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極靜篤養生療法》(上)

(微信公眾號:虛極靜篤迴歸自然,《虛極靜篤養生療法》的推廣、教學基地)


《虛極靜篤養生療法》(上)

正本清源,活出自然的生命狀態,擺脫抑鬱、慢病及成癮問題的困擾——《虛極靜篤養生療法》(上)

一、《虛極靜篤養生療法》簡介、及適用範圍

1、《虛極靜篤養生療法》簡介

《虛極靜篤養生療法》是一個旨在通過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以防治慢病和解決心理問題為目的的養生療法。

即通過認知糾偏及重建,擺脫和化解以思想架構為核心的,行隨所願、事隨所願的心理活動模式,超越情緒情感層面,平心靜氣、恬淡虛無,從源頭上回歸自然、和諧的生命狀態,平衡、修復受損的身心,從而達到防治疾病、保健身心的目的,是一個純粹綠色、便捷的養生療法,一個調心的藝術。 包括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認知糾偏、重建。主要涉及四個方面的問題:

1)、情緒情感與抑鬱、慢病及成癮機制有著直接、密切的聯繫,是其問題產生的主要根源,只要超越了情緒情感層面,便可以從源頭上擺脫、化解抑鬱、慢病及成癮問題的困擾。

2)、情緒情感並非源自於外部事物,而是以思想架構為核心的心理活動作用的結果,而且與心理活動是一一對應的,是完完全全心理的產物,與外部事物沒有本質聯繫。

3)、以思想架構為核心的心理活動模式本身,存在著結構性缺陷——悖論性。即按正確邏輯展開的心理活動,卻如影隨形地伴隨著矛盾、衝突,以及似是而非的結果。悖論性是情緒情感的本質特徵。

4)、概念是思想架構中最基本的單元,其虛擬性、以及非實有性是概念的基本屬性。因為所有的概念都是從自然界這個大背景中,人為抽象、幻化出來的僵死符號,與真實世界完全不沾邊。

就是說,心理活動、以及情緒情感的發生雖然有其生理基礎,但最終卻是經由概念相互之間的作用來完成的,並非源自於真實的世界,亦真亦幻是情緒情感的又一個本質特徵。

第二部分、身體力行。

這一部分是關於實踐的功夫,要點是在正確認知的引領下,致虛極、守靜篤,知幻即離,遠離一切以思想架構為核心的心理活動,後天返先天,重歸自然的生命狀態。

即通過不斷地以認知指導實踐,再通過實踐去修正認知的訓練,徹徹底底、完完全全地停止心理活動,超越情緒情感層面,內不住心、外不住境,放下、遠離所有幻化不實的概念、名相、念頭以及時空觀等,全神貫注地置大腦於湛然清靜、平和自在的透空、甜美境界。

分靜中守靜(如:站樁、靜坐等)、與動中守靜(如:太極拳、漫步等)兩個訓練步驟。

2、《虛極靜篤養生療法》的適用範圍

從問題形成的原因及機制角度講,《虛極靜篤養生療法》重點適用三個方面的問題。即可以有效解決抑鬱、慢病、以及成癮、強迫等神經症類型的心理問題。

接下來介紹《療法》第一部分的具體內容。

二、抑鬱的臨床特徵、情緒與慢病,以及成癮機制的真相


《虛極靜篤養生療法》(上)


1、什麼是抑鬱、及其臨床特徵

什麼是抑鬱?在醫學心理學界,抑鬱是被當作精神病症來理解的,被稱謂情感性精神障礙。但是從心理諮詢的角度來講,所謂的抑鬱就是指不良的情緒反應,是每個人都有的一種情緒體驗。即抑鬱是一種持久、反覆的,以心境孤獨、沮喪;思緒灰暗、消沉;情感壓抑、悲切等為主要特徵的,一種高發的心理問題。其臨床特徵是以消極的情緒體驗為主。像:自卑、悔恨、絕望、憤怒、傷悲、焦躁、以及憂心忡忡、坐臥不安等體驗,都是抑鬱最為典型、常見的表現內容。即抑鬱的臨床特徵,是指痛苦的、難以化解的情緒情感體驗。長時間的抑鬱能導致精神疲勞,而當自身的精力耗損過甚,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產生了影響,並引發了軀體問題時,便會形成所謂的抑鬱症。

抑鬱的危害極大,往往會於悄無聲息中,擾亂人的大腦、以及軀體組織的生理機能,侵蝕人的生存意志、直至崩潰。統計顯示,抑鬱已構成了當今社會最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2、情緒與慢病

無論是古代醫學還是現代醫學都表明,人的身心是一個自然和諧的整體,其和諧性本身,就具備醫治各種慢病的潛質,且能力要遠遠超出我們所掌握的、所有的醫治慢病的技術。

因為慢病的出現,主要是身心失衡、紊亂的結果。因此維護、修正我們身心本有的自然和諧狀態,具有重大的養生價值。而情緒,尤其是那些長期、瀰漫的不良情緒,是導致身心失衡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說,人的情緒與慢病以及康復,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

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古代的先賢們,就發現了人的情緒與健康的關係,並得出了“七情過度百病生”的結論。所謂的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認為人的情緒過度發生,會引起陰陽失調,氣血不和,經脈淤堵,從而導致氣機紊亂,久而久之便會慢病叢生。

比如:《皇帝內經》中就強調,“喜則氣緩、怒則氣上、思則氣結、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就是說,“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

另外,現代心理學及醫學研究也都證明,情緒的發源地是大腦,而大腦作為人的中樞器官,一旦出現強烈持久的情緒波動,就會通過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對全身各個器官產生直接的影響,擾亂各器官功能的正常運行,導致機體代謝異常、失調而出現各種慢病。

