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

小嬰兒隨時隨地哇哇大哭,是讓很多媽媽都感到無奈的事。餓了哭、困了哭、拉臭臭哭、熱了冷了、甚至無聊了都要哭上兩聲。

有的老人會說:不要一哭就抱,抱習慣就放不下來,慣壞了以後辛苦的是你!

還有人拿出行為主義那一套,告訴你嬰兒可以被訓練,只要遵循方法,幾個月的小嬰兒就可以不哭不鬧,獨自睡整覺。

"

小嬰兒隨時隨地哇哇大哭,是讓很多媽媽都感到無奈的事。餓了哭、困了哭、拉臭臭哭、熱了冷了、甚至無聊了都要哭上兩聲。

有的老人會說:不要一哭就抱,抱習慣就放不下來,慣壞了以後辛苦的是你!

還有人拿出行為主義那一套,告訴你嬰兒可以被訓練,只要遵循方法,幾個月的小嬰兒就可以不哭不鬧,獨自睡整覺。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這些都是真的嗎?面對只會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小寶寶,用“不抱”或是“訓練”迫使他自律真的可行嗎?

”唯樂原則“是嬰兒好哭的根本原因

一歲前的嬰兒還沒有主客體分化意識,在剛出生的頭幾個月裡,基本就是吃和睡,對外界的反應很少。這時期的嬰兒,潛意識仍處在出生前的狀態,好像還在媽媽的子宮裡,和媽媽是一體的。他們並不關心存在於外界的媽媽,只專注於自己的感受是否得到滿足。

在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結構理論”中認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構成,而人格在嬰兒時期處於最原始的“本我”狀態,即:世界圍著我轉,一切以我的需求為主、以我的感受是否快樂為主。

這就是為什麼嬰兒飢餓時,會用哭鬧聲要求母親立刻餵奶、睏倦時用鬧情緒來表達自己需要立刻被安撫哄睡,而從不考慮外界的情況。

"

小嬰兒隨時隨地哇哇大哭,是讓很多媽媽都感到無奈的事。餓了哭、困了哭、拉臭臭哭、熱了冷了、甚至無聊了都要哭上兩聲。

有的老人會說:不要一哭就抱,抱習慣就放不下來,慣壞了以後辛苦的是你!

還有人拿出行為主義那一套,告訴你嬰兒可以被訓練,只要遵循方法,幾個月的小嬰兒就可以不哭不鬧,獨自睡整覺。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這些都是真的嗎?面對只會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小寶寶,用“不抱”或是“訓練”迫使他自律真的可行嗎?

”唯樂原則“是嬰兒好哭的根本原因

一歲前的嬰兒還沒有主客體分化意識,在剛出生的頭幾個月裡,基本就是吃和睡,對外界的反應很少。這時期的嬰兒,潛意識仍處在出生前的狀態,好像還在媽媽的子宮裡,和媽媽是一體的。他們並不關心存在於外界的媽媽,只專注於自己的感受是否得到滿足。

在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結構理論”中認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構成,而人格在嬰兒時期處於最原始的“本我”狀態,即:世界圍著我轉,一切以我的需求為主、以我的感受是否快樂為主。

這就是為什麼嬰兒飢餓時,會用哭鬧聲要求母親立刻餵奶、睏倦時用鬧情緒來表達自己需要立刻被安撫哄睡,而從不考慮外界的情況。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沒有“迴應”的世界,孩子無依無靠

在母親對嬰兒的哭鬧置之不理時,會讓嬰兒有深深地“被孤立感”。

竟然沒有人搭理我。”“這個世界完全不如我所願”。

或許媽媽只是聽信了所謂的“經驗”,延遲幾分鐘去可哄抱嬰兒,但對焦急等待媽媽的嬰兒來說,幾分鐘裡的煎熬卻像末日一樣絕望。對還沒形成客體分化的他們來說,看不見即是不存在。迫切需要媽媽的時候,媽媽居然消失不見了,這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

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恐懼,終會讓嬰兒不再“呼喚”,放棄“無謂地掙扎”。從哭鬧逐漸變得“安靜懂事”。

結果更讓實施者堅信是“不迴應”行為起到了作用。“你看,哭了不抱他,下次他就不哭了。

可能他們只覺得孩子變得安靜就好,不哭鬧的孩子帶起來省心。卻看不到,這種變化的根源,是建立在嬰兒對母親深感絕望的基礎上。

"

小嬰兒隨時隨地哇哇大哭,是讓很多媽媽都感到無奈的事。餓了哭、困了哭、拉臭臭哭、熱了冷了、甚至無聊了都要哭上兩聲。

有的老人會說:不要一哭就抱,抱習慣就放不下來,慣壞了以後辛苦的是你!

