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紅茶 綠茶 烏龍茶 江南老茶客 江南老茶客 2017-08-30

六大茶類

紅茶

綠茶

白茶

黃茶

黑茶

烏龍茶

再加工茶

花茶

緊壓茶

萃取茶

六大茶類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紅茶

紅茶是一種經過萎凋、揉捻、發酵、乾燥等工藝處理的茶葉,特別是經過發酵工藝,使茶葉的內含成份發生了一系列的生物化學變化,構成了紅茶紅湯紅葉的品質特色。由於發酵後綠葉變紅葉,故稱紅茶,又稱發酵茶。紅茶的品質風格與綠茶迥然不同,綠茶以保持天然綠色為貴,而紅茶則以紅豔為上。紅茶是當前世界上產量最多、銷路最廣、銷量最大的一種茶類。我國紅茶按製法和產品品質不同,分為工夫紅茶、小種紅茶和紅碎茶三類。

一、 小種紅茶:是福建特有的一種紅茶。小種紅茶加工過程中採用純松木明火熏製,使茶葉增添了濃烈的松煙香,這是小種紅茶與工夫紅茶最明顯的區別。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二、工夫紅茶:工夫紅茶為我國特有的傳統產品,以做工精細而得名。工夫紅茶在製作過程中很講究的形狀和色、香、味,特別要求條索緊卷完整、勻稱,色澤烏黑潤澤,湯色紅豔明淨,香氣濃純,滋味甘醇,葉底嫩勻。主要產地是安徽、雲南、福建、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市。

1、雲南滇紅 產於滇西南雲南大葉種茶樹分佈區,主產於鳳慶,渤海等縣。其外形條索緊結,鋒苗秀麗,金毫閃爍;內質湯色紅豔,香馨味醇,葉底紅亮,取名"金芽茶"。其製作工藝流程:鮮葉(攤青葉)-擠揉、成型-通氣發酵-毛火-解塊、篩分、散熱-足火-冷卻-毛茶。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2、安徽祁紅 是祁門工夫紅茶的簡稱,主要產於安徽的祁門縣,是工夫紅茶中的珍品。外形條索緊細,鋒苗挺秀,色澤烏潤,湯色紅豔透明,滋潤鮮醇爽口,尤以香氣高超,獨具一格,還有蜜糖香,又似蘊藏蘋果香,非其他紅茶所能比,國外贊為"祁門香",被列為與印度的大吉嶺和斯里蘭卡的烏伐齊名的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之首。其製作工藝流程:萎凋-揉捻-發酵-烘乾。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3、廣東英紅茶 產於英德市境內,故簡稱"英紅"。其外形顆粒緊結重實,色澤烏潤,細嫩勻整,金毫顯露;內質香氣鮮醇濃郁,滋味濃厚明亮,金圈明顯,葉底柔軟紅豔。其製作工藝流程:偏輕萎凋、重揉快切、適度發酵和快速烘乾的工藝。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4、廣東荔枝紅茶 為條形荔枝香味型紅茶。其外形條索緊結細直,色澤烏潤,內質香氣芬芳,滋味鮮爽香甜,湯色紅亮,有荔枝風味。其製作工藝流程:採用優良品種荔枝和優質紅茶條,通過科學方法和特殊工藝技術,促使優質紅條茶,吸取荔枝果汁液的香味,製成荔枝紅茶成品。

5、寧紅 主產於江西修水縣,是我國最早的工夫紅茶珍品之一,始於清代中葉。其外型緊細多毫,鋒苗畢露,烏黑油潤,鮮嫩濃郁,鮮醇爽口,柔嫩多芽,湯色紅豔。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6、九曲紅梅 主產於杭州市郊。其條索細緊,色澤烏潤,香高味醇,湯色紅豔,葉底紅明。其製作工藝流程:萎凋-揉捻-發酵-烘焙。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6、政和工夫 產於福建政和縣,是福建三大工夫紅茶中最具高山茶品質特徵的一種條形茶。外形勻稱,毫心顯露,香味具佳。其製作工藝流程:按工夫紅茶初制方法,製成小葉形的原料茶,然後大葉種、小葉種原料茶分別精緻,通過一定規格的篩孔,提尖分級,再依據質量標準,將大茶、小茶分別加工成型,按一定比例拼配成各級政和工夫。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三、紅碎茶 是十九世紀末由我國工夫紅茶製造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品類。產品形狀顆粒緊細,色澤烏黑或帶褐色,口味具有"濃、鮮、強"的特點,湯色深紅,適宜於加糖、牛奶和檸檬等飲用。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1、 南川紅碎茶 產於南川市大觀、鳴玉、水江、南平等地。其外形顆粒緊結重實,色澤烏潤,內質香氣鮮深持久,滋味深強鮮爽,湯色紅豔明亮,葉底紅葉嫩勻。製作工藝流程:鮮葉萎凋-揉捻-揉切-抖篩(篩面反覆揉切、篩分)-發酵-乾燥。

