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廣州日報

“魚尾巴我最喜歡了,不是你來,我就獨食了。”胡芝風人如其名,快人快語,調侃的話音剛落,魚尾巴已經夾到了我碗內。胡老師愛魚,我也愛魚,忘年交的我們談論的話題除了京劇崑曲就是魚的做法。廚師阿姨是四川人,對於沿海地區烹飪魚的手法並不熟悉。水煮、酸菜、紅燒?否也。我們最愛的做法是清蒸,原汁原味,沸水蒸煮6分鐘。我吃著魚尾,嘀咕著,這醬油若是蒸魚豉油就更好了。胡老師瞪大眼睛:蒸魚還有專門的豉油?曾在廣東生活工作過的胡芝風對清蒸魚這道菜印象深刻,但她沒想到清蒸魚的靈魂是豉油。

蒸魚的豉油是醬油的一種,與常見的醬油類型頭抽、老抽、生抽不同,顏色稍微淺,口感鮮美。粵港澳地區的蒸魚豉油普遍略帶甜味,與東南亞越南地區魚露迥異。嘴刁的廣州街坊,進一家餐館就餐,檢驗餐廳廚師水準如何,點一條魚清蒸立見高低。 60年前,胡芝風師從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學成首站來到廣州京劇團擔任主演。這位讀了兩年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的理工女,僅因為熱愛,便全身心投入京劇事業。“吃在廣州”,來到廣州的胡老師被眾多美食深深吸引,自稱是“老鼠掉進米缸”。這一甲子裡,胡先生數十次來廣東為粵劇名伶編排戲曲,每次心心念唸的還是那道清蒸魚。 靠海吃海,廣東人愛吃生猛新鮮的海產品,首當其衝的便是清蒸魚。原材料魚一定要新鮮,一定是要游水的活魚。蒸魚豉油是廣東特色的調味品,最早出自順德廚娘的巧手。當魚出蒸鍋後,將多餘的水倒了,熱鍋熱油爆蒜,倒入適量的蒸魚豉油,放入姜蔥吊味,最後將這調味的汁快速均勻地鋪在魚的表面,一道正宗的廣東清蒸魚上桌了。

夏日炎炎,漫長而酷熱。勤奮能幹的廣東人,一天忙到晚,“愛拼才會贏”。他們心頭最盼望的,就是晚上一家人能齊齊整整地坐在一起吃頓飯。便飯可不隨便,賢惠的廣東家庭主婦們,十指舞動,一條游水的活魚,能烹調出數十種花樣。魚的做法,除了清蒸,還有醬油煮、冬菜煮、鹽水煮、欖角蒸、榨菜蒸等。一道魚,一份情,寄託了對家人的無限深情,無言地說了聲:辛苦了!(劉 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