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

曾為志、方琳/文圖

四川資中縣鐵佛鎮東王家巖,是一片高聳的臺地。臺地上地勢平坦,其下落差約百米處,老地名叫龍泗溝,此地山林掩映,村莊農田分佈其間。2007年被評為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王家祠,就坐落其中。從空中俯瞰,此地地形宛似一張太師椅,村道從祠堂背後經過,猶如玉帶纏腰。

"

曾為志、方琳/文圖

四川資中縣鐵佛鎮東王家巖,是一片高聳的臺地。臺地上地勢平坦,其下落差約百米處,老地名叫龍泗溝,此地山林掩映,村莊農田分佈其間。2007年被評為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王家祠,就坐落其中。從空中俯瞰,此地地形宛似一張太師椅,村道從祠堂背後經過,猶如玉帶纏腰。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王家祠航拍

王家祠堂坐北朝南,呈四合院佈局,現存有山門、戲臺、天井、正廳、東西廂房,建築面積近990平方米。整個建築,飛簷脊飾、灰塑雕刻、封火牆,保存完整。其中最有特色的當屬山門,山門為“六柱五間四重簷”牌樓式,通體高寬各約為8米,由紅砂石雕刻而成。

按王家族人保留的《太原三槐堂王氏源流家譜》記載以及老人口述,祠堂初建時,山門兩側另有石牆與之相連,呈外八字形,遺留的石地基還清晰可辨。這種“八字朝門”的建築手法,在四川大戶人家的宅第中頗為多見。

"

曾為志、方琳/文圖

四川資中縣鐵佛鎮東王家巖,是一片高聳的臺地。臺地上地勢平坦,其下落差約百米處,老地名叫龍泗溝,此地山林掩映,村莊農田分佈其間。2007年被評為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王家祠,就坐落其中。從空中俯瞰,此地地形宛似一張太師椅,村道從祠堂背後經過,猶如玉帶纏腰。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王家祠航拍

王家祠堂坐北朝南,呈四合院佈局,現存有山門、戲臺、天井、正廳、東西廂房,建築面積近990平方米。整個建築,飛簷脊飾、灰塑雕刻、封火牆,保存完整。其中最有特色的當屬山門,山門為“六柱五間四重簷”牌樓式,通體高寬各約為8米,由紅砂石雕刻而成。

按王家族人保留的《太原三槐堂王氏源流家譜》記載以及老人口述,祠堂初建時,山門兩側另有石牆與之相連,呈外八字形,遺留的石地基還清晰可辨。這種“八字朝門”的建築手法,在四川大戶人家的宅第中頗為多見。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王家大屋圍龍屋格局依稀可辨

美輪美奐王家祠

山門正中明間為大門,橫樑下雀替為兩隻透雕倒爬獅子,栩栩如生。上方兩根橫樑上各雕雙鳳朝陽和雙龍戲珠石刻,最上端龍鳳牌立書“王家祠”3字,兩側刻“八仙”人物。

山門飛簷尾部左右對稱有8只螭吻。螭吻傳說為龍之第九子,平生好吞,常踞殿脊,作張口吞脊狀,並以一劍固定,作鎮邪、避火之用。整座山門雕刻戲曲、二十四孝等故事圖案,人物、花草、鳥獸上百個,生動形象。

"

曾為志、方琳/文圖

四川資中縣鐵佛鎮東王家巖,是一片高聳的臺地。臺地上地勢平坦,其下落差約百米處,老地名叫龍泗溝,此地山林掩映,村莊農田分佈其間。2007年被評為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王家祠,就坐落其中。從空中俯瞰,此地地形宛似一張太師椅,村道從祠堂背後經過,猶如玉帶纏腰。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王家祠航拍

王家祠堂坐北朝南,呈四合院佈局,現存有山門、戲臺、天井、正廳、東西廂房,建築面積近990平方米。整個建築,飛簷脊飾、灰塑雕刻、封火牆,保存完整。其中最有特色的當屬山門,山門為“六柱五間四重簷”牌樓式,通體高寬各約為8米,由紅砂石雕刻而成。

按王家族人保留的《太原三槐堂王氏源流家譜》記載以及老人口述,祠堂初建時,山門兩側另有石牆與之相連,呈外八字形,遺留的石地基還清晰可辨。這種“八字朝門”的建築手法,在四川大戶人家的宅第中頗為多見。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王家大屋圍龍屋格局依稀可辨

美輪美奐王家祠

山門正中明間為大門,橫樑下雀替為兩隻透雕倒爬獅子,栩栩如生。上方兩根橫樑上各雕雙鳳朝陽和雙龍戲珠石刻,最上端龍鳳牌立書“王家祠”3字,兩側刻“八仙”人物。

山門飛簷尾部左右對稱有8只螭吻。螭吻傳說為龍之第九子,平生好吞,常踞殿脊,作張口吞脊狀,並以一劍固定,作鎮邪、避火之用。整座山門雕刻戲曲、二十四孝等故事圖案,人物、花草、鳥獸上百個,生動形象。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王家祠大門