2、百色紅碎茶 產於廣西百色地域。其外形烏黑,顆粒緊結,湯色紅潤,滋味濃強鮮爽,香氣高,中和性好。其製作工藝流程:提高鮮葉嫩度,到適度偏輕萎凋,強烈快速揉切,控溫控溼發酵,及時乾燥。

綠茶

綠茶是我國產量最多的一類茶葉,全國19個產茶省(區)都生產綠茶,我國綠茶花色品種居世界之首,綠茶貿易量佔世界茶葉市場綠茶貿易量的70%。綠茶的基本工藝流程分殺青、揉捻、乾燥三個步驟。殺青方式有加熱殺青和熱蒸汽殺青兩種,以蒸汽殺青製成的綠茶稱"蒸青綠茶"。乾燥依最終乾燥方式不同有炒幹、烘乾和晒乾之別,分別稱"炒青"、"烘青"、"蒸青"、"晒青"。

一、 炒青:炒青是我國綠茶中的大宗產品,製法大體是:高溫殺青、揉捻、復炒或烘焙至幹。以形狀分,包括長炒青、圓炒青、扁炒青。

1、西湖龍井 產於杭州西子湖畔。歷史上有獅、龍、雲、虎、梅五個字號,其中以獅峰龍井最佳。其色綠中顯黃,呈糙米色,香氣高銳持久,滋味鮮醇。龍井茶色澤翠綠,外形扁平光滑,形似"碗釘"。素以"色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著稱於世。炒制工藝有抓、抖、搭、拓、捺、推、扣、甩、磨、壓等十大手法。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2、千島玉葉 產於淳安縣千島湖畔。外形扁平挺直,綠翠露毫,內質清香持久,湯色綠亮,滋味濃醇帶甘,葉底嫩綠成朵。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3、平水珠茶 產於浙江紹興市附近,因集中在平水鎮加工,故在國際市場上稱"平水珠茶"。珠茶外形圓緊,呈顆粒狀,身骨重實,宛如珍珠,故稱珠茶。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4、江山綠牡丹 產於浙江江山仙霞山麓。葉色翠綠,白毫微露,葉張厚實,內含物豐富。其製作工藝流程:攤放-殺青-揉捻-乾燥。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5、峨眉竹葉青 產於四川省峨眉山。外形扁平,兩頭尖細,形似竹葉,質香氣高鮮,湯色清明,滋味濃醇,葉底嫩綠勻齊。其製作工藝流程:攤青-殺青-做形-攤涼-分篩、輝鍋-貯存。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6、大佛龍井 產於浙江新昌,該茶外形扁平光滑,尖削挺直,色澤綠翠勻潤,香氣持久,略帶蘭花香,滋味鮮爽甘醇,湯色杏綠明亮,葉底細嫩成朵。其製作工藝流程:攤放-殺青-攤涼-輝幹-分篩整形。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7、老竹大方 產於安徽省歙縣,相傳為僧人大方始創於歙縣老竹嶺,故名。外形扁平勻齊,色澤稍暗,滿披金毫,有板栗香,滋味醇厚,葉底嫩勻,芽葉肥壯。其製作工藝流程:殺青-揉捻-做坯-輝鍋。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8、松蘿茶 產於安徽休寧縣松蘿山。條索緊卷勻壯,色澤綠潤,香氣高爽,滋味濃厚,帶有橄欖香味,湯色綠明,葉底綠嫩。其製作工藝流程:炒-揉-炒。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9、狗牯腦 產於江西遂川縣的狗牯腦山,因形似狗頭而得名。1915年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榮獲金質獎章。該茶條索圓緊,芽嫩多毫,香氣帶蘭草花香,滋味醇厚,飲後回甘,湯色明淨。其製作工藝流程:揀青-殺青-揉捻-整形-烘焙-炒幹。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10、屯綠 產於安徽休寧縣、歙縣、祁門縣等地。創制於清嘉道年間,由松蘿茶精加工而來。屯綠以葉綠、湯清、香醇、味厚的優良品質風格著稱,曰"屯綠四絕"。其製作工藝流程:炒-揉-炒。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二、 烘青:鮮葉經過殺青、揉捻,而後烘乾的綠茶稱為烘青。其外形條索完整,白毫顯露,色澤綠潤,沖泡後茶湯香氣清鮮,滋味鮮醇,葉底嫩綠明亮。依原料老嫩和製作工藝不同分為普通烘青和細嫩烘青兩類。

