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文化——滄州姓氏文化漫話(連載之二)

漢朝 周宣王 周朝 劉邦 滄州市文聯 滄州市文聯 2017-09-02

二、土生土長的滄州姓氏

在中華民族姓氏的大觀園裡,也有一批從滄州一帶產生的姓氏,這些在滄州一帶(包括老河間府)土生土長的姓氏,無不帶著滄州泥土的芳香,現在介紹幾個從滄州產生的姓氏和大家一起欣賞。

尹、吉二姓

尹姓和吉姓是做為滄州地區土生土長的姓氏,來源於滄州古代著名賢臣尹吉甫。尹吉甫名兮甲,尹是官名,吉甫是字,系周宣王內史大臣。周宣王執政時期,北方少數民族獫狁,不斷侵擾周朝邊境,一次,獫狁的軍隊進攻到了周朝的都城鎬(今陝西西安),京城岌岌可危。周宣王任命尹吉甫為大將,率軍抵抗獫狁。面對強大的敵人,尹吉甫沉著指揮,英勇作戰,很快擊退了獫狁,保衛了京城的安全。回朝不久,又逢居住在淮河流域的少數民族叛亂,不向周王朝交納賦稅。尹吉甫再一次掛帥出征,南征淮夷,他採取政治招撫和軍事打擊相結合的方略,時間不長便討平了淮夷,使淮河流域的少數民族無不臣服。由於尹吉甫戰功赫赫,“文以附眾,武以威敵”,深受周宣王賞識,封其官為“師尹”,還把鉅邑,即今南皮縣賜給他作封地。尹吉甫去世後葬在了南皮,至今古墓尤存。後人述其官職,嫡長子伯封以“尹”為氏,次子以“吉”為氏,尹姓吉姓自此產生。

滄州文化——滄州姓氏文化漫話(連載之二)

尹吉二姓在滄州得姓以後,慢慢向全國發展。特別是兩漢時期,戰爭與當時的社會環境促使人口遷徙頻繁。漢高祖時的右丞相尹恢,兩漢之際的偃王尹尊,東漢光武帝時的尹綏,四處征戰,居無定所,這樣頻繁的遷徙活動,擴大了尹氏和吉氏的地域分佈,使其足跡遍佈陝西、山西、河北、山東等地。

滄州尹姓的發展壯大,得益於東漢光武帝時期的經學大家,長陵令尹敏。尹敏的後人在滄州長期繁衍發展,至隋唐時形成宗族大戶,故有了尹姓以河間為郡望的說法。

尹姓和吉姓至今不算大姓,但居住相對集中,滄州各縣市一般都有1—2個尹姓吉姓集中居住的村莊。這些尹姓吉姓除上述所講古老的土著人口外,還有一些明初由外省遷來的。比如尹姓,據肅寧縣白寺的《尹氏族譜》記載,其祖籍為山西平陽府洪洞縣尹家莊,遷始祖名尹直,字鯁言,拔貢生。明朝初年授真定府饒陽縣教諭,屆期滿後,正逢朝廷遷民,其中遷洪洞來饒陽的人最多,於是尹直原籍不回,選擇了饒陽城東30裡的土著尹家村落戶。尹直生有三子,長子名士文,次子名士武,三子名士忠。士忠長大後遷肅寧白寺村,現已繁衍20多代,2700餘人。這些族人除居住肅寧外,有的還遷到了任丘、河間、獻縣以及東北、天津等地。

滄州文化——滄州姓氏文化漫話(連載之二)

泊頭市四營鄉尹家泊洛的《尹氏家譜》,阜城縣尹村的《尹氏家譜》,都記載了他們祖先的來歷,與肅寧《尹氏族譜》的說法大同小異。泊、阜譜說他們的遷始祖也是遷自山西平陽府洪洞縣尹家莊,所不同的是泊、阜譜說其遷始祖為弟兄三人,一個落在了交河(今泊頭),一個落在了阜城,一個落在了饒陽尹家村。看來滄州的尹姓和吉姓除去古老的土著外,還是有一部分“外來戶”的。

