最後老大老二卷錢跑了,國王死了,三女兒為了救爸爸也死了。

看起來挺因為有“驅逐女兒”“背叛”“死亡”等情節,這個動畫片變成了我童年陰影,讓我做了足足一個星期的噩夢……

生活中處處都是這樣或那樣引起孩子恐懼的事物,想要小孩子避免這種“恐懼”的情緒是不可能的,想讓他們“不害怕”也是不可能的,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驚嚇中,才能慢慢學會面對恐懼,消解恐懼,這也是孩子成長的一課,無法跳過。(如何處理孩子恐懼,可以看這篇《怕黑、怕蟲子、怕洗澡……我的寶寶是膽小鬼嗎?》)

另外,孩子白天受到的焦慮和壓力,也會是孩子噩夢的誘因。人生處處是壓力,小孩子也不例外:如廁訓練,分房,搬家,和親近的人分離,父母吵架,入園入托……生活經歷了一些變故和刺激的孩子,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夜晚鬧騰的表現,敏感高需求的孩子尤甚。

無論是恐懼的情緒,還是壓力和焦慮,都是人生體驗的一部分,你沒辦法從孩子的生活中剔除出去,所以,孩子的噩夢你就沒辦法避免。換言之,偶爾做噩夢驚醒,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正常的現象,當父母的不要因此而自責,或者責怪他人“把孩子嚇著了”,你家孩子就算夜裡做噩夢,也不代表你做得不夠好不夠細心,就把它當成“摔倒”“生病”這類的事情看待即可,沒必要過於在意。

如何幫助因為噩夢驚醒的孩子

既不要嫌他煩,也不要過於激動,保持自己平穩的情緒先。用堅定的,溫暖踏實的擁抱和撫摸,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在這裡,就在這裡,哪兒也不去,直到孩子可以漸漸平靜下來。

注意,這個時候如果你想保持和孩子分房的習慣,那麼你要記得選擇在孩子的房間去安慰他,而不要輕易的把他帶到大床上,否則以後會形成一做噩夢就跑去大床的習慣。

如果孩子有能力的話,可以讓他描述夢到了什麼事情,因為傾訴也是理性迴歸的過程,會有益於消除恐懼,說出來之後,就會覺得也沒有那麼可怕了。

在孩子訴說的過程中,要認真傾聽,並且表示贊同,“嗯,是啊!那真的很可怕!”,如果你想讓孩子儘快睡回去,就不要否定他的情緒,說什麼“只是個夢而已,都是假的”之類的正確卻討人厭的話。

當然,有的孩子也無法描述夢境,你也別一直問你怎麼啦怎嘛啦,直接親親抱抱摸摸背就沒錯了。

等孩子平靜了,你可以自然而然的把孩子放回床上,說好了睡吧,你需要什麼嘛?要你最喜歡的毛絨玩具嗎?要喝水嘛?要開燈嗎?

先默認你不用陪他,可以提供給他一些安慰物或者安慰方式,告訴他媽媽就在隔壁,很多時候孩子是可以接受的。

當然,如果孩子執意讓你陪,你也可以陪一陣子,等孩子快睡著了或者已經睡著了再走即可。

如何預防噩夢

其實在夜裡安慰做噩夢的孩子並不算難,難的是,要安慰被之前的噩夢嚇壞而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拒絕入睡的孩子。他很可能會進入惡性循環,越是害怕做噩夢,壓力越大,越是做噩夢,於是越是害怕……

別覺得孩子矯情,這個時候他真的很需要大人在精神上的支持和幫助。

首先,當然是提供足夠溫暖安心的入睡環境了,可以應孩子的要求,做一切讓他感到安全的方式,小夜燈,開房間的門,床上擺滿毛絨玩具,睡前的擁抱和親吻,等等。

你還可以搞一些“噩夢驅散儀式”,讓孩子得到好的心理暗示,心裡放鬆下來,就不容易做噩夢了,譬如說傳統的“枕頭下面放剪刀”就有這個作用,不過剪刀有點危險不太推薦。

舉個幾個簡單安全的例子:

1,可以做一個牌子,上面寫著“好夢快來”,掛在孩子床上,可以讓孩子參與畫畫裝飾這個牌子

2,給孩子的額頭或者肚子擦一點潤膚霜,和他說這個是“做好夢的魔油”

