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珍品11——武夷山大紅袍

大紅袍 武夷巖茶 茶樹 東玖茗茶 2017-05-01

一、武夷山大紅袍歷史

武夷山大紅袍是福建省武夷巖茶(烏龍茶)中的名叢珍品,產於福建崇安東南部的武夷山。武夷山大紅袍是武夷巖茶的代表,武夷巖茶的茶王。

武夷山栽種的茶樹,品種繁多,有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四大名樅”。

以茶生長環境命名的不見天、金鎖匙

以茶樹形狀命名的醉海棠、醉洞賓、釣金龜、鳳尾草等;

以茶樹葉形命名的瓜子金、金錢、竹絲、金柳條、倒葉柳等。

“大紅袍”名樅茶樹,生長在武夷山九龍窠高巖峭壁上,巖壁上至今仍保留著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紅袍”石刻,這裡日照短,多反射光,晝夜溫差大,巖頂終年有細泉浸潤流滴。這種特殊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大紅袍的特異品質,大紅袍茶樹現有6株,都是灌木茶叢,葉質較厚,芽頭微微泛紅,陽光照射茶樹和岩石時,巖光反射,紅燦燦十分顯目。

“大紅袍”茶樹現經武夷山市茶葉研究所的試驗,採取無性繁殖的技術已獲成功。經繁育種植,已能批量生產。“大紅袍”茶的採製技術與其他巖茶相類似,只不過更加精細而已,每年春天,市面上的大紅袍身價不菲,卻大多是經過多次再移植和培育的茶樹。

二、武夷山大紅袍特性

武夷山大紅袍是植株灌木型,樹冠半披張,權高可達2米以上,主幹尚明顯,分枝較密,葉梢向上斜生長,葉一般在6-7cm,長者可達10-11cm;寬一般3cm左右,中葉型,近闊橢圓形,先端鈍略下垂、葉緣略向面、葉綠光亮,葉肉稍厚微隆質脆、葉尚淺尚明27-28對,葉脈7-9對,花型尚大,直徑3cm左右,花瓣6片,萼片5片、花絲稀疏稍長,高低不齊,二倍體,茶果中等。嫩芽梢尚壯,深綠微紫,夏梢葉更顯帶紅毫尚顯,萌芽、開採期比肉桂品種遲,一般在5月10日左右(緩冬年份)。

大紅袍的精製主要流程包括:毛茶→初揀→分篩→復揀→風選→初焙→勻堆→揀雜裝箱。

武夷山大紅袍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後湯色橙黃明亮,葉片紅綠相間,典型的葉片有綠葉紅鑲邊之美感。大紅袍品質最突出之處是香氣馥郁有蘭花香,香高而持久,“巖韻”明顯。大紅袍很耐沖泡,沖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飲“大紅袍”茶,必須按“工夫茶”小壺小杯細品慢飲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嚐到巖茶之顛的韻味。

三、武夷山大紅袍鑑別

一看

看茶葉的外形:大紅袍是武夷山最傳統烏龍茶的代表,武夷山可以說是烏龍茶的發源地(有據可查)烏龍茶得名於烏黑呈龍形故稱烏龍.所以大紅袍必須是烏黑呈龍形的單葉條索形茶.如果是其他外形的可以確定為非大紅袍。

二聞

福建烏龍有南烏龍(鐵觀音)與北烏龍(武夷巖茶)之說,大紅袍做為北烏龍的代表是傳統茶的代言,屬於熟香茶。培火相對較足,初聞茶有炭火茶及茶葉的自然幹香。火香味較足。不應有其他的雜味,香味有人說大紅袍具有明顯的桂花香.這是一個錯誤的說法,香氣過重過於明顯的茶就不是大紅袍了,大紅袍自古以來就是以水以韻得名,而不是以香得名的。

三品飲

品飲大紅袍是要有95度以上的開水沖泡,大紅袍湯色呈褐黃色,湯色透亮較重。這與茶的培火有關。入口有微苦而餘味足,重韻味和回甘,但絕不可以是入口就非常的香甜。久泡亦無苦澀味,且可以多次沖泡有十泡有餘韻之說。

茶中珍品11——武夷山大紅袍

茶中珍品11——武夷山大紅袍

茶中珍品11——武夷山大紅袍

茶中珍品11——武夷山大紅袍

茶中珍品11——武夷山大紅袍

茶中珍品11——武夷山大紅袍

茶中珍品11——武夷山大紅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