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餅|《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美食,刻入家鄉人骨髓的至美味道'

"

文/藍蓮花

"

文/藍蓮花

煎餅|《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美食,刻入家鄉人骨髓的至美味道

有人說,人的臟器“胃”有特殊的記憶功能,小時候神馬食物吃得多,40歲以後,就偏愛這種食物。

雖然我還不到40歲,卻已在奔四的路上,家鄉的煎餅也成了我的胃腸記憶。臨朐的煎餅成了背井離鄉遊子的鐘愛,每次我父親的舅舅一家從湖北迴來看望我奶奶的時候,父親總是提前準備好手工煎餅,香椿芽鹹菜、辣疙瘩鹹菜、壓好麵條,他們走的時候就把這些家鄉特產塞滿後備箱,好讓他們把家鄉的味道帶回去,能吃一陣子,好像多在家鄉待一陣子似的。看來不止是胃腸記憶,這種偏愛是一種心懷故里的寄託吧。

《舌尖上的中國》去沂蒙山區探尋美食,把煎餅卷大蔥作為山東的代表美食,一提到煎餅卷大蔥能夠想到的肯定是山東人和山東人的性格。山東人最看重煎餅的質地和口感,入口回甘,煎餅幾乎能包裹任何食物,豐儉由人,多寡隨意,但對地道的山東人來說,最適合被卷在煎餅裡的還是一根沾了醬的大蔥。

正如山東人的性格和做事方式,包容、豪爽不造作。山東人的樸實無華猶如煎餅一樣,越嚼越香,山東人的性格猶如山東大蔥,正直果敢也潑辣率真。

我的家鄉就處在沂蒙山區——臨朐。臨朐煎餅也成為家鄉的標誌性美食之一。

"

文/藍蓮花

煎餅|《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美食,刻入家鄉人骨髓的至美味道

有人說,人的臟器“胃”有特殊的記憶功能,小時候神馬食物吃得多,40歲以後,就偏愛這種食物。

雖然我還不到40歲,卻已在奔四的路上,家鄉的煎餅也成了我的胃腸記憶。臨朐的煎餅成了背井離鄉遊子的鐘愛,每次我父親的舅舅一家從湖北迴來看望我奶奶的時候,父親總是提前準備好手工煎餅,香椿芽鹹菜、辣疙瘩鹹菜、壓好麵條,他們走的時候就把這些家鄉特產塞滿後備箱,好讓他們把家鄉的味道帶回去,能吃一陣子,好像多在家鄉待一陣子似的。看來不止是胃腸記憶,這種偏愛是一種心懷故里的寄託吧。

《舌尖上的中國》去沂蒙山區探尋美食,把煎餅卷大蔥作為山東的代表美食,一提到煎餅卷大蔥能夠想到的肯定是山東人和山東人的性格。山東人最看重煎餅的質地和口感,入口回甘,煎餅幾乎能包裹任何食物,豐儉由人,多寡隨意,但對地道的山東人來說,最適合被卷在煎餅裡的還是一根沾了醬的大蔥。

正如山東人的性格和做事方式,包容、豪爽不造作。山東人的樸實無華猶如煎餅一樣,越嚼越香,山東人的性格猶如山東大蔥,正直果敢也潑辣率真。

我的家鄉就處在沂蒙山區——臨朐。臨朐煎餅也成為家鄉的標誌性美食之一。

煎餅|《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美食,刻入家鄉人骨髓的至美味道

煎餅的歷史十分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大體算來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食用煎餅的地域也十分寬廣,幾乎涉及我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

南朝梁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寫到:“北人此日(正月初七) 食煎餅,於庭中作之,支薰火,未知所出。”

凡是五穀雜糧幾乎都可以製作成煎餅,傳統的家鄉煎餅有很多種類:有小麥煎餅、玉米煎餅、小米煎餅、高粱煎餅、地瓜幹煎餅等,近幾年又興起來配以適量的芝麻、核桃、花生、大棗、胡蘿蔔、柿子、山楂、板栗等多種原料製作出營養更豐富,口感更香醇的煎餅,這類煎餅一般採用優質小米、黃豆等,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維生素等,老少皆宜。

此時的煎餅已不再是父輩們年輕時予以充飢的主食,家家戶戶以白麵饅頭為主食,煎餅已成為打牙祭的存在了。

家鄉人牙口好,吃慣了煎餅,有的喜歡吃甜的,有的喜歡吃酸的,永遠吃不俗、吃不夠。可能現在的90後,00後對煎餅沒有太多情感了,在80後以前的人們記憶裡還是那一口酥脆的煎餅。

小時候,母親在偏房飯屋裡攤煎餅,我和妹妹就等在旁邊,煎餅剛剛揭下來,還帶著燙手的溫度,等不及的就要求母親疊起來,拿在手中邊玩邊吃。剛攤出來的煎餅不用就任何佐餚就香甜可口,那滋味到現在都記憶深刻,回味無窮。這一場景在許多人的記憶裡還清晰如新吧!

"

文/藍蓮花

煎餅|《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美食,刻入家鄉人骨髓的至美味道

有人說,人的臟器“胃”有特殊的記憶功能,小時候神馬食物吃得多,40歲以後,就偏愛這種食物。

雖然我還不到40歲,卻已在奔四的路上,家鄉的煎餅也成了我的胃腸記憶。臨朐的煎餅成了背井離鄉遊子的鐘愛,每次我父親的舅舅一家從湖北迴來看望我奶奶的時候,父親總是提前準備好手工煎餅,香椿芽鹹菜、辣疙瘩鹹菜、壓好麵條,他們走的時候就把這些家鄉特產塞滿後備箱,好讓他們把家鄉的味道帶回去,能吃一陣子,好像多在家鄉待一陣子似的。看來不止是胃腸記憶,這種偏愛是一種心懷故里的寄託吧。

《舌尖上的中國》去沂蒙山區探尋美食,把煎餅卷大蔥作為山東的代表美食,一提到煎餅卷大蔥能夠想到的肯定是山東人和山東人的性格。山東人最看重煎餅的質地和口感,入口回甘,煎餅幾乎能包裹任何食物,豐儉由人,多寡隨意,但對地道的山東人來說,最適合被卷在煎餅裡的還是一根沾了醬的大蔥。

