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酯比、醛類、雜醇油……經常喝酒應酬的你知道這些嗎?

白酒 美食 幸運傳達室 幸運傳達室 2017-08-27

白酒這個東西,不管你喜不喜歡,總有些場合需要應酬。喝多了,就會發現有的酒喝完以後很容易引起頭痛,非常難受,嚴重的甚至第二天都不能好轉;有的酒則不會,喝完不僅不難受,還有舒適的微醺感,一覺醒來便“滿血復活”……

酸酯比、醛類、雜醇油……經常喝酒應酬的你知道這些嗎?

喝酒不上頭,好像已經成為判定酒質好壞的一個標準了,但是喝酒上頭,究竟是不是酒的品質導致的呢?

今天,邦邦俠就為大家講解喝酒上頭的原理!

喝酒“上頭”,一般指的是喝完酒之後頭暈、頭疼、面紅耳赤、心跳加快。導致我們喝完酒之後出現這些症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個:

  • 1. 酒精本身(乙醇)

  • 2. 雜醇油

  • 3. 醛類

  • 4. 酸酯比例

酸酯比、醛類、雜醇油……經常喝酒應酬的你知道這些嗎?

1、酒精本身

這裡說到的酒精,就是各種酒裡面的主要成分—乙醇。

飲酒後,10%的乙醇不發生任何變化,直接經過呼吸道、尿液、汗液排出體外。其餘90%則要經過肝臟代謝,代謝過程是:乙醇→乙醛→乙酸→二氧化碳和水。而人體代謝乙醇的能力,主要由兩種酶決定:乙醇脫氫酶、乙醛脫氫酶。

有沒有這兩種酶是由基因決定的,酶的活性如何,和身體狀態也有關係。如果乙醇脫氫酶的活性低,那麼喝酒就容易頭暈頭疼,而且喝酒會容易臉紅。如果你身邊有喝酒臉紅的朋友,那就是他的乙醇脫氫酶的活性低啦。

如果你代謝酒精的能力比較低,代謝慢,那麼乙醇隨著血液循環,就會影響到大腦、心臟等器官。同時代謝過程耗氧量比較大,水分損失也大,所以會引起頭暈、口渴,甚至噁心嘔吐的現象。

這類人,喝酒最傷身,可以在酒前服三粒舒邦,幫助乙醇的加速分解,就沒那麼容易上頭啦!

酸酯比、醛類、雜醇油……經常喝酒應酬的你知道這些嗎?

2、雜醇油

一瓶白酒的成分很複雜,雖然(水+酒精)佔了98%,但是剩下的2%卻是形成白酒香型和風格的主要成分,雜醇油就是其中之一。

雜醇油屬於醇類,分子量比乙醇大,比乙醇更高級,所以又叫“高級醇”,它可以賦予白酒特殊的香味,而且可以襯托酯香,讓香氣更加完美。但“高級醇”並不是很受歡迎,一旦多了就會有苦澀雜味,而且容易引起上頭。

如果選擇優質的基酒和調味酒,而且過濾環節做得好的話,雜醇油就會少很多,喝起來就不容易上頭,但是這樣做成本也會相應升高。

3、醛類

白酒中大約有12種醛類,它們具有比較強的刺激性和辣感,賦予酒體刺激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酒勁大”。它們對白酒香氣的平衡和協調作用強、影響大,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乙醛和乙縮醛佔總醛的98%以上。

遊離的乙醛被吸收後,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刺激心臟和大腦,而且由於比較辣,還會刺激黏膜。所以飲用醛類含量高的酒,會導致口乾舌燥,頭疼、喉嚨和胃不舒服。

但是,隨著貯存時間的增長,遊離狀態的醛類會逐漸被取代,生成乙縮醛,辣味和刺激感都會降低,對人體的影響也變小。所以,儲存時間長的酒口感更加綿柔,飲用感更舒適。當然成本也更高。

酸酯比、醛類、雜醇油……經常喝酒應酬的你知道這些嗎?

4、酸酯比例

酸酯比例不協調,容易造成飲用後不舒適。有機酸的存在,有利於乙醇在人體內進一步酯化。酯類對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可以鎮靜止痛,從而減輕頭痛感。

除此之外,外加的香料,比如D-型乳酸乙酯就會上頭,而L-型乳酸乙酯則不上頭;還有酒精和水的締合程度也會影響到酒的飲用感。而且,如果你飲酒當天生病了,或者吃了一些藥物,甚至心情不好,都有可能導致不舒適的反應。

說到這裡,大家明白了嗎,乙醇本身沒有差別,人體對乙醇的代謝是由基因決定的,因人而異,有的人是海量,喝二斤也沒問題,有的人量淺,一杯就暈了。有差別的是微量成分的含量、搭配、平衡。

好酒,一定是篩選了優質的基酒和調味酒,經過縝密的勾調配比,以及先進的生產設備生產出來的。好酒的酒體協調,在你的酒量之內,不會出現頭疼、辣口、口乾、宿醉的現象。

一般而言,採用自然發酵、手工釀造的純糧食白酒,由於它的燒製過程不勾兌人工酒精,不添加任何的添加劑,酒中不含乙醛和雜醇油,喝後不容易上頭。

邦邦俠說:“想要喝酒不上頭,只需酒前三粒舒邦。加速乙醛分解,解酒快,不傷肝。”

舒邦,和好酒更配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