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話養生」夏季養脾,記住這些

中醫認為:“脾胃內傷,百病由生”,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說明脾胃在人體臟腑功能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脾(胃)五行屬土,為陰中之至陰。

脾的功能活動與長夏季節密切相關,夏季天氣主要以潮溼悶熱為主,加上脾喜燥惡溼,脾胃容易受到侵害,於是人們的脾胃功能便隨之低下,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誘發疾病。因此在這個時節健脾是關鍵。

夏日養脾亦要分清證候,對證施方:

1、健脾益氣利溼

常見於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慢性腸炎、慢性肝炎、貧血、粒細細胞減少症等疾病所引起的精神睏倦、肢體乏力、懶言氣短、頭昏自汗、食慾不振、胃脹隱痛、便爛腹瀉、舌淡苔白、脈緩無力等脾氣虛弱證。

常用中藥有黃芪、黨蔘、五指毛桃、白朮、山藥、山萸肉、茯苓、大棗、芡實等。常用食物有粳米、雞、鵪鶉、羊奶、黃花菜、蔥、蒜、豆豉等。

常用藥膳有山藥餅、茯苓包子、山藥面、參棗米飯、益脾餅、大棗粥、紅棗燉兔肉等。

2、健脾消食除脹

"
「中醫話養生」夏季養脾,記住這些

中醫認為:“脾胃內傷,百病由生”,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說明脾胃在人體臟腑功能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脾(胃)五行屬土,為陰中之至陰。

脾的功能活動與長夏季節密切相關,夏季天氣主要以潮溼悶熱為主,加上脾喜燥惡溼,脾胃容易受到侵害,於是人們的脾胃功能便隨之低下,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誘發疾病。因此在這個時節健脾是關鍵。

夏日養脾亦要分清證候,對證施方:

1、健脾益氣利溼

常見於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慢性腸炎、慢性肝炎、貧血、粒細細胞減少症等疾病所引起的精神睏倦、肢體乏力、懶言氣短、頭昏自汗、食慾不振、胃脹隱痛、便爛腹瀉、舌淡苔白、脈緩無力等脾氣虛弱證。

常用中藥有黃芪、黨蔘、五指毛桃、白朮、山藥、山萸肉、茯苓、大棗、芡實等。常用食物有粳米、雞、鵪鶉、羊奶、黃花菜、蔥、蒜、豆豉等。

常用藥膳有山藥餅、茯苓包子、山藥面、參棗米飯、益脾餅、大棗粥、紅棗燉兔肉等。

2、健脾消食除脹

「中醫話養生」夏季養脾,記住這些

常見於消化功能減退、食慾下降、早飽、食後腹脹、噁心嘔吐、腹瀉積食、氣虛症狀不明顯等。

常用中藥有神曲、麥芽、谷芽、山楂、雞內金、砂仁、白豆蔻等健胃消食、芳香醒脾、消積化滯的藥物。食物為蘿蔔、豬骨、豬瘦肉等。

常用藥膳有豆蔻饅頭、山楂肉乾、蘿蔔絲餅、砂仁鯽魚湯、羊肉蘿蔔湯等。

3、健脾利尿消腫

常見於慢性心力衰竭、肝硬化失代償期、慢性腎小球腎炎、營養不良性水腫等,屬於脾虛水腫症者。表現為腹脹便爛、食慾不振、下肢或全身水腫、舌質胖嫩,苔白滑、脈沉無力等症狀。

常用藥物主要有白朮、陳皮、茯苓、澤瀉、薏苡仁、冬瓜皮、赤小豆、白茅根等。常用食物有泥鰍、鱔魚、鯉魚、鴨肉、萵筍、黃豆芽等。

常用藥膳有赤豆鯉魚、青鴨羹、燴鱔絲、芪燒活魚、紅杞活魚、拌萵筍、薏苡米粥、木瓜湯等。

4、溫脾溫陽止瀉

"
「中醫話養生」夏季養脾,記住這些

中醫認為:“脾胃內傷,百病由生”,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說明脾胃在人體臟腑功能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脾(胃)五行屬土,為陰中之至陰。

脾的功能活動與長夏季節密切相關,夏季天氣主要以潮溼悶熱為主,加上脾喜燥惡溼,脾胃容易受到侵害,於是人們的脾胃功能便隨之低下,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誘發疾病。因此在這個時節健脾是關鍵。

夏日養脾亦要分清證候,對證施方:

1、健脾益氣利溼

常見於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慢性腸炎、慢性肝炎、貧血、粒細細胞減少症等疾病所引起的精神睏倦、肢體乏力、懶言氣短、頭昏自汗、食慾不振、胃脹隱痛、便爛腹瀉、舌淡苔白、脈緩無力等脾氣虛弱證。