還有人拿出行為主義那一套,告訴你嬰兒可以被訓練,只要遵循方法,幾個月的小嬰兒就可以不哭不鬧,獨自睡整覺。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這些都是真的嗎?面對只會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小寶寶,用“不抱”或是“訓練”迫使他自律真的可行嗎?

”唯樂原則“是嬰兒好哭的根本原因

一歲前的嬰兒還沒有主客體分化意識,在剛出生的頭幾個月裡,基本就是吃和睡,對外界的反應很少。這時期的嬰兒,潛意識仍處在出生前的狀態,好像還在媽媽的子宮裡,和媽媽是一體的。他們並不關心存在於外界的媽媽,只專注於自己的感受是否得到滿足。

在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結構理論”中認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構成,而人格在嬰兒時期處於最原始的“本我”狀態,即:世界圍著我轉,一切以我的需求為主、以我的感受是否快樂為主。

這就是為什麼嬰兒飢餓時,會用哭鬧聲要求母親立刻餵奶、睏倦時用鬧情緒來表達自己需要立刻被安撫哄睡,而從不考慮外界的情況。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沒有“迴應”的世界,孩子無依無靠

在母親對嬰兒的哭鬧置之不理時,會讓嬰兒有深深地“被孤立感”。

竟然沒有人搭理我。”“這個世界完全不如我所願”。

或許媽媽只是聽信了所謂的“經驗”,延遲幾分鐘去可哄抱嬰兒,但對焦急等待媽媽的嬰兒來說,幾分鐘裡的煎熬卻像末日一樣絕望。對還沒形成客體分化的他們來說,看不見即是不存在。迫切需要媽媽的時候,媽媽居然消失不見了,這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

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恐懼,終會讓嬰兒不再“呼喚”,放棄“無謂地掙扎”。從哭鬧逐漸變得“安靜懂事”。

結果更讓實施者堅信是“不迴應”行為起到了作用。“你看,哭了不抱他,下次他就不哭了。

可能他們只覺得孩子變得安靜就好,不哭鬧的孩子帶起來省心。卻看不到,這種變化的根源,是建立在嬰兒對母親深感絕望的基礎上。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在詮釋母嬰關係的《當我遇見一個人》一書中說:承載著愛和希望降生的嬰兒,如果在生命之初對獲得母親及時迴應感到絕望,他未來的人生容易走向2個方向:一是非常乖,不敢對外界發聲,難以向別人表達需要,比如老好人,重度宅;另一種是無法忍受欲求暫時得不到滿足,經常歇斯底里,沒有界限的索取。

對於幼小的嬰兒來說,母親就是他的全世界。如果媽媽都不能依靠,他還能依靠誰?相信誰?

嬰兒哭鬧,因為他需要你

美國資深臨床心理學家林賽·吉布森說過,如果一個孩子在年幼時,父母只照顧他的基本生活,卻不關心他的情感和想法,孩子的自我認知和行為模式會極度扭曲。

"

小嬰兒隨時隨地哇哇大哭,是讓很多媽媽都感到無奈的事。餓了哭、困了哭、拉臭臭哭、熱了冷了、甚至無聊了都要哭上兩聲。

有的老人會說:不要一哭就抱,抱習慣就放不下來,慣壞了以後辛苦的是你!

還有人拿出行為主義那一套,告訴你嬰兒可以被訓練,只要遵循方法,幾個月的小嬰兒就可以不哭不鬧,獨自睡整覺。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這些都是真的嗎?面對只會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小寶寶,用“不抱”或是“訓練”迫使他自律真的可行嗎?

”唯樂原則“是嬰兒好哭的根本原因

一歲前的嬰兒還沒有主客體分化意識,在剛出生的頭幾個月裡,基本就是吃和睡,對外界的反應很少。這時期的嬰兒,潛意識仍處在出生前的狀態,好像還在媽媽的子宮裡,和媽媽是一體的。他們並不關心存在於外界的媽媽,只專注於自己的感受是否得到滿足。

在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結構理論”中認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構成,而人格在嬰兒時期處於最原始的“本我”狀態,即:世界圍著我轉,一切以我的需求為主、以我的感受是否快樂為主。

這就是為什麼嬰兒飢餓時,會用哭鬧聲要求母親立刻餵奶、睏倦時用鬧情緒來表達自己需要立刻被安撫哄睡,而從不考慮外界的情況。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沒有“迴應”的世界,孩子無依無靠

