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麥香飄(散文)

小麥 農民 農村 農藥 三農問題 鳳城在線 2019-06-08

六月麥香飄(散文)

靳士民

初夏的六月,田野裡一片金黃,輕風陣陣送來小麥那醉人的芳香。過了芒種節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麥收時節了。

六月麥香飄(散文)

“三夏”麥收對於農民來說是一年中最繁忙的季節了,既要夏收還要夏種和夏管,勞動強度那是可想而知的,繁忙的時候那是不分白天和夜晚的,儘管如此,仍然能從他們匆忙的腳步聲中和掛在臉上的笑容裡,感悟到人們對豐收的那種期待和熱切盼望。他們所期待是今年小麥的收成比去年更好,盼望的是今年的小麥能賣個好價錢······

曾記得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冀中平原的廣大農村實行的是人民公社+生產隊的基層農村的管理模式,每年的“三夏”大忙季節算起來前前後後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才能將麥收忙完。那個時候,根本沒有聯合收割機,收割小麥全部都是人工,凌晨三、四點鐘天才矇矇亮,生產隊上的鐘聲和喇叭的廣播聲就會同時響起,督促人們趕快下地收割小麥,人們從睡夢中爬起來,在生產隊長的帶領下,走進了麥浪翻滾的田野,開始了一天緊張而又繁重的勞動。年輕的男女壯勞力揮鐮收割,年齡較大和體質較弱的則負責將割倒的小麥收起來捆成麥個,拉到場裡進行脫粒或碾軋,再經過揚場等多道工序,最後才能得到這來之不易的小麥。

六月麥香飄(散文)

到了八十年代初期,全國廣大農村基本上都已經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每家每戶都分到了自己的責任田,從根本上克服了在生產隊時的那種“出工人等人,幹活人看人,收工人追人,秋後氣死人”的舊的管理模式,新的生產責任制和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儘管那時農民手裡並不富裕,可他們卻捨得在自己的責任田裡投入,購買化肥、種子、農藥等生產資料,使糧食產量有了大幅度得提高。那個時候有些比較富裕和思想比較前衛的農戶開始聯戶購買小型拖拉機和小型收割機,叫它收割機其實它的功能是比較單一的,也只能是將成熟的小麥割倒而已,叫它割晒機應該更確切些,剩下的活還要重複在生產隊時的其它工序,儘管如此農民還是感到了它省時、省力、收割速度快等優點。此時,他們已經很滿足了,因為他們再也不用臉朝黃土背朝天,彎腰曲臂割麥子了。

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中央連續出臺了多個一號文件,將“三農”工作列入了重要的議事日程,不但減免了流傳了上千年的農業稅,而且還對種糧農民進行良種、化肥、農藥等補貼,與此同時,農民購買包括聯合收割機在內的大型農機具,均可享受國家的農機補貼。這樣以來,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購買農機的積極性,短短几年的功夫,聯合收割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少到多,農民收割小麥全部實現了機械化。現在,每年到了麥收季節,農民再也不用為割不了小麥而發愁了。他們只需將自家的拖拉機開到地頭,坐在陰涼處喝著茶水,用不了兩個小時的功夫,聯合收割機就會將收割好的金燦燦的小麥裝上你的拖拉機,開進你的家裡,過去需要忙乎一個多月的“三夏”麥收,竟在轉眼的功夫就已經結束了,這在過去那真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六月麥香飄(散文)

我想,過去的一切都已成為過去,變成一段值得回憶的往事,可它卻在老一輩人的記憶裡烙下抹之不去的印記。如果將這一段過去的故事講給九齡後的年輕人聽,他們又能做何感想?是不是覺得老一輩的人實在是太笨了,簡直無法想象,假如他們生活在那個特定的環境裡,又將如何去面對?是不是也有父輩們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呢?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一定能從父輩們的身上得到有益啟迪,為建設美麗富饒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出出自己的聰明才智,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經過我們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廣大農村必將變成一個個人人享受自由、民主、快樂、幸福的美好家園······

作者 地址:高邑縣高邑鎮馬留村

原載於2012年6月15日《今鄗新聞》第四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