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

俳句是日本的一種古典短詩,其共由“五-七-五”十七字音組成,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三句十七音為一首,是日本的一種重要的文學形式,一直到了近現代,俳句都沒有喪失它的生命力,經常出現在日本的文學或是影視作品裡。

"

俳句是日本的一種古典短詩,其共由“五-七-五”十七字音組成,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三句十七音為一首,是日本的一種重要的文學形式,一直到了近現代,俳句都沒有喪失它的生命力,經常出現在日本的文學或是影視作品裡。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究其根本,日本的俳句起源於中國的漢詩正岡子規曾說過:

“俳句、和歌、漢詩形式雖異,志趣卻相同、其中俳句與漢詩相似之處尤多,蓋因俳句源於漢詩絕句之故。”

不過,這裡所說的漢詩並非是漢代的詩歌,而是指的唐詩

中國文學的演變形式是漢賦、唐詩、宋詞、元雜劇與明清話本小說這一順序,而日本人在對中國的古代文學進行分類時認為中國的詩歌在唐代李杜等人的創作中到達了巔峰,並且詩歌中的平仄、句法跟韻律都在這一時代得以確立並規範,因此日本將唐代的中國詩歌稱為“漢詩”,而那之後的則稱為“新體詩”。

"

俳句是日本的一種古典短詩,其共由“五-七-五”十七字音組成,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三句十七音為一首,是日本的一種重要的文學形式,一直到了近現代,俳句都沒有喪失它的生命力,經常出現在日本的文學或是影視作品裡。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究其根本,日本的俳句起源於中國的漢詩正岡子規曾說過:

“俳句、和歌、漢詩形式雖異,志趣卻相同、其中俳句與漢詩相似之處尤多,蓋因俳句源於漢詩絕句之故。”

不過,這裡所說的漢詩並非是漢代的詩歌,而是指的唐詩

中國文學的演變形式是漢賦、唐詩、宋詞、元雜劇與明清話本小說這一順序,而日本人在對中國的古代文學進行分類時認為中國的詩歌在唐代李杜等人的創作中到達了巔峰,並且詩歌中的平仄、句法跟韻律都在這一時代得以確立並規範,因此日本將唐代的中國詩歌稱為“漢詩”,而那之後的則稱為“新體詩”。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日本的“漢詩”是隨著遣唐使的歸國而逐漸流行起來的。例如奈良時期的日本著名詩人阿倍仲麻呂就曾是日本第八批遣唐使的一員,其入唐後改名晁衡,當年李白曾誤聽傳言以為阿倍仲麻呂在歸日途中溺亡,特地為他作了一首悼亡詩,《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

俳句是日本的一種古典短詩,其共由“五-七-五”十七字音組成,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三句十七音為一首,是日本的一種重要的文學形式,一直到了近現代,俳句都沒有喪失它的生命力,經常出現在日本的文學或是影視作品裡。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究其根本,日本的俳句起源於中國的漢詩正岡子規曾說過:

“俳句、和歌、漢詩形式雖異,志趣卻相同、其中俳句與漢詩相似之處尤多,蓋因俳句源於漢詩絕句之故。”

不過,這裡所說的漢詩並非是漢代的詩歌,而是指的唐詩

中國文學的演變形式是漢賦、唐詩、宋詞、元雜劇與明清話本小說這一順序,而日本人在對中國的古代文學進行分類時認為中國的詩歌在唐代李杜等人的創作中到達了巔峰,並且詩歌中的平仄、句法跟韻律都在這一時代得以確立並規範,因此日本將唐代的中國詩歌稱為“漢詩”,而那之後的則稱為“新體詩”。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日本的“漢詩”是隨著遣唐使的歸國而逐漸流行起來的。例如奈良時期的日本著名詩人阿倍仲麻呂就曾是日本第八批遣唐使的一員,其入唐後改名晁衡,當年李白曾誤聽傳言以為阿倍仲麻呂在歸日途中溺亡,特地為他作了一首悼亡詩,《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而正是這一批批的遣唐使將上國風物傳到日本,帶動起了日本貴族學習漢詩的熱潮,並於公元751年編纂了日本最早的漢詩集《懷風藻》,但這一階段的日本漢詩並不成熟,後來日本利用漢字自創了“假名”,並通過這種方式繼續創作詩歌,於公元759年編纂了日本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萬葉集》,其地位就相當於《詩經》之於中國,並在這一過程中日本人為了與“漢詩”做區分,將日本人自己作的漢詩稱為“和歌”。