在母親對嬰兒的哭鬧置之不理時,會讓嬰兒有深深地“被孤立感”。

竟然沒有人搭理我。”“這個世界完全不如我所願”。

或許媽媽只是聽信了所謂的“經驗”,延遲幾分鐘去可哄抱嬰兒,但對焦急等待媽媽的嬰兒來說,幾分鐘裡的煎熬卻像末日一樣絕望。對還沒形成客體分化的他們來說,看不見即是不存在。迫切需要媽媽的時候,媽媽居然消失不見了,這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

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恐懼,終會讓嬰兒不再“呼喚”,放棄“無謂地掙扎”。從哭鬧逐漸變得“安靜懂事”。

結果更讓實施者堅信是“不迴應”行為起到了作用。“你看,哭了不抱他,下次他就不哭了。

可能他們只覺得孩子變得安靜就好,不哭鬧的孩子帶起來省心。卻看不到,這種變化的根源,是建立在嬰兒對母親深感絕望的基礎上。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在詮釋母嬰關係的《當我遇見一個人》一書中說:承載著愛和希望降生的嬰兒,如果在生命之初對獲得母親及時迴應感到絕望,他未來的人生容易走向2個方向:一是非常乖,不敢對外界發聲,難以向別人表達需要,比如老好人,重度宅;另一種是無法忍受欲求暫時得不到滿足,經常歇斯底里,沒有界限的索取。

對於幼小的嬰兒來說,母親就是他的全世界。如果媽媽都不能依靠,他還能依靠誰?相信誰?

嬰兒哭鬧,因為他需要你

美國資深臨床心理學家林賽·吉布森說過,如果一個孩子在年幼時,父母只照顧他的基本生活,卻不關心他的情感和想法,孩子的自我認知和行為模式會極度扭曲。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有位名叫艾爾莎的法國女孩,三個月大時長期被頻繁腹痛折磨,無論白天還是晚上,當腹痛來臨時,會讓她難受地來回扭動身體,甚至嘔吐。母親帶她去醫院做了所有必要的檢查,卻沒有任何幫助。

當地兒科醫生實在無法判斷艾爾莎的病因,就把她轉送到兒童精神病專家馬塞爾·盧弗教授那裡。在談話中,盧弗教授瞭解到這位母親曾有過一個孩子,不幸的是孩子在三個月大時因為心臟問題,引發嘔吐而離世了。後來懷上艾爾莎,女兒出生不久丈夫便離他而去,更讓她一直以來感到遺憾的是,自己的母親和外婆也都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嬰兒在與父母進行交往時,其觀察力、理解力和反饋能力遠遠超出成人的想象。他們很容易察覺出父母的行為心理特徵。比如在眾多聲音中辨別出父母的聲音,能識別媽媽和爸爸胳膊的力度,而判斷出是媽媽抱他還是爸爸抱他。嬰兒通過從外界蒐集這些信息,來對他人進行辨別。

"

小嬰兒隨時隨地哇哇大哭,是讓很多媽媽都感到無奈的事。餓了哭、困了哭、拉臭臭哭、熱了冷了、甚至無聊了都要哭上兩聲。

有的老人會說:不要一哭就抱,抱習慣就放不下來,慣壞了以後辛苦的是你!

還有人拿出行為主義那一套,告訴你嬰兒可以被訓練,只要遵循方法,幾個月的小嬰兒就可以不哭不鬧,獨自睡整覺。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這些都是真的嗎?面對只會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小寶寶,用“不抱”或是“訓練”迫使他自律真的可行嗎?

”唯樂原則“是嬰兒好哭的根本原因

一歲前的嬰兒還沒有主客體分化意識,在剛出生的頭幾個月裡,基本就是吃和睡,對外界的反應很少。這時期的嬰兒,潛意識仍處在出生前的狀態,好像還在媽媽的子宮裡,和媽媽是一體的。他們並不關心存在於外界的媽媽,只專注於自己的感受是否得到滿足。

在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結構理論”中認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構成,而人格在嬰兒時期處於最原始的“本我”狀態,即:世界圍著我轉,一切以我的需求為主、以我的感受是否快樂為主。

這就是為什麼嬰兒飢餓時,會用哭鬧聲要求母親立刻餵奶、睏倦時用鬧情緒來表達自己需要立刻被安撫哄睡,而從不考慮外界的情況。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沒有“迴應”的世界,孩子無依無靠

在母親對嬰兒的哭鬧置之不理時,會讓嬰兒有深深地“被孤立感”。

竟然沒有人搭理我。”“這個世界完全不如我所願”。

或許媽媽只是聽信了所謂的“經驗”,延遲幾分鐘去可哄抱嬰兒,但對焦急等待媽媽的嬰兒來說,幾分鐘裡的煎熬卻像末日一樣絕望。對還沒形成客體分化的他們來說,看不見即是不存在。迫切需要媽媽的時候,媽媽居然消失不見了,這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

