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刀筆吏是常見的漢語詞語,因為詞頻的原因,甚至有部分辭典將其歸為成語。

不同的詞典解釋又略有差別,大致有兩個意義:1、指代辦文書的小吏;2、掌案牘的書吏,後世又用來專指訟師。這兩種解釋大同小異,只解釋詞意,未解釋詞源,且解釋太過簡單,讀完不甚了了。我們有必要把“刀筆吏”這個詞詳細解說一下:

一、關於“刀筆吏”的誤解

早期對於“刀筆吏”的解釋,有很長一段時期的誤解,誤解有兩種:

1、第一種誤解,人們認為古代竹簡上的文字是直接用刀刻上去的,這實際上將“刀”理解成了筆的一種,這有點想當然,因為最早的漢字,也是用刀刻在龜甲、牛骨上的文字,而竹子確實夠硬,所以古人用刀刻字似乎說得通。這種誤解最早見於唐代賈公彥的《周禮·考工記疏》:“古者未有紙筆,則以削刻字,至漢雖有紙筆仍有書刀。”這種說法,到了宋代被繼承下來,北宋王應麟在《困學紀聞》卷四又進一步解釋說:“古未有紙,以書刀刻於方策,謂之削。”甚至到了現代漢語,老版的《辭源》也保留了這種說法,《辭源·刀部》稱:“古簡牘用竹木,以刀代筆,故曰刀筆。”

"

刀筆吏是常見的漢語詞語,因為詞頻的原因,甚至有部分辭典將其歸為成語。

不同的詞典解釋又略有差別,大致有兩個意義:1、指代辦文書的小吏;2、掌案牘的書吏,後世又用來專指訟師。這兩種解釋大同小異,只解釋詞意,未解釋詞源,且解釋太過簡單,讀完不甚了了。我們有必要把“刀筆吏”這個詞詳細解說一下:

一、關於“刀筆吏”的誤解

早期對於“刀筆吏”的解釋,有很長一段時期的誤解,誤解有兩種:

1、第一種誤解,人們認為古代竹簡上的文字是直接用刀刻上去的,這實際上將“刀”理解成了筆的一種,這有點想當然,因為最早的漢字,也是用刀刻在龜甲、牛骨上的文字,而竹子確實夠硬,所以古人用刀刻字似乎說得通。這種誤解最早見於唐代賈公彥的《周禮·考工記疏》:“古者未有紙筆,則以削刻字,至漢雖有紙筆仍有書刀。”這種說法,到了宋代被繼承下來,北宋王應麟在《困學紀聞》卷四又進一步解釋說:“古未有紙,以書刀刻於方策,謂之削。”甚至到了現代漢語,老版的《辭源》也保留了這種說法,《辭源·刀部》稱:“古簡牘用竹木,以刀代筆,故曰刀筆。”

為什麼是“刀筆吏”

(竹簡)

這種誤解,隨著大量竹簡木牘的出土而自然破除,因為至目前為止,我們發現的竹簡木牘上的字,沒有用刀刻的。

2、第二種誤解則是引申義的誤讀,因為歷代的文職官員依史料記載也就被稱作“刀筆吏”。自宋元之後,人們又往往特將訟師或幕僚稱作“刀筆吏”,顧名思義就是這些人深諳法律法規,訟狀文筆犀利,他們用筆如刀,往往使許多案件乾坤陡轉,或無中生有,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是,因為這個原因,“刀筆吏”的“刀”則被完全理解為“如刀之筆”,這種誤解不算錯,只能算是引申義的誤讀,但是這種誤讀卻使“刀筆吏”的本義漸漸被人淡忘。

"

刀筆吏是常見的漢語詞語,因為詞頻的原因,甚至有部分辭典將其歸為成語。

不同的詞典解釋又略有差別,大致有兩個意義:1、指代辦文書的小吏;2、掌案牘的書吏,後世又用來專指訟師。這兩種解釋大同小異,只解釋詞意,未解釋詞源,且解釋太過簡單,讀完不甚了了。我們有必要把“刀筆吏”這個詞詳細解說一下:

一、關於“刀筆吏”的誤解

早期對於“刀筆吏”的解釋,有很長一段時期的誤解,誤解有兩種:

1、第一種誤解,人們認為古代竹簡上的文字是直接用刀刻上去的,這實際上將“刀”理解成了筆的一種,這有點想當然,因為最早的漢字,也是用刀刻在龜甲、牛骨上的文字,而竹子確實夠硬,所以古人用刀刻字似乎說得通。這種誤解最早見於唐代賈公彥的《周禮·考工記疏》:“古者未有紙筆,則以削刻字,至漢雖有紙筆仍有書刀。”這種說法,到了宋代被繼承下來,北宋王應麟在《困學紀聞》卷四又進一步解釋說:“古未有紙,以書刀刻於方策,謂之削。”甚至到了現代漢語,老版的《辭源》也保留了這種說法,《辭源·刀部》稱:“古簡牘用竹木,以刀代筆,故曰刀筆。”

為什麼是“刀筆吏”

(竹簡)