但是,因為語言並不相同,格律和平仄的差異導致很多情況下漢詩之於日本人就如同唸經一般,很難體會到其中的美感,因此日本人又開創了更貼合本國語言的連歌與俳諧,但其初始地位就如同中國的打油詩一般上不了檯面,後期經過數代的發展才終於形成了俳句這一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的日本獨特的文學形式。

"

俳句是日本的一種古典短詩,其共由“五-七-五”十七字音組成,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三句十七音為一首,是日本的一種重要的文學形式,一直到了近現代,俳句都沒有喪失它的生命力,經常出現在日本的文學或是影視作品裡。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究其根本,日本的俳句起源於中國的漢詩正岡子規曾說過:

“俳句、和歌、漢詩形式雖異,志趣卻相同、其中俳句與漢詩相似之處尤多,蓋因俳句源於漢詩絕句之故。”

不過,這裡所說的漢詩並非是漢代的詩歌,而是指的唐詩

中國文學的演變形式是漢賦、唐詩、宋詞、元雜劇與明清話本小說這一順序,而日本人在對中國的古代文學進行分類時認為中國的詩歌在唐代李杜等人的創作中到達了巔峰,並且詩歌中的平仄、句法跟韻律都在這一時代得以確立並規範,因此日本將唐代的中國詩歌稱為“漢詩”,而那之後的則稱為“新體詩”。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日本的“漢詩”是隨著遣唐使的歸國而逐漸流行起來的。例如奈良時期的日本著名詩人阿倍仲麻呂就曾是日本第八批遣唐使的一員,其入唐後改名晁衡,當年李白曾誤聽傳言以為阿倍仲麻呂在歸日途中溺亡,特地為他作了一首悼亡詩,《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而正是這一批批的遣唐使將上國風物傳到日本,帶動起了日本貴族學習漢詩的熱潮,並於公元751年編纂了日本最早的漢詩集《懷風藻》,但這一階段的日本漢詩並不成熟,後來日本利用漢字自創了“假名”,並通過這種方式繼續創作詩歌,於公元759年編纂了日本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萬葉集》,其地位就相當於《詩經》之於中國,並在這一過程中日本人為了與“漢詩”做區分,將日本人自己作的漢詩稱為“和歌”。

但是,因為語言並不相同,格律和平仄的差異導致很多情況下漢詩之於日本人就如同唸經一般,很難體會到其中的美感,因此日本人又開創了更貼合本國語言的連歌與俳諧,但其初始地位就如同中國的打油詩一般上不了檯面,後期經過數代的發展才終於形成了俳句這一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的日本獨特的文學形式。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萬葉集》

接下來我們從俳句入手,分析俳句中的日本文化特徵。

物哀、幽玄與侘寂

物哀、幽玄與侘寂這三者是研究日本美學或者日本文化都不得不瞭解的概念,而這三者在俳句中也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我們先簡單的說明一下這三者到底是什麼意思。

物哀:最早出現在平安時代,其中的哀是指一種審美情感,類似於中國的感懷跟觸景生情,通過對人生、自然的體驗來表達哀感

"

俳句是日本的一種古典短詩,其共由“五-七-五”十七字音組成,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三句十七音為一首,是日本的一種重要的文學形式,一直到了近現代,俳句都沒有喪失它的生命力,經常出現在日本的文學或是影視作品裡。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究其根本,日本的俳句起源於中國的漢詩正岡子規曾說過:

