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跟端午節有什麼關係呢?其實只有半毛錢關係


(圖片來源於網絡)

《楚辭》很幸運未被孔子修改過,歪曲過,沒有弄成道德教訓。三國,漢朝,魏朝,皆受《楚辭》影響,直到清末文學家、魯迅都受其影響。

——木心


今天甩點乾貨。

先看標題,端午和屈原有半毛錢關係,不是沒有半毛錢關係哈。

以前本人是樂山房地產媒體界首席標題黨,現在返璞歸真,說的都是實話。

不知道為什麼,我們中國人過節,誤差越來越大,喜歡發揮,過個聖誕節,喜歡送蘋果。今早起來,發現有人稱端午節為粽子節,詩人節。牽強附會,越走越遠,就是因為大家不求甚解。

說實話,照此下去,不僅屈原的棺材板按不住,伍子胥的棺材板按不住,子綏的棺材板也按不住啊。

端午節是個古老的節日,有多老,就是比屈原還老。

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是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木心說,《離騷》是中國最早的傷痕文學.....

說端午是紀念屈原的,誰敢有意見?

據史記記載,楚懷王不採納屈原聯合齊國抗秦的建議,以致楚國滅亡。

屈原國破家亡,悲憤交加,投汨羅江身亡。屈原死後,百姓悲痛,為了不讓魚龍蝦蟹水獸蛟龍咬壞屈原屍體,當地漁民一邊打撈一邊把雞蛋、飯糰扔進江裡,把雄黃倒進江裡,可是這樣,飯糰和雞蛋會被蛟龍吃了,於是人們便想出了,用綠葉包飯,外纏彩絲的方法,將食物裹起來,這就是粽子。

但,端午節除了粽子之外,還有掛鐘馗像,掛艾草,佩長命縷,佩香囊,給小孩塗雄黃,吃鹹蛋的風俗傳統,這些可就與屈原關係不大了。

其實端午一詞最早出現在西晉,周處所著《風土記》,裡面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初五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即“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又有,“以艾為虎形,或剪裁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載之,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削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

在晉代,粽子就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端午食粽已成為全國性風俗。

划龍舟呢?早在古代百越地區(春秋之前),即長江中下游以南一帶,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已經有這種祭祀部落圖騰的習俗,因此,端午吃粽子,賽龍舟並非直接因屈原而起。

農曆五月初五也不僅僅是為了紀念屈原,據東漢蔡邑的《琴操》記載,子綏與晉文公重耳出生入死,然而文公復國後,封犒功臣卻忘了他,於是子綏遁隱山林,文公求之不出,竟然縱火燒山,子綏寧死不屈,抱木而死。文公痛失愛臣,下令五月初五這一天,百姓不得生火,所以這一天也是為了紀念子綏而存在的。比屈原早300多年。

還有一則。春秋時期的伍子胥,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投奔吳國,助吳伐楚,楚平王死後,仍遭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夫差繼位,攻打越國,越大敗,勾踐請和。子胥建議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採納反而聽信讒言,要賜死子胥。子胥視死如歸,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於5月初5這天把伍子胥屍體投入大江。

伍子胥死後三年,吳國被越所滅,夫差掩面自殺。(活幾把該)

江浙一帶相傳伍子胥死後忠魂不滅化為濤神。因此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伍子胥,可比屈原早生了220年吶。

但伍子胥,主要是民間百姓懷念,並不受主流史籍待見,是因為,中國曆來強調忠君愛國,而伍子胥心中“有國無君”——管你是君非君,你膽敢殺我爹,我就要殺你,鞭屍也要報仇。是條漢子!

以上。

所以我們推斷,端午在屈原之前自古有之,但屈原死於農曆五月初五,因此加入了“端午祭”,成為端午習俗的一部分。

當然,我們其實不應該端午才想起屈原,僅僅作為一個偉大的詩人,也值得被記住。

屈原是楚國諫官,與楚懷王商量國家大事的,應該屬於智囊團核心。才華遭人嫉,楚懷王聽信讒言疏遠屈原,屈原傷心寫離騷。

痛苦之人總出好作品。一個天才,在政治人生愛情都很糟糕的時候,偉大的藝術就離我們不遠了。

屈原偉大,端午應紀念屈原,但端午是端午,屈原是屈原,端午節不能成為屈原節,詩人節。


屈原跟端午節有什麼關係呢?其實只有半毛錢關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