正如山東人的性格和做事方式,包容、豪爽不造作。山東人的樸實無華猶如煎餅一樣,越嚼越香,山東人的性格猶如山東大蔥,正直果敢也潑辣率真。

我的家鄉就處在沂蒙山區——臨朐。臨朐煎餅也成為家鄉的標誌性美食之一。

煎餅|《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美食,刻入家鄉人骨髓的至美味道

煎餅的歷史十分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大體算來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食用煎餅的地域也十分寬廣,幾乎涉及我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

南朝梁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寫到:“北人此日(正月初七) 食煎餅,於庭中作之,支薰火,未知所出。”

凡是五穀雜糧幾乎都可以製作成煎餅,傳統的家鄉煎餅有很多種類:有小麥煎餅、玉米煎餅、小米煎餅、高粱煎餅、地瓜幹煎餅等,近幾年又興起來配以適量的芝麻、核桃、花生、大棗、胡蘿蔔、柿子、山楂、板栗等多種原料製作出營養更豐富,口感更香醇的煎餅,這類煎餅一般採用優質小米、黃豆等,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維生素等,老少皆宜。

此時的煎餅已不再是父輩們年輕時予以充飢的主食,家家戶戶以白麵饅頭為主食,煎餅已成為打牙祭的存在了。

家鄉人牙口好,吃慣了煎餅,有的喜歡吃甜的,有的喜歡吃酸的,永遠吃不俗、吃不夠。可能現在的90後,00後對煎餅沒有太多情感了,在80後以前的人們記憶裡還是那一口酥脆的煎餅。

小時候,母親在偏房飯屋裡攤煎餅,我和妹妹就等在旁邊,煎餅剛剛揭下來,還帶著燙手的溫度,等不及的就要求母親疊起來,拿在手中邊玩邊吃。剛攤出來的煎餅不用就任何佐餚就香甜可口,那滋味到現在都記憶深刻,回味無窮。這一場景在許多人的記憶裡還清晰如新吧!

煎餅|《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美食,刻入家鄉人骨髓的至美味道

二十年前,我在上中學的時候,南部山區的同學由於離家太遠,只能一個月回一趟家。再回來時都背來煎餅當伙食,配以奶奶用油熬的辣疙瘩鹹菜,再帶點大蔥甜麵醬,母親攤的煎餅放十幾天都不黴不餿。時間一長,煎餅硬了,學校又沒條件加熱,就撕一撕泡在菜湯裡也是一頓飯。我離家近,每週回家取一次飯,都是一大包母親疊好的煎餅,一張張,一層層,像卷卷泛黃的書頁。我不禁想,從小學讀到高中,讀過了那麼多的書,不正是母親用一摞摞的煎餅壘起來的嗎?是煎餅養大了山裡娃,成為我們那時同學們一起吃飯的美好回憶。

家鄉有句俗語“抹蔥蘸醬,撐得上不去炕”,說的就是吃煎餅。

聽公司的業務員說,上溯十年前,他們結伴出差,還帶煎餅。到了飯點,在火車上拿出來,敞開,撕開一片,一手拿煎餅,另一隻手拿根蔥,抹上帶的豆瓣醬或者甜麵醬,夾上一根或者捲上香椿芽鹹菜,一口咬下去,把對面不認識煎餅的人驚的不行,心想,這真真是山東大漢,只見吃起來兩個腮幫都鼓出來,三兩下就下去一個煎餅,大蔥的刺鼻氣味傳到很遠。

現在家鄉人走親戚,訪朋友,到城市的兒女家,或者在外的遊子回家,總少不了帶上自家攤的各種煎餅,各種小鹹菜,這已經成了家鄉人的一種習慣,可見人們對養育自己成長的煎餅感情有多深。

"

文/藍蓮花

煎餅|《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美食,刻入家鄉人骨髓的至美味道

有人說,人的臟器“胃”有特殊的記憶功能,小時候神馬食物吃得多,40歲以後,就偏愛這種食物。

雖然我還不到40歲,卻已在奔四的路上,家鄉的煎餅也成了我的胃腸記憶。臨朐的煎餅成了背井離鄉遊子的鐘愛,每次我父親的舅舅一家從湖北迴來看望我奶奶的時候,父親總是提前準備好手工煎餅,香椿芽鹹菜、辣疙瘩鹹菜、壓好麵條,他們走的時候就把這些家鄉特產塞滿後備箱,好讓他們把家鄉的味道帶回去,能吃一陣子,好像多在家鄉待一陣子似的。看來不止是胃腸記憶,這種偏愛是一種心懷故里的寄託吧。

《舌尖上的中國》去沂蒙山區探尋美食,把煎餅卷大蔥作為山東的代表美食,一提到煎餅卷大蔥能夠想到的肯定是山東人和山東人的性格。山東人最看重煎餅的質地和口感,入口回甘,煎餅幾乎能包裹任何食物,豐儉由人,多寡隨意,但對地道的山東人來說,最適合被卷在煎餅裡的還是一根沾了醬的大蔥。

正如山東人的性格和做事方式,包容、豪爽不造作。山東人的樸實無華猶如煎餅一樣,越嚼越香,山東人的性格猶如山東大蔥,正直果敢也潑辣率真。

我的家鄉就處在沂蒙山區——臨朐。臨朐煎餅也成為家鄉的標誌性美食之一。

煎餅|《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美食,刻入家鄉人骨髓的至美味道

煎餅的歷史十分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大體算來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食用煎餅的地域也十分寬廣,幾乎涉及我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

南朝梁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寫到:“北人此日(正月初七) 食煎餅,於庭中作之,支薰火,未知所出。”

凡是五穀雜糧幾乎都可以製作成煎餅,傳統的家鄉煎餅有很多種類:有小麥煎餅、玉米煎餅、小米煎餅、高粱煎餅、地瓜幹煎餅等,近幾年又興起來配以適量的芝麻、核桃、花生、大棗、胡蘿蔔、柿子、山楂、板栗等多種原料製作出營養更豐富,口感更香醇的煎餅,這類煎餅一般採用優質小米、黃豆等,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維生素等,老少皆宜。

此時的煎餅已不再是父輩們年輕時予以充飢的主食,家家戶戶以白麵饅頭為主食,煎餅已成為打牙祭的存在了。

家鄉人牙口好,吃慣了煎餅,有的喜歡吃甜的,有的喜歡吃酸的,永遠吃不俗、吃不夠。可能現在的90後,00後對煎餅沒有太多情感了,在80後以前的人們記憶裡還是那一口酥脆的煎餅。

小時候,母親在偏房飯屋裡攤煎餅,我和妹妹就等在旁邊,煎餅剛剛揭下來,還帶著燙手的溫度,等不及的就要求母親疊起來,拿在手中邊玩邊吃。剛攤出來的煎餅不用就任何佐餚就香甜可口,那滋味到現在都記憶深刻,回味無窮。這一場景在許多人的記憶裡還清晰如新吧!