3,在噴霧器里加入幾滴香水或者香精,和孩子說,這個是“怪物噴霧”或者“噩夢驅散劑”,讓孩子在自己房間裡噴一下。

類似的把戲大同小異,稍微腦洞一下就應該有很多。

孩子2-4歲的時候,是做噩夢驚醒的高峰期,動不動的來幾天,尤其是剛剛入園的階段,有可能一宿醒個三四次,之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能夠分清幻覺和現實,也能夠處理一些恐懼和焦慮的情緒,就不那麼容易噩夢驚醒了,或者驚醒了也很容易睡回去。

但是對於一些比較敏感的孩子,可能七八歲了依然有這個現象,只不過頻率會低很多,一年裡有個三四次之類的,也算正常。

比較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孩子長期的被噩夢驚醒所困擾,儘管儘量安撫了,依然無法改善,就要考慮看看是不是孩子白天遇到了什麼事,被肉體或精神虐待,被霸凌之類的,或者出現了一些心理問題。需要詳細問問孩子白天在幼兒園或者學校的情況,或者帶孩子看看心理諮詢。

今天這個話題就說到這裡,最後,希望孩子們夜裡都能有個美夢吧

"

橙子的原創公眾號

0-6歲的育兒百科全書

北美全職帶娃老司機教你輕鬆育兒套路

孩子的夜哭問題,應該是媽媽們心中永遠的陰影,我們吊著一口仙氣,熬過了滿月,熬過了三個月六個月一歲,甚至熬過了兩歲,終於熬斷了奶,娃總算能夠睡整夜了……

但是事情還沒完,即便娃兒夜裡不再需要喝奶,不再需要又搖又哄了,他依然可能會在深夜大聲哭醒,並且一臉驚恐的扎到你懷裡,拽都拽不下來,最崩潰的是,他可能死活都不肯睡回去了。而且連續幾晚都會這樣,讓父母非常懷疑人生。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他是做噩夢了嘛?

並不是所有孩子的夜哭都是因為“噩夢”。

還有一種情況是“夜驚(night terror)”,因為夜驚而哭鬧的孩子無論怎麼和他說話,安撫他,觸碰他,他都沒有反應,而且第二天不記得自己夜裡哭過了。夜驚的孩子事實上是沒睡醒的,所以父母也不用做什麼,他哭完自己又睡了(具體可以看這篇《別理我,人家只是想安靜的哭一會兒——幼兒夜驚問題》)

做噩夢的孩子,會真正的清醒過來,會哭叫著呼喚父母,會說話描述夢境,會要求父母陪等等,往往要鬧個好一陣子也不容易睡回去。而且第二天,孩子依然會記得這個噩夢,甚至會影響之後幾天的睡眠。

為什麼會有噩夢?

有夜驚問題的孩子其實是少數,但是做噩夢的問題,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會有,尤其在2-4歲的時候會高發,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想象力非常豐富,如果情感發展良好的話,他們會開始對“恐懼”這種情緒非常敏感,然後會害怕一些大人看起來完全get不到“怕點”的事物。而這些莫名其妙的恐懼,就會影響到孩子的潛意識,讓孩子夜裡做噩夢

我記得我小時候看過一個“恐怖”動畫片,現在想起來應該是講《李爾王》的故事,說一個國王讓三個女兒說有多愛父親,老大老二各種奉承,老三說爸爸我愛你就像愛鹽一樣,國王就生氣了,把三女兒逐出王國,最後老大老二卷錢跑了,國王死了,三女兒為了救爸爸也死了。

看起來挺因為有“驅逐女兒”“背叛”“死亡”等情節,這個動畫片變成了我童年陰影,讓我做了足足一個星期的噩夢……

生活中處處都是這樣或那樣引起孩子恐懼的事物,想要小孩子避免這種“恐懼”的情緒是不可能的,想讓他們“不害怕”也是不可能的,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驚嚇中,才能慢慢學會面對恐懼,消解恐懼,這也是孩子成長的一課,無法跳過。(如何處理孩子恐懼,可以看這篇《怕黑、怕蟲子、怕洗澡……我的寶寶是膽小鬼嗎?》)

另外,孩子白天受到的焦慮和壓力,也會是孩子噩夢的誘因。人生處處是壓力,小孩子也不例外:如廁訓練,分房,搬家,和親近的人分離,父母吵架,入園入托……生活經歷了一些變故和刺激的孩子,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夜晚鬧騰的表現,敏感高需求的孩子尤甚。