1、徑山茶 於唐代首創,產於浙江徑山一帶。外形細緊,苗秀多毫,內質有獨特的蘭花香且持久,湯色綠明,滋味鮮醇。其工藝流程:殺青-揉捻-烘焙-封藏。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2、湧溪火青 於唐代首創,產於浙江徑山一帶。外形細緊,苗秀多毫,內質有獨特的蘭花香且持久,湯色綠明,滋味鮮醇。其工藝流程:殺青-揉捻-烘焙-封藏。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3、六安瓜片 於唐代首創,產於浙江徑山一帶。外形細緊,苗秀多毫,內質有獨特的蘭花香且持久,湯色綠明,滋味鮮醇。其工藝流程:殺青-揉捻-烘焙-封藏。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4、天目青頂 產於浙江臨安縣天目山。早在明代已被列為貢品。外形條索緊結,芽毫顯露,色澤深綠,油潤有光,清香持久,湯色明亮,葉底成朵。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5、臨海蟠毫 為創新名茶,產於臨海市。其外形似螺花捲曲,銀毫滿披;沖泡時白毫上下翻滾,似雪花飛舞,而後芽頭鼎立;湯色嫩綠明亮,葉底大小均勻,芽葉肥壯成朵,聞之清香持久,飲之慄香甘醇。其製作工藝流程:殺青-攤涼-理條-造型初幹-烘乾。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6、安吉白茶 產於浙江安吉縣。因色膩如脂滑如玉而得名。外形扁平挺直,香高持久,滋味鮮爽,湯色明亮,葉底成朵。其工藝流程:殺青-清風-壓片-初烘-復烘。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7、雪水雲綠 為新創名茶,產於桐廬縣。其外形緊直略扁,芽鋒顯露,色澤嫩綠,清香高銳,滋味鮮醇,湯色清澈明亮、葉底嫩勻完整、綠亮。其製作工藝流程:殺青-初焙-整形-復烘-分級。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8、顧渚紫筍 產於浙江省長興縣顧渚山,是歷史上著名的貢茶。該茶系半炒烘類型,外形緊結,香氣馥郁,湯色清澈,茶味鮮醇,回味甘甜。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9、開化龍頂 產於浙江西部,龍頂茶形美、色綠,色形互補。外形緊直挺秀,芽葉烘青-炒三青-烘乾。成朵勻齊,滋味鮮醇甘爽,湯色杏綠清澈。其工藝流程為:攤青-殺青-揉捻-烘乾。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10、碧螺春 亦稱"嚇煞人香"。產於江蘇太湖的洞庭山一帶的螺形炒青綠茶,因碧螺峰所產的茶葉品質絕佳而得名。碧螺春是採摘清明前初展的芽苞精製而成。成茶形狀捲曲如螺,茸毛遍佈,銀綠隱翠。其製作工藝:殺青-揉捻-搓團顯毫-文火烘乾。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11、黃山毛峰 該茶為歷史名茶,創於清光緒年間。產於安徽省黃山風景區一帶。形似雀舌,色如象牙,清香高長,湯色清澈,滋味鮮濃,葉底嫩黃,肥壯成朵。其製作工藝流程:殺青-揉捻-烘焙。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12、太平猴魁 產於黃山區、龍門一帶,創造於清末。