煎餅|《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美食,刻入家鄉人骨髓的至美味道

二十年前,我在上中學的時候,南部山區的同學由於離家太遠,只能一個月回一趟家。再回來時都背來煎餅當伙食,配以奶奶用油熬的辣疙瘩鹹菜,再帶點大蔥甜麵醬,母親攤的煎餅放十幾天都不黴不餿。時間一長,煎餅硬了,學校又沒條件加熱,就撕一撕泡在菜湯裡也是一頓飯。我離家近,每週回家取一次飯,都是一大包母親疊好的煎餅,一張張,一層層,像卷卷泛黃的書頁。我不禁想,從小學讀到高中,讀過了那麼多的書,不正是母親用一摞摞的煎餅壘起來的嗎?是煎餅養大了山裡娃,成為我們那時同學們一起吃飯的美好回憶。

家鄉有句俗語“抹蔥蘸醬,撐得上不去炕”,說的就是吃煎餅。

聽公司的業務員說,上溯十年前,他們結伴出差,還帶煎餅。到了飯點,在火車上拿出來,敞開,撕開一片,一手拿煎餅,另一隻手拿根蔥,抹上帶的豆瓣醬或者甜麵醬,夾上一根或者捲上香椿芽鹹菜,一口咬下去,把對面不認識煎餅的人驚的不行,心想,這真真是山東大漢,只見吃起來兩個腮幫都鼓出來,三兩下就下去一個煎餅,大蔥的刺鼻氣味傳到很遠。

現在家鄉人走親戚,訪朋友,到城市的兒女家,或者在外的遊子回家,總少不了帶上自家攤的各種煎餅,各種小鹹菜,這已經成了家鄉人的一種習慣,可見人們對養育自己成長的煎餅感情有多深。

煎餅|《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美食,刻入家鄉人骨髓的至美味道

煎餅的攤法,最傳統的煎餅原料是玉米糊。玉米糊發酵一段時間後,就可以攤煎餅了。攤煎餅的工具挺簡單,一鏊、一筢、一刮板、一勺、一油擦足矣。

鏊子:生鐵鑄制圓板,上表面平整光滑,中心稍凸,下有三足作為支撐,大小形制不一,中號的鏊子直徑有65釐米左右,用火加熱鏊子下面,在上面烙制煎餅。

筢子:通常是竹製為多,也用有柄的木板製成,手持用來推動麵糊,使麵糊均勻的塗抹在鏊子上。有地方用“篪子”或“劈子”,作用與筢子相同。用手拖曳筢子塗抹麵糊的過程稱為“攤”。

刮板:山東有些地方稱“搶子”,用來沿鏊子邊把攤好的煎餅搶起揭下。

舀勺:把麵糊舀到鏊子上。

油擦:俗稱“油搭子、油布子”,用布縫製成的方形擦子,亦有用玉米皮扎制而成的,滲有食用油。攤制煎餅前,先用油擦擦塗鏊子。

母親在攤煎餅前先到柴火垛上抱上足夠的麥穰或者麥茬,坐在圓圓的蒲團上,把鏊子燒熱,滴上點大豆油,等冒煙了,用油搭子把鏊子擦幾遍,頓時鏊子油光閃亮。這樣,鏊子不容易粘,攤熟的煎餅好往下揭。

攤煎餅是個技術活,燒鏊子必須燒均勻,不能光燒中間,這樣攤出的煎餅,中間容易煳,四周還不熟。攤煎餅熟練的、麻利的,飯屋裡就很少有煙,說明鏊子底下的火沒滅。等鏊子燒均勻了,拿起長把葫蘆勺子舀上一小勺,倒在燒熱的鏊子中間,“哧啦”一聲,升騰起濃濃白白的熱氣,飯屋裡頓時煙霧繚繞,朦朦朧朧了。便馬上拿起筢子把糊子輪勻,還輪不到鏊子窩裡去,緊接著用筢子抹均勻。等熟了,再用筢子把煎餅的邊緣一粘,邊緣馬上就翹起來了,麻利地揭下來放到簸箕或蓋墊上。

那時候,很多農村姑娘從十幾歲就開始跟母親學習攤煎餅,要是不學或者攤不好,就會認為將來不會過日子。不會攤煎餅就找不到好婆家,即使找到了婆家,在婆家也要捱罵受氣。

所幸現在的姑娘找對象不再已女紅作為衡量標準,會不會攤煎餅也沒人再提及。小時候我和妹妹只被要求好好讀書,從來沒跟母親學過攤煎餅這項絕活。我初中就因近視戴上了眼鏡,這個絕活也就與我無緣了,只能做個安靜的吃貨了。

"

文/藍蓮花

煎餅|《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美食,刻入家鄉人骨髓的至美味道

有人說,人的臟器“胃”有特殊的記憶功能,小時候神馬食物吃得多,40歲以後,就偏愛這種食物。

雖然我還不到40歲,卻已在奔四的路上,家鄉的煎餅也成了我的胃腸記憶。臨朐的煎餅成了背井離鄉遊子的鐘愛,每次我父親的舅舅一家從湖北迴來看望我奶奶的時候,父親總是提前準備好手工煎餅,香椿芽鹹菜、辣疙瘩鹹菜、壓好麵條,他們走的時候就把這些家鄉特產塞滿後備箱,好讓他們把家鄉的味道帶回去,能吃一陣子,好像多在家鄉待一陣子似的。看來不止是胃腸記憶,這種偏愛是一種心懷故里的寄託吧。

