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大家好,國學趣談欄目又跟大家見面了。

本期我們來聊聊中秋文化。

/中秋的前身:拜月祭

在古時候,中秋其實是祭祀之日,它起源於古中國濃厚的拜月文化。

拜月,古人稱之為“拜月祭”。嚴格地說,“拜月祭”,有兩次。一次是在“秋分”日,目的是“迎寒”。

"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大家好,國學趣談欄目又跟大家見面了。

本期我們來聊聊中秋文化。

/中秋的前身:拜月祭

在古時候,中秋其實是祭祀之日,它起源於古中國濃厚的拜月文化。

拜月,古人稱之為“拜月祭”。嚴格地說,“拜月祭”,有兩次。一次是在“秋分”日,目的是“迎寒”。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立秋之後,陰氣漸盛,古人在這一天晚上舉行祭祀活動“拜月祭”。月亮屬陰,代表的是“寒”,所以謂之“迎寒”。

《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周代便有帝王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場所則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

但古人最重要的一次“拜月祭”,是在農曆八月十五晚上,這一時間點在西漢年間確立。

而等到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中原文化與遊牧文化相互融合,拜月節開始逐步發生變化,它由一個祭祀性節日轉變為觀賞性節日。

"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大家好,國學趣談欄目又跟大家見面了。

本期我們來聊聊中秋文化。

/中秋的前身:拜月祭

在古時候,中秋其實是祭祀之日,它起源於古中國濃厚的拜月文化。

拜月,古人稱之為“拜月祭”。嚴格地說,“拜月祭”,有兩次。一次是在“秋分”日,目的是“迎寒”。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立秋之後,陰氣漸盛,古人在這一天晚上舉行祭祀活動“拜月祭”。月亮屬陰,代表的是“寒”,所以謂之“迎寒”。

《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周代便有帝王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場所則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

但古人最重要的一次“拜月祭”,是在農曆八月十五晚上,這一時間點在西漢年間確立。

而等到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中原文化與遊牧文化相互融合,拜月節開始逐步發生變化,它由一個祭祀性節日轉變為觀賞性節日。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到了隋唐時期,《舊唐書》中,出現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相關記錄,中秋節一詞,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

/拜月祀禮與祀神

其實,中秋節的習俗大多還是沿用最初的“拜月祭”,只是性質變得沒有那麼嚴肅。而因時代、地域不同,“拜月祭”的習俗,也大同而小異。

一般的家庭是:在庭中陳瓜果、月餅供月,進行祭拜,然後賞月。

如嘉靖河南《固始縣誌》:“中秋列瓜果酒餅,男女望月羅拜,已而歡飲,謂之玩月。”

《帝京景物略》又曰:“於月出所方,向月供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

這些,都是家庭祭拜的形式。

"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大家好,國學趣談欄目又跟大家見面了。

本期我們來聊聊中秋文化。

/中秋的前身:拜月祭

在古時候,中秋其實是祭祀之日,它起源於古中國濃厚的拜月文化。

拜月,古人稱之為“拜月祭”。嚴格地說,“拜月祭”,有兩次。一次是在“秋分”日,目的是“迎寒”。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立秋之後,陰氣漸盛,古人在這一天晚上舉行祭祀活動“拜月祭”。月亮屬陰,代表的是“寒”,所以謂之“迎寒”。

《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周代便有帝王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場所則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

但古人最重要的一次“拜月祭”,是在農曆八月十五晚上,這一時間點在西漢年間確立。

而等到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中原文化與遊牧文化相互融合,拜月節開始逐步發生變化,它由一個祭祀性節日轉變為觀賞性節日。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到了隋唐時期,《舊唐書》中,出現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相關記錄,中秋節一詞,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

/拜月祀禮與祀神

其實,中秋節的習俗大多還是沿用最初的“拜月祭”,只是性質變得沒有那麼嚴肅。而因時代、地域不同,“拜月祭”的習俗,也大同而小異。

一般的家庭是:在庭中陳瓜果、月餅供月,進行祭拜,然後賞月。

如嘉靖河南《固始縣誌》:“中秋列瓜果酒餅,男女望月羅拜,已而歡飲,謂之玩月。”

《帝京景物略》又曰:“於月出所方,向月供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

這些,都是家庭祭拜的形式。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在有的地方,還有眾人出外遊賞的習俗。

南宋《新編醉翁談錄》較為詳細地記錄了這一拜月風俗:“傾城人家,不以貧富……登樓或於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則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潔月。”

這段文字,不僅記述了拜月的盛況,還指出了拜月的目的。其次在民間,人們還用拜月來為農作物是否豐收占卜。

如《瑣碎錄》就記載了民間“佔蕎麥”之俗:“中秋無月,則兔不孕,蚌不胎,蕎麥不實,蓋緣兔蚌望月而孕胎,蕎麥得月而實。”

這雖然沒有科學道理,但卻也反映出古人對月的崇拜和運用。

而又因月屬陰性,主生育,所以古代更有女子拜月以求子,甚至於“乞子”也成為後來中秋節的重要活動之一。

“人家兒女於月下設果餅、環服之類,群望月而拜,致辭,謂之請月姑。”