“俳句、和歌、漢詩形式雖異,志趣卻相同、其中俳句與漢詩相似之處尤多,蓋因俳句源於漢詩絕句之故。”

不過,這裡所說的漢詩並非是漢代的詩歌,而是指的唐詩

中國文學的演變形式是漢賦、唐詩、宋詞、元雜劇與明清話本小說這一順序,而日本人在對中國的古代文學進行分類時認為中國的詩歌在唐代李杜等人的創作中到達了巔峰,並且詩歌中的平仄、句法跟韻律都在這一時代得以確立並規範,因此日本將唐代的中國詩歌稱為“漢詩”,而那之後的則稱為“新體詩”。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日本的“漢詩”是隨著遣唐使的歸國而逐漸流行起來的。例如奈良時期的日本著名詩人阿倍仲麻呂就曾是日本第八批遣唐使的一員,其入唐後改名晁衡,當年李白曾誤聽傳言以為阿倍仲麻呂在歸日途中溺亡,特地為他作了一首悼亡詩,《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而正是這一批批的遣唐使將上國風物傳到日本,帶動起了日本貴族學習漢詩的熱潮,並於公元751年編纂了日本最早的漢詩集《懷風藻》,但這一階段的日本漢詩並不成熟,後來日本利用漢字自創了“假名”,並通過這種方式繼續創作詩歌,於公元759年編纂了日本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萬葉集》,其地位就相當於《詩經》之於中國,並在這一過程中日本人為了與“漢詩”做區分,將日本人自己作的漢詩稱為“和歌”。

但是,因為語言並不相同,格律和平仄的差異導致很多情況下漢詩之於日本人就如同唸經一般,很難體會到其中的美感,因此日本人又開創了更貼合本國語言的連歌與俳諧,但其初始地位就如同中國的打油詩一般上不了檯面,後期經過數代的發展才終於形成了俳句這一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的日本獨特的文學形式。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萬葉集》

接下來我們從俳句入手,分析俳句中的日本文化特徵。

物哀、幽玄與侘寂

物哀、幽玄與侘寂這三者是研究日本美學或者日本文化都不得不瞭解的概念,而這三者在俳句中也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我們先簡單的說明一下這三者到底是什麼意思。

物哀:最早出現在平安時代,其中的哀是指一種審美情感,類似於中國的感懷跟觸景生情,通過對人生、自然的體驗來表達哀感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幽玄:單講意思是追求一種空寂深遠之感,在美學上追求自然而鄙視可以認為的造作。

侘寂:是對不完美的追求,日本人認為不完整的事物更有意義,這便是侘寂的核心,在這種不完整、不完美中蘊含著新的解放的契機,有形的美雖然有所欠缺,但卻蘊含著更深層次的無形之美。

總結起來就是,日本人追求的這些美學情感都是帶有悲觀、哀愁跟不完美的色彩在裡面的,與中國人追求的中正平和頗有不同。

我們看俳句中的一些季語(類似中國的詩歌中的意象,在俳句中必須要有)如鶯、春愁、梅雨、新涼、月見、秋暮等等都是這般帶有淡淡的愁緒在裡面的,這其實是與日本的地理環境有關。

"

俳句是日本的一種古典短詩,其共由“五-七-五”十七字音組成,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三句十七音為一首,是日本的一種重要的文學形式,一直到了近現代,俳句都沒有喪失它的生命力,經常出現在日本的文學或是影視作品裡。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究其根本,日本的俳句起源於中國的漢詩正岡子規曾說過:

“俳句、和歌、漢詩形式雖異,志趣卻相同、其中俳句與漢詩相似之處尤多,蓋因俳句源於漢詩絕句之故。”