《舌尖上的中國》去沂蒙山區探尋美食,把煎餅卷大蔥作為山東的代表美食,一提到煎餅卷大蔥能夠想到的肯定是山東人和山東人的性格。山東人最看重煎餅的質地和口感,入口回甘,煎餅幾乎能包裹任何食物,豐儉由人,多寡隨意,但對地道的山東人來說,最適合被卷在煎餅裡的還是一根沾了醬的大蔥。

正如山東人的性格和做事方式,包容、豪爽不造作。山東人的樸實無華猶如煎餅一樣,越嚼越香,山東人的性格猶如山東大蔥,正直果敢也潑辣率真。

我的家鄉就處在沂蒙山區——臨朐。臨朐煎餅也成為家鄉的標誌性美食之一。

煎餅|《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美食,刻入家鄉人骨髓的至美味道

煎餅的歷史十分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大體算來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食用煎餅的地域也十分寬廣,幾乎涉及我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

南朝梁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寫到:“北人此日(正月初七) 食煎餅,於庭中作之,支薰火,未知所出。”

凡是五穀雜糧幾乎都可以製作成煎餅,傳統的家鄉煎餅有很多種類:有小麥煎餅、玉米煎餅、小米煎餅、高粱煎餅、地瓜幹煎餅等,近幾年又興起來配以適量的芝麻、核桃、花生、大棗、胡蘿蔔、柿子、山楂、板栗等多種原料製作出營養更豐富,口感更香醇的煎餅,這類煎餅一般採用優質小米、黃豆等,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維生素等,老少皆宜。

此時的煎餅已不再是父輩們年輕時予以充飢的主食,家家戶戶以白麵饅頭為主食,煎餅已成為打牙祭的存在了。

家鄉人牙口好,吃慣了煎餅,有的喜歡吃甜的,有的喜歡吃酸的,永遠吃不俗、吃不夠。可能現在的90後,00後對煎餅沒有太多情感了,在80後以前的人們記憶裡還是那一口酥脆的煎餅。

小時候,母親在偏房飯屋裡攤煎餅,我和妹妹就等在旁邊,煎餅剛剛揭下來,還帶著燙手的溫度,等不及的就要求母親疊起來,拿在手中邊玩邊吃。剛攤出來的煎餅不用就任何佐餚就香甜可口,那滋味到現在都記憶深刻,回味無窮。這一場景在許多人的記憶裡還清晰如新吧!

煎餅|《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美食,刻入家鄉人骨髓的至美味道

二十年前,我在上中學的時候,南部山區的同學由於離家太遠,只能一個月回一趟家。再回來時都背來煎餅當伙食,配以奶奶用油熬的辣疙瘩鹹菜,再帶點大蔥甜麵醬,母親攤的煎餅放十幾天都不黴不餿。時間一長,煎餅硬了,學校又沒條件加熱,就撕一撕泡在菜湯裡也是一頓飯。我離家近,每週回家取一次飯,都是一大包母親疊好的煎餅,一張張,一層層,像卷卷泛黃的書頁。我不禁想,從小學讀到高中,讀過了那麼多的書,不正是母親用一摞摞的煎餅壘起來的嗎?是煎餅養大了山裡娃,成為我們那時同學們一起吃飯的美好回憶。

家鄉有句俗語“抹蔥蘸醬,撐得上不去炕”,說的就是吃煎餅。

聽公司的業務員說,上溯十年前,他們結伴出差,還帶煎餅。到了飯點,在火車上拿出來,敞開,撕開一片,一手拿煎餅,另一隻手拿根蔥,抹上帶的豆瓣醬或者甜麵醬,夾上一根或者捲上香椿芽鹹菜,一口咬下去,把對面不認識煎餅的人驚的不行,心想,這真真是山東大漢,只見吃起來兩個腮幫都鼓出來,三兩下就下去一個煎餅,大蔥的刺鼻氣味傳到很遠。

現在家鄉人走親戚,訪朋友,到城市的兒女家,或者在外的遊子回家,總少不了帶上自家攤的各種煎餅,各種小鹹菜,這已經成了家鄉人的一種習慣,可見人們對養育自己成長的煎餅感情有多深。

煎餅|《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美食,刻入家鄉人骨髓的至美味道

煎餅的攤法,最傳統的煎餅原料是玉米糊。玉米糊發酵一段時間後,就可以攤煎餅了。攤煎餅的工具挺簡單,一鏊、一筢、一刮板、一勺、一油擦足矣。

鏊子:生鐵鑄制圓板,上表面平整光滑,中心稍凸,下有三足作為支撐,大小形制不一,中號的鏊子直徑有65釐米左右,用火加熱鏊子下面,在上面烙制煎餅。

筢子:通常是竹製為多,也用有柄的木板製成,手持用來推動麵糊,使麵糊均勻的塗抹在鏊子上。有地方用“篪子”或“劈子”,作用與筢子相同。用手拖曳筢子塗抹麵糊的過程稱為“攤”。

刮板:山東有些地方稱“搶子”,用來沿鏊子邊把攤好的煎餅搶起揭下。

舀勺:把麵糊舀到鏊子上。

油擦:俗稱“油搭子、油布子”,用布縫製成的方形擦子,亦有用玉米皮扎制而成的,滲有食用油。攤制煎餅前,先用油擦擦塗鏊子。

母親在攤煎餅前先到柴火垛上抱上足夠的麥穰或者麥茬,坐在圓圓的蒲團上,把鏊子燒熱,滴上點大豆油,等冒煙了,用油搭子把鏊子擦幾遍,頓時鏊子油光閃亮。這樣,鏊子不容易粘,攤熟的煎餅好往下揭。

