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湯(基礎方,代表方)

中藥 附子 甘草 人蔘 馬氏中醫 馬氏中醫 2017-11-06

四逆湯 (基礎方,代表方)

病機與證候分析

心腎陽衰厥逆證

陽衰失溫

四肢厥逆,惡寒蜷臥

心陽衰微,神失所養

神衰欲寐

腎虛及脾,火不生土

下利清谷

寒凝氣滯,升降失常

嘔吐、腹中冷痛

舌脈

舌淡苔白,脈微細

心腎陽衰厥逆證,簡稱陽虛厥逆。陽虛厥逆的主治證候分析,有兩個大的歸類,或者說證候特點。一個既然心腎陽虛,是陽虛的最嚴重的一個層次,所以在由中焦虛寒進一步發展,也可以到心腎陽虛。或者直接出現心腎陽虛,總之陽虛應該有一定的病程。當然這類情況,在一種陽氣短期內急劇消亡時,也可能出現。但慢性消耗性疾病過程當中,往往有一個病程,達到這個階段為多見。所以按照層次來講,心腎陽虛階段,原有的中焦虛寒表現,應該說仍然存在,所以吐利腹痛,中焦虛寒的一個基本特點,道心腎陽虛階段,還是會存在。但是嚴重了。嘔吐、下利清谷、腹中冷痛,這個實際上是由中焦虛寒,脾陽不足,發展到脾腎陽虛的表現。這是一個方面。

第二個方面,心腎的特徵,我們剛才說了,脈微細,但欲寐,微細的脈,但欲寐就是神衰失養,神衰欲寐。具體表現來說,在慢性病後期,這種似睡非睡,似醒非醒,表情淡漠,呼之能應,這種狀況。有些老年人陽虛到了後期,一種對外反應表情比較淡漠,看他像睡著了,又沒有睡著,喊他一聲能答應,但是反應非常遲鈍。這個說明陽虛以後不能溫養心神。陽氣精則養神,柔則養筋。心神失去溫養,就會產生這種心神衰疲的表現。脈像出現微細的脈。作為腎陽不足熱力來源減退,做基本的是四肢厥逆,,冷過肘、膝。四肢厥逆,惡寒蜷臥,這是陽虛失溫。達到厥逆一般認為是腎陽虛的基礎見證。臨床上往往病人睡了,天氣冷一點,睡一個晚上,上面的肘,下面的膝,都溫暖不過來。這個用詞來區別,四肢不溫,四肢清冷這個表現。

治法

回陽救逆

達到心腎陽虛,那是陽氣的根本衰了。所以治法要回陽救逆。回陽救逆就是挽回陽氣。相當於極度虛衰這種特點。

方義分析

附子

溫壯元陽

回陽救逆

乾薑

溫中祛寒

助陽通脈

甘草

益氣補中

緩和姜附的辛烈

調和藥性,使作用持久

方里用藥雖然少,歷代醫家在這方面討論很多。附子這裡張仲景用生附子,注意它是生附子。也引起了後世醫家的討論,認為這方里應該用生附子還是熟附子。熟附子柔和,毒性較小。古人不叫它毒性,當然認識到有毒性,但是認為溫燥,生附子藥效發揮快,說它斬關奪寨,回陽很快,回陽力量很強,有這個特點。

至於乾薑,認為乾薑守而不走,駐守陣地這種特點。兩個聯合,回陽救逆作用就很強。溫裡回陽力量很大。在討論文獻上,多數醫家認為還是用生附子,而生附子和乾薑、甘草在一起煎了以後,會緩和他的烈性。但是比制附子它又發揮作用迅速,溫陽,回陽救逆力量較強。是有這個看法。

附子、乾薑相須,是這方里的一個主體結構。還有的醫家認為甘草很重要,甚至於把甘草作為君藥。這又是一種說法。這還是在方論討論當中。包括柯韻伯這些在內的好幾位醫家都這樣看法。認為陽虛,陽氣不足要回陽救逆,它虛這個本質也很重要。特別附子乾薑和甘草同用以後,甘草在其中對它穩定的化生陽氣,認為很重要。甘草多數看法是佐藥。它補氣,體現了附子乾薑配甘草,內生之寒,溫補結合。調和藥性,使作用持久,適合於慢性病持久服用。