兩側石柱共有楹聯兩幅,內側對聯為“顧予蒸嘗春秋匪懈,綏我眉壽福祿來崇”;外側為:“中朝愷直推三諫,江左風流第一家”,橫批“奉先思孝”。兩側次間又有題詩、碑記。

最外兩側各題一詩,一首為:“功歸祖考德歸宗,遠派綿延十二峰。應是千秋鹹食報,巍然望族士兼農。”一首為:“廟貌槐陰特發祥,寧同兒女小村莊。雲礽奕葉堆昌熾,從此丹山即故鄉。”落款為“特授直隸資州分州 汪誠 贈”。

"

曾為志、方琳/文圖

四川資中縣鐵佛鎮東王家巖,是一片高聳的臺地。臺地上地勢平坦,其下落差約百米處,老地名叫龍泗溝,此地山林掩映,村莊農田分佈其間。2007年被評為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王家祠,就坐落其中。從空中俯瞰,此地地形宛似一張太師椅,村道從祠堂背後經過,猶如玉帶纏腰。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王家祠航拍

王家祠堂坐北朝南,呈四合院佈局,現存有山門、戲臺、天井、正廳、東西廂房,建築面積近990平方米。整個建築,飛簷脊飾、灰塑雕刻、封火牆,保存完整。其中最有特色的當屬山門,山門為“六柱五間四重簷”牌樓式,通體高寬各約為8米,由紅砂石雕刻而成。

按王家族人保留的《太原三槐堂王氏源流家譜》記載以及老人口述,祠堂初建時,山門兩側另有石牆與之相連,呈外八字形,遺留的石地基還清晰可辨。這種“八字朝門”的建築手法,在四川大戶人家的宅第中頗為多見。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王家大屋圍龍屋格局依稀可辨

美輪美奐王家祠

山門正中明間為大門,橫樑下雀替為兩隻透雕倒爬獅子,栩栩如生。上方兩根橫樑上各雕雙鳳朝陽和雙龍戲珠石刻,最上端龍鳳牌立書“王家祠”3字,兩側刻“八仙”人物。

山門飛簷尾部左右對稱有8只螭吻。螭吻傳說為龍之第九子,平生好吞,常踞殿脊,作張口吞脊狀,並以一劍固定,作鎮邪、避火之用。整座山門雕刻戲曲、二十四孝等故事圖案,人物、花草、鳥獸上百個,生動形象。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王家祠大門

兩側石柱共有楹聯兩幅,內側對聯為“顧予蒸嘗春秋匪懈,綏我眉壽福祿來崇”;外側為:“中朝愷直推三諫,江左風流第一家”,橫批“奉先思孝”。兩側次間又有題詩、碑記。

最外兩側各題一詩,一首為:“功歸祖考德歸宗,遠派綿延十二峰。應是千秋鹹食報,巍然望族士兼農。”一首為:“廟貌槐陰特發祥,寧同兒女小村莊。雲礽奕葉堆昌熾,從此丹山即故鄉。”落款為“特授直隸資州分州 汪誠 贈”。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祠堂寶頂

內側次間石碑左雕“王氏宗祠落成五言長律”,右刻“王氏修祠堂序”,粗略記載了王氏先祖遷居、落業、建祠等情況,題寫人為“丁卯科舉人大挑備補儒學教育候補教諭同裡 餘心敏”,時間為嘉慶二十四年孟冬。餘心敏為嘉慶十二年(1807)進士,後遷任邛州教諭。

從落款可見,該祠建於嘉慶二十四年(1819)。

王北大新編《太原三槐堂王氏源流家譜》中收錄的龍泗溝《王氏宗祠序》中記載:“起於乙卯春,竣於庚辰冬,約費千有餘金。”乙卯春即為嘉慶二十四年(1819)春,庚辰冬為嘉慶二十五年(1820)冬,修建祠堂耗時約兩年,花費白銀千兩。碑刻和族譜的記錄互為印證,該祠始建於1819年確鑿無疑,而非文物銘牌上介紹的1807年,距今剛好200年曆史。

"

曾為志、方琳/文圖

四川資中縣鐵佛鎮東王家巖,是一片高聳的臺地。臺地上地勢平坦,其下落差約百米處,老地名叫龍泗溝,此地山林掩映,村莊農田分佈其間。2007年被評為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王家祠,就坐落其中。從空中俯瞰,此地地形宛似一張太師椅,村道從祠堂背後經過,猶如玉帶纏腰。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王家祠航拍

王家祠堂坐北朝南,呈四合院佈局,現存有山門、戲臺、天井、正廳、東西廂房,建築面積近990平方米。整個建築,飛簷脊飾、灰塑雕刻、封火牆,保存完整。其中最有特色的當屬山門,山門為“六柱五間四重簷”牌樓式,通體高寬各約為8米,由紅砂石雕刻而成。