即情緒的產生是以自身生理為基礎的,它與我們機體的聯繫非常緊密,可比喻是一座鏈接主觀意識與機體組織的橋樑。即理論上我們知道各機體組織的運作、以及代謝過程。但是我們的意志及精神,是無法直接控制機體的運行狀態。而情緒情感經由神經及內分泌系統的介入,便與機體組織形成了一一對應的關係。比如:當情緒上出現哪怕是一絲微弱的變化,都能從機體生理的量值上表示出來。

就是說,情緒情感在量度、強度和品質方面,可以直接決定機體組織的運作狀況。

比如:癌症作為一種慢病,在發病之前,精神及心理上都曾遭遇到不同程度的傷害、或者長時間地受到了不良情緒的困擾和摧殘。特別是當發現患癌之後,情緒在治療及康復的過程中,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最明顯的事例就是,在被確診的癌症患者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是由於情緒的干擾而導致過早死亡。因此在健康方面,一個人一旦被情緒盯上了,那可就是雪上加霜。

3、成癮機制的真相

我們都知道,生活中存在著成癮現象。所謂的成癮是指,對某種身心行為無法做到有效取捨而產生依賴。其實成癮是人類普遍存在的現象,可謂是無處不在。單就吸菸成癮這一項,在我國就有三億多人,況且成癮的類型又是多種多樣。其中就包括:接觸與不接觸型成癮,或者是可見與不可見型成癮。

比如:吸菸成癮、飲酒成癮、吸毒成癮、咀嚼檳榔成癮、網絡遊戲成癮、賭博成癮、消費購物成癮、窺探成癮、權欲財欲成癮、疑病成癮、性愛成癮、記恨妒忌成癮、以及強迫洗手、強迫思維等現象。

成癮行為看似種類繁多,但其基本特徵卻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欲罷不能,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那麼是什麼導致了欲罷不能?

無論是哪一種成癮行為,從表現來看,每當成癮者想要脫離成癮行為的時候,就會招致包括:焦躁、鬱悶、坐立不安、神不守舍、憤怒等難受、痛苦體驗,而只有順應成癮行為,痛苦感就會立即消失。顯然是脫離成癮行為所招致的痛苦體驗,導致了欲罷不能。或者說,之所以欲罷不能,就是為了緩解脫癮後的痛苦感。下面就以吸菸成癮為例。

比如:中午休息了,非吸菸者可以很坦然地進入到休息狀態,可是吸菸者卻不行,他還要做件事情,不然心裡就不舒服,也休息不好,那就是在休息之前必須要吸支菸。

再比如:即使是一位很懶散的吸菸者,每日裡也會很上心地把當天的“乾糧”、煙製品給備足。尤其是在出遠門的時候,對煙的儲備更是不敢有絲毫懈怠。原因很簡單,就是吸菸者實在無法、以及恐懼面對無煙可吸的日子。

因此只要釐清了無煙可吸、或者戒菸後出現的難受和痛苦體驗的真相,也就釐清了吸菸成癮機制的真相。

然而在對吸菸成癮機制問題的認識上,我們卻處於一個本末倒置的、以訛傳訛的謊言世界,一個巨大的誤區中。即普遍認為:戒菸後出現的難受和痛苦,是由於煙毒、或者尼古丁缺失導致的結果;菸草依賴就是尼古丁依賴。而且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人們對這一結論的認同,幾乎到了毋容置疑的地步。可是這一結論是錯誤的。正確的結論是,無煙可吸、或者戒菸後出現的難受和痛苦體驗與菸草本身無關,菸草依賴不是菸草的問題,而是我們的問題、是心理問題。

在此有人會提出質疑,這怎麼可能,不僅危言聳聽,更是罔顧事實。因為明明“只要戒菸、或者無煙可吸,吸菸者就會很難受和痛苦,而只要及時吸菸,難受和痛苦就會立即消失” 現象就擺在那,這麼顯而易見的現象,怎麼能說菸草依賴不是菸草的問題呢?是的,現實中確實存在著上述現象。但是這個現象具有很強的矇騙性,就像當初認同地心說的人,被“太陽東昇西落”現象所矇騙一樣。

下面就無煙可吸、或者戒菸後出現的難受和痛苦體驗的真相問題,做一具體分析和探討。以下是我們生活中的三點常識:

1)、人的一切行為,都如影隨形地伴隨著相應的心理活動,不然就與行屍走肉無異。就是說,戒菸者在戒菸的時候,實際上是同時做了兩件事情:一件是看得見的停止了煙毒、以及尼古丁向軀體的輸入;一件是看不見的、實施了一個相應的心理活動。

顯然戒菸後出現的難受和痛苦,其出處及根源,就體現在以上這兩件事情當中。

2)、所有的成癮行為,就起源來講,都是來自於生活。成癮行為、以及對應的成癮事物,並非是成癮者所專有。

比如:大量的、尤其是長期處於惡劣二手菸環境下的非吸菸者,雖然沒有吸菸之實,但體內並不缺少煙的成分。

比如:吸毒。所謂的吸毒也稱謂藥物濫用。就是說,毒品無非是些麻醉和精神類藥品,其用途首先是藥用,非吸毒者在醫病的過程中,對毒品的使用其總量並不在少數。然而又有多少人,是因為醫病而成為了吸毒者?

