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賴正直

說到董卓,大部分人腦海裡浮現出來大概是一個體型龐大、滿臉橫肉、鬚髮戟張、殺人不眨眼的粗野武夫甚至是恐怖黑暗大魔王的形象。但是,如果不受小說、漫畫、影視劇中董卓形象的影響,而是認真讀讀《後漢書》《三國志》中的記載,就不難發現,其實董卓也是個讀書人。

連董卓都讀書,你還在問讀書有什麼好處?

一、董卓的工作經歷是漢代士大夫的標配履歷

《三國志·董卓傳》載,董卓在“漢桓帝末,以六郡良家子為羽林郎。”漢朝時的良家子,是指非醫、巫、商賈、百工等賤民之家的子女。羽林郎一般也多從士大夫、貴族子弟中選拔。可見,董卓年輕時的家庭條件是比較優越的。

《三國志·董卓傳》注引《英雄記》載,“(董)卓父君雅,由微官為潁川綸氏尉。”董卓的父親曾當過潁川郡綸氏縣的縣尉,這一官職不算大,但卻是朝廷直接任命的官員,算是“朝廷命官”,這在傳統鄉里地域社會中非常有利於提升董氏家族的地位。董卓之父的任職履歷表明,董卓家族的社會地位至少不會太低,一般據此推測董卓家族應為隴西豪族(至今仍有許多董姓宗族以“隴西堂”為堂號)。

董卓的家庭出身給他提供了讀書的條件。而董卓的早期工作經歷也表明,他是讀過書的。

《三國志·董卓傳》注引《吳書》載,“涼州刺史成就闢(董)卓為從事”,又載,“幷州刺史段熲薦(董)卓公府,司徒袁隗闢為掾”。董卓曾在涼州刺史衙署和司徒府裡面擔任“從事”和“掾”,這兩種職務都是高級軍政長官的辦公室工作人員,雖然董卓是因為能打仗才被推薦任職的,但他既然在辦公室工作,平時就免不了要經常處理很多文書往來的事務,沒讀過書、沒點文化是肯定勝任不了的。

而且按照當時的慣例,從事、掾等屬官一般是從士大夫家族中選任,因為當時的基層社會基本上控制在世家大族手裡,只有他們的家族成員才能確保政府的政策能貫徹落實到基層社會。

而這些士大夫家族的子弟通常是要讀書接受教育的。可以參考大家比較熟悉的曹操的情況。在曹操的司空府和丞相府裡,擔任過從事或掾的有崔琰、王朗、陳群、王粲、劉曄、毛玠、賈逵等人,無一例外都是世家大族出身的讀書人,那些行伍出身、沒讀過書的于禁、樂進等人只能當軍司馬、帳下吏,但絕對不可能進入曹操的幕府擔任從事或掾。

董卓當過羽林郎、州從事、司徒掾,這些都是漢代士大夫常見的任職履歷。特別是董卓能夠當上司徒掾,那是很不簡單的事。司徒是三公之一,是東漢時期的宰相,董卓進入司徒府當司徒掾,就好像現在在國務院辦公廳或者總理辦公室工作一樣,足以吹牛一輩子了。

董卓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經歷,原因就在於他是漢代士大夫隊伍中的一員,是學過儒家經典的讀書人。董卓之所以會給人留下一介武夫的印象,那是因為他長期在涼州與羌人交往、作戰,養成了粗獷、野性的生活作風,在士大夫中屬於特立獨行的另類。

連董卓都讀書,你還在問讀書有什麼好處?

二、董卓懂兵法,有一定的軍事理論水平

董卓雖然讀過書,但他並不打算按照一般士大夫舉茂才、舉孝廉的套路進入仕途,而是選擇在邊關打仗立軍功。

他最先是跟隨名將張奐到幷州討伐反叛的羌人,後來又到涼州與羌人、匈奴人作戰,還打過黃巾軍,漢靈帝時,董卓與皇甫嵩等六路兵馬征討邊章、韓遂及先零羌,《三國志·董卓傳》載,“時六軍上隴西,五軍敗績,(董)卓獨全眾而還,屯駐扶風。拜前將軍,封斄鄉侯”。

事實證明董卓的選擇很合乎他的豪爽性格,董卓的確很能打仗,不但實現了大多數讀書人可望不可及的“封侯拜將”的夢想,而且練出一支特別能打的部隊,為他以後奪取朝廷大權打下了基礎。

連董卓都讀書,你還在問讀書有什麼好處?