攤煎餅是個技術活,燒鏊子必須燒均勻,不能光燒中間,這樣攤出的煎餅,中間容易煳,四周還不熟。攤煎餅熟練的、麻利的,飯屋裡就很少有煙,說明鏊子底下的火沒滅。等鏊子燒均勻了,拿起長把葫蘆勺子舀上一小勺,倒在燒熱的鏊子中間,“哧啦”一聲,升騰起濃濃白白的熱氣,飯屋裡頓時煙霧繚繞,朦朦朧朧了。便馬上拿起筢子把糊子輪勻,還輪不到鏊子窩裡去,緊接著用筢子抹均勻。等熟了,再用筢子把煎餅的邊緣一粘,邊緣馬上就翹起來了,麻利地揭下來放到簸箕或蓋墊上。

那時候,很多農村姑娘從十幾歲就開始跟母親學習攤煎餅,要是不學或者攤不好,就會認為將來不會過日子。不會攤煎餅就找不到好婆家,即使找到了婆家,在婆家也要捱罵受氣。

所幸現在的姑娘找對象不再已女紅作為衡量標準,會不會攤煎餅也沒人再提及。小時候我和妹妹只被要求好好讀書,從來沒跟母親學過攤煎餅這項絕活。我初中就因近視戴上了眼鏡,這個絕活也就與我無緣了,只能做個安靜的吃貨了。

煎餅|《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美食,刻入家鄉人骨髓的至美味道

到現在,我婆婆還隔一段時間回家,約上老家的嬸子大娘一起攤煎餅。晚上也不回城裡的家,直接住在老家,一連攤三天,然後帶著勞動成果回城,給我大姑姐、大伯哥,還有我家都分開包好,夠我們吃一陣子的。老人親手攤的煎餅就是比外面機器攤的有味道,從中我們也吃出了她們對孩子好的那份心。

與煎餅密不可分的一個重要工具必須介紹一下,那就是石碾和石磨。

要做煎餅必須用玉米糊糊或者其他糊糊,而這些全靠石碾和石磨磨出來。村村都有一盤石碾。就在不久前我老家唯一的一盤舊石碾被拆掉了,改建成了車庫。童年的記憶彷彿被切斷了。

小時候經常被大人拉著去推石碾,有時候碾玉米、麥子攤煎餅、做米仁飯,有時候碾花椒、香椿做花椒醬。需要破碎的食材都可以用石碾來碾碎。那時候的小夥伴幾乎沒有逃過被抓壯丁推石碾的。我們小孩子只負責把著裂縫的碾杆一個勁地往前推,一圈一圈又一圈,腦袋裡還掛念著電視上的動畫片,小夥伴相約騎自行車等等,大人就負責在另一邊,邊推邊用炊帚往裡面收攬碎渣。地上是長年累月踩出的光潔的圓圓的碾道,記錄了一個時代的生活變遷。

"

文/藍蓮花

煎餅|《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美食,刻入家鄉人骨髓的至美味道

有人說,人的臟器“胃”有特殊的記憶功能,小時候神馬食物吃得多,40歲以後,就偏愛這種食物。

雖然我還不到40歲,卻已在奔四的路上,家鄉的煎餅也成了我的胃腸記憶。臨朐的煎餅成了背井離鄉遊子的鐘愛,每次我父親的舅舅一家從湖北迴來看望我奶奶的時候,父親總是提前準備好手工煎餅,香椿芽鹹菜、辣疙瘩鹹菜、壓好麵條,他們走的時候就把這些家鄉特產塞滿後備箱,好讓他們把家鄉的味道帶回去,能吃一陣子,好像多在家鄉待一陣子似的。看來不止是胃腸記憶,這種偏愛是一種心懷故里的寄託吧。

《舌尖上的中國》去沂蒙山區探尋美食,把煎餅卷大蔥作為山東的代表美食,一提到煎餅卷大蔥能夠想到的肯定是山東人和山東人的性格。山東人最看重煎餅的質地和口感,入口回甘,煎餅幾乎能包裹任何食物,豐儉由人,多寡隨意,但對地道的山東人來說,最適合被卷在煎餅裡的還是一根沾了醬的大蔥。

正如山東人的性格和做事方式,包容、豪爽不造作。山東人的樸實無華猶如煎餅一樣,越嚼越香,山東人的性格猶如山東大蔥,正直果敢也潑辣率真。

我的家鄉就處在沂蒙山區——臨朐。臨朐煎餅也成為家鄉的標誌性美食之一。

煎餅|《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美食,刻入家鄉人骨髓的至美味道

煎餅的歷史十分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大體算來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食用煎餅的地域也十分寬廣,幾乎涉及我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

南朝梁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寫到:“北人此日(正月初七) 食煎餅,於庭中作之,支薰火,未知所出。”

凡是五穀雜糧幾乎都可以製作成煎餅,傳統的家鄉煎餅有很多種類:有小麥煎餅、玉米煎餅、小米煎餅、高粱煎餅、地瓜幹煎餅等,近幾年又興起來配以適量的芝麻、核桃、花生、大棗、胡蘿蔔、柿子、山楂、板栗等多種原料製作出營養更豐富,口感更香醇的煎餅,這類煎餅一般採用優質小米、黃豆等,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維生素等,老少皆宜。

此時的煎餅已不再是父輩們年輕時予以充飢的主食,家家戶戶以白麵饅頭為主食,煎餅已成為打牙祭的存在了。

家鄉人牙口好,吃慣了煎餅,有的喜歡吃甜的,有的喜歡吃酸的,永遠吃不俗、吃不夠。可能現在的90後,00後對煎餅沒有太多情感了,在80後以前的人們記憶裡還是那一口酥脆的煎餅。

小時候,母親在偏房飯屋裡攤煎餅,我和妹妹就等在旁邊,煎餅剛剛揭下來,還帶著燙手的溫度,等不及的就要求母親疊起來,拿在手中邊玩邊吃。剛攤出來的煎餅不用就任何佐餚就香甜可口,那滋味到現在都記憶深刻,回味無窮。這一場景在許多人的記憶裡還清晰如新吧!

