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市位於安徽省東部,滁州市東北部,中國南北分界線江淮分水嶺之上。行政區域介於北緯32°27′~33°13′與東經117°56′~118°25′之間。南北長87.6公里,東西寬68.1公里,總面積2335平方公里,約佔全省總面積的1.67%。該市東臨江蘇盱眙縣,南與來安縣、滁州市南譙區、定遠縣接壤,西迄鳳陽縣,北隔淮河與五河縣和江蘇泗洪縣相望。市人民政府駐明光。現設1個鄉、12個鎮、 4個街道辦事處。此外,市境內有省屬管店林業總場和白米山、潘村湖農場。

明光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城市,但明光歷史悠久。

遠古時期,明光屬於淮夷之地。祖先遷居於此,男耕女織,世代繁衍。

先秦時期。夏、商、周時期,明光分屬揚州、徐州、青州,周代後期為徐國等方國領地。

春秋時期,為吳國善道地,是吳、越、楚爭峙場所。戰國時期,越滅吳,屬越國;公元前306年楚滅越,屬楚國,居於“吳頭楚尾”。

秦漢時期。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天下,稱始皇帝,車同軌,書同文,廢分封,置郡縣,始有盱眙縣(治今盱眙縣城北)、淮陵縣(治今女山湖鎮邵崗境內),明光為盱眙、淮陵兩縣轄地,先後屬泗水郡、東海郡。

楚漢相爭時(前208年-前202年),屬項羽西楚國(都彭城,今徐州市)東陽郡。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正月,改屬韓信楚國(都下邳,今江蘇睢寧縣古邳鎮)。六年正月,改屬劉賈的荊國(都吳,今蘇州市)東陽郡(治廣陵,今揚州市)。十一年七月,英布滅荊,東陽郡直屬漢廷。十二年十月辛丑,東陽郡改屬劉濞吳國(都廣陵)。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吳王反。六月,國除,東陽郡歸漢。旋,改屬劉非的江都國(都廣陵)。武帝時在今女山湖鎮及女山東南分別置贅其縣和淮陵縣,屬臨淮郡。元朔元年(前128年),東陽郡的淮陵縣改為淮陵侯國(非五子之一)。元狩二年(前121年),江都國除,東陽郡改為廣陵郡(仍治廣陵),直隸漢廷。六年,析置臨淮郡(治徐,今江蘇境),淮陵侯國(縣)屬之。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臨淮郡改屬徐州刺史部。東漢初年,復舊稱,今明光市仍屬盱眙、淮陵縣地。淮陵侯國(縣)仍屬徐州(治彭城)臨淮郡(仍治徐)。永平十五年(72年),改臨淮郡為下邳國(都下邳,今古邳鎮)。建安十一年(206年),下邳國除為下邳郡(仍治古邳鎮)。漢末,廢下邳郡,改設東城郡(治東城,今定遠縣故朱馬鄉下馬鋪),後廢。

三國時期。屬魏國徐州(仍治彭城)下邳郡(國)(治古邳鎮),仍設淮陵縣(仍治故淮陵城)。後期淪為棄地。魏鹹熙二年(265年)十二月,西晉代魏,仍之。淮陵縣(仍治故淮陵城)仍屬徐州(仍治彭城。元康年間,改治下邳,今古邳鎮)下邳國(都古邳鎮)。太康元年(280年),改屬徐州臨淮郡。元康初(約291年),分臨淮郡淮陵縣置淮陵郡(仍治淮陵,淮陵故城),設淮陵縣。永寧元年(301年),設臨淮國(仍治淮陵故城),仍屬徐州。永興元年(304年),又僑置堂邑郡(治淮陵故城),後廢。永嘉亂後,荒廢。

東晉大興三年(320年),僑置淮陵郡(改治今明光市女山湖鎮,原稱舊縣集),屬北徐州(仍治彭城),後廢。義熙七年(411年),盱眙從臨淮郡分出,以縣置郡,僑置陽平郡(治陽平僑縣,治淮陵故城),領淮陵、陽平、館陶、濮陽、廩丘縣,屬北徐州(仍治彭城)。後趙(319~351年)開創者石勒早在永嘉年間(307-312)曾短暫佔據盱眙地區,在徐州(仍治彭城,今徐州市)淮陵郡(治淮陵)設淮陵縣(仍治淮陵故城),仍屬臨淮郡。