按王家族人保留的《太原三槐堂王氏源流家譜》記載以及老人口述,祠堂初建時,山門兩側另有石牆與之相連,呈外八字形,遺留的石地基還清晰可辨。這種“八字朝門”的建築手法,在四川大戶人家的宅第中頗為多見。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王家大屋圍龍屋格局依稀可辨

美輪美奐王家祠

山門正中明間為大門,橫樑下雀替為兩隻透雕倒爬獅子,栩栩如生。上方兩根橫樑上各雕雙鳳朝陽和雙龍戲珠石刻,最上端龍鳳牌立書“王家祠”3字,兩側刻“八仙”人物。

山門飛簷尾部左右對稱有8只螭吻。螭吻傳說為龍之第九子,平生好吞,常踞殿脊,作張口吞脊狀,並以一劍固定,作鎮邪、避火之用。整座山門雕刻戲曲、二十四孝等故事圖案,人物、花草、鳥獸上百個,生動形象。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王家祠大門

兩側石柱共有楹聯兩幅,內側對聯為“顧予蒸嘗春秋匪懈,綏我眉壽福祿來崇”;外側為:“中朝愷直推三諫,江左風流第一家”,橫批“奉先思孝”。兩側次間又有題詩、碑記。

最外兩側各題一詩,一首為:“功歸祖考德歸宗,遠派綿延十二峰。應是千秋鹹食報,巍然望族士兼農。”一首為:“廟貌槐陰特發祥,寧同兒女小村莊。雲礽奕葉堆昌熾,從此丹山即故鄉。”落款為“特授直隸資州分州 汪誠 贈”。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祠堂寶頂

內側次間石碑左雕“王氏宗祠落成五言長律”,右刻“王氏修祠堂序”,粗略記載了王氏先祖遷居、落業、建祠等情況,題寫人為“丁卯科舉人大挑備補儒學教育候補教諭同裡 餘心敏”,時間為嘉慶二十四年孟冬。餘心敏為嘉慶十二年(1807)進士,後遷任邛州教諭。

從落款可見,該祠建於嘉慶二十四年(1819)。

王北大新編《太原三槐堂王氏源流家譜》中收錄的龍泗溝《王氏宗祠序》中記載:“起於乙卯春,竣於庚辰冬,約費千有餘金。”乙卯春即為嘉慶二十四年(1819)春,庚辰冬為嘉慶二十五年(1820)冬,修建祠堂耗時約兩年,花費白銀千兩。碑刻和族譜的記錄互為印證,該祠始建於1819年確鑿無疑,而非文物銘牌上介紹的1807年,距今剛好200年曆史。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祠堂木雕

"

曾為志、方琳/文圖

四川資中縣鐵佛鎮東王家巖,是一片高聳的臺地。臺地上地勢平坦,其下落差約百米處,老地名叫龍泗溝,此地山林掩映,村莊農田分佈其間。2007年被評為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王家祠,就坐落其中。從空中俯瞰,此地地形宛似一張太師椅,村道從祠堂背後經過,猶如玉帶纏腰。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王家祠航拍

王家祠堂坐北朝南,呈四合院佈局,現存有山門、戲臺、天井、正廳、東西廂房,建築面積近990平方米。整個建築,飛簷脊飾、灰塑雕刻、封火牆,保存完整。其中最有特色的當屬山門,山門為“六柱五間四重簷”牌樓式,通體高寬各約為8米,由紅砂石雕刻而成。

按王家族人保留的《太原三槐堂王氏源流家譜》記載以及老人口述,祠堂初建時,山門兩側另有石牆與之相連,呈外八字形,遺留的石地基還清晰可辨。這種“八字朝門”的建築手法,在四川大戶人家的宅第中頗為多見。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王家大屋圍龍屋格局依稀可辨

美輪美奐王家祠

山門正中明間為大門,橫樑下雀替為兩隻透雕倒爬獅子,栩栩如生。上方兩根橫樑上各雕雙鳳朝陽和雙龍戲珠石刻,最上端龍鳳牌立書“王家祠”3字,兩側刻“八仙”人物。

山門飛簷尾部左右對稱有8只螭吻。螭吻傳說為龍之第九子,平生好吞,常踞殿脊,作張口吞脊狀,並以一劍固定,作鎮邪、避火之用。整座山門雕刻戲曲、二十四孝等故事圖案,人物、花草、鳥獸上百個,生動形象。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王家祠大門

兩側石柱共有楹聯兩幅,內側對聯為“顧予蒸嘗春秋匪懈,綏我眉壽福祿來崇”;外側為:“中朝愷直推三諫,江左風流第一家”,橫批“奉先思孝”。兩側次間又有題詩、碑記。

最外兩側各題一詩,一首為:“功歸祖考德歸宗,遠派綿延十二峰。應是千秋鹹食報,巍然望族士兼農。”一首為:“廟貌槐陰特發祥,寧同兒女小村莊。雲礽奕葉堆昌熾,從此丹山即故鄉。”落款為“特授直隸資州分州 汪誠 贈”。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祠堂寶頂