煎餅|《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美食,刻入家鄉人骨髓的至美味道

二十年前,我在上中學的時候,南部山區的同學由於離家太遠,只能一個月回一趟家。再回來時都背來煎餅當伙食,配以奶奶用油熬的辣疙瘩鹹菜,再帶點大蔥甜麵醬,母親攤的煎餅放十幾天都不黴不餿。時間一長,煎餅硬了,學校又沒條件加熱,就撕一撕泡在菜湯裡也是一頓飯。我離家近,每週回家取一次飯,都是一大包母親疊好的煎餅,一張張,一層層,像卷卷泛黃的書頁。我不禁想,從小學讀到高中,讀過了那麼多的書,不正是母親用一摞摞的煎餅壘起來的嗎?是煎餅養大了山裡娃,成為我們那時同學們一起吃飯的美好回憶。

家鄉有句俗語“抹蔥蘸醬,撐得上不去炕”,說的就是吃煎餅。

聽公司的業務員說,上溯十年前,他們結伴出差,還帶煎餅。到了飯點,在火車上拿出來,敞開,撕開一片,一手拿煎餅,另一隻手拿根蔥,抹上帶的豆瓣醬或者甜麵醬,夾上一根或者捲上香椿芽鹹菜,一口咬下去,把對面不認識煎餅的人驚的不行,心想,這真真是山東大漢,只見吃起來兩個腮幫都鼓出來,三兩下就下去一個煎餅,大蔥的刺鼻氣味傳到很遠。

現在家鄉人走親戚,訪朋友,到城市的兒女家,或者在外的遊子回家,總少不了帶上自家攤的各種煎餅,各種小鹹菜,這已經成了家鄉人的一種習慣,可見人們對養育自己成長的煎餅感情有多深。

煎餅|《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美食,刻入家鄉人骨髓的至美味道

煎餅的攤法,最傳統的煎餅原料是玉米糊。玉米糊發酵一段時間後,就可以攤煎餅了。攤煎餅的工具挺簡單,一鏊、一筢、一刮板、一勺、一油擦足矣。

鏊子:生鐵鑄制圓板,上表面平整光滑,中心稍凸,下有三足作為支撐,大小形制不一,中號的鏊子直徑有65釐米左右,用火加熱鏊子下面,在上面烙制煎餅。

筢子:通常是竹製為多,也用有柄的木板製成,手持用來推動麵糊,使麵糊均勻的塗抹在鏊子上。有地方用“篪子”或“劈子”,作用與筢子相同。用手拖曳筢子塗抹麵糊的過程稱為“攤”。

刮板:山東有些地方稱“搶子”,用來沿鏊子邊把攤好的煎餅搶起揭下。

舀勺:把麵糊舀到鏊子上。

油擦:俗稱“油搭子、油布子”,用布縫製成的方形擦子,亦有用玉米皮扎制而成的,滲有食用油。攤制煎餅前,先用油擦擦塗鏊子。

母親在攤煎餅前先到柴火垛上抱上足夠的麥穰或者麥茬,坐在圓圓的蒲團上,把鏊子燒熱,滴上點大豆油,等冒煙了,用油搭子把鏊子擦幾遍,頓時鏊子油光閃亮。這樣,鏊子不容易粘,攤熟的煎餅好往下揭。

攤煎餅是個技術活,燒鏊子必須燒均勻,不能光燒中間,這樣攤出的煎餅,中間容易煳,四周還不熟。攤煎餅熟練的、麻利的,飯屋裡就很少有煙,說明鏊子底下的火沒滅。等鏊子燒均勻了,拿起長把葫蘆勺子舀上一小勺,倒在燒熱的鏊子中間,“哧啦”一聲,升騰起濃濃白白的熱氣,飯屋裡頓時煙霧繚繞,朦朦朧朧了。便馬上拿起筢子把糊子輪勻,還輪不到鏊子窩裡去,緊接著用筢子抹均勻。等熟了,再用筢子把煎餅的邊緣一粘,邊緣馬上就翹起來了,麻利地揭下來放到簸箕或蓋墊上。

那時候,很多農村姑娘從十幾歲就開始跟母親學習攤煎餅,要是不學或者攤不好,就會認為將來不會過日子。不會攤煎餅就找不到好婆家,即使找到了婆家,在婆家也要捱罵受氣。

所幸現在的姑娘找對象不再已女紅作為衡量標準,會不會攤煎餅也沒人再提及。小時候我和妹妹只被要求好好讀書,從來沒跟母親學過攤煎餅這項絕活。我初中就因近視戴上了眼鏡,這個絕活也就與我無緣了,只能做個安靜的吃貨了。

煎餅|《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美食,刻入家鄉人骨髓的至美味道

到現在,我婆婆還隔一段時間回家,約上老家的嬸子大娘一起攤煎餅。晚上也不回城裡的家,直接住在老家,一連攤三天,然後帶著勞動成果回城,給我大姑姐、大伯哥,還有我家都分開包好,夠我們吃一陣子的。老人親手攤的煎餅就是比外面機器攤的有味道,從中我們也吃出了她們對孩子好的那份心。

與煎餅密不可分的一個重要工具必須介紹一下,那就是石碾和石磨。

要做煎餅必須用玉米糊糊或者其他糊糊,而這些全靠石碾和石磨磨出來。村村都有一盤石碾。就在不久前我老家唯一的一盤舊石碾被拆掉了,改建成了車庫。童年的記憶彷彿被切斷了。

小時候經常被大人拉著去推石碾,有時候碾玉米、麥子攤煎餅、做米仁飯,有時候碾花椒、香椿做花椒醬。需要破碎的食材都可以用石碾來碾碎。那時候的小夥伴幾乎沒有逃過被抓壯丁推石碾的。我們小孩子只負責把著裂縫的碾杆一個勁地往前推,一圈一圈又一圈,腦袋裡還掛念著電視上的動畫片,小夥伴相約騎自行車等等,大人就負責在另一邊,邊推邊用炊帚往裡面收攬碎渣。地上是長年累月踩出的光潔的圓圓的碾道,記錄了一個時代的生活變遷。

