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說歷史上那個時期的人物,是最為大家熟知的,問一百個人,會有九十九個人會說是三國。因為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讓歷史上的這個時期,成了中國歷史上大家最最熟悉的一段歷史時期。不過,如果稍微較真一下,三國演義的重頭戲講的並不是220年曹丕代漢建魏之後的那段時期,而是董卓進京之後的群雄爭霸,這才是整部三國演義裡戲份最重的時間段。確實歷史不應該簡單按照朝代來切分,

"

如果說歷史上那個時期的人物,是最為大家熟知的,問一百個人,會有九十九個人會說是三國。因為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讓歷史上的這個時期,成了中國歷史上大家最最熟悉的一段歷史時期。不過,如果稍微較真一下,三國演義的重頭戲講的並不是220年曹丕代漢建魏之後的那段時期,而是董卓進京之後的群雄爭霸,這才是整部三國演義裡戲份最重的時間段。確實歷史不應該簡單按照朝代來切分,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與袁紹的對峙

不過我們準確切分三國,以董卓進京之後的190年作為三國的起點,而不是三國演義所講的184年的黃巾起義平定。之所以選擇190年是因為董卓進京之後廢帝遷都,以袁紹為首的關東諸侯舉兵討伐,從36年劉秀統一天下之後,大一統的局面在這一年徹底崩盤,再一次大一統一直要到280年西晉滅吳。

"

如果說歷史上那個時期的人物,是最為大家熟知的,問一百個人,會有九十九個人會說是三國。因為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讓歷史上的這個時期,成了中國歷史上大家最最熟悉的一段歷史時期。不過,如果稍微較真一下,三國演義的重頭戲講的並不是220年曹丕代漢建魏之後的那段時期,而是董卓進京之後的群雄爭霸,這才是整部三國演義裡戲份最重的時間段。確實歷史不應該簡單按照朝代來切分,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與袁紹的對峙

不過我們準確切分三國,以董卓進京之後的190年作為三國的起點,而不是三國演義所講的184年的黃巾起義平定。之所以選擇190年是因為董卓進京之後廢帝遷都,以袁紹為首的關東諸侯舉兵討伐,從36年劉秀統一天下之後,大一統的局面在這一年徹底崩盤,再一次大一統一直要到280年西晉滅吳。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與關東諸侯的對峙

(一) 整體脈絡

三國演義讓我們熟悉了三國曆史,但在很多地方也誤導了我們。特別是三國演義為了迎合大家傳統理念,刻意追求的忠臣、奸臣刻畫,讓我們對很多人物有誤讀。而且三國演義為了喜劇效果,淡化了很多真實的歷史人物,而將這些人物的事情嫁接到主人公身上。【概述史】短短三千字的篇幅,很難完全“撥亂反正”,不過我們試圖通過短短的三千字左右的文字,為大家講真實的三國曆史梳理清楚。

"

如果說歷史上那個時期的人物,是最為大家熟知的,問一百個人,會有九十九個人會說是三國。因為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讓歷史上的這個時期,成了中國歷史上大家最最熟悉的一段歷史時期。不過,如果稍微較真一下,三國演義的重頭戲講的並不是220年曹丕代漢建魏之後的那段時期,而是董卓進京之後的群雄爭霸,這才是整部三國演義裡戲份最重的時間段。確實歷史不應該簡單按照朝代來切分,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與袁紹的對峙

不過我們準確切分三國,以董卓進京之後的190年作為三國的起點,而不是三國演義所講的184年的黃巾起義平定。之所以選擇190年是因為董卓進京之後廢帝遷都,以袁紹為首的關東諸侯舉兵討伐,從36年劉秀統一天下之後,大一統的局面在這一年徹底崩盤,再一次大一統一直要到280年西晉滅吳。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與關東諸侯的對峙

(一) 整體脈絡

三國演義讓我們熟悉了三國曆史,但在很多地方也誤導了我們。特別是三國演義為了迎合大家傳統理念,刻意追求的忠臣、奸臣刻畫,讓我們對很多人物有誤讀。而且三國演義為了喜劇效果,淡化了很多真實的歷史人物,而將這些人物的事情嫁接到主人公身上。【概述史】短短三千字的篇幅,很難完全“撥亂反正”,不過我們試圖通過短短的三千字左右的文字,為大家講真實的三國曆史梳理清楚。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曹操統一北方地圖

從190年到280年,如果按照時間段切分的話,可以這麼簡單做一個劃分:190年董卓將東漢的都城從洛陽遷到長安,至196年曹操迎奉漢獻帝到許都為止,算第一個階段,可以簡稱為東漢崩盤階段;196年開始,一直到208年赤壁之戰曹操戰敗為止,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曹操崛起;208年開始,至220年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稱帝為止,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三國格局形成;從220年至280年,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三國鼎立。

(二) 東漢崩盤(190-196)

東漢的崩盤要從漢靈帝之死說起。189年名聲奇差的漢靈帝忽然間去世,當時他只有三十五歲,留下了兩個兒子。漢靈帝本意是要立小兒子劉協為帝的,無奈他死後外戚何家的勢力太強,迅速的將劉協的支持者全部滅掉。

漢少帝劉辯即位之後,屠戶出身的大將軍何進以及他的妹妹何太后把持了東漢朝政。依照東漢一直的輪迴,如果這倆人能穩得住,等漢少帝成年之後依仗宦官力量,將外戚何家趕跑。可偏偏這兄妹倆意見不一致,何進著急要屠殺宦官,而何太后卻一直護著。於是何進密詔董卓進京,接下來就發生了何進被宦官殺害,而宦官被何進部下全部屠殺的悲劇。可惜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守在京城外邊,等待局勢變化的董卓乘機掌控了東漢中央朝廷。

"

如果說歷史上那個時期的人物,是最為大家熟知的,問一百個人,會有九十九個人會說是三國。因為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讓歷史上的這個時期,成了中國歷史上大家最最熟悉的一段歷史時期。不過,如果稍微較真一下,三國演義的重頭戲講的並不是220年曹丕代漢建魏之後的那段時期,而是董卓進京之後的群雄爭霸,這才是整部三國演義裡戲份最重的時間段。確實歷史不應該簡單按照朝代來切分,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與袁紹的對峙

不過我們準確切分三國,以董卓進京之後的190年作為三國的起點,而不是三國演義所講的184年的黃巾起義平定。之所以選擇190年是因為董卓進京之後廢帝遷都,以袁紹為首的關東諸侯舉兵討伐,從36年劉秀統一天下之後,大一統的局面在這一年徹底崩盤,再一次大一統一直要到280年西晉滅吳。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與關東諸侯的對峙

(一) 整體脈絡

三國演義讓我們熟悉了三國曆史,但在很多地方也誤導了我們。特別是三國演義為了迎合大家傳統理念,刻意追求的忠臣、奸臣刻畫,讓我們對很多人物有誤讀。而且三國演義為了喜劇效果,淡化了很多真實的歷史人物,而將這些人物的事情嫁接到主人公身上。【概述史】短短三千字的篇幅,很難完全“撥亂反正”,不過我們試圖通過短短的三千字左右的文字,為大家講真實的三國曆史梳理清楚。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曹操統一北方地圖

從190年到280年,如果按照時間段切分的話,可以這麼簡單做一個劃分:190年董卓將東漢的都城從洛陽遷到長安,至196年曹操迎奉漢獻帝到許都為止,算第一個階段,可以簡稱為東漢崩盤階段;196年開始,一直到208年赤壁之戰曹操戰敗為止,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曹操崛起;208年開始,至220年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稱帝為止,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三國格局形成;從220年至280年,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三國鼎立。

(二) 東漢崩盤(190-196)

東漢的崩盤要從漢靈帝之死說起。189年名聲奇差的漢靈帝忽然間去世,當時他只有三十五歲,留下了兩個兒子。漢靈帝本意是要立小兒子劉協為帝的,無奈他死後外戚何家的勢力太強,迅速的將劉協的支持者全部滅掉。

漢少帝劉辯即位之後,屠戶出身的大將軍何進以及他的妹妹何太后把持了東漢朝政。依照東漢一直的輪迴,如果這倆人能穩得住,等漢少帝成年之後依仗宦官力量,將外戚何家趕跑。可偏偏這兄妹倆意見不一致,何進著急要屠殺宦官,而何太后卻一直護著。於是何進密詔董卓進京,接下來就發生了何進被宦官殺害,而宦官被何進部下全部屠殺的悲劇。可惜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守在京城外邊,等待局勢變化的董卓乘機掌控了東漢中央朝廷。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進京