再比如:飲酒、網絡遊戲或者咀嚼檳榔等所有的成癮行為,非成癮者同樣都具有。

3)、情緒情感反應雖然伴隨著相應的事物而出現,但是二者之間並不存在本質上的聯繫。

比如:當一個人受到讚譽、或者被斥責時,會表現出自豪、得意,或者愧疚、膽怯等情緒反應。只是這些反應,並非來自某個人、或者是言語。因為無論是人還是言語本身,都不具有讓他人產生情緒反應的作用。

比如:有錢了,人人都會很高興、愉悅。只是這些反應,也絕非是錢物的作用。同樣,因為錢物本身並不具有讓人愉悅的功能,不然那些在銀行工作的人員,每天都會手舞足蹈起來。

再比如:飼養寵物的人,一旦寵物丟失,往往會表現出心急如焚、傷心、以及撕心裂肺般的思念。如若重逢又會非常歡喜,甚至會喜極而泣。同樣,這些反應也絕非是寵物本身作用的結果,與寵物沒有本質上的聯繫。

至此,只要把上述的三點常識性認知綜合起來考慮,便很容易得出:由心理活動導致的情緒體驗,才是戒菸後出現難受和痛苦的始作俑者。即吸菸成癮的機制,就隱藏在無煙可吸、以及戒菸後的心理活動當中,是心理問題,與菸草、或者尼古丁本身無關。

同理可知,所有的成癮行為所涉及到的情緒情感體驗,都與成癮所對應的事與物無關,而是與心理活動相關。

綜上所述,無論是抑鬱、慢病以及成癮機制,都與情緒情感密切相關。就是說,只要我們能夠釐清情緒情感的真實面目,再通過實踐,將情緒情感現象化解於無形之中,讓身心不再受情緒情感的影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重新恢復到自然和諧的生命狀態。如此也就等於是從源頭上化解了抑鬱、慢病以及成癮問題的困擾,實現防治疾病,保健身心的養生目的。而這也是《虛極靜篤養生療法》的思路、及依據。

討論到此,對於有效化解、超越情緒情感,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慢病、以及抑鬱、成癮問題這一點,已經毋容置疑。然而知道是一回事,能否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因為實際情況就擺在那裡。即道理上大家都明白,可是一旦攤上了事,又有幾個人能真得放下?比如:那些被診斷出身患癌症的人;那些被抑鬱情緒、以及戒斷反應折磨的死去活來的人,又有誰能真的做到平心靜氣、坦然面對?

那麼為什麼會有“明明知道不該如此,卻就是做不到”這樣的情況呢?根本上講原因就一個。即對情緒情感真相缺乏正確的瞭解,認知上存在著嚴重的誤讀,因此無法做到有的放矢而擺脫其羈絆。

就是說,能否正確瞭解和認識情緒情感的真實面目,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是重中之重。下面就開始直探情緒情感的真相。

三、情緒情感的出處、及其與外部事物


《虛極靜篤養生療法》(上)


首先來探討情緒情感的出處、及根源問題。在這個問題上,人們普遍存在著誤解。即總是習慣性地把情緒情感與具體的外部事物,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自覺不自覺地認為,情緒情感是由外部的事物直接作用的結果。

就像上一節所討論的、由成癮行為涉及的情緒情感問題,人們就普遍地將注意力放在了成癮行為所對應的事與物方面。即把由成癮行為引發的難受和痛苦,歸因是由成癮行為對應的事與物作用的結果,完全忽視了心理作用這一塊,其認知上的偏差,已經到了本末倒置的程度。

比如:把由吸菸成癮涉及到的難受、痛苦體驗,歸咎於是菸草、或者尼古丁作用的結果;把由嗜酒涉及到的難受、痛苦體驗,歸咎於是酒精作用的結果;特別是在吸毒問題上,幾乎所有的人,都把由吸毒所涉及到的難受、痛苦體驗,歸咎於是藥物作用的結果。

好在這一認知並不難糾正,只需要通過兩點常識性分析和觀察,就能夠把情緒情感的出處問題釐順清楚。由於有關情緒情感出處這一認知非常重要,因此有必要再重述一遍上一章的分析和觀察。常識告訴我們:

1)、人不是行屍走肉,每一個行為,都如影隨形地伴隨著相應的心理活動。比如:在戒除任何一個成癮行為的過程中,實際上是同時做了兩件事情:一件是看得見的停止了成癮行為;一件是實施了一個相應的、看不見的心理活動。就是說,戒除成癮行為後出現的難受和痛苦體驗,其出處及根源,就體現在以上這兩件事情當中。

2)、生活中的行為,人人都可能涉入。包括成癮行為、以及對應的成癮事物。比如:上網、飲酒、治病用藥等等。然而非成癮者卻並不會因為放下、遠離了成癮行為後,而出現任何的不快和痛苦。

顯然只要綜合上述兩點常識,就足以得出:由成癮行為引發的難受、痛苦的情緒情感反應,其出處是源自心理活動,而非對應的成癮事物。

其實在情緒情感與心、物的關係問題上,禪宗有著非常深刻的認識。比如在“風幡妙語”這個公案裡,就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

一天,六祖慧能雲遊到法性寺,正趕上法會。當時,有個僧人指著殿外被微風吹動的幡旗,提了一個問題,說:“幡旗正在飄動,請問各位,這是風吹幡旗在動呢?還是幡旗自己在動?”