內側次間石碑左雕“王氏宗祠落成五言長律”,右刻“王氏修祠堂序”,粗略記載了王氏先祖遷居、落業、建祠等情況,題寫人為“丁卯科舉人大挑備補儒學教育候補教諭同裡 餘心敏”,時間為嘉慶二十四年孟冬。餘心敏為嘉慶十二年(1807)進士,後遷任邛州教諭。

從落款可見,該祠建於嘉慶二十四年(1819)。

王北大新編《太原三槐堂王氏源流家譜》中收錄的龍泗溝《王氏宗祠序》中記載:“起於乙卯春,竣於庚辰冬,約費千有餘金。”乙卯春即為嘉慶二十四年(1819)春,庚辰冬為嘉慶二十五年(1820)冬,修建祠堂耗時約兩年,花費白銀千兩。碑刻和族譜的記錄互為印證,該祠始建於1819年確鑿無疑,而非文物銘牌上介紹的1807年,距今剛好200年曆史。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祠堂木雕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戲臺木雕

推門而入,即是門廳,門廳上為戲樓,下為過道。戲樓為抬樑式木結構,保存較為完好,木製臺沿上佈滿雕刻人物、麒麟、鳳凰、鹿馬、寶瓶、花卉,可惜多有損壞。

戲臺正面是祠堂正廳,整座正廳的地基高出門廳一臺,共有5間。正廳牆壁上尚有“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四個現代化”等標語。1957年到1997年,祠堂被改造成柏龍村小學,這行大字正是當年作為學校的明證。

祠堂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正廳屋脊,脊飾遍施灰塑,外嵌青花瓷片,中為五柱六角亭形寶頂,兩側各塑一條瓷龍,蜿蜒昂首,相向對峙,氣勢非凡,造型精巧。

"

曾為志、方琳/文圖

四川資中縣鐵佛鎮東王家巖,是一片高聳的臺地。臺地上地勢平坦,其下落差約百米處,老地名叫龍泗溝,此地山林掩映,村莊農田分佈其間。2007年被評為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王家祠,就坐落其中。從空中俯瞰,此地地形宛似一張太師椅,村道從祠堂背後經過,猶如玉帶纏腰。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王家祠航拍

王家祠堂坐北朝南,呈四合院佈局,現存有山門、戲臺、天井、正廳、東西廂房,建築面積近990平方米。整個建築,飛簷脊飾、灰塑雕刻、封火牆,保存完整。其中最有特色的當屬山門,山門為“六柱五間四重簷”牌樓式,通體高寬各約為8米,由紅砂石雕刻而成。

按王家族人保留的《太原三槐堂王氏源流家譜》記載以及老人口述,祠堂初建時,山門兩側另有石牆與之相連,呈外八字形,遺留的石地基還清晰可辨。這種“八字朝門”的建築手法,在四川大戶人家的宅第中頗為多見。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王家大屋圍龍屋格局依稀可辨

美輪美奐王家祠

山門正中明間為大門,橫樑下雀替為兩隻透雕倒爬獅子,栩栩如生。上方兩根橫樑上各雕雙鳳朝陽和雙龍戲珠石刻,最上端龍鳳牌立書“王家祠”3字,兩側刻“八仙”人物。

山門飛簷尾部左右對稱有8只螭吻。螭吻傳說為龍之第九子,平生好吞,常踞殿脊,作張口吞脊狀,並以一劍固定,作鎮邪、避火之用。整座山門雕刻戲曲、二十四孝等故事圖案,人物、花草、鳥獸上百個,生動形象。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王家祠大門

兩側石柱共有楹聯兩幅,內側對聯為“顧予蒸嘗春秋匪懈,綏我眉壽福祿來崇”;外側為:“中朝愷直推三諫,江左風流第一家”,橫批“奉先思孝”。兩側次間又有題詩、碑記。

最外兩側各題一詩,一首為:“功歸祖考德歸宗,遠派綿延十二峰。應是千秋鹹食報,巍然望族士兼農。”一首為:“廟貌槐陰特發祥,寧同兒女小村莊。雲礽奕葉堆昌熾,從此丹山即故鄉。”落款為“特授直隸資州分州 汪誠 贈”。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祠堂寶頂

內側次間石碑左雕“王氏宗祠落成五言長律”,右刻“王氏修祠堂序”,粗略記載了王氏先祖遷居、落業、建祠等情況,題寫人為“丁卯科舉人大挑備補儒學教育候補教諭同裡 餘心敏”,時間為嘉慶二十四年孟冬。餘心敏為嘉慶十二年(1807)進士,後遷任邛州教諭。

從落款可見,該祠建於嘉慶二十四年(1819)。

王北大新編《太原三槐堂王氏源流家譜》中收錄的龍泗溝《王氏宗祠序》中記載:“起於乙卯春,竣於庚辰冬,約費千有餘金。”乙卯春即為嘉慶二十四年(1819)春,庚辰冬為嘉慶二十五年(1820)冬,修建祠堂耗時約兩年,花費白銀千兩。碑刻和族譜的記錄互為印證,該祠始建於1819年確鑿無疑,而非文物銘牌上介紹的1807年,距今剛好200年曆史。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祠堂木雕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戲臺木雕