不過,這裡所說的漢詩並非是漢代的詩歌,而是指的唐詩

中國文學的演變形式是漢賦、唐詩、宋詞、元雜劇與明清話本小說這一順序,而日本人在對中國的古代文學進行分類時認為中國的詩歌在唐代李杜等人的創作中到達了巔峰,並且詩歌中的平仄、句法跟韻律都在這一時代得以確立並規範,因此日本將唐代的中國詩歌稱為“漢詩”,而那之後的則稱為“新體詩”。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日本的“漢詩”是隨著遣唐使的歸國而逐漸流行起來的。例如奈良時期的日本著名詩人阿倍仲麻呂就曾是日本第八批遣唐使的一員,其入唐後改名晁衡,當年李白曾誤聽傳言以為阿倍仲麻呂在歸日途中溺亡,特地為他作了一首悼亡詩,《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而正是這一批批的遣唐使將上國風物傳到日本,帶動起了日本貴族學習漢詩的熱潮,並於公元751年編纂了日本最早的漢詩集《懷風藻》,但這一階段的日本漢詩並不成熟,後來日本利用漢字自創了“假名”,並通過這種方式繼續創作詩歌,於公元759年編纂了日本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萬葉集》,其地位就相當於《詩經》之於中國,並在這一過程中日本人為了與“漢詩”做區分,將日本人自己作的漢詩稱為“和歌”。

但是,因為語言並不相同,格律和平仄的差異導致很多情況下漢詩之於日本人就如同唸經一般,很難體會到其中的美感,因此日本人又開創了更貼合本國語言的連歌與俳諧,但其初始地位就如同中國的打油詩一般上不了檯面,後期經過數代的發展才終於形成了俳句這一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的日本獨特的文學形式。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萬葉集》

接下來我們從俳句入手,分析俳句中的日本文化特徵。

物哀、幽玄與侘寂

物哀、幽玄與侘寂這三者是研究日本美學或者日本文化都不得不瞭解的概念,而這三者在俳句中也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我們先簡單的說明一下這三者到底是什麼意思。

物哀:最早出現在平安時代,其中的哀是指一種審美情感,類似於中國的感懷跟觸景生情,通過對人生、自然的體驗來表達哀感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幽玄:單講意思是追求一種空寂深遠之感,在美學上追求自然而鄙視可以認為的造作。

侘寂:是對不完美的追求,日本人認為不完整的事物更有意義,這便是侘寂的核心,在這種不完整、不完美中蘊含著新的解放的契機,有形的美雖然有所欠缺,但卻蘊含著更深層次的無形之美。

總結起來就是,日本人追求的這些美學情感都是帶有悲觀、哀愁跟不完美的色彩在裡面的,與中國人追求的中正平和頗有不同。

我們看俳句中的一些季語(類似中國的詩歌中的意象,在俳句中必須要有)如鶯、春愁、梅雨、新涼、月見、秋暮等等都是這般帶有淡淡的愁緒在裡面的,這其實是與日本的地理環境有關。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日本小國寡民,島國環境又多火山地震,並且歷史上是長期處於分裂狀態,因此便形成了他們這種追求櫻花般絢爛卻又轉瞬即逝的美的文化特質。

我們以松尾芭蕉一首知名的俳句為例:

古池塘,青蛙跳破鏡中天,叮咚一聲響。

在這裡面,青蛙代表的是春光的季語,多少次春風吹拂而古池塘卻寂靜無息,直到青蛙跳入池塘中打破了這裡面的寧靜,最後又陷入到了永恆的沉寂當中。

"

俳句是日本的一種古典短詩,其共由“五-七-五”十七字音組成,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三句十七音為一首,是日本的一種重要的文學形式,一直到了近現代,俳句都沒有喪失它的生命力,經常出現在日本的文學或是影視作品裡。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究其根本,日本的俳句起源於中國的漢詩正岡子規曾說過:

“俳句、和歌、漢詩形式雖異,志趣卻相同、其中俳句與漢詩相似之處尤多,蓋因俳句源於漢詩絕句之故。”

