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人吃絕了多少種生物?

文|袁榭

原創|民間百科(ID:minjianbaike)

國外某一入侵動物缺乏天敵物種導致氾濫成災,就有人建議讓中國人過去吃。

這個說法………其實很對哦。

中國人的食慾的確有這麼可怕,雖然原因不是因為貧窮與飢餓,而是因為富裕與養生。有錢後的中國人吃絕動植物物種的速度,比饑荒時的中國人要狠多了。

其因何在?因為在攝食上,中國人和其他族類的人群一樣,並不真喜歡上碧落下黃泉地找各種古怪的蛋白質來源。“兩腳爺孃不吃,四腳眠床不吃”,那是饑荒時代流傳的特殊記憶。只要囊中有錢,中文世界的人還是更中意吃普通的禽畜肉。

香港在經濟騰飛後,並沒有像一河之北的廣東鄉親一樣,繼續吃蛇蟲鼠蟻,而是願意多花錢去澳大利亞買豬肉牛肉。廣東有經濟起色後,也沒有吃絕胡建人……呃,是也沒有繼續大肆吃蛇吃貓,而是選擇買存欄豬雞。

但有錢不捱餓的中國人,就開始花心思講食療食補養生、中醫正宗藥材了。而“正宗”二字,則是令中國人將各種動物植物吃到絕種的癥結。

中藥吃絕了150-200種動植物

中醫觀念影響下,藥材、食補的“地道”、“正宗”,就意味著用料來源必須是野生的,人工種養的產物是受鄙視的、只有在不得不然時才會使用的替代品。所以很多本來可以不用很累很麻煩在溫室與牧場培育的植物與動物產品,受中醫藥材商的影響,原料供應者非要費事從野外大量收取。這種從源頭上斷根的行為,大大加速了從中國大陸直到整個地球的物種瀕危化。

2001年,中科院動物研究所郭寅峰撰文《我國履行CITES公約的兩個問題》。2008年,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孟智斌撰文《中藥瀕危物種資源可持續利用對策初論》。這兩篇論文都提到了一個現象:只有中醫藥業界把一種藥材來源的物種吃到即將瀕危時,才會設置大量的研究和人工養殖/種植項目來竭力挽救。而對目前那些資源仍較豐富、仍被大量利用的物種,就繼續竭澤而漁斷子絕孫地使用。長此以往,中藥藥材用到哪種動植物,那一物種就會瀕臨滅絕。

那麼中國人吃掉的物種有多少呢?按中醫藥業界人士2007年的自白,當時在中國國內編列的重點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名錄中,中藥用動物列入一級(瀕於滅絕)48種,二級(數量稀少)113種。進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中藥用植物分13類共419種。1992年開始公佈的《中國植物紅皮書》所收載的398種瀕危植物中,藥用植物達168種,超過42%。

按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孟智斌2008年的對112種常用中藥材野生資源狀況的初步統計,其中22%已列入有關的瀕危物種名錄,趨於瀕危的達51%。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數據是:藥用植物中瀕危物種的比例約為2%,藥用動物中瀕危物種的比例約為30%。

中國大陸具體有哪些動植物被吃絕了呢?按中醫藥業界人士2001年的列舉,藥用動物如黑熊、馬鹿、林麝、大(小)靈貓、中國林蛙、蛤蚧、玳瑁等40個種類的資源“顯著減少”,藥用植物如甘草、光果甘草、羌活、單葉蔓荊、黃皮樹、銀柴胡、肉蓯蓉、三葉半夏、新疆阿魏和紫草等100多種資源量“普遍下降”。

黑長臂猿、原麝、海南坡鹿等近20種動物,和見血封喉、峨嵋野連、八角蓮、凹葉厚朴、杜仲、小勾兒茶、野山參、黑節草等30多種植物,“因野生資源稀少,以致無法提供、或只能提供少量商品”。高鼻羚羊、印度犀、野馬和廈門文昌魚等4種野生動物資源幾近絕跡。

按中醫藥業界人士2007年的舉例,貫葉連翹的原產地甘肅和陝西的野生資源本來極為豐富,但是經過21世紀頭5年的大規模採集和出口,原產地資源幾近滅絕。中國的野生甘草,在1950年代蘊藏量達200多萬噸,而在21世紀頭十年已經減少到不足35萬噸。中國的麝香資源,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已比 1950年代減少了70%。

