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系列之戰國玉器

古玉系列之戰國玉器

周王朝進入戰國始,中國社會已由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早期的大小諸侯國仍較多,進入中期後至秦始皇統一中國之間,大小諸侯國也合併為七國,即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與此同時,在戰國早中期間,尚有個別小國在它們之間殘存,其中位於今河北省平山縣一帶的中山王國,即為一例。

古玉系列之戰國玉器

戰國時期,隨著社會進步和生產力的提高與發展,特別是鐵製工具的廣泛應用及封建社會的確立,文化藝術上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等,人類文明象徵之一的物質文化,也得以大大的提高和豐富。其中在手工業中佔有特殊地位的琢玉業的進一步發展,並在琢玉史上進入第三高峰期的事實,便是最突出的實例。

古玉系列之戰國玉器

古玉系列之戰國玉器

玉雙龍首谷紋璜

二、 精益求精的玉料選用和玉器製造

戰國時,隨著鐵質工具廣泛應用,並用來製作琢玉工具,對玉料的質地也隨之提高了要求。以往用青銅器工具刻劃不動的玉料,此時則可用鐵質工具刻動。也就是說,按“玉不琢不成器”的原則,玉料的硬度普遍就要提高,那些硬度較低的玉料,如蛇紋石類材料因用鐵可以雕刻,原則上被淘汰,剩下的就只有透閃石——陽起石一類,即崑崙山系玉料了。這種用料的變化,不僅見諸大量的文獻,而且在考古發掘的玉器和傳世玉器中90%以上均用新疆和田玉等玉料做成,即為證明。

古玉系列之戰國玉器

玉獸面紋琮 戰國 早期曾侯乙墓出土

玉器製作水平的提高,也與社會進步和生產力發展有著密切關係。如戰國玉器的鑽孔因鐵質鑽具的硬度略低於解玉砂和崑崙玉料,故用其帶動解玉砂去穿鑽玉器孔眼時,即使被硬度較大的解玉砂和玉石磨去一些,但也不大明顯,用肉眼觀察時就覺得其孔徑上下大小相等。這與此前用青銅鑽具或更早用竹木等鑽具鑽成的孔眼普遍是大小不等呈喇叭形的情況,形成鮮明的對比。與此同時,戰國玉器開片均平,孔眼可鑽更小更長,立體器皿大量出現,鏤空和活環套練器突然增多等,亦無不與生產工具的改變、琢玉技術的提高有著重要的關係。

古玉系列之戰國玉器

三、 戰國玉器的 品種和用途

戰國玉器的品種,除個別類型,如此前常見的玉人頭和玉束帛形嵌飾等已消失外,其它春秋時期已有的玉器基本得以繼承和發展。唯其形式已大為改觀,並出現一些前所未見的品種。如玉帶鉤,數量由少至多,形式千變萬化,史稱“滿堂賓客,視鉤各異於環帶間”,正是當時的真實寫照。

古玉系列之戰國玉器

又如玉具劍飾物,此前已有的玉劍首,由長橢圓形演變為扁圓形,玉彘由橢圓演變成菱形。此外,又新出現飾於劍鞘近口處,內由一長方形穿,可與劍鞘結系和革帶穿綴用的玉,以及飾於劍鞘末端,形呈束腰形,供保護劍鞘末端不被損壞的玉。至此,玉具劍飾物已基本完備和定型化,並對後來同類玉器的製作有著重要的影響。

古玉系列之戰國玉器

玉鏤雕四鳳紋飾 戰國 中期中山國王墓出土

玉禮器,即玉璧(含環與璦)、琮、圭、琥、璋、璜六器,至此時已全部亮相。

古玉系列之戰國玉器

從而結束了以往器形不全的局面,其形式也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其中最多且變化最大的是玉璧和玉璜,由以往或光素無紋或有簡單飾紋的正統(規)形,發展為多種樣式同時出現的新景況。其中孔內或邊緣加飾對稱龍鳳等鏤空雕紋圖者,即所謂“出廓式”璧或璜尤引人注意。