這種誤解,隨著大量竹簡木牘的出土而自然破除,因為至目前為止,我們發現的竹簡木牘上的字,沒有用刀刻的。

2、第二種誤解則是引申義的誤讀,因為歷代的文職官員依史料記載也就被稱作“刀筆吏”。自宋元之後,人們又往往特將訟師或幕僚稱作“刀筆吏”,顧名思義就是這些人深諳法律法規,訟狀文筆犀利,他們用筆如刀,往往使許多案件乾坤陡轉,或無中生有,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是,因為這個原因,“刀筆吏”的“刀”則被完全理解為“如刀之筆”,這種誤解不算錯,只能算是引申義的誤讀,但是這種誤讀卻使“刀筆吏”的本義漸漸被人淡忘。

為什麼是“刀筆吏”

(話劇《大訟師》劇照)

二“刀筆吏”的出處

“刀筆吏”這個詞屢次見於《戰國策》、《史記》、《漢書》等典籍,比較有名的有:

1、《戰國策·秦策五》:“臣少為秦刀筆,以官長而守小官,未嘗為兵首。”只有刀筆二字,但顯然是刀筆吏的簡稱。2、《史記·蕭相國世家》:“蕭相國何於秦時為刀筆吏,彔彔未有奇節。”蕭何就是秦國的一個普通刀筆吏,庸庸碌碌,並沒有發現他有什麼奇異之處;3、《漢書·張湯傳》:“湯無尺寸之功,起刀筆吏,陛下幸致位三公,無以塞責。”張湯的出身也是刀筆吏,但最後位至三公。……

"

刀筆吏是常見的漢語詞語,因為詞頻的原因,甚至有部分辭典將其歸為成語。

不同的詞典解釋又略有差別,大致有兩個意義:1、指代辦文書的小吏;2、掌案牘的書吏,後世又用來專指訟師。這兩種解釋大同小異,只解釋詞意,未解釋詞源,且解釋太過簡單,讀完不甚了了。我們有必要把“刀筆吏”這個詞詳細解說一下:

一、關於“刀筆吏”的誤解

早期對於“刀筆吏”的解釋,有很長一段時期的誤解,誤解有兩種:

1、第一種誤解,人們認為古代竹簡上的文字是直接用刀刻上去的,這實際上將“刀”理解成了筆的一種,這有點想當然,因為最早的漢字,也是用刀刻在龜甲、牛骨上的文字,而竹子確實夠硬,所以古人用刀刻字似乎說得通。這種誤解最早見於唐代賈公彥的《周禮·考工記疏》:“古者未有紙筆,則以削刻字,至漢雖有紙筆仍有書刀。”這種說法,到了宋代被繼承下來,北宋王應麟在《困學紀聞》卷四又進一步解釋說:“古未有紙,以書刀刻於方策,謂之削。”甚至到了現代漢語,老版的《辭源》也保留了這種說法,《辭源·刀部》稱:“古簡牘用竹木,以刀代筆,故曰刀筆。”

為什麼是“刀筆吏”

(竹簡)

這種誤解,隨著大量竹簡木牘的出土而自然破除,因為至目前為止,我們發現的竹簡木牘上的字,沒有用刀刻的。

2、第二種誤解則是引申義的誤讀,因為歷代的文職官員依史料記載也就被稱作“刀筆吏”。自宋元之後,人們又往往特將訟師或幕僚稱作“刀筆吏”,顧名思義就是這些人深諳法律法規,訟狀文筆犀利,他們用筆如刀,往往使許多案件乾坤陡轉,或無中生有,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是,因為這個原因,“刀筆吏”的“刀”則被完全理解為“如刀之筆”,這種誤解不算錯,只能算是引申義的誤讀,但是這種誤讀卻使“刀筆吏”的本義漸漸被人淡忘。

為什麼是“刀筆吏”

(話劇《大訟師》劇照)

二“刀筆吏”的出處

“刀筆吏”這個詞屢次見於《戰國策》、《史記》、《漢書》等典籍,比較有名的有:

1、《戰國策·秦策五》:“臣少為秦刀筆,以官長而守小官,未嘗為兵首。”只有刀筆二字,但顯然是刀筆吏的簡稱。2、《史記·蕭相國世家》:“蕭相國何於秦時為刀筆吏,彔彔未有奇節。”蕭何就是秦國的一個普通刀筆吏,庸庸碌碌,並沒有發現他有什麼奇異之處;3、《漢書·張湯傳》:“湯無尺寸之功,起刀筆吏,陛下幸致位三公,無以塞責。”張湯的出身也是刀筆吏,但最後位至三公。……

為什麼是“刀筆吏”

(文物中的刀筆吏)

但這幾個出處裡的“刀筆吏”,只是說刀筆吏的出身非常低微,不管是“未嘗為兵首”,還是“幸致位三公”,都只是對於“刀筆吏”出身微賤的對比,依然無法說明“刀筆吏”的本義。但至少我們得知,所謂的“刀筆吏”是底層官吏的代稱,其在實際工作中的職責大致就是負責傳抄文書,記錄公文、整理案牘。在古代,這顯然是一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那個時候可沒有電腦),因為處理大量的文字材料,完全就是憑籍刀筆吏的人力,一旦出錯,責任又非常重大。

究竟為何這種低級官吏被稱為“刀筆吏”呢?