常用中藥有黃芪、黨蔘、五指毛桃、白朮、山藥、山萸肉、茯苓、大棗、芡實等。常用食物有粳米、雞、鵪鶉、羊奶、黃花菜、蔥、蒜、豆豉等。

常用藥膳有山藥餅、茯苓包子、山藥面、參棗米飯、益脾餅、大棗粥、紅棗燉兔肉等。

2、健脾消食除脹

「中醫話養生」夏季養脾,記住這些

常見於消化功能減退、食慾下降、早飽、食後腹脹、噁心嘔吐、腹瀉積食、氣虛症狀不明顯等。

常用中藥有神曲、麥芽、谷芽、山楂、雞內金、砂仁、白豆蔻等健胃消食、芳香醒脾、消積化滯的藥物。食物為蘿蔔、豬骨、豬瘦肉等。

常用藥膳有豆蔻饅頭、山楂肉乾、蘿蔔絲餅、砂仁鯽魚湯、羊肉蘿蔔湯等。

3、健脾利尿消腫

常見於慢性心力衰竭、肝硬化失代償期、慢性腎小球腎炎、營養不良性水腫等,屬於脾虛水腫症者。表現為腹脹便爛、食慾不振、下肢或全身水腫、舌質胖嫩,苔白滑、脈沉無力等症狀。

常用藥物主要有白朮、陳皮、茯苓、澤瀉、薏苡仁、冬瓜皮、赤小豆、白茅根等。常用食物有泥鰍、鱔魚、鯉魚、鴨肉、萵筍、黃豆芽等。

常用藥膳有赤豆鯉魚、青鴨羹、燴鱔絲、芪燒活魚、紅杞活魚、拌萵筍、薏苡米粥、木瓜湯等。

4、溫脾溫陽止瀉

「中醫話養生」夏季養脾,記住這些

常見於素體陽虛或夏天過食生冷食物所引起的腹痛、腹瀉、畏寒、嘔吐,舌質淡紅,苔白、脈沉等症。

常用藥物主要有乾薑、高良薑、香附、茴香等,常用藥膳有薑餅等。也可用食鹽100克轉入布袋炒熱後外敷神闕(肚臍)或關元穴(肚臍下三橫指處),有溫中散寒止痛之功。或用肉桂粉3克,蓽撥粉、高良薑粉各10克,裝入紗布袋內,夜間置於臍上,能起到溫脾胃、止吐瀉之功。

當然,中醫強調“因時、因地、因人”三因治宜,強調整體觀念和辨證施治。同時,藥膳亦有其侷限性,如果您的上述症狀持續未能改善,仍建議及時到醫院諮詢專業醫師。

"
「中醫話養生」夏季養脾,記住這些

中醫認為:“脾胃內傷,百病由生”,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說明脾胃在人體臟腑功能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脾(胃)五行屬土,為陰中之至陰。

脾的功能活動與長夏季節密切相關,夏季天氣主要以潮溼悶熱為主,加上脾喜燥惡溼,脾胃容易受到侵害,於是人們的脾胃功能便隨之低下,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誘發疾病。因此在這個時節健脾是關鍵。

夏日養脾亦要分清證候,對證施方:

1、健脾益氣利溼

常見於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慢性腸炎、慢性肝炎、貧血、粒細細胞減少症等疾病所引起的精神睏倦、肢體乏力、懶言氣短、頭昏自汗、食慾不振、胃脹隱痛、便爛腹瀉、舌淡苔白、脈緩無力等脾氣虛弱證。

常用中藥有黃芪、黨蔘、五指毛桃、白朮、山藥、山萸肉、茯苓、大棗、芡實等。常用食物有粳米、雞、鵪鶉、羊奶、黃花菜、蔥、蒜、豆豉等。

常用藥膳有山藥餅、茯苓包子、山藥面、參棗米飯、益脾餅、大棗粥、紅棗燉兔肉等。

2、健脾消食除脹

「中醫話養生」夏季養脾,記住這些

常見於消化功能減退、食慾下降、早飽、食後腹脹、噁心嘔吐、腹瀉積食、氣虛症狀不明顯等。

常用中藥有神曲、麥芽、谷芽、山楂、雞內金、砂仁、白豆蔻等健胃消食、芳香醒脾、消積化滯的藥物。食物為蘿蔔、豬骨、豬瘦肉等。

常用藥膳有豆蔻饅頭、山楂肉乾、蘿蔔絲餅、砂仁鯽魚湯、羊肉蘿蔔湯等。

3、健脾利尿消腫

常見於慢性心力衰竭、肝硬化失代償期、慢性腎小球腎炎、營養不良性水腫等,屬於脾虛水腫症者。表現為腹脹便爛、食慾不振、下肢或全身水腫、舌質胖嫩,苔白滑、脈沉無力等症狀。

