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

儒學,自孔子始。孔子在世時,唯顏子悟透了孔門學說。孔子離世後,孟子得知,故孔廟之內,配位孔子十二先賢的,除孟子和朱熹外,皆為孔子之學生。自孟子後,孔門之學遂絕,直至宋代朱熹,方始復興。

"

儒學,自孔子始。孔子在世時,唯顏子悟透了孔門學說。孔子離世後,孟子得知,故孔廟之內,配位孔子十二先賢的,除孟子和朱熹外,皆為孔子之學生。自孟子後,孔門之學遂絕,直至宋代朱熹,方始復興。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對於君臣關係,孔子認為: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從這一角度來看,曹操一生,可以算得上是成就了。之前文章說過,曹操是漢末之際,鮮有的真正心繫漢室之諸侯。首先,曹氏世代食漢祿,其祖父,其父,皆為漢之大臣,曹操作為曹氏之子,其內心深受祖上之德的影響。曹操年輕時曾說,他一生志向,只在做一位漢朝的將軍,他希望能在自己去世後,墓碑上刻著: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即可。說明曹操一開始就把自己定位為一位漢臣。

"

儒學,自孔子始。孔子在世時,唯顏子悟透了孔門學說。孔子離世後,孟子得知,故孔廟之內,配位孔子十二先賢的,除孟子和朱熹外,皆為孔子之學生。自孟子後,孔門之學遂絕,直至宋代朱熹,方始復興。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對於君臣關係,孔子認為: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從這一角度來看,曹操一生,可以算得上是成就了。之前文章說過,曹操是漢末之際,鮮有的真正心繫漢室之諸侯。首先,曹氏世代食漢祿,其祖父,其父,皆為漢之大臣,曹操作為曹氏之子,其內心深受祖上之德的影響。曹操年輕時曾說,他一生志向,只在做一位漢朝的將軍,他希望能在自己去世後,墓碑上刻著: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即可。說明曹操一開始就把自己定位為一位漢臣。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第二,從曹操起兵後的所作所為看,他也並無類似於袁紹和袁術那樣擁兵自重的想法。曹操曾說,他起初募兵,從來不願意超過數千人,因為兵力一多,就會被其它諸侯所嫉恨,從而招致災禍。因此,他初募兵,不過五千人。南下揚州募兵,不過四千人,全部信守了自己的諾言。對比袁紹和袁術。袁紹很早就開始養死士,並在起兵後規劃霸佔河北,以圖中原。袁術則根本已經稱帝了。曹操相比他們,實在是不能不說他全無篡漢之意了。

"

儒學,自孔子始。孔子在世時,唯顏子悟透了孔門學說。孔子離世後,孟子得知,故孔廟之內,配位孔子十二先賢的,除孟子和朱熹外,皆為孔子之學生。自孟子後,孔門之學遂絕,直至宋代朱熹,方始復興。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對於君臣關係,孔子認為: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從這一角度來看,曹操一生,可以算得上是成就了。之前文章說過,曹操是漢末之際,鮮有的真正心繫漢室之諸侯。首先,曹氏世代食漢祿,其祖父,其父,皆為漢之大臣,曹操作為曹氏之子,其內心深受祖上之德的影響。曹操年輕時曾說,他一生志向,只在做一位漢朝的將軍,他希望能在自己去世後,墓碑上刻著: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即可。說明曹操一開始就把自己定位為一位漢臣。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第二,從曹操起兵後的所作所為看,他也並無類似於袁紹和袁術那樣擁兵自重的想法。曹操曾說,他起初募兵,從來不願意超過數千人,因為兵力一多,就會被其它諸侯所嫉恨,從而招致災禍。因此,他初募兵,不過五千人。南下揚州募兵,不過四千人,全部信守了自己的諾言。對比袁紹和袁術。袁紹很早就開始養死士,並在起兵後規劃霸佔河北,以圖中原。袁術則根本已經稱帝了。曹操相比他們,實在是不能不說他全無篡漢之意了。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第三,曹操在公元二一三年,進位魏公,公元二一六年,進位魏王,之後,他沒有再進一步。其時,曹操雖無皇帝之名,已居皇帝之實,對他來說,廢漢自立,易如反掌,但他終究沒有這麼做。對比劉備。劉備通常都被認為是東漢王朝的最後希望,但劉備依然在漢獻帝活著時,登基了,前朝皇帝尚在,自己就已登基,這不是篡漢,又是什麼。從這個意義上說,甚至曹操都要比劉備更加心繫漢室。設使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句話,不能不說是曹操一生最好的註解。

"

儒學,自孔子始。孔子在世時,唯顏子悟透了孔門學說。孔子離世後,孟子得知,故孔廟之內,配位孔子十二先賢的,除孟子和朱熹外,皆為孔子之學生。自孟子後,孔門之學遂絕,直至宋代朱熹,方始復興。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對於君臣關係,孔子認為: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從這一角度來看,曹操一生,可以算得上是成就了。之前文章說過,曹操是漢末之際,鮮有的真正心繫漢室之諸侯。首先,曹氏世代食漢祿,其祖父,其父,皆為漢之大臣,曹操作為曹氏之子,其內心深受祖上之德的影響。曹操年輕時曾說,他一生志向,只在做一位漢朝的將軍,他希望能在自己去世後,墓碑上刻著: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即可。說明曹操一開始就把自己定位為一位漢臣。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第二,從曹操起兵後的所作所為看,他也並無類似於袁紹和袁術那樣擁兵自重的想法。曹操曾說,他起初募兵,從來不願意超過數千人,因為兵力一多,就會被其它諸侯所嫉恨,從而招致災禍。因此,他初募兵,不過五千人。南下揚州募兵,不過四千人,全部信守了自己的諾言。對比袁紹和袁術。袁紹很早就開始養死士,並在起兵後規劃霸佔河北,以圖中原。袁術則根本已經稱帝了。曹操相比他們,實在是不能不說他全無篡漢之意了。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第三,曹操在公元二一三年,進位魏公,公元二一六年,進位魏王,之後,他沒有再進一步。其時,曹操雖無皇帝之名,已居皇帝之實,對他來說,廢漢自立,易如反掌,但他終究沒有這麼做。對比劉備。劉備通常都被認為是東漢王朝的最後希望,但劉備依然在漢獻帝活著時,登基了,前朝皇帝尚在,自己就已登基,這不是篡漢,又是什麼。從這個意義上說,甚至曹操都要比劉備更加心繫漢室。設使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句話,不能不說是曹操一生最好的註解。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因此,根據孔子對君臣關係的看法,曹操完全達到了臣事君以忠的標準。他沒有篡奪漢朝,而是為漢朝續命了幾十年,這就是對漢朝最大的忠誠了。

孔子之後,聖學正統斷絕,直至朱熹。朱熹對曹操一生事功,給予了幾乎絕對否定的評價。

他也是做得個賊起,不惟竊國之柄,和聖人之法也竊了。——《朱子語類》卷一百四十

朱熹認為,曹操竊取了兩樣東西,一是國柄,二是聖人之法。所謂竊取國柄,是指曹氏竊取了漢朝江山。竊取聖人之法,是說曹操無聖人之德,卻以聖人居之。曹操晚年曾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周文王,是儒家推崇的聖人之一,是孔子口中的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謂至德也已矣(《論語·泰伯》)。顯然,曹操也得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但是他沒有侍奉漢朝,他的兒子曹丕,篡奪了漢朝。

"