三、“刀筆吏”的正解

關於“刀筆吏”本義的較為正式的解釋出自唐代張守節的《史記正義》,在《史記·張丞相列傳》裡有一段話:“堯年少,刀筆吏耳,何能至是乎?”堯年輕的時候,就是一個刀筆吏罷了,為什麼能達到這樣的高度呢?張守節的解釋是:“古用簡牘,書有錯謬,以刀削之,故號曰刀筆吏。”古代用簡牘書寫文字,書寫發生錯誤時,用刀削掉重寫,所以他們被稱為“刀筆吏”。

"

刀筆吏是常見的漢語詞語,因為詞頻的原因,甚至有部分辭典將其歸為成語。

不同的詞典解釋又略有差別,大致有兩個意義:1、指代辦文書的小吏;2、掌案牘的書吏,後世又用來專指訟師。這兩種解釋大同小異,只解釋詞意,未解釋詞源,且解釋太過簡單,讀完不甚了了。我們有必要把“刀筆吏”這個詞詳細解說一下:

一、關於“刀筆吏”的誤解

早期對於“刀筆吏”的解釋,有很長一段時期的誤解,誤解有兩種:

1、第一種誤解,人們認為古代竹簡上的文字是直接用刀刻上去的,這實際上將“刀”理解成了筆的一種,這有點想當然,因為最早的漢字,也是用刀刻在龜甲、牛骨上的文字,而竹子確實夠硬,所以古人用刀刻字似乎說得通。這種誤解最早見於唐代賈公彥的《周禮·考工記疏》:“古者未有紙筆,則以削刻字,至漢雖有紙筆仍有書刀。”這種說法,到了宋代被繼承下來,北宋王應麟在《困學紀聞》卷四又進一步解釋說:“古未有紙,以書刀刻於方策,謂之削。”甚至到了現代漢語,老版的《辭源》也保留了這種說法,《辭源·刀部》稱:“古簡牘用竹木,以刀代筆,故曰刀筆。”

為什麼是“刀筆吏”

(竹簡)

這種誤解,隨著大量竹簡木牘的出土而自然破除,因為至目前為止,我們發現的竹簡木牘上的字,沒有用刀刻的。

2、第二種誤解則是引申義的誤讀,因為歷代的文職官員依史料記載也就被稱作“刀筆吏”。自宋元之後,人們又往往特將訟師或幕僚稱作“刀筆吏”,顧名思義就是這些人深諳法律法規,訟狀文筆犀利,他們用筆如刀,往往使許多案件乾坤陡轉,或無中生有,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是,因為這個原因,“刀筆吏”的“刀”則被完全理解為“如刀之筆”,這種誤解不算錯,只能算是引申義的誤讀,但是這種誤讀卻使“刀筆吏”的本義漸漸被人淡忘。

為什麼是“刀筆吏”

(話劇《大訟師》劇照)

二“刀筆吏”的出處

“刀筆吏”這個詞屢次見於《戰國策》、《史記》、《漢書》等典籍,比較有名的有:

1、《戰國策·秦策五》:“臣少為秦刀筆,以官長而守小官,未嘗為兵首。”只有刀筆二字,但顯然是刀筆吏的簡稱。2、《史記·蕭相國世家》:“蕭相國何於秦時為刀筆吏,彔彔未有奇節。”蕭何就是秦國的一個普通刀筆吏,庸庸碌碌,並沒有發現他有什麼奇異之處;3、《漢書·張湯傳》:“湯無尺寸之功,起刀筆吏,陛下幸致位三公,無以塞責。”張湯的出身也是刀筆吏,但最後位至三公。……

為什麼是“刀筆吏”

(文物中的刀筆吏)

但這幾個出處裡的“刀筆吏”,只是說刀筆吏的出身非常低微,不管是“未嘗為兵首”,還是“幸致位三公”,都只是對於“刀筆吏”出身微賤的對比,依然無法說明“刀筆吏”的本義。但至少我們得知,所謂的“刀筆吏”是底層官吏的代稱,其在實際工作中的職責大致就是負責傳抄文書,記錄公文、整理案牘。在古代,這顯然是一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那個時候可沒有電腦),因為處理大量的文字材料,完全就是憑籍刀筆吏的人力,一旦出錯,責任又非常重大。

究竟為何這種低級官吏被稱為“刀筆吏”呢?

三、“刀筆吏”的正解

關於“刀筆吏”本義的較為正式的解釋出自唐代張守節的《史記正義》,在《史記·張丞相列傳》裡有一段話:“堯年少,刀筆吏耳,何能至是乎?”堯年輕的時候,就是一個刀筆吏罷了,為什麼能達到這樣的高度呢?張守節的解釋是:“古用簡牘,書有錯謬,以刀削之,故號曰刀筆吏。”古代用簡牘書寫文字,書寫發生錯誤時,用刀削掉重寫,所以他們被稱為“刀筆吏”。

為什麼是“刀筆吏”

(刀筆吏的日常)

原來,“刀筆吏”裡的“刀”真的是刀。事實上,先秦、秦和漢代的刀筆吏們使用的刀,在後世的出土資料裡經常見到,就是這種叫做“削”的東西,如圖:

"