"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大家好,國學趣談欄目又跟大家見面了。

本期我們來聊聊中秋文化。

/中秋的前身:拜月祭

在古時候,中秋其實是祭祀之日,它起源於古中國濃厚的拜月文化。

拜月,古人稱之為“拜月祭”。嚴格地說,“拜月祭”,有兩次。一次是在“秋分”日,目的是“迎寒”。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立秋之後,陰氣漸盛,古人在這一天晚上舉行祭祀活動“拜月祭”。月亮屬陰,代表的是“寒”,所以謂之“迎寒”。

《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周代便有帝王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場所則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

但古人最重要的一次“拜月祭”,是在農曆八月十五晚上,這一時間點在西漢年間確立。

而等到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中原文化與遊牧文化相互融合,拜月節開始逐步發生變化,它由一個祭祀性節日轉變為觀賞性節日。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到了隋唐時期,《舊唐書》中,出現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相關記錄,中秋節一詞,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

/拜月祀禮與祀神

其實,中秋節的習俗大多還是沿用最初的“拜月祭”,只是性質變得沒有那麼嚴肅。而因時代、地域不同,“拜月祭”的習俗,也大同而小異。

一般的家庭是:在庭中陳瓜果、月餅供月,進行祭拜,然後賞月。

如嘉靖河南《固始縣誌》:“中秋列瓜果酒餅,男女望月羅拜,已而歡飲,謂之玩月。”

《帝京景物略》又曰:“於月出所方,向月供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

這些,都是家庭祭拜的形式。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在有的地方,還有眾人出外遊賞的習俗。

南宋《新編醉翁談錄》較為詳細地記錄了這一拜月風俗:“傾城人家,不以貧富……登樓或於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則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潔月。”

這段文字,不僅記述了拜月的盛況,還指出了拜月的目的。其次在民間,人們還用拜月來為農作物是否豐收占卜。

如《瑣碎錄》就記載了民間“佔蕎麥”之俗:“中秋無月,則兔不孕,蚌不胎,蕎麥不實,蓋緣兔蚌望月而孕胎,蕎麥得月而實。”

這雖然沒有科學道理,但卻也反映出古人對月的崇拜和運用。

而又因月屬陰性,主生育,所以古代更有女子拜月以求子,甚至於“乞子”也成為後來中秋節的重要活動之一。

“人家兒女於月下設果餅、環服之類,群望月而拜,致辭,謂之請月姑。”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這裡所說的月姑可不是拜月祀的祀神,而是民間傳說中的七仙女。

據說,在中秋節月圓之時,人間的歡樂與祥和,會讓七位仙女羨慕不已而紛紛下凡,為人們排憂解難,預知禍福,並親嘗人間各種美味。

而拜月祭祀的主神,遠古之時並沒有準確形象,道教誕生後,後世立起的香火神則是月神太陰星君。

可別被民間傳說忽悠了,太陰星君並非嫦娥,祂全稱可是"月宮黃華素曜元精聖後太陰元君",每年農曆八月十五的太陰聖誕,是夜月升時,所有道教宮觀都要設壇祭月,拜的便是這位神祇。

"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大家好,國學趣談欄目又跟大家見面了。

本期我們來聊聊中秋文化。

/中秋的前身:拜月祭

在古時候,中秋其實是祭祀之日,它起源於古中國濃厚的拜月文化。

拜月,古人稱之為“拜月祭”。嚴格地說,“拜月祭”,有兩次。一次是在“秋分”日,目的是“迎寒”。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立秋之後,陰氣漸盛,古人在這一天晚上舉行祭祀活動“拜月祭”。月亮屬陰,代表的是“寒”,所以謂之“迎寒”。

《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周代便有帝王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場所則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

但古人最重要的一次“拜月祭”,是在農曆八月十五晚上,這一時間點在西漢年間確立。

而等到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中原文化與遊牧文化相互融合,拜月節開始逐步發生變化,它由一個祭祀性節日轉變為觀賞性節日。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到了隋唐時期,《舊唐書》中,出現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相關記錄,中秋節一詞,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

/拜月祀禮與祀神

其實,中秋節的習俗大多還是沿用最初的“拜月祭”,只是性質變得沒有那麼嚴肅。而因時代、地域不同,“拜月祭”的習俗,也大同而小異。

一般的家庭是:在庭中陳瓜果、月餅供月,進行祭拜,然後賞月。

如嘉靖河南《固始縣誌》:“中秋列瓜果酒餅,男女望月羅拜,已而歡飲,謂之玩月。”

《帝京景物略》又曰:“於月出所方,向月供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

這些,都是家庭祭拜的形式。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在有的地方,還有眾人出外遊賞的習俗。

南宋《新編醉翁談錄》較為詳細地記錄了這一拜月風俗:“傾城人家,不以貧富……登樓或於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則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潔月。”