董卓可以算得上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專權的軍閥。雖然他不完全明白軍人政治的本質,但卻有軍人專政的一切特點、蠻橫、霸道、說一不二,於是就有了廢漢少帝劉辯立漢獻帝劉協的事。因為廢立皇帝董卓惹惱了世家大族,士族在外的刺史、郡守們以袁紹為首討伐董卓。而董卓以此為藉口,脅迫東漢朝廷將都城從洛陽遷到了長安。遷都一下子將東漢運行了150年以上的一套地方管理制度徹底打亂,東漢從此陷入了諸侯割據的局面。董卓遷都的時間是190年,東漢崩潰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的。

"

如果說歷史上那個時期的人物,是最為大家熟知的,問一百個人,會有九十九個人會說是三國。因為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讓歷史上的這個時期,成了中國歷史上大家最最熟悉的一段歷史時期。不過,如果稍微較真一下,三國演義的重頭戲講的並不是220年曹丕代漢建魏之後的那段時期,而是董卓進京之後的群雄爭霸,這才是整部三國演義裡戲份最重的時間段。確實歷史不應該簡單按照朝代來切分,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與袁紹的對峙

不過我們準確切分三國,以董卓進京之後的190年作為三國的起點,而不是三國演義所講的184年的黃巾起義平定。之所以選擇190年是因為董卓進京之後廢帝遷都,以袁紹為首的關東諸侯舉兵討伐,從36年劉秀統一天下之後,大一統的局面在這一年徹底崩盤,再一次大一統一直要到280年西晉滅吳。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與關東諸侯的對峙

(一) 整體脈絡

三國演義讓我們熟悉了三國曆史,但在很多地方也誤導了我們。特別是三國演義為了迎合大家傳統理念,刻意追求的忠臣、奸臣刻畫,讓我們對很多人物有誤讀。而且三國演義為了喜劇效果,淡化了很多真實的歷史人物,而將這些人物的事情嫁接到主人公身上。【概述史】短短三千字的篇幅,很難完全“撥亂反正”,不過我們試圖通過短短的三千字左右的文字,為大家講真實的三國曆史梳理清楚。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曹操統一北方地圖

從190年到280年,如果按照時間段切分的話,可以這麼簡單做一個劃分:190年董卓將東漢的都城從洛陽遷到長安,至196年曹操迎奉漢獻帝到許都為止,算第一個階段,可以簡稱為東漢崩盤階段;196年開始,一直到208年赤壁之戰曹操戰敗為止,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曹操崛起;208年開始,至220年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稱帝為止,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三國格局形成;從220年至280年,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三國鼎立。

(二) 東漢崩盤(190-196)

東漢的崩盤要從漢靈帝之死說起。189年名聲奇差的漢靈帝忽然間去世,當時他只有三十五歲,留下了兩個兒子。漢靈帝本意是要立小兒子劉協為帝的,無奈他死後外戚何家的勢力太強,迅速的將劉協的支持者全部滅掉。

漢少帝劉辯即位之後,屠戶出身的大將軍何進以及他的妹妹何太后把持了東漢朝政。依照東漢一直的輪迴,如果這倆人能穩得住,等漢少帝成年之後依仗宦官力量,將外戚何家趕跑。可偏偏這兄妹倆意見不一致,何進著急要屠殺宦官,而何太后卻一直護著。於是何進密詔董卓進京,接下來就發生了何進被宦官殺害,而宦官被何進部下全部屠殺的悲劇。可惜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守在京城外邊,等待局勢變化的董卓乘機掌控了東漢中央朝廷。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進京

董卓可以算得上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專權的軍閥。雖然他不完全明白軍人政治的本質,但卻有軍人專政的一切特點、蠻橫、霸道、說一不二,於是就有了廢漢少帝劉辯立漢獻帝劉協的事。因為廢立皇帝董卓惹惱了世家大族,士族在外的刺史、郡守們以袁紹為首討伐董卓。而董卓以此為藉口,脅迫東漢朝廷將都城從洛陽遷到了長安。遷都一下子將東漢運行了150年以上的一套地方管理制度徹底打亂,東漢從此陷入了諸侯割據的局面。董卓遷都的時間是190年,東漢崩潰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的。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接到何進密令的董卓

先是袁紹為首的諸侯軍討伐董卓,不過沒有發生實質的戰鬥,董卓早就想好了退守長安,走之前還一把大火火燒洛陽,多災多難的洛陽經受了一場人間浩劫。討伐董卓的諸侯們很快就把董卓放在一邊,開始了相互之間地盤的爭奪。

一開始的主線是鬧掰了的袁紹和袁術兩兄弟,192年袁紹、劉表一邊,袁術、公孫瓚一邊,相互打的不可開交。就在袁家兄弟打得不亦樂乎的時候,王允、呂布發動政變,誅殺了權臣董卓。不過很快被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戰敗,王允被殺,呂布逃出長安。漢獻帝落入了比董卓更武力、更粗暴的李傕、郭汜之手長達四年。一直到195年,才因為李傕與郭汜的內鬥,漢獻帝得以有機會逃離長安。

"

如果說歷史上那個時期的人物,是最為大家熟知的,問一百個人,會有九十九個人會說是三國。因為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讓歷史上的這個時期,成了中國歷史上大家最最熟悉的一段歷史時期。不過,如果稍微較真一下,三國演義的重頭戲講的並不是220年曹丕代漢建魏之後的那段時期,而是董卓進京之後的群雄爭霸,這才是整部三國演義裡戲份最重的時間段。確實歷史不應該簡單按照朝代來切分,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與袁紹的對峙

不過我們準確切分三國,以董卓進京之後的190年作為三國的起點,而不是三國演義所講的184年的黃巾起義平定。之所以選擇190年是因為董卓進京之後廢帝遷都,以袁紹為首的關東諸侯舉兵討伐,從36年劉秀統一天下之後,大一統的局面在這一年徹底崩盤,再一次大一統一直要到280年西晉滅吳。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與關東諸侯的對峙

(一) 整體脈絡

三國演義讓我們熟悉了三國曆史,但在很多地方也誤導了我們。特別是三國演義為了迎合大家傳統理念,刻意追求的忠臣、奸臣刻畫,讓我們對很多人物有誤讀。而且三國演義為了喜劇效果,淡化了很多真實的歷史人物,而將這些人物的事情嫁接到主人公身上。【概述史】短短三千字的篇幅,很難完全“撥亂反正”,不過我們試圖通過短短的三千字左右的文字,為大家講真實的三國曆史梳理清楚。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曹操統一北方地圖

從190年到280年,如果按照時間段切分的話,可以這麼簡單做一個劃分:190年董卓將東漢的都城從洛陽遷到長安,至196年曹操迎奉漢獻帝到許都為止,算第一個階段,可以簡稱為東漢崩盤階段;196年開始,一直到208年赤壁之戰曹操戰敗為止,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曹操崛起;208年開始,至220年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稱帝為止,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三國格局形成;從220年至280年,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三國鼎立。

(二) 東漢崩盤(190-196)

東漢的崩盤要從漢靈帝之死說起。189年名聲奇差的漢靈帝忽然間去世,當時他只有三十五歲,留下了兩個兒子。漢靈帝本意是要立小兒子劉協為帝的,無奈他死後外戚何家的勢力太強,迅速的將劉協的支持者全部滅掉。

漢少帝劉辯即位之後,屠戶出身的大將軍何進以及他的妹妹何太后把持了東漢朝政。依照東漢一直的輪迴,如果這倆人能穩得住,等漢少帝成年之後依仗宦官力量,將外戚何家趕跑。可偏偏這兄妹倆意見不一致,何進著急要屠殺宦官,而何太后卻一直護著。於是何進密詔董卓進京,接下來就發生了何進被宦官殺害,而宦官被何進部下全部屠殺的悲劇。可惜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守在京城外邊,等待局勢變化的董卓乘機掌控了東漢中央朝廷。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進京

董卓可以算得上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專權的軍閥。雖然他不完全明白軍人政治的本質,但卻有軍人專政的一切特點、蠻橫、霸道、說一不二,於是就有了廢漢少帝劉辯立漢獻帝劉協的事。因為廢立皇帝董卓惹惱了世家大族,士族在外的刺史、郡守們以袁紹為首討伐董卓。而董卓以此為藉口,脅迫東漢朝廷將都城從洛陽遷到了長安。遷都一下子將東漢運行了150年以上的一套地方管理制度徹底打亂,東漢從此陷入了諸侯割據的局面。董卓遷都的時間是190年,東漢崩潰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的。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接到何進密令的董卓