南北朝時期。南朝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劉宋代晉,屬盱眙郡。永初二年(421年),加徐州為南徐州,盱眙仍為屬郡。永初三年,北徐州改稱徐州(仍治彭城。後多次徙治)陽平郡(治淮陵故城)仍設陽平、淮陵、館陶、濮陽、廩丘縣。泰始二年(466年),地入北魏,淮南部分改屬鍾離郡。又僑置濟陰郡,又稱南濟陰郡(改治今明光市女山湖鎮,原舊縣集,以僑民在淮河南岸者僑置)。三年,增僑置睢陵縣於舊縣集,兼郡治,屬之。後改睢陵為睢陽,屬濟陰郡。北朝北魏泰始二年,北魏曾佔領今明光市全境,但沒有實質性設置。南朝齊升明三年(479年)四月,南齊代劉宋,仍之。後主要變動及設置是:北徐州(治燕縣,故鍾離城)濟陰郡(治睢陵僑縣,今明光市女山湖鎮舊縣集)設睢陵縣(僑治舊縣集)。南兗州(治廣陵,今揚州市)盱眙郡(治盱眙,今江蘇盱眙縣東北)設陽城縣(治今明市故淮陵城)。後沒入北魏。正始三年(500年),逐漸收復。南朝梁中興二年(502年)四月,蕭樑代南齊,仍之。初屬南兗州(仍治廣陵),後改屬淮州(治淮陰,今江蘇淮安市淮陰區淮河南岸)淮陽郡(治淮陵僑縣,今明光市女山湖鎮,原舊縣集),設淮陵縣(僑治舊縣集);盱眙郡(治盱眙,今縣城東北)設陽城縣(今明光市故淮陵城)。又屬北徐州(治鍾離故城)濟陽郡(治睢陵僑縣,今女山湖鎮),設睢陵縣。北朝東魏武定六年(548年)十月,地入東魏。今明光市境設置:淮州(仍治淮陰)盱眙郡(仍治盱眙)設陽城縣(治今明光市故淮陵城)。楚州(治鍾離故城)濟陽郡(治睢陽,今明光市女山湖鎮)設睢陽縣。北朝·北齊武定八年五月,北齊代東魏。今明光市境設置:西楚州(治故鍾離城)濟陰郡(治池南,由睢陽縣改,仍治女山湖鎮)設池南、睢陽縣;陽城縣(治故淮陵城)仍屬盱眙郡(仍治盱眙)。南陳永定元年(557年)複名睢陵縣。太建五年(573年)五月伐北齊,逐漸恢復舊制。北徐州(仍治鍾離故城)濟陰郡(治睢陵,由東魏濟陽郡改,縣由北齊池南改,今女山湖鎮)設睢陵縣。陽城縣(治淮陵城)仍屬南兗州(仍治廣陵)盱眙郡(仍治盱眙故城。太建五年九月戊子,改屬譙州。七年三月辛未,改屬南兗州)。北朝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十二月,地入北周。今市境設置有:西楚州(由徐州改。治故鍾離城)濟陰郡(治昭義,今女山湖鎮。同時改陳睢陵縣為招義縣,又寫成“昭義”)。吳州(改陳東廣州為吳州,仍治廣陵,今揚州市)盱眙郡(治盱眙故城)設陽城縣(仍治故淮陵城)。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 為隋取代。

隋唐時期。隋朝開皇元年(581年)仍沿襲舊制。開皇三年(583年)廢郡,撤銷陽城縣,改昭義縣為招義縣(仍治女山湖鎮),改屬濠州(治今鳳陽縣故鍾離城,今臨淮鎮北)。大業元年(605年),改招義縣為化明縣(《太平寰宇記》稱,開皇二年,以光德太子名昭,改招義縣為化明縣)。大業三年四月,改濠州為鍾離郡(仍治西古城),化明縣改屬揚州刺史部鍾離郡。隋末,縣民馬薄據縣,改置化州,分置濟陰縣,共設2個縣,屬之。大業十四年四月為唐取代。唐朝武德二年 (619年),析置睢陵縣(仍治淮陵故城),濟陰、睢陵、化明3個縣屬化州(仍治今女山湖鎮)。三年,撤銷濟陰、睢陵縣、化州,改化明縣為招義縣(仍治今女山湖鎮),改屬濠州(治鍾離,改治西古城)。士人楊益曾於武德二年自據招義縣化州,四年歸國。貞觀元年(627年),濠州屬淮南道(地理區域)。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淮南道為一級政區(治揚州,今為市)。天寶元年(742年),濠州改為鍾離郡(仍治西古城)。乾元元年(758年),鍾離郡改為濠州。安史之亂後,濠州改屬武寧軍節度,又叫徐泗節度感化軍(治徐州)。天祐四年(907年)四月唐朝滅亡。

