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這是為廣大民眾熟知的說法。戰國末期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這天懷著一腔悲憤抱石自沉汨羅江,他生前遭奸佞讒言被君王疏遠,一身愛國之情無從施展,最終楚亡而以身殉國。屈原投江後人們為了避免其遺體被魚蝦所食,便把米飯投入江中讓魚蝦爭食,後來發展成為粽子,以此紀念他的忠貞愛國。

探幽溯源說端午

說到屈原,這位放在泱泱五千年華夏曆史長河中也足夠閃爍傳奇的人物,頭銜已經令人震服。楚國左徒、三閭大夫、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

探幽溯源說端午

首先,屈原是一位政治家,官至左徒(相當於左丞相,堪比現在的國家第一副總理),兼管內政外交大事。其次,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妥妥的王室宗親。而最後讓屈原名垂千古的是最後一個身份,詩人。他創作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與《詩經》並稱“風騷”,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

探幽溯源說端午

屈原出身王族、官至左徒、以身殉國、詩章傳世,悲情的殉國賦予了他更富有傳奇性的人生,偉大愛國詩人的形象世世代代流傳於百姓心中,形成了體現華夏風骨的端午節文化習俗。

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屈原的說法雖然眾所周知,但是傳統節日在起源和發展傳播的過程中,往往結合當地的人文風俗,呈現各具特色的傳奇故事。關於端午節起源的爭論一直存在,除了屈原說還有其他幾種觀點。

一是龍圖騰崇拜說。認為端午節是吳越民族舉行龍圖騰崇拜舉行的活動,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與《端午的歷史教育》論文中考證認為:古代的越民族是以龍為圖騰的,為表示他們“龍子”的身份,他們不僅有“斷髮文身”的風俗,而且在每年五月五日這天舉行一場盛大的圖騰祭祀。其中一項活動就是在急鼓聲中乘坐刻畫成龍形的獨木舟,在水面上做競渡的遊戲,這邊是“划龍舟”習俗的由來。此說頗有一定的科學性。

探幽溯源說端午

二是鎮妖辟邪說。古人把五月五日當做“惡月”、“惡日”進行驅邪避惡之日,這在北方地區流傳更甚。人們在這一天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邪,甚至連“端五”都改稱為“端午”。

探幽溯源說端午

三是紀念伍子胥、介子推、孝女曹娥等歷史人物說。這幾種說法都呈現一定的地域性。紀念伍子胥流行於江浙一帶,介子推則在北方特別是山西一帶備受推崇,紀念曹娥則是會稽一帶的風俗。

發展到如今的端午節風俗已經呈現出南北融合性,流行的風俗也包含了各地的特色。而紀念屈原成為民眾接受度更廣的歷史人物,也與屈原的歷史性的文學影響力、愛國情懷普適性息息相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