先是袁紹為首的諸侯軍討伐董卓,不過沒有發生實質的戰鬥,董卓早就想好了退守長安,走之前還一把大火火燒洛陽,多災多難的洛陽經受了一場人間浩劫。討伐董卓的諸侯們很快就把董卓放在一邊,開始了相互之間地盤的爭奪。

一開始的主線是鬧掰了的袁紹和袁術兩兄弟,192年袁紹、劉表一邊,袁術、公孫瓚一邊,相互打的不可開交。就在袁家兄弟打得不亦樂乎的時候,王允、呂布發動政變,誅殺了權臣董卓。不過很快被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戰敗,王允被殺,呂布逃出長安。漢獻帝落入了比董卓更武力、更粗暴的李傕、郭汜之手長達四年。一直到195年,才因為李傕與郭汜的內鬥,漢獻帝得以有機會逃離長安。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袁紹袁術兄弟

在中央亂做一團的時候,地方諸侯之間更是殺伐不斷。曹操一開始依附在袁紹之下,在袁紹、袁術兄弟爭鋒的時候,曹操還是一個小不點。因為平定東漢末年的農民武裝黑山賊有功,而被袁紹封為東郡太守。之後又在192年,因兗州刺史劉岱被黑山賊殺害,被部下推舉當上了兗州牧。193年因為曹操父親曹嵩被徐州牧陶謙的部下殺害,曹操在討伐陶謙的時候,自己的大本營兗州發動叛亂,地盤被陳宮等人獻給了從長安逃出來的呂布。195年,頹勢中的曹操積攢力量,戰勝呂布,立住了腳跟。196年,曹操迎奉從長安逃出來,但無處可去的漢獻帝,從此開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旅程。

"

如果說歷史上那個時期的人物,是最為大家熟知的,問一百個人,會有九十九個人會說是三國。因為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讓歷史上的這個時期,成了中國歷史上大家最最熟悉的一段歷史時期。不過,如果稍微較真一下,三國演義的重頭戲講的並不是220年曹丕代漢建魏之後的那段時期,而是董卓進京之後的群雄爭霸,這才是整部三國演義裡戲份最重的時間段。確實歷史不應該簡單按照朝代來切分,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與袁紹的對峙

不過我們準確切分三國,以董卓進京之後的190年作為三國的起點,而不是三國演義所講的184年的黃巾起義平定。之所以選擇190年是因為董卓進京之後廢帝遷都,以袁紹為首的關東諸侯舉兵討伐,從36年劉秀統一天下之後,大一統的局面在這一年徹底崩盤,再一次大一統一直要到280年西晉滅吳。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與關東諸侯的對峙

(一) 整體脈絡

三國演義讓我們熟悉了三國曆史,但在很多地方也誤導了我們。特別是三國演義為了迎合大家傳統理念,刻意追求的忠臣、奸臣刻畫,讓我們對很多人物有誤讀。而且三國演義為了喜劇效果,淡化了很多真實的歷史人物,而將這些人物的事情嫁接到主人公身上。【概述史】短短三千字的篇幅,很難完全“撥亂反正”,不過我們試圖通過短短的三千字左右的文字,為大家講真實的三國曆史梳理清楚。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曹操統一北方地圖

從190年到280年,如果按照時間段切分的話,可以這麼簡單做一個劃分:190年董卓將東漢的都城從洛陽遷到長安,至196年曹操迎奉漢獻帝到許都為止,算第一個階段,可以簡稱為東漢崩盤階段;196年開始,一直到208年赤壁之戰曹操戰敗為止,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曹操崛起;208年開始,至220年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稱帝為止,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三國格局形成;從220年至280年,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三國鼎立。

(二) 東漢崩盤(190-196)

東漢的崩盤要從漢靈帝之死說起。189年名聲奇差的漢靈帝忽然間去世,當時他只有三十五歲,留下了兩個兒子。漢靈帝本意是要立小兒子劉協為帝的,無奈他死後外戚何家的勢力太強,迅速的將劉協的支持者全部滅掉。

漢少帝劉辯即位之後,屠戶出身的大將軍何進以及他的妹妹何太后把持了東漢朝政。依照東漢一直的輪迴,如果這倆人能穩得住,等漢少帝成年之後依仗宦官力量,將外戚何家趕跑。可偏偏這兄妹倆意見不一致,何進著急要屠殺宦官,而何太后卻一直護著。於是何進密詔董卓進京,接下來就發生了何進被宦官殺害,而宦官被何進部下全部屠殺的悲劇。可惜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守在京城外邊,等待局勢變化的董卓乘機掌控了東漢中央朝廷。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進京

董卓可以算得上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專權的軍閥。雖然他不完全明白軍人政治的本質,但卻有軍人專政的一切特點、蠻橫、霸道、說一不二,於是就有了廢漢少帝劉辯立漢獻帝劉協的事。因為廢立皇帝董卓惹惱了世家大族,士族在外的刺史、郡守們以袁紹為首討伐董卓。而董卓以此為藉口,脅迫東漢朝廷將都城從洛陽遷到了長安。遷都一下子將東漢運行了150年以上的一套地方管理制度徹底打亂,東漢從此陷入了諸侯割據的局面。董卓遷都的時間是190年,東漢崩潰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的。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接到何進密令的董卓

先是袁紹為首的諸侯軍討伐董卓,不過沒有發生實質的戰鬥,董卓早就想好了退守長安,走之前還一把大火火燒洛陽,多災多難的洛陽經受了一場人間浩劫。討伐董卓的諸侯們很快就把董卓放在一邊,開始了相互之間地盤的爭奪。

一開始的主線是鬧掰了的袁紹和袁術兩兄弟,192年袁紹、劉表一邊,袁術、公孫瓚一邊,相互打的不可開交。就在袁家兄弟打得不亦樂乎的時候,王允、呂布發動政變,誅殺了權臣董卓。不過很快被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戰敗,王允被殺,呂布逃出長安。漢獻帝落入了比董卓更武力、更粗暴的李傕、郭汜之手長達四年。一直到195年,才因為李傕與郭汜的內鬥,漢獻帝得以有機會逃離長安。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袁紹袁術兄弟

在中央亂做一團的時候,地方諸侯之間更是殺伐不斷。曹操一開始依附在袁紹之下,在袁紹、袁術兄弟爭鋒的時候,曹操還是一個小不點。因為平定東漢末年的農民武裝黑山賊有功,而被袁紹封為東郡太守。之後又在192年,因兗州刺史劉岱被黑山賊殺害,被部下推舉當上了兗州牧。193年因為曹操父親曹嵩被徐州牧陶謙的部下殺害,曹操在討伐陶謙的時候,自己的大本營兗州發動叛亂,地盤被陳宮等人獻給了從長安逃出來的呂布。195年,頹勢中的曹操積攢力量,戰勝呂布,立住了腳跟。196年,曹操迎奉從長安逃出來,但無處可去的漢獻帝,從此開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旅程。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196年地圖

總覽196年的東漢,亂做一團,遼東有公孫度、幽州有公孫瓚,黃河以北有袁紹、豫州有張繡,再往西是董卓涼州的部屬李傕、郭汜等等,西南邊漢中有張魯、益州有劉璋、徐州有呂布,再往南荊州有劉表、揚州有袁術等等

(三) 曹操崛起(196-208)

之前的那段時間如果看作一片諸侯之間混戰一團的話,接下來的這段時間可以看作曹操打怪除妖一路升級的階段。有了漢獻帝在手上,曹操從此成了名義上的中央,雖然此時曹操的力量稱不上多雄厚。

"

如果說歷史上那個時期的人物,是最為大家熟知的,問一百個人,會有九十九個人會說是三國。因為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讓歷史上的這個時期,成了中國歷史上大家最最熟悉的一段歷史時期。不過,如果稍微較真一下,三國演義的重頭戲講的並不是220年曹丕代漢建魏之後的那段時期,而是董卓進京之後的群雄爭霸,這才是整部三國演義裡戲份最重的時間段。確實歷史不應該簡單按照朝代來切分,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與袁紹的對峙

不過我們準確切分三國,以董卓進京之後的190年作為三國的起點,而不是三國演義所講的184年的黃巾起義平定。之所以選擇190年是因為董卓進京之後廢帝遷都,以袁紹為首的關東諸侯舉兵討伐,從36年劉秀統一天下之後,大一統的局面在這一年徹底崩盤,再一次大一統一直要到280年西晉滅吳。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與關東諸侯的對峙

