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不寐多肝鬱氣滯,看中醫是怎麼治療的

翻來覆去睡不著覺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壓力的增加,現在的年輕一代又不注意保養身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上了“不寐”,“不寐”是中醫的專屬名詞,指的是臨床表現為不易入睡或睡中反覆易醒,或早醒不能入睡,嚴重者甚至徹夜不能入眠,屬睡眠障礙的一種。

青年不寐多肝鬱氣滯,看中醫是怎麼治療的

現代醫學的治療

現代醫學對治療失眠主要以服用鎮靜催眠類藥物,最常見的就是艾司唑侖、阿普唑侖,艾司佐匹克隆等精神類藥品。鎮靜類藥物可縮短入睡等待時間、減少覺醒時間及次數、增加總體睡眠時長。雖然此類抗焦慮藥物增加了患者的總體睡眠時長,但也破壞了人體正常的睡眠結構,會使患者的精神運動功能、認知功能受損,出現日間嗜睡、戒斷症狀和反跳性失眠,如果長時間大量使用會出現藥物依賴。而且精神類藥物必須要在特殊的神志門診才能開具,這就會耽誤患者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青年不寐多肝鬱氣滯,看中醫是怎麼治療的

傳統醫學的辨證

相比現代醫學,中醫方藥治療的效果更為穩定、持久,有著副作用小,療效確切的優點。從中醫學角度分析,青年不寐患者以肝鬱脾虛證居多。中醫學認為,陰陽失和、臟腑功能失調是導致不寐的主要病機。不寐病位在心,又與肝、膽、脾、胃、腎關係密切。《素問·五臟生成》曰:“故人臥,血歸於肝。”

依據病因病機特點分析,大致可分為肝氣鬱結、肝鬱脾虛、肝鬱化火、肝鬱血虛四個類型。臨床中中青年不寐患者以肝鬱脾虛證居多。肝藏血,主疏洩,喜條達而惡抑鬱。肝之疏洩功能失常,則會導致肝鬱氣滯,使人易煩躁不安、心神不安;肝鬱日久化熱,也可剋制脾土,引起脾胃虧虛,造成“胃不和則臥不安”。此外,肝之疏洩失司,導致肝氣不暢,影響肝藏血的功能,血不能歸於肝臟而致不寐。

青年不寐多肝鬱氣滯,看中醫是怎麼治療的

從肝論治療不寐

“肝鬱氣滯”則以疏肝解鬱、兼以補脾為治療原則,“疏肝補脾湯”:柴胡、陳皮、青皮各15g,白朮、白芍各12g,當歸10g,川芎、茯苓各9g,炙甘草6g。臨證加減:熱盛者加黃連、梔子各6g;溼重者加法半夏9g,薏苡仁15g;痰濁者加瓜蔞9g,竹茹6g;血虛者加熟地黃12g,龍眼肉9g;血瘀者加丹蔘、桃仁各9g;腎虛者加菟絲子、女貞子各12g;不寐病情較重者加煅龍骨、酸棗仁各15g,每天1劑,在下午、晚上臨睡前各溫服一劑。

方解:“疏肝補脾湯”以柴胡為君藥,和解少陽、疏肝解鬱;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柴胡中的柴胡皁甙有明顯的鎮靜、催眠作用。川芎行氣活血;陳皮、青皮疏肝理氣;白朮、茯苓健脾益氣燥溼,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茯苓煎劑能明顯減少小鼠自發活動,並有對抗咖啡因所致的小鼠興奮過度的作用。白芍、當歸補養肝血;炙甘草補中益氣,調和諸藥。全方側重疏肝健脾,方藥運用得當,效果明顯。

青年不寐多肝鬱氣滯,看中醫是怎麼治療的

結束語

中青年的不寐,除了採取藥物干預治療外,可以採用心理療法、飲食療法、芳香療法、五音療法等等物理治療方法,從患者自身調解入手,恢復身體正常的生理環境,藥物治療畢竟屬於不得已而為之。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健康飲食,適當鍛鍊,都有利於健康睡眠。敬請關注《岐伯小醫館》,謝謝支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