儒學,自孔子始。孔子在世時,唯顏子悟透了孔門學說。孔子離世後,孟子得知,故孔廟之內,配位孔子十二先賢的,除孟子和朱熹外,皆為孔子之學生。自孟子後,孔門之學遂絕,直至宋代朱熹,方始復興。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對於君臣關係,孔子認為: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從這一角度來看,曹操一生,可以算得上是成就了。之前文章說過,曹操是漢末之際,鮮有的真正心繫漢室之諸侯。首先,曹氏世代食漢祿,其祖父,其父,皆為漢之大臣,曹操作為曹氏之子,其內心深受祖上之德的影響。曹操年輕時曾說,他一生志向,只在做一位漢朝的將軍,他希望能在自己去世後,墓碑上刻著: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即可。說明曹操一開始就把自己定位為一位漢臣。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第二,從曹操起兵後的所作所為看,他也並無類似於袁紹和袁術那樣擁兵自重的想法。曹操曾說,他起初募兵,從來不願意超過數千人,因為兵力一多,就會被其它諸侯所嫉恨,從而招致災禍。因此,他初募兵,不過五千人。南下揚州募兵,不過四千人,全部信守了自己的諾言。對比袁紹和袁術。袁紹很早就開始養死士,並在起兵後規劃霸佔河北,以圖中原。袁術則根本已經稱帝了。曹操相比他們,實在是不能不說他全無篡漢之意了。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第三,曹操在公元二一三年,進位魏公,公元二一六年,進位魏王,之後,他沒有再進一步。其時,曹操雖無皇帝之名,已居皇帝之實,對他來說,廢漢自立,易如反掌,但他終究沒有這麼做。對比劉備。劉備通常都被認為是東漢王朝的最後希望,但劉備依然在漢獻帝活著時,登基了,前朝皇帝尚在,自己就已登基,這不是篡漢,又是什麼。從這個意義上說,甚至曹操都要比劉備更加心繫漢室。設使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句話,不能不說是曹操一生最好的註解。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因此,根據孔子對君臣關係的看法,曹操完全達到了臣事君以忠的標準。他沒有篡奪漢朝,而是為漢朝續命了幾十年,這就是對漢朝最大的忠誠了。

孔子之後,聖學正統斷絕,直至朱熹。朱熹對曹操一生事功,給予了幾乎絕對否定的評價。

他也是做得個賊起,不惟竊國之柄,和聖人之法也竊了。——《朱子語類》卷一百四十

朱熹認為,曹操竊取了兩樣東西,一是國柄,二是聖人之法。所謂竊取國柄,是指曹氏竊取了漢朝江山。竊取聖人之法,是說曹操無聖人之德,卻以聖人居之。曹操晚年曾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周文王,是儒家推崇的聖人之一,是孔子口中的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謂至德也已矣(《論語·泰伯》)。顯然,曹操也得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但是他沒有侍奉漢朝,他的兒子曹丕,篡奪了漢朝。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因此,朱熹認為曹操竊取此二者之立足點,還是在曹操雖無皇帝之名,已有皇帝之實上面。換句話說,曹操如果果真是漢朝之忠臣,他就不應該讓魏國出現,而應該在掃清六合,席捲八荒之後,還一個漢朝的本來面目給天下。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朱熹所言,也不無道理。然而在現實層面看,這樣做的難度,實在太大。

"

儒學,自孔子始。孔子在世時,唯顏子悟透了孔門學說。孔子離世後,孟子得知,故孔廟之內,配位孔子十二先賢的,除孟子和朱熹外,皆為孔子之學生。自孟子後,孔門之學遂絕,直至宋代朱熹,方始復興。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對於君臣關係,孔子認為: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從這一角度來看,曹操一生,可以算得上是成就了。之前文章說過,曹操是漢末之際,鮮有的真正心繫漢室之諸侯。首先,曹氏世代食漢祿,其祖父,其父,皆為漢之大臣,曹操作為曹氏之子,其內心深受祖上之德的影響。曹操年輕時曾說,他一生志向,只在做一位漢朝的將軍,他希望能在自己去世後,墓碑上刻著: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即可。說明曹操一開始就把自己定位為一位漢臣。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第二,從曹操起兵後的所作所為看,他也並無類似於袁紹和袁術那樣擁兵自重的想法。曹操曾說,他起初募兵,從來不願意超過數千人,因為兵力一多,就會被其它諸侯所嫉恨,從而招致災禍。因此,他初募兵,不過五千人。南下揚州募兵,不過四千人,全部信守了自己的諾言。對比袁紹和袁術。袁紹很早就開始養死士,並在起兵後規劃霸佔河北,以圖中原。袁術則根本已經稱帝了。曹操相比他們,實在是不能不說他全無篡漢之意了。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第三,曹操在公元二一三年,進位魏公,公元二一六年,進位魏王,之後,他沒有再進一步。其時,曹操雖無皇帝之名,已居皇帝之實,對他來說,廢漢自立,易如反掌,但他終究沒有這麼做。對比劉備。劉備通常都被認為是東漢王朝的最後希望,但劉備依然在漢獻帝活著時,登基了,前朝皇帝尚在,自己就已登基,這不是篡漢,又是什麼。從這個意義上說,甚至曹操都要比劉備更加心繫漢室。設使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句話,不能不說是曹操一生最好的註解。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因此,根據孔子對君臣關係的看法,曹操完全達到了臣事君以忠的標準。他沒有篡奪漢朝,而是為漢朝續命了幾十年,這就是對漢朝最大的忠誠了。

孔子之後,聖學正統斷絕,直至朱熹。朱熹對曹操一生事功,給予了幾乎絕對否定的評價。

他也是做得個賊起,不惟竊國之柄,和聖人之法也竊了。——《朱子語類》卷一百四十

朱熹認為,曹操竊取了兩樣東西,一是國柄,二是聖人之法。所謂竊取國柄,是指曹氏竊取了漢朝江山。竊取聖人之法,是說曹操無聖人之德,卻以聖人居之。曹操晚年曾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周文王,是儒家推崇的聖人之一,是孔子口中的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謂至德也已矣(《論語·泰伯》)。顯然,曹操也得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但是他沒有侍奉漢朝,他的兒子曹丕,篡奪了漢朝。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因此,朱熹認為曹操竊取此二者之立足點,還是在曹操雖無皇帝之名,已有皇帝之實上面。換句話說,曹操如果果真是漢朝之忠臣,他就不應該讓魏國出現,而應該在掃清六合,席捲八荒之後,還一個漢朝的本來面目給天下。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朱熹所言,也不無道理。然而在現實層面看,這樣做的難度,實在太大。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朱熹之後,儒學的最後一座高峰,是王守仁先生。王守仁與朱熹之不同點在於,朱熹之理學,並非孔門嫡傳。而王守仁之心學,實乃孔門不二家法。王守仁曾在《傳習錄》中,對此做過論述。

文公精神氣魄大,是他早年合下要繼往開來,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若先切己自修,自然不暇及此;到得德盛後,果憂道之不明。……文公早歲便著許多書,晚年方悔,是倒做了。

如果我們從王守仁心學的角度,看曹操一生事功,又會是一番光景。王守仁晚年之學,主倡致良知。致良知者,是依循本心之良知良能,擴充而去,至於極致。然後每日在這極致的基礎上,繼續擴充,至於無窮。最後使己心不雜一絲一毫之人慾,全是天理。簡單地說,王守仁之致良知,是讓人根據一時一事,根據具體情況,做出具體判斷和分析,是物來順應。

"

儒學,自孔子始。孔子在世時,唯顏子悟透了孔門學說。孔子離世後,孟子得知,故孔廟之內,配位孔子十二先賢的,除孟子和朱熹外,皆為孔子之學生。自孟子後,孔門之學遂絕,直至宋代朱熹,方始復興。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對於君臣關係,孔子認為: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從這一角度來看,曹操一生,可以算得上是成就了。之前文章說過,曹操是漢末之際,鮮有的真正心繫漢室之諸侯。首先,曹氏世代食漢祿,其祖父,其父,皆為漢之大臣,曹操作為曹氏之子,其內心深受祖上之德的影響。曹操年輕時曾說,他一生志向,只在做一位漢朝的將軍,他希望能在自己去世後,墓碑上刻著: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即可。說明曹操一開始就把自己定位為一位漢臣。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第二,從曹操起兵後的所作所為看,他也並無類似於袁紹和袁術那樣擁兵自重的想法。曹操曾說,他起初募兵,從來不願意超過數千人,因為兵力一多,就會被其它諸侯所嫉恨,從而招致災禍。因此,他初募兵,不過五千人。南下揚州募兵,不過四千人,全部信守了自己的諾言。對比袁紹和袁術。袁紹很早就開始養死士,並在起兵後規劃霸佔河北,以圖中原。袁術則根本已經稱帝了。曹操相比他們,實在是不能不說他全無篡漢之意了。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第三,曹操在公元二一三年,進位魏公,公元二一六年,進位魏王,之後,他沒有再進一步。其時,曹操雖無皇帝之名,已居皇帝之實,對他來說,廢漢自立,易如反掌,但他終究沒有這麼做。對比劉備。劉備通常都被認為是東漢王朝的最後希望,但劉備依然在漢獻帝活著時,登基了,前朝皇帝尚在,自己就已登基,這不是篡漢,又是什麼。從這個意義上說,甚至曹操都要比劉備更加心繫漢室。設使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句話,不能不說是曹操一生最好的註解。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因此,根據孔子對君臣關係的看法,曹操完全達到了臣事君以忠的標準。他沒有篡奪漢朝,而是為漢朝續命了幾十年,這就是對漢朝最大的忠誠了。

