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隨著電影《哪吒·魔童降世》的 成功,網絡上最近掀起了一股“哪吒熱”。哪吒和敖丙相愛相殺的情節讓廣大吃瓜群眾興奮不已,“哪吒頭”也突然成為流行款式得到了很多人的模仿,哪吒本人也憑藉其可愛形象成為近期相當火熱的表情包。不得不說,電影對於傳統哪吒故事的改編是很成功的。

哪吒的影視形象,來源於中國傳統的關於哪吒的傳說故事。然而很多人可能沒有注意的是,哪吒這一文學形象,其實在古代擁有非常深刻的思想價值、社會意義和特殊性,他的文化內涵十分豐富。

本文則專就其中的父子矛盾和哪吒對父親的反叛這一文化視角出發,分析其中的社會現實因素和大眾文化心理,並補充一點關於哪吒的信息。如有謬誤,有待大家指正。

"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隨著電影《哪吒·魔童降世》的 成功,網絡上最近掀起了一股“哪吒熱”。哪吒和敖丙相愛相殺的情節讓廣大吃瓜群眾興奮不已,“哪吒頭”也突然成為流行款式得到了很多人的模仿,哪吒本人也憑藉其可愛形象成為近期相當火熱的表情包。不得不說,電影對於傳統哪吒故事的改編是很成功的。

哪吒的影視形象,來源於中國傳統的關於哪吒的傳說故事。然而很多人可能沒有注意的是,哪吒這一文學形象,其實在古代擁有非常深刻的思想價值、社會意義和特殊性,他的文化內涵十分豐富。

本文則專就其中的父子矛盾和哪吒對父親的反叛這一文化視角出發,分析其中的社會現實因素和大眾文化心理,並補充一點關於哪吒的信息。如有謬誤,有待大家指正。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一、哪吒的來歷及文學形象發展

哪吒的原型是印度佛教毗沙門天王的三兒子,因為他爸是天王,所以俗稱三太子(參見《毗羅門天王儀軌》《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等唐代典籍)。

佛教在中國傳播時,為了站穩腳跟,不得不和中國的本土文化、民間信仰接軌,不但把佛教教義和儒道經典結合起來解讀(比如魏晉名僧支道林,靠講解儒家經典和談玄出名),還把不少中國本地的歷史人物和佛教聯繫起來,進行一種“神化”的處理,以促進傳教。

李靖在唐初具有很高的威望和影響力,因此佛教把李靖和毗羅門天王聯繫起來,說李靖就是毗羅門天王的化身,是他在人間的轉世投胎。哪吒的名字來自於梵語的翻譯,本來是毗沙門天王三太子本名的音譯,既然李靖被佛教演說為毗沙門天王的化身,那麼哪吒也就順理成章地和李靖建立了父子關係。於是乎,毗沙門天王父子在中國經歷了一個本土化的“重生”。

而與此同時,種種傳說故事漸漸被附會到哪吒父子身上,並衍生出新的神話傳說,以話本小說等形式廣為流傳。隨著民間藝人代代相沿的創造和豐滿,到了元明之際,哪吒的故事已經基本成型,哪吒的形象也基本成熟起來。

他射殺龍子、大鬧東海、得罪石姬、拜師世尊(也有流傳為太乙真人)的故事情節都已經深入人心,尤其是其中最重要、最深刻、矛盾衝突最酷烈的情節——他和父親李靖之間的恩怨,已經基本完備了。他割肉還母、割骨還父的悲劇,在那個時代就已經成為哪吒系列故事裡面極引人注意的橋段。

特別是後來經過兩部出色的神魔小說——《西遊記》和《封神演義》的摘取和加工,哪吒的故事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傳播(當然,二者在關於哪吒的情節上略有不同,但對哪吒的潤色、改造和濃墨重彩的描寫都深入人心,而且基本情節大同小異,文化內涵接近),以至於到了20世紀和21世紀,被改編成各種電視連續劇和動漫作品,被搬上屏幕。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根據哪吒故事進行地一次創造性改造。

"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隨著電影《哪吒·魔童降世》的 成功,網絡上最近掀起了一股“哪吒熱”。哪吒和敖丙相愛相殺的情節讓廣大吃瓜群眾興奮不已,“哪吒頭”也突然成為流行款式得到了很多人的模仿,哪吒本人也憑藉其可愛形象成為近期相當火熱的表情包。不得不說,電影對於傳統哪吒故事的改編是很成功的。

哪吒的影視形象,來源於中國傳統的關於哪吒的傳說故事。然而很多人可能沒有注意的是,哪吒這一文學形象,其實在古代擁有非常深刻的思想價值、社會意義和特殊性,他的文化內涵十分豐富。

本文則專就其中的父子矛盾和哪吒對父親的反叛這一文化視角出發,分析其中的社會現實因素和大眾文化心理,並補充一點關於哪吒的信息。如有謬誤,有待大家指正。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一、哪吒的來歷及文學形象發展

哪吒的原型是印度佛教毗沙門天王的三兒子,因為他爸是天王,所以俗稱三太子(參見《毗羅門天王儀軌》《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等唐代典籍)。

佛教在中國傳播時,為了站穩腳跟,不得不和中國的本土文化、民間信仰接軌,不但把佛教教義和儒道經典結合起來解讀(比如魏晉名僧支道林,靠講解儒家經典和談玄出名),還把不少中國本地的歷史人物和佛教聯繫起來,進行一種“神化”的處理,以促進傳教。

李靖在唐初具有很高的威望和影響力,因此佛教把李靖和毗羅門天王聯繫起來,說李靖就是毗羅門天王的化身,是他在人間的轉世投胎。哪吒的名字來自於梵語的翻譯,本來是毗沙門天王三太子本名的音譯,既然李靖被佛教演說為毗沙門天王的化身,那麼哪吒也就順理成章地和李靖建立了父子關係。於是乎,毗沙門天王父子在中國經歷了一個本土化的“重生”。

而與此同時,種種傳說故事漸漸被附會到哪吒父子身上,並衍生出新的神話傳說,以話本小說等形式廣為流傳。隨著民間藝人代代相沿的創造和豐滿,到了元明之際,哪吒的故事已經基本成型,哪吒的形象也基本成熟起來。

他射殺龍子、大鬧東海、得罪石姬、拜師世尊(也有流傳為太乙真人)的故事情節都已經深入人心,尤其是其中最重要、最深刻、矛盾衝突最酷烈的情節——他和父親李靖之間的恩怨,已經基本完備了。他割肉還母、割骨還父的悲劇,在那個時代就已經成為哪吒系列故事裡面極引人注意的橋段。

特別是後來經過兩部出色的神魔小說——《西遊記》和《封神演義》的摘取和加工,哪吒的故事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傳播(當然,二者在關於哪吒的情節上略有不同,但對哪吒的潤色、改造和濃墨重彩的描寫都深入人心,而且基本情節大同小異,文化內涵接近),以至於到了20世紀和21世紀,被改編成各種電視連續劇和動漫作品,被搬上屏幕。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根據哪吒故事進行地一次創造性改造。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二、哪吒反叛的現實背景

瞭解了哪吒的來歷,才能更好地對哪吒的形象進行挖掘。哪吒這個神話形象,作為經典傳承至今,擁有非常豐富的內涵。其實他代表的是對封建社會“孝”的觀念的一種反叛。

“孝”作為封建禮教倫理道德的核心要素,早在漢代就被樹立為主流意識形態的一部分。漢代舉孝廉入仕,“孝”已經成為最根本的道德準則,甚至成為普通人晉身之階。

傳統的“孝”的觀念,一方面確實維護了社會秩序和世道人心,但是在另一方面,它早就被妖魔化、絕對化,成為了違背天性、壓抑個性的道德之鞭。

當臥冰求鯉、郭巨埋兒成為典型,人性已經被扭曲了。父母的地位無限提高,就像瞽叟要兒子舜去死他也不敢違抗;兒女的人格被絕對擠壓,自己的婚姻、學業甚至人生職業道路的選擇都不可自作主張。

