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千年古寺不是祖庭,不是道場,卻以種茶聞名天下
這座千年古寺不是祖庭,不是道場,卻以種茶聞名天下
這座千年古寺不是祖庭,不是道場,卻以種茶聞名天下
這座千年古寺不是祖庭,不是道場,卻以種茶聞名天下
這座千年古寺不是祖庭,不是道場,卻以種茶聞名天下
這座千年古寺不是祖庭,不是道場,卻以種茶聞名天下
這座千年古寺不是祖庭,不是道場,卻以種茶聞名天下
這座千年古寺不是祖庭,不是道場,卻以種茶聞名天下
這座千年古寺不是祖庭,不是道場,卻以種茶聞名天下
這座千年古寺不是祖庭,不是道場,卻以種茶聞名天下
這座千年古寺不是祖庭,不是道場,卻以種茶聞名天下
這座千年古寺不是祖庭,不是道場,卻以種茶聞名天下
這座千年古寺不是祖庭,不是道場,卻以種茶聞名天下
這座千年古寺不是祖庭,不是道場,卻以種茶聞名天下
這座千年古寺不是祖庭,不是道場,卻以種茶聞名天下
壹佛曆編輯
1/14 武夷山山景絕幽,古木參天,篁竹蔽地,鳥鳴蟬噪,意境深邃。這裡是著名的“三教名山”,自古儒釋道三教興盛,其中又以佛教最盛。千百年來,山中不斷出現新的寺院,其中最大的一座叫做“天心永樂禪寺”。
2/14 與一般寺院不同,天心永樂禪寺既不是教派祖庭,也不是菩薩道場,在民間也沒有什麼特別“靈驗”的名聲。這座始建於唐貞元年間,被譽為佛教“華胄八名山”之一的古寺,以茶葉而聞名。
3/14 不論你是不是愛茶喝茶之人,武夷山“大紅袍”的名聲,你一定聽過。而這揚名天下的“大紅袍”,就出自天心永樂禪寺。
4/14 隋唐以來,漢地的寺院收入除了靠香火和少量的施予,主要靠自給自足的田園經濟。天心寺由於偏居山隅,周邊崖懸壑深,終年雲霧繚繞,種植茶葉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種植茶葉成為天心寺的主要收入。
5/14 明洪武十八年,那時天心永樂禪寺還叫“天心寺”。有個叫丁顯的舉子上京趕考,結果在路上中暑暈倒,險些喪命。幸運的是,他被天心寺的僧人救治,並用寺院種植的茶葉入藥治療,終於恢復健康。丁顯後來一舉奪魁,得中狀元。
6/14 為報佛恩,丁狀元把自己的狀元紅袍披蓋在茶樹上,天心寺的茶從此開始有了“大紅袍”之名,在武夷山一帶的名氣越來越大。
7/14 永樂初年,明成祖命禮部尚書胡瀠踏遍名山大川,以尋訪張三丰為由查尋建文帝的下落。永樂十七年,胡瀠率來到武夷山,遍訪各寺院宮觀。聽到了狀元報恩“大紅袍”的傳說,特意前往天心寺尋茶,結果被濃濃的茶香所陶醉,在天心寺停留月餘,還把天心禪茶帶回進貢皇上。
8/14 品了天心貢茶後,明成祖龍顏大悅,並正式詔封天心禪茶為“大紅袍”。降旨天心寺“精耕勤灌,嫩摘細制,世代相傳,歲貢入京。” “大紅袍”由此位居萬茶之尊,名揚天下。
9/14 永樂帝同時敕封天心寺為“天心永樂禪寺”,。兩塊聖旨碑和兩尊石龍至今猶保留在禪寺內,見證了天心永樂禪寺茶因寺名、寺以茶榮的輝煌歷史。
10/14 這之後,“大紅袍”逐漸成為了武夷茶葉的代名詞。1644年,清兵入關,明王朝滅亡。曾經的皇室貴胄被戰火烽煙所掩埋,漢地文化風俗受到滿蒙文化的衝擊,而以“大紅袍”為代表的武夷茶文化卻愈加興盛。
11/14 清朝順治三年,天心寺的僧人研製出了烏龍茶的製作工藝,經久耐泡的烏龍茶成為了中國工夫茶的典型。品工夫茶也逐漸成為了閩南地區、潮汕地區很出名的風俗之一。即使喬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閩南人、潮汕人,也仍然保存著品工夫茶這個風俗。
12/14 清康熙二十五年,天心永樂禪寺的僧人釋超全寫出了《武夷茶歌》,這是最早記載烏龍茶製作工藝的文獻。
13/14 民國三十二年,天心永樂禪寺的僧人完成了“大紅袍”的摩崖石刻。
14/14 現在的天心永樂禪寺早已成為了著名的風景區,“大紅袍”的美名也早已蜚聲海外。春來日暖,不如來這座千年古寺,品一杯香茗,聽聽那些早已泛黃的時光。
2017-04-02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