孔子之後,聖學正統斷絕,直至朱熹。朱熹對曹操一生事功,給予了幾乎絕對否定的評價。

他也是做得個賊起,不惟竊國之柄,和聖人之法也竊了。——《朱子語類》卷一百四十

朱熹認為,曹操竊取了兩樣東西,一是國柄,二是聖人之法。所謂竊取國柄,是指曹氏竊取了漢朝江山。竊取聖人之法,是說曹操無聖人之德,卻以聖人居之。曹操晚年曾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周文王,是儒家推崇的聖人之一,是孔子口中的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謂至德也已矣(《論語·泰伯》)。顯然,曹操也得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但是他沒有侍奉漢朝,他的兒子曹丕,篡奪了漢朝。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因此,朱熹認為曹操竊取此二者之立足點,還是在曹操雖無皇帝之名,已有皇帝之實上面。換句話說,曹操如果果真是漢朝之忠臣,他就不應該讓魏國出現,而應該在掃清六合,席捲八荒之後,還一個漢朝的本來面目給天下。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朱熹所言,也不無道理。然而在現實層面看,這樣做的難度,實在太大。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朱熹之後,儒學的最後一座高峰,是王守仁先生。王守仁與朱熹之不同點在於,朱熹之理學,並非孔門嫡傳。而王守仁之心學,實乃孔門不二家法。王守仁曾在《傳習錄》中,對此做過論述。

文公精神氣魄大,是他早年合下要繼往開來,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若先切己自修,自然不暇及此;到得德盛後,果憂道之不明。……文公早歲便著許多書,晚年方悔,是倒做了。

如果我們從王守仁心學的角度,看曹操一生事功,又會是一番光景。王守仁晚年之學,主倡致良知。致良知者,是依循本心之良知良能,擴充而去,至於極致。然後每日在這極致的基礎上,繼續擴充,至於無窮。最後使己心不雜一絲一毫之人慾,全是天理。簡單地說,王守仁之致良知,是讓人根據一時一事,根據具體情況,做出具體判斷和分析,是物來順應。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曹操一生所為,與王守仁之致良知思想,其實高度契合。例如,曹操的軍事思想和實踐,就是致良知的結果。興平元年時,呂布襲取曹操兗州,從曹操的反映,就可見一斑。

太祖曰:“布一旦得以州,不能據東平,斷亢父、泰山之道,乘險要我,而乃屯濮陽,吾知其無能為也。”

曹操用兵,千變萬化,計謀權變,略不世出,說到底,也就是他能致良知。曹操在用兵方面,從來沒有什麼固定的方法,都是順應時事,做出他當下認為的最優決策。呂布進入兗州後,曹操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發現呂布沒有選擇最好的應變策略,而是屯住在濮陽,等待曹操。對於曹操來說,他雖然失去了兗州一些地盤,可自己尚有三城,且數萬大軍尚在,這些才是支持其曹操的全部,而非呂布佔據的一點地盤。

"

儒學,自孔子始。孔子在世時,唯顏子悟透了孔門學說。孔子離世後,孟子得知,故孔廟之內,配位孔子十二先賢的,除孟子和朱熹外,皆為孔子之學生。自孟子後,孔門之學遂絕,直至宋代朱熹,方始復興。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對於君臣關係,孔子認為: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從這一角度來看,曹操一生,可以算得上是成就了。之前文章說過,曹操是漢末之際,鮮有的真正心繫漢室之諸侯。首先,曹氏世代食漢祿,其祖父,其父,皆為漢之大臣,曹操作為曹氏之子,其內心深受祖上之德的影響。曹操年輕時曾說,他一生志向,只在做一位漢朝的將軍,他希望能在自己去世後,墓碑上刻著: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即可。說明曹操一開始就把自己定位為一位漢臣。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第二,從曹操起兵後的所作所為看,他也並無類似於袁紹和袁術那樣擁兵自重的想法。曹操曾說,他起初募兵,從來不願意超過數千人,因為兵力一多,就會被其它諸侯所嫉恨,從而招致災禍。因此,他初募兵,不過五千人。南下揚州募兵,不過四千人,全部信守了自己的諾言。對比袁紹和袁術。袁紹很早就開始養死士,並在起兵後規劃霸佔河北,以圖中原。袁術則根本已經稱帝了。曹操相比他們,實在是不能不說他全無篡漢之意了。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第三,曹操在公元二一三年,進位魏公,公元二一六年,進位魏王,之後,他沒有再進一步。其時,曹操雖無皇帝之名,已居皇帝之實,對他來說,廢漢自立,易如反掌,但他終究沒有這麼做。對比劉備。劉備通常都被認為是東漢王朝的最後希望,但劉備依然在漢獻帝活著時,登基了,前朝皇帝尚在,自己就已登基,這不是篡漢,又是什麼。從這個意義上說,甚至曹操都要比劉備更加心繫漢室。設使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句話,不能不說是曹操一生最好的註解。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因此,根據孔子對君臣關係的看法,曹操完全達到了臣事君以忠的標準。他沒有篡奪漢朝,而是為漢朝續命了幾十年,這就是對漢朝最大的忠誠了。

孔子之後,聖學正統斷絕,直至朱熹。朱熹對曹操一生事功,給予了幾乎絕對否定的評價。

他也是做得個賊起,不惟竊國之柄,和聖人之法也竊了。——《朱子語類》卷一百四十

朱熹認為,曹操竊取了兩樣東西,一是國柄,二是聖人之法。所謂竊取國柄,是指曹氏竊取了漢朝江山。竊取聖人之法,是說曹操無聖人之德,卻以聖人居之。曹操晚年曾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周文王,是儒家推崇的聖人之一,是孔子口中的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謂至德也已矣(《論語·泰伯》)。顯然,曹操也得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但是他沒有侍奉漢朝,他的兒子曹丕,篡奪了漢朝。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因此,朱熹認為曹操竊取此二者之立足點,還是在曹操雖無皇帝之名,已有皇帝之實上面。換句話說,曹操如果果真是漢朝之忠臣,他就不應該讓魏國出現,而應該在掃清六合,席捲八荒之後,還一個漢朝的本來面目給天下。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朱熹所言,也不無道理。然而在現實層面看,這樣做的難度,實在太大。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朱熹之後,儒學的最後一座高峰,是王守仁先生。王守仁與朱熹之不同點在於,朱熹之理學,並非孔門嫡傳。而王守仁之心學,實乃孔門不二家法。王守仁曾在《傳習錄》中,對此做過論述。

文公精神氣魄大,是他早年合下要繼往開來,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若先切己自修,自然不暇及此;到得德盛後,果憂道之不明。……文公早歲便著許多書,晚年方悔,是倒做了。

如果我們從王守仁心學的角度,看曹操一生事功,又會是一番光景。王守仁晚年之學,主倡致良知。致良知者,是依循本心之良知良能,擴充而去,至於極致。然後每日在這極致的基礎上,繼續擴充,至於無窮。最後使己心不雜一絲一毫之人慾,全是天理。簡單地說,王守仁之致良知,是讓人根據一時一事,根據具體情況,做出具體判斷和分析,是物來順應。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曹操一生所為,與王守仁之致良知思想,其實高度契合。例如,曹操的軍事思想和實踐,就是致良知的結果。興平元年時,呂布襲取曹操兗州,從曹操的反映,就可見一斑。