推門而入,即是門廳,門廳上為戲樓,下為過道。戲樓為抬樑式木結構,保存較為完好,木製臺沿上佈滿雕刻人物、麒麟、鳳凰、鹿馬、寶瓶、花卉,可惜多有損壞。

戲臺正面是祠堂正廳,整座正廳的地基高出門廳一臺,共有5間。正廳牆壁上尚有“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四個現代化”等標語。1957年到1997年,祠堂被改造成柏龍村小學,這行大字正是當年作為學校的明證。

祠堂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正廳屋脊,脊飾遍施灰塑,外嵌青花瓷片,中為五柱六角亭形寶頂,兩側各塑一條瓷龍,蜿蜒昂首,相向對峙,氣勢非凡,造型精巧。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八仙圖案

此外,左右廂房的屋頂尚存灰塑人物造型,當年彩繪猶在,不禁讓人浮想起200年前剛建好時,是何等的精巧。

遺憾的是,因辦學等原因,祠堂內部的神龕、祖宗排位等已經不見,空無一物。

篳路藍縷入川路

王氏族人介紹,這座祠堂是這一帶的王氏總祠,大家習慣稱為“總祠堂”“肇公祠”。肇公何許人也?這要從王氏的歷史淵源說起。

據族譜記載,這支王氏發源於中原,先後居於山西、江西,元明時曾居福建武平,明初永樂年間分流時,遷居廣東平遠縣石鎮鄉鬆源橋、中村、小柘一帶,從此繁衍生息,族人日眾,遍佈今五華、興寧、平遠縣。

明末時,祖先百滿郎和妻馮滿娘生王肇、王啟二子,王肇又育有長子王梅峰、次子王梅莊。從此,王氏輩分開始分開排列,王梅峰子孫字輩為:“梅均思成士,運志興文賢,朝廷開大道,忠孝振家聲。”王梅莊後代字輩為:“梅萬思成仕,運奎興文盛,德高爵顯榮,永遠享清平。”

"

曾為志、方琳/文圖

四川資中縣鐵佛鎮東王家巖,是一片高聳的臺地。臺地上地勢平坦,其下落差約百米處,老地名叫龍泗溝,此地山林掩映,村莊農田分佈其間。2007年被評為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王家祠,就坐落其中。從空中俯瞰,此地地形宛似一張太師椅,村道從祠堂背後經過,猶如玉帶纏腰。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王家祠航拍

王家祠堂坐北朝南,呈四合院佈局,現存有山門、戲臺、天井、正廳、東西廂房,建築面積近990平方米。整個建築,飛簷脊飾、灰塑雕刻、封火牆,保存完整。其中最有特色的當屬山門,山門為“六柱五間四重簷”牌樓式,通體高寬各約為8米,由紅砂石雕刻而成。

按王家族人保留的《太原三槐堂王氏源流家譜》記載以及老人口述,祠堂初建時,山門兩側另有石牆與之相連,呈外八字形,遺留的石地基還清晰可辨。這種“八字朝門”的建築手法,在四川大戶人家的宅第中頗為多見。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王家大屋圍龍屋格局依稀可辨

美輪美奐王家祠

山門正中明間為大門,橫樑下雀替為兩隻透雕倒爬獅子,栩栩如生。上方兩根橫樑上各雕雙鳳朝陽和雙龍戲珠石刻,最上端龍鳳牌立書“王家祠”3字,兩側刻“八仙”人物。

山門飛簷尾部左右對稱有8只螭吻。螭吻傳說為龍之第九子,平生好吞,常踞殿脊,作張口吞脊狀,並以一劍固定,作鎮邪、避火之用。整座山門雕刻戲曲、二十四孝等故事圖案,人物、花草、鳥獸上百個,生動形象。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王家祠大門

兩側石柱共有楹聯兩幅,內側對聯為“顧予蒸嘗春秋匪懈,綏我眉壽福祿來崇”;外側為:“中朝愷直推三諫,江左風流第一家”,橫批“奉先思孝”。兩側次間又有題詩、碑記。

最外兩側各題一詩,一首為:“功歸祖考德歸宗,遠派綿延十二峰。應是千秋鹹食報,巍然望族士兼農。”一首為:“廟貌槐陰特發祥,寧同兒女小村莊。雲礽奕葉堆昌熾,從此丹山即故鄉。”落款為“特授直隸資州分州 汪誠 贈”。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祠堂寶頂

內側次間石碑左雕“王氏宗祠落成五言長律”,右刻“王氏修祠堂序”,粗略記載了王氏先祖遷居、落業、建祠等情況,題寫人為“丁卯科舉人大挑備補儒學教育候補教諭同裡 餘心敏”,時間為嘉慶二十四年孟冬。餘心敏為嘉慶十二年(1807)進士,後遷任邛州教諭。