中國人吃瀕危了東南亞的穿山甲和北亞的高鼻羚羊

中國人吃絕了國內的百十種動植物之後,不會就此消停的。從近鄰到遠方,各種動植物也免不了被食補、中藥用戶吃到罄盡的地步。中國人對海外的珍禽異獸,是老早就做到雖遠必誅了。

此中最典型的,就是東南亞的穿山甲和北亞的高鼻羚羊。這兩種動物,是生生被闊起來的中國人,從“所在國存量豐富”吃到“所在國瀕臨滅絕”的。

按21世紀初中科院動物所相關人士的介紹,1980年代初,昆明動物所對雲南紅河地區的調查發現,穿山甲收購量有逐年下降的趨勢,而廣西一帶市場上常有出售的穿山甲已難以見到。這說明,1980年代中國本土的穿山甲資源在傳統產地已趨於枯竭。

而云南省藥材公司於1990到1993年期間收購甲片量達7萬多公斤。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張立2010年估算,中國市場每年用來製作中成藥、中藥飲片的藥用穿山甲需求在每年10萬隻左右。這說明至少從1990年代開始,中國國內中藥使用的穿山甲依賴於進口。

這一判斷可以被國境線那邊的調研佐證。2006年,老撾官方的研究報告稱,由於中國人的強大購買力,老撾國內原本豐富的穿山甲存量在十年間被買走了90%,老撾的穿山甲被中國人吃盡絕了。2007年,越南北部三地的不同鄉民在接受採訪時承認,自1990年代來,源於中國的進口需求是越南北部穿山甲存量劇減的主因。

"
中國人吃絕了多少種生物?

文|袁榭

原創|民間百科(ID:minjianbaike)

國外某一入侵動物缺乏天敵物種導致氾濫成災,就有人建議讓中國人過去吃。

這個說法………其實很對哦。

中國人的食慾的確有這麼可怕,雖然原因不是因為貧窮與飢餓,而是因為富裕與養生。有錢後的中國人吃絕動植物物種的速度,比饑荒時的中國人要狠多了。

其因何在?因為在攝食上,中國人和其他族類的人群一樣,並不真喜歡上碧落下黃泉地找各種古怪的蛋白質來源。“兩腳爺孃不吃,四腳眠床不吃”,那是饑荒時代流傳的特殊記憶。只要囊中有錢,中文世界的人還是更中意吃普通的禽畜肉。

香港在經濟騰飛後,並沒有像一河之北的廣東鄉親一樣,繼續吃蛇蟲鼠蟻,而是願意多花錢去澳大利亞買豬肉牛肉。廣東有經濟起色後,也沒有吃絕胡建人……呃,是也沒有繼續大肆吃蛇吃貓,而是選擇買存欄豬雞。

但有錢不捱餓的中國人,就開始花心思講食療食補養生、中醫正宗藥材了。而“正宗”二字,則是令中國人將各種動物植物吃到絕種的癥結。

中藥吃絕了150-200種動植物

中醫觀念影響下,藥材、食補的“地道”、“正宗”,就意味著用料來源必須是野生的,人工種養的產物是受鄙視的、只有在不得不然時才會使用的替代品。所以很多本來可以不用很累很麻煩在溫室與牧場培育的植物與動物產品,受中醫藥材商的影響,原料供應者非要費事從野外大量收取。這種從源頭上斷根的行為,大大加速了從中國大陸直到整個地球的物種瀕危化。

2001年,中科院動物研究所郭寅峰撰文《我國履行CITES公約的兩個問題》。2008年,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孟智斌撰文《中藥瀕危物種資源可持續利用對策初論》。這兩篇論文都提到了一個現象:只有中醫藥業界把一種藥材來源的物種吃到即將瀕危時,才會設置大量的研究和人工養殖/種植項目來竭力挽救。而對目前那些資源仍較豐富、仍被大量利用的物種,就繼續竭澤而漁斷子絕孫地使用。長此以往,中藥藥材用到哪種動植物,那一物種就會瀕臨滅絕。

那麼中國人吃掉的物種有多少呢?按中醫藥業界人士2007年的自白,當時在中國國內編列的重點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名錄中,中藥用動物列入一級(瀕於滅絕)48種,二級(數量稀少)113種。進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中藥用植物分13類共419種。1992年開始公佈的《中國植物紅皮書》所收載的398種瀕危植物中,藥用植物達168種,超過42%。