這段文字,不僅記述了拜月的盛況,還指出了拜月的目的。其次在民間,人們還用拜月來為農作物是否豐收占卜。

如《瑣碎錄》就記載了民間“佔蕎麥”之俗:“中秋無月,則兔不孕,蚌不胎,蕎麥不實,蓋緣兔蚌望月而孕胎,蕎麥得月而實。”

這雖然沒有科學道理,但卻也反映出古人對月的崇拜和運用。

而又因月屬陰性,主生育,所以古代更有女子拜月以求子,甚至於“乞子”也成為後來中秋節的重要活動之一。

“人家兒女於月下設果餅、環服之類,群望月而拜,致辭,謂之請月姑。”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這裡所說的月姑可不是拜月祀的祀神,而是民間傳說中的七仙女。

據說,在中秋節月圓之時,人間的歡樂與祥和,會讓七位仙女羨慕不已而紛紛下凡,為人們排憂解難,預知禍福,並親嘗人間各種美味。

而拜月祭祀的主神,遠古之時並沒有準確形象,道教誕生後,後世立起的香火神則是月神太陰星君。

可別被民間傳說忽悠了,太陰星君並非嫦娥,祂全稱可是"月宮黃華素曜元精聖後太陰元君",每年農曆八月十五的太陰聖誕,是夜月升時,所有道教宮觀都要設壇祭月,拜的便是這位神祇。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只是在黑夜中,月亮給人帶來了光亮,月色朦朧,又會使人產生許多遐想,所以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因此產生,“嫦娥奔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個。

/拜月祭品:月餅

既然拜月是一種祭祀,祭祀就少不了祭品,除了瓜果牛羊之外,月餅的前身也是祭品之一。

以月餅祭月,飽含了先人們對祖先、對上天的感恩,他們期盼來年能得到更加豐厚的回報,尤其是月亮的圓滿被認為是“運而無窮”“幸福如意”的象徵,因此中秋的祭祀之風頗為濃厚。

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此乃中國月餅的“始祖”。

而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大家好,國學趣談欄目又跟大家見面了。

本期我們來聊聊中秋文化。

/中秋的前身:拜月祭

在古時候,中秋其實是祭祀之日,它起源於古中國濃厚的拜月文化。

拜月,古人稱之為“拜月祭”。嚴格地說,“拜月祭”,有兩次。一次是在“秋分”日,目的是“迎寒”。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立秋之後,陰氣漸盛,古人在這一天晚上舉行祭祀活動“拜月祭”。月亮屬陰,代表的是“寒”,所以謂之“迎寒”。

《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周代便有帝王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場所則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

但古人最重要的一次“拜月祭”,是在農曆八月十五晚上,這一時間點在西漢年間確立。

而等到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中原文化與遊牧文化相互融合,拜月節開始逐步發生變化,它由一個祭祀性節日轉變為觀賞性節日。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到了隋唐時期,《舊唐書》中,出現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相關記錄,中秋節一詞,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

/拜月祀禮與祀神

其實,中秋節的習俗大多還是沿用最初的“拜月祭”,只是性質變得沒有那麼嚴肅。而因時代、地域不同,“拜月祭”的習俗,也大同而小異。

一般的家庭是:在庭中陳瓜果、月餅供月,進行祭拜,然後賞月。

如嘉靖河南《固始縣誌》:“中秋列瓜果酒餅,男女望月羅拜,已而歡飲,謂之玩月。”

《帝京景物略》又曰:“於月出所方,向月供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

這些,都是家庭祭拜的形式。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在有的地方,還有眾人出外遊賞的習俗。

南宋《新編醉翁談錄》較為詳細地記錄了這一拜月風俗:“傾城人家,不以貧富……登樓或於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則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潔月。”

這段文字,不僅記述了拜月的盛況,還指出了拜月的目的。其次在民間,人們還用拜月來為農作物是否豐收占卜。

如《瑣碎錄》就記載了民間“佔蕎麥”之俗:“中秋無月,則兔不孕,蚌不胎,蕎麥不實,蓋緣兔蚌望月而孕胎,蕎麥得月而實。”

這雖然沒有科學道理,但卻也反映出古人對月的崇拜和運用。

而又因月屬陰性,主生育,所以古代更有女子拜月以求子,甚至於“乞子”也成為後來中秋節的重要活動之一。

“人家兒女於月下設果餅、環服之類,群望月而拜,致辭,謂之請月姑。”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這裡所說的月姑可不是拜月祀的祀神,而是民間傳說中的七仙女。

據說,在中秋節月圓之時,人間的歡樂與祥和,會讓七位仙女羨慕不已而紛紛下凡,為人們排憂解難,預知禍福,並親嘗人間各種美味。

而拜月祭祀的主神,遠古之時並沒有準確形象,道教誕生後,後世立起的香火神則是月神太陰星君。

可別被民間傳說忽悠了,太陰星君並非嫦娥,祂全稱可是"月宮黃華素曜元精聖後太陰元君",每年農曆八月十五的太陰聖誕,是夜月升時,所有道教宮觀都要設壇祭月,拜的便是這位神祇。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只是在黑夜中,月亮給人帶來了光亮,月色朦朧,又會使人產生許多遐想,所以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因此產生,“嫦娥奔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個。

