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為什麼畫出來的字不是書法作品

米芾行書帖

宋代徽宗皇帝曾問米芾本朝的書法家有哪些人,一向快人快語的米芾歷數之後逐個評論道:“蔡京不得筆,蔡卞得筆而乏逸韻,蔡襄勒字,沈遼排字,黃庭堅描字,蘇軾畫字。”他戲稱自己是“刷字”。自負狂傲的米芾雖然一時戲言,以偏概全,卻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那些書家書法的弊端。

且不說勒字、排字、描字、刷字,倒還真有畫字者。特別是當今書壇,常見一些江湖中人以字為畫,寫一“舞”字竟能描畫出一對男女摟抱共舞的模樣;寫“海納百川”橫批,竟將草書“海”字的最後一劃,拖曳成長長的海水波浪狀。嗚呼,此等惡俗,真不堪入目!

"
為什麼畫出來的字不是書法作品

米芾行書帖

宋代徽宗皇帝曾問米芾本朝的書法家有哪些人,一向快人快語的米芾歷數之後逐個評論道:“蔡京不得筆,蔡卞得筆而乏逸韻,蔡襄勒字,沈遼排字,黃庭堅描字,蘇軾畫字。”他戲稱自己是“刷字”。自負狂傲的米芾雖然一時戲言,以偏概全,卻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那些書家書法的弊端。

且不說勒字、排字、描字、刷字,倒還真有畫字者。特別是當今書壇,常見一些江湖中人以字為畫,寫一“舞”字竟能描畫出一對男女摟抱共舞的模樣;寫“海納百川”橫批,竟將草書“海”字的最後一劃,拖曳成長長的海水波浪狀。嗚呼,此等惡俗,真不堪入目!

為什麼畫出來的字不是書法作品

當然,比上述江湖書法畫得要高明的倒是有些畫家的書法。雖然它不似那般惡俗,但是依然是毫無美感:或如枯枝縱橫,雜亂無章;或者聚墨成形,狀若塗鴉;或是矯揉造作,堆砌滿紙。其實,這樣的東西根本算不上是一件書法藝術作品,它只能算作是這個人寫的毛筆字罷了。

為什麼這些畫出來的字不是書法作品呢?因為不僅繪畫的鉤、勒、皴、擦、點等筆法,烘、染、破、潑、積等墨法,不同於書法,而且畫家創作時,根據構圖、造型、設色、佈局的習慣和需要,起始之筆可以從畫幅上任何一處開始。與這種空間藝術不同的是,書法不僅是空間的,而且更是時間的藝術。無論哪個年代、哪位書家的書法作品,你都可以看出書家第一筆是從何處落筆,最後一字的最後一劃是如何收筆。整幅字從上到下,從左至右,就象一條自然流淌著的生命的河流,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哪怕是字字獨立的篆書、楷書,也是如“群鴻戲海,雲鶴遊天”。這就是書法的書寫特性。

"
為什麼畫出來的字不是書法作品

米芾行書帖

宋代徽宗皇帝曾問米芾本朝的書法家有哪些人,一向快人快語的米芾歷數之後逐個評論道:“蔡京不得筆,蔡卞得筆而乏逸韻,蔡襄勒字,沈遼排字,黃庭堅描字,蘇軾畫字。”他戲稱自己是“刷字”。自負狂傲的米芾雖然一時戲言,以偏概全,卻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那些書家書法的弊端。

且不說勒字、排字、描字、刷字,倒還真有畫字者。特別是當今書壇,常見一些江湖中人以字為畫,寫一“舞”字竟能描畫出一對男女摟抱共舞的模樣;寫“海納百川”橫批,竟將草書“海”字的最後一劃,拖曳成長長的海水波浪狀。嗚呼,此等惡俗,真不堪入目!