不過,這裡所說的漢詩並非是漢代的詩歌,而是指的唐詩

中國文學的演變形式是漢賦、唐詩、宋詞、元雜劇與明清話本小說這一順序,而日本人在對中國的古代文學進行分類時認為中國的詩歌在唐代李杜等人的創作中到達了巔峰,並且詩歌中的平仄、句法跟韻律都在這一時代得以確立並規範,因此日本將唐代的中國詩歌稱為“漢詩”,而那之後的則稱為“新體詩”。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日本的“漢詩”是隨著遣唐使的歸國而逐漸流行起來的。例如奈良時期的日本著名詩人阿倍仲麻呂就曾是日本第八批遣唐使的一員,其入唐後改名晁衡,當年李白曾誤聽傳言以為阿倍仲麻呂在歸日途中溺亡,特地為他作了一首悼亡詩,《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而正是這一批批的遣唐使將上國風物傳到日本,帶動起了日本貴族學習漢詩的熱潮,並於公元751年編纂了日本最早的漢詩集《懷風藻》,但這一階段的日本漢詩並不成熟,後來日本利用漢字自創了“假名”,並通過這種方式繼續創作詩歌,於公元759年編纂了日本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萬葉集》,其地位就相當於《詩經》之於中國,並在這一過程中日本人為了與“漢詩”做區分,將日本人自己作的漢詩稱為“和歌”。

但是,因為語言並不相同,格律和平仄的差異導致很多情況下漢詩之於日本人就如同唸經一般,很難體會到其中的美感,因此日本人又開創了更貼合本國語言的連歌與俳諧,但其初始地位就如同中國的打油詩一般上不了檯面,後期經過數代的發展才終於形成了俳句這一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的日本獨特的文學形式。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萬葉集》

接下來我們從俳句入手,分析俳句中的日本文化特徵。

物哀、幽玄與侘寂

物哀、幽玄與侘寂這三者是研究日本美學或者日本文化都不得不瞭解的概念,而這三者在俳句中也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我們先簡單的說明一下這三者到底是什麼意思。

物哀:最早出現在平安時代,其中的哀是指一種審美情感,類似於中國的感懷跟觸景生情,通過對人生、自然的體驗來表達哀感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幽玄:單講意思是追求一種空寂深遠之感,在美學上追求自然而鄙視可以認為的造作。

侘寂:是對不完美的追求,日本人認為不完整的事物更有意義,這便是侘寂的核心,在這種不完整、不完美中蘊含著新的解放的契機,有形的美雖然有所欠缺,但卻蘊含著更深層次的無形之美。

總結起來就是,日本人追求的這些美學情感都是帶有悲觀、哀愁跟不完美的色彩在裡面的,與中國人追求的中正平和頗有不同。

我們看俳句中的一些季語(類似中國的詩歌中的意象,在俳句中必須要有)如鶯、春愁、梅雨、新涼、月見、秋暮等等都是這般帶有淡淡的愁緒在裡面的,這其實是與日本的地理環境有關。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日本小國寡民,島國環境又多火山地震,並且歷史上是長期處於分裂狀態,因此便形成了他們這種追求櫻花般絢爛卻又轉瞬即逝的美的文化特質。

我們以松尾芭蕉一首知名的俳句為例:

古池塘,青蛙跳破鏡中天,叮咚一聲響。

在這裡面,青蛙代表的是春光的季語,多少次春風吹拂而古池塘卻寂靜無息,直到青蛙跳入池塘中打破了這裡面的寧靜,最後又陷入到了永恆的沉寂當中。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在這裡面,古池塘實際上代表了的是永恆的時間(侘寂),而青蛙跳入池塘中那轉瞬即逝的漣漪(物哀),最終讓人體會到了生命的真諦(幽玄)。

濃厚的佛教思想

其實日本是一個佛教思想很濃厚的國家,自鑑真東渡日本之後,佛學思想就滲透進了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例如日本的園林、茶道、花道、劍道、武士道、書道等等,都可以說是有著佛學思想在裡面的。在古代日本,禪寺往往便是一個地區的學問中心,而禪僧便是授課老師。