這種道德教條的僵化和變態,伴隨理學的興盛,在南宋以來愈演愈烈,尤以明清為甚。它的變形與統治者利用禮教維護統治的傳統有關,而它造成的後果實在可怕。要麼培養出一群狂熱過激的愚孝之人,要麼就勢極必反,逼迫出一群因為不願意委屈自己、或達不到標準而乾脆完全不孝的人。

愚孝之人,不惜一切代價以滿足父母需要;而不孝之人卻假以孝義自處,只務於表面的工作。以“孝”為核心的倫理觀念,出於政治化的需要而超出了親情之愛和人性中善的一面。孔融讓梨,後卻因不孝而死,一切顯得如此殘酷而虛偽,以至於魯迅對老萊子裝嬰兒啼叫取悅母親的做法深惡痛絕,極其反感。

這種以“孝”為核心的倫理觀念,維護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秩序,造成了父權夫權的無限擴張和專制主義家長制。子女不能違抗父母的意志,無論其主張和言行是否正確;兒女的婚姻要憑父母指定,不能進行自由選擇和戀愛;讀書入仕成為“光宗耀祖”的唯一途徑,而其他的職業都會受到歧視;甚至於為父母報仇而殺傷人命非但不會受到責罰,反而會得到政府和官員的獎勵……

"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隨著電影《哪吒·魔童降世》的 成功,網絡上最近掀起了一股“哪吒熱”。哪吒和敖丙相愛相殺的情節讓廣大吃瓜群眾興奮不已,“哪吒頭”也突然成為流行款式得到了很多人的模仿,哪吒本人也憑藉其可愛形象成為近期相當火熱的表情包。不得不說,電影對於傳統哪吒故事的改編是很成功的。

哪吒的影視形象,來源於中國傳統的關於哪吒的傳說故事。然而很多人可能沒有注意的是,哪吒這一文學形象,其實在古代擁有非常深刻的思想價值、社會意義和特殊性,他的文化內涵十分豐富。

本文則專就其中的父子矛盾和哪吒對父親的反叛這一文化視角出發,分析其中的社會現實因素和大眾文化心理,並補充一點關於哪吒的信息。如有謬誤,有待大家指正。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一、哪吒的來歷及文學形象發展

哪吒的原型是印度佛教毗沙門天王的三兒子,因為他爸是天王,所以俗稱三太子(參見《毗羅門天王儀軌》《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等唐代典籍)。

佛教在中國傳播時,為了站穩腳跟,不得不和中國的本土文化、民間信仰接軌,不但把佛教教義和儒道經典結合起來解讀(比如魏晉名僧支道林,靠講解儒家經典和談玄出名),還把不少中國本地的歷史人物和佛教聯繫起來,進行一種“神化”的處理,以促進傳教。

李靖在唐初具有很高的威望和影響力,因此佛教把李靖和毗羅門天王聯繫起來,說李靖就是毗羅門天王的化身,是他在人間的轉世投胎。哪吒的名字來自於梵語的翻譯,本來是毗沙門天王三太子本名的音譯,既然李靖被佛教演說為毗沙門天王的化身,那麼哪吒也就順理成章地和李靖建立了父子關係。於是乎,毗沙門天王父子在中國經歷了一個本土化的“重生”。

而與此同時,種種傳說故事漸漸被附會到哪吒父子身上,並衍生出新的神話傳說,以話本小說等形式廣為流傳。隨著民間藝人代代相沿的創造和豐滿,到了元明之際,哪吒的故事已經基本成型,哪吒的形象也基本成熟起來。

他射殺龍子、大鬧東海、得罪石姬、拜師世尊(也有流傳為太乙真人)的故事情節都已經深入人心,尤其是其中最重要、最深刻、矛盾衝突最酷烈的情節——他和父親李靖之間的恩怨,已經基本完備了。他割肉還母、割骨還父的悲劇,在那個時代就已經成為哪吒系列故事裡面極引人注意的橋段。

特別是後來經過兩部出色的神魔小說——《西遊記》和《封神演義》的摘取和加工,哪吒的故事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傳播(當然,二者在關於哪吒的情節上略有不同,但對哪吒的潤色、改造和濃墨重彩的描寫都深入人心,而且基本情節大同小異,文化內涵接近),以至於到了20世紀和21世紀,被改編成各種電視連續劇和動漫作品,被搬上屏幕。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根據哪吒故事進行地一次創造性改造。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二、哪吒反叛的現實背景

瞭解了哪吒的來歷,才能更好地對哪吒的形象進行挖掘。哪吒這個神話形象,作為經典傳承至今,擁有非常豐富的內涵。其實他代表的是對封建社會“孝”的觀念的一種反叛。

“孝”作為封建禮教倫理道德的核心要素,早在漢代就被樹立為主流意識形態的一部分。漢代舉孝廉入仕,“孝”已經成為最根本的道德準則,甚至成為普通人晉身之階。

傳統的“孝”的觀念,一方面確實維護了社會秩序和世道人心,但是在另一方面,它早就被妖魔化、絕對化,成為了違背天性、壓抑個性的道德之鞭。

當臥冰求鯉、郭巨埋兒成為典型,人性已經被扭曲了。父母的地位無限提高,就像瞽叟要兒子舜去死他也不敢違抗;兒女的人格被絕對擠壓,自己的婚姻、學業甚至人生職業道路的選擇都不可自作主張。

這種道德教條的僵化和變態,伴隨理學的興盛,在南宋以來愈演愈烈,尤以明清為甚。它的變形與統治者利用禮教維護統治的傳統有關,而它造成的後果實在可怕。要麼培養出一群狂熱過激的愚孝之人,要麼就勢極必反,逼迫出一群因為不願意委屈自己、或達不到標準而乾脆完全不孝的人。

愚孝之人,不惜一切代價以滿足父母需要;而不孝之人卻假以孝義自處,只務於表面的工作。以“孝”為核心的倫理觀念,出於政治化的需要而超出了親情之愛和人性中善的一面。孔融讓梨,後卻因不孝而死,一切顯得如此殘酷而虛偽,以至於魯迅對老萊子裝嬰兒啼叫取悅母親的做法深惡痛絕,極其反感。

這種以“孝”為核心的倫理觀念,維護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秩序,造成了父權夫權的無限擴張和專制主義家長制。子女不能違抗父母的意志,無論其主張和言行是否正確;兒女的婚姻要憑父母指定,不能進行自由選擇和戀愛;讀書入仕成為“光宗耀祖”的唯一途徑,而其他的職業都會受到歧視;甚至於為父母報仇而殺傷人命非但不會受到責罰,反而會得到政府和官員的獎勵……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這一切在現代社會駭人聽聞、讓人無法接受的事情,在中國古代、特別是明清之際卻是極其普遍的社會現實。

就像魯迅在《狂人日記》裡借“瘋子”之口說的,“從來如此,便對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這樣的“孝”文化,特別是思想較為開放的市民。就算是窮苦的書生和農民,面對變態的“孝”的壓迫,即使不敢違抗,也會感到痛苦和無奈。

他們或許不敢質疑這種道德標準的無理,不敢像李贄一樣勇於反叛,但是他們應該還是會感到不適和壓抑,而這種普遍存在、大眾共有、卻又無法言說的微妙心理,只有在文藝作品中才能曲折地體現出來。