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恐懼,終會讓嬰兒不再“呼喚”,放棄“無謂地掙扎”。從哭鬧逐漸變得“安靜懂事”。

結果更讓實施者堅信是“不迴應”行為起到了作用。“你看,哭了不抱他,下次他就不哭了。

可能他們只覺得孩子變得安靜就好,不哭鬧的孩子帶起來省心。卻看不到,這種變化的根源,是建立在嬰兒對母親深感絕望的基礎上。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在詮釋母嬰關係的《當我遇見一個人》一書中說:承載著愛和希望降生的嬰兒,如果在生命之初對獲得母親及時迴應感到絕望,他未來的人生容易走向2個方向:一是非常乖,不敢對外界發聲,難以向別人表達需要,比如老好人,重度宅;另一種是無法忍受欲求暫時得不到滿足,經常歇斯底里,沒有界限的索取。

對於幼小的嬰兒來說,母親就是他的全世界。如果媽媽都不能依靠,他還能依靠誰?相信誰?

嬰兒哭鬧,因為他需要你

美國資深臨床心理學家林賽·吉布森說過,如果一個孩子在年幼時,父母只照顧他的基本生活,卻不關心他的情感和想法,孩子的自我認知和行為模式會極度扭曲。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有位名叫艾爾莎的法國女孩,三個月大時長期被頻繁腹痛折磨,無論白天還是晚上,當腹痛來臨時,會讓她難受地來回扭動身體,甚至嘔吐。母親帶她去醫院做了所有必要的檢查,卻沒有任何幫助。

當地兒科醫生實在無法判斷艾爾莎的病因,就把她轉送到兒童精神病專家馬塞爾·盧弗教授那裡。在談話中,盧弗教授瞭解到這位母親曾有過一個孩子,不幸的是孩子在三個月大時因為心臟問題,引發嘔吐而離世了。後來懷上艾爾莎,女兒出生不久丈夫便離他而去,更讓她一直以來感到遺憾的是,自己的母親和外婆也都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嬰兒在與父母進行交往時,其觀察力、理解力和反饋能力遠遠超出成人的想象。他們很容易察覺出父母的行為心理特徵。比如在眾多聲音中辨別出父母的聲音,能識別媽媽和爸爸胳膊的力度,而判斷出是媽媽抱他還是爸爸抱他。嬰兒通過從外界蒐集這些信息,來對他人進行辨別。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曾經的喪子之痛,丈夫的離去,父愛的缺失,都讓這位母親深感自責與不滿,僅管她很愛艾爾莎,但在與女兒的日常相處中,仍會無意識的因不滿變得粗暴。母親細微情緒的變化都被艾爾莎敏銳的捕捉到。

經過了解和梳理,盧弗教授告訴這位母親,艾爾莎的腹痛,是她在反覆探索中,發現能吸引媽媽關注最成功有效的手段。

痛得越狠,哭得越凶,媽媽抱得就會越緊,這種行為就會讓艾爾莎獲得越多的好處。但是卻進一步把媽媽推向痛苦的回憶。媽媽變得越憂慮自責,艾爾莎表現出的腹痛就會越嚴重。

這就是她們母嬰關係中相互作用的因果鏈。

所幸發現問題後,媽媽積極改變了相處模式,和女兒重建了良好的母嬰關係。艾爾莎的腹痛也隨之不治而愈。

"

小嬰兒隨時隨地哇哇大哭,是讓很多媽媽都感到無奈的事。餓了哭、困了哭、拉臭臭哭、熱了冷了、甚至無聊了都要哭上兩聲。

有的老人會說:不要一哭就抱,抱習慣就放不下來,慣壞了以後辛苦的是你!

還有人拿出行為主義那一套,告訴你嬰兒可以被訓練,只要遵循方法,幾個月的小嬰兒就可以不哭不鬧,獨自睡整覺。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這些都是真的嗎?面對只會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小寶寶,用“不抱”或是“訓練”迫使他自律真的可行嗎?

”唯樂原則“是嬰兒好哭的根本原因

一歲前的嬰兒還沒有主客體分化意識,在剛出生的頭幾個月裡,基本就是吃和睡,對外界的反應很少。這時期的嬰兒,潛意識仍處在出生前的狀態,好像還在媽媽的子宮裡,和媽媽是一體的。他們並不關心存在於外界的媽媽,只專注於自己的感受是否得到滿足。

在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結構理論”中認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構成,而人格在嬰兒時期處於最原始的“本我”狀態,即:世界圍著我轉,一切以我的需求為主、以我的感受是否快樂為主。

