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味道——煎餅卷黃尖子魚

每一方水土,都有一種美食,提起來便讓人想到這方水土的美食符號和風土民情,比如,陝西的肉夾饃,川渝的火鍋,新疆的烤饢,河南的胡辣湯……而提起山東,首先想到的便是煎餅。

日照味道——煎餅卷黃尖子魚

煎餅卷大蔥,在全國人民眼裡,是山東人的飲食符號。據說,山東人之所以方臉比鵝蛋臉多,就是吃煎餅吃的。而事實上,山東也不是每個地方人都吃煎餅,而每個地方的煎餅都稍有不同。

日照味道——煎餅卷黃尖子魚

我們今天說的不只是煎餅,而是在日照這個沿海城市,秒勾起人記憶和食慾的煎餅吃法,不管哪個年齡段的人,路過東夷小鎮的這個鋪子,總會被吸引的停住腳步。

山東大煎餅

日照味道——煎餅卷黃尖子魚

在這個鋪子門前,每天從上午十點鐘開始,大姐從屋子裡端出一大盆調好的麵糊糊,坐下來開始烙煎餅。

煎餅這個食物,素樸中帶著一股子江湖俠氣,大姐把一勺麵糊糊倒到鏊子上,拉開架勢似帶著一股真氣,以均勻的速度和力道,在鏊子上一圈一圈的塗滿麵糊糊,最後一抿一刮一帶,手腕一轉,就將剩下的糊糊裝回了盆裡,這個過程就如同打了一套太極八卦掌,一氣呵成,自帶大家風範。

日照味道——煎餅卷黃尖子魚

拿箅子沾水再刮一圈兒,水蒸氣散開,沿著外邊刮一遍,下手就揭下來一張薄如紙張的煎餅。

這現烙的煎餅總是吸引很多人駐足觀看,本地人會評論下這煎餅的品相,猜測一下里面放了什麼面,而外地遊客,可以真實的看到傳統的煎餅是怎麼做成的。

日照味道——煎餅卷黃尖子魚日照味道——煎餅卷黃尖子魚

提起煎餅就秒想到煎餅卷大蔥,再蘸上大醬,迫不及待的送入嘴中,用強有力的後槽牙一口咬下,大口咀嚼,這霸氣的感覺,如同江湖豪傑掄起一罐子酒,仰頭大口灌下去,拿袖口一擦嘴,豪氣干雲:爽!

在煎餅卷大蔥的加持下,山東人骨子裡的儒家風範,憨厚內斂,增加了那麼一絲溫柔的野蠻。

日照味道——煎餅卷黃尖子魚

煎餅不只是卷大蔥,“給我一張煎餅,我能卷的下全世界。”

在山東大煎餅的鋪子前,除了水靈靈的大蔥,噴香的大醬,還有蝦皮兒,拌好的香椿,以及接下來我們要說的,卷煎餅的一大利器!也是鋪子裡的招牌煎餅:

煎餅卷黃尖子魚

是時候拿出殺手鐗了!在各種作料旁邊,另一位大姐正在煎一鍋黃尖子魚。滋滋響,這鮮香味飄出好遠,令路過的人食指大動。

日照味道——煎餅卷黃尖子魚

本地人聽到煎餅卷大蔥,總是習慣性的拒絕:恁誰愛吃誰吃,反正我不吃。不是真不愛吃 ,不過是怕那“野蠻”的味道掩蓋住自己的“儒家”氣息。

但是,當這一大鍋的黃尖子魚在眼前,就成了:“恁誰愛吃誰吃,我不……要不,我也卷一個吧。”

日照味道——煎餅卷黃尖子魚

新鮮的黃尖子魚,在加了雞蛋的麵糊裡扎一個猛子,掛了一層面漿,再放在鍋裡,開始華麗變身之旅。

日照味道——煎餅卷黃尖子魚

煎餅卷黃尖子魚,這個吃法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總之,在很多沿海人民的記憶裡,從小就有這道美食。

黃尖子魚,也叫黃鯽子魚。個小肉薄,味鮮美,但刺多,含脂肪高,所以特別適合煎炸,只要少量的油,就能炸出酥香鮮美的黃尖子魚。筷子一夾,一抖,大刺就離了肉,其他小刺對於大人來說也都無妨了,只是小孩子若吃,還是要仔仔細細的把大刺小刺都清理乾淨。

日照味道——煎餅卷黃尖子魚

一張從鏊子上剛揭下來的煎餅,迅速疊的方正,抹上醬,放上一顆水靈靈的大蔥,撒上香椿,再放兩條魚。這道美味,不止是吸引外地人,本地人路過,都根本拔不動腿。

你知道這是家常的味道,知道自己回家也能做,但是不管在哪裡,只要看到煎餅卷黃尖子魚,是總要吃一下的。

日照味道——煎餅卷黃尖子魚日照味道——煎餅卷黃尖子魚

在路過這家鋪子的時候,碰見了幾位遊客,發現新大陸似的興奮的說:“這家鋪子就是那個上過央視記錄片的網紅鋪子啊。”

沒錯,在去年,央視10套的味道欄目組,走進日照,走進小鎮,尋找家鄉味道,其中一段拍的就是這家的煎餅,特別詳細的介紹了煎餅的傳統工藝和製作過程,以及黃尖子魚從市場挑選到飯桌上吃法。小鋪子的這道美食一時成為了網紅,被無數的美食達人爭相打卡。

要論最正宗的日照味道,我想這一定算一味。

人間至味是家常,有時候我們的舌尖並沒有多麼挑剔,也沒有什麼奢侈的理想,不需要華麗的增色,只需要這一張煎餅,捲上這些素樸的食材,咬一口,是家的味道,記憶的味道,安心的味道,滿足的味道。

山東大煎餅

等你來吃!

本文部分照片:愛上小鎮的彭于晏

文字為東夷美食原創

東夷小鎮地址:日照市碧海路中段,海洋館西側

日照味道——煎餅卷黃尖子魚日照味道——煎餅卷黃尖子魚

●對標掐尖找差距 集成超越促發展 ——市文化和旅遊局赴揚州開展對標學習

●2019五一旅遊日照大數據報告

●"陽光海岸 活力日照”在央視新聞聯播前霸氣亮相

●中國音樂小金鐘全國中小學生管樂獨奏展演來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