《三言兩拍》裡的許多故事,就直接或間接地表達過對封建家長制的不滿,尤其是對自由戀愛的鼓勵和同情。這其中所蘊含的,更深一層的意義,就在於對孝義觀念、父權夫權和專制主義家長制的反叛,隱約具有個性解放的色彩。

"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隨著電影《哪吒·魔童降世》的 成功,網絡上最近掀起了一股“哪吒熱”。哪吒和敖丙相愛相殺的情節讓廣大吃瓜群眾興奮不已,“哪吒頭”也突然成為流行款式得到了很多人的模仿,哪吒本人也憑藉其可愛形象成為近期相當火熱的表情包。不得不說,電影對於傳統哪吒故事的改編是很成功的。

哪吒的影視形象,來源於中國傳統的關於哪吒的傳說故事。然而很多人可能沒有注意的是,哪吒這一文學形象,其實在古代擁有非常深刻的思想價值、社會意義和特殊性,他的文化內涵十分豐富。

本文則專就其中的父子矛盾和哪吒對父親的反叛這一文化視角出發,分析其中的社會現實因素和大眾文化心理,並補充一點關於哪吒的信息。如有謬誤,有待大家指正。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一、哪吒的來歷及文學形象發展

哪吒的原型是印度佛教毗沙門天王的三兒子,因為他爸是天王,所以俗稱三太子(參見《毗羅門天王儀軌》《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等唐代典籍)。

佛教在中國傳播時,為了站穩腳跟,不得不和中國的本土文化、民間信仰接軌,不但把佛教教義和儒道經典結合起來解讀(比如魏晉名僧支道林,靠講解儒家經典和談玄出名),還把不少中國本地的歷史人物和佛教聯繫起來,進行一種“神化”的處理,以促進傳教。

李靖在唐初具有很高的威望和影響力,因此佛教把李靖和毗羅門天王聯繫起來,說李靖就是毗羅門天王的化身,是他在人間的轉世投胎。哪吒的名字來自於梵語的翻譯,本來是毗沙門天王三太子本名的音譯,既然李靖被佛教演說為毗沙門天王的化身,那麼哪吒也就順理成章地和李靖建立了父子關係。於是乎,毗沙門天王父子在中國經歷了一個本土化的“重生”。

而與此同時,種種傳說故事漸漸被附會到哪吒父子身上,並衍生出新的神話傳說,以話本小說等形式廣為流傳。隨著民間藝人代代相沿的創造和豐滿,到了元明之際,哪吒的故事已經基本成型,哪吒的形象也基本成熟起來。

他射殺龍子、大鬧東海、得罪石姬、拜師世尊(也有流傳為太乙真人)的故事情節都已經深入人心,尤其是其中最重要、最深刻、矛盾衝突最酷烈的情節——他和父親李靖之間的恩怨,已經基本完備了。他割肉還母、割骨還父的悲劇,在那個時代就已經成為哪吒系列故事裡面極引人注意的橋段。

特別是後來經過兩部出色的神魔小說——《西遊記》和《封神演義》的摘取和加工,哪吒的故事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傳播(當然,二者在關於哪吒的情節上略有不同,但對哪吒的潤色、改造和濃墨重彩的描寫都深入人心,而且基本情節大同小異,文化內涵接近),以至於到了20世紀和21世紀,被改編成各種電視連續劇和動漫作品,被搬上屏幕。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根據哪吒故事進行地一次創造性改造。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二、哪吒反叛的現實背景

瞭解了哪吒的來歷,才能更好地對哪吒的形象進行挖掘。哪吒這個神話形象,作為經典傳承至今,擁有非常豐富的內涵。其實他代表的是對封建社會“孝”的觀念的一種反叛。

“孝”作為封建禮教倫理道德的核心要素,早在漢代就被樹立為主流意識形態的一部分。漢代舉孝廉入仕,“孝”已經成為最根本的道德準則,甚至成為普通人晉身之階。

傳統的“孝”的觀念,一方面確實維護了社會秩序和世道人心,但是在另一方面,它早就被妖魔化、絕對化,成為了違背天性、壓抑個性的道德之鞭。

當臥冰求鯉、郭巨埋兒成為典型,人性已經被扭曲了。父母的地位無限提高,就像瞽叟要兒子舜去死他也不敢違抗;兒女的人格被絕對擠壓,自己的婚姻、學業甚至人生職業道路的選擇都不可自作主張。

這種道德教條的僵化和變態,伴隨理學的興盛,在南宋以來愈演愈烈,尤以明清為甚。它的變形與統治者利用禮教維護統治的傳統有關,而它造成的後果實在可怕。要麼培養出一群狂熱過激的愚孝之人,要麼就勢極必反,逼迫出一群因為不願意委屈自己、或達不到標準而乾脆完全不孝的人。

愚孝之人,不惜一切代價以滿足父母需要;而不孝之人卻假以孝義自處,只務於表面的工作。以“孝”為核心的倫理觀念,出於政治化的需要而超出了親情之愛和人性中善的一面。孔融讓梨,後卻因不孝而死,一切顯得如此殘酷而虛偽,以至於魯迅對老萊子裝嬰兒啼叫取悅母親的做法深惡痛絕,極其反感。

這種以“孝”為核心的倫理觀念,維護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秩序,造成了父權夫權的無限擴張和專制主義家長制。子女不能違抗父母的意志,無論其主張和言行是否正確;兒女的婚姻要憑父母指定,不能進行自由選擇和戀愛;讀書入仕成為“光宗耀祖”的唯一途徑,而其他的職業都會受到歧視;甚至於為父母報仇而殺傷人命非但不會受到責罰,反而會得到政府和官員的獎勵……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這一切在現代社會駭人聽聞、讓人無法接受的事情,在中國古代、特別是明清之際卻是極其普遍的社會現實。

就像魯迅在《狂人日記》裡借“瘋子”之口說的,“從來如此,便對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這樣的“孝”文化,特別是思想較為開放的市民。就算是窮苦的書生和農民,面對變態的“孝”的壓迫,即使不敢違抗,也會感到痛苦和無奈。

他們或許不敢質疑這種道德標準的無理,不敢像李贄一樣勇於反叛,但是他們應該還是會感到不適和壓抑,而這種普遍存在、大眾共有、卻又無法言說的微妙心理,只有在文藝作品中才能曲折地體現出來。

《三言兩拍》裡的許多故事,就直接或間接地表達過對封建家長制的不滿,尤其是對自由戀愛的鼓勵和同情。這其中所蘊含的,更深一層的意義,就在於對孝義觀念、父權夫權和專制主義家長制的反叛,隱約具有個性解放的色彩。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三、哪吒的叛逆精神與悲劇意義

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藝,文藝作品及其人物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社會現實的藝術反映,寄託著某些人的情感和隱蔽的心理。在上述情況下,通俗文學領域、特別是話本小說、神話故事裡,產生了一批“叛逆分子”,或直接、或隱晦、或委婉、或片面地表現了一種叛逆的精神。而其中最傑出的代表,大概就是哪吒了吧,這個中國古代文化中唯一一個以叛逆、反抗知名的“英雄”。

如果說楊戩通過劈山救母、違抗舅舅(玉帝)代表對這種倫理等級和專制主義家長制的一種不完全的反叛、一種側面的“外科手術式打擊”(違逆“舅舅”,而非“父親”,而且救母是符合道義的義舉),而哪吒則完全直指這種道德教條的要害。

他生而不凡,貪玩調皮,但是本質不壞,甚至擁有迎難而上、敢作敢當的英雄氣概,他也沒有做什麼錯事,只是因為生產時候的不順利以及淘氣,就遭到了父親的警惕與日漸嚴重的壓迫和責難。