太祖曰:“布一旦得以州,不能據東平,斷亢父、泰山之道,乘險要我,而乃屯濮陽,吾知其無能為也。”

曹操用兵,千變萬化,計謀權變,略不世出,說到底,也就是他能致良知。曹操在用兵方面,從來沒有什麼固定的方法,都是順應時事,做出他當下認為的最優決策。呂布進入兗州後,曹操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發現呂布沒有選擇最好的應變策略,而是屯住在濮陽,等待曹操。對於曹操來說,他雖然失去了兗州一些地盤,可自己尚有三城,且數萬大軍尚在,這些才是支持其曹操的全部,而非呂布佔據的一點地盤。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曹操根據自己的判斷,符合實際情況地做出了決策,在與呂布爭奪兗州的兩年戰爭中,不斷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改變,最終趕走了呂布。這種應時而動的做法,正是致良知的精髓。

心猶鏡也,聖人心如明鏡,常人心如昏鏡。近世“格物”之說,如以鏡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鏡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鏡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瞭後亦未嘗廢照。

《傳習錄》這段記載,意思是說:人心猶如鏡子,當鏡子上沾滿塵埃時,物來不能照。所謂物來不能照,是指發生了一件事情,自己無法做出適當的應對。相反,如果鏡子晶瑩透徹,自然物來能照,無論發生任何事情,人們都能根據當時的情況,給出最好的解決方案。

"

儒學,自孔子始。孔子在世時,唯顏子悟透了孔門學說。孔子離世後,孟子得知,故孔廟之內,配位孔子十二先賢的,除孟子和朱熹外,皆為孔子之學生。自孟子後,孔門之學遂絕,直至宋代朱熹,方始復興。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對於君臣關係,孔子認為: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從這一角度來看,曹操一生,可以算得上是成就了。之前文章說過,曹操是漢末之際,鮮有的真正心繫漢室之諸侯。首先,曹氏世代食漢祿,其祖父,其父,皆為漢之大臣,曹操作為曹氏之子,其內心深受祖上之德的影響。曹操年輕時曾說,他一生志向,只在做一位漢朝的將軍,他希望能在自己去世後,墓碑上刻著: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即可。說明曹操一開始就把自己定位為一位漢臣。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第二,從曹操起兵後的所作所為看,他也並無類似於袁紹和袁術那樣擁兵自重的想法。曹操曾說,他起初募兵,從來不願意超過數千人,因為兵力一多,就會被其它諸侯所嫉恨,從而招致災禍。因此,他初募兵,不過五千人。南下揚州募兵,不過四千人,全部信守了自己的諾言。對比袁紹和袁術。袁紹很早就開始養死士,並在起兵後規劃霸佔河北,以圖中原。袁術則根本已經稱帝了。曹操相比他們,實在是不能不說他全無篡漢之意了。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第三,曹操在公元二一三年,進位魏公,公元二一六年,進位魏王,之後,他沒有再進一步。其時,曹操雖無皇帝之名,已居皇帝之實,對他來說,廢漢自立,易如反掌,但他終究沒有這麼做。對比劉備。劉備通常都被認為是東漢王朝的最後希望,但劉備依然在漢獻帝活著時,登基了,前朝皇帝尚在,自己就已登基,這不是篡漢,又是什麼。從這個意義上說,甚至曹操都要比劉備更加心繫漢室。設使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句話,不能不說是曹操一生最好的註解。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因此,根據孔子對君臣關係的看法,曹操完全達到了臣事君以忠的標準。他沒有篡奪漢朝,而是為漢朝續命了幾十年,這就是對漢朝最大的忠誠了。

孔子之後,聖學正統斷絕,直至朱熹。朱熹對曹操一生事功,給予了幾乎絕對否定的評價。

他也是做得個賊起,不惟竊國之柄,和聖人之法也竊了。——《朱子語類》卷一百四十

朱熹認為,曹操竊取了兩樣東西,一是國柄,二是聖人之法。所謂竊取國柄,是指曹氏竊取了漢朝江山。竊取聖人之法,是說曹操無聖人之德,卻以聖人居之。曹操晚年曾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周文王,是儒家推崇的聖人之一,是孔子口中的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謂至德也已矣(《論語·泰伯》)。顯然,曹操也得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但是他沒有侍奉漢朝,他的兒子曹丕,篡奪了漢朝。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因此,朱熹認為曹操竊取此二者之立足點,還是在曹操雖無皇帝之名,已有皇帝之實上面。換句話說,曹操如果果真是漢朝之忠臣,他就不應該讓魏國出現,而應該在掃清六合,席捲八荒之後,還一個漢朝的本來面目給天下。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朱熹所言,也不無道理。然而在現實層面看,這樣做的難度,實在太大。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朱熹之後,儒學的最後一座高峰,是王守仁先生。王守仁與朱熹之不同點在於,朱熹之理學,並非孔門嫡傳。而王守仁之心學,實乃孔門不二家法。王守仁曾在《傳習錄》中,對此做過論述。

文公精神氣魄大,是他早年合下要繼往開來,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若先切己自修,自然不暇及此;到得德盛後,果憂道之不明。……文公早歲便著許多書,晚年方悔,是倒做了。

如果我們從王守仁心學的角度,看曹操一生事功,又會是一番光景。王守仁晚年之學,主倡致良知。致良知者,是依循本心之良知良能,擴充而去,至於極致。然後每日在這極致的基礎上,繼續擴充,至於無窮。最後使己心不雜一絲一毫之人慾,全是天理。簡單地說,王守仁之致良知,是讓人根據一時一事,根據具體情況,做出具體判斷和分析,是物來順應。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曹操一生所為,與王守仁之致良知思想,其實高度契合。例如,曹操的軍事思想和實踐,就是致良知的結果。興平元年時,呂布襲取曹操兗州,從曹操的反映,就可見一斑。

太祖曰:“布一旦得以州,不能據東平,斷亢父、泰山之道,乘險要我,而乃屯濮陽,吾知其無能為也。”

曹操用兵,千變萬化,計謀權變,略不世出,說到底,也就是他能致良知。曹操在用兵方面,從來沒有什麼固定的方法,都是順應時事,做出他當下認為的最優決策。呂布進入兗州後,曹操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發現呂布沒有選擇最好的應變策略,而是屯住在濮陽,等待曹操。對於曹操來說,他雖然失去了兗州一些地盤,可自己尚有三城,且數萬大軍尚在,這些才是支持其曹操的全部,而非呂布佔據的一點地盤。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曹操根據自己的判斷,符合實際情況地做出了決策,在與呂布爭奪兗州的兩年戰爭中,不斷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改變,最終趕走了呂布。這種應時而動的做法,正是致良知的精髓。

心猶鏡也,聖人心如明鏡,常人心如昏鏡。近世“格物”之說,如以鏡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鏡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鏡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瞭後亦未嘗廢照。

《傳習錄》這段記載,意思是說:人心猶如鏡子,當鏡子上沾滿塵埃時,物來不能照。所謂物來不能照,是指發生了一件事情,自己無法做出適當的應對。相反,如果鏡子晶瑩透徹,自然物來能照,無論發生任何事情,人們都能根據當時的情況,給出最好的解決方案。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曹操雖然不是聖人,但是曹操之心體,就有聖人心體。以上兗州之戰是一例,我們再看一例。建安二年時,曹操在宛城和張繡周旋。張繡率軍大敗曹操,曹操折損了長子和族子。當時,曹操根據實際情況,說了這樣一段話。

公謂諸將曰:“吾降張繡等,失不便取其質,以至於此。吾知所以敗。諸卿觀之,自今已後不復敗矣。”

曹操非常現實地分析了自己失敗的原因:沒有向張繡所要人質。漢末時期,諸侯行事,通常都要向自己稱臣的一方,索取人質。例如,他們會讓對方的家屬,妻兒等人,住在自己這裡,如此,方能徹底斷絕對方反撲的可能。畢竟誰也不能置妻兒性命於不顧。曹操失策的沒有對張繡這麼做,從而大敗,曹操沒有抱怨,而是具體分析了失敗原因,以免再犯。

"