/拜月祭品:月餅

既然拜月是一種祭祀,祭祀就少不了祭品,除了瓜果牛羊之外,月餅的前身也是祭品之一。

以月餅祭月,飽含了先人們對祖先、對上天的感恩,他們期盼來年能得到更加豐厚的回報,尤其是月亮的圓滿被認為是“運而無窮”“幸福如意”的象徵,因此中秋的祭祀之風頗為濃厚。

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此乃中國月餅的“始祖”。

而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唐代之時,胡餅開始搶佔中秋的風頭,這裡有兩個並無考證的有關月餅一次來歷的故事。

一說,唐高祖武德年間,大將李靖打了勝仗,正碰上中秋佳節,喜上加喜舉國歡慶。

有吐蕃商人趁熱打鐵,送上親制的餅食祝捷。唐高祖李淵喜不自勝,當場持餅向月亮說了句:應將胡餅邀蟾蜍。

從此,胡餅就變成了月餅。

另一說是天寶初年的中秋月夜,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大明宮的蓬萊池畔賞月。

《開元天寶遺事》:“玄宗八月十五日夜,與貴妃臨太液池,憑欄望月,不盡,帝意不快。遂敕令左右:‘於池西岸別築百尺高臺,與吾妃子來年望月。’”

大約蓬萊池畔沒有一個望月的最佳之處,唐玄宗不高興。

"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大家好,國學趣談欄目又跟大家見面了。

本期我們來聊聊中秋文化。

/中秋的前身:拜月祭

在古時候,中秋其實是祭祀之日,它起源於古中國濃厚的拜月文化。

拜月,古人稱之為“拜月祭”。嚴格地說,“拜月祭”,有兩次。一次是在“秋分”日,目的是“迎寒”。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立秋之後,陰氣漸盛,古人在這一天晚上舉行祭祀活動“拜月祭”。月亮屬陰,代表的是“寒”,所以謂之“迎寒”。

《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周代便有帝王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場所則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

但古人最重要的一次“拜月祭”,是在農曆八月十五晚上,這一時間點在西漢年間確立。

而等到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中原文化與遊牧文化相互融合,拜月節開始逐步發生變化,它由一個祭祀性節日轉變為觀賞性節日。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到了隋唐時期,《舊唐書》中,出現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相關記錄,中秋節一詞,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

/拜月祀禮與祀神

其實,中秋節的習俗大多還是沿用最初的“拜月祭”,只是性質變得沒有那麼嚴肅。而因時代、地域不同,“拜月祭”的習俗,也大同而小異。

一般的家庭是:在庭中陳瓜果、月餅供月,進行祭拜,然後賞月。

如嘉靖河南《固始縣誌》:“中秋列瓜果酒餅,男女望月羅拜,已而歡飲,謂之玩月。”

《帝京景物略》又曰:“於月出所方,向月供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

這些,都是家庭祭拜的形式。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在有的地方,還有眾人出外遊賞的習俗。

南宋《新編醉翁談錄》較為詳細地記錄了這一拜月風俗:“傾城人家,不以貧富……登樓或於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則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潔月。”

這段文字,不僅記述了拜月的盛況,還指出了拜月的目的。其次在民間,人們還用拜月來為農作物是否豐收占卜。

如《瑣碎錄》就記載了民間“佔蕎麥”之俗:“中秋無月,則兔不孕,蚌不胎,蕎麥不實,蓋緣兔蚌望月而孕胎,蕎麥得月而實。”

這雖然沒有科學道理,但卻也反映出古人對月的崇拜和運用。

而又因月屬陰性,主生育,所以古代更有女子拜月以求子,甚至於“乞子”也成為後來中秋節的重要活動之一。

“人家兒女於月下設果餅、環服之類,群望月而拜,致辭,謂之請月姑。”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這裡所說的月姑可不是拜月祀的祀神,而是民間傳說中的七仙女。

據說,在中秋節月圓之時,人間的歡樂與祥和,會讓七位仙女羨慕不已而紛紛下凡,為人們排憂解難,預知禍福,並親嘗人間各種美味。

而拜月祭祀的主神,遠古之時並沒有準確形象,道教誕生後,後世立起的香火神則是月神太陰星君。

可別被民間傳說忽悠了,太陰星君並非嫦娥,祂全稱可是"月宮黃華素曜元精聖後太陰元君",每年農曆八月十五的太陰聖誕,是夜月升時,所有道教宮觀都要設壇祭月,拜的便是這位神祇。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只是在黑夜中,月亮給人帶來了光亮,月色朦朧,又會使人產生許多遐想,所以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因此產生,“嫦娥奔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個。