這時有個僧人回答說:“當然是風吹幡動了。因為先要有風,幡旗才會動。”

而問話的僧人卻說:“我覺得是幡旗自己在動。因為動性在幡旗不在風。如果風吹在沒有動性的物體上,比如:房屋、巨石等,是不會動起來的。”

回話的僧人又說了:“不對,是風在動,這個跟動性沒有關係。如果沒有風在吹的話,即使是一根動性很強的羽毛,也不可能動起來。”二人各持己見僵持不下。

這時六祖慧能輕輕地站起來說:“諸位師父不要爭吵,請聽我說,這不是幡旗在動,也不是風在動,而是諸位師父們的心在動!為什麼呢?因為世上萬事萬物的顯現,都是因為有了我們這個當事人。如果我們不能聽、不能看、不能嗅、不能想、不能感知,那麼怎麼可能知道風吹幡動?怎麼可能知道周圍的一切呢?如此風也好、幡也罷,也就沒有了意義。所以我說不是風在動,也不是幡旗在動,而是諸位師父們的心在動。”

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起心動念,身外的因素是不會直接引發情緒情感反應的。或者說,外部事物只是通過感知覺引發了心理活動。如果沒有心理活動這個環節,再劇烈的外部事物,也不會產生情緒情感反應。心理活動與情緒情感反應,才是互為對應的關係。

經由上述分析,以及“風幡妙語”公案給予的啟示可知:情緒情感的根在人的心裡,其出處是源自於人的心理活動,與外部事物沒有本質的聯繫。

四、心理活動模式的侷限


《虛極靜篤養生療法》(上)


既然情緒情感是源自於心理活動,顯然只要對心理活動加以剖析,便可以進一步瞭解和認識情緒情感的真實面目。接下來,將對心理活動的相關問題展開探討。

1、心理活動模式

人的心理活動是一個極其複雜、隱匿的,一個持續不斷的動態過程。但是歸納起來,無非是以思想、及其反映的事、物為中心所展開的,“現在怎樣”與“應該怎樣”的對比、判斷、衡量、評估、取捨、抉擇等意識活動,以及具體的問題或想法。包括 :生活、工作及事業等方面。

就是說,人類心理活動的基本模式,是由以思想框架為核心的意識活動構成的,並且通過具體的問題或想法體現出來。

2、悖論、及其特徵

我們很早就發現,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思維活動始終存在著悖論,以及似是而非和無有意義的現象。比如:巴門尼德的“說謊者悖論”,就出自約公元前六世紀。悖論是一個困擾人們既古老又常新的話題。

什麼是悖論?悖論是同一命題中隱含著兩個對立的結論,而這兩個結論都能自圓其說。 其特點就是似是而非。即按照正確的邏輯推理,卻導出了邏輯上的矛盾。即:由A可以得出非A;由非A可以得出A。

悖論涉及的層面與內容既廣泛又複雜,而且一直在扮演著一個革命者的角色。比如:在1901年,由羅素髮現的“羅素悖論”就顯示出,作為數學基礎的集合論內部包含著矛盾。就是說,我們賴以認識客觀世界的精準工具本身有缺陷。這一發現,無異於在數學晴朗的天空響起了一聲霹靂。也因此,引發了數學歷史上第三次危機,並且撼動了整個數學的基礎。

羅素悖論是這樣構造的:在所有的集合當中,可以合法的分為兩類。一類是正常集合。即:集合不把自己作為自己的元素。比如:所有中國人組成的集合(集合本身不是中國人);所有自然數字組成的集合(集合本身不是自然數)。一類是非正常集合。即:集合把自己作為自己的元素。比如:所有概念的集合(集合本身就是一個概念);所有集合的集合(集合本身就是集合)。

現在讓所有不以自己為元素的集合,即正常集合組成一個集合R。那麼問:R屬於哪一類集合?

如果R是非正常集合。就是說R是把自己做為自己元素的集合。但R的定義是:它所有的元素都是不把自己作為自己元素的集合。所以R只能是正常集合。

如果R是正常集合。既R是不把自己作為自己元素的集合。根據R定義:所有不把自己作為自己元素的集合都是R的元素,說明R就是R的元素。所以R只能是非正常集合。

羅素悖論反映出的問題及其重大而深刻,好在它還有一個通俗的形式,便於我們理解,稱為理髮師悖論。內容是:有個理髮師規定,我只給不給自己刮臉的人刮臉。可是當他拿起刮臉刀,要給自己刮臉的時候,卻遭遇到了難題。

如果理髮師給自己刮臉,他就成了給自己刮臉的人,按規定他不該給自己刮臉。如果理髮師不給自己刮臉,按規定他又應該給自己刮臉。結果無論是刮,還是不刮,都是自相矛盾。

邏輯學家通過對羅素悖論不斷的研究發現,悖論的產生與源自那些“自我指涉”結構有關。所謂的“自我指涉”結構是指,“作為總體的元素、分子和部分反過來直接指稱這個總體,或者直接用這個總體來定義”時,所形成的關係結構(引號部分引自:陳波.邏輯哲學引論)。

就是說,“自我指涉”結構是形成悖論的基本特徵。

比如:羅素悖論。單就對全體顧客而言,理髮師只要按規定去實施本職工作,就不會出現任何的問題。但是當理髮師把對全體顧客的規定,反向作用到自己身上的時候,也就是作用到了規定的制定源頭上去了,從而形成了自我指涉結構。如此理髮師便把自己繞進了困境而形成了悖論。

再比如: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臂力再大,也不可能自己把自己提起來,這其中也是悖論的原因。即大而不大。因為用手臂這一軀體的一部分,來反向作用於軀體時,就是一個典型的自我指涉結構。

3、心理活動模式的悖論性

以上分別探討並明確了心理活動模式、悖論及其特徵。接下來將要探討的是《療法》的幾個重點內容:心理活動模式存在著結構性缺陷——悖論性。具體分析、探討如下:

有關心理活動的侷限,一般情況下不是很容易發現。因為我們自身就依附於舊有的模式當中,僅僅通過體驗是難以辨認的。而只有將心理活動運作到極致,使得問題到了最遠端、最為尖銳的時候,再通過理性分析,才能夠窺見一斑。就像機械手錶的技師們在組裝機芯時,為了尋找和發現幾十個齒輪間是否存在齧合問題,會通過條盒輪的力矩,讓齒輪處於高速運轉狀態來實現一樣。

而心理活動的極致狀態,往往是通過一些終極的、被稱作奧祕的問題體現出來的。比如:宇宙的圖景?生命的起源?人類不存在時世界的狀態?對死亡的恐懼?人為什麼要活著?等等問題。下面我們就通過對上述極致問題的剖析,來認識心理活動模式的侷限。

a、首先來分析“宇宙的圖景?”。這是一個關於宇宙極大、極小形態的問題。

關於宇宙的極大形態問題,也就是宇宙有無界限問題。我們無論回答宇宙是有界、還是無界,都是矛盾的。

如果說宇宙是有界限的,那麼當我們劃定了這個界限時,界限之外又算做什麼呢?因為所謂的界限,必定是由內外相互指示來加以區分的。而只要是涉及到內外的相互指示,對極大界限的劃定,最終就不可能完成。或者說,宇宙本來就是個極大的存在者,如果圍繞這個極大的存在者,再來判別界限問題,就是對宇宙概念的否定。

反之如果說宇宙是無界限的,既然是無界限的,那麼又怎麼可能將無界限綜合為一個整體——宇宙?如果沒有了宇宙這個存在者,又哪裡會有界限問題?

因此關於宇宙的極大、及有無界限問題,無論是有、還是無,其結果都是矛盾的。

關於宇宙極小形態問題。通過量子理論可知,如果電子被確定為是一個極小存在者的話,那麼它本身並沒有一個確切的形態。即它既可以是以波的形態存在,也可以是以粒子的形態存在,具體展現出哪種形態,取決於我們如何去觀察它。

就是說,關於宇宙的極小形態、及純粹的電子本身到底是什麼形態這個問題,沒有意義。就如同“手機外殼是什麼顏色?”這一問題沒有意義一樣。

b、生命的起源?

對於這一問題無論怎麼研究,答案無非兩種。一種是生命來自於某一個時刻,並且一定是無中生有。可是生命怎麼可能是無中生有呢?另一種是生命一直就存在著,並且從來也沒有一個開始。如果生命不曾開始,又如何一直存在呢?

看得出,對於這一問題,不管是哪一種答案,對我們的理性思維來講都是矛盾、無法想象的。

c、人類不存在時世界的狀態?

首先是要明確,探究這個問題的主體是我們人類自己,而探究的內容又必須是探究者不存在時的狀態,既然如此,那麼又靠誰來探究或者敘述呢?如果是有答案的話,那也只能是假借著人類不存在的名義,所描繪的也一定是經過了人類參與後的存在狀態。因為任何的“假如”、“推理”和“設想”等說辭,都不可能將我們自身從這種描繪當中剔除出去。所以此問題的任何答案,一定都是答非所問、似是而非,或者是沒有意義的。

d、對死亡的恐懼?

恐懼是生命存在時的一種情緒反應,死亡是指生命結束後的狀態。就是說,當對死亡的恐懼出現的時候,死亡並沒有來臨,而當死亡來臨的時侯,恐懼的主體也就不存在了。即死亡與對死亡的恐懼是毫不相關的兩回事。

顯然圍繞存在的狀態,去探討與存在狀態不沾邊的話題,其答案同上,要麼是答非所問、似是而非,要麼就是沒有意義。

e、人為什麼要活著?或者是人活著的意義?

這是一個由“人”和“活著”兩個概念構成的問題,表面看這兩個概念是不同的,但是在這個問題中,這兩個概念的內涵卻是相同的。因為一個人之所以能稱其為人,前提必須是要活著,而只有活著,人才能稱其為人。

而由兩個內涵相同的概念構成的問題,其答案也是同上,要麼是答非所問、似是而非,要麼就是沒有意義。

就如同“鳥為什麼要飛?”、或者是“鳥飛起來的意義?”這類問題的答案沒有實際意義一樣。因為“飛”是“鳥”的抽象概念,兩個概念內涵一致。

顯然以上幾個極致問題,單從邏輯上看,清晰且符合規則,但其答案卻是矛盾和相悖的,並且都屬於典型的“自我指涉”結構。即“宇宙”、“生命”、“人類”、“死亡”、“人”這些概念,分別是每個問題的中心,而每個問題探尋的對象,又無不是指向這個中心。

由此可見,只要是涉及到了“自我指涉”結構這樣的問題,也就是問題探尋的對象、方向,指向的是問題的中心,那麼其答案必定是相悖和無有意義的。“自我指涉”結構問題的存在,反映出了心理活動模式的悖論、及似是而非性。

4、心理活動模式的衝突性

前面提到過,心理活動儘管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但其基本形式,無外乎是“現在怎樣”與“應該怎樣”之間的比較、判別、修正等意識活動。而且現實生活中,人們又是普遍地處於行隨所願、事隨所願的求取、以及想要變成什麼的活動狀態中,很難停下來,即便是全部的願望獲得了滿足,至少還有一個活得久的願望存在。所求隨所願幾乎就是貫穿於每個人一生的心態。

然而有比較、求取,有想要變成什麼的願望,就一定會伴隨著事與願違和分歧,而事與願違和分歧正是衝突的根源。所以說,只要還有心理活動,還在起心動念,衝突就不可避免。衝突是心理活動模式的必然結果及特性。

