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安置點裡村民相互打氣:吃飽睡好,回去才好重建家園'

章丘 齊魯晚報 濟南 服裝 牛奶 王傑 齊魯晚報網 2019-08-16
"

齊魯晚報記者 王傑 於悅 見習記者 任玉停

12日,記者在章丘官莊、刁鎮、相公莊等地安置點探訪時,原本平靜的生活雖因此次颱風而受影響,但村民們面對四面八方而來的援助由衷地感恩,並相互打氣準備重建家園。

在章丘相公中學安置點內,講臺上放著志願者送來的牛奶,村民有的躺在床上休息,有的坐著小聲聊天。“前天屋裡進了水,我們倆和兒子、兒媳婦不住一塊兒,手機還沒電了,沒法向外求救。”75歲的孫營業便把椅子搬到床上。他和老伴兩個老人就這樣靜靜地坐在這個屋子的制高點等了一夜。

“後來被消防員揹著轉移出來。一到了這,床鋪都鋪好了,還準備了乾淨的衣服……”孫營業說,之前一直擔驚受怕,直到換上乾淨衣服坐在鬆軟的床上,喝著熱氣騰騰的薑湯的時候,才回過神來。“因為我老伴腿腳不便,志願者為照顧我們,還把我們安排在了一樓。”

“我昨天晚上挨著枕頭就睡著了,一覺睡到了天亮。”孫營業說,很多村民都惦記家裡,吃不下睡不好的,但他不一樣,該吃吃、該睡睡。“家裡已經被淹了,擔心也沒用,現在吃飽睡好,回去才好重建家園啊。”

在閆家峪,劉雪梅和鄰居房俊英家雙雙貼著山腳而建,11日,從沒見過如此雨勢的劉雪梅開始害怕了,“當時已經聽人家說敬老院接收人,我們一家三口,再叫上鄰居,趕緊跑過來了。”

在官莊敬老院一共有120個床位,集中了49位轉移的村民,多數都來自趙八洞村與朱家峪村。村民們住的都是雙人間,每個新來的村民都可以領到嶄新的T恤、褲子和鞋,從頭到腳煥然一新。

劉雪梅很滿足,“說實話,吃的住的都比家裡好,我們都不好意思了。”在敬老院的大廳裡,電視中放著電視劇,前面的椅子上坐著三三兩兩的村民觀看、聊天,四個老大爺圍著一張桌子打牌。生活還要繼續,村民們之間相互打氣渡過難關。

敬老院的餐廳、走廊、儲物間堆滿了社會各界送來的生活用品,“礦泉水、方便麵、八寶粥、牛奶,應有盡有。”官莊街道社會事務辦公室副主任王群說。由於位於章丘的南部山區,官莊還有幾座在山上的村子也遭受暴雨影響,村民集中轉移到村委會,而敬老院也算是物資中轉站,送到這裡的物品也被源源不斷地運上山,發放給那裡需要的村民。

記者手記

小人物大溫暖

齊魯晚報 記者 夏侯鳳超 王倩

從11日開始,作為臨時安置點的濟南章丘相公中學就打破了原本暑假期間的寧靜。

在這裡,我們接觸到的第一個人就是學校的牛校長,他正與老師們一起幫著整理愛心物資,同時還照顧著在這裡臨時安置的村民。

此外,相公莊街道的工作人員、相公醫院的醫生也都是這裡的志願者,他們組成了臨時安置點的首支志願者團隊,讓剛剛被救援出來的村民信任這裡,讓他們感受到愛心和溫暖。一雙雙伸出援助的手,一句句溫暖入心的問候,一個個體貼入微的細節,他們的行動讓我們很感動。

外面風雨飄搖,一片漆黑,教學樓內卻燈火通明,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村民晚上擔心家裡情況,輾轉反側、在外面溜達,志願者陪在身邊耐心疏導。醫務室的燈常亮著,有半夜因為腿疼睡不著覺的村民來到這裡,負責值守夜班的靖大夫趕緊詢問情況為其拿藥。

更難能可貴的是,13日早上6點,就有很多志願者陸續趕來,他們顧不上自己沒吃早飯,洗淨手後就為村民們分發早飯。“這頓早飯,比我在家裡吃得還要及時、還要豐盛。”聽著村民們的反饋,志願者們所有的勞累和忙碌都值得。

除了他們,還有更多紅馬甲志願者和不知道姓名的愛心人士,讓我們在這個涼爽的日子裡感受到更多溫暖。13日上午,越來越多的志願者聚集到了安置點,為了不擠佔村民們的活動區域,很多志願者打著傘站在雨中運送物資。這些身穿紅馬甲、一直在跑、面對村民永遠微笑的人,詮釋了我們身邊這些“小人物”的大愛情懷。在最需要的地方,給予人們最需要的幫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