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碗雞湯餛飩'

"
"
那一碗雞湯餛飩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我關注青島的地方風味小吃久矣。舌尖上的小吃記憶,在囊中羞澀的1970年代,是火車站飯店的一碗無澆頭的陽春麵。學生時期的1980年代,是老劈柴院的一碗熱騰騰的雞絲餛飩。參加工作後的1990年代,是小港莘東爐包鋪的一客韭菜肉餡的大爐包,是滄口鍋貼鋪的一盤什錦鍋貼,是臺東萬和春老店的一份砂鍋排骨米飯,是老四方杭州路崗樓子身後餃子鋪的半斤三鮮水餃。

"
那一碗雞湯餛飩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我關注青島的地方風味小吃久矣。舌尖上的小吃記憶,在囊中羞澀的1970年代,是火車站飯店的一碗無澆頭的陽春麵。學生時期的1980年代,是老劈柴院的一碗熱騰騰的雞絲餛飩。參加工作後的1990年代,是小港莘東爐包鋪的一客韭菜肉餡的大爐包,是滄口鍋貼鋪的一盤什錦鍋貼,是臺東萬和春老店的一份砂鍋排骨米飯,是老四方杭州路崗樓子身後餃子鋪的半斤三鮮水餃。

那一碗雞湯餛飩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島城昔日的諸多本土小吃,大都隨之湮沒在了城市化的進程中。倖存的特色小食店,有的仍頑強堅守著硝煙瀰漫的陣地;有的另闢蹊徑,開設了諸多連鎖店,搞起了加盟經營。橋歸橋,路歸路,窗外早已不再是從前的風景。而今,檣櫓灰飛煙滅之後,依舊讓我留戀不捨的,僅餘一碗白湯雞絲大蝦餛飩了。

餛飩,說來並不只是北方的小食,其身影東南西北中,神州遍地留香。四川人叫抄手,粵港稱雲呑,安徽叫包袱,福建甘肅稱扁食,稱呼不一而足。

中山路老劈柴院的餛飩鋪搬遷後,我常去光顧的是江西路上的一檔餛飩鋪。始於2001年的此檔小店,亦在這條街面上堅守了近20年,其出品的雞絲三鮮餛飩,依稀尚存舊時風味,此是其它加盟店所不及之處。

"
那一碗雞湯餛飩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我關注青島的地方風味小吃久矣。舌尖上的小吃記憶,在囊中羞澀的1970年代,是火車站飯店的一碗無澆頭的陽春麵。學生時期的1980年代,是老劈柴院的一碗熱騰騰的雞絲餛飩。參加工作後的1990年代,是小港莘東爐包鋪的一客韭菜肉餡的大爐包,是滄口鍋貼鋪的一盤什錦鍋貼,是臺東萬和春老店的一份砂鍋排骨米飯,是老四方杭州路崗樓子身後餃子鋪的半斤三鮮水餃。

那一碗雞湯餛飩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島城昔日的諸多本土小吃,大都隨之湮沒在了城市化的進程中。倖存的特色小食店,有的仍頑強堅守著硝煙瀰漫的陣地;有的另闢蹊徑,開設了諸多連鎖店,搞起了加盟經營。橋歸橋,路歸路,窗外早已不再是從前的風景。而今,檣櫓灰飛煙滅之後,依舊讓我留戀不捨的,僅餘一碗白湯雞絲大蝦餛飩了。

餛飩,說來並不只是北方的小食,其身影東南西北中,神州遍地留香。四川人叫抄手,粵港稱雲呑,安徽叫包袱,福建甘肅稱扁食,稱呼不一而足。

中山路老劈柴院的餛飩鋪搬遷後,我常去光顧的是江西路上的一檔餛飩鋪。始於2001年的此檔小店,亦在這條街面上堅守了近20年,其出品的雞絲三鮮餛飩,依稀尚存舊時風味,此是其它加盟店所不及之處。