為什麼畫出來的字不是書法作品

當然,比上述江湖書法畫得要高明的倒是有些畫家的書法。雖然它不似那般惡俗,但是依然是毫無美感:或如枯枝縱橫,雜亂無章;或者聚墨成形,狀若塗鴉;或是矯揉造作,堆砌滿紙。其實,這樣的東西根本算不上是一件書法藝術作品,它只能算作是這個人寫的毛筆字罷了。

為什麼這些畫出來的字不是書法作品呢?因為不僅繪畫的鉤、勒、皴、擦、點等筆法,烘、染、破、潑、積等墨法,不同於書法,而且畫家創作時,根據構圖、造型、設色、佈局的習慣和需要,起始之筆可以從畫幅上任何一處開始。與這種空間藝術不同的是,書法不僅是空間的,而且更是時間的藝術。無論哪個年代、哪位書家的書法作品,你都可以看出書家第一筆是從何處落筆,最後一字的最後一劃是如何收筆。整幅字從上到下,從左至右,就象一條自然流淌著的生命的河流,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哪怕是字字獨立的篆書、楷書,也是如“群鴻戲海,雲鶴遊天”。這就是書法的書寫特性。

為什麼畫出來的字不是書法作品

書法幾乎從一開始就不會為一幅作品苦心經營,而是與文人為了公務或私事而進行的文字書寫緊密相連。因此,書法創作是一次性的一揮而就,它落筆即成,不可修改,絕不會像繪畫那樣“十日畫一山,五日畫一水”。從先秦到唐宋,書法藝術都是呈現於碑文、簡札、手卷、草稿、題跋、題壁的書寫之中。書法的自然書寫的特性,使得書法作品看起來一切都是妙手偶得,渾然天成,不求工而自工。正因為如此,王羲之《蘭亭序》和顏真卿《祭侄季明文稿》這兩件草稿,儘管是有多處塗改的墨跡,但絲毫不妨礙它們成為書法史上的最華美的篇章。

"
為什麼畫出來的字不是書法作品

米芾行書帖

宋代徽宗皇帝曾問米芾本朝的書法家有哪些人,一向快人快語的米芾歷數之後逐個評論道:“蔡京不得筆,蔡卞得筆而乏逸韻,蔡襄勒字,沈遼排字,黃庭堅描字,蘇軾畫字。”他戲稱自己是“刷字”。自負狂傲的米芾雖然一時戲言,以偏概全,卻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那些書家書法的弊端。

且不說勒字、排字、描字、刷字,倒還真有畫字者。特別是當今書壇,常見一些江湖中人以字為畫,寫一“舞”字竟能描畫出一對男女摟抱共舞的模樣;寫“海納百川”橫批,竟將草書“海”字的最後一劃,拖曳成長長的海水波浪狀。嗚呼,此等惡俗,真不堪入目!

為什麼畫出來的字不是書法作品

當然,比上述江湖書法畫得要高明的倒是有些畫家的書法。雖然它不似那般惡俗,但是依然是毫無美感:或如枯枝縱橫,雜亂無章;或者聚墨成形,狀若塗鴉;或是矯揉造作,堆砌滿紙。其實,這樣的東西根本算不上是一件書法藝術作品,它只能算作是這個人寫的毛筆字罷了。

為什麼這些畫出來的字不是書法作品呢?因為不僅繪畫的鉤、勒、皴、擦、點等筆法,烘、染、破、潑、積等墨法,不同於書法,而且畫家創作時,根據構圖、造型、設色、佈局的習慣和需要,起始之筆可以從畫幅上任何一處開始。與這種空間藝術不同的是,書法不僅是空間的,而且更是時間的藝術。無論哪個年代、哪位書家的書法作品,你都可以看出書家第一筆是從何處落筆,最後一字的最後一劃是如何收筆。整幅字從上到下,從左至右,就象一條自然流淌著的生命的河流,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哪怕是字字獨立的篆書、楷書,也是如“群鴻戲海,雲鶴遊天”。這就是書法的書寫特性。