刀筆吏是常見的漢語詞語,因為詞頻的原因,甚至有部分辭典將其歸為成語。

不同的詞典解釋又略有差別,大致有兩個意義:1、指代辦文書的小吏;2、掌案牘的書吏,後世又用來專指訟師。這兩種解釋大同小異,只解釋詞意,未解釋詞源,且解釋太過簡單,讀完不甚了了。我們有必要把“刀筆吏”這個詞詳細解說一下:

一、關於“刀筆吏”的誤解

早期對於“刀筆吏”的解釋,有很長一段時期的誤解,誤解有兩種:

1、第一種誤解,人們認為古代竹簡上的文字是直接用刀刻上去的,這實際上將“刀”理解成了筆的一種,這有點想當然,因為最早的漢字,也是用刀刻在龜甲、牛骨上的文字,而竹子確實夠硬,所以古人用刀刻字似乎說得通。這種誤解最早見於唐代賈公彥的《周禮·考工記疏》:“古者未有紙筆,則以削刻字,至漢雖有紙筆仍有書刀。”這種說法,到了宋代被繼承下來,北宋王應麟在《困學紀聞》卷四又進一步解釋說:“古未有紙,以書刀刻於方策,謂之削。”甚至到了現代漢語,老版的《辭源》也保留了這種說法,《辭源·刀部》稱:“古簡牘用竹木,以刀代筆,故曰刀筆。”

為什麼是“刀筆吏”

(竹簡)

這種誤解,隨著大量竹簡木牘的出土而自然破除,因為至目前為止,我們發現的竹簡木牘上的字,沒有用刀刻的。

2、第二種誤解則是引申義的誤讀,因為歷代的文職官員依史料記載也就被稱作“刀筆吏”。自宋元之後,人們又往往特將訟師或幕僚稱作“刀筆吏”,顧名思義就是這些人深諳法律法規,訟狀文筆犀利,他們用筆如刀,往往使許多案件乾坤陡轉,或無中生有,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是,因為這個原因,“刀筆吏”的“刀”則被完全理解為“如刀之筆”,這種誤解不算錯,只能算是引申義的誤讀,但是這種誤讀卻使“刀筆吏”的本義漸漸被人淡忘。

為什麼是“刀筆吏”

(話劇《大訟師》劇照)

二“刀筆吏”的出處

“刀筆吏”這個詞屢次見於《戰國策》、《史記》、《漢書》等典籍,比較有名的有:

1、《戰國策·秦策五》:“臣少為秦刀筆,以官長而守小官,未嘗為兵首。”只有刀筆二字,但顯然是刀筆吏的簡稱。2、《史記·蕭相國世家》:“蕭相國何於秦時為刀筆吏,彔彔未有奇節。”蕭何就是秦國的一個普通刀筆吏,庸庸碌碌,並沒有發現他有什麼奇異之處;3、《漢書·張湯傳》:“湯無尺寸之功,起刀筆吏,陛下幸致位三公,無以塞責。”張湯的出身也是刀筆吏,但最後位至三公。……

為什麼是“刀筆吏”

(文物中的刀筆吏)

但這幾個出處裡的“刀筆吏”,只是說刀筆吏的出身非常低微,不管是“未嘗為兵首”,還是“幸致位三公”,都只是對於“刀筆吏”出身微賤的對比,依然無法說明“刀筆吏”的本義。但至少我們得知,所謂的“刀筆吏”是底層官吏的代稱,其在實際工作中的職責大致就是負責傳抄文書,記錄公文、整理案牘。在古代,這顯然是一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那個時候可沒有電腦),因為處理大量的文字材料,完全就是憑籍刀筆吏的人力,一旦出錯,責任又非常重大。

究竟為何這種低級官吏被稱為“刀筆吏”呢?

三、“刀筆吏”的正解

關於“刀筆吏”本義的較為正式的解釋出自唐代張守節的《史記正義》,在《史記·張丞相列傳》裡有一段話:“堯年少,刀筆吏耳,何能至是乎?”堯年輕的時候,就是一個刀筆吏罷了,為什麼能達到這樣的高度呢?張守節的解釋是:“古用簡牘,書有錯謬,以刀削之,故號曰刀筆吏。”古代用簡牘書寫文字,書寫發生錯誤時,用刀削掉重寫,所以他們被稱為“刀筆吏”。

為什麼是“刀筆吏”

(刀筆吏的日常)

原來,“刀筆吏”裡的“刀”真的是刀。事實上,先秦、秦和漢代的刀筆吏們使用的刀,在後世的出土資料裡經常見到,就是這種叫做“削”的東西,如圖:

為什麼是“刀筆吏”

(戰漢削刀)

削,又稱書刀(它的樣子就像一把小刀),它是漢代以前寫字時必備的用具之一,就像後世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一樣必不可少,《考工記》裡說:“築氏為削,長尺博寸”。鄭玄《注》稱:“今之書刀”。劉熙的《釋名·釋兵》記載:“書刀,給書簡札有所刊削之刀也”(你看,它最初歸類在兵器一類裡)。削的樣子比較多,並不一定都是一尺的長度,也有很短的“削”,削的形狀如圖所示,很像一把刀,一般是一端環首,便於持握,也有在刀柄加上竹管的,刀刃平直,材質以鐵質最為常見,銅質亦有發現,偶爾還有玉質的。