攪海殺叉、鬧海殺龍,他有調皮搗蛋、闖禍傷生的過錯,但衝突的升級主要來自海族的以勢壓人。從巡海夜叉到龍王太子,誰都沒有把一個神異的小孩放在眼裡,只把他當作一個可以隨便碾死的螻蟻,為了維護自己權威不惜傷害哪吒的性命。

他以暴制暴,伸張了自己的正義,卻被父親拿大義逼迫致死。當老龍王威脅要他交出哪吒,不然毀滅陳塘關的時候,他不得已但終於還是沒有維護自己孩子的利益。在龍王的脅迫和父親的追責下,哪吒挺身而出,主動承擔一切責任,以自己年幼的生命平息了龍王的怒火,也斷絕了與父母的關係。

哪吒之反叛也有理,因為他有一個嚮往自由的活潑的靈魂,充滿童真和好動的天性;哪吒之死也冤,因為他是家庭暴力和社會暴力的集中受害者,被家庭和社會壓抑住天性;哪吒也有罪過,他不該如此放縱自己,並選擇暴力。

"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隨著電影《哪吒·魔童降世》的 成功,網絡上最近掀起了一股“哪吒熱”。哪吒和敖丙相愛相殺的情節讓廣大吃瓜群眾興奮不已,“哪吒頭”也突然成為流行款式得到了很多人的模仿,哪吒本人也憑藉其可愛形象成為近期相當火熱的表情包。不得不說,電影對於傳統哪吒故事的改編是很成功的。

哪吒的影視形象,來源於中國傳統的關於哪吒的傳說故事。然而很多人可能沒有注意的是,哪吒這一文學形象,其實在古代擁有非常深刻的思想價值、社會意義和特殊性,他的文化內涵十分豐富。

本文則專就其中的父子矛盾和哪吒對父親的反叛這一文化視角出發,分析其中的社會現實因素和大眾文化心理,並補充一點關於哪吒的信息。如有謬誤,有待大家指正。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一、哪吒的來歷及文學形象發展

哪吒的原型是印度佛教毗沙門天王的三兒子,因為他爸是天王,所以俗稱三太子(參見《毗羅門天王儀軌》《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等唐代典籍)。

佛教在中國傳播時,為了站穩腳跟,不得不和中國的本土文化、民間信仰接軌,不但把佛教教義和儒道經典結合起來解讀(比如魏晉名僧支道林,靠講解儒家經典和談玄出名),還把不少中國本地的歷史人物和佛教聯繫起來,進行一種“神化”的處理,以促進傳教。

李靖在唐初具有很高的威望和影響力,因此佛教把李靖和毗羅門天王聯繫起來,說李靖就是毗羅門天王的化身,是他在人間的轉世投胎。哪吒的名字來自於梵語的翻譯,本來是毗沙門天王三太子本名的音譯,既然李靖被佛教演說為毗沙門天王的化身,那麼哪吒也就順理成章地和李靖建立了父子關係。於是乎,毗沙門天王父子在中國經歷了一個本土化的“重生”。

而與此同時,種種傳說故事漸漸被附會到哪吒父子身上,並衍生出新的神話傳說,以話本小說等形式廣為流傳。隨著民間藝人代代相沿的創造和豐滿,到了元明之際,哪吒的故事已經基本成型,哪吒的形象也基本成熟起來。

他射殺龍子、大鬧東海、得罪石姬、拜師世尊(也有流傳為太乙真人)的故事情節都已經深入人心,尤其是其中最重要、最深刻、矛盾衝突最酷烈的情節——他和父親李靖之間的恩怨,已經基本完備了。他割肉還母、割骨還父的悲劇,在那個時代就已經成為哪吒系列故事裡面極引人注意的橋段。

特別是後來經過兩部出色的神魔小說——《西遊記》和《封神演義》的摘取和加工,哪吒的故事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傳播(當然,二者在關於哪吒的情節上略有不同,但對哪吒的潤色、改造和濃墨重彩的描寫都深入人心,而且基本情節大同小異,文化內涵接近),以至於到了20世紀和21世紀,被改編成各種電視連續劇和動漫作品,被搬上屏幕。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根據哪吒故事進行地一次創造性改造。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二、哪吒反叛的現實背景

瞭解了哪吒的來歷,才能更好地對哪吒的形象進行挖掘。哪吒這個神話形象,作為經典傳承至今,擁有非常豐富的內涵。其實他代表的是對封建社會“孝”的觀念的一種反叛。

“孝”作為封建禮教倫理道德的核心要素,早在漢代就被樹立為主流意識形態的一部分。漢代舉孝廉入仕,“孝”已經成為最根本的道德準則,甚至成為普通人晉身之階。

傳統的“孝”的觀念,一方面確實維護了社會秩序和世道人心,但是在另一方面,它早就被妖魔化、絕對化,成為了違背天性、壓抑個性的道德之鞭。

當臥冰求鯉、郭巨埋兒成為典型,人性已經被扭曲了。父母的地位無限提高,就像瞽叟要兒子舜去死他也不敢違抗;兒女的人格被絕對擠壓,自己的婚姻、學業甚至人生職業道路的選擇都不可自作主張。

這種道德教條的僵化和變態,伴隨理學的興盛,在南宋以來愈演愈烈,尤以明清為甚。它的變形與統治者利用禮教維護統治的傳統有關,而它造成的後果實在可怕。要麼培養出一群狂熱過激的愚孝之人,要麼就勢極必反,逼迫出一群因為不願意委屈自己、或達不到標準而乾脆完全不孝的人。

愚孝之人,不惜一切代價以滿足父母需要;而不孝之人卻假以孝義自處,只務於表面的工作。以“孝”為核心的倫理觀念,出於政治化的需要而超出了親情之愛和人性中善的一面。孔融讓梨,後卻因不孝而死,一切顯得如此殘酷而虛偽,以至於魯迅對老萊子裝嬰兒啼叫取悅母親的做法深惡痛絕,極其反感。

這種以“孝”為核心的倫理觀念,維護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秩序,造成了父權夫權的無限擴張和專制主義家長制。子女不能違抗父母的意志,無論其主張和言行是否正確;兒女的婚姻要憑父母指定,不能進行自由選擇和戀愛;讀書入仕成為“光宗耀祖”的唯一途徑,而其他的職業都會受到歧視;甚至於為父母報仇而殺傷人命非但不會受到責罰,反而會得到政府和官員的獎勵……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這一切在現代社會駭人聽聞、讓人無法接受的事情,在中國古代、特別是明清之際卻是極其普遍的社會現實。

就像魯迅在《狂人日記》裡借“瘋子”之口說的,“從來如此,便對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這樣的“孝”文化,特別是思想較為開放的市民。就算是窮苦的書生和農民,面對變態的“孝”的壓迫,即使不敢違抗,也會感到痛苦和無奈。

他們或許不敢質疑這種道德標準的無理,不敢像李贄一樣勇於反叛,但是他們應該還是會感到不適和壓抑,而這種普遍存在、大眾共有、卻又無法言說的微妙心理,只有在文藝作品中才能曲折地體現出來。

《三言兩拍》裡的許多故事,就直接或間接地表達過對封建家長制的不滿,尤其是對自由戀愛的鼓勵和同情。這其中所蘊含的,更深一層的意義,就在於對孝義觀念、父權夫權和專制主義家長制的反叛,隱約具有個性解放的色彩。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三、哪吒的叛逆精神與悲劇意義

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藝,文藝作品及其人物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社會現實的藝術反映,寄託著某些人的情感和隱蔽的心理。在上述情況下,通俗文學領域、特別是話本小說、神話故事裡,產生了一批“叛逆分子”,或直接、或隱晦、或委婉、或片面地表現了一種叛逆的精神。而其中最傑出的代表,大概就是哪吒了吧,這個中國古代文化中唯一一個以叛逆、反抗知名的“英雄”。