/拜月祭品:月餅

既然拜月是一種祭祀,祭祀就少不了祭品,除了瓜果牛羊之外,月餅的前身也是祭品之一。

以月餅祭月,飽含了先人們對祖先、對上天的感恩,他們期盼來年能得到更加豐厚的回報,尤其是月亮的圓滿被認為是“運而無窮”“幸福如意”的象徵,因此中秋的祭祀之風頗為濃厚。

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此乃中國月餅的“始祖”。

而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唐代之時,胡餅開始搶佔中秋的風頭,這裡有兩個並無考證的有關月餅一次來歷的故事。

一說,唐高祖武德年間,大將李靖打了勝仗,正碰上中秋佳節,喜上加喜舉國歡慶。

有吐蕃商人趁熱打鐵,送上親制的餅食祝捷。唐高祖李淵喜不自勝,當場持餅向月亮說了句:應將胡餅邀蟾蜍。

從此,胡餅就變成了月餅。

另一說是天寶初年的中秋月夜,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大明宮的蓬萊池畔賞月。

《開元天寶遺事》:“玄宗八月十五日夜,與貴妃臨太液池,憑欄望月,不盡,帝意不快。遂敕令左右:‘於池西岸別築百尺高臺,與吾妃子來年望月。’”

大約蓬萊池畔沒有一個望月的最佳之處,唐玄宗不高興。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這還不要緊,要緊的是一個胡人給先人高祖送來的圓餅一直叫做“胡餅”,這名字也不怎麼好聽,玄宗的賞月乏味極了。楊貴妃本來就是一個很有才情的人物,情急之下,她仰望明月,智由心生,隨口說出“月餅”這個名字。

但事實上,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

有宋一朝,每年中秋,宋朝皇帝都要舉行盛大的晚宴,在京六品以上官員都要出席,君臣同樂,賞月賦詩,祭祀月神。

那時候,宮廷裡流行中秋節的時候吃一種“宮餅”,民間把這種餅也俗稱為“小餅”或者“月團”。

蘇東坡曰:“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

"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大家好,國學趣談欄目又跟大家見面了。

本期我們來聊聊中秋文化。

/中秋的前身:拜月祭

在古時候,中秋其實是祭祀之日,它起源於古中國濃厚的拜月文化。

拜月,古人稱之為“拜月祭”。嚴格地說,“拜月祭”,有兩次。一次是在“秋分”日,目的是“迎寒”。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立秋之後,陰氣漸盛,古人在這一天晚上舉行祭祀活動“拜月祭”。月亮屬陰,代表的是“寒”,所以謂之“迎寒”。

《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周代便有帝王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場所則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

但古人最重要的一次“拜月祭”,是在農曆八月十五晚上,這一時間點在西漢年間確立。

而等到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中原文化與遊牧文化相互融合,拜月節開始逐步發生變化,它由一個祭祀性節日轉變為觀賞性節日。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到了隋唐時期,《舊唐書》中,出現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相關記錄,中秋節一詞,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

/拜月祀禮與祀神

其實,中秋節的習俗大多還是沿用最初的“拜月祭”,只是性質變得沒有那麼嚴肅。而因時代、地域不同,“拜月祭”的習俗,也大同而小異。

一般的家庭是:在庭中陳瓜果、月餅供月,進行祭拜,然後賞月。

如嘉靖河南《固始縣誌》:“中秋列瓜果酒餅,男女望月羅拜,已而歡飲,謂之玩月。”

《帝京景物略》又曰:“於月出所方,向月供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

這些,都是家庭祭拜的形式。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在有的地方,還有眾人出外遊賞的習俗。

南宋《新編醉翁談錄》較為詳細地記錄了這一拜月風俗:“傾城人家,不以貧富……登樓或於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則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潔月。”

這段文字,不僅記述了拜月的盛況,還指出了拜月的目的。其次在民間,人們還用拜月來為農作物是否豐收占卜。

如《瑣碎錄》就記載了民間“佔蕎麥”之俗:“中秋無月,則兔不孕,蚌不胎,蕎麥不實,蓋緣兔蚌望月而孕胎,蕎麥得月而實。”

這雖然沒有科學道理,但卻也反映出古人對月的崇拜和運用。

而又因月屬陰性,主生育,所以古代更有女子拜月以求子,甚至於“乞子”也成為後來中秋節的重要活動之一。

“人家兒女於月下設果餅、環服之類,群望月而拜,致辭,謂之請月姑。”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這裡所說的月姑可不是拜月祀的祀神,而是民間傳說中的七仙女。

據說,在中秋節月圓之時,人間的歡樂與祥和,會讓七位仙女羨慕不已而紛紛下凡,為人們排憂解難,預知禍福,並親嘗人間各種美味。

而拜月祭祀的主神,遠古之時並沒有準確形象,道教誕生後,後世立起的香火神則是月神太陰星君。

可別被民間傳說忽悠了,太陰星君並非嫦娥,祂全稱可是"月宮黃華素曜元精聖後太陰元君",每年農曆八月十五的太陰聖誕,是夜月升時,所有道教宮觀都要設壇祭月,拜的便是這位神祇。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只是在黑夜中,月亮給人帶來了光亮,月色朦朧,又會使人產生許多遐想,所以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因此產生,“嫦娥奔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個。

