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了,別盲目養生,這樣做更科學?'

"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 通訊員 趙宏

今年立秋時間是8月8日03:12:57,民間有"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的說法,認為如果立秋時間在上午,則天氣涼爽;立秋時間若在下午以後,天氣就還要熱上一陣。今年是早立秋,不過大家不要高興得太早了,因為立秋並不意味著秋天真正到來,立秋後暑熱未盡,仍有"秋老虎"發威。那麼,立秋後如何養生更科學呢?鄭州中泰腦科醫院中醫科主任李大權為大家送上立秋養生小貼士,提醒立秋養生要遵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

首先是生活起居的調養。

立秋後,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此時應做好保養陽氣的準備,做到"早臥早起"。早睡可以收斂陽氣,肺氣得以舒展。適當早起,還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對於預防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的發生有一定意義。建議秋季以晚上9至10點入睡、早晨5至6點起床為宜。

二是飲食要注意及時調整。

古人認為"秋天宜收不宜散"、"秋不食辛辣",以順應自然界的變化,應遵循"潤燥、補肺、養陰、多酸"的原則。從中醫角度講肺與秋季相應,立秋後肺功能開始處於旺盛時期,肝臟、心臟及脾胃處於衰弱階段。根據陰陽調和,機體平衡的原理,要加強對這些器官的調養,使肺氣不要過偏,影響機體健康,飲食以健脾祛溼、益胃生津為宜,可適當多食一些酸味果蔬,比如蘋果、石榴、葡萄、芒果、柚子、檸檬、山楂等。由於肺盛之時易影響到肝,而肝主情志,疏洩氣血,肝氣受制的秋天,人們容易出現情緒低落等表現,表現在生理方面則為容易引起氣血失調等疾病的發生,比如:內分泌紊亂等問題,像月經失調、心慌心悸、失眠問題等。當出現此類現象時,可通過養陰、柔肝、疏解等方法調理。

三是適當運動除秋乏,注意衣著防流感。

"春困秋乏"是人體為了適應季節變化而做的自我調整,屬於正常現象。我們通過調整睡眠、飲食及適當運動就可以有效去除"秋乏"。

立秋以後,天氣漸漸轉涼,清晨不宜一起床就穿著單衣到戶外去活動,而要給身體一個適應的時間,注意運動強度不可太大,最好一點點增加運動量,運動的同時注意補充水分。建議中老年朋友可根據自己的體質和愛好,選擇行走、慢跑、爬山、球類等比較適合在秋季進行的運動。尤其是行走鍛鍊,可以有效地預防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病,通過行走鍛鍊還能明顯改善體形,但每次至少堅持半小時以上,效果才會更好。鍛鍊時忌大汗淋漓,因稍不注意就有受涼感冒的危險,所以隨時增減衣服也很重要。

立秋養生正當時,希望這些養生小常識對您的健康有所幫助。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沈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