從落款可見,該祠建於嘉慶二十四年(1819)。

王北大新編《太原三槐堂王氏源流家譜》中收錄的龍泗溝《王氏宗祠序》中記載:“起於乙卯春,竣於庚辰冬,約費千有餘金。”乙卯春即為嘉慶二十四年(1819)春,庚辰冬為嘉慶二十五年(1820)冬,修建祠堂耗時約兩年,花費白銀千兩。碑刻和族譜的記錄互為印證,該祠始建於1819年確鑿無疑,而非文物銘牌上介紹的1807年,距今剛好200年曆史。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祠堂木雕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戲臺木雕

推門而入,即是門廳,門廳上為戲樓,下為過道。戲樓為抬樑式木結構,保存較為完好,木製臺沿上佈滿雕刻人物、麒麟、鳳凰、鹿馬、寶瓶、花卉,可惜多有損壞。

戲臺正面是祠堂正廳,整座正廳的地基高出門廳一臺,共有5間。正廳牆壁上尚有“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四個現代化”等標語。1957年到1997年,祠堂被改造成柏龍村小學,這行大字正是當年作為學校的明證。

祠堂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正廳屋脊,脊飾遍施灰塑,外嵌青花瓷片,中為五柱六角亭形寶頂,兩側各塑一條瓷龍,蜿蜒昂首,相向對峙,氣勢非凡,造型精巧。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八仙圖案

此外,左右廂房的屋頂尚存灰塑人物造型,當年彩繪猶在,不禁讓人浮想起200年前剛建好時,是何等的精巧。

遺憾的是,因辦學等原因,祠堂內部的神龕、祖宗排位等已經不見,空無一物。

篳路藍縷入川路

王氏族人介紹,這座祠堂是這一帶的王氏總祠,大家習慣稱為“總祠堂”“肇公祠”。肇公何許人也?這要從王氏的歷史淵源說起。

據族譜記載,這支王氏發源於中原,先後居於山西、江西,元明時曾居福建武平,明初永樂年間分流時,遷居廣東平遠縣石鎮鄉鬆源橋、中村、小柘一帶,從此繁衍生息,族人日眾,遍佈今五華、興寧、平遠縣。

明末時,祖先百滿郎和妻馮滿娘生王肇、王啟二子,王肇又育有長子王梅峰、次子王梅莊。從此,王氏輩分開始分開排列,王梅峰子孫字輩為:“梅均思成士,運志興文賢,朝廷開大道,忠孝振家聲。”王梅莊後代字輩為:“梅萬思成仕,運奎興文盛,德高爵顯榮,永遠享清平。”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王家祠正廳

從“梅”字輩算起,往下到第六代“運”字輩時,恰逢湖廣填四川。王氏族人響應號召,舉族陸續遷移西蜀。

族譜記載,從康熙庚子年(康熙五十九年,1720)到壬寅年(康熙六十一年,1722),王氏“運”字輩堂兄堂弟,如王明運、王定運、王連運等可查證者30餘位攜家帶口,迤邐踏上上川之路。王氏後人口頭相傳,上川者120多戶,開創了客家人入川史上的家族人數之最。

王氏族人來到四川,主要落業在資中、資陽、內江、仁壽,後更有遠遷到榮縣、宜賓、犍為、樂山、峨眉等地的。而以資中鐵佛鎮王家巖為中心,輻射周邊走馬鎮、羅泉鎮、龍結鎮,仁壽禾嘉鎮、富嘉鎮等,今之後人,當以萬計。

入川道路,既長且阻,傳說葬身虎口者有之,身染疾病者有之。今王家巖上住著王明運的一支後代,後代口傳說,王明運略通堪輿之術,一行人行至王家巖,稍作整頓。王明運看到左近一處堰塘,乃天然石坑形成,塘水清澈。他踏入水中梳洗,抽腳上岸時,更無一點淤泥。

王明運稍感詫異,放眼望去,但見此地居於高處,地勢平坦,並無人煙,周遭水源豐富,既無干旱之憂,又無洪澇之虞,於是告知眾位弟兄,就地落業。故此地小地名稱石堰塘。

由於入川較早,王氏族人插佔了寬廣的土地。他們初以出租土地為生,後經族人不懈努力積累,成為當地顯赫的大家族,延續至今“遠”字輩、“孝”字輩已有12代人。

王明運後代稍有積累,就在石堰塘修建房屋。他們依照廣東原鄉圍龍屋的樣子,修建了一座圍屋,該圍屋以中間祖堂為中心,共有4道大門。當中正門前,為一月牙形水池,屋後房屋合攏形成半圓形圍龍。房屋基礎全為石條砌就,牆體為土磚,上施青瓦,高峰時期曾住了300人。可惜後來逐漸被拆毀,但從空中俯瞰,仍可見當初規模之勝。