如果說楊戩通過劈山救母、違抗舅舅(玉帝)代表對這種倫理等級和專制主義家長制的一種不完全的反叛、一種側面的“外科手術式打擊”(違逆“舅舅”,而非“父親”,而且救母是符合道義的義舉),而哪吒則完全直指這種道德教條的要害。

他生而不凡,貪玩調皮,但是本質不壞,甚至擁有迎難而上、敢作敢當的英雄氣概,他也沒有做什麼錯事,只是因為生產時候的不順利以及淘氣,就遭到了父親的警惕與日漸嚴重的壓迫和責難。

攪海殺叉、鬧海殺龍,他有調皮搗蛋、闖禍傷生的過錯,但衝突的升級主要來自海族的以勢壓人。從巡海夜叉到龍王太子,誰都沒有把一個神異的小孩放在眼裡,只把他當作一個可以隨便碾死的螻蟻,為了維護自己權威不惜傷害哪吒的性命。

他以暴制暴,伸張了自己的正義,卻被父親拿大義逼迫致死。當老龍王威脅要他交出哪吒,不然毀滅陳塘關的時候,他不得已但終於還是沒有維護自己孩子的利益。在龍王的脅迫和父親的追責下,哪吒挺身而出,主動承擔一切責任,以自己年幼的生命平息了龍王的怒火,也斷絕了與父母的關係。

哪吒之反叛也有理,因為他有一個嚮往自由的活潑的靈魂,充滿童真和好動的天性;哪吒之死也冤,因為他是家庭暴力和社會暴力的集中受害者,被家庭和社會壓抑住天性;哪吒也有罪過,他不該如此放縱自己,並選擇暴力。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但是事實上,這正是他最深得人心的地方。因為他替所有被倫理等級和專制主義壓抑的人出了一口氣,他幹了大家都想幹而不敢幹的事。他以弱勝強,直面社會暴力;以子抗父,隨心所欲。他的身上,凝聚著普通人被倫理等級折磨的苦痛,寄託著普通人對力量和自由的嚮往,卻擁有普通人沒法擁有的勇氣。

他是一個叛逆的孩子,一個不乖、不本分、不聽教誨,還惹出大麻煩的淘氣鬼。但是作家和藝人還是把很多優秀的品質賜予了他,而人們竟然也對他報以如此深厚的同情和憐憫。人們喜愛他的調皮,羨慕他的偉力,佩服他的擔當,更為他大膽的叛逆行為鼓掌和咋舌。

其實說白了,惹禍的情節和龍族的存在,只是人們為哪吒的反抗套用了一個可以邂力的外殼,只是造成他必死的一個巧妙的設計,只是改編演繹這個故事的人為了躲避對倫理等級的冒犯而蒙上的一層偽裝。

他闖下大禍,不但影響到父母的安危,更威脅到無辜的百姓,因此似乎他不得不死,不死無以了局;他的死明明有父親的助力,卻平白添出一個龍王來減輕父親逼死兒子在道德上的責任和壓力。似乎明面上的主要矛盾,是哪吒和龍王的仇怨,而父子之間的矛盾是附屬於其中的側面,但是其實哪吒與父親的矛盾,才是主要的、最根本的衝突,才是哪吒故事的作者們在“合理、必然而正確”外衣下所想要突出的東西。

哪吒對父親(或者說父權、專制主義家長制)的反抗,才是最關鍵的所在,也最吸引人注意。如果剔除以龍王為代表的外部勢力的干擾,我們會發現哪吒叛逆的實質,也會發現他們父子矛盾才是真正值得思考和討論的對象。

"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隨著電影《哪吒·魔童降世》的 成功,網絡上最近掀起了一股“哪吒熱”。哪吒和敖丙相愛相殺的情節讓廣大吃瓜群眾興奮不已,“哪吒頭”也突然成為流行款式得到了很多人的模仿,哪吒本人也憑藉其可愛形象成為近期相當火熱的表情包。不得不說,電影對於傳統哪吒故事的改編是很成功的。

哪吒的影視形象,來源於中國傳統的關於哪吒的傳說故事。然而很多人可能沒有注意的是,哪吒這一文學形象,其實在古代擁有非常深刻的思想價值、社會意義和特殊性,他的文化內涵十分豐富。

本文則專就其中的父子矛盾和哪吒對父親的反叛這一文化視角出發,分析其中的社會現實因素和大眾文化心理,並補充一點關於哪吒的信息。如有謬誤,有待大家指正。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一、哪吒的來歷及文學形象發展

哪吒的原型是印度佛教毗沙門天王的三兒子,因為他爸是天王,所以俗稱三太子(參見《毗羅門天王儀軌》《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等唐代典籍)。

佛教在中國傳播時,為了站穩腳跟,不得不和中國的本土文化、民間信仰接軌,不但把佛教教義和儒道經典結合起來解讀(比如魏晉名僧支道林,靠講解儒家經典和談玄出名),還把不少中國本地的歷史人物和佛教聯繫起來,進行一種“神化”的處理,以促進傳教。

李靖在唐初具有很高的威望和影響力,因此佛教把李靖和毗羅門天王聯繫起來,說李靖就是毗羅門天王的化身,是他在人間的轉世投胎。哪吒的名字來自於梵語的翻譯,本來是毗沙門天王三太子本名的音譯,既然李靖被佛教演說為毗沙門天王的化身,那麼哪吒也就順理成章地和李靖建立了父子關係。於是乎,毗沙門天王父子在中國經歷了一個本土化的“重生”。

而與此同時,種種傳說故事漸漸被附會到哪吒父子身上,並衍生出新的神話傳說,以話本小說等形式廣為流傳。隨著民間藝人代代相沿的創造和豐滿,到了元明之際,哪吒的故事已經基本成型,哪吒的形象也基本成熟起來。

他射殺龍子、大鬧東海、得罪石姬、拜師世尊(也有流傳為太乙真人)的故事情節都已經深入人心,尤其是其中最重要、最深刻、矛盾衝突最酷烈的情節——他和父親李靖之間的恩怨,已經基本完備了。他割肉還母、割骨還父的悲劇,在那個時代就已經成為哪吒系列故事裡面極引人注意的橋段。

特別是後來經過兩部出色的神魔小說——《西遊記》和《封神演義》的摘取和加工,哪吒的故事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傳播(當然,二者在關於哪吒的情節上略有不同,但對哪吒的潤色、改造和濃墨重彩的描寫都深入人心,而且基本情節大同小異,文化內涵接近),以至於到了20世紀和21世紀,被改編成各種電視連續劇和動漫作品,被搬上屏幕。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根據哪吒故事進行地一次創造性改造。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二、哪吒反叛的現實背景

瞭解了哪吒的來歷,才能更好地對哪吒的形象進行挖掘。哪吒這個神話形象,作為經典傳承至今,擁有非常豐富的內涵。其實他代表的是對封建社會“孝”的觀念的一種反叛。

“孝”作為封建禮教倫理道德的核心要素,早在漢代就被樹立為主流意識形態的一部分。漢代舉孝廉入仕,“孝”已經成為最根本的道德準則,甚至成為普通人晉身之階。

傳統的“孝”的觀念,一方面確實維護了社會秩序和世道人心,但是在另一方面,它早就被妖魔化、絕對化,成為了違背天性、壓抑個性的道德之鞭。

當臥冰求鯉、郭巨埋兒成為典型,人性已經被扭曲了。父母的地位無限提高,就像瞽叟要兒子舜去死他也不敢違抗;兒女的人格被絕對擠壓,自己的婚姻、學業甚至人生職業道路的選擇都不可自作主張。