五代十國時期。今明光市屬所設招義縣(仍治女山湖鎮),屬吳國濠州(仍治西古城)。武義元年(919年),濠州改屬臨淮軍(治西古城。乾貞元年即927年,清臨軍改治壽州,今壽縣城關鎮)。太和三年(931年)吳國升盱眙縣為招信軍。吳天祚三年(937年)十月,南唐代吳國,盱眙縣屬楚州,招義縣仍屬臨淮軍(治壽州)濠州(治今鳳陽縣臨淮鎮西古城)。保大元年(943年)三月,招義縣(仍治今女山湖鎮)改屬定遠軍節度濠州(均治西古城)。後周顯德四年(957年)十二月,濠州入後周,盱眙屬於後周,招義縣(仍治今女山湖鎮)屬濠州(仍治西古城) 後周顯德七年正月,後周為北宋取代。

宋元時期。北宋時招義縣(仍治女山湖鎮)屬濠州(仍治西古城),初屬淮南道。乾德元年(963年),招義縣改屬泗州。太平興國元年(976年),改招義縣為招信縣,仍屬泗州(治盱眙,今同)。至道三年(997年),泗州改為淮南路(治揚州),屬之。熙寧五年(1072年),泗州改屬淮南東路(仍治揚州)。金天會五年(1127年)二月北宋滅亡,同年五月一日趙構在杭州建立南宋,置招信軍,屬淮南東路(仍治揚州)泗州。建炎四年(1130年),招信縣改屬淮南西路(治廬州,今合肥)濠州(仍治西古城)。紹興四年(1134年),招信縣改屬泗州。七年,泗州改屬淮南東路(仍治揚州)。十二年正月,昇天長縣為天長軍,盱眙縣和招信縣改屬淮東路天長軍。五月,廢天長軍,復升盱眙縣為軍,隸淮南東路,轄招信、天長兩縣。年底,改屬招信軍(治盱眙,今同)。紹興二十一年,入金。後復,仍之。元朝初年,盱眙初為招信軍治。至元十三年(1276年),行招信路安撫司事,轄盱眙、天長、招信、五河四縣。至元十四年,在盱眙縣治立招信路總管府,招信縣(仍治女山湖鎮)改屬江淮行省(治揚州,後升為路)淮東道(治揚州路)昭信路,又稱招信路(仍治盱眙,今為縣)。十五年,招信縣所隸招信軍改屬臨淮府。二十年,撤銷招信縣,併入盱眙縣,同時在招信縣治設立百戶打捕所,後人稱這裡為舊縣。從此,今明光市境內分屬滁州、來安、盱眙、定遠4個縣。至設縣前,今明光市境內無建置。盱眙縣改屬淮安路(治山陽,今江蘇淮安)泗州(治臨淮,故泗州城,清沒入洪澤湖)。二十七年,廢臨淮府,盱眙縣改屬泗州。二十八年十二月,今明光市境主屬河南江北行省(改治汴梁路,今開封市)江北淮東道(仍治揚州路)泗州(仍治故泗州城)盱眙縣等4個縣。至正十二年(1352年),盱眙縣改屬淮南江北行省江北淮東道(均治揚州路)淮安路(治山陽,今江蘇淮安楚州區)泗州(治泗州故城)。

明清時期。今明光市境內無建置,仍為4個州、縣邊緣地區。洪武元年(1368年)盱眙縣屬臨濠府泗州,次年直屬中書省,洪武五年改屬鳳陽府泗州,後屬泗州直隸州,並在今女山湖鎮設立“舊縣巡檢司”。清順治二年(1644年),盱眙屬江南省鳳陽府泗州。康熙六年(1667年)撤江南省,設江蘇、安徽兩省,盱眙屬安徽省鳳潁六泗道直隸泗州。康熙十九年,泗州城沉沒水中,泗泗州州治移至盱眙。雍正二年(1724年)升泗州為安徽省直隸州,隸安徽布政使司,盱眙為屬縣。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裁虹縣為泗州,州治由盱眙移至虹縣(今泗縣)。