外形兩葉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隱伏,有"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卷邊"之稱,葉色蒼綠勻潤,葉脈綠中隱紅,俗稱"紅絲線"。滋味醇厚回甘,香氣有獨特的"猴韻"。其製作工藝流程:殺青-烘乾。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13、敬亭綠雪 產於安徽省宣城縣敬亭山一帶。形似雀舌,色澤翠綠,身披白毫,清香高長,湯色清澈,滋味鮮濃,葉底嫩綠,肥壯成朵。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14、舒城蘭花 產於安徽舒城縣。外形條索細卷呈彎鉤狀,芽葉成朵,蘭花香型,湯色泛淺金黃色光澤,沖泡時形似蘭花綻開。其製作工藝流程:殺青-揉捻-烘乾。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15、南京雨花茶 1958年為紀念革命先烈而創制,產於南京中山陵園、雨花臺烈士陵園。該茶在綠茶中獨成一格,在我國眾多的名茶中也屬珍品。其外形尤似松針,條索緊細圓直,鋒苗挺秀,色澤翠綠,白毫顯露,香氣濃郁,滋味鮮醇,湯色綠而清。其製作工藝流程:殺青-搓條-篩分-烘焙。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16、高橋銀峰 產於湖南長沙。外形條索細微卷曲,滿披茸毛,色澤翠綠,香氣持久,湯色清亮,滋味鮮醇,葉底嫩綠明亮. 其製作工藝流程:攤青-殺青-清風-初揉-初幹做條-提毫-攤涼-烘焙-攤涼。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17、車雲山毛尖 創制於民國年間,產於隨州市北部車雲山一帶。該茶外形緊細直圓,鋒毫顯露,內質香氣清高,具濃厚熟板栗香味,滋味醇厚甘爽,湯色嫩黃,清澈明亮,葉底嫩綠柔軟。其製作工藝流程:生鍋-熟鍋-趕條-理條-烘焙-揀剔、包裝。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18、都勻毛尖 產於貴州省都勻縣。其特點為"三綠透三黃",即幹茶色澤綠中帶黃,湯色綠中透黃,葉底綠中顯黃。外形條索緊結纖細捲曲、披毫,色綠,香清,味濃,葉底勻整明亮。其工藝流程:薄攤-殺青-輕揉-做形提毫-烘乾。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19、信陽毛尖 產於河南信陽縣。外形細、緊、直,多白毫;內質清香,湯綠味濃。其工藝流程為:攤涼-生鍋-熟鍋-初烘-攤涼-復烘-揀剔-包裝。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20、桂平西山茶 產於廣西桂平縣的西山。條索緊結,纖細勻整,呈龍捲狀,黛綠銀尖,茸毫蓋峰梢,幽香持久,滋味醇和鮮爽,湯色碧綠,葉底明亮。其工藝流程:攤青-殺青-炒揉-炒條-烘焙-復烘。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三、晒青是綠茶類中用日光晒乾的茶,主要作為沱茶、緊茶、餅茶、方茶、康磚等緊壓茶的原料。主產地是雲南、四川、貴州、廣西、湖北、陝西等省。