(一) 整體脈絡

三國演義讓我們熟悉了三國曆史,但在很多地方也誤導了我們。特別是三國演義為了迎合大家傳統理念,刻意追求的忠臣、奸臣刻畫,讓我們對很多人物有誤讀。而且三國演義為了喜劇效果,淡化了很多真實的歷史人物,而將這些人物的事情嫁接到主人公身上。【概述史】短短三千字的篇幅,很難完全“撥亂反正”,不過我們試圖通過短短的三千字左右的文字,為大家講真實的三國曆史梳理清楚。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曹操統一北方地圖

從190年到280年,如果按照時間段切分的話,可以這麼簡單做一個劃分:190年董卓將東漢的都城從洛陽遷到長安,至196年曹操迎奉漢獻帝到許都為止,算第一個階段,可以簡稱為東漢崩盤階段;196年開始,一直到208年赤壁之戰曹操戰敗為止,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曹操崛起;208年開始,至220年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稱帝為止,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三國格局形成;從220年至280年,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三國鼎立。

(二) 東漢崩盤(190-196)

東漢的崩盤要從漢靈帝之死說起。189年名聲奇差的漢靈帝忽然間去世,當時他只有三十五歲,留下了兩個兒子。漢靈帝本意是要立小兒子劉協為帝的,無奈他死後外戚何家的勢力太強,迅速的將劉協的支持者全部滅掉。

漢少帝劉辯即位之後,屠戶出身的大將軍何進以及他的妹妹何太后把持了東漢朝政。依照東漢一直的輪迴,如果這倆人能穩得住,等漢少帝成年之後依仗宦官力量,將外戚何家趕跑。可偏偏這兄妹倆意見不一致,何進著急要屠殺宦官,而何太后卻一直護著。於是何進密詔董卓進京,接下來就發生了何進被宦官殺害,而宦官被何進部下全部屠殺的悲劇。可惜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守在京城外邊,等待局勢變化的董卓乘機掌控了東漢中央朝廷。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進京

董卓可以算得上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專權的軍閥。雖然他不完全明白軍人政治的本質,但卻有軍人專政的一切特點、蠻橫、霸道、說一不二,於是就有了廢漢少帝劉辯立漢獻帝劉協的事。因為廢立皇帝董卓惹惱了世家大族,士族在外的刺史、郡守們以袁紹為首討伐董卓。而董卓以此為藉口,脅迫東漢朝廷將都城從洛陽遷到了長安。遷都一下子將東漢運行了150年以上的一套地方管理制度徹底打亂,東漢從此陷入了諸侯割據的局面。董卓遷都的時間是190年,東漢崩潰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的。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接到何進密令的董卓

先是袁紹為首的諸侯軍討伐董卓,不過沒有發生實質的戰鬥,董卓早就想好了退守長安,走之前還一把大火火燒洛陽,多災多難的洛陽經受了一場人間浩劫。討伐董卓的諸侯們很快就把董卓放在一邊,開始了相互之間地盤的爭奪。

一開始的主線是鬧掰了的袁紹和袁術兩兄弟,192年袁紹、劉表一邊,袁術、公孫瓚一邊,相互打的不可開交。就在袁家兄弟打得不亦樂乎的時候,王允、呂布發動政變,誅殺了權臣董卓。不過很快被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戰敗,王允被殺,呂布逃出長安。漢獻帝落入了比董卓更武力、更粗暴的李傕、郭汜之手長達四年。一直到195年,才因為李傕與郭汜的內鬥,漢獻帝得以有機會逃離長安。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袁紹袁術兄弟

在中央亂做一團的時候,地方諸侯之間更是殺伐不斷。曹操一開始依附在袁紹之下,在袁紹、袁術兄弟爭鋒的時候,曹操還是一個小不點。因為平定東漢末年的農民武裝黑山賊有功,而被袁紹封為東郡太守。之後又在192年,因兗州刺史劉岱被黑山賊殺害,被部下推舉當上了兗州牧。193年因為曹操父親曹嵩被徐州牧陶謙的部下殺害,曹操在討伐陶謙的時候,自己的大本營兗州發動叛亂,地盤被陳宮等人獻給了從長安逃出來的呂布。195年,頹勢中的曹操積攢力量,戰勝呂布,立住了腳跟。196年,曹操迎奉從長安逃出來,但無處可去的漢獻帝,從此開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旅程。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196年地圖

總覽196年的東漢,亂做一團,遼東有公孫度、幽州有公孫瓚,黃河以北有袁紹、豫州有張繡,再往西是董卓涼州的部屬李傕、郭汜等等,西南邊漢中有張魯、益州有劉璋、徐州有呂布,再往南荊州有劉表、揚州有袁術等等

(三) 曹操崛起(196-208)

之前的那段時間如果看作一片諸侯之間混戰一團的話,接下來的這段時間可以看作曹操打怪除妖一路升級的階段。有了漢獻帝在手上,曹操從此成了名義上的中央,雖然此時曹操的力量稱不上多雄厚。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漢獻帝

197年曹操平定張繡,雖然因為張繡降而復,曹操長子曹昂戰死,猛將典韋也戰死,但基本將司隸東邊、豫州一帶納入自己的地盤。198年,先是消滅了董卓的部將李傕,之後又東征徐州滅掉了呂布。199年,又擊敗了張楊舊部眭固,與雄踞河北的袁紹形成分庭抗禮之勢。

"

如果說歷史上那個時期的人物,是最為大家熟知的,問一百個人,會有九十九個人會說是三國。因為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讓歷史上的這個時期,成了中國歷史上大家最最熟悉的一段歷史時期。不過,如果稍微較真一下,三國演義的重頭戲講的並不是220年曹丕代漢建魏之後的那段時期,而是董卓進京之後的群雄爭霸,這才是整部三國演義裡戲份最重的時間段。確實歷史不應該簡單按照朝代來切分,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與袁紹的對峙

不過我們準確切分三國,以董卓進京之後的190年作為三國的起點,而不是三國演義所講的184年的黃巾起義平定。之所以選擇190年是因為董卓進京之後廢帝遷都,以袁紹為首的關東諸侯舉兵討伐,從36年劉秀統一天下之後,大一統的局面在這一年徹底崩盤,再一次大一統一直要到280年西晉滅吳。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與關東諸侯的對峙

(一) 整體脈絡

三國演義讓我們熟悉了三國曆史,但在很多地方也誤導了我們。特別是三國演義為了迎合大家傳統理念,刻意追求的忠臣、奸臣刻畫,讓我們對很多人物有誤讀。而且三國演義為了喜劇效果,淡化了很多真實的歷史人物,而將這些人物的事情嫁接到主人公身上。【概述史】短短三千字的篇幅,很難完全“撥亂反正”,不過我們試圖通過短短的三千字左右的文字,為大家講真實的三國曆史梳理清楚。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曹操統一北方地圖

從190年到280年,如果按照時間段切分的話,可以這麼簡單做一個劃分:190年董卓將東漢的都城從洛陽遷到長安,至196年曹操迎奉漢獻帝到許都為止,算第一個階段,可以簡稱為東漢崩盤階段;196年開始,一直到208年赤壁之戰曹操戰敗為止,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曹操崛起;208年開始,至220年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稱帝為止,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三國格局形成;從220年至280年,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三國鼎立。

(二) 東漢崩盤(190-196)

東漢的崩盤要從漢靈帝之死說起。189年名聲奇差的漢靈帝忽然間去世,當時他只有三十五歲,留下了兩個兒子。漢靈帝本意是要立小兒子劉協為帝的,無奈他死後外戚何家的勢力太強,迅速的將劉協的支持者全部滅掉。

漢少帝劉辯即位之後,屠戶出身的大將軍何進以及他的妹妹何太后把持了東漢朝政。依照東漢一直的輪迴,如果這倆人能穩得住,等漢少帝成年之後依仗宦官力量,將外戚何家趕跑。可偏偏這兄妹倆意見不一致,何進著急要屠殺宦官,而何太后卻一直護著。於是何進密詔董卓進京,接下來就發生了何進被宦官殺害,而宦官被何進部下全部屠殺的悲劇。可惜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守在京城外邊,等待局勢變化的董卓乘機掌控了東漢中央朝廷。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進京

董卓可以算得上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專權的軍閥。雖然他不完全明白軍人政治的本質,但卻有軍人專政的一切特點、蠻橫、霸道、說一不二,於是就有了廢漢少帝劉辯立漢獻帝劉協的事。因為廢立皇帝董卓惹惱了世家大族,士族在外的刺史、郡守們以袁紹為首討伐董卓。而董卓以此為藉口,脅迫東漢朝廷將都城從洛陽遷到了長安。遷都一下子將東漢運行了150年以上的一套地方管理制度徹底打亂,東漢從此陷入了諸侯割據的局面。董卓遷都的時間是190年,東漢崩潰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的。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接到何進密令的董卓

