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缺什麼,越炫耀什麼”。這句話還真沒錯!但你知道為什麼嗎?

鑽石,是一種十分珍貴的石頭。但是,其本質只是石頭。

但是一塊石頭,是如何擁有昂貴的價格,而且還被賦予了“愛情恆久遠”的意義呢?

根據某鑽石貿易商的口述,我們知道了鑽石背後的故事:

鑽石在最初被發現的很長一段時間,只是皇家和貴族用來炫耀財富的飾品。產地固定而且產量稀缺。十九世紀後期,在南非發現了一座鑽石礦,產量有幾千萬克拉。

那些投資鑽石的商人卻按捺不住了,如果這些鑽石進入市場,鑽石的價值將大打折扣。一個叫羅茲的英國商人。創建了戴比爾斯公司,鑽石營銷開始了。

戴爾比斯買下了整個鑽石礦,小心翼翼地控制鑽石出量,壟斷了整個鑽石的供貨市場。1938年,戴爾比斯花費了鉅額廣告費用開始打造所謂的鑽石文化。

堅硬的鑽石象徵忠貞不渝的愛情,而只有鑽石才是各地都接受的訂婚禮物,通過強化鑽石和美好愛情的聯繫。

因為鑽石=美好+永恆,而愛情=美好+永恆,所以,鑽石=愛情。

鑽石本身是沒有價值的,但是基於我們對於鑽石=愛情,達到了一定的共識度,大家都認可這一理論,從而,鑽石的稀缺感和價值感被突出。

不僅僅是鑽石,甚至連奢侈品,也是同樣的道理。

他們都在做同一件事,製造“稀缺感”。

對於消費者而言,越是稀缺,卻越追捧。

因為稀缺,所以註定它只能被少部分人擁有。消費者追求的、也不過是想成為那些少數人。

“越缺什麼,越炫耀什麼”。這句話還真沒錯!但你知道為什麼嗎?

在職場中,也是同樣的道理。

在職場中,有一個現象,越是高層,女性的比例越少。

麥肯錫在某份報告指出,目前,亞洲國家的女性在公司董事會和執行委員中所佔的比例嚴重落後於西方。在研究報告的市場中,女性僅佔公司董事會席位的6%,而歐洲是17%,美國則為15%。

在麥肯錫的分析表明,執行委員會中女性所佔比例最高的亞洲公司,平均收益為22%。而那些沒有女性的公司,平均收益為15%。麥肯錫的上海負責人提到,女性往往在合作和人員發展方面更有優勢。

數據證明,職場女性在高層區域,屬於受歡迎且稀缺的類型。

事實上,稀缺有兩種含義。

第一,真正意義上的稀缺。第二,心態上的稀缺。

好比職場女性的高層比例稀缺,這是真正意義上、有數據有論據的稀缺。

但是心態上的稀缺呢,則屬於內心無意識的稀缺。

好比上文的鑽石案例,以及奢侈品等。這是商家利用的“稀缺心態”,讓用戶感受到“稀缺”。

為什麼說它們是心態上的稀缺呢?

因為面對它們,我們更多是內心的需要大於實質需求。甚至,我們就算不擁有也不會有什麼影響。不會像實質性稀缺一樣,有具體的損失。

“越缺什麼,越炫耀什麼”。這句話還真沒錯!但你知道為什麼嗎?

稀缺為什麼具備那麼大的價值?

稀缺本身也沒有價值,背後的價值在於我們的共識。

我們認為奢侈品是有錢人的象徵,有錢人也這麼認為,那麼奢侈品就會被有錢人所壟斷。但是相反,如果窮人拿著奢侈品,卻會被無數人吐槽。

因為我們的共識,決定了這樣物品是稀缺的,是屬於少數人的,稀缺才有了價值歸屬。

如果反過來,一樣物品再稀缺,比如有些小商家所DIY的物品,小眾又獨特。但是由於大眾並不為此買單,沒有任何共識的基礎,更沒有賦予其任何價值和意義。那麼,再稀缺,也只能是普通物品。可能也是少數人才會購買,但並不因此,它就是稀缺的。

想要讓它變得稀缺也很簡單,那就是賦予它一定的意義或價值。讓它變得“稀缺”。

就像鑽石,本質只是石頭。但在被賦予了“鑽石=愛情”的意義後,鑽石的價格和價值,都被拔高,無數人趨之若鶩。

當然了,大眾的共識也很重要。如果別人不認可你的價值,同樣也沒有辦法變得“稀缺”。

“越缺什麼,越炫耀什麼”。這句話還真沒錯!但你知道為什麼嗎?

“稀缺”是如何將職場人變得更有價值的?

我們先來看看一個問題:當下你公司的高層,一定是能力最強的人麼?

不一定對不對?但是,如果要找到下一個更適合的人代替,不是不可能,只是需要一定時間。

再來看看我們個人,其實無意識間,我們每個人都是職場稀缺物種。這個稀缺,可能是貶義詞、也可能是褒義詞。

每個崗位的屬性不同,在崗的員工也不同。

想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你首先要是“稀缺”的。這個稀缺,也指代你的不可替代性。除了你,別人做不好這個工作。你賦予了這個崗位,“非你不可”的價值。

但是,稀缺不等於不可替代性。

不可替代性,是我們個人的自我評價。但是真正意義上的稀缺,來自企業端、來自需要你為他們服務的人。

首先,稀缺是一種心態。其次,稀缺是一種實質需要。

想成為受歡迎、有價值的職場人,就要成為企業的“稀缺心態”和“實質需要”。因為,稀缺的價值是被別人賦予的,讓別人感受到你的稀缺性這是前提。而作為職場人,實質性的需要會決定受眾群是否為你買單。

想要變得“稀缺”,就要了解你的受眾,他們需要的是什麼。你要被賦予什麼樣的“稀缺屬性”,才能被大多數人所接受。

是要成為行業的頂尖人物?還是要成為聲名遠播的能人?

可是這些都做不到呢?

在網絡信息時代,打造個人標籤變得越來越輕鬆。職場人也是如此,想要變得稀缺,首先要給自己定位,在職場中,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的受眾用戶是誰。

通過宣傳,讓你的需求方知道你、從而為你買單。

秋葉大叔的團隊,有一個特別會做PPT的人,他是怎麼進入秋葉大叔的公司的呢?

他通過在微博,不斷髮表自己的PPT作品,被秋葉大叔看到,迅速為其拋出了橄欖枝。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酒香不怕巷子深。

但是作為我們職場人來說:

首先,你的酒要香。其次,你能在一個可以被發現的巷子裡。最後,你的酒是獨一無二的。

這才能凸顯你的稀缺性。

儘管我們可以通過找工作的方式,也能進入一個還不錯的公司。

但是,如果是一個具備稀缺屬性的人,就不只是自己找工作了,而是被動地接受工作。

“越缺什麼,越炫耀什麼”。這句話還真沒錯!但你知道為什麼嗎?

最後:稀缺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被賦予和定義了某種意義關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