無論是恐懼的情緒,還是壓力和焦慮,都是人生體驗的一部分,你沒辦法從孩子的生活中剔除出去,所以,孩子的噩夢你就沒辦法避免。換言之,偶爾做噩夢驚醒,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正常的現象,當父母的不要因此而自責,或者責怪他人“把孩子嚇著了”,你家孩子就算夜裡做噩夢,也不代表你做得不夠好不夠細心,就把它當成“摔倒”“生病”這類的事情看待即可,沒必要過於在意。

如何幫助因為噩夢驚醒的孩子

既不要嫌他煩,也不要過於激動,保持自己平穩的情緒先。用堅定的,溫暖踏實的擁抱和撫摸,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在這裡,就在這裡,哪兒也不去,直到孩子可以漸漸平靜下來。

注意,這個時候如果你想保持和孩子分房的習慣,那麼你要記得選擇在孩子的房間去安慰他,而不要輕易的把他帶到大床上,否則以後會形成一做噩夢就跑去大床的習慣。

如果孩子有能力的話,可以讓他描述夢到了什麼事情,因為傾訴也是理性迴歸的過程,會有益於消除恐懼,說出來之後,就會覺得也沒有那麼可怕了。

在孩子訴說的過程中,要認真傾聽,並且表示贊同,“嗯,是啊!那真的很可怕!”,如果你想讓孩子儘快睡回去,就不要否定他的情緒,說什麼“只是個夢而已,都是假的”之類的正確卻討人厭的話。

當然,有的孩子也無法描述夢境,你也別一直問你怎麼啦怎嘛啦,直接親親抱抱摸摸背就沒錯了。

等孩子平靜了,你可以自然而然的把孩子放回床上,說好了睡吧,你需要什麼嘛?要你最喜歡的毛絨玩具嗎?要喝水嘛?要開燈嗎?

先默認你不用陪他,可以提供給他一些安慰物或者安慰方式,告訴他媽媽就在隔壁,很多時候孩子是可以接受的。

當然,如果孩子執意讓你陪,你也可以陪一陣子,等孩子快睡著了或者已經睡著了再走即可。

如何預防噩夢

其實在夜裡安慰做噩夢的孩子並不算難,難的是,要安慰被之前的噩夢嚇壞而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拒絕入睡的孩子。他很可能會進入惡性循環,越是害怕做噩夢,壓力越大,越是做噩夢,於是越是害怕……

別覺得孩子矯情,這個時候他真的很需要大人在精神上的支持和幫助。

首先,當然是提供足夠溫暖安心的入睡環境了,可以應孩子的要求,做一切讓他感到安全的方式,小夜燈,開房間的門,床上擺滿毛絨玩具,睡前的擁抱和親吻,等等。

你還可以搞一些“噩夢驅散儀式”,讓孩子得到好的心理暗示,心裡放鬆下來,就不容易做噩夢了,譬如說傳統的“枕頭下面放剪刀”就有這個作用,不過剪刀有點危險不太推薦。

舉個幾個簡單安全的例子:

1,可以做一個牌子,上面寫著“好夢快來”,掛在孩子床上,可以讓孩子參與畫畫裝飾這個牌子

2,給孩子的額頭或者肚子擦一點潤膚霜,和他說這個是“做好夢的魔油”

3,在噴霧器里加入幾滴香水或者香精,和孩子說,這個是“怪物噴霧”或者“噩夢驅散劑”,讓孩子在自己房間裡噴一下。

類似的把戲大同小異,稍微腦洞一下就應該有很多。

孩子2-4歲的時候,是做噩夢驚醒的高峰期,動不動的來幾天,尤其是剛剛入園的階段,有可能一宿醒個三四次,之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能夠分清幻覺和現實,也能夠處理一些恐懼和焦慮的情緒,就不那麼容易噩夢驚醒了,或者驚醒了也很容易睡回去。

但是對於一些比較敏感的孩子,可能七八歲了依然有這個現象,只不過頻率會低很多,一年裡有個三四次之類的,也算正常。

比較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孩子長期的被噩夢驚醒所困擾,儘管儘量安撫了,依然無法改善,就要考慮看看是不是孩子白天遇到了什麼事,被肉體或精神虐待,被霸凌之類的,或者出現了一些心理問題。需要詳細問問孩子白天在幼兒園或者學校的情況,或者帶孩子看看心理諮詢。

今天這個話題就說到這裡,最後,希望孩子們夜裡都能有個美夢吧

孩子大了,可夜晚依然不平靜,因為他學會做噩夢了……
相關推薦 點擊藍字即可跳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