先是袁紹為首的諸侯軍討伐董卓,不過沒有發生實質的戰鬥,董卓早就想好了退守長安,走之前還一把大火火燒洛陽,多災多難的洛陽經受了一場人間浩劫。討伐董卓的諸侯們很快就把董卓放在一邊,開始了相互之間地盤的爭奪。

一開始的主線是鬧掰了的袁紹和袁術兩兄弟,192年袁紹、劉表一邊,袁術、公孫瓚一邊,相互打的不可開交。就在袁家兄弟打得不亦樂乎的時候,王允、呂布發動政變,誅殺了權臣董卓。不過很快被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戰敗,王允被殺,呂布逃出長安。漢獻帝落入了比董卓更武力、更粗暴的李傕、郭汜之手長達四年。一直到195年,才因為李傕與郭汜的內鬥,漢獻帝得以有機會逃離長安。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袁紹袁術兄弟

在中央亂做一團的時候,地方諸侯之間更是殺伐不斷。曹操一開始依附在袁紹之下,在袁紹、袁術兄弟爭鋒的時候,曹操還是一個小不點。因為平定東漢末年的農民武裝黑山賊有功,而被袁紹封為東郡太守。之後又在192年,因兗州刺史劉岱被黑山賊殺害,被部下推舉當上了兗州牧。193年因為曹操父親曹嵩被徐州牧陶謙的部下殺害,曹操在討伐陶謙的時候,自己的大本營兗州發動叛亂,地盤被陳宮等人獻給了從長安逃出來的呂布。195年,頹勢中的曹操積攢力量,戰勝呂布,立住了腳跟。196年,曹操迎奉從長安逃出來,但無處可去的漢獻帝,從此開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旅程。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196年地圖

總覽196年的東漢,亂做一團,遼東有公孫度、幽州有公孫瓚,黃河以北有袁紹、豫州有張繡,再往西是董卓涼州的部屬李傕、郭汜等等,西南邊漢中有張魯、益州有劉璋、徐州有呂布,再往南荊州有劉表、揚州有袁術等等

(三) 曹操崛起(196-208)

之前的那段時間如果看作一片諸侯之間混戰一團的話,接下來的這段時間可以看作曹操打怪除妖一路升級的階段。有了漢獻帝在手上,曹操從此成了名義上的中央,雖然此時曹操的力量稱不上多雄厚。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漢獻帝

197年曹操平定張繡,雖然因為張繡降而復,曹操長子曹昂戰死,猛將典韋也戰死,但基本將司隸東邊、豫州一帶納入自己的地盤。198年,先是消滅了董卓的部將李傕,之後又東征徐州滅掉了呂布。199年,又擊敗了張楊舊部眭固,與雄踞河北的袁紹形成分庭抗禮之勢。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官渡之戰

從199年開始,曹操和袁紹之間的戰爭就已經不可避免。200年的官渡之戰,曹操以少勝多,一舉逆轉一直在袁紹面前的弱勢。官渡之戰,基本奠定了曹操平定北方的勢頭。雖然官渡之戰之後的袁紹還有相當的勢力,但接下來只是時間問題。

202年袁紹病逝,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袁尚之間不和,給曹操平定黃河以北留下了機會。204年,佔據袁紹一直的大本營鄴城;205年,攻滅袁譚;206年攻滅高幹,平定幷州;207年,肅清袁家殘餘力量,並遠征烏桓。到208年的時候,曹操已基本平定北方,準備向南,一統天下。

(四) 三國格局形成(208-220)

208年的赤壁之戰,是三國演義中最為精彩的戲份,什麼舌戰群儒、借東風、草船借箭、蔣幹盜書,一幕一幕真的很少有歷史事件是如此的鮮活。雖然歷史上的赤壁之戰沒有演義中的這麼戲劇化,但赤壁之戰,確實一戰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割據,一舉將曹操一統天下的勢頭打住。

"

如果說歷史上那個時期的人物,是最為大家熟知的,問一百個人,會有九十九個人會說是三國。因為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讓歷史上的這個時期,成了中國歷史上大家最最熟悉的一段歷史時期。不過,如果稍微較真一下,三國演義的重頭戲講的並不是220年曹丕代漢建魏之後的那段時期,而是董卓進京之後的群雄爭霸,這才是整部三國演義裡戲份最重的時間段。確實歷史不應該簡單按照朝代來切分,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與袁紹的對峙

不過我們準確切分三國,以董卓進京之後的190年作為三國的起點,而不是三國演義所講的184年的黃巾起義平定。之所以選擇190年是因為董卓進京之後廢帝遷都,以袁紹為首的關東諸侯舉兵討伐,從36年劉秀統一天下之後,大一統的局面在這一年徹底崩盤,再一次大一統一直要到280年西晉滅吳。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與關東諸侯的對峙

(一) 整體脈絡

三國演義讓我們熟悉了三國曆史,但在很多地方也誤導了我們。特別是三國演義為了迎合大家傳統理念,刻意追求的忠臣、奸臣刻畫,讓我們對很多人物有誤讀。而且三國演義為了喜劇效果,淡化了很多真實的歷史人物,而將這些人物的事情嫁接到主人公身上。【概述史】短短三千字的篇幅,很難完全“撥亂反正”,不過我們試圖通過短短的三千字左右的文字,為大家講真實的三國曆史梳理清楚。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曹操統一北方地圖

從190年到280年,如果按照時間段切分的話,可以這麼簡單做一個劃分:190年董卓將東漢的都城從洛陽遷到長安,至196年曹操迎奉漢獻帝到許都為止,算第一個階段,可以簡稱為東漢崩盤階段;196年開始,一直到208年赤壁之戰曹操戰敗為止,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曹操崛起;208年開始,至220年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稱帝為止,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三國格局形成;從220年至280年,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三國鼎立。

(二) 東漢崩盤(190-196)

東漢的崩盤要從漢靈帝之死說起。189年名聲奇差的漢靈帝忽然間去世,當時他只有三十五歲,留下了兩個兒子。漢靈帝本意是要立小兒子劉協為帝的,無奈他死後外戚何家的勢力太強,迅速的將劉協的支持者全部滅掉。

漢少帝劉辯即位之後,屠戶出身的大將軍何進以及他的妹妹何太后把持了東漢朝政。依照東漢一直的輪迴,如果這倆人能穩得住,等漢少帝成年之後依仗宦官力量,將外戚何家趕跑。可偏偏這兄妹倆意見不一致,何進著急要屠殺宦官,而何太后卻一直護著。於是何進密詔董卓進京,接下來就發生了何進被宦官殺害,而宦官被何進部下全部屠殺的悲劇。可惜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守在京城外邊,等待局勢變化的董卓乘機掌控了東漢中央朝廷。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進京

董卓可以算得上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專權的軍閥。雖然他不完全明白軍人政治的本質,但卻有軍人專政的一切特點、蠻橫、霸道、說一不二,於是就有了廢漢少帝劉辯立漢獻帝劉協的事。因為廢立皇帝董卓惹惱了世家大族,士族在外的刺史、郡守們以袁紹為首討伐董卓。而董卓以此為藉口,脅迫東漢朝廷將都城從洛陽遷到了長安。遷都一下子將東漢運行了150年以上的一套地方管理制度徹底打亂,東漢從此陷入了諸侯割據的局面。董卓遷都的時間是190年,東漢崩潰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的。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接到何進密令的董卓

先是袁紹為首的諸侯軍討伐董卓,不過沒有發生實質的戰鬥,董卓早就想好了退守長安,走之前還一把大火火燒洛陽,多災多難的洛陽經受了一場人間浩劫。討伐董卓的諸侯們很快就把董卓放在一邊,開始了相互之間地盤的爭奪。

一開始的主線是鬧掰了的袁紹和袁術兩兄弟,192年袁紹、劉表一邊,袁術、公孫瓚一邊,相互打的不可開交。就在袁家兄弟打得不亦樂乎的時候,王允、呂布發動政變,誅殺了權臣董卓。不過很快被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戰敗,王允被殺,呂布逃出長安。漢獻帝落入了比董卓更武力、更粗暴的李傕、郭汜之手長達四年。一直到195年,才因為李傕與郭汜的內鬥,漢獻帝得以有機會逃離長安。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袁紹袁術兄弟