常用藥物主要有白朮、陳皮、茯苓、澤瀉、薏苡仁、冬瓜皮、赤小豆、白茅根等。常用食物有泥鰍、鱔魚、鯉魚、鴨肉、萵筍、黃豆芽等。

常用藥膳有赤豆鯉魚、青鴨羹、燴鱔絲、芪燒活魚、紅杞活魚、拌萵筍、薏苡米粥、木瓜湯等。

4、溫脾溫陽止瀉

「中醫話養生」夏季養脾,記住這些

常見於素體陽虛或夏天過食生冷食物所引起的腹痛、腹瀉、畏寒、嘔吐,舌質淡紅,苔白、脈沉等症。

常用藥物主要有乾薑、高良薑、香附、茴香等,常用藥膳有薑餅等。也可用食鹽100克轉入布袋炒熱後外敷神闕(肚臍)或關元穴(肚臍下三橫指處),有溫中散寒止痛之功。或用肉桂粉3克,蓽撥粉、高良薑粉各10克,裝入紗布袋內,夜間置於臍上,能起到溫脾胃、止吐瀉之功。

當然,中醫強調“因時、因地、因人”三因治宜,強調整體觀念和辨證施治。同時,藥膳亦有其侷限性,如果您的上述症狀持續未能改善,仍建議及時到醫院諮詢專業醫師。

「中醫話養生」夏季養脾,記住這些

文字/李賀元

"
「中醫話養生」夏季養脾,記住這些

中醫認為:“脾胃內傷,百病由生”,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說明脾胃在人體臟腑功能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脾(胃)五行屬土,為陰中之至陰。

脾的功能活動與長夏季節密切相關,夏季天氣主要以潮溼悶熱為主,加上脾喜燥惡溼,脾胃容易受到侵害,於是人們的脾胃功能便隨之低下,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誘發疾病。因此在這個時節健脾是關鍵。

夏日養脾亦要分清證候,對證施方:

1、健脾益氣利溼

常見於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慢性腸炎、慢性肝炎、貧血、粒細細胞減少症等疾病所引起的精神睏倦、肢體乏力、懶言氣短、頭昏自汗、食慾不振、胃脹隱痛、便爛腹瀉、舌淡苔白、脈緩無力等脾氣虛弱證。

常用中藥有黃芪、黨蔘、五指毛桃、白朮、山藥、山萸肉、茯苓、大棗、芡實等。常用食物有粳米、雞、鵪鶉、羊奶、黃花菜、蔥、蒜、豆豉等。

常用藥膳有山藥餅、茯苓包子、山藥面、參棗米飯、益脾餅、大棗粥、紅棗燉兔肉等。

2、健脾消食除脹

「中醫話養生」夏季養脾,記住這些

常見於消化功能減退、食慾下降、早飽、食後腹脹、噁心嘔吐、腹瀉積食、氣虛症狀不明顯等。

常用中藥有神曲、麥芽、谷芽、山楂、雞內金、砂仁、白豆蔻等健胃消食、芳香醒脾、消積化滯的藥物。食物為蘿蔔、豬骨、豬瘦肉等。

常用藥膳有豆蔻饅頭、山楂肉乾、蘿蔔絲餅、砂仁鯽魚湯、羊肉蘿蔔湯等。

3、健脾利尿消腫

常見於慢性心力衰竭、肝硬化失代償期、慢性腎小球腎炎、營養不良性水腫等,屬於脾虛水腫症者。表現為腹脹便爛、食慾不振、下肢或全身水腫、舌質胖嫩,苔白滑、脈沉無力等症狀。

常用藥物主要有白朮、陳皮、茯苓、澤瀉、薏苡仁、冬瓜皮、赤小豆、白茅根等。常用食物有泥鰍、鱔魚、鯉魚、鴨肉、萵筍、黃豆芽等。

常用藥膳有赤豆鯉魚、青鴨羹、燴鱔絲、芪燒活魚、紅杞活魚、拌萵筍、薏苡米粥、木瓜湯等。

4、溫脾溫陽止瀉

「中醫話養生」夏季養脾,記住這些

常見於素體陽虛或夏天過食生冷食物所引起的腹痛、腹瀉、畏寒、嘔吐,舌質淡紅,苔白、脈沉等症。

常用藥物主要有乾薑、高良薑、香附、茴香等,常用藥膳有薑餅等。也可用食鹽100克轉入布袋炒熱後外敷神闕(肚臍)或關元穴(肚臍下三橫指處),有溫中散寒止痛之功。或用肉桂粉3克,蓽撥粉、高良薑粉各10克,裝入紗布袋內,夜間置於臍上,能起到溫脾胃、止吐瀉之功。