董卓打仗不光是靠經驗,有跡象表明,他的兵法造詣也很高。《後漢書·皇甫嵩傳》載,漢靈帝時,涼州有個叫王國的人起兵造反,叛軍向長安進軍,包圍了陳倉縣,董卓和皇甫嵩同時奉詔進兵討伐王國。董卓向皇甫嵩主張:“智者不後時,勇者不留決。速救則城全,不救則城滅,全、滅之勢,在於此也。”在王國攻打陳倉失敗後,皇甫嵩要追擊,董卓表示反對說:“不可。兵法:‘窮寇勿追,歸眾勿迫。’今我追(王)國,是迫歸眾,追窮寇也。困獸猶鬥,蜂蠆有毒,況大眾乎!”

董卓的話說得蠻有水平,動輒引用兵法書上的經典論斷,顯得頗有說服力。這表明董卓是熟讀兵法書的,而且理論聯繫實際,能做到隨口引用,有一定的兵法造詣。雖然董卓得出的結論不一定完全正確,但他是故意與皇甫嵩作對,這恰恰說明他的軍事理論水平相當高,以至於能夠隨時結合戰場實際情況,運用兵法理論來論證自己的觀點。

三、董卓熟悉歷史,講話時各種典故信手拈來

董卓不但讀兵書,而且還讀史書。《後漢書》《三國志》中記載了他和盧植、楊彪、黃琬等朝廷重臣的幾段對話,無不引經據典,靈活運用多個歷史典故,慷慨陳詞,侃侃而談,他面對的盧植、楊彪、黃琬等朝廷重臣都是飽讀詩書的大儒,但董卓在對話之時絲毫不落下風,這其中既是因為董卓的官職、地位、權勢形成了強大氣場和震懾力,也是因為董卓熟悉歷史,對歷史典故有獨到的理解,故能舌戰群儒,持論不倒。

《後漢書·董卓傳》載,董卓第一次提出廢立皇帝的建議,是在一次百僚大會上,董卓開篇立論的格局就很大:“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所以為政。皇帝闇弱,不可以奉宗廟,為天下主。今欲依伊尹、霍光故事,更立陳留王,何如?”看到群臣不敢回答。董卓又說:“昔霍光定策,延年按劍。有敢沮大議,皆以軍法從之。”

董卓的兩段講話中引用了三個典故。

第一是伊尹。伊尹是商朝大臣,據說他曾放逐不守成法的商王太甲,代為執政三年,在太甲改正錯誤後才迎回復位。

第二是霍光。霍光是漢武帝託孤的重臣,在漢昭帝崩後,迎立昌邑王劉賀,因劉賀荒淫無道,霍光在劉賀即位二十七天之後又將其廢黜,改立漢宣帝劉洵。

第三是田延年。霍光在與群臣商議廢黜劉賀時,群臣都不敢表態,這時,大司農田延年離席按劍,大喝:“今日之議,不得旋踵。群臣後應者,臣請劍斬之!”於是大家紛紛響應霍光之議。這就是董卓所說的“霍光定策,延年按劍”。

連董卓都讀書,你還在問讀書有什麼好處?

董卓所引用的三個典故,用得非常妥帖,非常應景,完全符合他當時的處境。後世在說到廢立皇帝的時候,都說“行伊、霍之事”。實際上,把伊尹和霍光並列,董卓是歷史上的第一人,王莽在廢黜漢哀帝的時候都沒有提到霍光。所以,董卓可以說是“伊霍”這一典故的創造者。董卓能夠創造出這樣的典故,可見他對前朝霍光的故事非常熟悉,看來董卓平時沒少讀歷史書。

後來,董卓打算遷都長安,再次召集公卿會議。董卓一開口又是一番歷史典故:“昔高祖都關中,十一世後中興,更都洛陽。從光武至今復十一世,案《石苞室讖》,宜復還都長安。”你看,又是漢高祖,又是光武帝,還有當時十分流行的讖緯預言圖書——《石苞室讖》,可見董卓讀書時涉獵範圍很廣嘛。

遷都畢竟不同於廢帝,話題沒那麼敏感,這時總算有人敢提意見了。司徒楊彪首先質疑:“海內動之甚易,安之甚難。又長安宮室壞敗,不可卒復。”楊彪很謹慎,他知道董卓有文化懂歷史,不敢拿前朝故事來忽悠董卓,只好提出一個現實的問題,長安的宮殿年久失修,一下子也修復不好,怎麼辦?