煎餅|《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美食,刻入家鄉人骨髓的至美味道

二十多年前,在我的記憶裡家家戶戶基本上都還有一盤小石磨,一日三餐都和石磨聯繫在一起。沒有石磨,就無法生活。那時的石磨,天天用。不是磨面子,就是磨糊子。用石碾碾碎玉米粒兒,用的時間少,可是,磨玉米糊,就沒這麼快。一次往磨眼裡添一勺泡過的碎玉米,還要不時的往裡面加一點點水,要不然,玉米糊很稠,磨的很慢。但是,加水也不能加的太多,加多了,糊子是磨得快,可是很粗,攤不成煎餅。添這一勺泡過的碎玉米,要推好幾圈後,看到磨眼裡玉米下去了,才能再添第二勺。所以,磨一次玉米糊,需要近兩個小時才能磨完。推磨需要持之以恆,連續不斷的用力。

石磨也是一位可敬的老師,從小教導我們做事要從一點一滴做起,一口吃不成胖子,還要堅持不懈,過程中不能偷懶,因為結果會給你反饋。

"

文/藍蓮花

煎餅|《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美食,刻入家鄉人骨髓的至美味道

有人說,人的臟器“胃”有特殊的記憶功能,小時候神馬食物吃得多,40歲以後,就偏愛這種食物。

雖然我還不到40歲,卻已在奔四的路上,家鄉的煎餅也成了我的胃腸記憶。臨朐的煎餅成了背井離鄉遊子的鐘愛,每次我父親的舅舅一家從湖北迴來看望我奶奶的時候,父親總是提前準備好手工煎餅,香椿芽鹹菜、辣疙瘩鹹菜、壓好麵條,他們走的時候就把這些家鄉特產塞滿後備箱,好讓他們把家鄉的味道帶回去,能吃一陣子,好像多在家鄉待一陣子似的。看來不止是胃腸記憶,這種偏愛是一種心懷故里的寄託吧。

《舌尖上的中國》去沂蒙山區探尋美食,把煎餅卷大蔥作為山東的代表美食,一提到煎餅卷大蔥能夠想到的肯定是山東人和山東人的性格。山東人最看重煎餅的質地和口感,入口回甘,煎餅幾乎能包裹任何食物,豐儉由人,多寡隨意,但對地道的山東人來說,最適合被卷在煎餅裡的還是一根沾了醬的大蔥。

正如山東人的性格和做事方式,包容、豪爽不造作。山東人的樸實無華猶如煎餅一樣,越嚼越香,山東人的性格猶如山東大蔥,正直果敢也潑辣率真。

我的家鄉就處在沂蒙山區——臨朐。臨朐煎餅也成為家鄉的標誌性美食之一。

煎餅|《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美食,刻入家鄉人骨髓的至美味道

煎餅的歷史十分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大體算來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食用煎餅的地域也十分寬廣,幾乎涉及我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

南朝梁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寫到:“北人此日(正月初七) 食煎餅,於庭中作之,支薰火,未知所出。”

凡是五穀雜糧幾乎都可以製作成煎餅,傳統的家鄉煎餅有很多種類:有小麥煎餅、玉米煎餅、小米煎餅、高粱煎餅、地瓜幹煎餅等,近幾年又興起來配以適量的芝麻、核桃、花生、大棗、胡蘿蔔、柿子、山楂、板栗等多種原料製作出營養更豐富,口感更香醇的煎餅,這類煎餅一般採用優質小米、黃豆等,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維生素等,老少皆宜。

此時的煎餅已不再是父輩們年輕時予以充飢的主食,家家戶戶以白麵饅頭為主食,煎餅已成為打牙祭的存在了。

家鄉人牙口好,吃慣了煎餅,有的喜歡吃甜的,有的喜歡吃酸的,永遠吃不俗、吃不夠。可能現在的90後,00後對煎餅沒有太多情感了,在80後以前的人們記憶裡還是那一口酥脆的煎餅。

小時候,母親在偏房飯屋裡攤煎餅,我和妹妹就等在旁邊,煎餅剛剛揭下來,還帶著燙手的溫度,等不及的就要求母親疊起來,拿在手中邊玩邊吃。剛攤出來的煎餅不用就任何佐餚就香甜可口,那滋味到現在都記憶深刻,回味無窮。這一場景在許多人的記憶裡還清晰如新吧!

煎餅|《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美食,刻入家鄉人骨髓的至美味道

二十年前,我在上中學的時候,南部山區的同學由於離家太遠,只能一個月回一趟家。再回來時都背來煎餅當伙食,配以奶奶用油熬的辣疙瘩鹹菜,再帶點大蔥甜麵醬,母親攤的煎餅放十幾天都不黴不餿。時間一長,煎餅硬了,學校又沒條件加熱,就撕一撕泡在菜湯裡也是一頓飯。我離家近,每週回家取一次飯,都是一大包母親疊好的煎餅,一張張,一層層,像卷卷泛黃的書頁。我不禁想,從小學讀到高中,讀過了那麼多的書,不正是母親用一摞摞的煎餅壘起來的嗎?是煎餅養大了山裡娃,成為我們那時同學們一起吃飯的美好回憶。

家鄉有句俗語“抹蔥蘸醬,撐得上不去炕”,說的就是吃煎餅。

聽公司的業務員說,上溯十年前,他們結伴出差,還帶煎餅。到了飯點,在火車上拿出來,敞開,撕開一片,一手拿煎餅,另一隻手拿根蔥,抹上帶的豆瓣醬或者甜麵醬,夾上一根或者捲上香椿芽鹹菜,一口咬下去,把對面不認識煎餅的人驚的不行,心想,這真真是山東大漢,只見吃起來兩個腮幫都鼓出來,三兩下就下去一個煎餅,大蔥的刺鼻氣味傳到很遠。

現在家鄉人走親戚,訪朋友,到城市的兒女家,或者在外的遊子回家,總少不了帶上自家攤的各種煎餅,各種小鹹菜,這已經成了家鄉人的一種習慣,可見人們對養育自己成長的煎餅感情有多深。

煎餅|《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美食,刻入家鄉人骨髓的至美味道

煎餅的攤法,最傳統的煎餅原料是玉米糊。玉米糊發酵一段時間後,就可以攤煎餅了。攤煎餅的工具挺簡單,一鏊、一筢、一刮板、一勺、一油擦足矣。

鏊子:生鐵鑄制圓板,上表面平整光滑,中心稍凸,下有三足作為支撐,大小形制不一,中號的鏊子直徑有65釐米左右,用火加熱鏊子下面,在上面烙制煎餅。

筢子:通常是竹製為多,也用有柄的木板製成,手持用來推動麵糊,使麵糊均勻的塗抹在鏊子上。有地方用“篪子”或“劈子”,作用與筢子相同。用手拖曳筢子塗抹麵糊的過程稱為“攤”。