/拜月祭品:月餅

既然拜月是一種祭祀,祭祀就少不了祭品,除了瓜果牛羊之外,月餅的前身也是祭品之一。

以月餅祭月,飽含了先人們對祖先、對上天的感恩,他們期盼來年能得到更加豐厚的回報,尤其是月亮的圓滿被認為是“運而無窮”“幸福如意”的象徵,因此中秋的祭祀之風頗為濃厚。

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此乃中國月餅的“始祖”。

而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唐代之時,胡餅開始搶佔中秋的風頭,這裡有兩個並無考證的有關月餅一次來歷的故事。

一說,唐高祖武德年間,大將李靖打了勝仗,正碰上中秋佳節,喜上加喜舉國歡慶。

有吐蕃商人趁熱打鐵,送上親制的餅食祝捷。唐高祖李淵喜不自勝,當場持餅向月亮說了句:應將胡餅邀蟾蜍。

從此,胡餅就變成了月餅。

另一說是天寶初年的中秋月夜,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大明宮的蓬萊池畔賞月。

《開元天寶遺事》:“玄宗八月十五日夜,與貴妃臨太液池,憑欄望月,不盡,帝意不快。遂敕令左右:‘於池西岸別築百尺高臺,與吾妃子來年望月。’”

大約蓬萊池畔沒有一個望月的最佳之處,唐玄宗不高興。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這還不要緊,要緊的是一個胡人給先人高祖送來的圓餅一直叫做“胡餅”,這名字也不怎麼好聽,玄宗的賞月乏味極了。楊貴妃本來就是一個很有才情的人物,情急之下,她仰望明月,智由心生,隨口說出“月餅”這個名字。

但事實上,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

有宋一朝,每年中秋,宋朝皇帝都要舉行盛大的晚宴,在京六品以上官員都要出席,君臣同樂,賞月賦詩,祭祀月神。

那時候,宮廷裡流行中秋節的時候吃一種“宮餅”,民間把這種餅也俗稱為“小餅”或者“月團”。

蘇東坡曰:“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可見北宋的文人已經吃“月餅”過中秋了,餅裡還有酥油和糖作餡。

不過,全民吃月餅過中秋,卻是元朝時候的事兒了。

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

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劃,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起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祕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

"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大家好,國學趣談欄目又跟大家見面了。

本期我們來聊聊中秋文化。

/中秋的前身:拜月祭

在古時候,中秋其實是祭祀之日,它起源於古中國濃厚的拜月文化。

拜月,古人稱之為“拜月祭”。嚴格地說,“拜月祭”,有兩次。一次是在“秋分”日,目的是“迎寒”。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立秋之後,陰氣漸盛,古人在這一天晚上舉行祭祀活動“拜月祭”。月亮屬陰,代表的是“寒”,所以謂之“迎寒”。

《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周代便有帝王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場所則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

但古人最重要的一次“拜月祭”,是在農曆八月十五晚上,這一時間點在西漢年間確立。

而等到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中原文化與遊牧文化相互融合,拜月節開始逐步發生變化,它由一個祭祀性節日轉變為觀賞性節日。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到了隋唐時期,《舊唐書》中,出現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相關記錄,中秋節一詞,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

/拜月祀禮與祀神

其實,中秋節的習俗大多還是沿用最初的“拜月祭”,只是性質變得沒有那麼嚴肅。而因時代、地域不同,“拜月祭”的習俗,也大同而小異。

一般的家庭是:在庭中陳瓜果、月餅供月,進行祭拜,然後賞月。

如嘉靖河南《固始縣誌》:“中秋列瓜果酒餅,男女望月羅拜,已而歡飲,謂之玩月。”

《帝京景物略》又曰:“於月出所方,向月供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

這些,都是家庭祭拜的形式。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在有的地方,還有眾人出外遊賞的習俗。

南宋《新編醉翁談錄》較為詳細地記錄了這一拜月風俗:“傾城人家,不以貧富……登樓或於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則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潔月。”

這段文字,不僅記述了拜月的盛況,還指出了拜月的目的。其次在民間,人們還用拜月來為農作物是否豐收占卜。

如《瑣碎錄》就記載了民間“佔蕎麥”之俗:“中秋無月,則兔不孕,蚌不胎,蕎麥不實,蓋緣兔蚌望月而孕胎,蕎麥得月而實。”

這雖然沒有科學道理,但卻也反映出古人對月的崇拜和運用。

而又因月屬陰性,主生育,所以古代更有女子拜月以求子,甚至於“乞子”也成為後來中秋節的重要活動之一。

“人家兒女於月下設果餅、環服之類,群望月而拜,致辭,謂之請月姑。”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這裡所說的月姑可不是拜月祀的祀神,而是民間傳說中的七仙女。