5、心理活動模式的亦真亦幻性

我們都知道,概念是思想、及心理活動的基本單元,而且概念是對事物本質特點的概括,是從鮮活的自然背景中,由人為設定出來的、一個被固化了的符號。虛擬性、以及非實有性是概念的本質屬性。概念與被概念所描述的真實世界毫不沾邊。

比如:“一杯水”這個概念。實際上真實的世界裡並沒有“一杯水”這個東西。因為在真實的世界裡,“一杯水”的存在,至少離不開氣壓、溫度、引力、光線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任何一個因素的缺失,都不會產生“一杯水”現象。而“一杯水”這個概念,不過是把這些因素統統給剔除出去的,一個固定和不變的符號。顯然概念、與概念所描述的事物完全是兩回事。

另外,由於心理活動的展開,必須要以機體的生命活動和器官的機能為依託。可見心理活動是經由真實、鮮活的生理基礎,與來源於思想庫存中的幻化、僵死的概念共同來完成的。因此亦真亦幻是心理活動模式、及情緒情感的又一個特性。

這一特性反映在生活中,就是一種身心不和諧、分離的狀態。具體表現就是人在這裡,可是心思卻早已飛到了別處。

比如:吃飯時不在吃飯;散步時不在散步等等。 或者是情緒來了,但具體的事情要麼是已經過去了,要麼就是還沒有發生、不存在。像:對某件事的擔心;對死亡的恐懼等等。

6、整體性侷限

以上是從侷限特性的角度展開的探討。下面再從整體性角度來加以分析。

就我們所處的自然界而言,如果把人類全體視為是一個單元,那麼剩下的部分,就是區別與我們人類的外部世界了。而無論是從存在順序,還是從體量上看,這個外部世界依然是代表著自然界,我們人類不過是從自然界這個大背景中,被提取出來的一個微小部分而以。所以人類與外部世界的作用,也就是與自然界的作用。

顯然來自於自然界中的人,回過頭再去作用於代表自然界的外部世界,這是一個典型的“自我指涉”結構。就是說,站在事物整體的角度看,人類關於精神、文化及心理動態的發展,無一不是處於矛盾、衝突以及悖論的大環境中,並受其影響。

比如:衝突性。趨利避害、趨樂避苦這種以思想為依託的人性本能、行事原則,與生物本身向死而生的自然法則的作用關係,就是存在於生活中各個層面的衝突源。

比如:悖論性。在人類文明、科技發達、進步的當今世界,心智的扭曲卻是空前的,並時刻伴隨著人類被自我毀滅的風險。即文明與野蠻殘暴始終是並存的。

進一步分析還可以發現,作為獨立的個體、或者自我,在與他人所構成的彼此關係上,實質也是個人與外部世界和自然的關係。可見不僅在心理活動的模式中,具有“自我指涉”結構,在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係中,同樣也具有“自我指涉”的悖論結構。

五、心理活動模式侷限的影響


《虛極靜篤養生療法》(上)


心理活動模式的矛盾、衝突及悖論性,充分說明了我們人類的心理是不完美的,有著巨大的漏洞、及嚴重的缺陷。情緒情感現象的存在,就是侷限的具體反映,並通過抑鬱、慢病及成癮等問題表現出來。心理活動模式的侷限是人為的範疇,並非是自然的屬性。

1、侷限與抑鬱

下面通過具體案例,來分析和說明心理侷限是如何導致抑鬱的。

案例一、

案情介紹:這是個事業有成,家庭和睦的白領青年。可是在光鮮的背後,內心卻時常發出這樣的呼喊:我要怎樣做才能不痛苦?有誰能給我一個活下去的理由?

問題起始於多年前一次同學聚會,會上他遇到了久違的同班戀人,勾起了對往事的美好回憶,愛戀之情也油然而起,不過聚會結束後,大家就各奔東西,再也沒聯繫過。

事情本該就此結束,但不曾想,從這次聚會以後,他的腦海裡總會浮現出初戀情人的身影、以及過去的生活點滴,他不斷告誡自己,事情已經過去、不許再涉獵了。可是過了一段時間發現,心緒好像更加煩亂,而且還出現了影響工作及正常生活的苗頭。比如:睡眠、食慾、工作精力等方面都出現了不適的情況。為此倍感焦慮,並常常自我責備,甚至質疑自己的人品,期間不停地去探討、思考一些諸如:愛情的真諦;責任、家庭與人生等等問題。待事情發展到後期,再加上工作上的一些不如意,已經不單是無法忘卻的煩惱了,漸漸地問題開始泛化,對生活的一切都不再信賴,所有的事情都變得灰暗起來。就這樣,幾年下來,一直都是處於這種看不見的掙扎之中,致使心力憔悴,痛苦不堪。

案情分析:其一、剛開始,這不過是一個如何面對和處理過往記憶的遺忘問題。然而無意中卻把自己導入了強迫心理的狀態中。即試圖通過意志力強求、排斥記憶中的某個念頭,反而會使得念頭越來越強的一種心理活動。

因為記憶是對過去的一種印記,是意識中的一個信息。同樣想忘卻的心理,也是自我意識中的信息,當這兩股信息相互作用,由於作用與反作用的關係,除了會引起衝突心理之外,其結果必然是處於越想忘掉、越難忘的窘況。

其二、心理活動悖論性的使然,令當事人長期處於矛盾、衝突的心理狀態。

“自我指涉”結構,不僅是悖論問題的特徵,在對事物的探尋過程中,隨著探尋方向不同,也會產生“自我指涉”現象。即當我們沿著某件事物的發展順序,去正向探尋問題時,會得到一系列的、不含有矛盾的結論或內容。而面對同樣的事物,如果再反向去探尋問題時,那些由正向探尋所獲得的結論或內容,便都成了被質疑的對象了。

