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濰坊市行政區劃情況

濰坊,山東省下轄地級市,古稱“濰州”、“濰縣”,又名“鳶都”,位於山東半島的中部,與青島、日照、淄博、煙臺、臨沂等地相鄰。氣候屬暖溫帶季風型半溼潤大陸性氣候,市域地貌自北向南,由低到高,形成幾個臺階。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937.3萬人。

濰坊是是世界風箏都,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全國循環經濟示範市,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2017年,濰坊市入選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2018年4月2日,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支持新一批城市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名單,全國17座城市入選,濰坊名列其中。2018年1月,濰坊入選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

區劃沿革

1950年,濰坊市撤銷;1959年又重建濰坊市,為縣級市,屬昌濰專署。

中國濰坊市行政區劃情況

世界風箏都紀念廣場

1949年6月,魯中南三專署所轄之濰安、丘南、臨朐3縣劃歸昌濰專區。

1950年5月25日昌濰專區駐地由益都遷至濰坊,原膠東區西海專署所轄之昌邑、昌南、濰北3縣,及渤海區清河專署所轄之壽光、益壽2縣劃歸昌濰專區。

1952年7月,撤銷益臨、益壽、濰安3縣。

1953年7月24日原淄博專區所轄之臨淄縣劃歸昌濰專區。同時撤銷濰北、丘南、壽南3縣。

中國濰坊市行政區劃情況

臨朐

1955年3月,博山縣由淄博市劃入昌濰專區。同年撤銷羊角溝直屬區併入壽光縣,1956年,膠州專區撤銷。其所轄之膠縣、膠南、藏馬、五蓮、諸城、高密6縣及萊陽專區的平度縣一併劃入昌濰專區。同年,藏馬縣撤銷,昌南併入昌邑縣。

1958年10月,濰縣併入濰坊市(縣級),博山劃歸淄博專區,臨淄併入益都縣,膠南、膠縣劃入青島市。

1961年,膠南、膠縣復歸昌濰專區。臨淄、濰縣恢復原建制,仍屬昌濰專區。

中國濰坊市行政區劃情況

濰坊夜景

1967年3月13日,昌濰專區改為昌濰地區。轄濰坊市(縣級)和益都、昌邑、高密、諸城、昌樂、臨朐、壽光、安丘、濰縣、五蓮、平度、膠縣、膠南、臨淄14縣。

1969年12月,臨淄縣劃歸淄博市。

1977年增設黃島區,屬昌濰地區。

1978年膠南、膠縣及黃島區劃歸青島市。昌濰地區時轄:濰坊市(縣級)和益都、昌樂、安丘、臨朐、濰縣、壽光、昌邑、高密、諸城、五蓮、平度11縣。

1981年7月,昌濰地區改名濰坊地區,所轄縣(市)不變。

1983年10月,撤銷濰坊地區建制,改建省轄(地專級)市,沿用濰坊名稱,實行市管縣體制。同時,平度縣劃歸青島市,原濰坊市(縣級)和濰縣析置為濰城、寒亭、坊子3個區,益都、壽光、昌樂、臨朐、昌邑、高密、安丘、諸城、五蓮9縣。

1986年3月撤銷益都縣,設立青州市;1987年7月撤銷諸城縣,設立諸城市;1992年五蓮縣劃歸日照市;1993年6月撤銷壽光縣,設壽光市;1994年1月撤銷安丘縣,設安丘市;1994年5月撤銷高密縣,設高密市;1994年5月,由濰城、寒亭劃出部分村,增設奎文區;1994年6月撤銷昌邑縣,設昌邑市。

區劃詳情

截至2016年,濰坊市轄奎文區、濰城區、寒亭區、坊子區,青州市、諸城市、壽光市、安丘市、高密市、昌邑市,昌樂縣、臨朐縣等4區、6市、2縣。[6]市政府駐地奎文區勝利東街99號。

行政區劃

行政區面積人口駐地轄區

濰坊市16140平方千米924.72萬人奎文區60個街道、62個鎮

市轄區

濰城區290平方千米42.2萬人(不含開發區8.9萬人)於河街道6個街道

寒亭區1200平方千米30.7萬人(不含濱海區9.9萬人)寒亭街道7個街道

坊子區906平方千米31.9萬人(不含峽山區23萬人)鳳凰街道7個街道

奎文區183平方千米45.1萬人(不含高新區19.7萬人)廣文街道11個街道

臨朐縣1834平方千米83.43萬人城關街道2個街道、8個鎮

昌樂縣1101平方千米61.59萬人寶都街道4個街道、4個鎮

縣級市

青州市1569平方千米95.7萬人王府街道4個街道、8個鎮

諸城市2168平方千米110.1萬人密州街道3個街道、10個鎮

壽光市2072平方千米115.7萬人聖城街道5個街道、9個鎮

安丘市1713平方千米94萬人興安街道2個街道、10個鎮

高密市1524平方千米91.3萬人醴泉街道3個街道、7個鎮

昌邑市1578平方千米61.4萬人奎聚街道3個街道、6個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