在中央亂做一團的時候,地方諸侯之間更是殺伐不斷。曹操一開始依附在袁紹之下,在袁紹、袁術兄弟爭鋒的時候,曹操還是一個小不點。因為平定東漢末年的農民武裝黑山賊有功,而被袁紹封為東郡太守。之後又在192年,因兗州刺史劉岱被黑山賊殺害,被部下推舉當上了兗州牧。193年因為曹操父親曹嵩被徐州牧陶謙的部下殺害,曹操在討伐陶謙的時候,自己的大本營兗州發動叛亂,地盤被陳宮等人獻給了從長安逃出來的呂布。195年,頹勢中的曹操積攢力量,戰勝呂布,立住了腳跟。196年,曹操迎奉從長安逃出來,但無處可去的漢獻帝,從此開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旅程。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196年地圖

總覽196年的東漢,亂做一團,遼東有公孫度、幽州有公孫瓚,黃河以北有袁紹、豫州有張繡,再往西是董卓涼州的部屬李傕、郭汜等等,西南邊漢中有張魯、益州有劉璋、徐州有呂布,再往南荊州有劉表、揚州有袁術等等

(三) 曹操崛起(196-208)

之前的那段時間如果看作一片諸侯之間混戰一團的話,接下來的這段時間可以看作曹操打怪除妖一路升級的階段。有了漢獻帝在手上,曹操從此成了名義上的中央,雖然此時曹操的力量稱不上多雄厚。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漢獻帝

197年曹操平定張繡,雖然因為張繡降而復,曹操長子曹昂戰死,猛將典韋也戰死,但基本將司隸東邊、豫州一帶納入自己的地盤。198年,先是消滅了董卓的部將李傕,之後又東征徐州滅掉了呂布。199年,又擊敗了張楊舊部眭固,與雄踞河北的袁紹形成分庭抗禮之勢。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官渡之戰

從199年開始,曹操和袁紹之間的戰爭就已經不可避免。200年的官渡之戰,曹操以少勝多,一舉逆轉一直在袁紹面前的弱勢。官渡之戰,基本奠定了曹操平定北方的勢頭。雖然官渡之戰之後的袁紹還有相當的勢力,但接下來只是時間問題。

202年袁紹病逝,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袁尚之間不和,給曹操平定黃河以北留下了機會。204年,佔據袁紹一直的大本營鄴城;205年,攻滅袁譚;206年攻滅高幹,平定幷州;207年,肅清袁家殘餘力量,並遠征烏桓。到208年的時候,曹操已基本平定北方,準備向南,一統天下。

(四) 三國格局形成(208-220)

208年的赤壁之戰,是三國演義中最為精彩的戲份,什麼舌戰群儒、借東風、草船借箭、蔣幹盜書,一幕一幕真的很少有歷史事件是如此的鮮活。雖然歷史上的赤壁之戰沒有演義中的這麼戲劇化,但赤壁之戰,確實一戰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割據,一舉將曹操一統天下的勢頭打住。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在曹操發動赤壁之戰的時候,劉備還依附在劉表之下,除了身邊的鐵哥們關羽、張飛、趙雲,以及三顧茅廬請來的諸葛亮之外並沒有太大的勢力。而此時劉表病重,劉表的兩個兒子不堪重要,劉備和另一邊的孫權都打著劉表地盤的主意。可劉表統治依靠的主要力量,襄陽蔡氏等卻對曹操心嚮往之。

孫權的政權穩定已有一段時間。從195年孫策從袁術手中要回來父親孫堅的軍隊,孫策就帶著這幫人一直在江東打拼,先是擊敗揚州刺史劉繇,之後又活捉會稽太守王朗。在197年袁術稱帝后,孫策和袁術徹底決裂,完完全全成了一支獨立力量。之後孫策又拿下廬江、大敗黃祖、取得豫章。到孫策戰死的200年,已基本平定江東。孫權即位一直到赤壁之戰,孫吳的政權一直很穩定,除了和劉表之間互有討伐之外。

208年赤壁之戰的結果大家都很清楚,曹操大敗而歸,劉備從此有了獨立的地盤,而孫權則在江東徹底站穩,同時還覬覦著荊州。赤壁之戰之後,劉備在211年趁著劉璋邀請自己去平定漢中張魯的時候,開始謀劃奪取蜀地。從212年到214年,劉備平定蜀地用了三年的時間。

在劉備取得蜀地的同時,孫權也在210年拿下了交州。曹操赤壁戰敗之後也沒閒著,211年,開始對關中用兵,不到兩年的時間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涼州基本平定。

"

如果說歷史上那個時期的人物,是最為大家熟知的,問一百個人,會有九十九個人會說是三國。因為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讓歷史上的這個時期,成了中國歷史上大家最最熟悉的一段歷史時期。不過,如果稍微較真一下,三國演義的重頭戲講的並不是220年曹丕代漢建魏之後的那段時期,而是董卓進京之後的群雄爭霸,這才是整部三國演義裡戲份最重的時間段。確實歷史不應該簡單按照朝代來切分,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與袁紹的對峙

不過我們準確切分三國,以董卓進京之後的190年作為三國的起點,而不是三國演義所講的184年的黃巾起義平定。之所以選擇190年是因為董卓進京之後廢帝遷都,以袁紹為首的關東諸侯舉兵討伐,從36年劉秀統一天下之後,大一統的局面在這一年徹底崩盤,再一次大一統一直要到280年西晉滅吳。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與關東諸侯的對峙

(一) 整體脈絡

三國演義讓我們熟悉了三國曆史,但在很多地方也誤導了我們。特別是三國演義為了迎合大家傳統理念,刻意追求的忠臣、奸臣刻畫,讓我們對很多人物有誤讀。而且三國演義為了喜劇效果,淡化了很多真實的歷史人物,而將這些人物的事情嫁接到主人公身上。【概述史】短短三千字的篇幅,很難完全“撥亂反正”,不過我們試圖通過短短的三千字左右的文字,為大家講真實的三國曆史梳理清楚。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曹操統一北方地圖

從190年到280年,如果按照時間段切分的話,可以這麼簡單做一個劃分:190年董卓將東漢的都城從洛陽遷到長安,至196年曹操迎奉漢獻帝到許都為止,算第一個階段,可以簡稱為東漢崩盤階段;196年開始,一直到208年赤壁之戰曹操戰敗為止,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曹操崛起;208年開始,至220年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稱帝為止,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三國格局形成;從220年至280年,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三國鼎立。

(二) 東漢崩盤(190-196)

東漢的崩盤要從漢靈帝之死說起。189年名聲奇差的漢靈帝忽然間去世,當時他只有三十五歲,留下了兩個兒子。漢靈帝本意是要立小兒子劉協為帝的,無奈他死後外戚何家的勢力太強,迅速的將劉協的支持者全部滅掉。

漢少帝劉辯即位之後,屠戶出身的大將軍何進以及他的妹妹何太后把持了東漢朝政。依照東漢一直的輪迴,如果這倆人能穩得住,等漢少帝成年之後依仗宦官力量,將外戚何家趕跑。可偏偏這兄妹倆意見不一致,何進著急要屠殺宦官,而何太后卻一直護著。於是何進密詔董卓進京,接下來就發生了何進被宦官殺害,而宦官被何進部下全部屠殺的悲劇。可惜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守在京城外邊,等待局勢變化的董卓乘機掌控了東漢中央朝廷。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進京

董卓可以算得上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專權的軍閥。雖然他不完全明白軍人政治的本質,但卻有軍人專政的一切特點、蠻橫、霸道、說一不二,於是就有了廢漢少帝劉辯立漢獻帝劉協的事。因為廢立皇帝董卓惹惱了世家大族,士族在外的刺史、郡守們以袁紹為首討伐董卓。而董卓以此為藉口,脅迫東漢朝廷將都城從洛陽遷到了長安。遷都一下子將東漢運行了150年以上的一套地方管理制度徹底打亂,東漢從此陷入了諸侯割據的局面。董卓遷都的時間是190年,東漢崩潰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的。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接到何進密令的董卓

先是袁紹為首的諸侯軍討伐董卓,不過沒有發生實質的戰鬥,董卓早就想好了退守長安,走之前還一把大火火燒洛陽,多災多難的洛陽經受了一場人間浩劫。討伐董卓的諸侯們很快就把董卓放在一邊,開始了相互之間地盤的爭奪。