跟中國的禪與詩結合成禪詩一樣,日本的俳句往往也起到禪詩跟公案的作用,用以警醒世人或表達思想。

"

俳句是日本的一種古典短詩,其共由“五-七-五”十七字音組成,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三句十七音為一首,是日本的一種重要的文學形式,一直到了近現代,俳句都沒有喪失它的生命力,經常出現在日本的文學或是影視作品裡。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究其根本,日本的俳句起源於中國的漢詩正岡子規曾說過:

“俳句、和歌、漢詩形式雖異,志趣卻相同、其中俳句與漢詩相似之處尤多,蓋因俳句源於漢詩絕句之故。”

不過,這裡所說的漢詩並非是漢代的詩歌,而是指的唐詩

中國文學的演變形式是漢賦、唐詩、宋詞、元雜劇與明清話本小說這一順序,而日本人在對中國的古代文學進行分類時認為中國的詩歌在唐代李杜等人的創作中到達了巔峰,並且詩歌中的平仄、句法跟韻律都在這一時代得以確立並規範,因此日本將唐代的中國詩歌稱為“漢詩”,而那之後的則稱為“新體詩”。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日本的“漢詩”是隨著遣唐使的歸國而逐漸流行起來的。例如奈良時期的日本著名詩人阿倍仲麻呂就曾是日本第八批遣唐使的一員,其入唐後改名晁衡,當年李白曾誤聽傳言以為阿倍仲麻呂在歸日途中溺亡,特地為他作了一首悼亡詩,《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而正是這一批批的遣唐使將上國風物傳到日本,帶動起了日本貴族學習漢詩的熱潮,並於公元751年編纂了日本最早的漢詩集《懷風藻》,但這一階段的日本漢詩並不成熟,後來日本利用漢字自創了“假名”,並通過這種方式繼續創作詩歌,於公元759年編纂了日本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萬葉集》,其地位就相當於《詩經》之於中國,並在這一過程中日本人為了與“漢詩”做區分,將日本人自己作的漢詩稱為“和歌”。

但是,因為語言並不相同,格律和平仄的差異導致很多情況下漢詩之於日本人就如同唸經一般,很難體會到其中的美感,因此日本人又開創了更貼合本國語言的連歌與俳諧,但其初始地位就如同中國的打油詩一般上不了檯面,後期經過數代的發展才終於形成了俳句這一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的日本獨特的文學形式。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萬葉集》

接下來我們從俳句入手,分析俳句中的日本文化特徵。

物哀、幽玄與侘寂

物哀、幽玄與侘寂這三者是研究日本美學或者日本文化都不得不瞭解的概念,而這三者在俳句中也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我們先簡單的說明一下這三者到底是什麼意思。

物哀:最早出現在平安時代,其中的哀是指一種審美情感,類似於中國的感懷跟觸景生情,通過對人生、自然的體驗來表達哀感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幽玄:單講意思是追求一種空寂深遠之感,在美學上追求自然而鄙視可以認為的造作。

侘寂:是對不完美的追求,日本人認為不完整的事物更有意義,這便是侘寂的核心,在這種不完整、不完美中蘊含著新的解放的契機,有形的美雖然有所欠缺,但卻蘊含著更深層次的無形之美。

總結起來就是,日本人追求的這些美學情感都是帶有悲觀、哀愁跟不完美的色彩在裡面的,與中國人追求的中正平和頗有不同。

我們看俳句中的一些季語(類似中國的詩歌中的意象,在俳句中必須要有)如鶯、春愁、梅雨、新涼、月見、秋暮等等都是這般帶有淡淡的愁緒在裡面的,這其實是與日本的地理環境有關。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日本小國寡民,島國環境又多火山地震,並且歷史上是長期處於分裂狀態,因此便形成了他們這種追求櫻花般絢爛卻又轉瞬即逝的美的文化特質。

