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 縣 小 江 壩

洋 縣 小 江 壩

在洋縣與城固兩個縣城連線的中點上,有一個河谷臺地,叫做小江壩。漢江河在這裡平緩地流過,劃出一條直線,巴山的八條餘脈圍成一個半圓,小江壩的平面圖就像個半圓儀。這裡地勢平坦,村莊密集,土地肥沃,人傑地靈,民風淳樸。之所以叫做小江壩,是因為在它的東邊隔著一個小山坡就是一片比它面積大得多的河谷臺地,當地人叫大江壩,也就是磨子橋鎮。

小江渡口可能比小江壩的名氣大得多。小江壩在漢江河南岸,與謝村鎮一河之隔。謝村鎮位於洋縣平川的中心位置,因此自古以來就很繁華,它輻射了周邊方圓幾十公里的範圍。小江壩與謝村鎮之間的小江渡口就顯得熱鬧非凡。渡口河岸上長著兩棵古樹——麻柳樹,大約要兩個人才能抱住,樹形也好看,增添了千年古渡的風韻。在過去幾千年中,寬闊的漢江河上沒有大橋,隔十來裡地就是一個渡口。小江渡口是洋縣比較繁忙的渡口之一。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前,小江壩以南的山裡人的主要收入就是柴草。人們將山上的柴草砍伐下來,用肩膀挑到這裡,再從這個渡口運到謝村去賣點錢,再買來一些日用品回去。小江壩的人則種植一些蔬菜,像白菜,蘿蔔,胡蘿蔔,生薑,蔥,蒜,藕等等,逢年過節就經過渡口,拿到謝村街上去換錢。而到了農閒時節,人們就從渡口向北,到謝村去趕集,逛街,看熱鬧。

洋 縣 小 江 壩

小江渡口從春末夏初開始到秋末冬初使用木船,因為來往的人比較多,竟然擁有兩大一小三條船。兩條大船輪番擺渡,小船則是應急的。遇到人或物件突然落水,打撈不及,就使用小船急速追趕打撈。到了冬天,河水流量較小,水淺,不能用船的時候就架木橋。木橋用幾十節組成。先預置了很多木架子,作為橋墩,按橋板的長度放好位置,上面鋪上木板。木橋的寬度大約一米二左右,由三塊木板拼成,可供來往的人同時通過,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架子車也在上面暢行無阻。當然要小心,因為木板之間有縫隙。

洋 縣 小 江 壩

小江渡口因為人來人往比較熱鬧,就成為兒童嬉戲的最佳場所。冬天,在橋上輕快的跑過,到河那邊的沙灘上玩;夏天在河裡游泳,捉魚,捉螃蟹,打水仗。

過去的渡口岸邊就有店鋪,現在,隨著人們經濟意識的覺醒,就非常看好這裡的商業前途。於是,地價飛漲,商店林立。什麼理髮店,縫紉店,百貨店,糧油收購兌換店,藥鋪,澡堂等,還有茶館。這裡的茶館還很興旺,大約是這裡的人太過安逸了吧。

洋 縣 小 江 壩

在小江壩南邊的丘陵上,沿著山樑走兩公里左右,有一處高坡,高坡上有一顆大樾樹,樹幹直徑有70公分,高6米,樹冠濃密如華蓋。因四季常綠,獨立高梁,在極遠處都可看到。特別是漢江河北岸的謝村,馬暢等處都可以看到。據說天氣晴朗的時候,在城固寶山鄉也可以看到。本地人稱為樾樹樑。

小江壩的平川部分面積大約有2平方公里,一條水渠從中一分為二,西邊是小江村,東邊是袁寨村。小江村由陳村、西村(李家村)、宋村、王村,顏家河村組成。袁寨村由寨邊、董村、袁村、小楊村、大楊村組成。

洋 縣 小 江 壩

在兩個村交界處靠近河邊的地方,是一所學校,浮石寺小學。浮石寺原來是一個寺院。據傳說,有一年河水暴漲,漫上河岸,淹沒了小江壩的一半,浮石寺靠近河邊,首當其衝。它南邊的許多地方都在水中,唯獨供奉神像的大殿一直沒有進水。據說不斷上漲的水總是在大殿前的石頭邊上盪漾,就是上不了臺階。人們說,是因為那些條石能浮在水上,因此才叫做浮石寺的。

小江的地方文化中最值得稱道的是社火。據說,解放前,每年過春節的時候,兩個村都要進行社火比賽,叫做唱對臺戲。地點當然是在浮石寺。一通鑼鼓之後,各家都把自己裝扮的社火抬出來,看看誰家的內容能佔上風。然後再化妝,在裝扮,更換內容,再是一通鑼鼓,又出來比賽。聽老人說,有時候竟然因比賽而發生打架事件。現在,顏家河村還有許多裝社火的行家裡手。村上集體置辦的有鑼鼓、戲裝、裝社火用的懸臺架子。

洋 縣 小 江 壩

小江壩在巴山腳下,山坡與平川交界處就有許多湧出的泉水。泉水清澈,富含礦物質。冬暖夏涼,是人們飲用,洗漱的生活用水。現在還一直使用的有楊家泉,陳家泉,宋王泉(不知道這個泉的真正名字,姑且這樣叫吧)。水量最大的是位於宋村南邊山腳下的宋王泉。之所以叫做宋王泉,是因為它是宋村和王村公用的。山坡是宋村的,山下的土地的兩個自然村的。泉水正好在兩家的邊界處,靠近王村土地的一側。當然,當地民風淳樸,沒人計較過是誰家的,一直在共同使用。這個泉水的出水量大,大約有碗口粗的一股泉水,常年湧動不息。除了供給兩個村人們生活用水之外,還滋潤著周圍二三十畝水田。因為這些水田常年有水浸泡,人們叫做冬水田。就是冬天也有水的田地。這些田冬天發揮不了作用,可春天老早就被用來育秧苗。夏天,喝一口泉水,冰涼冰涼的,那叫一個清爽。冬天,水是溫熱的,在沒有洗衣機的年代,婦女們就把衣服拿來,在旁邊的流動著的水潭邊的石頭上洗衣服。

洋 縣 小 江 壩

值得一提的還有小江村的蘿蔔。在小江壩靠近河邊的沙地裡,人們主要種植蔬菜,其中白蘿蔔是主要的。這裡的土地長出的蘿蔔塊大,香甜,無筋,好吃。一般是夏播,到了秋冬時節,蘿蔔已經成熟,長在地下的是白色的,有三分之一露出地面,呈淺綠色。可以生吃,白的一頭酥脆,水多,綠的一端帶有甜味。冬天燉肉,蘿蔔是最好的蔬菜。所謂東吃蘿蔔夏吃參,蘿蔔可以代替人蔘了。之所以提到蘿蔔,是因為傳說小江壩的蘿蔔曾是皇帝的貢品。

洋 縣 小 江 壩

小江壩是我的家鄉,是一片熱土。最早的洋城公路從這裡經過,現在的西漢高速東西向穿境而過。小將渡口繼續承擔著南北向的交通任務。交通便利。願勤勞淳樸的小江壩人民在未來發展的進程中不斷努力,把家鄉建設的更美麗富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