"

刀筆吏是常見的漢語詞語,因為詞頻的原因,甚至有部分辭典將其歸為成語。

不同的詞典解釋又略有差別,大致有兩個意義:1、指代辦文書的小吏;2、掌案牘的書吏,後世又用來專指訟師。這兩種解釋大同小異,只解釋詞意,未解釋詞源,且解釋太過簡單,讀完不甚了了。我們有必要把“刀筆吏”這個詞詳細解說一下:

一、關於“刀筆吏”的誤解

早期對於“刀筆吏”的解釋,有很長一段時期的誤解,誤解有兩種:

1、第一種誤解,人們認為古代竹簡上的文字是直接用刀刻上去的,這實際上將“刀”理解成了筆的一種,這有點想當然,因為最早的漢字,也是用刀刻在龜甲、牛骨上的文字,而竹子確實夠硬,所以古人用刀刻字似乎說得通。這種誤解最早見於唐代賈公彥的《周禮·考工記疏》:“古者未有紙筆,則以削刻字,至漢雖有紙筆仍有書刀。”這種說法,到了宋代被繼承下來,北宋王應麟在《困學紀聞》卷四又進一步解釋說:“古未有紙,以書刀刻於方策,謂之削。”甚至到了現代漢語,老版的《辭源》也保留了這種說法,《辭源·刀部》稱:“古簡牘用竹木,以刀代筆,故曰刀筆。”

為什麼是“刀筆吏”

(竹簡)

這種誤解,隨著大量竹簡木牘的出土而自然破除,因為至目前為止,我們發現的竹簡木牘上的字,沒有用刀刻的。

2、第二種誤解則是引申義的誤讀,因為歷代的文職官員依史料記載也就被稱作“刀筆吏”。自宋元之後,人們又往往特將訟師或幕僚稱作“刀筆吏”,顧名思義就是這些人深諳法律法規,訟狀文筆犀利,他們用筆如刀,往往使許多案件乾坤陡轉,或無中生有,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是,因為這個原因,“刀筆吏”的“刀”則被完全理解為“如刀之筆”,這種誤解不算錯,只能算是引申義的誤讀,但是這種誤讀卻使“刀筆吏”的本義漸漸被人淡忘。

為什麼是“刀筆吏”

(話劇《大訟師》劇照)

二“刀筆吏”的出處

“刀筆吏”這個詞屢次見於《戰國策》、《史記》、《漢書》等典籍,比較有名的有:

1、《戰國策·秦策五》:“臣少為秦刀筆,以官長而守小官,未嘗為兵首。”只有刀筆二字,但顯然是刀筆吏的簡稱。2、《史記·蕭相國世家》:“蕭相國何於秦時為刀筆吏,彔彔未有奇節。”蕭何就是秦國的一個普通刀筆吏,庸庸碌碌,並沒有發現他有什麼奇異之處;3、《漢書·張湯傳》:“湯無尺寸之功,起刀筆吏,陛下幸致位三公,無以塞責。”張湯的出身也是刀筆吏,但最後位至三公。……

為什麼是“刀筆吏”

(文物中的刀筆吏)

但這幾個出處裡的“刀筆吏”,只是說刀筆吏的出身非常低微,不管是“未嘗為兵首”,還是“幸致位三公”,都只是對於“刀筆吏”出身微賤的對比,依然無法說明“刀筆吏”的本義。但至少我們得知,所謂的“刀筆吏”是底層官吏的代稱,其在實際工作中的職責大致就是負責傳抄文書,記錄公文、整理案牘。在古代,這顯然是一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那個時候可沒有電腦),因為處理大量的文字材料,完全就是憑籍刀筆吏的人力,一旦出錯,責任又非常重大。

究竟為何這種低級官吏被稱為“刀筆吏”呢?

三、“刀筆吏”的正解

關於“刀筆吏”本義的較為正式的解釋出自唐代張守節的《史記正義》,在《史記·張丞相列傳》裡有一段話:“堯年少,刀筆吏耳,何能至是乎?”堯年輕的時候,就是一個刀筆吏罷了,為什麼能達到這樣的高度呢?張守節的解釋是:“古用簡牘,書有錯謬,以刀削之,故號曰刀筆吏。”古代用簡牘書寫文字,書寫發生錯誤時,用刀削掉重寫,所以他們被稱為“刀筆吏”。

為什麼是“刀筆吏”

(刀筆吏的日常)

原來,“刀筆吏”裡的“刀”真的是刀。事實上,先秦、秦和漢代的刀筆吏們使用的刀,在後世的出土資料裡經常見到,就是這種叫做“削”的東西,如圖:

為什麼是“刀筆吏”

(戰漢削刀)

削,又稱書刀(它的樣子就像一把小刀),它是漢代以前寫字時必備的用具之一,就像後世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一樣必不可少,《考工記》裡說:“築氏為削,長尺博寸”。鄭玄《注》稱:“今之書刀”。劉熙的《釋名·釋兵》記載:“書刀,給書簡札有所刊削之刀也”(你看,它最初歸類在兵器一類裡)。削的樣子比較多,並不一定都是一尺的長度,也有很短的“削”,削的形狀如圖所示,很像一把刀,一般是一端環首,便於持握,也有在刀柄加上竹管的,刀刃平直,材質以鐵質最為常見,銅質亦有發現,偶爾還有玉質的。