這就是為什麼嬰兒飢餓時,會用哭鬧聲要求母親立刻餵奶、睏倦時用鬧情緒來表達自己需要立刻被安撫哄睡,而從不考慮外界的情況。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沒有“迴應”的世界,孩子無依無靠

在母親對嬰兒的哭鬧置之不理時,會讓嬰兒有深深地“被孤立感”。

竟然沒有人搭理我。”“這個世界完全不如我所願”。

或許媽媽只是聽信了所謂的“經驗”,延遲幾分鐘去可哄抱嬰兒,但對焦急等待媽媽的嬰兒來說,幾分鐘裡的煎熬卻像末日一樣絕望。對還沒形成客體分化的他們來說,看不見即是不存在。迫切需要媽媽的時候,媽媽居然消失不見了,這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

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恐懼,終會讓嬰兒不再“呼喚”,放棄“無謂地掙扎”。從哭鬧逐漸變得“安靜懂事”。

結果更讓實施者堅信是“不迴應”行為起到了作用。“你看,哭了不抱他,下次他就不哭了。

可能他們只覺得孩子變得安靜就好,不哭鬧的孩子帶起來省心。卻看不到,這種變化的根源,是建立在嬰兒對母親深感絕望的基礎上。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在詮釋母嬰關係的《當我遇見一個人》一書中說:承載著愛和希望降生的嬰兒,如果在生命之初對獲得母親及時迴應感到絕望,他未來的人生容易走向2個方向:一是非常乖,不敢對外界發聲,難以向別人表達需要,比如老好人,重度宅;另一種是無法忍受欲求暫時得不到滿足,經常歇斯底里,沒有界限的索取。

對於幼小的嬰兒來說,母親就是他的全世界。如果媽媽都不能依靠,他還能依靠誰?相信誰?

嬰兒哭鬧,因為他需要你

美國資深臨床心理學家林賽·吉布森說過,如果一個孩子在年幼時,父母只照顧他的基本生活,卻不關心他的情感和想法,孩子的自我認知和行為模式會極度扭曲。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有位名叫艾爾莎的法國女孩,三個月大時長期被頻繁腹痛折磨,無論白天還是晚上,當腹痛來臨時,會讓她難受地來回扭動身體,甚至嘔吐。母親帶她去醫院做了所有必要的檢查,卻沒有任何幫助。

當地兒科醫生實在無法判斷艾爾莎的病因,就把她轉送到兒童精神病專家馬塞爾·盧弗教授那裡。在談話中,盧弗教授瞭解到這位母親曾有過一個孩子,不幸的是孩子在三個月大時因為心臟問題,引發嘔吐而離世了。後來懷上艾爾莎,女兒出生不久丈夫便離他而去,更讓她一直以來感到遺憾的是,自己的母親和外婆也都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嬰兒在與父母進行交往時,其觀察力、理解力和反饋能力遠遠超出成人的想象。他們很容易察覺出父母的行為心理特徵。比如在眾多聲音中辨別出父母的聲音,能識別媽媽和爸爸胳膊的力度,而判斷出是媽媽抱他還是爸爸抱他。嬰兒通過從外界蒐集這些信息,來對他人進行辨別。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曾經的喪子之痛,丈夫的離去,父愛的缺失,都讓這位母親深感自責與不滿,僅管她很愛艾爾莎,但在與女兒的日常相處中,仍會無意識的因不滿變得粗暴。母親細微情緒的變化都被艾爾莎敏銳的捕捉到。

經過了解和梳理,盧弗教授告訴這位母親,艾爾莎的腹痛,是她在反覆探索中,發現能吸引媽媽關注最成功有效的手段。

痛得越狠,哭得越凶,媽媽抱得就會越緊,這種行為就會讓艾爾莎獲得越多的好處。但是卻進一步把媽媽推向痛苦的回憶。媽媽變得越憂慮自責,艾爾莎表現出的腹痛就會越嚴重。

這就是她們母嬰關係中相互作用的因果鏈。

所幸發現問題後,媽媽積極改變了相處模式,和女兒重建了良好的母嬰關係。艾爾莎的腹痛也隨之不治而愈。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從出生開始,大約直到3歲,嬰兒都必須不斷通過感官靈敏度,去偵查和評估母親對待他的態度。如果母親表現的冷漠,嬰兒在行為上就會調整策略,使出渾身解數來換回母親的關注與愛護。

有的嬰兒睡眠不好,總是頻繁夜醒哭鬧,有的脾氣暴躁,出現攻擊性行為,有的膽怯退縮,粘著大人不放…

這些被成人當作的問題行為,對嬰兒來說,卻是再合適不過的邏輯結果,也是他們經歷漫長摸索和心理煎熬產生的行為。即使犧牲自己的身心發育,遭受誤會,也要拼命爭取媽媽的愛。

