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要了解的關於孩子營養健康那些知識

營養學 高血壓 保健品 溼疹 茶杯時光 茶杯時光 2017-10-29

爸爸媽媽要了解的關於孩子營養健康那些知識

營養:食物所含的人體所需要的成分。凡是能維持人體健康以及提供生長、發育和勞動所需要的各種物質均稱為營養素,主要分為: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無機鹽)、水、纖維素7大類。簡單來說,我們日常吃下的飯啊,肉啊,菜啊,經過消化後,都會變成上面說的蛋白質,脂肪等來支持我們發育和生存需要。

爸爸媽媽要了解的關於孩子營養健康那些知識

1.蛋白質是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人體組織、器官由細胞構成,細胞結構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

身體的生長髮育、衰老組織的更新、損傷組織的修復,都需要用蛋白質作為機體最重要的"建築材料"。

骨膠原蛋白維持人體骨骼的韌性。當人體缺乏蛋白質時,骨膠原蛋白合成不足,可能導致骨骼韌性下降,變得鬆脆易折。嬰幼兒生長迅速,蛋白質需要量高於成人,平均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2克以上。

部分人容易產生肥胖紋或者妊娠紋,是因為皮下脂肪過多,拉伸皮膚,而皮膚中缺乏膠原蛋白與彈性蛋白,導致皮膚拉伸後無法復原。

2.人體內的酶、激素、抗體等活性物質都是由蛋白質組成的。酶參與人體一切生理代謝。生理功能靠激素調節,如生長激素、性激素、腎上腺素等。抗體具有保衛機體免受細菌和病毒的侵害、提高機體抵抗力的作用,所以蛋白質不足會導致免疫力下降。

爸爸媽媽要了解的關於孩子營養健康那些知識

3.蛋白質能調節滲透壓。血漿中蛋白質的含量對保持平衡狀態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如果膳食中長期缺乏蛋白質,血漿中蛋白質含量就會降低,血液中的水分便會過多地滲入到周圍組織,出現水腫。

4. 人體血紅蛋白主要是為人體各個組織器官運輸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的載體。如果血紅蛋白缺乏,則人體對氧氣的獲取能力下降,身體得不到足夠的氧氣,就會容易疲乏、犯困、精神不振。

5.提供能量。人體肌肉中的蛋白質為肌肉提供力量支持,如果缺乏,就會出現肌肉乏力,表現在兒童身上就是“站不直”。

蛋白質對人體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蛋白質提供過少明顯影響生長髮育的速度,生化反應下降,抗病能力下降,甚至導致營養不良,造成生長落後,還會因影響腦細胞發育,造成智力落後。

但是也不是越多越好的。過多會影響蛋白質正常功能的發揮,造成蛋白質消耗,影響體內氮平衡,增加孩子身體器官壓力。

爸爸媽媽要了解的關於孩子營養健康那些知識

這是蛋白質對人體的主要作用。一般而言,只要我們在每天的膳食搭配花生、肉類、乳類、蛋類、魚蝦類含蛋白質較高的食物,就可以補充到人體所需的蛋白質,或搭配膳食補充劑。

爸爸媽媽要了解的關於孩子營養健康那些知識

脂肪是儲存和供給能量的主要營養素。每克脂肪所提供的熱能為同等重量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的2倍。機體細胞膜、神經組織、激素的構成均離不開它。

兒童發育與脂肪的關係

1.智力發育的基礎。腦需要8種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A、B、C、E和鈣,脂肪排在第一位,蛋白質只排在第5位。成人和較大兒童膳食中脂肪所提供的能量應占25%—30%,但母乳中脂肪所提供的能量卻佔到50%,因為嬰兒的腦及智力發育需要更多脂肪。

2.促進視覺發育、皮膚健康。在視覺的發育過程中也離不開脂肪,缺乏必需脂肪酸會使視力發育受影響;如果缺乏脂肪,皮膚會變得乾燥,容易發生溼疹和傷口不易癒合等;缺乏脂肪還會使兒童生長髮育遲緩,免疫力低下,容易發生感染性疾病。所以祝福胖娃娃是有道理的。

2.性發育更需要脂肪。研究發現,女嬰從誕生之日起,體內就帶有控制性別的基因,這種基因在青春發育期來臨之前,體內脂肪儲量到達一定數量時,才能把遺傳密碼傳遞給大腦,從而產生性激素,促使月經初潮和卵巢功能的形成。當體內脂肪少於17%時,月經初潮就不會形成;只有體內脂肪含量超過22%時,才能維持女性正常排卵、月經、受孕以及哺乳功能。所以,女生你懂了麼?

脂肪還起保暖隔熱;支持保護內臟、關節、各種組織;促進脂溶性維生素(A、D、E、K和胡蘿蔔素)吸收的作用。嬰兒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4克脂肪,動物和植物來源的脂肪均為人體之必需,應搭配提供。每日脂肪供熱應占總熱卡的20%~25%。

爸爸媽媽要了解的關於孩子營養健康那些知識

脂肪是生命運轉必需品。當然,過多的脂肪確實讓我們行動不便,而且血液中過高的血脂,很可能引發高血壓和心臟病。所以我們在日常膳食,不要偏食,不要只愛大魚大肉,魚肉青菜均衡吃,不偏瘦來不發胖。

爸爸媽媽要了解的關於孩子營養健康那些知識

下期積善邦和你繼續分享剩下的幾大營養素,點擊關注喔。

編輯:茶杯時光Linda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