儒學,自孔子始。孔子在世時,唯顏子悟透了孔門學說。孔子離世後,孟子得知,故孔廟之內,配位孔子十二先賢的,除孟子和朱熹外,皆為孔子之學生。自孟子後,孔門之學遂絕,直至宋代朱熹,方始復興。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對於君臣關係,孔子認為: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從這一角度來看,曹操一生,可以算得上是成就了。之前文章說過,曹操是漢末之際,鮮有的真正心繫漢室之諸侯。首先,曹氏世代食漢祿,其祖父,其父,皆為漢之大臣,曹操作為曹氏之子,其內心深受祖上之德的影響。曹操年輕時曾說,他一生志向,只在做一位漢朝的將軍,他希望能在自己去世後,墓碑上刻著: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即可。說明曹操一開始就把自己定位為一位漢臣。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第二,從曹操起兵後的所作所為看,他也並無類似於袁紹和袁術那樣擁兵自重的想法。曹操曾說,他起初募兵,從來不願意超過數千人,因為兵力一多,就會被其它諸侯所嫉恨,從而招致災禍。因此,他初募兵,不過五千人。南下揚州募兵,不過四千人,全部信守了自己的諾言。對比袁紹和袁術。袁紹很早就開始養死士,並在起兵後規劃霸佔河北,以圖中原。袁術則根本已經稱帝了。曹操相比他們,實在是不能不說他全無篡漢之意了。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第三,曹操在公元二一三年,進位魏公,公元二一六年,進位魏王,之後,他沒有再進一步。其時,曹操雖無皇帝之名,已居皇帝之實,對他來說,廢漢自立,易如反掌,但他終究沒有這麼做。對比劉備。劉備通常都被認為是東漢王朝的最後希望,但劉備依然在漢獻帝活著時,登基了,前朝皇帝尚在,自己就已登基,這不是篡漢,又是什麼。從這個意義上說,甚至曹操都要比劉備更加心繫漢室。設使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句話,不能不說是曹操一生最好的註解。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因此,根據孔子對君臣關係的看法,曹操完全達到了臣事君以忠的標準。他沒有篡奪漢朝,而是為漢朝續命了幾十年,這就是對漢朝最大的忠誠了。

孔子之後,聖學正統斷絕,直至朱熹。朱熹對曹操一生事功,給予了幾乎絕對否定的評價。

他也是做得個賊起,不惟竊國之柄,和聖人之法也竊了。——《朱子語類》卷一百四十

朱熹認為,曹操竊取了兩樣東西,一是國柄,二是聖人之法。所謂竊取國柄,是指曹氏竊取了漢朝江山。竊取聖人之法,是說曹操無聖人之德,卻以聖人居之。曹操晚年曾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周文王,是儒家推崇的聖人之一,是孔子口中的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謂至德也已矣(《論語·泰伯》)。顯然,曹操也得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但是他沒有侍奉漢朝,他的兒子曹丕,篡奪了漢朝。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因此,朱熹認為曹操竊取此二者之立足點,還是在曹操雖無皇帝之名,已有皇帝之實上面。換句話說,曹操如果果真是漢朝之忠臣,他就不應該讓魏國出現,而應該在掃清六合,席捲八荒之後,還一個漢朝的本來面目給天下。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朱熹所言,也不無道理。然而在現實層面看,這樣做的難度,實在太大。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朱熹之後,儒學的最後一座高峰,是王守仁先生。王守仁與朱熹之不同點在於,朱熹之理學,並非孔門嫡傳。而王守仁之心學,實乃孔門不二家法。王守仁曾在《傳習錄》中,對此做過論述。

文公精神氣魄大,是他早年合下要繼往開來,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若先切己自修,自然不暇及此;到得德盛後,果憂道之不明。……文公早歲便著許多書,晚年方悔,是倒做了。

如果我們從王守仁心學的角度,看曹操一生事功,又會是一番光景。王守仁晚年之學,主倡致良知。致良知者,是依循本心之良知良能,擴充而去,至於極致。然後每日在這極致的基礎上,繼續擴充,至於無窮。最後使己心不雜一絲一毫之人慾,全是天理。簡單地說,王守仁之致良知,是讓人根據一時一事,根據具體情況,做出具體判斷和分析,是物來順應。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曹操一生所為,與王守仁之致良知思想,其實高度契合。例如,曹操的軍事思想和實踐,就是致良知的結果。興平元年時,呂布襲取曹操兗州,從曹操的反映,就可見一斑。

太祖曰:“布一旦得以州,不能據東平,斷亢父、泰山之道,乘險要我,而乃屯濮陽,吾知其無能為也。”

曹操用兵,千變萬化,計謀權變,略不世出,說到底,也就是他能致良知。曹操在用兵方面,從來沒有什麼固定的方法,都是順應時事,做出他當下認為的最優決策。呂布進入兗州後,曹操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發現呂布沒有選擇最好的應變策略,而是屯住在濮陽,等待曹操。對於曹操來說,他雖然失去了兗州一些地盤,可自己尚有三城,且數萬大軍尚在,這些才是支持其曹操的全部,而非呂布佔據的一點地盤。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曹操根據自己的判斷,符合實際情況地做出了決策,在與呂布爭奪兗州的兩年戰爭中,不斷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改變,最終趕走了呂布。這種應時而動的做法,正是致良知的精髓。

心猶鏡也,聖人心如明鏡,常人心如昏鏡。近世“格物”之說,如以鏡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鏡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鏡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瞭後亦未嘗廢照。

《傳習錄》這段記載,意思是說:人心猶如鏡子,當鏡子上沾滿塵埃時,物來不能照。所謂物來不能照,是指發生了一件事情,自己無法做出適當的應對。相反,如果鏡子晶瑩透徹,自然物來能照,無論發生任何事情,人們都能根據當時的情況,給出最好的解決方案。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曹操雖然不是聖人,但是曹操之心體,就有聖人心體。以上兗州之戰是一例,我們再看一例。建安二年時,曹操在宛城和張繡周旋。張繡率軍大敗曹操,曹操折損了長子和族子。當時,曹操根據實際情況,說了這樣一段話。

公謂諸將曰:“吾降張繡等,失不便取其質,以至於此。吾知所以敗。諸卿觀之,自今已後不復敗矣。”

曹操非常現實地分析了自己失敗的原因:沒有向張繡所要人質。漢末時期,諸侯行事,通常都要向自己稱臣的一方,索取人質。例如,他們會讓對方的家屬,妻兒等人,住在自己這裡,如此,方能徹底斷絕對方反撲的可能。畢竟誰也不能置妻兒性命於不顧。曹操失策的沒有對張繡這麼做,從而大敗,曹操沒有抱怨,而是具體分析了失敗原因,以免再犯。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曹操進位魏公和魏王,也是如此。朱熹認為,這是曹操篡奪漢朝基業的兩大步驟,但從王守仁致良知之學說看,未必如此。曹操背後,有三大支柱。其一,是曹氏和夏侯氏。其二,是曹魏統治下的世家豪族。其三,是既非世家豪族,也非曹氏夏侯氏的外臣。曹氏和夏侯氏,為曹家基業中之根本,他們把持著曹魏各個主要權力。曹魏治下世家豪族,在曹操進位魏公時,已對曹氏沒有太大影響力了,他們在名義上,不如曹氏之名旺盛,在實力上,更是遠不如曹氏集團的人。第三類人,就更不必說了。

"