那一碗雞湯餛飩

易州路上的“苟不理”,年歲要更早些,據說始於1985年。老店以各色小籠包為主打,口味與天津“狗不理”包子同出一宗。其兼營的雞湯餛飩,最是霸氣,碗闊湯燙,個大餡足,重青。尤為難得的是,雞絲果然是從一隻老母雞身上,一絲一絲撕下來入碗,現場直播,貨真價實。此等經營的執著和舊氣,當下已鳳毛麟角。雖只邂逅一次,卻久在腦海中浮現。尋常飲食中的此番生動畫面,最是彌久難忘。

青島的大小餛飩鋪子不少,近些年又冒出諸多打著“野餛飩”旗號的街頭小館,出品良莠不齊。其整體水準不及江南和嶺南。僅舉一例。島城餛飩館出品的大蝦餛飩(實為蝦仁),多數殘存蝦仁背中的沙線,餛飩入口,嚼之磣牙,大煞風景。

"
那一碗雞湯餛飩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我關注青島的地方風味小吃久矣。舌尖上的小吃記憶,在囊中羞澀的1970年代,是火車站飯店的一碗無澆頭的陽春麵。學生時期的1980年代,是老劈柴院的一碗熱騰騰的雞絲餛飩。參加工作後的1990年代,是小港莘東爐包鋪的一客韭菜肉餡的大爐包,是滄口鍋貼鋪的一盤什錦鍋貼,是臺東萬和春老店的一份砂鍋排骨米飯,是老四方杭州路崗樓子身後餃子鋪的半斤三鮮水餃。

那一碗雞湯餛飩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島城昔日的諸多本土小吃,大都隨之湮沒在了城市化的進程中。倖存的特色小食店,有的仍頑強堅守著硝煙瀰漫的陣地;有的另闢蹊徑,開設了諸多連鎖店,搞起了加盟經營。橋歸橋,路歸路,窗外早已不再是從前的風景。而今,檣櫓灰飛煙滅之後,依舊讓我留戀不捨的,僅餘一碗白湯雞絲大蝦餛飩了。

餛飩,說來並不只是北方的小食,其身影東南西北中,神州遍地留香。四川人叫抄手,粵港稱雲呑,安徽叫包袱,福建甘肅稱扁食,稱呼不一而足。

中山路老劈柴院的餛飩鋪搬遷後,我常去光顧的是江西路上的一檔餛飩鋪。始於2001年的此檔小店,亦在這條街面上堅守了近20年,其出品的雞絲三鮮餛飩,依稀尚存舊時風味,此是其它加盟店所不及之處。

那一碗雞湯餛飩

易州路上的“苟不理”,年歲要更早些,據說始於1985年。老店以各色小籠包為主打,口味與天津“狗不理”包子同出一宗。其兼營的雞湯餛飩,最是霸氣,碗闊湯燙,個大餡足,重青。尤為難得的是,雞絲果然是從一隻老母雞身上,一絲一絲撕下來入碗,現場直播,貨真價實。此等經營的執著和舊氣,當下已鳳毛麟角。雖只邂逅一次,卻久在腦海中浮現。尋常飲食中的此番生動畫面,最是彌久難忘。

青島的大小餛飩鋪子不少,近些年又冒出諸多打著“野餛飩”旗號的街頭小館,出品良莠不齊。其整體水準不及江南和嶺南。僅舉一例。島城餛飩館出品的大蝦餛飩(實為蝦仁),多數殘存蝦仁背中的沙線,餛飩入口,嚼之磣牙,大煞風景。

那一碗雞湯餛飩

說起餛飩,不由得想起豐子愷先生的一幅漫畫《餛飩擔》。舊時,江南水鄉有種走街串巷挑擔賣餛飩的營生,敲著竹綁招攬生意。遇見主顧,就放下擔子,起火燒水下餛飩。人們皆稱其為“駱駝擔”。擔子一頭架著爐灶和鐵鍋,一頭是製作餛飩的面案、餡料、麵皮和盛放餐具的大小抽屜。中間連接處,放置各種調味料。擔子相當重。周作人先生曾在《村裡的戲班子》一文中,記錄有一首民謠:“臺上紫雲班,臺下都走散。連連關廟門,東邊牆壁都爬坍。連連扯得住,只剩一擔餛飩擔。”此中至少傳遞出兩個信息:鄉間看戲人多熱鬧時,少不了餛飩擔;餛飩擔太重,混亂時挑了跑不動,只得丟下。