沒想到,董卓的歷史知識範圍遠遠超出楊彪的想象。對楊彪的問題,董卓不屑地笑了:“武帝時居杜陵南山下,有成瓦窯數千處,引涼州材木東下以作宮室,為功不難。”什麼冷僻的歷史知識都瞞不過董卓,他竟然連長安杜陵南山下有漢武帝用過的磚瓦窯都知道。

楊彪的質疑被董卓用豐富的歷史知識破解,頓時無話可說。太尉黃琬知道駁不倒董卓,只好出來打圓場:“此大事。楊公之語,得無重思!”意思是說,遷都是大事,楊彪的話也有道理,咱們彆著急,以後再慢慢研究。

董卓知道他們辯不過自己,只是想拖延時間而已。但董卓雷厲風行,豈容他們耍賴。會議一結束,黃琬、楊彪雙雙被免職。董卓自任太尉,司徒則換成支持遷都的王允。王允知道董卓是愛讀書的文化人,在遷都時“悉收斂蘭臺、石室圖書祕緯要者以從”。

董卓確實是殺人如麻的魔頭,但他平時也讀書學習,有很高的歷史文化修養,兩種看似矛盾的氣質,就這樣同時集於一人身上。歷史有時候就是這麼弔詭。

四、董卓很有政治眼光,實行過一些有遠見的政策措施

從董卓在歷史上的一系列表現來看,他很有政治眼光和政治見識,不是頭腦簡單的一介武夫。

(一)董卓主動迎接漢少帝

董卓之所以能夠主宰朝政,是因為他在大將軍何進被殺、袁紹兄弟屠殺宦官的政局混亂之際,接到了逃出宮外的漢少帝,從而掌握了朝廷的控制權。

當初,何進為了迫使何太后同意其除滅宦官,召來了好幾支地方部隊,並非只有董卓一支。《後漢書•何進傳》載:“(何進)遂西召前將軍董卓屯關中上林苑,又使府掾泰山王匡東發其郡強弩,並召東郡太守橋瑁屯城皋,使武猛都尉丁原燒孟津,火照城中,皆以誅宦官為言。”可見,除了董卓以外,何進還召來了王匡、橋瑁、丁原等幾支部隊,均駐紮在洛陽周邊。在外戚集團垮臺、皇帝被宦官劫走的情況下,誰的部隊能夠從宦官手裡奪回皇帝,誰就能取得左右政局發展的主動權。

第一個接到少帝的人,偏偏是董卓。為什麼?按照《後漢書》的說法,“(董)卓遠見火起,引兵急進,未明到城西,聞少帝在北芒,因往奉迎。”可是,在洛陽周圍的部隊那麼多,為什麼丁原、橋瑁、王匡等人都沒有看到“火起”,只有董卓的部隊看到了呢?董卓“聞少帝在北芒”,他又是聽誰說出這麼準確的消息的呢?

要知道,董卓在何進被殺之前是駐軍於洛陽城西的上林苑,而漢少帝一行出洛陽城後是朝著東北方向去往小平津,董卓在大半夜從城西跑到城東北,自然是掌握了相當準確的情報,否則怎會平白無故率兵繞城半圈?

連董卓都讀書,你還在問讀書有什麼好處?

原因就在於,第一,董卓在宮廷內部有線人為他提供情報,這個線人很可能就是他那個在宮中擔任奉車都尉的弟弟董旻。第二,董卓的政治敏感性很強,政治站位很高,他收到董旻傳來的宮廷發生政變的情報,馬上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他一邊指示董旻繼續關注事態發展,一邊動員軍隊做好隨時出兵的準備。因此,在接到漢少帝出城前往小平津的情報後,董卓能夠帶領兵馬從城西追到城東北,這種高效的決斷力和執行力是非常驚人的。

董卓敏銳的政治意識,一方面是他在長期的戎馬生涯中歷練出來的,另一方面也是他在自幼的讀書學習中培養起來的。董卓能夠在何進召集的各路兵馬中搶到先機,脫穎而出,這就是董卓的本事,不服不行。同樣統領兵馬在洛陽附近的丁原、王匡、橋瑁等人就沒有這樣的本事。