滇青(dian-qing):產於雲南、四川、陝西等省。其品質特徵:外形條索粗壯肥碩,白毫顯露,色澤深綠油潤,香氣濃醇,富有收斂性沖泡。湯色明亮,葉底肥厚。

四、蒸青茶以高溫蒸汽將茶鮮葉殺青,而後揉捻、乾燥而成。有"色綠、湯綠、葉綠"的三綠特點,色翠誘人。

1、恩施玉露茶 產於湖北省恩施市東郊五峰山。沿用唐代的蒸氣殺青方法,是我國目前保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傳統蒸青綠茶。其相傳創於清康熙年間。外形條索緊圓光滑、纖細挺直如針,色澤蒼翠綠潤,被譽為“松針”。懸浮杯中,繼而沉降杯底,平伏完整,湯色嫩綠明亮,如玉如露,香氣清爽,滋味醇和。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白茶

白茶屬輕發酵茶,基本工藝過程分為萎凋、晒乾或烘乾。主產於福建省。白茶常選用芽葉上白茸毛多的品種,製成的成品茶滿披白毫,銀白素雅,湯色清淡,味鮮醇。白茶因採用原料不同,分芽茶與葉茶兩類。

1、白毫銀針 又名白毫,為歷史名茶。產於建陽市、政和縣、福鼎市、松溪縣。其外形芽壯肥碩顯毫,形挺直似針,毫白如銀,色澤銀灰,熠熠閃光。湯色杏黃,滋味醇厚回甘,毫香新鮮,開湯後,芽尖向上,茶芽徐徐下落,豎立於水中,慢慢下沉至杯底,條條挺立,上下交錯,望之酷似石鐘乳,頗為壯觀。其製作工藝流程:剝針-萎凋-乾燥-烘乾-晒乾。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2、白牡丹 產於福建福鼎、政和等地。其外形肥壯,芽葉連枝,葉緣垂卷,葉態自然,葉色灰綠,夾似銀白毫心,呈"抱心形"。滋味清醇微甜,毫香鮮嫩持久,湯色杏黃明亮,葉底嫩勻完整,葉脈微紅,佈於綠葉之中, 有"紅裝素裹"之譽。其製作工藝流程:室內自然萎凋-並篩-乾燥-焙籠烘焙-機械烘焙-加溫萎凋-揀剔。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黃茶

黃茶的品質特點是"黃湯黃葉",這是製茶過程中進行悶黃的結果。黃茶依原料芽葉的嫩度和大小可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

1、君山銀針 產於洞庭湖君山茶場,首創於唐代。其品質可稱色、香、味、形俱佳,世稱"四美",芽頭茁壯挺直,大小長短均勻,白毫完整鮮亮,芽頭金黃,享有"金鑲玉"的美稱。內質香氣清鬱,滋味甘甜醇和,葉底黃亮勻齊,茸毛清晰,間有小氣泡點綴芽尖,美其名曰"雀舌含珠"。其製作工藝流程:攤青-殺青-攤涼-初烘-攤涼-初包發酵-復烘-攤涼-復包發酵-足火-揀選。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2、蒙頂黃芽 產於四川蒙山。外形扁平挺直,嫩黃油潤,全芽披毫。內質甜香濃郁,湯黃明亮,味甘而醇,葉底全芽黃亮。其製作工藝流程:採摘-殺青-初包-二炒-復包-三炒-攤放-整形提毫-烘焙-包裝。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3、霍山黃芽 產於安徽西部大別山區的霍山縣,其作為貢品有詳細文史資料記載始於明代。,外形似雀舌,葉色綠潤泛黃,芽葉細嫩多毫,湯色綠稍黃明亮,香氣清幽,葉底黃綠嫩勻,滋味濃厚鮮醇回甘。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4、溫州黃湯茶 產於浙江溫州地區,其香氣清芬高銳,茶葉鮮醇爽口,湯色橙黃鮮明,芽葉細嫩,色澤黃綠而多毫,條形細緊。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5、莫幹黃芽茶 產於浙江湖州市德清縣西部的莫干山。其外形細嫩,芽壯毫顯,色澤嫩黃油潤,芳香幽雅,葉底明亮成朵,滋味鮮爽,湯色嫩黃。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黑茶

黑茶的基本工藝流程是殺青、揉捻、渥堆、乾燥。原料一般較粗老,製造過程中往往堆積渥堆時間較長,因而葉色油黑。主要供邊區少數民族飲用,又稱邊銷茶。

1、蒼梧六堡茶:清嘉慶年間就列為全國名茶,原產於蒼梧縣六堡鄉一帶。其色澤黑褐光潤,特耐沖泡,葉底紅褐色,湯色紅濃似琥珀,醇和甘爽,滑潤可口,有檳榔味,越陳越好,港商常以"陳六堡","不計年"做商標。其製作工藝流程:初制工藝為殺青-揉捻-渥堆-復揉-乾燥。複製工藝為過篩整形-揀梗揀片-拼堆-冷發酵-烘乾-上蒸-踩簍-涼置成化。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2、普洱茶 為歷史名茶,產於滇西南茶區,主產區位於西雙版納和思茅所瞎地區。其散茶條索粗壯,肥大完整,色澤褐紅,(俗稱"豬肝色")或帶有灰白色;緊壓茶外形端正,勻整,鬆緊適度,湯色紅濃明亮,香氣獨特,葉底褐紅色,滋味醇厚回甜。其製作工藝流程:以雲南大葉種青毛茶的中低檔茶為原料,經毛茶付制、後發酵、篩制、揀剔、拼堆包裝,加工成散茶,再經蒸壓塑形而成各種緊壓茶。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3、沱茶 產於雲南下關、勐海、鳳慶、昆明等地,以下關沱茶品質最好。由明代的“普洱團茶”和清代的“女兒茶”演變而來。其外形狀似碗臼狀,下有一凹窩,像一個壓縮了的燕窩,外徑8.3釐米,高4.3釐米,每個重量100克.外形緊結端正,色澤烏潤 ,外披白毫,香氣馥郁清香,湯色橙黃明亮,滋味醇爽回甜。有提神醒酒、明目清心、解渴利尿、除膩消食之功能,還有止胃出血、止腹脹、止頭痛等療效。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烏龍茶