近來附子的用量,也有很多討論,從古代也有這個討論。有些人用四逆湯,有的經驗報導,附子最多達到過150克,用四逆湯配,當然很多不主張這麼多。應該初起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有的參考書說從6克開始。逐漸增加。這個用的也就是一種漸進當中,觀察它的反應。過去人們像用緩治法,像腎氣丸的運用也是,儘管附子桂枝量很小,但從一丸開始,慢慢增加,口乾舌燥,你稍退一點,停食。摸索這個量。這個大家覺得也應該四逆湯從小量開始,從6克開始,逐漸增加。我們臨床上,四逆湯這種結構也經常用。這個跟有些地區可能也還有關係。附子用量我們平常開始往往都是10克或者10克以上,當然你要採取制約它的毒性、副作用,這些相關方法,但除了量上控制以外,炮製,煎熬的方法,煎法、服法,這都應該注意。煎法,過去都講究先煎,這些年來應該說,附子的炮製加工,對它控制毒副作用,起很大作用。一般來講,臨床上炮製以後的,先煎時間不必像過去,有的說到兩個、四個小時。都不用這麼長時間了。我在臨床一般都是先煎,量大長一點,半小時,量小,你用個10來克的話,一、二十分鐘夠了。所以遇到有些醫生說,現在炮製的附子,他不先熬,應該說先煎更保險一點。特別像和甘草這類同煎,從現在實驗證明,可以緩和它的峻烈之性。

這類方服用,或者溫服,甚至於冷服,也可以控制它的毒副作用。所以附子運用當中,你要看用生附子,還是熟附子有關,用量也有關。對於它烈性的控制。生附子煎熬時間肯定要長。同時我們有些緩治用的時間長的,還和芍藥相配,配伍一定量的芍藥,減緩它的溫燥。

配伍特點

心脾腎兼顧以溫補心腎陽氣為主,溫陽與補氣結合而使先後天互生。

辨證要點

(基本表現的陽虛)四肢厥逆,(心陽不足)神疲欲寐,舌淡苔白,脈微細。

回陽救逆的基礎方。

附方:通脈四逆湯

組成

四逆湯倍乾薑,附子適當加量。

功用

破陰回陽,通達內外。

主治

心腎陽虛,陰盛格陽證。下利清谷,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或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厥者,加豬膽汁半合,名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

附方,通脈四逆湯是用來治療心腎陽虛,陰盛格陽證。我們在前面講到反佐用藥,反佐方法時曾經舉到過相應的病例,也是陰寒內盛,格陽於外,所以證候當中反應的這種四逆湯證,本身是裡寒,四肢厥逆,惡寒蜷臥,可以下利清谷,這些基本表現,脈微欲絕,但加上有外熱表現,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是一種真寒假熱,其臨床上掀衣被這種表現有,但很多表現的為一種煩燥,局部面紅,特別精神上一種煩燥,這個多見一些。所以用四逆湯倍用乾薑,一兩半變三兩,附子一枚變成大的。這其中是增強了姜附的力量,尤其加倍的乾薑。這實際上體現了一種固守中焦,因為乾薑勢守而不走,固守陽氣。附子走十二經,走而不守。所以兩個同樣加量的時候,特別重視乾薑。是和這種守而不走的特點有關。

運用

這方叫通脈四逆湯,運用的時候,利用反佐方法,可以用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這是四逆湯附方,很有代表性的一個方。

附方:四逆加人蔘湯

組成

四逆湯加人蔘。

功用

回陽救逆,益氣固脫。

主治

心腎陽虛,惡寒蜷臥,脈微而復自下利,利雖止而餘證仍在者。

歷來有一種看法,像柯韻伯《傷寒來蘇集》的作者,他認為四逆湯裡邊本身就有人蔘,他說《傷寒論》上有些方,是傳抄當中抄掉了。他用來作為根據。他說茯苓四逆湯裡就有人蔘。但是做為傳抄也好,四逆湯的系列裡本身有四逆加人蔘湯,說明四逆湯裡頭沒有人蔘,需要用他才加。針對這個說法,也有醫家認為,桂枝加桂湯,不是本來就有桂枝,又加了桂嗎?四逆加人蔘,可以是四逆湯裡本來有人蔘,又加人蔘。心腎陽虛更重了,增加補的力量。但多數人認為四逆湯本身裡邊,原方沒有人蔘。所以陽氣虛衰重了,防止它的氣脫而加人蔘。

所以它組成是四逆湯加人蔘。功用在回陽救逆基礎上,增加益氣固脫的力量。所以心腎陽虛,惡寒蜷臥,這是原有四逆湯證的代表,脈微而復自下利,利雖止而餘證仍在者。本來下利止了,應該說陽氣來複,其它四肢厥逆,惡寒蜷臥這些仍然存在。那說明它不是陽復,不是陽氣來複以後利止,而是無利可下。也就是說,陽虛達到陰液也不足了。更重了。在四逆湯基礎上加人蔘,能夠氣陰雙補,既能補氣,又能益陰。所以仲景的一味藥變化,病機輕重相應的變化了。

