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轄地級市“江門市 ”概述

江門市, 廣東省轄地級市,地處廣東省的中南部、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西部。位於北緯21°27′至22°51′,東經111°59′至113°15′之間。東鄰佛山市順德區、中山市、珠海市斗門區,西接陽江市陽東縣、陽春市,北與雲浮市新興縣、佛山市高明區、南海區為鄰,南瀕南海,毗鄰港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1] 。全市總面積9505平方公里,下轄3個區,代管4個縣級市;常住人口456.17萬人(2017年末)。

江門市區因地處西江與其支流蓬江的會合處, 江南的煙墩山和江北的蓬萊山對峙如門,故名江門。在元末明初,這裡便形成墟集。1925年,江門定為 省轄市。1931年撤銷市建制,復歸新會縣轄。1951年,從新會縣析置江門市,為新會縣轄江門市。1983年,定為省轄地級市。

江門有“ 中國第一僑鄉”、 中國曲藝之鄉( 粵劇)[2]等美譽。著名景點有:玉臺寺、小鳥天堂、開平碉樓、梁啟超故居、陳白沙祠、上下川島等。

2019年1月,江門入選“2018年WFBA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榜單。

江門市區因地處西江與其支流蓬江的會合處,江南的煙墩山和江北的蓬萊山對峙如門,故名“江門”。早在元末明初,這裡便形成墟集。

江門的商品經濟萌芽於14世紀,在蓬江區圩頂的地方有一個小圩集,每逢一、三、五圩期,鄰近四鄉的農民和漁民將生產的農副產品及魚產品拿到這裡銷售或交換。後來圩集逐漸向海灘擴展,到16世紀,已發展成為“千艘如蟻集江濱”相當熱鬧的商品集散地。到了明末清初,更是“客商聚集,交易以數百萬計”。

廣東省轄地級市“江門市 ”概述

廣東江門風景(19)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5年),粵海關成立,在江門設立正稅口,俗稱“江門常關”。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根據《中英緬甸通商條約》專款,江門成為了西江的第一個上下客貨停靠站,屬三水管轄的一個分支機構。同年10月,粵海關在江門設立辦公所,這是首次以條約形成把江門定為人和商品入境的小關口,江門也就成為了西江南路對外貿易的水路交通樞紐和商品流通中心。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0年)江門闢為對外通商口岸後,成為了五邑乃至粵西地區的對外通商口岸,清光緒二十八年八月初四(即1902年9月5日),強迫清政府簽訂《中英續議通商行船條約》(即《馬凱條約》),將江門闢為對外通商口岸並相應設置海關。1904年3月7日,江門海關正式成立,粵海關把江門和甘竹兩個常關劃為江門海關管轄。

1904年3月7日,江門開放為對外貿易口岸時,將海關設在靠近河的東北入口2英里的西江右岸(即北街),在其對面有優良的錨地。因此,大噸位的船隻無需進入河內,由民船或舢板將旅客和貨物從城內運上大輪船”。

先秦時期江門屬南越[6],秦後至民國之前江門為新會縣屬地。

1925年,江門定為省轄市。

1931年撤銷市建制,復歸新會縣轄。

1951年1月從新會縣析置江門市。後又分屬過粵中行署、肇慶專區、佛山專區管轄。此時為新會縣轄江門市。

1983年,江門市定為省轄地級市,實行市管縣新體制,下轄新會、台山、開平、恩平、鶴山和陽江、陽春7縣。

1988年,陽江、陽春分出另設陽江市。1992年至1994年五縣先後撤縣設市,由江門市代管。

2002年9月22日,新會撤市設區。新會區轄原縣級新會市的會城鎮、大澤鎮、司前鎮、沙堆鎮、古井鎮、三江鎮、崖門鎮、雙水鎮、羅坑鎮、大鰲鎮、睦洲鎮,區人民政府駐會城鎮,將原縣級新會市的棠下鎮、荷塘鎮、杜阮鎮劃歸江門市蓬江區管轄。

江門市2002年轄蓬江、江海、新會三區及台山、開平、鶴山、恩平四個縣級市,轄區範圍俗稱“五邑”。共同的歷史,同出一宗的地緣人緣,加上海外對五邑的影響,使江門五邑展現出豐富的民俗風情。其中新會、台山、開平、恩平四縣俗稱“四邑”,加上鶴山則稱“五邑”。江門市區為蓬江區和江海區。

位置境域

江門位於北緯21°27′至22°51′,東經111°59′至113°15′之間。地處廣東省的中南部、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西部。東鄰佛山市順德區、中山市、珠海市斗門區,西接陽江市陽東縣、陽春市,北與雲浮市新興縣、佛山市高明區、南海區為鄰,南瀕南海,毗鄰港澳。距廣州市60公里,距香港115公里,距澳門65公里,距深圳市85公里。