就理髮師悖論而言。當理髮師按規定的方向,只面向顧客進行操作時,就會與規定相符,不會出現任何的矛盾、衝突。而當理髮師反向面對自己,把自己也當成是顧客時,即問題的探尋方向指向了規定的源頭,由此便形成了“自我指涉”現象。結果當理髮師按規定再去操作時,便產生了悖論。

同樣道理,在這個案例中,當事人長期思考、探索的那些諸如“愛情的真諦”、“責任、家庭與人生”等等問題,由於反向探尋的原因,心中必然會產生矛盾和衝突。

比如:當探尋“愛情是什麼?”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以往的那些沿著,以“愛情”為中心的正向的努力,包括已經建立的信念、認知、關係以及所達成的現狀等等,就統統成了被質疑的對象了。從而滋長消極、以及矛盾、衝突心理,並受其煎熬。

其三、經由思維現態可知,當事人已經深深陷入到了心理活動侷限的泥潭中。

比如:“我要怎樣做才能不痛苦?”的吶喊。本來他的問題歸根結底,是以思想為框架的心理活動侷限作用的結果,可是現在他又想試圖通過思維,即通過“現在怎樣與應該怎樣”的探尋方式去解決問題。然而思想層面的問題,又怎麼可能經由思想得以解決?

再比如:“有誰能給我一個活下去的理由?”的吶喊。其中的“活著”是一個人之所以成為人的前提條件,即“活著”和“我”具有相同的內涵。而以“活著”去作用於“活著”的表象“我”,便構成一個典型的“自我指涉”的悖論問題。其結果就是,此問題儘管在邏輯上沒有任何不妥,但其答案只能是答非所問、似是而非,除了製造矛盾,沒有一點意義,更別說解決遺忘問題了。因為活著就是人存在的方式,哪裡還需要額外的理由?

案例二、

案例介紹:這是一名援非工程師。在非洲工作期間,由於受傷接受過輸血、手術等醫療。回國後,一直擔心被艾滋病感染。多年來,幾乎是嘗試過所有相關檢查,全部呈陰性。可是擔憂的心理並沒有因此有所緩解,總感覺身體有類似艾滋病的反應而不舒服。認為:科學再怎麼進步、嚴謹,也不可能百分百的正確,怎麼知道自己不是被錯檢的?因此而矛盾、痛苦,嚴重影響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甚至期盼自己被確診為艾滋病,如此也會比現在的狀態好受。

案例分析:此案例的重點,並非在是否患病、或疾病本身方面,對於是否患病的擔心,只不過是一個由頭。此案例的關鍵點是心理活動衝突性在作祟。

首先,當事人有一個信念,即“科學再怎麼進步、嚴謹,也不可能百分百的正確”。可以說,這一信念沒有毛病,具有絕對的真理性。而正是由於這一信念的真理性,使得那些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關於艾滋病的檢驗理論、技術及設施,無論再怎麼先進、權威,都逃脫不掉不可信的結局,而令當事人處於一方面追求、依賴科學檢驗,一方面又懷疑檢驗結果的矛盾、衝突心理中,並源源不斷地產生擔憂、恐懼情緒,引發痛苦。

2、侷限與慢病

和諧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則,而慢病是源於機體組織的和諧性遭到了破壞,導致軀體功能紊亂、失常,使得自身細胞、及器官出了問題所致。比如:癌症、高血壓、心臟病等等。

顯然作為機體和諧性的天敵——心理活動的侷限,對於慢病起著決定性的影響。即一個人如果能擺脫心理上的侷限,保持良好的機體和諧狀態,便可以從根本上遠離、或治癒慢病。

就是說,慢病不過是心理侷限的外延,對於慢病的治療,如能從侷限以及調心方面著手,可謂是釜底抽薪。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於侷限與慢病的關係是深有體會。

比如:在疾病面前,要保持積極的心態,是句耳熟能詳的忠告。不過這只是一個自欺欺人的說辭而已。因為只要有選擇、比較,就一定會有矛盾、衝突,在追求積極心態的同時,焦慮、恐懼等消極心理會始終伴隨其左右、如影隨形。如此保持積極心態的提法,等於是沒有提法,什麼也解決不了,只能任憑情緒情感肆虐。

而只有重新認識自己,改變或超越心理活動模式,才能夠從根本上擺脫情緒及慢病的困擾。當然首先是要具備這樣的認知:心理侷限是人為的範疇,並非自然的屬性。

比如:衝突心理。衝突是源於分歧、及事與願違,而分歧、事與願違離不開比較、判斷及想要變成什麼的心理活動。顯然比較、判斷等心理活動,是人類特有的屬性。

再比如:對死亡的恐懼。這是個具有代表性的恐懼心理。不過自然當中並沒有死亡恐懼這回事,這純粹是心理的使然。就是說,對死亡的恐懼是人為的一種心理反應,並非死亡本身作用的結果。因為死亡一旦成為事實,恐懼的主體就已經不復存在,沒有了主體,又哪裡會出現恐懼?