附方:白通湯

組成

蔥白四莖,乾薑一兩,(生)附子一枚。

功用

破陰回陽,貫通上下。

主治

心腎陽虛,陰盛戴陽證。手足厥逆,下利脈微,面赤者,若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加豬膽汁一合,人尿五合,名白通加豬膽汁湯。

白通湯是比較有名的四逆湯加減方劑。這個特點裡面是加了蔥白,沒有用甘草。它用於戴陽證。功效破陰回陽,還是回陽救逆的意思。貫通上下,它又陽氣通暢,通陽。否則陰寒內盛,格陽於上,出現戴陽證。出現心煩,陰盛戴陽面赤,在原有的四逆湯證基礎上,手足厥逆,下利脈微,這個基礎上,厥逆無脈,用白通湯還可以加豬膽汁、人尿。用白通湯體現面赤上部為主,戴陽於上,所以要通陽。在溫陽祛寒的同時,通陽治療戴陽證,用蔥白能夠溫陽,能夠通陽。

甘草,甘者緩也,容易阻滯,所以這樣一個調整。

這是分別針對像通脈四逆湯是陰盛格陽,白通湯是陰盛戴陽證。

附方:參附湯

組成

人蔘四錢,附子炮三錢,用水煎服。陽氣脫陷者,倍用之。

功用

益氣回陽救脫。

主治

陽氣暴脫證,四肢厥逆,冷汗淋漓,呼吸微弱,脈微欲絕。

參附湯是常用方,這種基本的配伍結構,要了解它配伍的含義。首先一個前提,用在參附湯裡的附子、人蔘量都較大。特別人蔘有獨蔘湯,獨蔘湯是益氣救脫的。加了附子以後就益氣回陽救脫。獨蔘湯治療大多是由失血形成氣隨血脫,大失血形成氣隨血脫。參附湯針對的是陽隨陰脫,大汗、大吐、大下。這類引起的陰液損傷,陽無所附,陽隨陰脫這種特點。所以參附湯的主治,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氣脫證,氣脫反映出呼吸微弱,脈微欲絕。那是現在相當於呼吸、心跳,心肺功能的衰竭,因為做為氣來講,上出喉嚨司呼吸,宗氣貫注於心脈要行氣血,氣要脫了,呼吸微弱了。氣血靠心氣推動,脈微欲絕,這體現出典型的氣脫證,當然氣脫其它方面還可以見到很多表現,但這個是最基本的兩個症。歷來把它看做用獨蔘湯的基本根據。陽脫是在氣脫的基礎上,因為陽氣暴脫,首先是個氣脫的前提,再加上陽虛的寒像。這裡用四肢厥逆,冷汗淋漓,大汗陽隨陰脫。陽脫失溫,出現冷汗淋漓,四肢厥逆是陽虛到一定程度,所以四肢厥逆,冷汗淋漓,加上呼吸微弱,脈微欲絕就成為陽氣暴脫的基本表現。

所以人蔘、附子,參附湯分別針對的氣脫與陽脫,陽脫仍然適溫補結合,所以這個方這兩味藥相配,建立在用量較大的基礎上。不是說一味藥它就叫獨蔘湯,或者組合附子就叫參附湯。和用量來決定。真正想臨床用益氣救脫,我自己覺得這裡人蔘四錢都還不夠的。

我們過去在基層,獨蔘湯,參附湯經常使用的,人蔘有時候用到二兩,更不要說現在人蔘質量差,人工培養的,不像過去地道好人蔘這樣子,所以用量要較大。人蔘、附子之間既有分工,益氣、回陽,共同合作救脫,同時相互的配伍,配伍意義古人總結得很有意思,有一副像對聯一樣的,人蔘得到附子,瞬息化氣於烏有之鄉,附子得到人蔘,傾刻生陽於命門之內,就像一副對聯。人蔘補氣的,要化氣挽回這個氣脫,得到附子以後,附子走十二經,使它益氣救脫作用很強很快,他形容瞬息化氣於烏有之鄉,瞬息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已經沒有了的氣又產生了,附子是溫陽的,補充全身熱力來源,但是需要物質基礎。所以附子得到人蔘,它溫陽也很快,傾刻,像東西一倒這麼快的時間,生陽於命門之內。這實際上就是參附湯的方義分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協同。這樣達到一個益氣回陽救脫的作用。

回陽救逆的一類方,就四逆湯一個方,包括一些附方。回陽救急,現在不做為一類方討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