為什麼畫出來的字不是書法作品

書法幾乎從一開始就不會為一幅作品苦心經營,而是與文人為了公務或私事而進行的文字書寫緊密相連。因此,書法創作是一次性的一揮而就,它落筆即成,不可修改,絕不會像繪畫那樣“十日畫一山,五日畫一水”。從先秦到唐宋,書法藝術都是呈現於碑文、簡札、手卷、草稿、題跋、題壁的書寫之中。書法的自然書寫的特性,使得書法作品看起來一切都是妙手偶得,渾然天成,不求工而自工。正因為如此,王羲之《蘭亭序》和顏真卿《祭侄季明文稿》這兩件草稿,儘管是有多處塗改的墨跡,但絲毫不妨礙它們成為書法史上的最華美的篇章。

為什麼畫出來的字不是書法作品

顏真卿《祭侄季明文稿》

為什麼畫出來的字就不是書法了呢?因為它沒有書法家書寫時表現出來的那種生動氣韻和神采。好的書法作品從書寫開頭第一字的第一個點劃,到終篇的最後一個字的最後一筆,都是氣脈貫通、筆斷意連,即所謂“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成終篇之準”(孫過庭)。在書寫狀態下,自然而然地呈現出筆畫與筆畫之間的起收呼應、字與字之間的牽絲映帶、行與行之間的揖讓顧盼,從而構成氣韻生動、渾然一體的書法篇章。其中毎個字都是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是拼湊上去的毫無生氣的配件。所以,書寫體現了一位書法家在長期修煉中所掌握的運筆、用筆的筆法技巧,以及這些筆法技巧的熟練運用所產生的獨特的審美效果。

趙孟頫曾說:“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應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以書入畫”是古代畫家一直在實踐和追求的,“骨法用筆”指的就是書法用筆。雖然繪畫史上像蘇東坡、米芾、趙佶、趙孟頫、沈周、文徵明、董其昌、徐渭、八大山人、鄭板橋、金農、趙之謙、吳昌碩、黃賓虹、齊白石等等,都是書畫兼擅的大家,但這並不等於畫家自然就是書法家。因為這些書畫大家無不都是在書法上下過很大功夫,有很深的書法功力,再“以書入畫”的。

當今,有些人甚至是已有大名的畫家,並沒有書法功力和水平,卻要在公開場合扮書家狀,以畫法作書法,“任筆為體,聚墨成形”,如作畫般描畫塗抹出來的字如死蛇爛蟮,或者如枯枝幹柴,毫無生動氣韻和神采。甚至有的畫家認為書法很容易,寫一幅字不像畫一幅畫那樣費功夫,便以書充畫,謀取利益。 他們還沒有掌握好書法的筆法、結字,就畫出字來,忽悠那些只看名頭卻不懂書法的人。

"
為什麼畫出來的字不是書法作品

米芾行書帖

宋代徽宗皇帝曾問米芾本朝的書法家有哪些人,一向快人快語的米芾歷數之後逐個評論道:“蔡京不得筆,蔡卞得筆而乏逸韻,蔡襄勒字,沈遼排字,黃庭堅描字,蘇軾畫字。”他戲稱自己是“刷字”。自負狂傲的米芾雖然一時戲言,以偏概全,卻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那些書家書法的弊端。

且不說勒字、排字、描字、刷字,倒還真有畫字者。特別是當今書壇,常見一些江湖中人以字為畫,寫一“舞”字竟能描畫出一對男女摟抱共舞的模樣;寫“海納百川”橫批,竟將草書“海”字的最後一劃,拖曳成長長的海水波浪狀。嗚呼,此等惡俗,真不堪入目!