瞭解和做好這三點,面對哭鬧的嬰兒,媽媽不再焦慮

一、過多幹預,沒有幫助反而有害

有人說,孩子好哭影響睡眠,孩子好哭影響發育…似乎只要孩子出現一點問題,都是哭鬧引起的。好哭的孩子膽小,好哭的孩子不獨立,好像不哭不鬧就是完美性格。

不會有孩子因為鬧覺,變成傻子,但是卻有孩子因為被限制表達,導致一生的悲劇。

不少媽媽都聽聞過曾風靡育兒圈的“哭聲免疫法”,但不知道其創始人約翰·華生所親自教導的三個子女的狀況:女兒酗酒,脾氣暴躁,大兒子自殺,小兒子長期流落在外。

"

小嬰兒隨時隨地哇哇大哭,是讓很多媽媽都感到無奈的事。餓了哭、困了哭、拉臭臭哭、熱了冷了、甚至無聊了都要哭上兩聲。

有的老人會說:不要一哭就抱,抱習慣就放不下來,慣壞了以後辛苦的是你!

還有人拿出行為主義那一套,告訴你嬰兒可以被訓練,只要遵循方法,幾個月的小嬰兒就可以不哭不鬧,獨自睡整覺。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這些都是真的嗎?面對只會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小寶寶,用“不抱”或是“訓練”迫使他自律真的可行嗎?

”唯樂原則“是嬰兒好哭的根本原因

一歲前的嬰兒還沒有主客體分化意識,在剛出生的頭幾個月裡,基本就是吃和睡,對外界的反應很少。這時期的嬰兒,潛意識仍處在出生前的狀態,好像還在媽媽的子宮裡,和媽媽是一體的。他們並不關心存在於外界的媽媽,只專注於自己的感受是否得到滿足。

在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結構理論”中認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構成,而人格在嬰兒時期處於最原始的“本我”狀態,即:世界圍著我轉,一切以我的需求為主、以我的感受是否快樂為主。

這就是為什麼嬰兒飢餓時,會用哭鬧聲要求母親立刻餵奶、睏倦時用鬧情緒來表達自己需要立刻被安撫哄睡,而從不考慮外界的情況。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沒有“迴應”的世界,孩子無依無靠

在母親對嬰兒的哭鬧置之不理時,會讓嬰兒有深深地“被孤立感”。

竟然沒有人搭理我。”“這個世界完全不如我所願”。

或許媽媽只是聽信了所謂的“經驗”,延遲幾分鐘去可哄抱嬰兒,但對焦急等待媽媽的嬰兒來說,幾分鐘裡的煎熬卻像末日一樣絕望。對還沒形成客體分化的他們來說,看不見即是不存在。迫切需要媽媽的時候,媽媽居然消失不見了,這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

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恐懼,終會讓嬰兒不再“呼喚”,放棄“無謂地掙扎”。從哭鬧逐漸變得“安靜懂事”。

結果更讓實施者堅信是“不迴應”行為起到了作用。“你看,哭了不抱他,下次他就不哭了。

可能他們只覺得孩子變得安靜就好,不哭鬧的孩子帶起來省心。卻看不到,這種變化的根源,是建立在嬰兒對母親深感絕望的基礎上。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在詮釋母嬰關係的《當我遇見一個人》一書中說:承載著愛和希望降生的嬰兒,如果在生命之初對獲得母親及時迴應感到絕望,他未來的人生容易走向2個方向:一是非常乖,不敢對外界發聲,難以向別人表達需要,比如老好人,重度宅;另一種是無法忍受欲求暫時得不到滿足,經常歇斯底里,沒有界限的索取。

對於幼小的嬰兒來說,母親就是他的全世界。如果媽媽都不能依靠,他還能依靠誰?相信誰?

嬰兒哭鬧,因為他需要你

美國資深臨床心理學家林賽·吉布森說過,如果一個孩子在年幼時,父母只照顧他的基本生活,卻不關心他的情感和想法,孩子的自我認知和行為模式會極度扭曲。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有位名叫艾爾莎的法國女孩,三個月大時長期被頻繁腹痛折磨,無論白天還是晚上,當腹痛來臨時,會讓她難受地來回扭動身體,甚至嘔吐。母親帶她去醫院做了所有必要的檢查,卻沒有任何幫助。