按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孟智斌2008年的對112種常用中藥材野生資源狀況的初步統計,其中22%已列入有關的瀕危物種名錄,趨於瀕危的達51%。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數據是:藥用植物中瀕危物種的比例約為2%,藥用動物中瀕危物種的比例約為30%。

中國大陸具體有哪些動植物被吃絕了呢?按中醫藥業界人士2001年的列舉,藥用動物如黑熊、馬鹿、林麝、大(小)靈貓、中國林蛙、蛤蚧、玳瑁等40個種類的資源“顯著減少”,藥用植物如甘草、光果甘草、羌活、單葉蔓荊、黃皮樹、銀柴胡、肉蓯蓉、三葉半夏、新疆阿魏和紫草等100多種資源量“普遍下降”。

黑長臂猿、原麝、海南坡鹿等近20種動物,和見血封喉、峨嵋野連、八角蓮、凹葉厚朴、杜仲、小勾兒茶、野山參、黑節草等30多種植物,“因野生資源稀少,以致無法提供、或只能提供少量商品”。高鼻羚羊、印度犀、野馬和廈門文昌魚等4種野生動物資源幾近絕跡。

按中醫藥業界人士2007年的舉例,貫葉連翹的原產地甘肅和陝西的野生資源本來極為豐富,但是經過21世紀頭5年的大規模採集和出口,原產地資源幾近滅絕。中國的野生甘草,在1950年代蘊藏量達200多萬噸,而在21世紀頭十年已經減少到不足35萬噸。中國的麝香資源,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已比 1950年代減少了70%。

中國人吃瀕危了東南亞的穿山甲和北亞的高鼻羚羊

中國人吃絕了國內的百十種動植物之後,不會就此消停的。從近鄰到遠方,各種動植物也免不了被食補、中藥用戶吃到罄盡的地步。中國人對海外的珍禽異獸,是老早就做到雖遠必誅了。

此中最典型的,就是東南亞的穿山甲和北亞的高鼻羚羊。這兩種動物,是生生被闊起來的中國人,從“所在國存量豐富”吃到“所在國瀕臨滅絕”的。

按21世紀初中科院動物所相關人士的介紹,1980年代初,昆明動物所對雲南紅河地區的調查發現,穿山甲收購量有逐年下降的趨勢,而廣西一帶市場上常有出售的穿山甲已難以見到。這說明,1980年代中國本土的穿山甲資源在傳統產地已趨於枯竭。

而云南省藥材公司於1990到1993年期間收購甲片量達7萬多公斤。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張立2010年估算,中國市場每年用來製作中成藥、中藥飲片的藥用穿山甲需求在每年10萬隻左右。這說明至少從1990年代開始,中國國內中藥使用的穿山甲依賴於進口。

這一判斷可以被國境線那邊的調研佐證。2006年,老撾官方的研究報告稱,由於中國人的強大購買力,老撾國內原本豐富的穿山甲存量在十年間被買走了90%,老撾的穿山甲被中國人吃盡絕了。2007年,越南北部三地的不同鄉民在接受採訪時承認,自1990年代來,源於中國的進口需求是越南北部穿山甲存量劇減的主因。

中國人吃絕了多少種生物?

“聯合國毒品與犯罪署”製作的2007-2015年世界範圍內被查獲的走私穿山甲流量與流向示意圖,淺色圈代表消費地,深色圈代表供給地

更慘的是高鼻羚羊,是作為中藥藥材中來自珍稀動物的替代品,被中國人活生生從“不瀕危”吃到“瀕危”的。

在1990年代初,俄國、蒙古、哈薩克斯坦等國仍有100萬頭以上高鼻羚羊。“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從1991年開始呼籲中醫藥劑師在其藥方中用富餘羚羊角取代犀牛角。到了1995年,“世界自然基金會”就不得不停止此一宣傳,因為此時高鼻羚羊的全部種群都被列入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它們自己也成了瀕危動物。

這一轉變的原因,就是中國人有錢買補藥了。俄羅斯聯邦卡爾梅克共和國的狩獵管理部與劍橋大學、英國帝國學院等機構2003年在《自然》雜誌公佈了聯合統計數據:2000年時,世界範圍內高鼻羚羊野外數量為178000頭,2002年就銳減到50000頭。根據此文章與動物保護組織TRAFFIC之前的調查,銳減原因正是中國與原蘇聯國家之間邊界貿易開放後,原蘇聯國家的偷獵者為供應傳統中藥的需求,大肆捕殺高鼻羚羊。