儒學,自孔子始。孔子在世時,唯顏子悟透了孔門學說。孔子離世後,孟子得知,故孔廟之內,配位孔子十二先賢的,除孟子和朱熹外,皆為孔子之學生。自孟子後,孔門之學遂絕,直至宋代朱熹,方始復興。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對於君臣關係,孔子認為: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從這一角度來看,曹操一生,可以算得上是成就了。之前文章說過,曹操是漢末之際,鮮有的真正心繫漢室之諸侯。首先,曹氏世代食漢祿,其祖父,其父,皆為漢之大臣,曹操作為曹氏之子,其內心深受祖上之德的影響。曹操年輕時曾說,他一生志向,只在做一位漢朝的將軍,他希望能在自己去世後,墓碑上刻著: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即可。說明曹操一開始就把自己定位為一位漢臣。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第二,從曹操起兵後的所作所為看,他也並無類似於袁紹和袁術那樣擁兵自重的想法。曹操曾說,他起初募兵,從來不願意超過數千人,因為兵力一多,就會被其它諸侯所嫉恨,從而招致災禍。因此,他初募兵,不過五千人。南下揚州募兵,不過四千人,全部信守了自己的諾言。對比袁紹和袁術。袁紹很早就開始養死士,並在起兵後規劃霸佔河北,以圖中原。袁術則根本已經稱帝了。曹操相比他們,實在是不能不說他全無篡漢之意了。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第三,曹操在公元二一三年,進位魏公,公元二一六年,進位魏王,之後,他沒有再進一步。其時,曹操雖無皇帝之名,已居皇帝之實,對他來說,廢漢自立,易如反掌,但他終究沒有這麼做。對比劉備。劉備通常都被認為是東漢王朝的最後希望,但劉備依然在漢獻帝活著時,登基了,前朝皇帝尚在,自己就已登基,這不是篡漢,又是什麼。從這個意義上說,甚至曹操都要比劉備更加心繫漢室。設使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句話,不能不說是曹操一生最好的註解。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因此,根據孔子對君臣關係的看法,曹操完全達到了臣事君以忠的標準。他沒有篡奪漢朝,而是為漢朝續命了幾十年,這就是對漢朝最大的忠誠了。

孔子之後,聖學正統斷絕,直至朱熹。朱熹對曹操一生事功,給予了幾乎絕對否定的評價。

他也是做得個賊起,不惟竊國之柄,和聖人之法也竊了。——《朱子語類》卷一百四十

朱熹認為,曹操竊取了兩樣東西,一是國柄,二是聖人之法。所謂竊取國柄,是指曹氏竊取了漢朝江山。竊取聖人之法,是說曹操無聖人之德,卻以聖人居之。曹操晚年曾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周文王,是儒家推崇的聖人之一,是孔子口中的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謂至德也已矣(《論語·泰伯》)。顯然,曹操也得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但是他沒有侍奉漢朝,他的兒子曹丕,篡奪了漢朝。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因此,朱熹認為曹操竊取此二者之立足點,還是在曹操雖無皇帝之名,已有皇帝之實上面。換句話說,曹操如果果真是漢朝之忠臣,他就不應該讓魏國出現,而應該在掃清六合,席捲八荒之後,還一個漢朝的本來面目給天下。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朱熹所言,也不無道理。然而在現實層面看,這樣做的難度,實在太大。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朱熹之後,儒學的最後一座高峰,是王守仁先生。王守仁與朱熹之不同點在於,朱熹之理學,並非孔門嫡傳。而王守仁之心學,實乃孔門不二家法。王守仁曾在《傳習錄》中,對此做過論述。

文公精神氣魄大,是他早年合下要繼往開來,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若先切己自修,自然不暇及此;到得德盛後,果憂道之不明。……文公早歲便著許多書,晚年方悔,是倒做了。

如果我們從王守仁心學的角度,看曹操一生事功,又會是一番光景。王守仁晚年之學,主倡致良知。致良知者,是依循本心之良知良能,擴充而去,至於極致。然後每日在這極致的基礎上,繼續擴充,至於無窮。最後使己心不雜一絲一毫之人慾,全是天理。簡單地說,王守仁之致良知,是讓人根據一時一事,根據具體情況,做出具體判斷和分析,是物來順應。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曹操一生所為,與王守仁之致良知思想,其實高度契合。例如,曹操的軍事思想和實踐,就是致良知的結果。興平元年時,呂布襲取曹操兗州,從曹操的反映,就可見一斑。

太祖曰:“布一旦得以州,不能據東平,斷亢父、泰山之道,乘險要我,而乃屯濮陽,吾知其無能為也。”

曹操用兵,千變萬化,計謀權變,略不世出,說到底,也就是他能致良知。曹操在用兵方面,從來沒有什麼固定的方法,都是順應時事,做出他當下認為的最優決策。呂布進入兗州後,曹操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發現呂布沒有選擇最好的應變策略,而是屯住在濮陽,等待曹操。對於曹操來說,他雖然失去了兗州一些地盤,可自己尚有三城,且數萬大軍尚在,這些才是支持其曹操的全部,而非呂布佔據的一點地盤。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曹操根據自己的判斷,符合實際情況地做出了決策,在與呂布爭奪兗州的兩年戰爭中,不斷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改變,最終趕走了呂布。這種應時而動的做法,正是致良知的精髓。

心猶鏡也,聖人心如明鏡,常人心如昏鏡。近世“格物”之說,如以鏡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鏡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鏡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瞭後亦未嘗廢照。

《傳習錄》這段記載,意思是說:人心猶如鏡子,當鏡子上沾滿塵埃時,物來不能照。所謂物來不能照,是指發生了一件事情,自己無法做出適當的應對。相反,如果鏡子晶瑩透徹,自然物來能照,無論發生任何事情,人們都能根據當時的情況,給出最好的解決方案。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曹操雖然不是聖人,但是曹操之心體,就有聖人心體。以上兗州之戰是一例,我們再看一例。建安二年時,曹操在宛城和張繡周旋。張繡率軍大敗曹操,曹操折損了長子和族子。當時,曹操根據實際情況,說了這樣一段話。

公謂諸將曰:“吾降張繡等,失不便取其質,以至於此。吾知所以敗。諸卿觀之,自今已後不復敗矣。”

曹操非常現實地分析了自己失敗的原因:沒有向張繡所要人質。漢末時期,諸侯行事,通常都要向自己稱臣的一方,索取人質。例如,他們會讓對方的家屬,妻兒等人,住在自己這裡,如此,方能徹底斷絕對方反撲的可能。畢竟誰也不能置妻兒性命於不顧。曹操失策的沒有對張繡這麼做,從而大敗,曹操沒有抱怨,而是具體分析了失敗原因,以免再犯。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曹操進位魏公和魏王,也是如此。朱熹認為,這是曹操篡奪漢朝基業的兩大步驟,但從王守仁致良知之學說看,未必如此。曹操背後,有三大支柱。其一,是曹氏和夏侯氏。其二,是曹魏統治下的世家豪族。其三,是既非世家豪族,也非曹氏夏侯氏的外臣。曹氏和夏侯氏,為曹家基業中之根本,他們把持著曹魏各個主要權力。曹魏治下世家豪族,在曹操進位魏公時,已對曹氏沒有太大影響力了,他們在名義上,不如曹氏之名旺盛,在實力上,更是遠不如曹氏集團的人。第三類人,就更不必說了。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因此,曹操進位魏公時,他背後的支柱,是一隻龐大的曹氏和夏侯氏集團成員。這些成員,可不是個個心繫漢室的。實際上,他們之中幾乎沒有誰真正的心繫漢室。那麼,矛盾出現了。一方面,他們為曹氏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必定要求各種進位封賞。另一方面,他們又不心繫漢室,對破壞漢室正統之封賞,不屑一顧。甚至,他們中有許多人都希望能成為開國功臣,而非守國功臣。

"