烏龍茶主產於福建、廣東和臺灣三省,其加工採用特殊的萎凋和做青的工藝,又應用綠茶的殺青工藝,是一種半發酵茶。成茶品質風味介於紅茶和綠茶之間,既有紅茶的甜醇,又有綠茶的清香,素有"綠葉紅鑲邊"的美譽。品飲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

福建烏龍

1、武夷巖茶 為歷史名茶,創制於明代。武夷巖茶為烏龍茶之上品,總的品質特點為:味甘澤而香馥郁,去綠茶之苦,無紅茶之澀,性和不寒,久藏不壞。香久益清,味久益醇,葉緣硃紅,葉底軟亮,具有綠葉紅鑲邊的特徵。茶湯金黃或橙黃,清澈豔麗。巖茶首重"巖韻";香氣馥郁具幽蘭之勝,銳則濃長,清則幽遠,味濃醇厚,鮮滑回甘,即所謂"品具巖骨花香"。其製作工藝流程:焙制-萎凋-室外萎凋-室內萎凋-加溫萎凋-涼青-手工做青-機械做青-殺青-揉捻-初烘-涼索-烘乾。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2、安溪鐵觀音 為歷史名茶,創制於清乾隆年間。產於安溪。其外形緊結,,成茶色澤鮮潤,富光澤,內質香氣清幽細長,勝似幽蘭花香。湯色金黃明亮,飲之齒頰留香,甘潤生津,香味具有獨特的風格,俗稱"觀音韻"。其製作工藝流程:攤青-晒青-晾青-搖青-炒青-揉捻-初烘-初包揉-復烘-復包揉-足幹。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3、閩北水仙 為歷史名茶,創制於清代光緒年間。產於閩北建甌市、建陽市等縣,又名南路水仙、南雅水仙。其外形要求茶條先端扭結,條索帶曲或彎形,中部以下至近柄處,部分葉色暗綠並顯現白點。色澤油潤暗沙綠,近似青蛙皮。俗稱"蜻蜓頭,青蛙腿"。茶湯香氣濃郁芬芳,頗似蘭花的愉快香氣。滋味醇厚鮮爽,有回甘味,湯色清澈橙黃,葉底勻整,肥軟亮,葉緣部位有硃砂紅邊或紅點,俗稱"青底紅邊"。其製作工藝流程:萎凋-搖青-殺青-揉捻-烘乾。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4、安溪黃金桂 為歷史名茶,創制於清代,原產於安溪縣。其外形條索緊結捲曲,色澤黃綠油潤,細秀勻整美觀。內質香氣高強清長,香型優雅,有"露在其外"之感,俗稱"透天香",滋味清醇鮮爽,湯色金黃明亮,葉底柔軟黃綠明亮,紅邊鮮亮。其製作工藝流程:攤青-炒青-做青-揉焙-足幹。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5、大紅袍 產於武夷山。其外形條緊色澤綠褐鮮潤,湯色橙黃,葉底紅綠相間,香氣馥郁,具幽蘭之勝,耐沖泡。其製作工藝流程:晒青-晾青-做青-炒青-初揉-復炒-復揉-走水焙-揀剔-攤晾-復焙-補火。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廣東烏龍

1、鳳凰單叢茶 為歷史名茶,始創於明代。產自潮州市潮安縣鳳凰山。其外形挺直肥碩油潤,自然花香,濃郁、甘醇、爽口、回甘,特殊山韻蜜味的滋味。湯色橙黃清澈明亮,葉底青蒂綠腹紅鑲邊,極耐沖泡。其製作工藝流程:晒青-涼青-碰青-殺青-揉捻-乾燥.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2、嶺頭單叢茶 產於饒平縣嶺頭村。其外形緊結尚直,色澤黃褐色油潤。內質自然花蜜香氣清高持久,滋味醇爽回甘力強,湯色橙黃清澈明亮,葉底黃綠腹朱邊,柔軟明亮。其製作工藝流程:晒青-做青-殺青-揉捻-烘乾。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臺灣烏龍