據說,在中秋節月圓之時,人間的歡樂與祥和,會讓七位仙女羨慕不已而紛紛下凡,為人們排憂解難,預知禍福,並親嘗人間各種美味。

而拜月祭祀的主神,遠古之時並沒有準確形象,道教誕生後,後世立起的香火神則是月神太陰星君。

可別被民間傳說忽悠了,太陰星君並非嫦娥,祂全稱可是"月宮黃華素曜元精聖後太陰元君",每年農曆八月十五的太陰聖誕,是夜月升時,所有道教宮觀都要設壇祭月,拜的便是這位神祇。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只是在黑夜中,月亮給人帶來了光亮,月色朦朧,又會使人產生許多遐想,所以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因此產生,“嫦娥奔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個。

/拜月祭品:月餅

既然拜月是一種祭祀,祭祀就少不了祭品,除了瓜果牛羊之外,月餅的前身也是祭品之一。

以月餅祭月,飽含了先人們對祖先、對上天的感恩,他們期盼來年能得到更加豐厚的回報,尤其是月亮的圓滿被認為是“運而無窮”“幸福如意”的象徵,因此中秋的祭祀之風頗為濃厚。

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此乃中國月餅的“始祖”。

而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唐代之時,胡餅開始搶佔中秋的風頭,這裡有兩個並無考證的有關月餅一次來歷的故事。

一說,唐高祖武德年間,大將李靖打了勝仗,正碰上中秋佳節,喜上加喜舉國歡慶。

有吐蕃商人趁熱打鐵,送上親制的餅食祝捷。唐高祖李淵喜不自勝,當場持餅向月亮說了句:應將胡餅邀蟾蜍。

從此,胡餅就變成了月餅。

另一說是天寶初年的中秋月夜,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大明宮的蓬萊池畔賞月。

《開元天寶遺事》:“玄宗八月十五日夜,與貴妃臨太液池,憑欄望月,不盡,帝意不快。遂敕令左右:‘於池西岸別築百尺高臺,與吾妃子來年望月。’”

大約蓬萊池畔沒有一個望月的最佳之處,唐玄宗不高興。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這還不要緊,要緊的是一個胡人給先人高祖送來的圓餅一直叫做“胡餅”,這名字也不怎麼好聽,玄宗的賞月乏味極了。楊貴妃本來就是一個很有才情的人物,情急之下,她仰望明月,智由心生,隨口說出“月餅”這個名字。

但事實上,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

有宋一朝,每年中秋,宋朝皇帝都要舉行盛大的晚宴,在京六品以上官員都要出席,君臣同樂,賞月賦詩,祭祀月神。

那時候,宮廷裡流行中秋節的時候吃一種“宮餅”,民間把這種餅也俗稱為“小餅”或者“月團”。

蘇東坡曰:“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可見北宋的文人已經吃“月餅”過中秋了,餅裡還有酥油和糖作餡。

不過,全民吃月餅過中秋,卻是元朝時候的事兒了。

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

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劃,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起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祕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此後,“月餅”製作越來越精細,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受百姓青睞的中秋佳節必備食品。

而明代田汝成的《西湖遊覽志餘》記載:“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

自此,月餅之圓,寓意著團團圓圓,一直延續至今。

時間來到21世紀,霓虹之光照亮城市,遠盛當年的汴京燈火,明月依稀,千年不曾寸改,只是照下俗人,換了一批又一批。

在祭祀之風遠離這個時代,拜月文化不聞眾人之耳之餘,今人所過的中秋節,除了儀式感的缺失,那份被市場和社會瘋狂炒作著的團圓情懷,不知幾分真,幾分假。

"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大家好,國學趣談欄目又跟大家見面了。

本期我們來聊聊中秋文化。

/中秋的前身:拜月祭

在古時候,中秋其實是祭祀之日,它起源於古中國濃厚的拜月文化。

拜月,古人稱之為“拜月祭”。嚴格地說,“拜月祭”,有兩次。一次是在“秋分”日,目的是“迎寒”。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立秋之後,陰氣漸盛,古人在這一天晚上舉行祭祀活動“拜月祭”。月亮屬陰,代表的是“寒”,所以謂之“迎寒”。

《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周代便有帝王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場所則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

但古人最重要的一次“拜月祭”,是在農曆八月十五晚上,這一時間點在西漢年間確立。

而等到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中原文化與遊牧文化相互融合,拜月節開始逐步發生變化,它由一個祭祀性節日轉變為觀賞性節日。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到了隋唐時期,《舊唐書》中,出現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相關記錄,中秋節一詞,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

/拜月祀禮與祀神

其實,中秋節的習俗大多還是沿用最初的“拜月祭”,只是性質變得沒有那麼嚴肅。而因時代、地域不同,“拜月祭”的習俗,也大同而小異。

一般的家庭是:在庭中陳瓜果、月餅供月,進行祭拜,然後賞月。

如嘉靖河南《固始縣誌》:“中秋列瓜果酒餅,男女望月羅拜,已而歡飲,謂之玩月。”

《帝京景物略》又曰:“於月出所方,向月供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

這些,都是家庭祭拜的形式。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在有的地方,還有眾人出外遊賞的習俗。