為什麼是“刀筆吏”

(微型的削)

削的作用是刊削簡牘上的誤字,因為誤字墨汁隨著時間推移,會沁入竹木表面的一層,削就是削去這一層,後補寫上正確的文字。顯然,削的作用並不是用來契刻書寫,而是削竹木一層的工具。用通俗的話說,“削”的作用相當於現在用於擦去鉛筆字跡的“橡皮”。

因為書寫材料的限制,負責做這樣工作的官吏往往經常需要削改,因此,他們多是刀筆隨身攜帶,《後漢書·周磐傳》也有記載,周磐臨終時遺命:“編二尺四寸簡,寫《堯典》一篇,並刀筆各一,以置棺前,示不忘聖道。”可見,那時的文字工作者大多離不開刀筆,即經常說的“筆則筆,削則削。”

"

刀筆吏是常見的漢語詞語,因為詞頻的原因,甚至有部分辭典將其歸為成語。

不同的詞典解釋又略有差別,大致有兩個意義:1、指代辦文書的小吏;2、掌案牘的書吏,後世又用來專指訟師。這兩種解釋大同小異,只解釋詞意,未解釋詞源,且解釋太過簡單,讀完不甚了了。我們有必要把“刀筆吏”這個詞詳細解說一下:

一、關於“刀筆吏”的誤解

早期對於“刀筆吏”的解釋,有很長一段時期的誤解,誤解有兩種:

1、第一種誤解,人們認為古代竹簡上的文字是直接用刀刻上去的,這實際上將“刀”理解成了筆的一種,這有點想當然,因為最早的漢字,也是用刀刻在龜甲、牛骨上的文字,而竹子確實夠硬,所以古人用刀刻字似乎說得通。這種誤解最早見於唐代賈公彥的《周禮·考工記疏》:“古者未有紙筆,則以削刻字,至漢雖有紙筆仍有書刀。”這種說法,到了宋代被繼承下來,北宋王應麟在《困學紀聞》卷四又進一步解釋說:“古未有紙,以書刀刻於方策,謂之削。”甚至到了現代漢語,老版的《辭源》也保留了這種說法,《辭源·刀部》稱:“古簡牘用竹木,以刀代筆,故曰刀筆。”

為什麼是“刀筆吏”

(竹簡)

這種誤解,隨著大量竹簡木牘的出土而自然破除,因為至目前為止,我們發現的竹簡木牘上的字,沒有用刀刻的。

2、第二種誤解則是引申義的誤讀,因為歷代的文職官員依史料記載也就被稱作“刀筆吏”。自宋元之後,人們又往往特將訟師或幕僚稱作“刀筆吏”,顧名思義就是這些人深諳法律法規,訟狀文筆犀利,他們用筆如刀,往往使許多案件乾坤陡轉,或無中生有,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是,因為這個原因,“刀筆吏”的“刀”則被完全理解為“如刀之筆”,這種誤解不算錯,只能算是引申義的誤讀,但是這種誤讀卻使“刀筆吏”的本義漸漸被人淡忘。

為什麼是“刀筆吏”

(話劇《大訟師》劇照)

二“刀筆吏”的出處

“刀筆吏”這個詞屢次見於《戰國策》、《史記》、《漢書》等典籍,比較有名的有:

1、《戰國策·秦策五》:“臣少為秦刀筆,以官長而守小官,未嘗為兵首。”只有刀筆二字,但顯然是刀筆吏的簡稱。2、《史記·蕭相國世家》:“蕭相國何於秦時為刀筆吏,彔彔未有奇節。”蕭何就是秦國的一個普通刀筆吏,庸庸碌碌,並沒有發現他有什麼奇異之處;3、《漢書·張湯傳》:“湯無尺寸之功,起刀筆吏,陛下幸致位三公,無以塞責。”張湯的出身也是刀筆吏,但最後位至三公。……

為什麼是“刀筆吏”

(文物中的刀筆吏)

但這幾個出處裡的“刀筆吏”,只是說刀筆吏的出身非常低微,不管是“未嘗為兵首”,還是“幸致位三公”,都只是對於“刀筆吏”出身微賤的對比,依然無法說明“刀筆吏”的本義。但至少我們得知,所謂的“刀筆吏”是底層官吏的代稱,其在實際工作中的職責大致就是負責傳抄文書,記錄公文、整理案牘。在古代,這顯然是一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那個時候可沒有電腦),因為處理大量的文字材料,完全就是憑籍刀筆吏的人力,一旦出錯,責任又非常重大。

究竟為何這種低級官吏被稱為“刀筆吏”呢?

