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之味》'

老火湯 烹飪技巧 紅鄧鄧的空間 2019-08-14
"

我不輕易下廚,美其名曰不願粗礪了“纖纖玉手”,箇中酸楚也只有自己明白 : 技不如人又諸多講究,下一次廚房不僅耗時頗長,又因短於口味不敢貪勞苦功高。好在我的日常生活單純,單位已保證一日兩餐,下廚並非必需勞作,偶爾的下廚,便會成為賞心樂事。

廚之味,本是關乎胃口,而我下廚,多與天氣有關 。如遇春和景明、夏日薰風、秋高氣爽、冬日暖陽,這般天氣可以做很多事,比如行走參觀、焚香喝茶、看書寫字、發呆追劇,亦或一次閒來無事的早睡……這時候於我來說,精神快感強於口腹之慾;但如遇極寒極熱或久雨久陰的天氣,諸事不宜,最適合宅在家裡,做一頓好飯 : 煲湯,蒸飯,炒菜,精心搭配……有時循規網上,有時又自創“鄧體”,到了最後,菜品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沿途看風景的心”。

而在為數不多的下廚中,又受童年影響,尤喜煲湯 : 小時候逢年過節,最幸福的事莫過於在巷子裡就能聞到溢出院子的湯香,那是媽媽用瓦罐在煤火爐上熬了一個晚上的結果,接下來的事就是守在火爐旁,生津泌唾,直至上桌……從前慢,慢出了一生的念念不忘。長大後,有了高壓鍋,任憑多難熬的燉品,也只需兩三個小時,湯平常了,營養也跟上了,就覺得少了些東西,現在想來,也就是少了一個盼字,生活的便捷與快速,少了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盼望 : 一鍋湯、一句問候、一場奔赴,甚至一個人。

我日常煲湯,用電燉鍋的時候較多,頭天準備好食材,臨睡前焯水入鍋,掌握好時控溫控,早晨醒來,已是香味繚亂:經過一個晚上的煨煲,食物幾近入口可化,湯自然也是稠釅。但如果時間允許,我就用砂鍋,在天燃氣灶上慢火細煨,像小時候一樣。我想,火與電的區別,頗像生活與機器,前者有溫度,後者有精度,我喜歡火的溫情,看著它烈焰紅脣,讓一鍋水由冷至沸,再看它細弱如蓮,蕩起一鍋微瀾漣漪,慢慢沁出的香味,在土地素材的鍋中帶著時光的味道,這時候,拿一本書,在文字中等候一鍋湯的成熟,便是一種幸福,有煙火味兒,也有媚。

媽媽打電話來,如果聽說我在下廚,便會高興,我也常常討巧的問她方法,她便會滔滔不絕。媽媽年輕的時候被稱為“馬鐵匠”,可見其工作的很勁兒,家務自是稀疏,熬的湯卻堪稱一絕,但隨著年齡增大,“馬鐵匠”已“鐵落成花”,不知是她技藝回潮,還是離開了故鄉那抷土,喝她的湯再也喝不出原來的味道,讓我直感嘆 : 世上再無“馬鐵匠”,其湯已成“廣陵散”。她現在已完全不能下廚了,但樂好為師,我常常想,她在給我“傳道授業解惑”的時候,一定會想起家鄉的小院,廚房的灶臺和院子裡的煤火爐,以及她年輕時的榮光,那麼這一道一道的廚之味,亦是她一次一次的迴歸穿越。

在喜歡烹飪的朋友眼裡,她們善做,我善吃,她們因我而有成就感,我因她們而有口福,堪稱最佳搭檔,沒人會嫌棄我的不才,偶爾的取笑,也是善意;我也常常會振振有詞,覺得下廚也就是熟能生巧的事情,如果我有心,定會成巧婦,朋友們並不嘲笑,只言期待看到我化繭成蝶的那一天。也有人對我說,做飯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你不做飯,豈不是少了許多人間樂趣?我並不以為然,有人喜歌舞,有人踐於行,有人長文字,有人好搜奇,有人樂善好施,有人擅有情之事……和善廚一樣,誰能說這不是人間趣味?也有慚愧的時候,那就是我有心想為別人做一頓飯,卻沒有了練功房裡的長袖善舞;但我也常常問心無愧,當我願意為別人下廚時,已是“一片冰心在玉壺”。