一開始的主線是鬧掰了的袁紹和袁術兩兄弟,192年袁紹、劉表一邊,袁術、公孫瓚一邊,相互打的不可開交。就在袁家兄弟打得不亦樂乎的時候,王允、呂布發動政變,誅殺了權臣董卓。不過很快被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戰敗,王允被殺,呂布逃出長安。漢獻帝落入了比董卓更武力、更粗暴的李傕、郭汜之手長達四年。一直到195年,才因為李傕與郭汜的內鬥,漢獻帝得以有機會逃離長安。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袁紹袁術兄弟

在中央亂做一團的時候,地方諸侯之間更是殺伐不斷。曹操一開始依附在袁紹之下,在袁紹、袁術兄弟爭鋒的時候,曹操還是一個小不點。因為平定東漢末年的農民武裝黑山賊有功,而被袁紹封為東郡太守。之後又在192年,因兗州刺史劉岱被黑山賊殺害,被部下推舉當上了兗州牧。193年因為曹操父親曹嵩被徐州牧陶謙的部下殺害,曹操在討伐陶謙的時候,自己的大本營兗州發動叛亂,地盤被陳宮等人獻給了從長安逃出來的呂布。195年,頹勢中的曹操積攢力量,戰勝呂布,立住了腳跟。196年,曹操迎奉從長安逃出來,但無處可去的漢獻帝,從此開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旅程。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196年地圖

總覽196年的東漢,亂做一團,遼東有公孫度、幽州有公孫瓚,黃河以北有袁紹、豫州有張繡,再往西是董卓涼州的部屬李傕、郭汜等等,西南邊漢中有張魯、益州有劉璋、徐州有呂布,再往南荊州有劉表、揚州有袁術等等

(三) 曹操崛起(196-208)

之前的那段時間如果看作一片諸侯之間混戰一團的話,接下來的這段時間可以看作曹操打怪除妖一路升級的階段。有了漢獻帝在手上,曹操從此成了名義上的中央,雖然此時曹操的力量稱不上多雄厚。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漢獻帝

197年曹操平定張繡,雖然因為張繡降而復,曹操長子曹昂戰死,猛將典韋也戰死,但基本將司隸東邊、豫州一帶納入自己的地盤。198年,先是消滅了董卓的部將李傕,之後又東征徐州滅掉了呂布。199年,又擊敗了張楊舊部眭固,與雄踞河北的袁紹形成分庭抗禮之勢。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官渡之戰

從199年開始,曹操和袁紹之間的戰爭就已經不可避免。200年的官渡之戰,曹操以少勝多,一舉逆轉一直在袁紹面前的弱勢。官渡之戰,基本奠定了曹操平定北方的勢頭。雖然官渡之戰之後的袁紹還有相當的勢力,但接下來只是時間問題。

202年袁紹病逝,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袁尚之間不和,給曹操平定黃河以北留下了機會。204年,佔據袁紹一直的大本營鄴城;205年,攻滅袁譚;206年攻滅高幹,平定幷州;207年,肅清袁家殘餘力量,並遠征烏桓。到208年的時候,曹操已基本平定北方,準備向南,一統天下。

(四) 三國格局形成(208-220)

208年的赤壁之戰,是三國演義中最為精彩的戲份,什麼舌戰群儒、借東風、草船借箭、蔣幹盜書,一幕一幕真的很少有歷史事件是如此的鮮活。雖然歷史上的赤壁之戰沒有演義中的這麼戲劇化,但赤壁之戰,確實一戰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割據,一舉將曹操一統天下的勢頭打住。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在曹操發動赤壁之戰的時候,劉備還依附在劉表之下,除了身邊的鐵哥們關羽、張飛、趙雲,以及三顧茅廬請來的諸葛亮之外並沒有太大的勢力。而此時劉表病重,劉表的兩個兒子不堪重要,劉備和另一邊的孫權都打著劉表地盤的主意。可劉表統治依靠的主要力量,襄陽蔡氏等卻對曹操心嚮往之。

孫權的政權穩定已有一段時間。從195年孫策從袁術手中要回來父親孫堅的軍隊,孫策就帶著這幫人一直在江東打拼,先是擊敗揚州刺史劉繇,之後又活捉會稽太守王朗。在197年袁術稱帝后,孫策和袁術徹底決裂,完完全全成了一支獨立力量。之後孫策又拿下廬江、大敗黃祖、取得豫章。到孫策戰死的200年,已基本平定江東。孫權即位一直到赤壁之戰,孫吳的政權一直很穩定,除了和劉表之間互有討伐之外。

208年赤壁之戰的結果大家都很清楚,曹操大敗而歸,劉備從此有了獨立的地盤,而孫權則在江東徹底站穩,同時還覬覦著荊州。赤壁之戰之後,劉備在211年趁著劉璋邀請自己去平定漢中張魯的時候,開始謀劃奪取蜀地。從212年到214年,劉備平定蜀地用了三年的時間。

在劉備取得蜀地的同時,孫權也在210年拿下了交州。曹操赤壁戰敗之後也沒閒著,211年,開始對關中用兵,不到兩年的時間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涼州基本平定。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從215年開始,劉備和曹操的重心都轉向了漢中的張魯。雖然漢中的所有者張魯投降曹操,但漢中最後還是留在了劉備手中。在劉備剛剛拿下漢中的時候,身在荊州的關羽又乘機進攻襄陽、樊城,關羽雖然大勝。可背後被孫權下了黑手,關羽敗走麥城。劉備也因此丟了荊州。

(五) 三國鼎立(220-280)

在220年三國鼎立之勢已經形成,但一直到220年,曹操去世之後,三國才既有了實,又有了名。曹操在世的時候,權位雖然大,但並沒有代漢的衝動,或者是說他一直壓抑這稱帝的衝動。曹操深知,稱帝要復出的代價。讓漢獻帝在前面當皇帝,而實際的主宰者是自己沒什麼不好的。不過他的兒子曹丕可就不這麼想了,曹丕代漢最重要的原因,分析下來可能是年齡上的,他年歲要比漢獻帝小。曹操基本是漢獻帝父親一輩,曹操比漢獻帝的父親漢靈帝都要大三歲,而且江山是自己一手打下來的,不愁因為沒有名分而控不住盤。可年齡比漢獻帝小的曹丕可就不這麼想了。

"

如果說歷史上那個時期的人物,是最為大家熟知的,問一百個人,會有九十九個人會說是三國。因為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讓歷史上的這個時期,成了中國歷史上大家最最熟悉的一段歷史時期。不過,如果稍微較真一下,三國演義的重頭戲講的並不是220年曹丕代漢建魏之後的那段時期,而是董卓進京之後的群雄爭霸,這才是整部三國演義裡戲份最重的時間段。確實歷史不應該簡單按照朝代來切分,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與袁紹的對峙

不過我們準確切分三國,以董卓進京之後的190年作為三國的起點,而不是三國演義所講的184年的黃巾起義平定。之所以選擇190年是因為董卓進京之後廢帝遷都,以袁紹為首的關東諸侯舉兵討伐,從36年劉秀統一天下之後,大一統的局面在這一年徹底崩盤,再一次大一統一直要到280年西晉滅吳。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與關東諸侯的對峙

(一) 整體脈絡

三國演義讓我們熟悉了三國曆史,但在很多地方也誤導了我們。特別是三國演義為了迎合大家傳統理念,刻意追求的忠臣、奸臣刻畫,讓我們對很多人物有誤讀。而且三國演義為了喜劇效果,淡化了很多真實的歷史人物,而將這些人物的事情嫁接到主人公身上。【概述史】短短三千字的篇幅,很難完全“撥亂反正”,不過我們試圖通過短短的三千字左右的文字,為大家講真實的三國曆史梳理清楚。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曹操統一北方地圖

從190年到280年,如果按照時間段切分的話,可以這麼簡單做一個劃分:190年董卓將東漢的都城從洛陽遷到長安,至196年曹操迎奉漢獻帝到許都為止,算第一個階段,可以簡稱為東漢崩盤階段;196年開始,一直到208年赤壁之戰曹操戰敗為止,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曹操崛起;208年開始,至220年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稱帝為止,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三國格局形成;從220年至280年,算作一個階段,統稱為三國鼎立。

(二) 東漢崩盤(190-196)

東漢的崩盤要從漢靈帝之死說起。189年名聲奇差的漢靈帝忽然間去世,當時他只有三十五歲,留下了兩個兒子。漢靈帝本意是要立小兒子劉協為帝的,無奈他死後外戚何家的勢力太強,迅速的將劉協的支持者全部滅掉。