三、“刀筆吏”的正解

關於“刀筆吏”本義的較為正式的解釋出自唐代張守節的《史記正義》,在《史記·張丞相列傳》裡有一段話:“堯年少,刀筆吏耳,何能至是乎?”堯年輕的時候,就是一個刀筆吏罷了,為什麼能達到這樣的高度呢?張守節的解釋是:“古用簡牘,書有錯謬,以刀削之,故號曰刀筆吏。”古代用簡牘書寫文字,書寫發生錯誤時,用刀削掉重寫,所以他們被稱為“刀筆吏”。

為什麼是“刀筆吏”

(刀筆吏的日常)

原來,“刀筆吏”裡的“刀”真的是刀。事實上,先秦、秦和漢代的刀筆吏們使用的刀,在後世的出土資料裡經常見到,就是這種叫做“削”的東西,如圖:

為什麼是“刀筆吏”

(戰漢削刀)

削,又稱書刀(它的樣子就像一把小刀),它是漢代以前寫字時必備的用具之一,就像後世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一樣必不可少,《考工記》裡說:“築氏為削,長尺博寸”。鄭玄《注》稱:“今之書刀”。劉熙的《釋名·釋兵》記載:“書刀,給書簡札有所刊削之刀也”(你看,它最初歸類在兵器一類裡)。削的樣子比較多,並不一定都是一尺的長度,也有很短的“削”,削的形狀如圖所示,很像一把刀,一般是一端環首,便於持握,也有在刀柄加上竹管的,刀刃平直,材質以鐵質最為常見,銅質亦有發現,偶爾還有玉質的。

為什麼是“刀筆吏”

(微型的削)

削的作用是刊削簡牘上的誤字,因為誤字墨汁隨著時間推移,會沁入竹木表面的一層,削就是削去這一層,後補寫上正確的文字。顯然,削的作用並不是用來契刻書寫,而是削竹木一層的工具。用通俗的話說,“削”的作用相當於現在用於擦去鉛筆字跡的“橡皮”。

因為書寫材料的限制,負責做這樣工作的官吏往往經常需要削改,因此,他們多是刀筆隨身攜帶,《後漢書·周磐傳》也有記載,周磐臨終時遺命:“編二尺四寸簡,寫《堯典》一篇,並刀筆各一,以置棺前,示不忘聖道。”可見,那時的文字工作者大多離不開刀筆,即經常說的“筆則筆,削則削。”

為什麼是“刀筆吏”

(削的樣式)

顯然,刀與筆的關係,並不是“用刀如筆”的偏正關係,它們是並列的關係,刀就是刀,筆就是筆,它們都是古時官吏們的書寫工具,因為這些人要經常使用刀和筆,所以,他們就叫“刀筆吏”。

四、最有名的刀筆吏

這裡要提到的最著名的“刀筆吏”有兩位:一位出自歷史,即漢代的蕭何,這一位上面的文獻引用裡已經提及,蕭何是西漢初期政治家,“漢興三傑”之一,沛地(今屬江蘇沛縣)人。他早年任秦沛縣獄吏(即刀筆吏),後來輔佐劉邦起義,攻克咸陽後,諸將皆爭奪金銀財寶,唯獨他卻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並由此深知民間疾苦,對日後制定漢初國家政策和取得楚漢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

刀筆吏是常見的漢語詞語,因為詞頻的原因,甚至有部分辭典將其歸為成語。

不同的詞典解釋又略有差別,大致有兩個意義:1、指代辦文書的小吏;2、掌案牘的書吏,後世又用來專指訟師。這兩種解釋大同小異,只解釋詞意,未解釋詞源,且解釋太過簡單,讀完不甚了了。我們有必要把“刀筆吏”這個詞詳細解說一下:

一、關於“刀筆吏”的誤解

早期對於“刀筆吏”的解釋,有很長一段時期的誤解,誤解有兩種:

1、第一種誤解,人們認為古代竹簡上的文字是直接用刀刻上去的,這實際上將“刀”理解成了筆的一種,這有點想當然,因為最早的漢字,也是用刀刻在龜甲、牛骨上的文字,而竹子確實夠硬,所以古人用刀刻字似乎說得通。這種誤解最早見於唐代賈公彥的《周禮·考工記疏》:“古者未有紙筆,則以削刻字,至漢雖有紙筆仍有書刀。”這種說法,到了宋代被繼承下來,北宋王應麟在《困學紀聞》卷四又進一步解釋說:“古未有紙,以書刀刻於方策,謂之削。”甚至到了現代漢語,老版的《辭源》也保留了這種說法,《辭源·刀部》稱:“古簡牘用竹木,以刀代筆,故曰刀筆。”

為什麼是“刀筆吏”

(竹簡)

這種誤解,隨著大量竹簡木牘的出土而自然破除,因為至目前為止,我們發現的竹簡木牘上的字,沒有用刀刻的。

2、第二種誤解則是引申義的誤讀,因為歷代的文職官員依史料記載也就被稱作“刀筆吏”。自宋元之後,人們又往往特將訟師或幕僚稱作“刀筆吏”,顧名思義就是這些人深諳法律法規,訟狀文筆犀利,他們用筆如刀,往往使許多案件乾坤陡轉,或無中生有,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是,因為這個原因,“刀筆吏”的“刀”則被完全理解為“如刀之筆”,這種誤解不算錯,只能算是引申義的誤讀,但是這種誤讀卻使“刀筆吏”的本義漸漸被人淡忘。

為什麼是“刀筆吏”

(話劇《大訟師》劇照)

二“刀筆吏”的出處

“刀筆吏”這個詞屢次見於《戰國策》、《史記》、《漢書》等典籍,比較有名的有:

1、《戰國策·秦策五》:“臣少為秦刀筆,以官長而守小官,未嘗為兵首。”只有刀筆二字,但顯然是刀筆吏的簡稱。2、《史記·蕭相國世家》:“蕭相國何於秦時為刀筆吏,彔彔未有奇節。”蕭何就是秦國的一個普通刀筆吏,庸庸碌碌,並沒有發現他有什麼奇異之處;3、《漢書·張湯傳》:“湯無尺寸之功,起刀筆吏,陛下幸致位三公,無以塞責。”張湯的出身也是刀筆吏,但最後位至三公。……

為什麼是“刀筆吏”

(文物中的刀筆吏)

但這幾個出處裡的“刀筆吏”,只是說刀筆吏的出身非常低微,不管是“未嘗為兵首”,還是“幸致位三公”,都只是對於“刀筆吏”出身微賤的對比,依然無法說明“刀筆吏”的本義。但至少我們得知,所謂的“刀筆吏”是底層官吏的代稱,其在實際工作中的職責大致就是負責傳抄文書,記錄公文、整理案牘。在古代,這顯然是一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那個時候可沒有電腦),因為處理大量的文字材料,完全就是憑籍刀筆吏的人力,一旦出錯,責任又非常重大。

究竟為何這種低級官吏被稱為“刀筆吏”呢?

三、“刀筆吏”的正解

關於“刀筆吏”本義的較為正式的解釋出自唐代張守節的《史記正義》,在《史記·張丞相列傳》裡有一段話:“堯年少,刀筆吏耳,何能至是乎?”堯年輕的時候,就是一個刀筆吏罷了,為什麼能達到這樣的高度呢?張守節的解釋是:“古用簡牘,書有錯謬,以刀削之,故號曰刀筆吏。”古代用簡牘書寫文字,書寫發生錯誤時,用刀削掉重寫,所以他們被稱為“刀筆吏”。

為什麼是“刀筆吏”

(刀筆吏的日常)

原來,“刀筆吏”裡的“刀”真的是刀。事實上,先秦、秦和漢代的刀筆吏們使用的刀,在後世的出土資料裡經常見到,就是這種叫做“削”的東西,如圖:

為什麼是“刀筆吏”

(戰漢削刀)

削,又稱書刀(它的樣子就像一把小刀),它是漢代以前寫字時必備的用具之一,就像後世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一樣必不可少,《考工記》裡說:“築氏為削,長尺博寸”。鄭玄《注》稱:“今之書刀”。劉熙的《釋名·釋兵》記載:“書刀,給書簡札有所刊削之刀也”(你看,它最初歸類在兵器一類裡)。削的樣子比較多,並不一定都是一尺的長度,也有很短的“削”,削的形狀如圖所示,很像一把刀,一般是一端環首,便於持握,也有在刀柄加上竹管的,刀刃平直,材質以鐵質最為常見,銅質亦有發現,偶爾還有玉質的。

為什麼是“刀筆吏”

(微型的削)

削的作用是刊削簡牘上的誤字,因為誤字墨汁隨著時間推移,會沁入竹木表面的一層,削就是削去這一層,後補寫上正確的文字。顯然,削的作用並不是用來契刻書寫,而是削竹木一層的工具。用通俗的話說,“削”的作用相當於現在用於擦去鉛筆字跡的“橡皮”。

因為書寫材料的限制,負責做這樣工作的官吏往往經常需要削改,因此,他們多是刀筆隨身攜帶,《後漢書·周磐傳》也有記載,周磐臨終時遺命:“編二尺四寸簡,寫《堯典》一篇,並刀筆各一,以置棺前,示不忘聖道。”可見,那時的文字工作者大多離不開刀筆,即經常說的“筆則筆,削則削。”

為什麼是“刀筆吏”

(削的樣式)

顯然,刀與筆的關係,並不是“用刀如筆”的偏正關係,它們是並列的關係,刀就是刀,筆就是筆,它們都是古時官吏們的書寫工具,因為這些人要經常使用刀和筆,所以,他們就叫“刀筆吏”。

四、最有名的刀筆吏

這裡要提到的最著名的“刀筆吏”有兩位:一位出自歷史,即漢代的蕭何,這一位上面的文獻引用裡已經提及,蕭何是西漢初期政治家,“漢興三傑”之一,沛地(今屬江蘇沛縣)人。他早年任秦沛縣獄吏(即刀筆吏),後來輔佐劉邦起義,攻克咸陽後,諸將皆爭奪金銀財寶,唯獨他卻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並由此深知民間疾苦,對日後制定漢初國家政策和取得楚漢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為什麼是“刀筆吏”

(影視劇裡的蕭何)

另一位出自文學作品,就是宋江(歷史也確有宋江其人),《水滸傳》裡寫宋江時,有一闕《臨江仙》贊他:“起自花村刀筆吏,英靈上應天星。疏財仗義更多能。事親行孝敬,待士有聲名。濟弱扶傾心慷慨,高名水月雙清。及時甘雨四方稱。山東呼保義,豪傑宋公明。”宋江是鄆城縣押司,就是典型的“刀筆吏”。

(【關於書法史】之6,部分圖片引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