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三大方言

廣東 易千萬自媒體 2019-04-08


大家可能都知道,在廣東有三大方言,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它們都經歷幾百上千年的傳承可謂是各有千秋,有些學者認為這些個語種不是方言而是一種語言,因為,它們都有各自的專屬詞彙和發音,其中粵語被認可是一門語言的支持率最高。

粵語是方言。粵語是漢語的一種方言,這是目前大多數學者的認可。粵語,又稱作、,俗稱,海外稱唐話, 是一種漢語族的聲調語言,中國只有少數民族才有自己語言,而廣東話仍然屬於漢語人的語言,如同北京話一樣都是屬於漢族人的語言。

廣東三大方言

廣東三大方言

抖音上很火的一個段子

請用粵語讀:各個國家有各個國家的國歌

其實粵語也並非一成不變,在生活上,有些快節奏會也會連讀,有些習慣會變成賴音,就像, "各個國家有各個國家國歌"一樣,國字發音應該是"國[]"但很容易連在一起讀了"咯"的音。例如日常問好語,"你好"本該讀"尼[]好"但偏偏有些人就中意"鯉好鯉好"這樣喊。類外粵語還有許多自己的詞彙列如"落雨、唔使、撲街、點解"等等。

客家話簡稱客語,在非正式場合又稱客話、客家話等,而在部分地區還稱、一般認為,時客語便初步定型 ,但直到20世紀才被定名為客語。同樣也是廣東三大語言之一,與粵語有著同樣悠久的歷史不約而同有著相似的地方。首先發音這是不同的,因為是兩種不同的語言,但是詞彙上有著部分相似。列如"落水,落車,雞乸、雞公、中意"等等,更有趣的是在客家話和粵語有些字都是多音字而在普通話只有一個音。好比"易"客家話(容易[])而在(交易[])讀[]。粵語中"易"(容易[])(貿易[])姓氏中也只讀[]。"松樹"與"放鬆"的"鬆"在客語與粵語也是完全兩個讀法,而普通話只讀song。客語與粵語語法也有相似之處,普通話中"你先走"而客語粵語則是"你行先",走=行,但客語粵語習慣把"先"放後面。據我知道有些字的讀音全國大都方言的讀法還是比較一致,就是普通話有點插曲,也不知是不是普通話把一些原有的字音給改變了,當然這只是一種個人猜測。"街"不止客語粵語讀者[gai]吧,絕大多數也是讀[gai]的,還有"鞋"普通話讀[xie]小夥伴你說你家鄉是不是更讀[hai],還有很多這樣的字詞。

最後是潮汕話了,又稱,又稱、、,屬漢語方言系次方言,也是廣東三大語言之一,下次就不要認為,廣東話就單單隻有粵語哦。潮州話分佈於東部沿海的,潮汕話、粵語、客家話、被稱為廣東的三大方言,對於"北方人講,聽起來都是"鳥語",但其中最難懂的恐怕是潮汕話,因為潮汕話不像粵語,受到港片、港星影響力拉動,在各種主流媒介上能露一臉,聽起來也就不那麼陌生。在廣東境內,從地圖上看,珠三角洲和粵西的大部分地區是粵語的天下,粵東北山區以客家話為主,而粵東臨海多是潮汕話的大本營。

廣東三大方言

在普通話全國普及的環境下,我希望每個方言的地方都能流傳和保護好,這也是一個無可價值的一種寶貴財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