當然,中醫強調“因時、因地、因人”三因治宜,強調整體觀念和辨證施治。同時,藥膳亦有其侷限性,如果您的上述症狀持續未能改善,仍建議及時到醫院諮詢專業醫師。

「中醫話養生」夏季養脾,記住這些

文字/李賀元

「中醫話養生」夏季養脾,記住這些

"
「中醫話養生」夏季養脾,記住這些

中醫認為:“脾胃內傷,百病由生”,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說明脾胃在人體臟腑功能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脾(胃)五行屬土,為陰中之至陰。

脾的功能活動與長夏季節密切相關,夏季天氣主要以潮溼悶熱為主,加上脾喜燥惡溼,脾胃容易受到侵害,於是人們的脾胃功能便隨之低下,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誘發疾病。因此在這個時節健脾是關鍵。

夏日養脾亦要分清證候,對證施方:

1、健脾益氣利溼

常見於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慢性腸炎、慢性肝炎、貧血、粒細細胞減少症等疾病所引起的精神睏倦、肢體乏力、懶言氣短、頭昏自汗、食慾不振、胃脹隱痛、便爛腹瀉、舌淡苔白、脈緩無力等脾氣虛弱證。

常用中藥有黃芪、黨蔘、五指毛桃、白朮、山藥、山萸肉、茯苓、大棗、芡實等。常用食物有粳米、雞、鵪鶉、羊奶、黃花菜、蔥、蒜、豆豉等。

常用藥膳有山藥餅、茯苓包子、山藥面、參棗米飯、益脾餅、大棗粥、紅棗燉兔肉等。

2、健脾消食除脹

「中醫話養生」夏季養脾,記住這些

常見於消化功能減退、食慾下降、早飽、食後腹脹、噁心嘔吐、腹瀉積食、氣虛症狀不明顯等。

常用中藥有神曲、麥芽、谷芽、山楂、雞內金、砂仁、白豆蔻等健胃消食、芳香醒脾、消積化滯的藥物。食物為蘿蔔、豬骨、豬瘦肉等。

常用藥膳有豆蔻饅頭、山楂肉乾、蘿蔔絲餅、砂仁鯽魚湯、羊肉蘿蔔湯等。

3、健脾利尿消腫

常見於慢性心力衰竭、肝硬化失代償期、慢性腎小球腎炎、營養不良性水腫等,屬於脾虛水腫症者。表現為腹脹便爛、食慾不振、下肢或全身水腫、舌質胖嫩,苔白滑、脈沉無力等症狀。

常用藥物主要有白朮、陳皮、茯苓、澤瀉、薏苡仁、冬瓜皮、赤小豆、白茅根等。常用食物有泥鰍、鱔魚、鯉魚、鴨肉、萵筍、黃豆芽等。

常用藥膳有赤豆鯉魚、青鴨羹、燴鱔絲、芪燒活魚、紅杞活魚、拌萵筍、薏苡米粥、木瓜湯等。

4、溫脾溫陽止瀉

「中醫話養生」夏季養脾,記住這些

常見於素體陽虛或夏天過食生冷食物所引起的腹痛、腹瀉、畏寒、嘔吐,舌質淡紅,苔白、脈沉等症。

常用藥物主要有乾薑、高良薑、香附、茴香等,常用藥膳有薑餅等。也可用食鹽100克轉入布袋炒熱後外敷神闕(肚臍)或關元穴(肚臍下三橫指處),有溫中散寒止痛之功。或用肉桂粉3克,蓽撥粉、高良薑粉各10克,裝入紗布袋內,夜間置於臍上,能起到溫脾胃、止吐瀉之功。

當然,中醫強調“因時、因地、因人”三因治宜,強調整體觀念和辨證施治。同時,藥膳亦有其侷限性,如果您的上述症狀持續未能改善,仍建議及時到醫院諮詢專業醫師。

「中醫話養生」夏季養脾,記住這些

文字/李賀元

「中醫話養生」夏季養脾,記住這些

「中醫話養生」夏季養脾,記住這些

李賀元 醫學博士 副主任醫師

中西醫結合專業,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師從全國名中醫勞紹賢教授(鄧鐵濤首席大弟子)。從事脾胃病的診療10多年,擅長於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消化道出血、胃食管反流病、胃癌癌前病變、不明原因腹痛、慢性腹瀉、胰腺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炎症性腸病等多種疾病的中西醫診治;熟練掌握胃腸鏡檢查及多項鏡下治療。主持或參與國家及省市級課題5項,在本專業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十餘篇。

出診時間:週一全天及週六上午。

出診地點:西區二樓門診12號室。其餘時間在西區住院部二樓胃腸鏡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