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營養五步法,教你“餵養”出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

不完美媽媽 德國 卡爾·雅斯培 暗香情感屋 2019-07-09
心理營養五步法,教你“餵養”出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

“心理營養”這一名詞,是由著名薩提亞親子婚戀專家、美國心理輔導學博士林文采博士提出的教育概念。

林文采博士認為,專注改變孩子的“偏差行為”,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因為往往過不了多久,第二個偏差行為又會出現。

要想徹底解決這一問題,最根本的解決辦法,是要改善孩子和父母的關係。

一旦孩子和他的“重要他人”關係得到改善,孩子的行為就會漸漸好起來。孩子會變得更有朝氣,更快樂,目標也更明確。

那麼,如何用心理營養“餵養”出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

林文采博士認為,要給孩子五個方面的心理營養:

心理營養五步法,教你“餵養”出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

第一個心理營養:無條件的接納

林文采博士認為,剛出生的小寶寶,其實什麼都知道。只是他還不會說話,也不能自己尋找食物。

這個時候,父母就需要無條件的去接納自己的孩子。

這裡所說的接納,包括安慰寶寶的情緒、給予他食物。讓寶寶感受到來自爸爸媽媽無條件的愛。

建立這種信任的時間點,最好在寶寶出生後0~3個月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的寶寶非常脆弱,只能依賴爸爸媽媽。

如果爸爸媽媽無條件接納孩子,寶寶就會情緒穩定,不會用哭鬧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心理營養五步法,教你“餵養”出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

第二個心理營養:此時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生命是一個神奇的過程。

在我們看來,小小的嬰兒,根本就沒有感知力。做媽媽的,只要每天餵給他充足的奶水就行,完全不用考慮其他。

林文采博士卻認為,寶寶在0~3個月的時候,就會通過媽媽的情緒,判斷自己是不是媽媽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他會很滿足。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孩子終其一生,都會去尋覓本該由父母扮演的“重要他人”這一角色。

心理營養五步法,教你“餵養”出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

這一心理感知非常重要,會直接影響孩子的人格形成。

而後來扮演孩子生命中“重要他人”這一角色的,有可能是孩子的爺爺奶奶、老師、或者其他長輩,也有可能是男女朋友。

這會對孩子的人際交往產生困擾,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重視,從寶寶一生下來,就學會剋制自己的情緒,讓孩子感受到,他是爸爸媽媽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心理營養五步法,教你“餵養”出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

第三個心理營養:安全感

如果告訴你,寶寶從四個月開始,就進入生命中一個重要階段:想要和父母分離,成為一個獨立的人。你會不會覺得很可笑?

對沒有研究過親子教育的我們來說,當然覺得不可思議,但其實,從寶寶出生4個月開始,一直到3歲,是和爸爸或者媽媽剪斷心理臍帶的過程。

這個分離的過程如果沒有做好,孩子就永遠學不會獨立。

這個時候,第三個心理營養“安全感”就顯得尤為重要。

那麼,我們該如何給孩子提供“安全感”呢?

心理營養五步法,教你“餵養”出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

首先,媽媽情緒要穩定。

林文采博士認為,在建立安全感這件事上,媽媽的作用大過爸爸。如果媽媽經常處於焦慮的狀態,孩子就會缺乏安全感,這樣他就無法實現身體和心理上的真正獨立。

反之,如果媽媽情緒穩定,願意陪在孩子身邊,聽聽孩子內心的聲音,滿足他的需求,孩子就會從媽媽這裡獲取安全感。

安全感吸收越多的孩子,越容易實現和母親之間的分離。他會反覆嘗試分離、回來、再分離,再回來,直到成為真正獨立的個體。

心理營養五步法,教你“餵養”出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

其次,良好的夫妻關係。

我們常常產生一種錯覺,覺得小孩子什麼都不懂,大人當著他們的面吵架也沒有關係,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對物質的需求其實並不高,他們更希望看到的,是父母關係融洽,一家人其樂融融。

只有這樣,他們才會發自內心的開心,才能從家庭裡收穫安全感。

有安全感的孩子,不會患得患失,不會害怕和他人的分離。

心理營養五步法,教你“餵養”出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

第四個心理營養:肯定、讚美、認同

林文采博士認為,當孩子有了獨立意識之後,父母就需要給孩子第四個心理營養,既肯定、讚美和認同。

給予孩子肯定和讚美的這個人,最好是父親。

來自父親的誇獎,能讓孩子產生自信心,獲得內心真正的自我認同。

所以,別吝嗇對孩子說“你很棒,爸爸喜歡你!”

要知道,父親一句輕輕的讚美,就能讓孩子開心一輩子。

心理營養五步法,教你“餵養”出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

第五個心理營養:學習、認知、模範

約瑟夫·奇爾頓·皮爾斯博士說:身教大於言傳,我們必須去做我們想讓孩子們成為的那個人。

當孩子被父母無條件接納,又建立心理上的安全感,他就進入另一個心理需求階段。這一階段,也是最後一個心理營養餵養階段,即:學習、認知、模範階段。

這一階段,大概在孩子6~7歲的時候。

六七歲的孩子,好奇心越來越強,探索世界的範圍也越來越廣,但他們處理問題的能力卻有限。

這個時候,他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從父母這裡吸取經驗,去提高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

如果父母處事溫和有禮,孩子就會吸收父母積極的一面,也用同樣的態度去處理自己遇到的人生難題。如果父母脾氣暴躁,遇事衝動易怒,孩子就會重複父母的處理方式。

心理營養五步法,教你“餵養”出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

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教育孩子,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

《心理營養》這本書,對飽受育兒困擾的我來說,有很大的幫助,相信對於很多新手媽媽,也會有醍醐灌頂的作用。

最後,真心希望這本書,能解決大家育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讓孩子脆弱而茁壯的生命,在科學有據的育兒理論支持下,綻放出最耀眼的光彩。

EN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