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至,仲夏始

芒種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夏季的第3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此後雨量充沛,氣溫顯著升高,芒種的到來預示著農民開始了忙碌的田間生活。

芒種三候

一候螳螂生:螳螂因感受到陰氣破卵而出。螳螂,飲風食露,深秋生子於木閒,一殼百子,芒種前後,則破殼而出,藥中桑螵蛸是也。

芒種至,仲夏始

二候鵙始鳴:喜陰的百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並且感陰而鳴。

芒種至,仲夏始

三候反舌無聲:反舌鳥因感應到了陰氣的出現而停止了鳴叫。

芒種習俗

送花神,芒種時節,百花開始凋零,民間會在此刻舉辦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內心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

芒種至,仲夏始

安苗祭每到芒種,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家家戶戶會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各種形狀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穀豐登、平平安安。

芒種至,仲夏始

煮梅酒我國南方,每年五、六月正是梅子成熟的季節,人們會在芒種日煮梅酒。早在三國時期就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

芒種養生

吃苦 :一般苦味的食物都具有清熱解暑、洩熱養陰、入心經、脾胃經的作用。

過了芒種之後,我們可以適當的吃一些苦味的食物,例如苦瓜、蓮子、芥藍、蕎麥、生菜等,對人體大有裨益,正所謂苦夏食苦夏不苦。

芒種至,仲夏始

飲酸 :酸味能斂汗、止瀉、祛溼,一些酸味的水果具有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作用,如烏梅、山楂、檸檬、菠蘿、芒果、獼猴桃之類,因其適度進補,還能預防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

食粥 :古代醫藥學家李時珍提出,粥是夏季最佳飲食,可將綠豆、蓮子、荷葉、蘆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煮粥,涼後食用可起到健脾胃、祛暑熱的功效。

芒種至,仲夏始

此外,薏米赤小豆粥可清熱健脾,利溼養肝;冬瓜荸薺粥可補益胃腸,生津除煩,都是不錯的搭配。

清補 :清補並不意味著單吃素菜、水果之類,也不是追求飲食的絕對清與素。

事實上,“清補”重在強調補養,只不過在補養的同時,兼具解熱消暑的功用,比如鴨肉,其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溫不熱,清熱去火,有滋陰養胃、健脾補虛、利溼的作用。

靜心 :芒種季節適合調暢情志,可以適當的晚睡早起,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於氣血的運行,振奮精神。

芒種至,仲夏始

夏日晝長夜短,中午小憩可助恢復疲勞,有利於健康。

所以一定要在這個煩躁的節氣裡面,保持自己的心境平和,最好是可以做到心靜自然涼的效果,這樣就不會讓身體燥熱起來,會覺得身體輕鬆舒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