以上是關於侷限與慢病問題,下面再來了解侷限與成癮問題。

3、侷限與成癮

前面已經探討過,所謂的成癮是指對某種身心行為無法做到有效取捨而產生依賴,而且成癮現象的機制,就隱藏在心理活動當中,是心理問題,與成癮所對應的事物無關。

那麼怎樣判斷成癮行為?成癮有個典型特徵——欲罷不能。即想停、停不下,想忘、忘不了。而且是起始於明白、失於明白;起始於控制、失於控制。一旦想停止成癮行為,就會招致更大的難受和痛苦。兩害相權取其輕,為了緩解不適和痛苦,只好無奈地、反覆不停地依賴成癮行為而無法自拔。

比如:在一段時間裡,如果因為沒有手機可用,而感到焦慮、難受及神不守舍的話,那就說明有了手機成癮心理,其強弱程度視痛苦的狀態而定。

成癮並不是個別現象,不僅種類五花八門、沒有好壞之分,而且所有的行為都有成癮的可能,人人都被成癮的鏈條捆綁著。

當一個人自從開始有了慾望、需求的時候起,窮其一生都處在行隨所願、事隨所願的取捨當中,很難停下來。因為一旦追逐、滿足願望的行動停止,生命便會失去活力而抑鬱、無聊乃至痛苦,可謂是欲罷不能。因此心隨所願,願隨所望,便是一個普遍的、存在於每個人一生中的成癮行為。

只是隨著一些對生活、健康構成威脅的成癮行為的泛濫,如何從源頭上預防及解決成癮行為,便成了一件緊要的事。那麼為什麼會有成癮現象?在這裡,我們還是以吸菸成癮為例,來說明成癮的機制問題。

首先來確定一個關鍵點,即戒菸實際面對和作用的對象是什麼?在此有人會說,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吸菸是區別吸菸者與非吸菸者唯一的行為,只要不再吸菸,也就成功戒菸了。因此吸菸行為就是戒菸實際面對和作用的對象。

沒錯,吸菸確實是區別吸菸者與非吸菸者唯一的行為,不過把吸菸行為看成是戒菸實際面對和作用的對象卻是非常不妥。因為只要稍加留意便會發現,吸菸行為是一個典型的、由綜合因素構成的行為。其中包括:肢體動作、身體器官、煙製品、打火機、空氣、吸菸環境以及渴望吸菸的念頭等等。

在這些眾多的因素當中,除了渴望吸菸的念頭這唯一的因素之外,剩下所有的因素非吸菸者都同樣擁有。顯然把吸菸行為視為是戒菸的對象,就太過於籠統和模糊了,根本就沒有方向性可言。試想以這樣一個不確切的目標去引領戒菸行動,即使是擁有再強大的戒菸願力,也很難落實到實處,又怎麼可能收到好的戒菸效果呢?

而只有把渴望吸菸的念頭,這個唯一區別吸菸者與非吸菸者的因素,視為是戒菸的對象,戒菸行動才會是精準、有的放矢的,其結果才會是有效的。所以說,成功戒菸也是一個關於如何令念頭消失、以及遺忘的藝術。

好了,明確了戒菸的對象後,再來了解戒菸又是怎麼回事?戒菸者以往所說的戒菸,無非是指以否定、對抗和排斥心態去面對吸菸行為。實際上,也就是以頂、扛、熬的心理,去作用於渴望吸菸的念頭。

如此一來,兩股大腦中的能量,便形成了作用於反作用的狀態,形成了衝突心理與悖論心理,導致兩個結果,其一、令渴望吸菸的念頭越戒越強。其二、嚴重干擾大腦這個中樞器官,而產生痛苦的戒斷反應。從而導致戒菸難。

因此所謂的成癮,就是在處理慾望或念頭時,由否定、對抗或排斥的心態,引發了衝突和悖論心理,不僅使得慾望或念頭難以消失,而且伴隨著沒玩沒了的痛苦,因而導致欲罷不能而產生依賴。即成癮現象是心理活動侷限的一種外在反映。

六、迴歸自然、挑戰自我,活出真實的生命狀態


《虛極靜篤養生療法》(上)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療法》本來是以探討、解決抑鬱、慢病及成癮問題為出發點的,不過經由一路的探尋、觀察發現,這些問題的存在,還有著寶貴的警示意義。即告知我們,以思想為架構的心理活動模式、及其引發的情緒情感存在著侷限,包括:衝突、悖論以及亦真亦幻的特性。從而註定了以思想框架為核心的、充滿情感色彩的人生,不過就是個笑話。正可謂:“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所以無論是從解決問題的角度,還是從達成生命覺悟的角度,都向我們發出了挑戰,即用心去擺脫、超越充滿侷限的心理模式,迴歸到和諧自然的生命狀態,來一場心理上的革命,是非常必要和值得的。

如果我們整個的人生,就只能停留在充滿侷限的心理模式上,不曾體驗過清靜、和諧、真實的生命狀態的話,那可就真的悲哀了。

以上是《虛極靜篤養生療法》“認知重建”的內容,也是《療法》的核心部分。因為只有對這一部分的內容充分領悟,並建立起了正確的認知,才能經由實踐、及身體力行,轉化為真實的生命狀態。就是說,只有能賦予行動的認知,才是真知,不然就是妄想;只有在認知指導下的行動,才是篤行,不然就是蠢行。知行合一是正道。

最後再簡介一下“虛極靜篤,迴歸自然——《虛極靜篤養生療法》(下)”的內容要點:

1)、目標:身體力行,調整心理活動狀態。包括:靜中守靜、和動中守靜。

2)、實踐原則:化解和超越。

3)、調心心法:致虛極,守靜篤。即意識方面,要進入到內不住心、外不住境,以及無形無相、全體透空的境界。要抱持一顆赤子之心,將自我融入到背景當中。情緒情感方面,要體驗出平和寧靜、清涼喜悅的狀態。

好了,關於《虛極靜篤養生療法》(上)的內容就介紹到此,更多瞭解,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虛極靜篤迴歸自然。謝謝大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