1、凍頂茶 產於南投縣鹿谷鄉。其外形半球形,條索緊結,外觀顏色墨綠帶油光,香氣清香撲鼻,滋味濃厚新鮮,入口生津富活性,落喉甘滑韻味強,而水色蜜黃、澄清、明亮、水底光為其特徵。製作工藝流程:日光萎凋-室內萎凋(靜置與攪拌)-殺青-揉捻-解塊-乾燥-整形。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2、文山包種茶 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以"香、濃、醇、韻、美"五大特色馳名中外。因生產地區是在文山而名之為"文山包種茶"。形狀以條索緊結,葉尖自然彎曲,幼枝心芽連理,茶條成青蛙皮稍微青翠的色澤。幹茶有如素蘭花香,開湯之後,香氣幽雅清香,有如鮮花之新鮮感,入口不苦不澀,十分甘醇,到喉嚨令人覺得甘潤舒暢。其製作工藝流程:日光萎凋-室內萎凋-炒青-揉捻-解塊-乾燥-焙火(再火)。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3、臺灣烏龍茶 臺灣歷史名茶。其外形茶芽肥壯,白毫顯,茶條較短,含紅、黃、白、青、褐五色,鮮豔絢麗。湯色呈琥珀色般的橙紅色,葉底淡褐,葉面泛紅,葉基部呈淡綠,葉片完整,芽葉連枝。其製作工藝流程:採青-日光萎凋-室內萎凋-做青-殺青-揉捻-解塊-乾燥-篩撿-烘焙-成品。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再加工茶

花茶

花茶:用茶葉和香花進行拼和窨制,使茶葉吸收花香而製成的香茶,亦稱薰花茶。飲之既滋味醇厚又香氣芬芳。主要產區有福建、江蘇、浙江、安徽、四川、廣東等地。

1、茉莉花茶 創制於明清年間,產於福建省福州,屬再加工茶類。其窨製程序:茶坯處理、鮮花養護、茶花拌和、靜置窨花、通花續窨、起花、烘焙、提花、勻堆裝箱等十幾道工序。其品種有東風、靈芝、銀毫、峨眉、鳳眉、秀眉、雀舌眉、明前綠等。其品質特點:花香濃郁鮮靈持久;滋味醇厚;湯色黃綠明亮;耐泡。高檔品種三泡仍香顯味濃。

2、珠蘭花茶

3、玫瑰花茶

4、玳玳花茶 以玳玳花為窨花主要原料,為花茶家族中的新秀,暢銷 茶於華北、東北和江浙一帶。

緊壓茶

緊壓茶 以黑茶、綠茶、紅茶的毛茶為原料,經再加工、蒸壓成一定形狀而製成的茶葉稱緊壓茶。

1、沱茶 屬於緊壓茶類,產於滇西南茶區。外形要求碗口端正、緊結光滑、白毫顯露。其製作工藝流程:毛茶原料-篩分-風選-揀剔-拼堆-半成品。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2、竹筒茶 為歷史名茶,產於勐海縣和廣南縣。採用雲南大葉種晒青原料加工而成。其加工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將經過殺青、揉捻後的鮮葉築於新鮮嫩甜的竹筒內,以文火烤乾,剖開後竹筒取出,即成竹筒茶。另一種是將一級晒青毛茶放入底層裝有糯米的小飯甑內蒸軟後,再築於竹筒內,以文火烤乾即成。竹筒茶形似圓柱,白毫顯露,湯色黃綠明亮,具有竹葉的清香,味美爽口。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3、 茯磚茶 產於湖南省益陽茶廠。外型為小圓片 ,每片重量為5克。特製茯磚茶以三級黑毛茶原料為主,其加工過程,分四大工序:原料處理--壓制定型--發花乾燥--檢驗包裝。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4、青磚茶 產於湖北咸寧地區,以老青茶為原料。湯色橙黃,香氣獨特,味濃郁甘醇。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茶百科|中國茶葉分類大綱

5、康磚茶

萃取茶

萃取茶:以成品茶或半成品茶為原料,用熱水萃取茶葉中的可溶物,過濾棄去茶渣,獲得的茶汁,經濃縮或乾燥,製備成固態或液態茶稱萃取茶。

1、速溶茶

2、濃縮茶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honghong999888777)原創,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與懂茶妹交流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