面積9541平方公里,其中海島面積235.17平方公里,約佔珠三角土地面積41698平方公里的23%,約佔全省陸地總面積的5.32%。江門全境北自鶴山市古勞鎮的麗水,南至臺山市的下川鎮圍夾島,相距142.2公里;東自新會區大鰲尾,西至恩平市那吉鎮蛤坑尾,相距130.68公里。

江門市區位於市域東部,東西相距46.6公里,南北相距79.55公里。臺山市、新會區的南部和恩平市的東南部瀕臨南海,大陸岸線長283.36公里。島嶼岸線共長331.51公里。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有97個,其中臺山市上川島面積最大,為137.16平方公里;下川島次之,為81.73平方公里。屬江門市水深200米以內的沿海大陸架,東起黃茅海,西至鎮海灣,面積約2257平方公里。全市海岸線長615公里,佔全省的1/5。

地形地貌

江門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北部、西北部山地丘陵廣佈,東部、中部、南部河谷、沖積平原、三角洲平原寬廣,丘陵、臺地錯落其間,沿海砂洲發育,組成錯綜複雜的多元化地貌景觀。

廣東省轄地級市“江門市 ”概述

江門市風光(21)

江門市山地丘陵4400多平方公里,佔46.13%。境內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約佔1.77%。800米以上的山脈有9座,多為東北--西南走向。恩平、開平市與新興縣接壤的天露山,長70餘公里,走向偏北,主峰海拔1250米,為全市最高峰。北部的菱髻頂、皁幕山,東部的鑊蓋尖和南部的笠帽山、涼帽頂,均山勢陡峻,巖古嶙峋,呈"V"型谷發育。500米以下的山丘、臺地面積約佔總面積80.34%,多分佈於山地外圍,開平、台山、江門市區的沖積平原內有零星點綴。

丘陵多無峰頂,呈緩波起伏,坡面多為第四紀堆積。河流沖積平原、三角洲平原約佔總面積17.89%,其中江門市區、新會以南由西江、潭江形成的三角洲平原面積達500平方公里,位於台山南部由大隆洞河、都斛河形成的廣海都斛平原面積達300平方公里。由西江、潭江下游支流形成的河流沖積平原沿河作帶狀分佈,中游狹長,下游寬闊,現多為良田。

境內地質構造以新華夏構造體系為主,主體為北東向恩平--從化深斷裂,自恩平經鶴城斜貫全市延出境外;東部沿西江河谷有西江大斷裂。兩支斷裂帶構成境內基本構造格架。境內有震旦紀、寒武紀、奧陶紀、泥盆紀、石炭紀、二迭紀、三迭紀、侏羅紀、下第三紀及第四紀等地質年代的地層,尤以第四紀地層分佈最廣。入侵巖形成期次有加里江期、加里東--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尤以燕山期最為發育,規模最大。

水文條件

江門市河流屬珠三角水系和粵西沿海諸河兩大水系,全市集水面積超過100平方千米的河流共26條。 [6] 境內河流縱橫交錯,除過境河西江外,其中4條直接人海。西江在西海水道斷面通過的多年平均輸沙量4180萬噸。潭江多年平均含沙量為每立方米0.11公斤。其他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0.10—0.25公斤之間。多屬少沙河流。境內海岸帶受海洋潮汐影響。在江河人海水域,呈現江水、海水互相頂託。每當雨季,洪潮混雜,水位多變。若遇颱風掠境,往往產生暴潮。

氣候特徵

江門地處華南亞熱帶,常年綠色植被,四季常春。江門市屬亞熱帶低緯地區,位於珠江口西岸,全區有285公里的海岸線,受海洋性季風影響,氣候特徵是溫暖多雨,日照平均在1700小時以上。氣候溫暖溼潤,適宜種植水稻和各種經濟植物,無霜期在360天以上,終年無雪,氣溫年際變化不大,年平均氣溫全區均在22℃左右。 夏季會有颱風和暴雨。溫度:冬天最低5℃,夏天最高38℃。

淡水資源

廣東省轄地級市“江門市 ”概述

西江

江門全市境內水資源豐富,年均河川徑流量為119.66億立方米,佔全省河川年均經流量6.65%;水資源總量為120.8億立方米,佔全省水資源總量6.49%。西江干流於境內長76公里,自北向南流經鶴山。西江也是珠江最大的主幹支流。

