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醫院營養科副主任營養師 李長平


由於夏季天氣炎熱,使得機體代謝快,出汗多,心情煩躁,很多糖友們都會出現食慾下降、進食量減少等問題。那麼,如何做到科學飲食,安全度過炎炎夏日呢?

糖友們的夏季飲食攻略

少量多餐,保證總量

根據年齡、身高、體重、體力活動情況、飲食習慣、血糖數值以及用藥情況等因素制定的飲食治療方案,在糖尿病綜合治療措施中佔最重要的基礎部分,需要持之以恆的堅持。

方案中將全日所需的總能量及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數量,按照平衡膳食的要求,摺合成了各種常用食物,併合理地分佈於各餐當中。

倘若您每日3 餐的進食量未能達到要求,可採用少量多餐的進食方法,即除3 次正餐外,增加2 次加餐。

加餐不是額外增加食物,而是要從3 次正餐中勻出25 ~ 50 克主食作為加餐食品,也可替換成等量的牛奶、豆腐乾等食品。

粗細搭配,谷薯交替

粗雜糧含有豐富的B 族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

膳食纖維可使胃排空速度減慢,延緩各種營養素的吸收速度,有利於維持血糖的平穩。

但粗雜糧不是越多越好,建議每日粗雜糧的攝入量佔主食的1/3 即可。

薯類(如紅薯、土豆、山藥、芋頭等)以及夏季經常食用的涼皮或粉皮,因含澱粉多,能量較高,食用時應適當減少主食數量。另外,由於食物加工得越精細、越軟糯就越容易吸收,升糖作用也就越大。比如,主食對餐後血糖升高速度的影響為:米粥>軟爛米飯>軟米飯>硬米飯。因此,主食選擇宜多幹少稀。

糖友們的夏季飲食攻略

蛋肉奶豆,擇優適量

炎熱的天氣會干擾人體正常的胃腸功能,影響食慾,清淡飲食能改善症狀,增加進食量。但與此同時,高溫也會增加人體的代謝速度,加快體內組織蛋白的分解和排出。因此,清淡飲食主要是指少油、少鹽、少加工,而不是隻吃素,不吃肉;相反,適量的攝入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益於補充體內消耗,提高機體抵抗力。肉蛋奶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並且吸收利用率高,建議每天1 個雞蛋,適量瘦肉或魚禽肉,但儘量不吃肥肉及動物內臟、加工肉製品(醃製、烘烤、煙燻、醬滷),可選擇水煮白肉、清蒸魚、白灼蝦等少油菜餚。植物性食物中,大豆中蛋白質的含量最豐富,營養價值也較高,所以在選擇動物性蛋白質的同時,還可以經常吃些豆腐及豆製品。

糖友們的夏季飲食攻略

水果適量,多吃蔬菜

盛夏之季,水果品種豐富,補水開胃,深受大家喜愛。但糖友們則要根據個人具體情況而定,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隨意食用水果。

建議血糖控制平穩者,每天食用水果200 克左右,分2 次食用;高糖水果(如香蕉、葡萄、荔枝等)儘量少選;食用水果的時間一般安排在上午9 點或下午3 點或是晚餐後2 小時或睡前1 小時,不能餐前或餐後立即吃水果。

蔬菜的選擇儘量種類多樣、五顏六色,科學搭配。葉菜類、瓜茄類可多於500 克,其中深色蔬菜要佔一半以上。

維生素C 也有助於防治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變。

富含維生素C 的蔬菜有新鮮的青紅辣椒、圓白菜、大白菜、蘆筍、菜花等。有些蔬菜如西紅柿、黃瓜、心裡美蘿蔔等維生素C 含量不如綠色蔬菜多,但因能生吃或涼拌,維生素C 損失少,所以也是維生素C 的一個良好來源。

苦味蔬菜可降暑清心,恢復腸胃功能,增進食慾,如苦瓜、苦菊、萵筍、芹菜等。

定時飲水,不渴也飲

夏天出汗多,即使待在空調房中,體內的水分也會大量蒸發而流失,必須儘量多喝水予以補充,推薦每天飲用量1500 ~ 2000 毫升。

飲料可選白開水、淡茶、礦泉水、運動飲料等。適量冷飲可改善因高溫導致的缺水狀況,還可以起到清涼消暑的作用。但過量冷飲不僅影響胃腸道的消化功能和殺菌力,造成痙攣性疼痛,也不利於體熱的散失。建議劇烈運動後、進餐後、室外高溫作業後不要馬上喝冷飲。

此外,出汗的增加,不僅會造成水的丟失,也會引起鹽的大量丟失,在補充水分的同時,還要多選擇一些湯菜,如冬瓜湯、西紅柿蛋湯、蝦皮紫菜湯等,從而達到補水、補鹽的目的。

另外,飲水方式非常重要,口渴時最好先少量多次飲水。

糖友們的夏季飲食攻略

細嚼慢嚥,合理烹調

研究表明,細嚼慢嚥可助減肥、防癌、保護口腔黏膜,有利於唾液分泌,防止牙齦炎及口腔潰瘍,減少食道損傷和食道疾病發生,有利於胃腸的消化、吸收和控制食量。控制進餐速度,早晨15 ~ 20 分鐘,中晚餐30 分鐘,餐次安排視病情而定。

正確的進食順序可幫助糖友們控制進食量,避免餐後血糖波動過大。一般來說,推薦的進食順序為:清淡的湯類→蔬菜→肉類→主食。烹調油宜選擇植物油,每日20 ~ 25 克,夏季適合的烹調方法有涼拌、清蒸、燉、水煮等方式。

糖友們的夏季飲食攻略

限制飲酒,量力而動

啤酒是夏季飲品的寵兒,但飲酒後易出現低血糖。乙醇在體內代謝可減少來自糖原異生途徑的糖量,還會抑制升糖激素的釋放;飲酒時由於減少正常飲食的攝入,酒精吸收快,不能較長時間維持血糖水平;飲酒還可使糖負荷後胰島素分泌增加,對於用胰島素、降糖藥治療的糖尿病患者,更易發生低血糖。

運動能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增強胰島素敏感度,降低2 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美國飲食協會建議每週至少進行150 分鐘中等強度的體育運動,為了達到治療和預防的效果,每週至少運動3 天以上,每次30 ~ 60 分鐘,以有氧運動為主,如做操、慢跑、快走、廣場舞等。血糖控制較差者或有較重併發症者,不適合劇烈運動及運動時間過長。

歡迎訂閱,電話訂閱有好禮!訂閱熱線:010-65242081

糖友們的夏季飲食攻略

我們竭誠歡迎廣大醫護人員(撰寫醫學科普)和社會人士(撰寫人生感悟、名人養生)踴躍投稿,來稿一律不退, 請自備底稿。文稿不拘文體、格式,力求通俗易懂,具備科學性、普及性、實用性、新穎性,字數以2000 字內為宜,請勿一稿多投,否則本刊拒付稿費。文稿一經採用,稿酬從優。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