客家人有修譜建祠的傳統,為團結王梅峰和王梅莊兩房後人,乾隆年間,兩房後嗣“念祖宗功德之綿遠,慨叔侄聚會之難期,因於乾隆戊辰,約集九十餘名,各出己資八十文,興立肇公嘗會”,辦起了經常性的春秋二祭。

"

曾為志、方琳/文圖

四川資中縣鐵佛鎮東王家巖,是一片高聳的臺地。臺地上地勢平坦,其下落差約百米處,老地名叫龍泗溝,此地山林掩映,村莊農田分佈其間。2007年被評為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王家祠,就坐落其中。從空中俯瞰,此地地形宛似一張太師椅,村道從祠堂背後經過,猶如玉帶纏腰。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王家祠航拍

王家祠堂坐北朝南,呈四合院佈局,現存有山門、戲臺、天井、正廳、東西廂房,建築面積近990平方米。整個建築,飛簷脊飾、灰塑雕刻、封火牆,保存完整。其中最有特色的當屬山門,山門為“六柱五間四重簷”牌樓式,通體高寬各約為8米,由紅砂石雕刻而成。

按王家族人保留的《太原三槐堂王氏源流家譜》記載以及老人口述,祠堂初建時,山門兩側另有石牆與之相連,呈外八字形,遺留的石地基還清晰可辨。這種“八字朝門”的建築手法,在四川大戶人家的宅第中頗為多見。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王家大屋圍龍屋格局依稀可辨

美輪美奐王家祠

山門正中明間為大門,橫樑下雀替為兩隻透雕倒爬獅子,栩栩如生。上方兩根橫樑上各雕雙鳳朝陽和雙龍戲珠石刻,最上端龍鳳牌立書“王家祠”3字,兩側刻“八仙”人物。

山門飛簷尾部左右對稱有8只螭吻。螭吻傳說為龍之第九子,平生好吞,常踞殿脊,作張口吞脊狀,並以一劍固定,作鎮邪、避火之用。整座山門雕刻戲曲、二十四孝等故事圖案,人物、花草、鳥獸上百個,生動形象。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王家祠大門

兩側石柱共有楹聯兩幅,內側對聯為“顧予蒸嘗春秋匪懈,綏我眉壽福祿來崇”;外側為:“中朝愷直推三諫,江左風流第一家”,橫批“奉先思孝”。兩側次間又有題詩、碑記。

最外兩側各題一詩,一首為:“功歸祖考德歸宗,遠派綿延十二峰。應是千秋鹹食報,巍然望族士兼農。”一首為:“廟貌槐陰特發祥,寧同兒女小村莊。雲礽奕葉堆昌熾,從此丹山即故鄉。”落款為“特授直隸資州分州 汪誠 贈”。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祠堂寶頂

內側次間石碑左雕“王氏宗祠落成五言長律”,右刻“王氏修祠堂序”,粗略記載了王氏先祖遷居、落業、建祠等情況,題寫人為“丁卯科舉人大挑備補儒學教育候補教諭同裡 餘心敏”,時間為嘉慶二十四年孟冬。餘心敏為嘉慶十二年(1807)進士,後遷任邛州教諭。

從落款可見,該祠建於嘉慶二十四年(1819)。

王北大新編《太原三槐堂王氏源流家譜》中收錄的龍泗溝《王氏宗祠序》中記載:“起於乙卯春,竣於庚辰冬,約費千有餘金。”乙卯春即為嘉慶二十四年(1819)春,庚辰冬為嘉慶二十五年(1820)冬,修建祠堂耗時約兩年,花費白銀千兩。碑刻和族譜的記錄互為印證,該祠始建於1819年確鑿無疑,而非文物銘牌上介紹的1807年,距今剛好200年曆史。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祠堂木雕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戲臺木雕

推門而入,即是門廳,門廳上為戲樓,下為過道。戲樓為抬樑式木結構,保存較為完好,木製臺沿上佈滿雕刻人物、麒麟、鳳凰、鹿馬、寶瓶、花卉,可惜多有損壞。

戲臺正面是祠堂正廳,整座正廳的地基高出門廳一臺,共有5間。正廳牆壁上尚有“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四個現代化”等標語。1957年到1997年,祠堂被改造成柏龍村小學,這行大字正是當年作為學校的明證。

祠堂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正廳屋脊,脊飾遍施灰塑,外嵌青花瓷片,中為五柱六角亭形寶頂,兩側各塑一條瓷龍,蜿蜒昂首,相向對峙,氣勢非凡,造型精巧。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八仙圖案

此外,左右廂房的屋頂尚存灰塑人物造型,當年彩繪猶在,不禁讓人浮想起200年前剛建好時,是何等的精巧。

遺憾的是,因辦學等原因,祠堂內部的神龕、祖宗排位等已經不見,空無一物。

篳路藍縷入川路

王氏族人介紹,這座祠堂是這一帶的王氏總祠,大家習慣稱為“總祠堂”“肇公祠”。肇公何許人也?這要從王氏的歷史淵源說起。

據族譜記載,這支王氏發源於中原,先後居於山西、江西,元明時曾居福建武平,明初永樂年間分流時,遷居廣東平遠縣石鎮鄉鬆源橋、中村、小柘一帶,從此繁衍生息,族人日眾,遍佈今五華、興寧、平遠縣。