儒學,自孔子始。孔子在世時,唯顏子悟透了孔門學說。孔子離世後,孟子得知,故孔廟之內,配位孔子十二先賢的,除孟子和朱熹外,皆為孔子之學生。自孟子後,孔門之學遂絕,直至宋代朱熹,方始復興。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對於君臣關係,孔子認為: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從這一角度來看,曹操一生,可以算得上是成就了。之前文章說過,曹操是漢末之際,鮮有的真正心繫漢室之諸侯。首先,曹氏世代食漢祿,其祖父,其父,皆為漢之大臣,曹操作為曹氏之子,其內心深受祖上之德的影響。曹操年輕時曾說,他一生志向,只在做一位漢朝的將軍,他希望能在自己去世後,墓碑上刻著: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即可。說明曹操一開始就把自己定位為一位漢臣。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第二,從曹操起兵後的所作所為看,他也並無類似於袁紹和袁術那樣擁兵自重的想法。曹操曾說,他起初募兵,從來不願意超過數千人,因為兵力一多,就會被其它諸侯所嫉恨,從而招致災禍。因此,他初募兵,不過五千人。南下揚州募兵,不過四千人,全部信守了自己的諾言。對比袁紹和袁術。袁紹很早就開始養死士,並在起兵後規劃霸佔河北,以圖中原。袁術則根本已經稱帝了。曹操相比他們,實在是不能不說他全無篡漢之意了。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第三,曹操在公元二一三年,進位魏公,公元二一六年,進位魏王,之後,他沒有再進一步。其時,曹操雖無皇帝之名,已居皇帝之實,對他來說,廢漢自立,易如反掌,但他終究沒有這麼做。對比劉備。劉備通常都被認為是東漢王朝的最後希望,但劉備依然在漢獻帝活著時,登基了,前朝皇帝尚在,自己就已登基,這不是篡漢,又是什麼。從這個意義上說,甚至曹操都要比劉備更加心繫漢室。設使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句話,不能不說是曹操一生最好的註解。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因此,根據孔子對君臣關係的看法,曹操完全達到了臣事君以忠的標準。他沒有篡奪漢朝,而是為漢朝續命了幾十年,這就是對漢朝最大的忠誠了。

孔子之後,聖學正統斷絕,直至朱熹。朱熹對曹操一生事功,給予了幾乎絕對否定的評價。

他也是做得個賊起,不惟竊國之柄,和聖人之法也竊了。——《朱子語類》卷一百四十

朱熹認為,曹操竊取了兩樣東西,一是國柄,二是聖人之法。所謂竊取國柄,是指曹氏竊取了漢朝江山。竊取聖人之法,是說曹操無聖人之德,卻以聖人居之。曹操晚年曾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周文王,是儒家推崇的聖人之一,是孔子口中的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謂至德也已矣(《論語·泰伯》)。顯然,曹操也得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但是他沒有侍奉漢朝,他的兒子曹丕,篡奪了漢朝。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因此,朱熹認為曹操竊取此二者之立足點,還是在曹操雖無皇帝之名,已有皇帝之實上面。換句話說,曹操如果果真是漢朝之忠臣,他就不應該讓魏國出現,而應該在掃清六合,席捲八荒之後,還一個漢朝的本來面目給天下。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朱熹所言,也不無道理。然而在現實層面看,這樣做的難度,實在太大。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朱熹之後,儒學的最後一座高峰,是王守仁先生。王守仁與朱熹之不同點在於,朱熹之理學,並非孔門嫡傳。而王守仁之心學,實乃孔門不二家法。王守仁曾在《傳習錄》中,對此做過論述。

文公精神氣魄大,是他早年合下要繼往開來,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若先切己自修,自然不暇及此;到得德盛後,果憂道之不明。……文公早歲便著許多書,晚年方悔,是倒做了。

如果我們從王守仁心學的角度,看曹操一生事功,又會是一番光景。王守仁晚年之學,主倡致良知。致良知者,是依循本心之良知良能,擴充而去,至於極致。然後每日在這極致的基礎上,繼續擴充,至於無窮。最後使己心不雜一絲一毫之人慾,全是天理。簡單地說,王守仁之致良知,是讓人根據一時一事,根據具體情況,做出具體判斷和分析,是物來順應。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曹操一生所為,與王守仁之致良知思想,其實高度契合。例如,曹操的軍事思想和實踐,就是致良知的結果。興平元年時,呂布襲取曹操兗州,從曹操的反映,就可見一斑。

太祖曰:“布一旦得以州,不能據東平,斷亢父、泰山之道,乘險要我,而乃屯濮陽,吾知其無能為也。”

曹操用兵,千變萬化,計謀權變,略不世出,說到底,也就是他能致良知。曹操在用兵方面,從來沒有什麼固定的方法,都是順應時事,做出他當下認為的最優決策。呂布進入兗州後,曹操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發現呂布沒有選擇最好的應變策略,而是屯住在濮陽,等待曹操。對於曹操來說,他雖然失去了兗州一些地盤,可自己尚有三城,且數萬大軍尚在,這些才是支持其曹操的全部,而非呂布佔據的一點地盤。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曹操根據自己的判斷,符合實際情況地做出了決策,在與呂布爭奪兗州的兩年戰爭中,不斷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改變,最終趕走了呂布。這種應時而動的做法,正是致良知的精髓。

心猶鏡也,聖人心如明鏡,常人心如昏鏡。近世“格物”之說,如以鏡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鏡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鏡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瞭後亦未嘗廢照。

《傳習錄》這段記載,意思是說:人心猶如鏡子,當鏡子上沾滿塵埃時,物來不能照。所謂物來不能照,是指發生了一件事情,自己無法做出適當的應對。相反,如果鏡子晶瑩透徹,自然物來能照,無論發生任何事情,人們都能根據當時的情況,給出最好的解決方案。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曹操雖然不是聖人,但是曹操之心體,就有聖人心體。以上兗州之戰是一例,我們再看一例。建安二年時,曹操在宛城和張繡周旋。張繡率軍大敗曹操,曹操折損了長子和族子。當時,曹操根據實際情況,說了這樣一段話。

公謂諸將曰:“吾降張繡等,失不便取其質,以至於此。吾知所以敗。諸卿觀之,自今已後不復敗矣。”

曹操非常現實地分析了自己失敗的原因:沒有向張繡所要人質。漢末時期,諸侯行事,通常都要向自己稱臣的一方,索取人質。例如,他們會讓對方的家屬,妻兒等人,住在自己這裡,如此,方能徹底斷絕對方反撲的可能。畢竟誰也不能置妻兒性命於不顧。曹操失策的沒有對張繡這麼做,從而大敗,曹操沒有抱怨,而是具體分析了失敗原因,以免再犯。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曹操進位魏公和魏王,也是如此。朱熹認為,這是曹操篡奪漢朝基業的兩大步驟,但從王守仁致良知之學說看,未必如此。曹操背後,有三大支柱。其一,是曹氏和夏侯氏。其二,是曹魏統治下的世家豪族。其三,是既非世家豪族,也非曹氏夏侯氏的外臣。曹氏和夏侯氏,為曹家基業中之根本,他們把持著曹魏各個主要權力。曹魏治下世家豪族,在曹操進位魏公時,已對曹氏沒有太大影響力了,他們在名義上,不如曹氏之名旺盛,在實力上,更是遠不如曹氏集團的人。第三類人,就更不必說了。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因此,曹操進位魏公時,他背後的支柱,是一隻龐大的曹氏和夏侯氏集團成員。這些成員,可不是個個心繫漢室的。實際上,他們之中幾乎沒有誰真正的心繫漢室。那麼,矛盾出現了。一方面,他們為曹氏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必定要求各種進位封賞。另一方面,他們又不心繫漢室,對破壞漢室正統之封賞,不屑一顧。甚至,他們中有許多人都希望能成為開國功臣,而非守國功臣。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這一矛盾下,曹操之行為,必然不能全由自己做主。他必須顧及身後這些人的意願和想法。這與劉備進位漢中王,之後進位漢昭烈帝時,蜀中百官的情況,一樣。曹操既要顧及這些人的想法,他就一定要在地位上,不斷上升,從而他身後這些人,才會有封侯拜將的可能。這就是曹操不斷進位的根本原因。

"