(二)董卓實施了政治體制改革

東漢王朝沿襲秦和西漢的傳統,實行以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為宰相的制度。但到了東漢中後期,外戚擅權專政,權力落入了專由外戚擔任的大將軍手裡,三公被架空,只是空有崇高的地位和待遇,沒有實權。何進在擔任大將軍的時候,有事都是找袁紹、曹操、陳琳、何顒等親信商量,當時的三公——太尉劉虞、司徒丁宮、司空劉弘,基本上沒有什麼存在感。

董卓奉大將軍何進之命進京,在何進身亡,董卓掌握實權後,董卓本來完全可以自己繼任大將軍,繼續實行外戚專政。董卓曾經認漢靈帝親生母親董太后為姑,說起來也可以算是外戚,具有擔任大將軍的資格。但董卓並沒有這樣做,而是廢除了大將軍這一職務,由黃琬任太尉、楊彪任司徒、董卓本人任司空,恢復了三公執政的制度。因為董卓和當時讀過書的士大夫們一樣,內心認同外戚專政是弊政,只有恢復三公共同執政的制度,才是政治體制改革的出路。

連董卓都讀書,你還在問讀書有什麼好處?

司徒 楊彪

據《三國志·劉表傳》,劉表原來在何進的大將軍府中任府掾,董卓執政後調任北軍中候,也從側面反映了董卓實行改革,大將軍一職被廢除,作為大將軍執政機構的大將軍府也被解散、人員被分流的事實。

董卓的改革措施,表明他和當時的士大夫一樣具有共同的政治主張,是有政治眼光的表現。這說明董卓讀書的範圍不僅包括軍事書、歷史書,還包括政治書。董卓的那些不讀書、沒文化的手下,如李傕、郭汜等人,就不可能有董卓這樣的政治眼光,他們不會採取任何改革弊政、穩定局面的措施,只會把事情搞亂。

(三)董卓起用了一批人才

《後漢書·董卓傳》載,董卓執政掌權後,“忍性矯情,擢用群士。乃任吏部尚書漢陽周毖、侍中汝南伍瓊、尚書鄭公業、長史何顒等,以處士荀爽為司空,其染黨錮者陳紀、韓融之徒,皆為列卿。幽滯之士,多所顯拔。”

此外,董卓還重用曾被宦官迫害的大學者蔡邕,對蔡邕幾乎是言聽計從。董卓根據周毖的建議,對出逃的袁紹等人既往不咎,還任命袁紹為渤海太守,封邟鄉侯,袁術為後將軍,封陽翟侯。另外還提拔了一批與袁紹關係密切的士大夫,尚書韓馥為冀州牧,侍中劉岱為兗州刺史,陳留孔伷為豫州刺史,潁川張諮為南陽太守。董卓還和黃琬、楊彪一起詣闕上書,為陳蕃、竇武及在“黨錮之禍”中遇難的黨人伸冤,為他們平反,恢復官職和名譽,起用他們的子孫。

董卓起用了這麼一大批人才,是因為《後漢書》所說的“忍性矯情”嗎?不,我覺得恰恰相反,重用這些士大夫,正是董卓的真性情,是他真實的內心意圖。董卓本身就是讀書人,他對同為讀書人的士大夫集團有著天然的好感,就連當面和他頂撞,差點動起手來的袁紹,董卓都不以為忤,繼續給他升官進爵。董卓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努力地向士大夫集團搞好關係,目的是希望這些士大夫們能夠把他也當作士大夫集團的一員來對待。

連董卓都讀書,你還在問讀書有什麼好處?

可惜,袁紹並不希望有人來和他一起分享最高權力,他堅決拒絕和董卓和解。而且,董卓在涼州養成的殘忍狠辣的做事風格,客觀上也讓士大夫們反感,難以和他接近。所以董卓未能如願地迴歸士大夫集團,始終被認定是一個赳赳武夫。

(四)董卓有意抑制涼州軍事集團

《後漢書·董卓傳》載,董卓在重用了一大批士大夫的同時,“(董)卓所親愛,並不處顯職,但將校而已。”事實正如史書所載,在董卓的涼州軍事集團的主要成員中,只有董卓的弟弟董旻任左將軍,達到了“位比九卿”的級別,而其餘諸將,例如呂布、牛輔、徐榮、董越俱為中郎將,董璜、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等為校尉,確實是“但將校而已”。

董卓身為讀書人,對涼州軍事集團的這些將領表面上“親愛”,其實他內心根本看不起這些粗野的武人,他覺得這幫兔崽子打仗還可以,但不讀書、沒文化,很多人還是文盲,大字不識一個,搞政治是絕對不行的,更不能給他們高官顯爵,讓他們誤以為自己了不起。

後來的事實證明,董卓的做法很有政治遠見。董卓被殺後,李傕、郭汜等人奪取了朝廷大權,他們濫封官職,李傕為大司馬,張濟為驃騎將軍,郭汜為車騎將軍,個個野心膨脹,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

連董卓都讀書,你還在問讀書有什麼好處?

