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亂了,病就來了!禪坐調心,證悟生命本體!


心亂了,病就來了!禪坐調心,證悟生命本體!

作者: 張延丞、張其成

本文節選自《情志和養生在中醫學與佛教文化中的比較》


佛教文化與中醫學有相通之處,其慈悲仁愛的理念,禪坐調心的方法對中醫辨證理論和治療手段均有所豐富。當今社會的節奏變化很快,人們的內心大多是浮躁急切的,這就需要關護我們的內心。

縱觀中國佛教文化的發展歷史,有不少通曉醫術的高僧大德,如濟公、馬祖道一、達摩等,他們不僅是獨樹一幟的宗教領袖,更是引導信眾調理心性健康的靈魂導師。歷代佛教法師的語錄和著作中有為數不少的關於如何使心境平,保持情志健康的內容,多以開示、對話、禪機的形式表現,其對內心世界挖掘的深度和歷練的方法卻是中醫學所不能企及的。


心亂了,病就來了!禪坐調心,證悟生命本體!


“心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心如果失去對神明的統率,則會危及其它臟腑並使經絡不通則傷害形體。

中醫將“內傷七情”引起的情志病歸為內傷病,佛教則認為一切皆由心造,疾病也是如此。“諸病無非心作,心有憂愁思慮,邪氣得入”(《摩訶止觀》)。強調心為本,即心識對外在環境和內在情緒有主導作用,大乘起信論曰:“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主張“淨心緣起”,內心生起無明煩惱,則滋生惡業和愚痴,從而導致生理上的疾病;反之,心性是明淨無埃的,則身心健康,“心清淨故,血則清淨,血清淨故,顏色清淨”(《正法念處經·觀天品》)。


心亂了,病就來了!禪坐調心,證悟生命本體!

《素問·上古天真論篇》中對中醫學是如何來調理情志有詳細的描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淫邪不能惑其心”。其中,“恬淡虛無”與佛教文化“放下後”的境界如出一轍。

佛教文化中非常重視“修心”,“修心”是佛教修行的核心,認為只有“放下”貪、嗔、痴,才能摒棄內心的雜念,達到心體無滯的境界。

《壇經》曰:“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常不能染”。佛教文化的核心思想是通過修煉“調攝雜亂心境至潔淨,證悟到生命的本體境界”,從而認識並恢復人原有“天真無邪”面貌,佛教修行心性的目的是對心理進行清掃、疏通,保障人的身心健康。

佛教理論對人體皮囊構造和自然地研究甚少,作為一門宗教,很少涉及佛教醫學體系中四大(地火水風)致病的內容,全是在心性上面做功夫。如禪宗六祖慧能所提出的以“心”為最終途徑作為解脫之道的方法,將在世生活與出世修行統一為一體。


心亂了,病就來了!禪坐調心,證悟生命本體!

所謂的解脫指的是當下的解脫,要解脫今世人生的種種同福與煩惱,必須接受現實的人生,在面對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臥、聲色犬馬、燈紅酒綠的時候不為心所動。這樣才能得到心靈上的安寧。要達到在萬法中自由出入而不染淤泥,心境光明的境界,就必須自性保持清淨。慧能的禪法不僅是出世的,而且是入世的,是一種以出世之態度為入世之事業。

《壇經》曰:“見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處,不著一切處,常淨自性,使六賊從六門走出,於六塵中不離不染”。對一切事物所表現出來的表象不執著、不受其習性汙染,身雖然在俗世但是心不被世間俗務所煩惱,可以自由地放下。心體現的個人意志是無所束縛,放在首位的,打破了對宗教的神化和神像的崇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