刮板:山東有些地方稱“搶子”,用來沿鏊子邊把攤好的煎餅搶起揭下。

舀勺:把麵糊舀到鏊子上。

油擦:俗稱“油搭子、油布子”,用布縫製成的方形擦子,亦有用玉米皮扎制而成的,滲有食用油。攤制煎餅前,先用油擦擦塗鏊子。

母親在攤煎餅前先到柴火垛上抱上足夠的麥穰或者麥茬,坐在圓圓的蒲團上,把鏊子燒熱,滴上點大豆油,等冒煙了,用油搭子把鏊子擦幾遍,頓時鏊子油光閃亮。這樣,鏊子不容易粘,攤熟的煎餅好往下揭。

攤煎餅是個技術活,燒鏊子必須燒均勻,不能光燒中間,這樣攤出的煎餅,中間容易煳,四周還不熟。攤煎餅熟練的、麻利的,飯屋裡就很少有煙,說明鏊子底下的火沒滅。等鏊子燒均勻了,拿起長把葫蘆勺子舀上一小勺,倒在燒熱的鏊子中間,“哧啦”一聲,升騰起濃濃白白的熱氣,飯屋裡頓時煙霧繚繞,朦朦朧朧了。便馬上拿起筢子把糊子輪勻,還輪不到鏊子窩裡去,緊接著用筢子抹均勻。等熟了,再用筢子把煎餅的邊緣一粘,邊緣馬上就翹起來了,麻利地揭下來放到簸箕或蓋墊上。

那時候,很多農村姑娘從十幾歲就開始跟母親學習攤煎餅,要是不學或者攤不好,就會認為將來不會過日子。不會攤煎餅就找不到好婆家,即使找到了婆家,在婆家也要捱罵受氣。

所幸現在的姑娘找對象不再已女紅作為衡量標準,會不會攤煎餅也沒人再提及。小時候我和妹妹只被要求好好讀書,從來沒跟母親學過攤煎餅這項絕活。我初中就因近視戴上了眼鏡,這個絕活也就與我無緣了,只能做個安靜的吃貨了。

煎餅|《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美食,刻入家鄉人骨髓的至美味道

到現在,我婆婆還隔一段時間回家,約上老家的嬸子大娘一起攤煎餅。晚上也不回城裡的家,直接住在老家,一連攤三天,然後帶著勞動成果回城,給我大姑姐、大伯哥,還有我家都分開包好,夠我們吃一陣子的。老人親手攤的煎餅就是比外面機器攤的有味道,從中我們也吃出了她們對孩子好的那份心。

與煎餅密不可分的一個重要工具必須介紹一下,那就是石碾和石磨。

要做煎餅必須用玉米糊糊或者其他糊糊,而這些全靠石碾和石磨磨出來。村村都有一盤石碾。就在不久前我老家唯一的一盤舊石碾被拆掉了,改建成了車庫。童年的記憶彷彿被切斷了。

小時候經常被大人拉著去推石碾,有時候碾玉米、麥子攤煎餅、做米仁飯,有時候碾花椒、香椿做花椒醬。需要破碎的食材都可以用石碾來碾碎。那時候的小夥伴幾乎沒有逃過被抓壯丁推石碾的。我們小孩子只負責把著裂縫的碾杆一個勁地往前推,一圈一圈又一圈,腦袋裡還掛念著電視上的動畫片,小夥伴相約騎自行車等等,大人就負責在另一邊,邊推邊用炊帚往裡面收攬碎渣。地上是長年累月踩出的光潔的圓圓的碾道,記錄了一個時代的生活變遷。

煎餅|《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美食,刻入家鄉人骨髓的至美味道

二十多年前,在我的記憶裡家家戶戶基本上都還有一盤小石磨,一日三餐都和石磨聯繫在一起。沒有石磨,就無法生活。那時的石磨,天天用。不是磨面子,就是磨糊子。用石碾碾碎玉米粒兒,用的時間少,可是,磨玉米糊,就沒這麼快。一次往磨眼裡添一勺泡過的碎玉米,還要不時的往裡面加一點點水,要不然,玉米糊很稠,磨的很慢。但是,加水也不能加的太多,加多了,糊子是磨得快,可是很粗,攤不成煎餅。添這一勺泡過的碎玉米,要推好幾圈後,看到磨眼裡玉米下去了,才能再添第二勺。所以,磨一次玉米糊,需要近兩個小時才能磨完。推磨需要持之以恆,連續不斷的用力。

石磨也是一位可敬的老師,從小教導我們做事要從一點一滴做起,一口吃不成胖子,還要堅持不懈,過程中不能偷懶,因為結果會給你反饋。

煎餅|《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美食,刻入家鄉人骨髓的至美味道

石碾、石磨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一個時代的見證。時代發展了,生活進步了,他們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但那一段有它們陪伴的歲月極其珍貴和溫馨,雖然條件艱苦清貧,雖然有時候單調、百無聊賴。他們永遠留存在那段崢嶸歲月,永遠留存在那一代人的心中,揮之不去,想來彌親。現在這兩個物件已經被當做旅遊景點的文物了,一遍遍給當代的小孩子講述那段苦中作樂的歲月。

結語

用我們臨朐本地作家的一首小詩結束吧。

俺的那個家鄉是沂蒙
俺最鍾情家鄉的煎餅
鏊子是團熾熱的田野
時時牽動遊子歸鄉的夢

遠離家鄉的你是否也想再吃一口酸辣豪爽的煎餅卷大蔥呢?

#我,無條件寫作#

歡迎轉發文章,閱讀中我們共同成長。

作者簡介:藍蓮花,85後中年少女,喜歡文字,珍惜身邊人,做好眼前事,與君共勉。歡迎關注今日頭條:巍巍藍蓮花,給你不一樣的觀點,期待你的添加。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來電必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