而按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康藹黎統計,同兩年內中國公開報道查獲的高鼻羚羊角走私量來自於至少14867頭被殺的高鼻羚羊。也就是說,兩年內世界範圍內消失的高鼻羚羊至少有10%在中國被查獲,未被查獲的走私量肯定遠逾此數。

中國人吃絕物種的能力如此強悍,以至於2018年10底中國政府宣佈解禁國內的犀牛角與虎骨的入藥貿易後,“聯合國環境署”馬上發文,以非常嚴峻的腔調要求中國政府“重新思考”這一“極度令人擔憂”的決定,生怕中國人吃絕了野犀牛這種瀕危動物。

"
中國人吃絕了多少種生物?

文|袁榭

原創|民間百科(ID:minjianbaike)

國外某一入侵動物缺乏天敵物種導致氾濫成災,就有人建議讓中國人過去吃。

這個說法………其實很對哦。

中國人的食慾的確有這麼可怕,雖然原因不是因為貧窮與飢餓,而是因為富裕與養生。有錢後的中國人吃絕動植物物種的速度,比饑荒時的中國人要狠多了。

其因何在?因為在攝食上,中國人和其他族類的人群一樣,並不真喜歡上碧落下黃泉地找各種古怪的蛋白質來源。“兩腳爺孃不吃,四腳眠床不吃”,那是饑荒時代流傳的特殊記憶。只要囊中有錢,中文世界的人還是更中意吃普通的禽畜肉。

香港在經濟騰飛後,並沒有像一河之北的廣東鄉親一樣,繼續吃蛇蟲鼠蟻,而是願意多花錢去澳大利亞買豬肉牛肉。廣東有經濟起色後,也沒有吃絕胡建人……呃,是也沒有繼續大肆吃蛇吃貓,而是選擇買存欄豬雞。

但有錢不捱餓的中國人,就開始花心思講食療食補養生、中醫正宗藥材了。而“正宗”二字,則是令中國人將各種動物植物吃到絕種的癥結。

中藥吃絕了150-200種動植物

中醫觀念影響下,藥材、食補的“地道”、“正宗”,就意味著用料來源必須是野生的,人工種養的產物是受鄙視的、只有在不得不然時才會使用的替代品。所以很多本來可以不用很累很麻煩在溫室與牧場培育的植物與動物產品,受中醫藥材商的影響,原料供應者非要費事從野外大量收取。這種從源頭上斷根的行為,大大加速了從中國大陸直到整個地球的物種瀕危化。

2001年,中科院動物研究所郭寅峰撰文《我國履行CITES公約的兩個問題》。2008年,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孟智斌撰文《中藥瀕危物種資源可持續利用對策初論》。這兩篇論文都提到了一個現象:只有中醫藥業界把一種藥材來源的物種吃到即將瀕危時,才會設置大量的研究和人工養殖/種植項目來竭力挽救。而對目前那些資源仍較豐富、仍被大量利用的物種,就繼續竭澤而漁斷子絕孫地使用。長此以往,中藥藥材用到哪種動植物,那一物種就會瀕臨滅絕。

那麼中國人吃掉的物種有多少呢?按中醫藥業界人士2007年的自白,當時在中國國內編列的重點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名錄中,中藥用動物列入一級(瀕於滅絕)48種,二級(數量稀少)113種。進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中藥用植物分13類共419種。1992年開始公佈的《中國植物紅皮書》所收載的398種瀕危植物中,藥用植物達168種,超過42%。

按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孟智斌2008年的對112種常用中藥材野生資源狀況的初步統計,其中22%已列入有關的瀕危物種名錄,趨於瀕危的達51%。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數據是:藥用植物中瀕危物種的比例約為2%,藥用動物中瀕危物種的比例約為30%。

中國大陸具體有哪些動植物被吃絕了呢?按中醫藥業界人士2001年的列舉,藥用動物如黑熊、馬鹿、林麝、大(小)靈貓、中國林蛙、蛤蚧、玳瑁等40個種類的資源“顯著減少”,藥用植物如甘草、光果甘草、羌活、單葉蔓荊、黃皮樹、銀柴胡、肉蓯蓉、三葉半夏、新疆阿魏和紫草等100多種資源量“普遍下降”。