這種道德教條的僵化和變態,伴隨理學的興盛,在南宋以來愈演愈烈,尤以明清為甚。它的變形與統治者利用禮教維護統治的傳統有關,而它造成的後果實在可怕。要麼培養出一群狂熱過激的愚孝之人,要麼就勢極必反,逼迫出一群因為不願意委屈自己、或達不到標準而乾脆完全不孝的人。

愚孝之人,不惜一切代價以滿足父母需要;而不孝之人卻假以孝義自處,只務於表面的工作。以“孝”為核心的倫理觀念,出於政治化的需要而超出了親情之愛和人性中善的一面。孔融讓梨,後卻因不孝而死,一切顯得如此殘酷而虛偽,以至於魯迅對老萊子裝嬰兒啼叫取悅母親的做法深惡痛絕,極其反感。

這種以“孝”為核心的倫理觀念,維護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秩序,造成了父權夫權的無限擴張和專制主義家長制。子女不能違抗父母的意志,無論其主張和言行是否正確;兒女的婚姻要憑父母指定,不能進行自由選擇和戀愛;讀書入仕成為“光宗耀祖”的唯一途徑,而其他的職業都會受到歧視;甚至於為父母報仇而殺傷人命非但不會受到責罰,反而會得到政府和官員的獎勵……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這一切在現代社會駭人聽聞、讓人無法接受的事情,在中國古代、特別是明清之際卻是極其普遍的社會現實。

就像魯迅在《狂人日記》裡借“瘋子”之口說的,“從來如此,便對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這樣的“孝”文化,特別是思想較為開放的市民。就算是窮苦的書生和農民,面對變態的“孝”的壓迫,即使不敢違抗,也會感到痛苦和無奈。

他們或許不敢質疑這種道德標準的無理,不敢像李贄一樣勇於反叛,但是他們應該還是會感到不適和壓抑,而這種普遍存在、大眾共有、卻又無法言說的微妙心理,只有在文藝作品中才能曲折地體現出來。

《三言兩拍》裡的許多故事,就直接或間接地表達過對封建家長制的不滿,尤其是對自由戀愛的鼓勵和同情。這其中所蘊含的,更深一層的意義,就在於對孝義觀念、父權夫權和專制主義家長制的反叛,隱約具有個性解放的色彩。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三、哪吒的叛逆精神與悲劇意義

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藝,文藝作品及其人物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社會現實的藝術反映,寄託著某些人的情感和隱蔽的心理。在上述情況下,通俗文學領域、特別是話本小說、神話故事裡,產生了一批“叛逆分子”,或直接、或隱晦、或委婉、或片面地表現了一種叛逆的精神。而其中最傑出的代表,大概就是哪吒了吧,這個中國古代文化中唯一一個以叛逆、反抗知名的“英雄”。

如果說楊戩通過劈山救母、違抗舅舅(玉帝)代表對這種倫理等級和專制主義家長制的一種不完全的反叛、一種側面的“外科手術式打擊”(違逆“舅舅”,而非“父親”,而且救母是符合道義的義舉),而哪吒則完全直指這種道德教條的要害。

他生而不凡,貪玩調皮,但是本質不壞,甚至擁有迎難而上、敢作敢當的英雄氣概,他也沒有做什麼錯事,只是因為生產時候的不順利以及淘氣,就遭到了父親的警惕與日漸嚴重的壓迫和責難。

攪海殺叉、鬧海殺龍,他有調皮搗蛋、闖禍傷生的過錯,但衝突的升級主要來自海族的以勢壓人。從巡海夜叉到龍王太子,誰都沒有把一個神異的小孩放在眼裡,只把他當作一個可以隨便碾死的螻蟻,為了維護自己權威不惜傷害哪吒的性命。

他以暴制暴,伸張了自己的正義,卻被父親拿大義逼迫致死。當老龍王威脅要他交出哪吒,不然毀滅陳塘關的時候,他不得已但終於還是沒有維護自己孩子的利益。在龍王的脅迫和父親的追責下,哪吒挺身而出,主動承擔一切責任,以自己年幼的生命平息了龍王的怒火,也斷絕了與父母的關係。

哪吒之反叛也有理,因為他有一個嚮往自由的活潑的靈魂,充滿童真和好動的天性;哪吒之死也冤,因為他是家庭暴力和社會暴力的集中受害者,被家庭和社會壓抑住天性;哪吒也有罪過,他不該如此放縱自己,並選擇暴力。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但是事實上,這正是他最深得人心的地方。因為他替所有被倫理等級和專制主義壓抑的人出了一口氣,他幹了大家都想幹而不敢幹的事。他以弱勝強,直面社會暴力;以子抗父,隨心所欲。他的身上,凝聚著普通人被倫理等級折磨的苦痛,寄託著普通人對力量和自由的嚮往,卻擁有普通人沒法擁有的勇氣。

他是一個叛逆的孩子,一個不乖、不本分、不聽教誨,還惹出大麻煩的淘氣鬼。但是作家和藝人還是把很多優秀的品質賜予了他,而人們竟然也對他報以如此深厚的同情和憐憫。人們喜愛他的調皮,羨慕他的偉力,佩服他的擔當,更為他大膽的叛逆行為鼓掌和咋舌。

其實說白了,惹禍的情節和龍族的存在,只是人們為哪吒的反抗套用了一個可以邂力的外殼,只是造成他必死的一個巧妙的設計,只是改編演繹這個故事的人為了躲避對倫理等級的冒犯而蒙上的一層偽裝。

他闖下大禍,不但影響到父母的安危,更威脅到無辜的百姓,因此似乎他不得不死,不死無以了局;他的死明明有父親的助力,卻平白添出一個龍王來減輕父親逼死兒子在道德上的責任和壓力。似乎明面上的主要矛盾,是哪吒和龍王的仇怨,而父子之間的矛盾是附屬於其中的側面,但是其實哪吒與父親的矛盾,才是主要的、最根本的衝突,才是哪吒故事的作者們在“合理、必然而正確”外衣下所想要突出的東西。

哪吒對父親(或者說父權、專制主義家長制)的反抗,才是最關鍵的所在,也最吸引人注意。如果剔除以龍王為代表的外部勢力的干擾,我們會發現哪吒叛逆的實質,也會發現他們父子矛盾才是真正值得思考和討論的對象。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事實上,如果以凡人論之,哪有外人的插手以至於父親獻出兒子的生命?這無疑是不符合主流實際的,而兒子對父親的反叛,往往不論其道理,最終都會以自己的失敗為結局。

不甘拘束的凡人,最後也不得不去向封建家長制妥協,接受它的改造和“培養教育”。他們不得不努力地扮成“孝子”,以獲得社會的認可,並最後自己也成為大家長,維護這種辛苦獲得的權威。

與凡人的所謂“反叛”相比,哪吒的反叛無疑是更加悲劇、慘烈和壯闊的,也是藝術化和誇張的。他的死,他的那種寧死不屈的個性,他的貫徹始終的叛逆精神,無疑更寄託著普通人難以訴說的隱痛和求解脫的心理。

面對自己闖下的禍和父親拔劍欲殺的苛責,他割肉還母,割骨還父,以自殺謝罪,竟然還要斷絕親情關係。他的自殺似乎是符合封建倫理價值觀的,而哪吒故事的演說似乎也只是在樹立一個符合主流價值標準的道德典型,但其實這只是為了使哪吒悲劇“合法化”、“合理化”的套路,是藝人們在創造時的良苦用心。一切額外的設計,不過是給這個父子間尖銳的衝突的解決,尋找了一個外在契機。

哪吒大孝,因為他斷絕父子關係,除了對於父親的憤怒和失望,很可能還隱藏著“不再牽連”、“一人做事一人當”的用心,當他死了,龍王不好再找父親麻煩;哪吒大義,他是為了不連累父母和百姓,所以才甘心獻出自己的生命。