我們以松尾芭蕉一首知名的俳句為例:

古池塘,青蛙跳破鏡中天,叮咚一聲響。

在這裡面,青蛙代表的是春光的季語,多少次春風吹拂而古池塘卻寂靜無息,直到青蛙跳入池塘中打破了這裡面的寧靜,最後又陷入到了永恆的沉寂當中。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在這裡面,古池塘實際上代表了的是永恆的時間(侘寂),而青蛙跳入池塘中那轉瞬即逝的漣漪(物哀),最終讓人體會到了生命的真諦(幽玄)。

濃厚的佛教思想

其實日本是一個佛教思想很濃厚的國家,自鑑真東渡日本之後,佛學思想就滲透進了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例如日本的園林、茶道、花道、劍道、武士道、書道等等,都可以說是有著佛學思想在裡面的。在古代日本,禪寺往往便是一個地區的學問中心,而禪僧便是授課老師。

跟中國的禪與詩結合成禪詩一樣,日本的俳句往往也起到禪詩跟公案的作用,用以警醒世人或表達思想。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日本的俳聖松尾芭蕉便曾隨禪師學習過,因此他的俳句很好的把俳句中的閒寂風雅的風格跟禪聯繫起來賦予俳句新的價值,我們看他的一些俳句如“萬籟閒寂,禪鳴入岩石。”“寒鴨宿枯枝,深秋日暮時”都有著濃重的佛學特色。

委婉含蓄

俳句的興盛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它對日本民族性格的契合。

日本人的民族性格一方面十分敏感,季節、風物都會引起他們的感懷,但是另一方面他們對情緒的表露又是十分含蓄,如夏目漱石的那句“今晚月色真美”可謂是這種特質的最好體現。

"

俳句是日本的一種古典短詩,其共由“五-七-五”十七字音組成,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三句十七音為一首,是日本的一種重要的文學形式,一直到了近現代,俳句都沒有喪失它的生命力,經常出現在日本的文學或是影視作品裡。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究其根本,日本的俳句起源於中國的漢詩正岡子規曾說過:

“俳句、和歌、漢詩形式雖異,志趣卻相同、其中俳句與漢詩相似之處尤多,蓋因俳句源於漢詩絕句之故。”

不過,這裡所說的漢詩並非是漢代的詩歌,而是指的唐詩

中國文學的演變形式是漢賦、唐詩、宋詞、元雜劇與明清話本小說這一順序,而日本人在對中國的古代文學進行分類時認為中國的詩歌在唐代李杜等人的創作中到達了巔峰,並且詩歌中的平仄、句法跟韻律都在這一時代得以確立並規範,因此日本將唐代的中國詩歌稱為“漢詩”,而那之後的則稱為“新體詩”。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日本的“漢詩”是隨著遣唐使的歸國而逐漸流行起來的。例如奈良時期的日本著名詩人阿倍仲麻呂就曾是日本第八批遣唐使的一員,其入唐後改名晁衡,當年李白曾誤聽傳言以為阿倍仲麻呂在歸日途中溺亡,特地為他作了一首悼亡詩,《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而正是這一批批的遣唐使將上國風物傳到日本,帶動起了日本貴族學習漢詩的熱潮,並於公元751年編纂了日本最早的漢詩集《懷風藻》,但這一階段的日本漢詩並不成熟,後來日本利用漢字自創了“假名”,並通過這種方式繼續創作詩歌,於公元759年編纂了日本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萬葉集》,其地位就相當於《詩經》之於中國,並在這一過程中日本人為了與“漢詩”做區分,將日本人自己作的漢詩稱為“和歌”。

但是,因為語言並不相同,格律和平仄的差異導致很多情況下漢詩之於日本人就如同唸經一般,很難體會到其中的美感,因此日本人又開創了更貼合本國語言的連歌與俳諧,但其初始地位就如同中國的打油詩一般上不了檯面,後期經過數代的發展才終於形成了俳句這一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的日本獨特的文學形式。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萬葉集》