明末時,祖先百滿郎和妻馮滿娘生王肇、王啟二子,王肇又育有長子王梅峰、次子王梅莊。從此,王氏輩分開始分開排列,王梅峰子孫字輩為:“梅均思成士,運志興文賢,朝廷開大道,忠孝振家聲。”王梅莊後代字輩為:“梅萬思成仕,運奎興文盛,德高爵顯榮,永遠享清平。”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王家祠正廳

從“梅”字輩算起,往下到第六代“運”字輩時,恰逢湖廣填四川。王氏族人響應號召,舉族陸續遷移西蜀。

族譜記載,從康熙庚子年(康熙五十九年,1720)到壬寅年(康熙六十一年,1722),王氏“運”字輩堂兄堂弟,如王明運、王定運、王連運等可查證者30餘位攜家帶口,迤邐踏上上川之路。王氏後人口頭相傳,上川者120多戶,開創了客家人入川史上的家族人數之最。

王氏族人來到四川,主要落業在資中、資陽、內江、仁壽,後更有遠遷到榮縣、宜賓、犍為、樂山、峨眉等地的。而以資中鐵佛鎮王家巖為中心,輻射周邊走馬鎮、羅泉鎮、龍結鎮,仁壽禾嘉鎮、富嘉鎮等,今之後人,當以萬計。

入川道路,既長且阻,傳說葬身虎口者有之,身染疾病者有之。今王家巖上住著王明運的一支後代,後代口傳說,王明運略通堪輿之術,一行人行至王家巖,稍作整頓。王明運看到左近一處堰塘,乃天然石坑形成,塘水清澈。他踏入水中梳洗,抽腳上岸時,更無一點淤泥。

王明運稍感詫異,放眼望去,但見此地居於高處,地勢平坦,並無人煙,周遭水源豐富,既無干旱之憂,又無洪澇之虞,於是告知眾位弟兄,就地落業。故此地小地名稱石堰塘。

由於入川較早,王氏族人插佔了寬廣的土地。他們初以出租土地為生,後經族人不懈努力積累,成為當地顯赫的大家族,延續至今“遠”字輩、“孝”字輩已有12代人。

王明運後代稍有積累,就在石堰塘修建房屋。他們依照廣東原鄉圍龍屋的樣子,修建了一座圍屋,該圍屋以中間祖堂為中心,共有4道大門。當中正門前,為一月牙形水池,屋後房屋合攏形成半圓形圍龍。房屋基礎全為石條砌就,牆體為土磚,上施青瓦,高峰時期曾住了300人。可惜後來逐漸被拆毀,但從空中俯瞰,仍可見當初規模之勝。

客家人有修譜建祠的傳統,為團結王梅峰和王梅莊兩房後人,乾隆年間,兩房後嗣“念祖宗功德之綿遠,慨叔侄聚會之難期,因於乾隆戊辰,約集九十餘名,各出己資八十文,興立肇公嘗會”,辦起了經常性的春秋二祭。

蜀地史蹟|資中縣鐵佛王家祠:一支客家家族入川的歷史見證

王家祠封火牆

稍後,在王家巖下龍泗溝覓得祠堂基址,並“置田一百餘畝”,作為祠堂產業,修建祖祠。這個祠堂就是保留至今的王家祠,祠堂實為王氏後人共同的祖先——王梅峰、王梅莊之父王肇所立,故稱“肇公祠”。肇公嘗會從此每逢清明、立冬聚會,以慰先祖之靈。

前文已述,王肇後代從王梅峰、王梅莊開始,字輩分列。故不久後,王梅峰後嗣子孫又依照當時族人名冊,照名“湊銀五錢起,積嘗會”,並在王家岩石堰塘得祠堂基址,“至嘉慶年間修立祠堂,大振財源,置田一百餘畝”。這就是王梅峰的祠堂,稱為“古上祠”。

王梅莊後人也“湊銀三錢起,積嘗會”,在王家岩石堰塘幹壩子修建祠堂,置田一百餘畝作為祠堂產業,這就是“梅莊公祠堂”,稱為“古下祠”。這正是“一宗分兩祠”。

此外,王家巖西邊的袁家山,還有一座建於道光年間的王氏“成華祠”。這座祠堂乃是王連運後人所建。

王連運入川之路稍顯波折,據老譜記載,王連運自康熙年間移居西蜀,先在湖廣居住了8年後,才遷到資州內江縣北門苦檀垇再居8年。積累錢財後,受堂兄弟感召,到王家巖袁家山新創堂,購置田產100多畝,以為產業。再後來,族人為其修建“成華祠”。

如今,4座祠堂,已毀其三,僅剩肇公祠堂保留完好,見證著這一支客家王氏艱難入川創業的歷史。

(作者單位:曾為志,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方琳,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小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