但是與此相反,哪吒又“不孝”,因為他不順從父親的意志,不服從父親的拘束,所以才闖下大禍來;哪吒又“不義”,因為他在使用暴力的時候,完全沒有想到可能會給無辜百姓帶來的危險。

兩種相反的特點,竟然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而不顯得矛盾,是因為,哪吒的孩童身份使他做事想不到顧及“道義”,使他不覺得自己叛逆是“不孝順”,而且事實上他本來也不應該屈服於這種完全人為制定的規矩。

他犯錯時候的“不孝不義”,反襯了他最後做選擇時候的“大孝大義”,使得他的形象變得無比崇高而偉大,使得他的犧牲負有了“光榮而正確”的色彩。但這只是一種障眼法,哪吒“不孝而大孝”、“不義而大義”的形象,其實真正突出的是其中大孝的“不孝”、大義的“不義”。

"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隨著電影《哪吒·魔童降世》的 成功,網絡上最近掀起了一股“哪吒熱”。哪吒和敖丙相愛相殺的情節讓廣大吃瓜群眾興奮不已,“哪吒頭”也突然成為流行款式得到了很多人的模仿,哪吒本人也憑藉其可愛形象成為近期相當火熱的表情包。不得不說,電影對於傳統哪吒故事的改編是很成功的。

哪吒的影視形象,來源於中國傳統的關於哪吒的傳說故事。然而很多人可能沒有注意的是,哪吒這一文學形象,其實在古代擁有非常深刻的思想價值、社會意義和特殊性,他的文化內涵十分豐富。

本文則專就其中的父子矛盾和哪吒對父親的反叛這一文化視角出發,分析其中的社會現實因素和大眾文化心理,並補充一點關於哪吒的信息。如有謬誤,有待大家指正。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一、哪吒的來歷及文學形象發展

哪吒的原型是印度佛教毗沙門天王的三兒子,因為他爸是天王,所以俗稱三太子(參見《毗羅門天王儀軌》《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等唐代典籍)。

佛教在中國傳播時,為了站穩腳跟,不得不和中國的本土文化、民間信仰接軌,不但把佛教教義和儒道經典結合起來解讀(比如魏晉名僧支道林,靠講解儒家經典和談玄出名),還把不少中國本地的歷史人物和佛教聯繫起來,進行一種“神化”的處理,以促進傳教。

李靖在唐初具有很高的威望和影響力,因此佛教把李靖和毗羅門天王聯繫起來,說李靖就是毗羅門天王的化身,是他在人間的轉世投胎。哪吒的名字來自於梵語的翻譯,本來是毗沙門天王三太子本名的音譯,既然李靖被佛教演說為毗沙門天王的化身,那麼哪吒也就順理成章地和李靖建立了父子關係。於是乎,毗沙門天王父子在中國經歷了一個本土化的“重生”。

而與此同時,種種傳說故事漸漸被附會到哪吒父子身上,並衍生出新的神話傳說,以話本小說等形式廣為流傳。隨著民間藝人代代相沿的創造和豐滿,到了元明之際,哪吒的故事已經基本成型,哪吒的形象也基本成熟起來。

他射殺龍子、大鬧東海、得罪石姬、拜師世尊(也有流傳為太乙真人)的故事情節都已經深入人心,尤其是其中最重要、最深刻、矛盾衝突最酷烈的情節——他和父親李靖之間的恩怨,已經基本完備了。他割肉還母、割骨還父的悲劇,在那個時代就已經成為哪吒系列故事裡面極引人注意的橋段。

特別是後來經過兩部出色的神魔小說——《西遊記》和《封神演義》的摘取和加工,哪吒的故事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傳播(當然,二者在關於哪吒的情節上略有不同,但對哪吒的潤色、改造和濃墨重彩的描寫都深入人心,而且基本情節大同小異,文化內涵接近),以至於到了20世紀和21世紀,被改編成各種電視連續劇和動漫作品,被搬上屏幕。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根據哪吒故事進行地一次創造性改造。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二、哪吒反叛的現實背景

瞭解了哪吒的來歷,才能更好地對哪吒的形象進行挖掘。哪吒這個神話形象,作為經典傳承至今,擁有非常豐富的內涵。其實他代表的是對封建社會“孝”的觀念的一種反叛。

“孝”作為封建禮教倫理道德的核心要素,早在漢代就被樹立為主流意識形態的一部分。漢代舉孝廉入仕,“孝”已經成為最根本的道德準則,甚至成為普通人晉身之階。

傳統的“孝”的觀念,一方面確實維護了社會秩序和世道人心,但是在另一方面,它早就被妖魔化、絕對化,成為了違背天性、壓抑個性的道德之鞭。

當臥冰求鯉、郭巨埋兒成為典型,人性已經被扭曲了。父母的地位無限提高,就像瞽叟要兒子舜去死他也不敢違抗;兒女的人格被絕對擠壓,自己的婚姻、學業甚至人生職業道路的選擇都不可自作主張。

這種道德教條的僵化和變態,伴隨理學的興盛,在南宋以來愈演愈烈,尤以明清為甚。它的變形與統治者利用禮教維護統治的傳統有關,而它造成的後果實在可怕。要麼培養出一群狂熱過激的愚孝之人,要麼就勢極必反,逼迫出一群因為不願意委屈自己、或達不到標準而乾脆完全不孝的人。

愚孝之人,不惜一切代價以滿足父母需要;而不孝之人卻假以孝義自處,只務於表面的工作。以“孝”為核心的倫理觀念,出於政治化的需要而超出了親情之愛和人性中善的一面。孔融讓梨,後卻因不孝而死,一切顯得如此殘酷而虛偽,以至於魯迅對老萊子裝嬰兒啼叫取悅母親的做法深惡痛絕,極其反感。

這種以“孝”為核心的倫理觀念,維護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秩序,造成了父權夫權的無限擴張和專制主義家長制。子女不能違抗父母的意志,無論其主張和言行是否正確;兒女的婚姻要憑父母指定,不能進行自由選擇和戀愛;讀書入仕成為“光宗耀祖”的唯一途徑,而其他的職業都會受到歧視;甚至於為父母報仇而殺傷人命非但不會受到責罰,反而會得到政府和官員的獎勵……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這一切在現代社會駭人聽聞、讓人無法接受的事情,在中國古代、特別是明清之際卻是極其普遍的社會現實。

就像魯迅在《狂人日記》裡借“瘋子”之口說的,“從來如此,便對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這樣的“孝”文化,特別是思想較為開放的市民。就算是窮苦的書生和農民,面對變態的“孝”的壓迫,即使不敢違抗,也會感到痛苦和無奈。

他們或許不敢質疑這種道德標準的無理,不敢像李贄一樣勇於反叛,但是他們應該還是會感到不適和壓抑,而這種普遍存在、大眾共有、卻又無法言說的微妙心理,只有在文藝作品中才能曲折地體現出來。

《三言兩拍》裡的許多故事,就直接或間接地表達過對封建家長制的不滿,尤其是對自由戀愛的鼓勵和同情。這其中所蘊含的,更深一層的意義,就在於對孝義觀念、父權夫權和專制主義家長制的反叛,隱約具有個性解放的色彩。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三、哪吒的叛逆精神與悲劇意義

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藝,文藝作品及其人物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社會現實的藝術反映,寄託著某些人的情感和隱蔽的心理。在上述情況下,通俗文學領域、特別是話本小說、神話故事裡,產生了一批“叛逆分子”,或直接、或隱晦、或委婉、或片面地表現了一種叛逆的精神。而其中最傑出的代表,大概就是哪吒了吧,這個中國古代文化中唯一一個以叛逆、反抗知名的“英雄”。