中華民國時期。北洋政府統治時代,定遠、來安、滁縣、盱眙4個縣均直屬安徽省。民國三年(1914年)六月二日,均改屬安徽省淮泗道(治鳳陽縣,今府城鎮)。民國十七年,盱眙再次直屬安徽省,後屬安徽省第七首席縣長區、第六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年(1931年)五月,原盱眙縣三界士紳邵樹谷、吳敬業等人向安徽省政府及南京國民政府內政部“請求變更行政區劃,設縣分治”, 國民黨為加強當時盱、來、滁、定4個縣邊區統治,決定同意設立嘉山縣。二十一年春,安徽省政府派李蔚唐為嘉山設治委員,到達盱眙縣。八月,李蔚唐與盱眙、滁縣、定遠、來安4個縣縣長在三界鎮召開有關嘉山設治問題會議。十一月十五日,經國民政府內政部和安徽省政府批准,從滁縣劃出馬垣牆、樊山寺、江寧後、盈福寺、小岱山、三都六(張八嶺)6個保;從來安縣劃出嘉山集、尹家集、張鋪營3個保;從定遠縣劃出嘉山保、大北保、大南保(大橫山堡)、潘家營、三和集、槐墟院6個保;從盱眙縣西南部劃出自來橋、烏石山、黃寨、魯山、鳳賢集、羅家嶺、大越、管店、劉家集、石壩、明光集、許家河、馬家崗、紅廟集、查家埠、西永興、愛棠鎮17個保,計32個保組成新設的嘉山縣行政區域。民國二十一年十一月初,創嘉山縣(治三界鎮),屬安徽省第五專區(專員駐滁縣,今滁州市區)。民國二十六年十二月,日軍侵入嘉山縣城三界(今老三界)嘉山縣政府先後流亡於自來橋及全椒縣古河鎮等地。二十七年七月,嘉山縣改屬第六專區(專員駐泗縣)。十一月十日,第六專區屬安徽省皖北行署。二十九年二月二日,撤銷皖北行署。民國二十九年四月,將仇集、澗溪、舊縣、潘村、古沛、泊崗一帶劃給嘉山縣。七月,將嘉山縣改屬第九專區,潘村、古沛等地於九月份劃歸盱鳳嘉縣。三十三年四月,第九專區由第五專區代管,仍之。三十三年十月,盱嘉分治,自來橋仍歸嘉山縣。三十四年春,盱眙縣在日偽佔領區開闢的津裡、石壩、桑集、戴巷等地,於當年九月,與澗溪一併劃歸嘉山縣。三十四年九月復第九專區,嘉山縣屬之(次年十月,專員公署駐嘉山縣區明光鎮,今屬明光市區)。嘉山縣建置後,尤其在抗日戰爭期間,分別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政權、國民黨流亡政府和日本侵華軍扶植的漢奸政權分割或互相佔領,縣域朝是夕非。日偽政權。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一月二日,日軍再次攻陷嘉山縣城三界鎮,縱火燒燬整個縣城。於二月中旬,在明光鎮組建“維持會”漢奸政權。七月十二日,嘉山縣偽政權改屬“中華民國維新政府安徽省”(駐蚌埠)。十月二十八日,“安徽省維新政府”正式成立。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三月,“安徽省維新政府”併入南京汪偽“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九月二十日,汪偽“安徽省政府”(仍駐蚌埠)成立。三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汪偽“嘉山縣政府”改屬“安徽省第三專區”(專員及縣政府均駐明光鎮)。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偽嘉山縣政府也草草收場。日偽政權控制明光、張公嶺、三界、管店、三和集等地被國民政府接收。