黑長臂猿、原麝、海南坡鹿等近20種動物,和見血封喉、峨嵋野連、八角蓮、凹葉厚朴、杜仲、小勾兒茶、野山參、黑節草等30多種植物,“因野生資源稀少,以致無法提供、或只能提供少量商品”。高鼻羚羊、印度犀、野馬和廈門文昌魚等4種野生動物資源幾近絕跡。

按中醫藥業界人士2007年的舉例,貫葉連翹的原產地甘肅和陝西的野生資源本來極為豐富,但是經過21世紀頭5年的大規模採集和出口,原產地資源幾近滅絕。中國的野生甘草,在1950年代蘊藏量達200多萬噸,而在21世紀頭十年已經減少到不足35萬噸。中國的麝香資源,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已比 1950年代減少了70%。

中國人吃瀕危了東南亞的穿山甲和北亞的高鼻羚羊

中國人吃絕了國內的百十種動植物之後,不會就此消停的。從近鄰到遠方,各種動植物也免不了被食補、中藥用戶吃到罄盡的地步。中國人對海外的珍禽異獸,是老早就做到雖遠必誅了。

此中最典型的,就是東南亞的穿山甲和北亞的高鼻羚羊。這兩種動物,是生生被闊起來的中國人,從“所在國存量豐富”吃到“所在國瀕臨滅絕”的。

按21世紀初中科院動物所相關人士的介紹,1980年代初,昆明動物所對雲南紅河地區的調查發現,穿山甲收購量有逐年下降的趨勢,而廣西一帶市場上常有出售的穿山甲已難以見到。這說明,1980年代中國本土的穿山甲資源在傳統產地已趨於枯竭。

而云南省藥材公司於1990到1993年期間收購甲片量達7萬多公斤。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張立2010年估算,中國市場每年用來製作中成藥、中藥飲片的藥用穿山甲需求在每年10萬隻左右。這說明至少從1990年代開始,中國國內中藥使用的穿山甲依賴於進口。

這一判斷可以被國境線那邊的調研佐證。2006年,老撾官方的研究報告稱,由於中國人的強大購買力,老撾國內原本豐富的穿山甲存量在十年間被買走了90%,老撾的穿山甲被中國人吃盡絕了。2007年,越南北部三地的不同鄉民在接受採訪時承認,自1990年代來,源於中國的進口需求是越南北部穿山甲存量劇減的主因。

中國人吃絕了多少種生物?

“聯合國毒品與犯罪署”製作的2007-2015年世界範圍內被查獲的走私穿山甲流量與流向示意圖,淺色圈代表消費地,深色圈代表供給地

更慘的是高鼻羚羊,是作為中藥藥材中來自珍稀動物的替代品,被中國人活生生從“不瀕危”吃到“瀕危”的。

在1990年代初,俄國、蒙古、哈薩克斯坦等國仍有100萬頭以上高鼻羚羊。“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從1991年開始呼籲中醫藥劑師在其藥方中用富餘羚羊角取代犀牛角。到了1995年,“世界自然基金會”就不得不停止此一宣傳,因為此時高鼻羚羊的全部種群都被列入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它們自己也成了瀕危動物。

這一轉變的原因,就是中國人有錢買補藥了。俄羅斯聯邦卡爾梅克共和國的狩獵管理部與劍橋大學、英國帝國學院等機構2003年在《自然》雜誌公佈了聯合統計數據:2000年時,世界範圍內高鼻羚羊野外數量為178000頭,2002年就銳減到50000頭。根據此文章與動物保護組織TRAFFIC之前的調查,銳減原因正是中國與原蘇聯國家之間邊界貿易開放後,原蘇聯國家的偷獵者為供應傳統中藥的需求,大肆捕殺高鼻羚羊。

而按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康藹黎統計,同兩年內中國公開報道查獲的高鼻羚羊角走私量來自於至少14867頭被殺的高鼻羚羊。也就是說,兩年內世界範圍內消失的高鼻羚羊至少有10%在中國被查獲,未被查獲的走私量肯定遠逾此數。

中國人吃絕物種的能力如此強悍,以至於2018年10底中國政府宣佈解禁國內的犀牛角與虎骨的入藥貿易後,“聯合國環境署”馬上發文,以非常嚴峻的腔調要求中國政府“重新思考”這一“極度令人擔憂”的決定,生怕中國人吃絕了野犀牛這種瀕危動物。

中國人吃絕了多少種生物?

這一擔憂並非無根,按“世界自然基金會”統計,2012-2014年30%的走私犀牛角與象牙去向是中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