還是董卓眼光犀利,有遠見,早就看穿了李傕、郭汜這幫沒文化、沒見識的傢伙的老底,要是讓他們掌權,準得把事情搞砸,所以始終有意識地從政治上把他們壓得死死的,不讓他們鬧騰。沒想到王允把董卓殺了,自己又壓不住這幫魔頭,最後給了他們出頭胡鬧的機會,搞得政局一團糟。

五、結束

兩漢時期盛行儒家經學,社會上讀書的風氣很濃。當時很多手握重兵的軍閥,其實都是讀書人出身。袁紹、袁術出自經學傳家的名門望族,世代修習《孟氏易》,劉岱、陶謙曾當過太學生,公孫瓚、公孫度都拜名家為師,孔融、劉表更是一代儒宗。

據《三國志•武帝紀》載,就連一向藐視世家大族、敢於提拔重用“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者的曹操,年輕時也曾在譙縣老家“築室城外,春夏習讀書傳,秋冬弋獵”,後來戎馬倥傯,仍然“晝則講武策,夜則思經傳”。

劉備年輕時“不甚樂讀書”,但也曾拜大儒盧植為師,後來劉備更加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在臨死前交代劉禪:“可讀《漢書》《禮記》,間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意智。”還讓諸葛亮抄寫《申子》《管子》《韓非子》《六韜》給劉禪學習。

孫堅雖然自己不讀書,但卻讓儒學名家胡綜陪孫權讀書,孫權後來也勸呂蒙、蔣欽讀《詩》、《書》、《禮記》、《左傳》、《國語》,顯然是以讀書為榮。

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作為隴西豪族子弟的董卓,讀過書也是很正常、很合理的事情。而且董卓讀的書種類很多,內容很廣,又不讀死書,能夠聯繫實際靈活運用,講話都很有水平,是文化素養比較高的士大夫軍閥。

漢末三國的歷史為什麼有著獨特的魅力,讓千百年來的人們津津樂道?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這些爭霸的英雄們,都是有文化的讀書人(這一點明顯有別於後來的十六國、隋末、唐末五代乃至元末、明末時期),所以才能在政治軍事鬥爭中智計頻出,往往在關鍵時刻逆轉局勢,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使局勢的發展呈現戲劇性,這樣的一段歷史就像一部懸疑大片,讓你總是猜不到結局,只能拍案叫絕,歎為觀止。

讀過書的文化人,打起架來都是這麼精彩。你說讀書有什麼好處?

參考文獻

【西晉】陳壽:《三國志》,中華書局2000年版。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中華書局2000年版。

盧弼:《三國志集解》,中華書局2012年版。

方詩銘:《論三國人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蒙思明:《魏晉南北朝的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于濤:《三國前傳:漢末群雄天子夢》,中華書局2006年版。

END

作者簡介

賴正直,男,80後,南蠻,刑事法官,法學博士。原本愛讀史書,為稻粱謀選擇了法律專業。法學和史學其實有不少相似之處,比如都重視證據,都是在利用殘缺的不完整信息拼接還原已經過去的事實真相,因而在寫文章時常常會有把歷史事件當作懸案來查的感覺。著有《機能主義刑法理論研究》、《毒品犯罪案件證據認定的理論與實務》等書。目前的小目標是寫一部歷史小說。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連董卓都讀書,你還在問讀書有什麼好處?

連董卓都讀書,你還在問讀書有什麼好處?

魯智深:最關心婦女的人成了佛

連董卓都讀書,你還在問讀書有什麼好處?

名妓從良後,嫁給了哪些“老實”人?

連董卓都讀書,你還在問讀書有什麼好處?

阿拉伯史番外 | 伊斯蘭教派知多少?

知道點兒新故事了嗎?知道你就點個贊告訴我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