儒學,自孔子始。孔子在世時,唯顏子悟透了孔門學說。孔子離世後,孟子得知,故孔廟之內,配位孔子十二先賢的,除孟子和朱熹外,皆為孔子之學生。自孟子後,孔門之學遂絕,直至宋代朱熹,方始復興。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對於君臣關係,孔子認為: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從這一角度來看,曹操一生,可以算得上是成就了。之前文章說過,曹操是漢末之際,鮮有的真正心繫漢室之諸侯。首先,曹氏世代食漢祿,其祖父,其父,皆為漢之大臣,曹操作為曹氏之子,其內心深受祖上之德的影響。曹操年輕時曾說,他一生志向,只在做一位漢朝的將軍,他希望能在自己去世後,墓碑上刻著: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即可。說明曹操一開始就把自己定位為一位漢臣。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第二,從曹操起兵後的所作所為看,他也並無類似於袁紹和袁術那樣擁兵自重的想法。曹操曾說,他起初募兵,從來不願意超過數千人,因為兵力一多,就會被其它諸侯所嫉恨,從而招致災禍。因此,他初募兵,不過五千人。南下揚州募兵,不過四千人,全部信守了自己的諾言。對比袁紹和袁術。袁紹很早就開始養死士,並在起兵後規劃霸佔河北,以圖中原。袁術則根本已經稱帝了。曹操相比他們,實在是不能不說他全無篡漢之意了。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第三,曹操在公元二一三年,進位魏公,公元二一六年,進位魏王,之後,他沒有再進一步。其時,曹操雖無皇帝之名,已居皇帝之實,對他來說,廢漢自立,易如反掌,但他終究沒有這麼做。對比劉備。劉備通常都被認為是東漢王朝的最後希望,但劉備依然在漢獻帝活著時,登基了,前朝皇帝尚在,自己就已登基,這不是篡漢,又是什麼。從這個意義上說,甚至曹操都要比劉備更加心繫漢室。設使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句話,不能不說是曹操一生最好的註解。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因此,根據孔子對君臣關係的看法,曹操完全達到了臣事君以忠的標準。他沒有篡奪漢朝,而是為漢朝續命了幾十年,這就是對漢朝最大的忠誠了。

孔子之後,聖學正統斷絕,直至朱熹。朱熹對曹操一生事功,給予了幾乎絕對否定的評價。

他也是做得個賊起,不惟竊國之柄,和聖人之法也竊了。——《朱子語類》卷一百四十

朱熹認為,曹操竊取了兩樣東西,一是國柄,二是聖人之法。所謂竊取國柄,是指曹氏竊取了漢朝江山。竊取聖人之法,是說曹操無聖人之德,卻以聖人居之。曹操晚年曾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周文王,是儒家推崇的聖人之一,是孔子口中的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謂至德也已矣(《論語·泰伯》)。顯然,曹操也得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但是他沒有侍奉漢朝,他的兒子曹丕,篡奪了漢朝。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因此,朱熹認為曹操竊取此二者之立足點,還是在曹操雖無皇帝之名,已有皇帝之實上面。換句話說,曹操如果果真是漢朝之忠臣,他就不應該讓魏國出現,而應該在掃清六合,席捲八荒之後,還一個漢朝的本來面目給天下。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朱熹所言,也不無道理。然而在現實層面看,這樣做的難度,實在太大。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朱熹之後,儒學的最後一座高峰,是王守仁先生。王守仁與朱熹之不同點在於,朱熹之理學,並非孔門嫡傳。而王守仁之心學,實乃孔門不二家法。王守仁曾在《傳習錄》中,對此做過論述。

文公精神氣魄大,是他早年合下要繼往開來,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若先切己自修,自然不暇及此;到得德盛後,果憂道之不明。……文公早歲便著許多書,晚年方悔,是倒做了。

如果我們從王守仁心學的角度,看曹操一生事功,又會是一番光景。王守仁晚年之學,主倡致良知。致良知者,是依循本心之良知良能,擴充而去,至於極致。然後每日在這極致的基礎上,繼續擴充,至於無窮。最後使己心不雜一絲一毫之人慾,全是天理。簡單地說,王守仁之致良知,是讓人根據一時一事,根據具體情況,做出具體判斷和分析,是物來順應。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曹操一生所為,與王守仁之致良知思想,其實高度契合。例如,曹操的軍事思想和實踐,就是致良知的結果。興平元年時,呂布襲取曹操兗州,從曹操的反映,就可見一斑。

太祖曰:“布一旦得以州,不能據東平,斷亢父、泰山之道,乘險要我,而乃屯濮陽,吾知其無能為也。”

曹操用兵,千變萬化,計謀權變,略不世出,說到底,也就是他能致良知。曹操在用兵方面,從來沒有什麼固定的方法,都是順應時事,做出他當下認為的最優決策。呂布進入兗州後,曹操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發現呂布沒有選擇最好的應變策略,而是屯住在濮陽,等待曹操。對於曹操來說,他雖然失去了兗州一些地盤,可自己尚有三城,且數萬大軍尚在,這些才是支持其曹操的全部,而非呂布佔據的一點地盤。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曹操根據自己的判斷,符合實際情況地做出了決策,在與呂布爭奪兗州的兩年戰爭中,不斷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改變,最終趕走了呂布。這種應時而動的做法,正是致良知的精髓。

心猶鏡也,聖人心如明鏡,常人心如昏鏡。近世“格物”之說,如以鏡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鏡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鏡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瞭後亦未嘗廢照。

《傳習錄》這段記載,意思是說:人心猶如鏡子,當鏡子上沾滿塵埃時,物來不能照。所謂物來不能照,是指發生了一件事情,自己無法做出適當的應對。相反,如果鏡子晶瑩透徹,自然物來能照,無論發生任何事情,人們都能根據當時的情況,給出最好的解決方案。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曹操雖然不是聖人,但是曹操之心體,就有聖人心體。以上兗州之戰是一例,我們再看一例。建安二年時,曹操在宛城和張繡周旋。張繡率軍大敗曹操,曹操折損了長子和族子。當時,曹操根據實際情況,說了這樣一段話。

公謂諸將曰:“吾降張繡等,失不便取其質,以至於此。吾知所以敗。諸卿觀之,自今已後不復敗矣。”

曹操非常現實地分析了自己失敗的原因:沒有向張繡所要人質。漢末時期,諸侯行事,通常都要向自己稱臣的一方,索取人質。例如,他們會讓對方的家屬,妻兒等人,住在自己這裡,如此,方能徹底斷絕對方反撲的可能。畢竟誰也不能置妻兒性命於不顧。曹操失策的沒有對張繡這麼做,從而大敗,曹操沒有抱怨,而是具體分析了失敗原因,以免再犯。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曹操進位魏公和魏王,也是如此。朱熹認為,這是曹操篡奪漢朝基業的兩大步驟,但從王守仁致良知之學說看,未必如此。曹操背後,有三大支柱。其一,是曹氏和夏侯氏。其二,是曹魏統治下的世家豪族。其三,是既非世家豪族,也非曹氏夏侯氏的外臣。曹氏和夏侯氏,為曹家基業中之根本,他們把持著曹魏各個主要權力。曹魏治下世家豪族,在曹操進位魏公時,已對曹氏沒有太大影響力了,他們在名義上,不如曹氏之名旺盛,在實力上,更是遠不如曹氏集團的人。第三類人,就更不必說了。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因此,曹操進位魏公時,他背後的支柱,是一隻龐大的曹氏和夏侯氏集團成員。這些成員,可不是個個心繫漢室的。實際上,他們之中幾乎沒有誰真正的心繫漢室。那麼,矛盾出現了。一方面,他們為曹氏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必定要求各種進位封賞。另一方面,他們又不心繫漢室,對破壞漢室正統之封賞,不屑一顧。甚至,他們中有許多人都希望能成為開國功臣,而非守國功臣。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這一矛盾下,曹操之行為,必然不能全由自己做主。他必須顧及身後這些人的意願和想法。這與劉備進位漢中王,之後進位漢昭烈帝時,蜀中百官的情況,一樣。曹操既要顧及這些人的想法,他就一定要在地位上,不斷上升,從而他身後這些人,才會有封侯拜將的可能。這就是曹操不斷進位的根本原因。

從儒學之角度,看漢末之際,曹操事功二三事

從這一角度看,曹操恰好是完全遵循了致良知的思想。他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適時地做出了最合理的決策,平衡了內部和外部的矛盾。試想,如果曹操不這麼做,他手下那些不服從紀律的親族,會做出些什麼。想想魏國的曹洪,會做出些什麼,再想想蜀漢的李嚴,會做出些什麼,就不難知道了。

參考文獻:

[1]《三國志》

[2]《後漢書》

[3]《傳習錄》

[4]《朱子全書》

[5]《王守仁全集》

[6]《資治通鑑》

[7]《朱子語類》

[8]《論語》

[9]《春秋繁露·基義》

[10]《白虎通義·三綱六紀》

[11]《孟子》

[12]《周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