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的酸是主角,不是醋的酸味,而是食物自然發酵出來的味道。貴州家家醃製酸菜,人人喜食。

鹽酸菜為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獨山縣特產。屬青菜漬品,分為鹽酸菜、冰糖鹽酸菜、白糖鹽酸菜三大類。以青菜為主料,加甜酒、大蒜、辣椒、冰糖等,採用民間傳統工藝精製而成。可葷食、素食、也可作調味料烹飪菜餚。甜、酸、辣味俱有,開胃健脾助消化。

泡菜是將新鮮原料(蘿蔔、胡蘿蔔、蓮花白、甜椒等)洗淨晾乾投入加精鹽、冰糖、少許白酒在涼開水中密封,經自然發醇而成;醃菜的取料更為廣泛,蘿蔔、胡蘿蔔、蓮花白、青菜、白菜、茄子等都可作原料,經洗淨、晾乾或晒乾、搓鹽、再晾乾裝入壇中密封,反扣於裝有水的土缽中而成。酸壇需置於乾燥通風處,只要保管得好,經年不壞,越陳越香,隨取隨泡。直接食用、烹製菜餚均可。

貴州黔西南,桌桌必點蟲?

攝影:陸宇堃

酸湯魚,算得上最廣為人知的貴州美食。它的底湯多為紅湯,以黔東南毛辣角(野生小西紅柿)為基礎原料,加入仔姜、大蒜、紅辣椒、精鹽及白酒,置於土罈子裡,密封靜置半個月,等待時間帶來的味道轉化。毛辣角酸得醇厚,酵出來的紅湯能通透爽朗,不著葷腥地吃也不寡腸胃,再加上木姜子的特殊辣味,讓人胃口大開。

貴州黔西南,桌桌必點蟲?

攝影:夏功文

除了紅酸湯之外,酸湯種類很多,以湯質亮度分為特級高酸湯、高酸湯、上酸湯、二酸湯、半清酸湯、濃酸湯、半濃酸湯等;以味道分有甜酸湯、鹹酸湯、辣酸湯、麻辣酸湯、酸辣酸湯、甜鹹酸湯等。

酸的味覺門檻很低,可能也正因此,酸湯魚能行銷全國。

貴州黔西南,桌桌必點蟲?

攝影:陸宇堃

"野"味,一直是黔味道的點題之作。《水城廳志》記載,康熙三年,平西王吳三桂在率領雲南十滇2.8萬兵馬,由歸集入水城境,鎮壓水西彝族土司,官兵到達水西后糧草嚴重不足,官兵們取來屋頂瓦片和醃窖食物的的瓷器土壇,架在火上用獵獲的葷素野味野菜、土豆等烤烙充飢。不料這無奈之舉竟使人們發明了烙鍋這一獨特的火鍋吃法。

貴州黔西南,桌桌必點蟲?

攝影:楊通榮

山中隨處可取、一年四季食用的折耳根,為很多菜品畫龍點睛,涼拌、炒、燉、燜等多種技法都能出其美味,尤其是在蘸水中,豐富了辣椒蘸水的層次,讓人慾罷不能。春夏鮮吃,一年四季水發乾品的蕨菜;夏冬二季出產的鮮筍和常年水法的筒筒筍;數不清的山野菜、野山菌常年不斷。

貴州黔西南,桌桌必點蟲?

攝影:陸進平

說貴州食物"野",還在於它狂野——在網絡上被評為"暗黑料理"的癟,又被稱為"侗香",有牛癟、羊癟兩種,當地人稱"百草湯"。是牛、羊的胃,食之略苦,回甘又帶有草香。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侗族同胞深愛的一種獨特美味作料,平時說的牛癟、羊癟泛指幹鍋或湯鍋的菜餚,除了侗族深愛,當地的苗族、瑤族、漢族等民族也受到影響,對癟湯不再敬而遠之。早已作為黔菜的一大特色出現在酒店餐廳。甚至到了黔東南州,視為待客上品。

貴州黔西南,桌桌必點蟲?

攝影:楊通榮

深居大山中的侗族、布依族、苗族、毛南族等嗜食各種蟲類,大多成了當地特產和宴賓必食的美餚。黔西南州望謨縣、冊亨縣餐廳幾乎桌桌必點蝦爬蟲,黔東南凱裡市、臺江縣、黎平縣等到處都在製作銷售九香蟲、螞蚱(稻蝗蟲、草蝗蟲、米蝗蟲)、馬蜂蛹、竹蟲、柴蟲以及松樹蟲、茶籽蟲、土狗崽、小水蟲、水蟲、葛麻樹蟲、麻慄樹蟲等各類蟲類。蟲類菜餚製作簡單,大多采用油炸後根據當地口味炒制,多以香辣味出現,突出香脆口感和香辣味,以香避腥。

文字根據線上傳播方式對原作有部分刪改。

撰文:吳茂釗。內容來自:《地道風物.貴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