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好脾胃腎 身高“猛一躥”'

"

孩子的成長當中,最容易忽略卻不該忽略的就是身高。專家認為,春生夏長,錯過了春天,就一定不能錯過夏天這個調理長高的好時期。

體檢後父母才察覺

孩子身高沒長夠

去年,樂氏同仁國醫館醫生熊明星接觸了一個家庭,由於父母工作太忙而忽視了孩子的身高。14歲的小東,去年4月份學校統一體檢時,顯示身高只有163釐米。按照其父母的遺傳身高計算,他的身高應該在170釐米以上(爸爸175釐米、媽媽162釐米)。小東爸媽覺察出了小東身高上的問題,便帶著他來到了樂氏同仁國醫館。

在為小東進行了精準的身高測量後,醫生髮現從學校體檢到看診的近三個月時間裡,小東僅僅長高了0.8釐米。如果排除疾病因素,這是很不正常的現象,小東父母聽到後一時間慌了神。

脾胃腎運化差是病因

正常14歲男孩的標準身高應該在166釐米左右,且小東父母的身高均高於平均水平。相比較而言,小東的身高確實落後了。小東媽媽說,孩子吃飯一直不太規律,原因是自己和小東爸爸是個體戶,生意忙、應酬多,晚上吃飯經常會帶著小東去外面解決,回到家裡基本上也很晚了。時間一長,小東還養成了晚睡的習慣。

熊明星給小東搭脈看診後,發現小東由於常年生活不規律,已經導致脾胃腎運化差,所以孩子出現挑食厭食的現象。治療重點是調節好脾胃腎的運化吸收。吸收功能好了,也不需要再吃任何別的藥物,從食物中攝取的營養就能讓孩子長高一大截。當天他就給孩子開了調理脾胃腎的方子。

能吃能睡長個兒不是問題

使用兩週以後,小東媽媽發來微信說:小東最近食慾特別好,飯量比以前增加了一倍多,孩子能吃能睡,精神頭兒也變好了。這不,已經調理將近一年的小東來複診,現在的小東個子高了一大截。測量身高174.3釐米,很快就要超過爸爸,家人都很開心。小東媽媽說:“自從開始用中醫藥調理,孩子脾胃吸收功能變強,身體也更強壯,一年中很少生病,在今年4月下旬的中招體育考試中,還得了滿分。”

在這裡,熊明星想提醒各位家長朋友:春生夏長,錯過了春天,就一定不能錯過夏天這個調理長高的好時期。

多方面配合助孩子長高

營養均衡合理、充足的營養是孩子生長髮育的基礎。首先,需要攝取充足的蛋白質,比如牛奶、豆製品,以及魚、蝦、瘦肉等動物性食物。其次,要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果蔬中富含的各種維生素對促進生長髮育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提高免疫力,減少疾病發生,防止生病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另一方面維生素D可有效促進孩子對鈣質的吸收。

睡眠充足孩子的身高除了與遺傳、營養等因素有關外,還與生長激素的分泌有重要關係,如果生長激素分泌過少,勢必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生長激素的分泌有其特定的規律,一天24小時內是不平衡的,且呈脈衝式,主要分泌時間在夜間,分泌得越多,就越有助於生長。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在晚上10點至第二天凌晨1點,但前提條件是在此時間段孩子已進入深睡眠狀態,高峰期才會出現。因此,孩子早睡是非常有必要的,家長應該督促孩子在晚上8點半至9點上床睡覺,這樣就不會錯過生長激素分泌高峰期,同時還應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長。

適量運動適當、適度的運動能幫助孩子長高,在營養充足的前提下,運動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之一。數據顯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孩子比不參加體育鍛煉的同齡孩子平均高4~8釐米。特別是一些往上跳躍、能拉伸四肢的運動項目,比如:跳繩、投籃、打羽毛球、打排球、騎車、芭蕾、伸展體操等運動。這些運動能起到拉伸肌肉和韌帶、刺激骺軟骨增生的作用,對脊柱和四肢骨骼的發育很有幫助,骨骼生長旺盛了,孩子自然也就長高了。

運動要適量,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調整,不宜長期、過量地從事負重及消耗體力較大的項目,如:舉重、摔跤、長跑等。

心情愉悅情緒對生長激素的分泌也有影響。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安全、輕鬆、幸福的家庭環境,過於嚴厲的責罵和訓斥以及父母間激烈的爭吵等會給孩子過大的心理壓力。

養好脾胃腎“腎主骨生髓,脾主肌肉”,骨和肌肉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兒童的長高首先需要骨骼健康發育,而骨骼的健康發育取決於腎氣是否旺盛。骨骼的精華在骨髓,腎生骨髓,養腎就能養骨骼。同時,脾胃功能調理好了,就能更好地吸收食物中的營養,從而促進人體長高。家長在家一定要及時給孩子測量身高,發現生長遲緩(孩子兩歲以內每年增長值低於七釐米;三歲到青春期之間,每年增長值低於五釐米;青春期之後每年增長值低於六釐米,即為生長遲緩)或者低於平均身高,應及時調理治療。孩子體質保持最佳狀態,健康規律成長,自然就會長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