如果說楊戩通過劈山救母、違抗舅舅(玉帝)代表對這種倫理等級和專制主義家長制的一種不完全的反叛、一種側面的“外科手術式打擊”(違逆“舅舅”,而非“父親”,而且救母是符合道義的義舉),而哪吒則完全直指這種道德教條的要害。

他生而不凡,貪玩調皮,但是本質不壞,甚至擁有迎難而上、敢作敢當的英雄氣概,他也沒有做什麼錯事,只是因為生產時候的不順利以及淘氣,就遭到了父親的警惕與日漸嚴重的壓迫和責難。

攪海殺叉、鬧海殺龍,他有調皮搗蛋、闖禍傷生的過錯,但衝突的升級主要來自海族的以勢壓人。從巡海夜叉到龍王太子,誰都沒有把一個神異的小孩放在眼裡,只把他當作一個可以隨便碾死的螻蟻,為了維護自己權威不惜傷害哪吒的性命。

他以暴制暴,伸張了自己的正義,卻被父親拿大義逼迫致死。當老龍王威脅要他交出哪吒,不然毀滅陳塘關的時候,他不得已但終於還是沒有維護自己孩子的利益。在龍王的脅迫和父親的追責下,哪吒挺身而出,主動承擔一切責任,以自己年幼的生命平息了龍王的怒火,也斷絕了與父母的關係。

哪吒之反叛也有理,因為他有一個嚮往自由的活潑的靈魂,充滿童真和好動的天性;哪吒之死也冤,因為他是家庭暴力和社會暴力的集中受害者,被家庭和社會壓抑住天性;哪吒也有罪過,他不該如此放縱自己,並選擇暴力。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但是事實上,這正是他最深得人心的地方。因為他替所有被倫理等級和專制主義壓抑的人出了一口氣,他幹了大家都想幹而不敢幹的事。他以弱勝強,直面社會暴力;以子抗父,隨心所欲。他的身上,凝聚著普通人被倫理等級折磨的苦痛,寄託著普通人對力量和自由的嚮往,卻擁有普通人沒法擁有的勇氣。

他是一個叛逆的孩子,一個不乖、不本分、不聽教誨,還惹出大麻煩的淘氣鬼。但是作家和藝人還是把很多優秀的品質賜予了他,而人們竟然也對他報以如此深厚的同情和憐憫。人們喜愛他的調皮,羨慕他的偉力,佩服他的擔當,更為他大膽的叛逆行為鼓掌和咋舌。

其實說白了,惹禍的情節和龍族的存在,只是人們為哪吒的反抗套用了一個可以邂力的外殼,只是造成他必死的一個巧妙的設計,只是改編演繹這個故事的人為了躲避對倫理等級的冒犯而蒙上的一層偽裝。

他闖下大禍,不但影響到父母的安危,更威脅到無辜的百姓,因此似乎他不得不死,不死無以了局;他的死明明有父親的助力,卻平白添出一個龍王來減輕父親逼死兒子在道德上的責任和壓力。似乎明面上的主要矛盾,是哪吒和龍王的仇怨,而父子之間的矛盾是附屬於其中的側面,但是其實哪吒與父親的矛盾,才是主要的、最根本的衝突,才是哪吒故事的作者們在“合理、必然而正確”外衣下所想要突出的東西。

哪吒對父親(或者說父權、專制主義家長制)的反抗,才是最關鍵的所在,也最吸引人注意。如果剔除以龍王為代表的外部勢力的干擾,我們會發現哪吒叛逆的實質,也會發現他們父子矛盾才是真正值得思考和討論的對象。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事實上,如果以凡人論之,哪有外人的插手以至於父親獻出兒子的生命?這無疑是不符合主流實際的,而兒子對父親的反叛,往往不論其道理,最終都會以自己的失敗為結局。

不甘拘束的凡人,最後也不得不去向封建家長制妥協,接受它的改造和“培養教育”。他們不得不努力地扮成“孝子”,以獲得社會的認可,並最後自己也成為大家長,維護這種辛苦獲得的權威。

與凡人的所謂“反叛”相比,哪吒的反叛無疑是更加悲劇、慘烈和壯闊的,也是藝術化和誇張的。他的死,他的那種寧死不屈的個性,他的貫徹始終的叛逆精神,無疑更寄託著普通人難以訴說的隱痛和求解脫的心理。

面對自己闖下的禍和父親拔劍欲殺的苛責,他割肉還母,割骨還父,以自殺謝罪,竟然還要斷絕親情關係。他的自殺似乎是符合封建倫理價值觀的,而哪吒故事的演說似乎也只是在樹立一個符合主流價值標準的道德典型,但其實這只是為了使哪吒悲劇“合法化”、“合理化”的套路,是藝人們在創造時的良苦用心。一切額外的設計,不過是給這個父子間尖銳的衝突的解決,尋找了一個外在契機。

哪吒大孝,因為他斷絕父子關係,除了對於父親的憤怒和失望,很可能還隱藏著“不再牽連”、“一人做事一人當”的用心,當他死了,龍王不好再找父親麻煩;哪吒大義,他是為了不連累父母和百姓,所以才甘心獻出自己的生命。

但是與此相反,哪吒又“不孝”,因為他不順從父親的意志,不服從父親的拘束,所以才闖下大禍來;哪吒又“不義”,因為他在使用暴力的時候,完全沒有想到可能會給無辜百姓帶來的危險。

兩種相反的特點,竟然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而不顯得矛盾,是因為,哪吒的孩童身份使他做事想不到顧及“道義”,使他不覺得自己叛逆是“不孝順”,而且事實上他本來也不應該屈服於這種完全人為制定的規矩。

他犯錯時候的“不孝不義”,反襯了他最後做選擇時候的“大孝大義”,使得他的形象變得無比崇高而偉大,使得他的犧牲負有了“光榮而正確”的色彩。但這只是一種障眼法,哪吒“不孝而大孝”、“不義而大義”的形象,其實真正突出的是其中大孝的“不孝”、大義的“不義”。

哪吒文學形象的發展及文化內涵

而他的這種明面上的“大孝大義”,其實更強化了他的悲劇性——在封建社會,不允許自由獨立的個性,甚至連這種訴求都只能在文藝作品裡極盡委婉地表達。

明清的封建社會,不允許存在不同的聲音。所以即使是光明正大的反叛,也要等到20世紀封建社會徹底解體。直到那時,《玩偶之家》裡的娜拉出走才會引起討論,巴金《家》中的覺慧才能毅然出走,而一切都不再需要掛著一層符合封建價值的外衣,進行巧妙的結構設計。

作者借哪吒自殺,提出了對傳統觀念和綱常之“孝”的質疑,觀眾和讀者藉以宣洩心中的不平,消解自己的痛苦。這才是我認為的,哪吒悲劇的真正內涵,也是哪吒這個神話形象的魅力所在,更是哪吒故事深入人心廣為人知的深層原因。

封建社會毀滅了,封建禮教解體了,可是壓迫還是在。“龍王”還在,社會現實能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李靖”也還有,只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現在父母和兒女之間的對立,大多遠不至於那麼尖銳。在這種情況下,哪吒作為封建時代唯一一個以“不孝”(實際是自尊自愛,不愚孝)深受愛戴的英雄,依然擁有永恆的生命。因為他富於象徵性,是傳統文藝中少有而獨特的存在,具有偉大的叛逆精神。當今社會就沒有封建糟粕了嗎?這是值得商榷的。在自由平等的現代倫理關係沒有普及的黑暗角落,哪吒的形象依然散發著蠟燭一樣的光輝,擁有永恆的價值和意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