江門主要河流有西江、潭江及其支流和沿海諸小河。西江、潭江、朗底水、蓮塘水、蜆崗水、白沙水、鎮壓海水、新昌水、公益河、新橋水、址山水、江門水道、天沙河、沙坪河、大隆洞河、那扶河等16條河流的集水面積均在100平方公里以上。西江干流於境內長76公里,自北向南流經鶴山市、蓬江區、江海區和新會區、經磨刀門、虎跳門出海,境內流域面積1150平方公里,出海水道寬闊,河床坡降小,水流平緩,灘塗發育。其中江門水道稱為江門河,又稱蓬江,從東北向西南橫貫江門市區,與潭江相匯,經新會銀洲湖、崖門注入南海。潭江自西向東流經恩平市、開平市、臺山市和新會區,經銀洲湖出崖門注入黃茅海,幹流於境內長248公里,境內流域面積6026平方公里。全市蓄水工程2340宗,總庫容量34.2億立方米。其中大中型水庫32座,庫容量共18.49億立方米。水力理論蘊藏量41.38萬千瓦,其中可裝機容量24.24萬千瓦,約佔58.6%。此外,還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總計436.7萬噸/日。

溫泉資源

廣東省轄地級市“江門市 ”概述

古兜溫泉

江門市境內優質礦泉和溫泉分佈廣泛。已探明的礦泉有9處,已通過勘查評價並開發的有4處,其中開發成規模的有1處。

溫泉分佈於恩平市的那吉鎮、良西鎮,臺山市的三合鎮、都斛鎮,新會區的崖門鎮,開平市的赤水鎮。其中,流量最大的是臺山市三合鎮的台山溫泉和新會區崖門鎮的古兜溫泉,日流量達3000立方米;水溫最高的是臺山市都斛鎮的莘村溫泉,水溫達73℃。

土地資源

江門市耕作土壤土質肥沃,墾耕歷史悠久。全市耕地面積241萬畝,佔土地總面積的17%,人均耕地面積0.63畝。沿海潮間帶灘塗34.35萬畝,已利用灘塗26.29萬畝;內陸江河灘塗2萬畝。

生物資源

廣東省轄地級市“江門市 ”概述

大西坑森林公園

江門市森林總蓄積量830.2萬平方米,森林覆蓋率43%,林業用地綠化率87.6%。西北部、南部山地有原始次生林數千公頃,生長野生植物1000多種。其中古兜山有野生植物161科494屬924種,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紫荊木、白桂木、華南杉、吊皮錐、繡球茜草、海南石梓、粘木、巴戟、火力楠、藤槐等。在恩平市七星坑亞熱帶次生林區,經專家考察鑑定,植物種類有735種,其中刺木沙欏等12種屬國家級和省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有2種植物形狀奇特。 境內野生動物有獸內100餘種、鳥類500餘種、蛇類100多種、昆蟲類200多種,其中山豬、小靈貓、山蛤、龜、鷓鴣、鱉、蛇、穿山甲等於西北部山地常見。沿海和近海經濟魚類有800多種,其中經濟價值較高的有100多種,年捕撈量1萬噸以上的有15種。

僑鄉

江門五邑是全國著名僑鄉,僑鄉文化獨具魅力,有“中國第一僑鄉”的美譽。祖籍江門的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近400萬,分佈在全世界五大洲107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五邑籍華僑、華人分佈在亞洲地區的約佔20%,美洲地區的約佔70%。

人口分佈

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459.82 萬人,其中城鎮人口 305.78 萬人,佔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6.50%,比上年提高 0.69 個百分點;鄉村人口 154.04 萬人,佔常住人口的 33.5%。年末人口密度 484人/平方公里,比上年提高 4 人/平方公里。年末公安戶籍人口 398.91 萬人。

江門市名勝古蹟有東漢遺蹟新會玉臺寺、崖門古戰場、梁啟超故居、小鳥天堂、陳白沙祠、唐代一行禪師觀察天文的外海茶庵寺、台山上下川島、開平立園、鶴山大雁山、原始森林、恩平馮如故居、七星坑原始森林、歇馬舉人村風景區等。

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江門市星光公園、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東湖公園、上下川島、圭峰山、立園、小鳥天堂、白水帶風景區、大西坑公園、長堤風貌街等。

江門市國家AAAA級旅遊景點有: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古兜溫泉、金山溫泉、錦江溫泉、立園景區、小鳥天堂

其它:叱石山風景區、潮連洪聖公園、茶庵寺、陳少白故居、大雁山、仙鶴湖、東坡亭、崖門古炮臺、石澗紫雲觀、梁啟超故居、崖山祠、銀湖灣溼地公園、赤坎古鎮、樑金山風景區、臺西路步行街及歷史街區、端芬汀江圩、北陡浪琴灣。

江門溫泉:江門溫泉資源豐富,有山泉灣溫泉,台山富都溫泉度假村,帝都溫泉,江門恩平溫泉樂園,喜運來溫泉,開平香江溫泉,台山嘉怡溫泉,金山溫泉度假村,恩平萬畝泉林度假區,喜運來溫泉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