武姓

武姓也是我們滄州一帶土生土長的姓氏。據《風俗通•姓氏篇》介紹,武姓得姓有6個方面,除去冒姓和賜姓外,其餘4個方面為主要來源,其中兩個來源於河南,稱“河南武”;兩個來源於河北,稱“河北武”。“河北武”準確的說法應該叫“滄州武”。為什麼?請看兩個河北武的得姓。一是得姓於今獻縣,源自武羅國。武羅國是夏代的諸侯國,位於衡水市武邑北面。夏王相時被后羿滅掉。武羅國王帶領王室公族倉惶北逃,一口氣跑出了100多裡,逃到禹貢河邊才擺脫追兵。禹貢河是古代黃河支流,即今天獻縣境內的滹沱河故道。一行人又飢又渴,無家可歸,只好在禹貢河邊的大柳樹下歇息。武羅國王南望故國,老淚縱橫,長嘆一聲,說:“孩子們,我們的國家雖然沒了,但不要忘了我們是武羅國的後代,為了永遠不忘故國,我提議,從現在開始,我們就以武為氏吧!”就這樣,中國的第一個“武”姓,在我們今天獻縣的滹沱河畔誕生了。另一個“河北武”來自武強侯。據《漢書》記載,武強侯名叫嚴不職,是漢高祖劉邦的同鄉。他跟隨劉邦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被封為武強侯。武強侯國在武遂縣,即今獻縣西南,為西漢河間國所轄四縣之一。武強侯傳三代,到嚴不職的孫子嚴青翟時,因犯罪自殺,侯爵被國家剝奪。嚴不職的曾孫為不忘記祖宗武強侯的榮耀,將自家的“嚴”姓改為“武”姓。從此武姓又多出了一個支派。

滄州文化——滄州姓氏文化漫話(連載之二)

這兩個“河北武”先後在獻縣一帶得姓,在滄州及周邊地區繁衍、發展。東漢以後,又陸續向江淅、陝西、山西、山東等地遷徙,滄州成為武姓重要發源地和播遷地之一。

武姓在滄州目前仍未躋身大姓行列,但有一個特點,居住相對集中,幾乎每個縣都有1個武姓人集中居住的村莊。但這些武姓人家,大都沒有譜牒,問起由來,或說山東,或說河南,或說山西,基本上說不清楚。筆者經過考證認為,滄州一帶的武姓,應以原始的土著居民為主,明初移民時遷來的“外來戶”很少。為什麼這麼說呢?考察一下武姓居住村落,便可略見一斑。滄州境內一般武姓集中居住的村都往往冠以“武莊”之名,1949年前,各武莊村旁,大多留有古村落遺址,早年間秦磚漢瓦、破碎陶器隨處可見,有的還在遺址旁發掘出留有墓誌磚石的隋唐前武姓人古墓。比如獻縣武莊,滄縣武莊,肅寧武莊,河間武莊等等。由此可見,這些古村落遺址很可能就是原先武姓人世代居住的地方。

滄州文化——滄州姓氏文化漫話(連載之二)

除去古老的土生土長武姓外,外來移民後裔還是有的。比如河間三十里鋪及任丘石門橋一帶的武姓人,有的說祖先原為北方少數民族,明初遷來內地,入籍軍籍,後因軍功賜姓武。查《明史》可知,洪武三年,公元1371年大將軍徐達北伐,遷徙蒙古一帶民眾32800餘戶到北平以南府縣屯田,設立屯254個,開地1343頃。戶籍為軍籍的給衣食,戶籍為民籍的給田地。這些武姓人說的有可能是這批蒙古移民的後裔。另外,鹽山有的武姓人說是明初遷自山東新民縣,南皮有人說遷自河南祥符縣,但都是口碑相傳,缺乏材料佐證。總的看來,滄州武姓應以土著為主,外遷為輔。

莫姓

莫姓也是我們滄州產生的姓氏之一。據《三郡論》和《姓氏考略》記載,上古時顓頊造“鄚陽城”,其支庶子孫有定居鄚陽者,後人去邑為“莫”,以地為氏。鄚陽城就是今天任丘市鄚州的古州城。

滄州文化——滄州姓氏文化漫話(連載之二)

另據《廣韻》記載,春秋時,國有鄚敖(官名)之職,其後世子孫以官職為氏,稱莫氏。莫姓出自鄚州,當是不爭的事實,莫姓雖然得姓很早,但發展緩慢,到現在為止,仍是個較小的姓氏。據我所知,在我們周邊目前只有吳橋、阜城有莫姓,其中阜城縣霞口鎮夏莊,居住著一家六戶三十餘口莫姓人。

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滄州文化研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