漢少帝劉辯即位之後,屠戶出身的大將軍何進以及他的妹妹何太后把持了東漢朝政。依照東漢一直的輪迴,如果這倆人能穩得住,等漢少帝成年之後依仗宦官力量,將外戚何家趕跑。可偏偏這兄妹倆意見不一致,何進著急要屠殺宦官,而何太后卻一直護著。於是何進密詔董卓進京,接下來就發生了何進被宦官殺害,而宦官被何進部下全部屠殺的悲劇。可惜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守在京城外邊,等待局勢變化的董卓乘機掌控了東漢中央朝廷。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董卓進京

董卓可以算得上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專權的軍閥。雖然他不完全明白軍人政治的本質,但卻有軍人專政的一切特點、蠻橫、霸道、說一不二,於是就有了廢漢少帝劉辯立漢獻帝劉協的事。因為廢立皇帝董卓惹惱了世家大族,士族在外的刺史、郡守們以袁紹為首討伐董卓。而董卓以此為藉口,脅迫東漢朝廷將都城從洛陽遷到了長安。遷都一下子將東漢運行了150年以上的一套地方管理制度徹底打亂,東漢從此陷入了諸侯割據的局面。董卓遷都的時間是190年,東漢崩潰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的。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接到何進密令的董卓

先是袁紹為首的諸侯軍討伐董卓,不過沒有發生實質的戰鬥,董卓早就想好了退守長安,走之前還一把大火火燒洛陽,多災多難的洛陽經受了一場人間浩劫。討伐董卓的諸侯們很快就把董卓放在一邊,開始了相互之間地盤的爭奪。

一開始的主線是鬧掰了的袁紹和袁術兩兄弟,192年袁紹、劉表一邊,袁術、公孫瓚一邊,相互打的不可開交。就在袁家兄弟打得不亦樂乎的時候,王允、呂布發動政變,誅殺了權臣董卓。不過很快被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戰敗,王允被殺,呂布逃出長安。漢獻帝落入了比董卓更武力、更粗暴的李傕、郭汜之手長達四年。一直到195年,才因為李傕與郭汜的內鬥,漢獻帝得以有機會逃離長安。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袁紹袁術兄弟

在中央亂做一團的時候,地方諸侯之間更是殺伐不斷。曹操一開始依附在袁紹之下,在袁紹、袁術兄弟爭鋒的時候,曹操還是一個小不點。因為平定東漢末年的農民武裝黑山賊有功,而被袁紹封為東郡太守。之後又在192年,因兗州刺史劉岱被黑山賊殺害,被部下推舉當上了兗州牧。193年因為曹操父親曹嵩被徐州牧陶謙的部下殺害,曹操在討伐陶謙的時候,自己的大本營兗州發動叛亂,地盤被陳宮等人獻給了從長安逃出來的呂布。195年,頹勢中的曹操積攢力量,戰勝呂布,立住了腳跟。196年,曹操迎奉從長安逃出來,但無處可去的漢獻帝,從此開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旅程。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196年地圖

總覽196年的東漢,亂做一團,遼東有公孫度、幽州有公孫瓚,黃河以北有袁紹、豫州有張繡,再往西是董卓涼州的部屬李傕、郭汜等等,西南邊漢中有張魯、益州有劉璋、徐州有呂布,再往南荊州有劉表、揚州有袁術等等

(三) 曹操崛起(196-208)

之前的那段時間如果看作一片諸侯之間混戰一團的話,接下來的這段時間可以看作曹操打怪除妖一路升級的階段。有了漢獻帝在手上,曹操從此成了名義上的中央,雖然此時曹操的力量稱不上多雄厚。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漢獻帝

197年曹操平定張繡,雖然因為張繡降而復,曹操長子曹昂戰死,猛將典韋也戰死,但基本將司隸東邊、豫州一帶納入自己的地盤。198年,先是消滅了董卓的部將李傕,之後又東征徐州滅掉了呂布。199年,又擊敗了張楊舊部眭固,與雄踞河北的袁紹形成分庭抗禮之勢。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官渡之戰

從199年開始,曹操和袁紹之間的戰爭就已經不可避免。200年的官渡之戰,曹操以少勝多,一舉逆轉一直在袁紹面前的弱勢。官渡之戰,基本奠定了曹操平定北方的勢頭。雖然官渡之戰之後的袁紹還有相當的勢力,但接下來只是時間問題。

202年袁紹病逝,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袁尚之間不和,給曹操平定黃河以北留下了機會。204年,佔據袁紹一直的大本營鄴城;205年,攻滅袁譚;206年攻滅高幹,平定幷州;207年,肅清袁家殘餘力量,並遠征烏桓。到208年的時候,曹操已基本平定北方,準備向南,一統天下。

(四) 三國格局形成(208-220)

208年的赤壁之戰,是三國演義中最為精彩的戲份,什麼舌戰群儒、借東風、草船借箭、蔣幹盜書,一幕一幕真的很少有歷史事件是如此的鮮活。雖然歷史上的赤壁之戰沒有演義中的這麼戲劇化,但赤壁之戰,確實一戰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割據,一舉將曹操一統天下的勢頭打住。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在曹操發動赤壁之戰的時候,劉備還依附在劉表之下,除了身邊的鐵哥們關羽、張飛、趙雲,以及三顧茅廬請來的諸葛亮之外並沒有太大的勢力。而此時劉表病重,劉表的兩個兒子不堪重要,劉備和另一邊的孫權都打著劉表地盤的主意。可劉表統治依靠的主要力量,襄陽蔡氏等卻對曹操心嚮往之。

孫權的政權穩定已有一段時間。從195年孫策從袁術手中要回來父親孫堅的軍隊,孫策就帶著這幫人一直在江東打拼,先是擊敗揚州刺史劉繇,之後又活捉會稽太守王朗。在197年袁術稱帝后,孫策和袁術徹底決裂,完完全全成了一支獨立力量。之後孫策又拿下廬江、大敗黃祖、取得豫章。到孫策戰死的200年,已基本平定江東。孫權即位一直到赤壁之戰,孫吳的政權一直很穩定,除了和劉表之間互有討伐之外。

208年赤壁之戰的結果大家都很清楚,曹操大敗而歸,劉備從此有了獨立的地盤,而孫權則在江東徹底站穩,同時還覬覦著荊州。赤壁之戰之後,劉備在211年趁著劉璋邀請自己去平定漢中張魯的時候,開始謀劃奪取蜀地。從212年到214年,劉備平定蜀地用了三年的時間。

在劉備取得蜀地的同時,孫權也在210年拿下了交州。曹操赤壁戰敗之後也沒閒著,211年,開始對關中用兵,不到兩年的時間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涼州基本平定。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從215年開始,劉備和曹操的重心都轉向了漢中的張魯。雖然漢中的所有者張魯投降曹操,但漢中最後還是留在了劉備手中。在劉備剛剛拿下漢中的時候,身在荊州的關羽又乘機進攻襄陽、樊城,關羽雖然大勝。可背後被孫權下了黑手,關羽敗走麥城。劉備也因此丟了荊州。

(五) 三國鼎立(220-280)

在220年三國鼎立之勢已經形成,但一直到220年,曹操去世之後,三國才既有了實,又有了名。曹操在世的時候,權位雖然大,但並沒有代漢的衝動,或者是說他一直壓抑這稱帝的衝動。曹操深知,稱帝要復出的代價。讓漢獻帝在前面當皇帝,而實際的主宰者是自己沒什麼不好的。不過他的兒子曹丕可就不這麼想了,曹丕代漢最重要的原因,分析下來可能是年齡上的,他年歲要比漢獻帝小。曹操基本是漢獻帝父親一輩,曹操比漢獻帝的父親漢靈帝都要大三歲,而且江山是自己一手打下來的,不愁因為沒有名分而控不住盤。可年齡比漢獻帝小的曹丕可就不這麼想了。

從董卓進京到三國歸晉,這才是你所知道的三國曆史

曹丕

於是,220年冬天,曹操去世不到一年,曹丕就逼漢獻帝禪讓帝位給自己,建立了魏。漢獻帝得到了很好的安排,被封為山陽公,有自己的地盤,而且一切都按皇帝的禮儀來。不過劉備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馬上宣稱漢獻帝被殺,自己很快接過了漢的正統,稱帝。在稱帝之方面,孫權比較剋制,一直接受曹魏的吳王封號,一直到229年才稱帝。

220年之後,魏蜀吳三國之間雖然一直互有攻伐,但相對都比較穩定。中間最出名的戰役就是劉備伐孫吳的夷陵之戰,被火燒連營之後,劉備病逝白帝城,時間是223年。三國的實際創建者孫權活的更長一些,一直活到了252年。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七伐中原、姜維九出祁山,不過這三國的這段時期,比起190年之後的那段時期要穩定的多。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