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頭條裡最低調的一個省:跟你說說山西省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簡稱“晉”,又稱“三晉”,省會太原市。“東依太行山,西、南依呂梁山、黃河,北依古長城,與河北、河南、陝西、內蒙古等省區為界”柳宗元稱之為“表裡山河”。

山西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稱。總面積15.67萬平方公里,東有太行山,西有呂梁山,山區面積約佔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

山西省地形與山西盆地   

山西是典型的為黃土廣泛覆蓋的山地高原,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境內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500米以上,最高點為五臺山主峰葉鬥峰,海拔3061.1米,為華北最高峰,有“華北屋脊”之稱;最低點在垣曲縣境內西陽河入黃河處,海拔僅180米。高原內部起伏不平,河谷縱橫,地貌類型複雜多樣,有山地、丘陵、臺地、平原,山多川少,山地、丘陵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80.1%,平川、河谷面積佔總面積的19.9%。山西境內主要山脈:太行山、呂梁山、恆山、五臺山、中條山、太嶽山等。山西境內六大盆地:大同、忻州、太原、臨汾、運城、長治盆地;此外,東部還散佈著陽泉、壽陽、襄垣、黎城、澤州等小盆地。

中部斷陷盆地及晉東南區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盆地6個,還有東西兩山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中小盆地10個,以及零散分佈的山間盆地,多屬新生代斷陷盆地,盆地大小受兩側新生代正斷層控制,盆地內堆積了極厚的新生代沉積物。盆地邊緣山麓多有泉水湧出,著名的有神頭泉、蘭村泉、晉祠泉、霍泉、龍子寺泉等。由於比較優越的水、土條件,盆地成為山西農業的主要產區。這些盆地按照平原地貌的成因及地表物質組成和地質構造,又可分為沖積平原和谷地、洪積傾斜平原、衝湖積平原、坡洪積平原和湖積平原等五種類型。

衝洪積平原,約佔各盆地平原總面積的48.6%,由沖積砂礫石、次生黃土組成,包括河漫灘及一、二級階地,土壤肥沃,是山西農業高產區;洪積傾斜平原,約佔盆地總面積的42.3%,為盆地邊緣洪積扇連片的傾斜地帶,地下水豐富,也多為農業的高產區,局部有鹽漬化現象;衝湖積平原,約佔盆地平原總面積的3.6%,主要分佈在運城盆地,由於原湖泊乾涸,又堆積了河水相物質,有鹽漬化現象;坡洪積平原,約佔盆地平原總面積的3.4%,由坡積和洪積作用形成的山前緩傾斜地面,主要分佈在各盆地陡峻山嶺的前沿;湖積平原,約佔盆地總面積的2.1%,由湖積物質組成的平坦地面,主要分佈於運城、雁北盆地,地下水較淺土壤中殘留鹽分較多,土壤鹽漬化較重。 

(一)、運城盆地

屬諫水河流域,介於呂梁與中條山脈之間,海拔330至360米,盆地長145公里,寬16至35公里,面積3000平方公里,為棉麥主要產區;中南為中條山斷層;北為峨嵋斷塊臺地,高出盆地60一80米;東北部有嗚條崗階地,高出盆地50一60米。中條山北麓洪積扇綿延103公里,寬度小,坡度大,扇前窪地有潛水溢出,在夏縣、解虞一帶形成大面積鹽漬地。運城鹽池比黃河水面低20米,為湖沼相沉積,是以芒硝為主的化工原料基地。

(二)、臨汾盆地

位於汾河下游,介於呂梁與大嶽山脈之間,海拔 400至600米,盆地長150公里,寬30一58公里,面積5000平方公里,為麥棉主要產區。東部為太嶽山、霍山斷層,兩部為羅雲山斷層,南部為峨嵋嶺斷塊臺地。盆地邊緣有洪積物,形成洪積傾斜平原及黃土堆積臺地。汾河切割作用明顯,形成盆地南部沖積、洪積黃土及紅 色上的 高臺地。臺地邊緣沖溝發育,盆地內有龍子祠、廣勝寺等名泉。 

(三)、潞安(長治、上黨)盆地

屬濁漳河流域,介於太嶽與大行山脈之間,海拔900至1000米,盆地面積1980平方公里,年平均雨量550一650毫米,為各盆地降雨的高值區,也是山西秋 糧和小麥的主要產區。盆地東部為潞安斷層,邊緣洪積 扇不太發育,盆地中為第四紀堆積物,其下有中更新統 褐紅色粘土和亞粘上,夾鈣核及下更新統泥河灣層湖 相沉積。盆地內河流曲折,地面波狀起伏,地下水埋藏較深。

(四)、太原盆地

位於汾河中游,海拔700一800米,盆地長128公里,寬12.5一38公里,面積5016平方公里。西部為交城大斷裂,東部為太谷大斷裂,高差200米以上。太原 盆地仍在繼續下降,自更新世以來,相對沉降速度每年 約0.3釐米左右,盆地西側沉降幅度最大,沉積物厚達2800一3000米,盆地東側沉降幅度較小,祁縣的鑽孔資料300米以下已見基岩。盆地西山山前洪積扇短小而坡陡,盆地東側洪積扇巨大而坡緩。在洪積與沖積平原交接地帶,有地下水溢出帶及扇間窪地,部分地區有鹽漬化現象,盆地邊緣有黃土組成的一級洪積臺地和紅土為基礎上覆黃土的二級臺地,局部由於斷層活動,湖相堆積物抬升於地表,流水侵蝕形成丘陵地形。文峪河、瀟水地比重最大,水澆地佔耕地面積的60%以上為山西糧食和特早熟棉的重要產區。 

(五)、忻定盆地

位於滹沱河流域,介於五臺山與雲中山脈之間,海拔800至1000米,盆地長173公里,寬12.5一42.5公里,面積2157平方公里,北部為丘靈—崞縣大斷裂,東南緣為五臺山北麓大斷裂,為不對稱的地塹盆地。滹沱河兩側為沖積平原,上游地面坡度較陡,下游忻州市、定襄縣附近,地形較平坦,沖積層分佈廣泛,為山西秋糧油料產區。由於滹沱河上濟勝橋橋基高,排水不暢,盆地低窪處有較重的鹽漬化。

(六)、大同盆地

屬桑於河流域,介於陰山與恆山山脈之間,海拔1000至1100米,盆地長124公里,寬20一45公里,面積5084平方公里。西部為口泉—朔縣大斷層,東部為桑千河大斷層。桑乾河兩側為沖積平原,盆地邊緣為洪積傾斜平原,是山西秋糧春麥的重要產區。洪積扇前緣及扇間窪地有地下水溢出帶,形成沼澤,山陰、懷仁、應縣間地勢低窪,排水不良,土壤鹽漬化,有較大面積的鹽鹼荒地。黃花樑臺地有大面積黃砂上,由於土壤貧瘠、乾旱,大部分小葉楊樹生長不良,更新改造任務艱鉅。 

堪稱頭條裡最低調的一個省:跟你說說山西省

堪稱頭條裡最低調的一個省:跟你說說山西省

堪稱頭條裡最低調的一個省:跟你說說山西省

堪稱頭條裡最低調的一個省:跟你說說山西省

堪稱頭條裡最低調的一個省:跟你說說山西省

堪稱頭條裡最低調的一個省:跟你說說山西省

堪稱頭條裡最低調的一個省:跟你說說山西省

堪稱頭條裡最低調的一個省:跟你說說山西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