中國共產黨民主政權。抗日戰爭期間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二月,共產黨領導的嘉山縣抗日民主政府在山鎮自來橋成立,汪道涵(海峽兩岸對話關係開創者,曾任中共上海市委書記、上海市市長,中顧委委員,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擔任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縣長。隸屬於淮南蘇皖邊區行政公署津浦路東專員公署(駐盱眙縣時家集)。民國三十二年三月,與盱眙抗日民主政府合併為盱嘉辦事處,民國三十三年十月,又分設。另外,明光市境內還有盱鳳嘉縣抗日民主政府(1941年至1945年設)。這些抗日政權於三十四年十一月後併為嘉山縣,改屬蘇皖邊區第三行政區,直至三十五年九月北撤取消。解放戰爭期間,民國三十七年五月二十八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了江淮行署。六月四日後調整的嘉山縣屬第一專區。三十八年一月二十一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嘉山縣城明光鎮。二月,先後成立嘉山縣人民政府和明光市政府。四月,改明光市為明光區。四月十五日,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公告,嘉山縣改屬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滁縣專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年10月1日建國,嘉山縣仍屬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滁縣專區。 1956年1月12日,撤銷滁縣專區,嘉山縣改屬安徽省蚌埠專區。1961年4月7日,撤銷蚌埠專區,恢復滁縣專區,嘉山縣屬之。1968年8月12日,嘉山縣革命委員會成立。1980年3月,嘉山縣革命委員會改稱嘉山縣人民政府。1992年12月20日,嘉山縣改屬省轄地級滁州市。1994年5月31日,撤銷嘉山縣,改設省直屬行政區縣級明光市,由省裡委託滁州市代管,至今未變。

解放後,雖經調整,正式恢復嘉山縣,但也有部分地區被調整區劃時劃出。如1949年10月,將原屬嘉山縣的潘村、古沛2個區24個鄉因由盱鳳嘉縣劃入五河縣,後又從五河縣劃回嘉山縣,仍保留民國時期的疆域。此後,區域變動較少。主要有與相鄰縣也有小規模調整,但於建國後基本定型。以後只是小區域調整。建國後的小變化主要有:1950年12月16日,將滁縣珠龍區樊臺鄉的草廟村劃入嘉山縣張八嶺區;戴莊、太平、樊山3個村與原廣成鄉的岱山等3個村劃入嘉山縣張八嶺區。1974年4月,為解決獨山水庫淹沒區和灌區水利糾紛,將嘉山縣自來橋公社的張浦營、羅田、保橋3個大隊劃入滁縣,與滁縣黃泥公社合併成立張鋪營人民公社。2007年,最後一次區劃調整,明光市境內現設1個鄉:泊崗鄉;12個鎮:張八嶺鎮、三界鎮、管店鎮、石壩鎮、澗溪鎮、自來橋鎮、蘇巷鎮、女山湖鎮、橋頭鎮、古沛鎮、潘村鎮、柳巷鎮; 4個街道辦事處:明光街道辦事處、明東街道辦事處、明南街道辦事處、明西街道辦事處。 明光市以駐地明光街道辦事處(原為明光鎮)為名。其前身是嘉山縣。嘉山縣創建於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十一月。縣名以原屬來安縣的嘉山及嘉山集為名。嘉山是境內最高峰,海拔332米,位於來安縣西南部。其西北為中、小嘉山,高度分別為海拔309.8米、195米。整個山脈從老嘉山、中嘉山、小嘉山成南北走向,綿延境內。嘉山原位於來安縣境內,山名據道光十年(1830年)《來安縣誌》載:“山上有龍王廟,宋嘉定年間(1208~1284年)敕建,賜名嘉澤,山以此得名。”《安徽通志稿·輿地考》記述該山脈風景優美,有嘉澤井、龍潭、錦繡谷、清涼源、白雲澗、過溪橋、釣魚臺諸名勝。《說文解字》:“嘉,美也。”因此,嘉山名原系讚美語。嘉山集是以山命名,縣名歸根到底也是以山命名。

嘉山縣初創時駐三界鎮吳勤惠公祠堂。至抗日戰爭勝利後,遷治明光鎮。三界鎮作為法定新置縣縣城前後達14年之久。 三界鎮:該鎮位於今明光市人民政府駐地明光市區南30公里,以座落今鎮北4公里多的盱眙、定遠、滁縣3個縣邊陲老三界為名。古稱三界市,自元創集市,因名三界集。故民國《滁縣鄉土志》說,滁縣“北鄰盱眙縣,境以三界鎮為界。”同治初年,後官至四川總督的三界人吳棠(吳勤惠公)在督漕時,奏準設土城,漸成鬧市。清末,在此設芝生書院,使之成為名鎮。嘉山縣初創三界集。民國二十六年,日軍侵佔老三界,使三界成為廢墟一片。嘉山縣國民政府流亡至全椒縣古河鎮。今三界鎮系新街,舊地名為施郢發展起來的。民國38年,為新街鄉。1956年5月,改為三界鄉。1987年,改為三界鎮。