接下來我們從俳句入手,分析俳句中的日本文化特徵。

物哀、幽玄與侘寂

物哀、幽玄與侘寂這三者是研究日本美學或者日本文化都不得不瞭解的概念,而這三者在俳句中也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我們先簡單的說明一下這三者到底是什麼意思。

物哀:最早出現在平安時代,其中的哀是指一種審美情感,類似於中國的感懷跟觸景生情,通過對人生、自然的體驗來表達哀感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幽玄:單講意思是追求一種空寂深遠之感,在美學上追求自然而鄙視可以認為的造作。

侘寂:是對不完美的追求,日本人認為不完整的事物更有意義,這便是侘寂的核心,在這種不完整、不完美中蘊含著新的解放的契機,有形的美雖然有所欠缺,但卻蘊含著更深層次的無形之美。

總結起來就是,日本人追求的這些美學情感都是帶有悲觀、哀愁跟不完美的色彩在裡面的,與中國人追求的中正平和頗有不同。

我們看俳句中的一些季語(類似中國的詩歌中的意象,在俳句中必須要有)如鶯、春愁、梅雨、新涼、月見、秋暮等等都是這般帶有淡淡的愁緒在裡面的,這其實是與日本的地理環境有關。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日本小國寡民,島國環境又多火山地震,並且歷史上是長期處於分裂狀態,因此便形成了他們這種追求櫻花般絢爛卻又轉瞬即逝的美的文化特質。

我們以松尾芭蕉一首知名的俳句為例:

古池塘,青蛙跳破鏡中天,叮咚一聲響。

在這裡面,青蛙代表的是春光的季語,多少次春風吹拂而古池塘卻寂靜無息,直到青蛙跳入池塘中打破了這裡面的寧靜,最後又陷入到了永恆的沉寂當中。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在這裡面,古池塘實際上代表了的是永恆的時間(侘寂),而青蛙跳入池塘中那轉瞬即逝的漣漪(物哀),最終讓人體會到了生命的真諦(幽玄)。

濃厚的佛教思想

其實日本是一個佛教思想很濃厚的國家,自鑑真東渡日本之後,佛學思想就滲透進了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例如日本的園林、茶道、花道、劍道、武士道、書道等等,都可以說是有著佛學思想在裡面的。在古代日本,禪寺往往便是一個地區的學問中心,而禪僧便是授課老師。

跟中國的禪與詩結合成禪詩一樣,日本的俳句往往也起到禪詩跟公案的作用,用以警醒世人或表達思想。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日本的俳聖松尾芭蕉便曾隨禪師學習過,因此他的俳句很好的把俳句中的閒寂風雅的風格跟禪聯繫起來賦予俳句新的價值,我們看他的一些俳句如“萬籟閒寂,禪鳴入岩石。”“寒鴨宿枯枝,深秋日暮時”都有著濃重的佛學特色。

委婉含蓄

俳句的興盛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它對日本民族性格的契合。

日本人的民族性格一方面十分敏感,季節、風物都會引起他們的感懷,但是另一方面他們對情緒的表露又是十分含蓄,如夏目漱石的那句“今晚月色真美”可謂是這種特質的最好體現。

起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試從俳句中看日本的文化特質

而俳句因為其短小精煉,卻又欲語還休,深受日本人的喜愛,並且其語感、節奏還有象徵、比喻等手法的運用,都完美的契合了日本人的這種“纖細”的性格。

像川端康成的作品裡就有很深的俳句味道,因此顯得尤為婉轉卻又能直達人心。

最後總結,俳句作為日本的一種本土化文體,源於漢詩又脫離漢詩,具有很強的民族特質,如果想要研究日本文化,這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參考文獻:

《松尾芭蕉俳句中“自性自度”內涵解析》

《從與謝蕪村的季語探討其“離俗論”》

《日本古典俳句中的美學意蘊研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