當地兒科醫生實在無法判斷艾爾莎的病因,就把她轉送到兒童精神病專家馬塞爾·盧弗教授那裡。在談話中,盧弗教授瞭解到這位母親曾有過一個孩子,不幸的是孩子在三個月大時因為心臟問題,引發嘔吐而離世了。後來懷上艾爾莎,女兒出生不久丈夫便離他而去,更讓她一直以來感到遺憾的是,自己的母親和外婆也都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嬰兒在與父母進行交往時,其觀察力、理解力和反饋能力遠遠超出成人的想象。他們很容易察覺出父母的行為心理特徵。比如在眾多聲音中辨別出父母的聲音,能識別媽媽和爸爸胳膊的力度,而判斷出是媽媽抱他還是爸爸抱他。嬰兒通過從外界蒐集這些信息,來對他人進行辨別。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曾經的喪子之痛,丈夫的離去,父愛的缺失,都讓這位母親深感自責與不滿,僅管她很愛艾爾莎,但在與女兒的日常相處中,仍會無意識的因不滿變得粗暴。母親細微情緒的變化都被艾爾莎敏銳的捕捉到。

經過了解和梳理,盧弗教授告訴這位母親,艾爾莎的腹痛,是她在反覆探索中,發現能吸引媽媽關注最成功有效的手段。

痛得越狠,哭得越凶,媽媽抱得就會越緊,這種行為就會讓艾爾莎獲得越多的好處。但是卻進一步把媽媽推向痛苦的回憶。媽媽變得越憂慮自責,艾爾莎表現出的腹痛就會越嚴重。

這就是她們母嬰關係中相互作用的因果鏈。

所幸發現問題後,媽媽積極改變了相處模式,和女兒重建了良好的母嬰關係。艾爾莎的腹痛也隨之不治而愈。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從出生開始,大約直到3歲,嬰兒都必須不斷通過感官靈敏度,去偵查和評估母親對待他的態度。如果母親表現的冷漠,嬰兒在行為上就會調整策略,使出渾身解數來換回母親的關注與愛護。

有的嬰兒睡眠不好,總是頻繁夜醒哭鬧,有的脾氣暴躁,出現攻擊性行為,有的膽怯退縮,粘著大人不放…

這些被成人當作的問題行為,對嬰兒來說,卻是再合適不過的邏輯結果,也是他們經歷漫長摸索和心理煎熬產生的行為。即使犧牲自己的身心發育,遭受誤會,也要拼命爭取媽媽的愛。

瞭解和做好這三點,面對哭鬧的嬰兒,媽媽不再焦慮

一、過多幹預,沒有幫助反而有害

有人說,孩子好哭影響睡眠,孩子好哭影響發育…似乎只要孩子出現一點問題,都是哭鬧引起的。好哭的孩子膽小,好哭的孩子不獨立,好像不哭不鬧就是完美性格。

不會有孩子因為鬧覺,變成傻子,但是卻有孩子因為被限制表達,導致一生的悲劇。

不少媽媽都聽聞過曾風靡育兒圈的“哭聲免疫法”,但不知道其創始人約翰·華生所親自教導的三個子女的狀況:女兒酗酒,脾氣暴躁,大兒子自殺,小兒子長期流落在外。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很多時候我們不容許孩子哭鬧,是因為哭鬧對我們來說屬於負面情緒,代表著焦慮、糟糕。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很容易只想著立刻解決哭鬧聲帶來的糟糕感受,而直接去制止哭鬧行為。

哭鬧少的嬰兒不會讓父母陷入焦慮,照看一個安靜的嬰兒,只需要投入較少的時間和耐心。可養育新生命本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曾對女兒進行過“訓練睡眠”的演員馬伊琍,事後發表了長篇微博表示後悔,她告誡父母說:請不要違背母嬰親密的自然規律,孩子終有一天會長大,會有足夠的能力去做那些曾經做不了的事,而我們,只需要陪伴和等待,並準備好足夠的耐心。

二、用共情接受孩子哭鬧

想想自己,當憤怒一觸即發的時候,當悲傷欲絕,眼淚在眼眶打轉的時候。能否能接受身邊人的漠視,接受他說:“不許發脾氣!”“有什麼好哭的,把眼淚收回去!”還是更希望有人陪著你,告訴你“別怕,有我在!難過可以說出來。”

"

小嬰兒隨時隨地哇哇大哭,是讓很多媽媽都感到無奈的事。餓了哭、困了哭、拉臭臭哭、熱了冷了、甚至無聊了都要哭上兩聲。

有的老人會說:不要一哭就抱,抱習慣就放不下來,慣壞了以後辛苦的是你!

還有人拿出行為主義那一套,告訴你嬰兒可以被訓練,只要遵循方法,幾個月的小嬰兒就可以不哭不鬧,獨自睡整覺。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這些都是真的嗎?面對只會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小寶寶,用“不抱”或是“訓練”迫使他自律真的可行嗎?