境內作為縣以上治所的還有女山湖鎮,又名舊縣集。舊縣集:近代為舊縣保,位於明光鎮東北34.5公里處。早在東晉、南北朝期間,為僑置的睢陵縣治所,宋為招義縣治,歷代曾為州、郡治所,元代撤銷,併入盱眙縣。後易名為舊縣集。1949年,設水上、港口鄉。1950年社舊縣鎮,後改為舊縣鄉。1958年,建水上公社。1961年,改為舊縣公社。1962年,改為女山湖公社。1973年舊縣公社遷至邵崗,1981年更名為邵崗公社。1983年,原舊縣公社改為女山湖鄉。1986年,撤鄉建女山湖鎮,以湖為名。2007年,區劃調整後,現為皖東地區最大的水產鄉鎮,位居安徽省漁業10強、綜合實力50強之列。是省級水產科技示範強鎮,安徽省旅遊鄉鎮,並被批准為“中國螃蟹之鄉”。

今明光市區位於市境中部、淮河支流池河之濱,地處北緯32°46′與東經117°58′之間。該鎮自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初為日本侵略者扶植的嘉山縣漢奸政權駐明光鎮靳公祠(原市公安局大院),至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戰敗,繼作國民黨嘉山縣政府駐地。解放後,為嘉山縣政府駐地。並自1949年1月21日設明光市,同年4月27日,併入嘉山縣。由於近年來,城市經濟迅速發展,1992年8月31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常務會議決定,撤銷嘉山縣,改立縣級省轄明光市,並於9月30日,以政祕(92)313號文件上報國務院,1993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又以政祕(93)307號《關於再次要求撤銷嘉山縣,設立明光市的請示》上報國務院。1994年5月31日,民政部轉發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改嘉山縣為省轄明光市。市名以當時駐在地明光鎮為市名,兼市人民政府駐地,至今未變,現已撤鎮,改為明光市區即明光街道辦事處,又簡稱明光。明光市成立時省政府下文委託滁州市代管。1997年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城市。2010年10月列入國務院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城市。先後被命名為全國文化先進市、全國雙擁模範市、科技先進市、體育先進市、和省級衛生城市。是國家大型商品糧、小雜糧、優質煙基地市,平原綠化先進市,全國水產百強市和省非金屬礦發展戰略主要基地。明光鎮名緣於附近的明光山。

光緒《盱眙縣誌》載:“明太祖生於此。昔年見五色雲氣,故名。”其東北有躍龍岡,一曰孕龍基。岡在二郎廟旁,明太祖生於此。“是夜,廟移避東北百餘步,基址土石俱赤,不生草木。”及二郎廟旁的“香花澗”,也因“明太祖生時取水澡浴,澗水皆香”而命名。還有躍龍岡附近的紅羅障等地名,乾隆《江南通志》也說是“明太祖生時,取水浴之。忽有紅羅一幅浮來,即取以為襁褓,後人因名其水”。因此,明光鎮因山為名,山北側為大明王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出生地趙府,山因此得名。明光鎮因地處江淮衝要,交通便捷,向為定遠、鳳陽、盱眙、來安、五河、泗洪等縣糧食等農副產品的集散地。早在明洪武五年(1373年)就開埠,置靈蹟鄉,漸成集市。清康熙年間,明光鎮西北的洪廟集遭受水災而遷徙明光鎮,使明光鎮漸成商埠。津浦鐵路通車後更加繁榮。民國二十年,設明光鎮。解放初(1949年1月21日至4月27日),設明光市,後改明光鎮,兼嘉山縣及明光區駐地。現是滁州市皖東地區除直轄市區外的第二個大建成區,新興的科技工貿旅遊城市。津滬鐵路、一〇四國道、寧洛高速穿城而過,已發展為蘇皖通衢,南北樞紐。具有獨特的承東啟西、貫穿南北的功能和區位特徵,成為皖江開發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

明光之簡史

明光之簡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