古玉系列之戰國玉器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山國王墓及陪葬坑中,曾發現若干書寫器物名稱的玉器,如其中玉琥作虎形;

“肉(即玉質寬度)大於好(即孔徑)者”名璧,“肉好相等者”名環,“好大於肉者”名璦等的發現,證實“六器”中的琥就是虎形玉器,“六器”中的璧及與環、璦孔徑大小的差別,完全符合《爾雅· 釋器》對上述玉器的定名。

古玉系列之戰國玉器

戰國玉成組佩的式樣、作用和內在含義,與春秋同,唯等級有別對成組佩玉器的組件數多少有異和形式有別。人形器中作人頭或人面形之器已消失,所見皆寫實和作整體人形,且一脫以往寫實人與神鬼怪異同時出現的情況。其中舞女佩和中山國出土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頭結角髻、身著花格長袍的玉人及玉童子騎獸等,不僅是新型器,而且對當時人物的造型藝術和服飾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寫實動物中,春秋時期一度不見的蟬、馬等復又出現;其中山東曲阜魯國故城出土的一件下託長方形玉板併為器座的圓雕加鏤雕玉馬尤為精巧

古玉系列之戰國玉器

神異動物中,除有傳統的龍和鳳並作變形外,新發現一種似龍的螭,張牙舞爪,體呈“S”形,更富神祕感。

古玉系列之戰國玉器

戰國玉器的最明顯變化,是出現一種從殷商實用器中的演變而來的所謂“雞心佩”,其形從圓筒形逐漸向扁平式發展,且兩側加飾扉牙等,並從實用器演變為崇武尚武之佩。此外,此時還大量製作立體的實用器皿,且品種大為增多。

古玉系列之戰國玉器

見者有玉奩、玉樽、玉羽觴、

玉燈和玉印等,把玉器品種逐漸從禮儀玩賞物向實用工藝美術品發展。

古玉系列之戰國玉器

四、 千方萬華的 幾何式紋圖

玉鏤雕活環套練龍鳳紋飾 戰國早期曾侯乙墓

玉器上有飾紋,始自新石器中期,此後一直延續至今,變化萬千,但最大的變化始自戰國,它從以往的神異或寫實同時並舉的飾紋,演化為純作裝飾形的幾何形紋圖,而且形式繁多,表現出千文萬華的景況。

古玉系列之戰國玉器

值得注意和指出的是,這些紋圖,表面看起來似是純裝飾性的幾何式佈局,但細審形態,往往都是以往各種人和動物中某些器官或精選圖案肢解而成。如此期出現的谷紋,呈圓凸尖頂形,顯然就是此前動物或人物的眼目發展而成;呈渦狀的臥蠶紋,可能就是動物的尾演變的;呈如意形的朵雲紋或勾連雲紋,很似以前人或動物的鼻子變更而來;呈竹節狀的竹節紋,顯然是此前鳥禽的羽翅演變而成;其它如網格紋、扭絲紋和蒲紋等,很可能是人物和鳥獸的衣格紋,眉毛紋或草帶紋等演變而來,等等。

古玉系列之戰國玉器

這些飾紋極其有規律的佈局,常出現在各種玉器上的兩面或周圍,有的也作某種動物的鱗甲,或表示天際雷雲。當時是否有吉祥含義,從古籍記載看,尚缺證據資料。

古玉系列之戰國玉器

上述幾何圖紋的演變,也有一個過渡期,最初是將上述各種紋組成某動物的各種器官,並未有單純的組列,而且繁密的緊連在一處。這在春秋中晚期的所謂“寄生蟲”紋中可見。及至春秋末期到戰國,它們的關係,雖仍組成某種神奇動物的各種器官,但已不緊密連接而表現出較為獨立的單體。這在上述春秋出土的兩件玉劍飾的紋圖上,以及湖北隨縣戰國早期曾侯乙墓中大批玉器紋中可見。及至戰國中期始,他們就各自獨立為一式,並延續到秦漢及影響明清的仿古玉器。

古玉系列之戰國玉器

古玉系列之戰國玉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