"
那一碗雞湯餛飩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我關注青島的地方風味小吃久矣。舌尖上的小吃記憶,在囊中羞澀的1970年代,是火車站飯店的一碗無澆頭的陽春麵。學生時期的1980年代,是老劈柴院的一碗熱騰騰的雞絲餛飩。參加工作後的1990年代,是小港莘東爐包鋪的一客韭菜肉餡的大爐包,是滄口鍋貼鋪的一盤什錦鍋貼,是臺東萬和春老店的一份砂鍋排骨米飯,是老四方杭州路崗樓子身後餃子鋪的半斤三鮮水餃。

那一碗雞湯餛飩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島城昔日的諸多本土小吃,大都隨之湮沒在了城市化的進程中。倖存的特色小食店,有的仍頑強堅守著硝煙瀰漫的陣地;有的另闢蹊徑,開設了諸多連鎖店,搞起了加盟經營。橋歸橋,路歸路,窗外早已不再是從前的風景。而今,檣櫓灰飛煙滅之後,依舊讓我留戀不捨的,僅餘一碗白湯雞絲大蝦餛飩了。

餛飩,說來並不只是北方的小食,其身影東南西北中,神州遍地留香。四川人叫抄手,粵港稱雲呑,安徽叫包袱,福建甘肅稱扁食,稱呼不一而足。

中山路老劈柴院的餛飩鋪搬遷後,我常去光顧的是江西路上的一檔餛飩鋪。始於2001年的此檔小店,亦在這條街面上堅守了近20年,其出品的雞絲三鮮餛飩,依稀尚存舊時風味,此是其它加盟店所不及之處。

那一碗雞湯餛飩

易州路上的“苟不理”,年歲要更早些,據說始於1985年。老店以各色小籠包為主打,口味與天津“狗不理”包子同出一宗。其兼營的雞湯餛飩,最是霸氣,碗闊湯燙,個大餡足,重青。尤為難得的是,雞絲果然是從一隻老母雞身上,一絲一絲撕下來入碗,現場直播,貨真價實。此等經營的執著和舊氣,當下已鳳毛麟角。雖只邂逅一次,卻久在腦海中浮現。尋常飲食中的此番生動畫面,最是彌久難忘。

青島的大小餛飩鋪子不少,近些年又冒出諸多打著“野餛飩”旗號的街頭小館,出品良莠不齊。其整體水準不及江南和嶺南。僅舉一例。島城餛飩館出品的大蝦餛飩(實為蝦仁),多數殘存蝦仁背中的沙線,餛飩入口,嚼之磣牙,大煞風景。

那一碗雞湯餛飩

說起餛飩,不由得想起豐子愷先生的一幅漫畫《餛飩擔》。舊時,江南水鄉有種走街串巷挑擔賣餛飩的營生,敲著竹綁招攬生意。遇見主顧,就放下擔子,起火燒水下餛飩。人們皆稱其為“駱駝擔”。擔子一頭架著爐灶和鐵鍋,一頭是製作餛飩的面案、餡料、麵皮和盛放餐具的大小抽屜。中間連接處,放置各種調味料。擔子相當重。周作人先生曾在《村裡的戲班子》一文中,記錄有一首民謠:“臺上紫雲班,臺下都走散。連連關廟門,東邊牆壁都爬坍。連連扯得住,只剩一擔餛飩擔。”此中至少傳遞出兩個信息:鄉間看戲人多熱鬧時,少不了餛飩擔;餛飩擔太重,混亂時挑了跑不動,只得丟下。

那一碗雞湯餛飩

一碗小小的餛飩,也常常喚起江南人的昔日美食記憶。江南的餛飩有大餛飩和小餛飩之分,一種稱做泡泡餛飩的,尤為別緻。在寒冬之夜,當街能吃上一碗駱駝擔送上的熱乎乎的餛飩,雖不能管飽,卻也是一種暖心的冬令享受。若是閨中小姐不便下樓,多自沿街窗戶吊放一隻食籃下來。盛了餛飩,再提拉上樓享用。此是多麼有煙火氣息的舊時小巷溫馨畫面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