"

我不輕易下廚,美其名曰不願粗礪了“纖纖玉手”,箇中酸楚也只有自己明白 : 技不如人又諸多講究,下一次廚房不僅耗時頗長,又因短於口味不敢貪勞苦功高。好在我的日常生活單純,單位已保證一日兩餐,下廚並非必需勞作,偶爾的下廚,便會成為賞心樂事。

廚之味,本是關乎胃口,而我下廚,多與天氣有關 。如遇春和景明、夏日薰風、秋高氣爽、冬日暖陽,這般天氣可以做很多事,比如行走參觀、焚香喝茶、看書寫字、發呆追劇,亦或一次閒來無事的早睡……這時候於我來說,精神快感強於口腹之慾;但如遇極寒極熱或久雨久陰的天氣,諸事不宜,最適合宅在家裡,做一頓好飯 : 煲湯,蒸飯,炒菜,精心搭配……有時循規網上,有時又自創“鄧體”,到了最後,菜品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沿途看風景的心”。

而在為數不多的下廚中,又受童年影響,尤喜煲湯 : 小時候逢年過節,最幸福的事莫過於在巷子裡就能聞到溢出院子的湯香,那是媽媽用瓦罐在煤火爐上熬了一個晚上的結果,接下來的事就是守在火爐旁,生津泌唾,直至上桌……從前慢,慢出了一生的念念不忘。長大後,有了高壓鍋,任憑多難熬的燉品,也只需兩三個小時,湯平常了,營養也跟上了,就覺得少了些東西,現在想來,也就是少了一個盼字,生活的便捷與快速,少了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盼望 : 一鍋湯、一句問候、一場奔赴,甚至一個人。

我日常煲湯,用電燉鍋的時候較多,頭天準備好食材,臨睡前焯水入鍋,掌握好時控溫控,早晨醒來,已是香味繚亂:經過一個晚上的煨煲,食物幾近入口可化,湯自然也是稠釅。但如果時間允許,我就用砂鍋,在天燃氣灶上慢火細煨,像小時候一樣。我想,火與電的區別,頗像生活與機器,前者有溫度,後者有精度,我喜歡火的溫情,看著它烈焰紅脣,讓一鍋水由冷至沸,再看它細弱如蓮,蕩起一鍋微瀾漣漪,慢慢沁出的香味,在土地素材的鍋中帶著時光的味道,這時候,拿一本書,在文字中等候一鍋湯的成熟,便是一種幸福,有煙火味兒,也有媚。

媽媽打電話來,如果聽說我在下廚,便會高興,我也常常討巧的問她方法,她便會滔滔不絕。媽媽年輕的時候被稱為“馬鐵匠”,可見其工作的很勁兒,家務自是稀疏,熬的湯卻堪稱一絕,但隨著年齡增大,“馬鐵匠”已“鐵落成花”,不知是她技藝回潮,還是離開了故鄉那抷土,喝她的湯再也喝不出原來的味道,讓我直感嘆 : 世上再無“馬鐵匠”,其湯已成“廣陵散”。她現在已完全不能下廚了,但樂好為師,我常常想,她在給我“傳道授業解惑”的時候,一定會想起家鄉的小院,廚房的灶臺和院子裡的煤火爐,以及她年輕時的榮光,那麼這一道一道的廚之味,亦是她一次一次的迴歸穿越。

在喜歡烹飪的朋友眼裡,她們善做,我善吃,她們因我而有成就感,我因她們而有口福,堪稱最佳搭檔,沒人會嫌棄我的不才,偶爾的取笑,也是善意;我也常常會振振有詞,覺得下廚也就是熟能生巧的事情,如果我有心,定會成巧婦,朋友們並不嘲笑,只言期待看到我化繭成蝶的那一天。也有人對我說,做飯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你不做飯,豈不是少了許多人間樂趣?我並不以為然,有人喜歌舞,有人踐於行,有人長文字,有人好搜奇,有人樂善好施,有人擅有情之事……和善廚一樣,誰能說這不是人間趣味?也有慚愧的時候,那就是我有心想為別人做一頓飯,卻沒有了練功房裡的長袖善舞;但我也常常問心無愧,當我願意為別人下廚時,已是“一片冰心在玉壺”。

《廚之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