南宋《新編醉翁談錄》較為詳細地記錄了這一拜月風俗:“傾城人家,不以貧富……登樓或於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則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潔月。”

這段文字,不僅記述了拜月的盛況,還指出了拜月的目的。其次在民間,人們還用拜月來為農作物是否豐收占卜。

如《瑣碎錄》就記載了民間“佔蕎麥”之俗:“中秋無月,則兔不孕,蚌不胎,蕎麥不實,蓋緣兔蚌望月而孕胎,蕎麥得月而實。”

這雖然沒有科學道理,但卻也反映出古人對月的崇拜和運用。

而又因月屬陰性,主生育,所以古代更有女子拜月以求子,甚至於“乞子”也成為後來中秋節的重要活動之一。

“人家兒女於月下設果餅、環服之類,群望月而拜,致辭,謂之請月姑。”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這裡所說的月姑可不是拜月祀的祀神,而是民間傳說中的七仙女。

據說,在中秋節月圓之時,人間的歡樂與祥和,會讓七位仙女羨慕不已而紛紛下凡,為人們排憂解難,預知禍福,並親嘗人間各種美味。

而拜月祭祀的主神,遠古之時並沒有準確形象,道教誕生後,後世立起的香火神則是月神太陰星君。

可別被民間傳說忽悠了,太陰星君並非嫦娥,祂全稱可是"月宮黃華素曜元精聖後太陰元君",每年農曆八月十五的太陰聖誕,是夜月升時,所有道教宮觀都要設壇祭月,拜的便是這位神祇。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只是在黑夜中,月亮給人帶來了光亮,月色朦朧,又會使人產生許多遐想,所以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因此產生,“嫦娥奔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個。

/拜月祭品:月餅

既然拜月是一種祭祀,祭祀就少不了祭品,除了瓜果牛羊之外,月餅的前身也是祭品之一。

以月餅祭月,飽含了先人們對祖先、對上天的感恩,他們期盼來年能得到更加豐厚的回報,尤其是月亮的圓滿被認為是“運而無窮”“幸福如意”的象徵,因此中秋的祭祀之風頗為濃厚。

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此乃中國月餅的“始祖”。

而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唐代之時,胡餅開始搶佔中秋的風頭,這裡有兩個並無考證的有關月餅一次來歷的故事。

一說,唐高祖武德年間,大將李靖打了勝仗,正碰上中秋佳節,喜上加喜舉國歡慶。

有吐蕃商人趁熱打鐵,送上親制的餅食祝捷。唐高祖李淵喜不自勝,當場持餅向月亮說了句:應將胡餅邀蟾蜍。

從此,胡餅就變成了月餅。

另一說是天寶初年的中秋月夜,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大明宮的蓬萊池畔賞月。

《開元天寶遺事》:“玄宗八月十五日夜,與貴妃臨太液池,憑欄望月,不盡,帝意不快。遂敕令左右:‘於池西岸別築百尺高臺,與吾妃子來年望月。’”

大約蓬萊池畔沒有一個望月的最佳之處,唐玄宗不高興。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這還不要緊,要緊的是一個胡人給先人高祖送來的圓餅一直叫做“胡餅”,這名字也不怎麼好聽,玄宗的賞月乏味極了。楊貴妃本來就是一個很有才情的人物,情急之下,她仰望明月,智由心生,隨口說出“月餅”這個名字。

但事實上,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

有宋一朝,每年中秋,宋朝皇帝都要舉行盛大的晚宴,在京六品以上官員都要出席,君臣同樂,賞月賦詩,祭祀月神。

那時候,宮廷裡流行中秋節的時候吃一種“宮餅”,民間把這種餅也俗稱為“小餅”或者“月團”。

蘇東坡曰:“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可見北宋的文人已經吃“月餅”過中秋了,餅裡還有酥油和糖作餡。

不過,全民吃月餅過中秋,卻是元朝時候的事兒了。

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

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劃,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起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祕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此後,“月餅”製作越來越精細,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受百姓青睞的中秋佳節必備食品。

而明代田汝成的《西湖遊覽志餘》記載:“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

自此,月餅之圓,寓意著團團圓圓,一直延續至今。

時間來到21世紀,霓虹之光照亮城市,遠盛當年的汴京燈火,明月依稀,千年不曾寸改,只是照下俗人,換了一批又一批。

在祭祀之風遠離這個時代,拜月文化不聞眾人之耳之餘,今人所過的中秋節,除了儀式感的缺失,那份被市場和社會瘋狂炒作著的團圓情懷,不知幾分真,幾分假。

從祭品到食品,從拜月到賞月,你所不知道的中秋文化

也許,在有能力放下一切的時候,相約在明月下,清輝朗耀,心地無雲,遠望皓月,沉靜幽思,薰香,吃月餅,賞滿月,品花茶,才稱得上是中秋吧。

祝:中秋快樂。

以上就是本期內容,如斯精舍,你的文化手冊,我們下期再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