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吃這種油!比砒霜還毒100倍,容易致癌!教你4招輕鬆辨別

癌症 烹飪技巧 腹瀉 心臟病 耕客鮮榨油 耕客鮮榨油 2017-08-27

你真幸運居然找到了這篇文章!點擊右上角,關注【耕客鮮榨油】每天為您推送一篇健康養生知識!

近年來,食物的安全問題日益受到大家的關注,而地溝油就其中危害極大的變質油。

地溝油,是城市下水道里悄悄流淌的垃圾。但是有些不良商家為了謀私利,用更少的成本賺取更多的利潤,就對地溝油進行簡單的加工(從大量食物垃圾裡撈取渾濁暗沉、略顯紅色的膏狀物,然後再經過過濾、加熱、沉澱、分離),使其變成人們飯桌上的“食用油”。

別再吃這種油!比砒霜還毒100倍,容易致癌!教你4招輕鬆辨別

這種被稱作“地溝油”的三無產品,表面上看與普通食用油差別不大,雖然它們的的主要成分也是甘油三酯,卻又比常規的食用油多了許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質。

“地溝油”是一種質量極差、極不衛生的非食用油。一旦食用“地溝油”,它會破壞人們的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的嚴重後果。所以“地溝油”是嚴禁用於食用油領域的。

但是,也確有一些不法商販受利益驅動而不顧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私自生產加工“地溝油”並作為食用油低價銷售給一些小餐館,給人們的身心都帶來極大傷害。因此“地溝油”這個名稱已經成為了對人們生活中帶來身體傷害的各類劣質油的代名詞。

別再吃這種油!比砒霜還毒100倍,容易致癌!教你4招輕鬆辨別

大致上,地溝油可分為三類:

一、狹義的地溝油,即將下水道中的油膩漂浮物或者將賓館、酒樓的剩飯、剩菜(通稱泔水)經過簡單加工、提煉出的油;

二、劣質豬肉、豬內臟、豬皮加工以及提煉後產出的油;

三、用於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數超過一定次數後,再被重複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後重新使用的油。

別再吃這種油!比砒霜還毒100倍,容易致癌!教你4招輕鬆辨別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長期食用地溝油對人體危害很大。

1、引起消化不良。人體一旦攝入含過多砷量的地溝油,會造成消化不良、頭痛、頭暈、失眠、乏力等症狀。

2、胃腸疾病:腹瀉、嘔吐。地溝油中大量的細菌等有害微生物一旦進入腸道,輕則引起腹瀉,重則噁心、嘔吐等。

3、鉛中毒。地溝油在回收加工過程中,容易受鉛等重金屬的汙染,吃進去可能會引起中毒性肝病、胃癌、腎癌等。

4、心臟病、癌症。地溝油的可怕之處,在於多次加熱和氧化後,營養消失殆盡,而有害的反式脂肪酸、飽和脂肪會持續增加。經常使用可能會導致脂肪肝、高血壓、高血脂等,甚至可能增加心臟病和多種癌症的風險。

別再吃這種油!比砒霜還毒100倍,容易致癌!教你4招輕鬆辨別

最快鑑別好油與地溝油的方法,就是感官辨別。

一,看油的通明度,看色澤。顏色發暗,對比混濁,且有沉澱物,低溫易凝結的可能是地溝油。快速檢測訣竅:一是在冰塊或冰棍上滴一滴油,油很快凝結並附著在冰上,這種油則很可能是地溝油。訣竅二是在玻璃上滴上一滴油,假如油流的非常慢,則可能是地溝油。

二,看透明度和色澤,顏色發暗,對比混濁,且有沉澱物的可能是地溝油。豆油呈黃色至橙黃色,而且明晰通明。

三,聞氣味:每種油都有各自不同的氣味。可以在手掌上滴一兩滴油,雙手合攏磨擦,發熱時細心聞其氣味。有臭味的,呈淡淡哈喇味的很可能即是地溝油。豆油有大豆固有的氣味。

四,嘗油:用筷子取一滴油,細心品嚐其滋味。有異味的油可能是地溝油,而且含地溝油的油炒菜不香,殘油渣呈黑炭狀。每種類型的好油都有它固有的滋味,但絕對無異味。

除了以上四個方法可以輕鬆辨別食用油,還有一些方法大家可以輕鬆避免受到地溝油的傷害:

別再吃這種油!比砒霜還毒100倍,容易致癌!教你4招輕鬆辨別

近年來地溝油問題頻繁見諸報端,那麼市民們該如何躲開地溝油的侵擾呢?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不要在農貿市場購買散裝油。散裝食用油是地溝油消瘦的主要渠道,應選擇大超市內的正規品牌。

2、儘量少在路邊攤裡吃飯,並且少點非常油膩的菜系,尤其是川、湘風味的小飯館長期就餐,以辣為主的餐館最容易出現地溝油。

3、變換用油品種。長期大量食用單一油種會導致某些脂肪酸攝入不夠或過量。應經常變換用油品種,有利於均衡吸收營養,同時也是規避吃到地溝油的好方法。

4、改變烹調方法,減少油的攝入。可選擇蒸、煮、燉、燜、水滑熘、涼拌、急火快炒等烹調方式,少吃油、吃好油能從源頭上減少地溝油產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