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大家曹穎甫治療痺症醫案分享

中醫 葛根湯 傷寒 甘草 中醫骨科筆記 2017-05-01

曹穎甫(1866年~1938年,名家達,字穎甫,一字尹孚,號鵬南,晚署拙巢老人,江蘇省江陰人。曹氏師承於傷寒學派黃氏,對《傷寒論》研究造詣頗深,主張以經方作為學習中醫的基礎,被譽為近代的經方大家。

經方大家曹穎甫治療痺症醫案分享

經方大家曹穎甫

曹氏十分重視中醫的傳承,其學生人數過百,其中秦伯未、章次公、姜佐景等均學承其術。所著醫書有《經方實驗錄》、《曹穎甫醫案》、《傷寒發微》、《金匱發微》等。在痺證的治療中,曹氏熟用經方原方,將古方的神奇功效發揮的淋滴盡致,打破了古方不能治今病的固見,實為當今我們學習經方運用的典範。


經方大家曹穎甫治療痺症醫案分享

葛根湯證

《經方實驗錄》載曹氏以葛根湯治項背痺案有二。

其一,封姓縫匠,感風寒症見惡寒,無汗,尋背脊之筋骨疼痛不能轉側,脈浮緊。曹氏認為惡寒無汗乃外邪侵襲皮毛,脈浮緊為麻黃湯證,而項背強痛則為邪氣侵及背輸經絡,治宜葛根湯;

其二,袁姓少年,於八月臥病四五日,昏不知人,形無寒熱,項背痛,不能自轉側,其脈右三部弦緊而浮,左三部不見浮象,按之則緊,追問其由,得知曾耽於酒色。曹氏分析,其雖為太陽傷寒,然左脈不類,究其緣由乃陰分不足,不能外應太陽,予用葛根湯治之,恐其陰液不足,遂令其藥中加粳米以養陰。曹氏認為,葛根湯乃治傷寒溫病之方,乃有津液內傷之故,患其證則口中渴,以“渴”辨之,由如手握南針也。

炙甘草湯證

《經方實驗錄》曹氏治唐某胸痺案,患者於秋曰應診,脈結代,心動悸,治以炙甘草湯原方五劑,患者心悸不再,脈結代漸稀,右脈尚未完全如常,又口中燥且氣短,平素便祕,不藥則難行,曹氏處以原方加大黃三錢。

又曹氏於章次公共診某庖丁案,患者病下利,脈結代,次公以炙甘草湯去麻仁治之,一劑利止脈和。曹氏認為,古方正確加減可治今病:“仲景原示人加減治法,而加減之藥味,要不必出經方之外”。於炙甘草湯證,認為心悸易驚恐,脈不耐按,頭眩,經事異常,夜間盜汗等諸症皆由血液不足,陰虛不能斂陽。炙甘草湯又名復脈湯,服之心血漸足,諸症皆愈。

歷節

曹氏治歷節案,耿某,全身肢節疼痛,腳痛,腿冷,午後潮熱,脈沉滑,治以桂枝芍藥知母湯。曹氏認為,歷節之證起於外感風邪,因治療不善,汗出不暢而致寒溼流注關節,脈呈遲滑。其治法:“微者用桂枝芍藥知母湯,其劇者宜烏頭湯。


友情提示:文中引用醫案素材來源於中醫方劑APP,希望獲得更多名家醫案,方解,請進入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中醫醫案”下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