為什麼畫出來的字不是書法作品

當然,比上述江湖書法畫得要高明的倒是有些畫家的書法。雖然它不似那般惡俗,但是依然是毫無美感:或如枯枝縱橫,雜亂無章;或者聚墨成形,狀若塗鴉;或是矯揉造作,堆砌滿紙。其實,這樣的東西根本算不上是一件書法藝術作品,它只能算作是這個人寫的毛筆字罷了。

為什麼這些畫出來的字不是書法作品呢?因為不僅繪畫的鉤、勒、皴、擦、點等筆法,烘、染、破、潑、積等墨法,不同於書法,而且畫家創作時,根據構圖、造型、設色、佈局的習慣和需要,起始之筆可以從畫幅上任何一處開始。與這種空間藝術不同的是,書法不僅是空間的,而且更是時間的藝術。無論哪個年代、哪位書家的書法作品,你都可以看出書家第一筆是從何處落筆,最後一字的最後一劃是如何收筆。整幅字從上到下,從左至右,就象一條自然流淌著的生命的河流,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哪怕是字字獨立的篆書、楷書,也是如“群鴻戲海,雲鶴遊天”。這就是書法的書寫特性。

為什麼畫出來的字不是書法作品

書法幾乎從一開始就不會為一幅作品苦心經營,而是與文人為了公務或私事而進行的文字書寫緊密相連。因此,書法創作是一次性的一揮而就,它落筆即成,不可修改,絕不會像繪畫那樣“十日畫一山,五日畫一水”。從先秦到唐宋,書法藝術都是呈現於碑文、簡札、手卷、草稿、題跋、題壁的書寫之中。書法的自然書寫的特性,使得書法作品看起來一切都是妙手偶得,渾然天成,不求工而自工。正因為如此,王羲之《蘭亭序》和顏真卿《祭侄季明文稿》這兩件草稿,儘管是有多處塗改的墨跡,但絲毫不妨礙它們成為書法史上的最華美的篇章。

為什麼畫出來的字不是書法作品

顏真卿《祭侄季明文稿》

為什麼畫出來的字就不是書法了呢?因為它沒有書法家書寫時表現出來的那種生動氣韻和神采。好的書法作品從書寫開頭第一字的第一個點劃,到終篇的最後一個字的最後一筆,都是氣脈貫通、筆斷意連,即所謂“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成終篇之準”(孫過庭)。在書寫狀態下,自然而然地呈現出筆畫與筆畫之間的起收呼應、字與字之間的牽絲映帶、行與行之間的揖讓顧盼,從而構成氣韻生動、渾然一體的書法篇章。其中毎個字都是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是拼湊上去的毫無生氣的配件。所以,書寫體現了一位書法家在長期修煉中所掌握的運筆、用筆的筆法技巧,以及這些筆法技巧的熟練運用所產生的獨特的審美效果。

趙孟頫曾說:“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應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以書入畫”是古代畫家一直在實踐和追求的,“骨法用筆”指的就是書法用筆。雖然繪畫史上像蘇東坡、米芾、趙佶、趙孟頫、沈周、文徵明、董其昌、徐渭、八大山人、鄭板橋、金農、趙之謙、吳昌碩、黃賓虹、齊白石等等,都是書畫兼擅的大家,但這並不等於畫家自然就是書法家。因為這些書畫大家無不都是在書法上下過很大功夫,有很深的書法功力,再“以書入畫”的。

當今,有些人甚至是已有大名的畫家,並沒有書法功力和水平,卻要在公開場合扮書家狀,以畫法作書法,“任筆為體,聚墨成形”,如作畫般描畫塗抹出來的字如死蛇爛蟮,或者如枯枝幹柴,毫無生動氣韻和神采。甚至有的畫家認為書法很容易,寫一幅字不像畫一幅畫那樣費功夫,便以書充畫,謀取利益。 他們還沒有掌握好書法的筆法、結字,就畫出字來,忽悠那些只看名頭卻不懂書法的人。

為什麼畫出來的字不是書法作品

一位大畫家為廣州酒家的題匾:“天極品”

其實,書法是瞬間的藝術,用的卻是一生功夫。看似簡單的寫字,但一點一畫都需要長年累月的練習,書寫時方能一揮而就,一氣呵成。所以,習書者要心懷敬虔,臨習取法古代書法名家碑帖。只有當能夠熟練掌握了書法的筆法、墨法、字法(結體)、章法以後,才能進入自然書寫、信筆揮灑的狀態,而不再是生硬地拼圖畫字。

本文作者:王世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