”唯樂原則“是嬰兒好哭的根本原因

一歲前的嬰兒還沒有主客體分化意識,在剛出生的頭幾個月裡,基本就是吃和睡,對外界的反應很少。這時期的嬰兒,潛意識仍處在出生前的狀態,好像還在媽媽的子宮裡,和媽媽是一體的。他們並不關心存在於外界的媽媽,只專注於自己的感受是否得到滿足。

在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結構理論”中認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構成,而人格在嬰兒時期處於最原始的“本我”狀態,即:世界圍著我轉,一切以我的需求為主、以我的感受是否快樂為主。

這就是為什麼嬰兒飢餓時,會用哭鬧聲要求母親立刻餵奶、睏倦時用鬧情緒來表達自己需要立刻被安撫哄睡,而從不考慮外界的情況。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沒有“迴應”的世界,孩子無依無靠

在母親對嬰兒的哭鬧置之不理時,會讓嬰兒有深深地“被孤立感”。

竟然沒有人搭理我。”“這個世界完全不如我所願”。

或許媽媽只是聽信了所謂的“經驗”,延遲幾分鐘去可哄抱嬰兒,但對焦急等待媽媽的嬰兒來說,幾分鐘裡的煎熬卻像末日一樣絕望。對還沒形成客體分化的他們來說,看不見即是不存在。迫切需要媽媽的時候,媽媽居然消失不見了,這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

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恐懼,終會讓嬰兒不再“呼喚”,放棄“無謂地掙扎”。從哭鬧逐漸變得“安靜懂事”。

結果更讓實施者堅信是“不迴應”行為起到了作用。“你看,哭了不抱他,下次他就不哭了。

可能他們只覺得孩子變得安靜就好,不哭鬧的孩子帶起來省心。卻看不到,這種變化的根源,是建立在嬰兒對母親深感絕望的基礎上。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在詮釋母嬰關係的《當我遇見一個人》一書中說:承載著愛和希望降生的嬰兒,如果在生命之初對獲得母親及時迴應感到絕望,他未來的人生容易走向2個方向:一是非常乖,不敢對外界發聲,難以向別人表達需要,比如老好人,重度宅;另一種是無法忍受欲求暫時得不到滿足,經常歇斯底里,沒有界限的索取。

對於幼小的嬰兒來說,母親就是他的全世界。如果媽媽都不能依靠,他還能依靠誰?相信誰?

嬰兒哭鬧,因為他需要你

美國資深臨床心理學家林賽·吉布森說過,如果一個孩子在年幼時,父母只照顧他的基本生活,卻不關心他的情感和想法,孩子的自我認知和行為模式會極度扭曲。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有位名叫艾爾莎的法國女孩,三個月大時長期被頻繁腹痛折磨,無論白天還是晚上,當腹痛來臨時,會讓她難受地來回扭動身體,甚至嘔吐。母親帶她去醫院做了所有必要的檢查,卻沒有任何幫助。

當地兒科醫生實在無法判斷艾爾莎的病因,就把她轉送到兒童精神病專家馬塞爾·盧弗教授那裡。在談話中,盧弗教授瞭解到這位母親曾有過一個孩子,不幸的是孩子在三個月大時因為心臟問題,引發嘔吐而離世了。後來懷上艾爾莎,女兒出生不久丈夫便離他而去,更讓她一直以來感到遺憾的是,自己的母親和外婆也都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嬰兒在與父母進行交往時,其觀察力、理解力和反饋能力遠遠超出成人的想象。他們很容易察覺出父母的行為心理特徵。比如在眾多聲音中辨別出父母的聲音,能識別媽媽和爸爸胳膊的力度,而判斷出是媽媽抱他還是爸爸抱他。嬰兒通過從外界蒐集這些信息,來對他人進行辨別。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曾經的喪子之痛,丈夫的離去,父愛的缺失,都讓這位母親深感自責與不滿,僅管她很愛艾爾莎,但在與女兒的日常相處中,仍會無意識的因不滿變得粗暴。母親細微情緒的變化都被艾爾莎敏銳的捕捉到。

經過了解和梳理,盧弗教授告訴這位母親,艾爾莎的腹痛,是她在反覆探索中,發現能吸引媽媽關注最成功有效的手段。

痛得越狠,哭得越凶,媽媽抱得就會越緊,這種行為就會讓艾爾莎獲得越多的好處。但是卻進一步把媽媽推向痛苦的回憶。媽媽變得越憂慮自責,艾爾莎表現出的腹痛就會越嚴重。

這就是她們母嬰關係中相互作用的因果鏈。

所幸發現問題後,媽媽積極改變了相處模式,和女兒重建了良好的母嬰關係。艾爾莎的腹痛也隨之不治而愈。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從出生開始,大約直到3歲,嬰兒都必須不斷通過感官靈敏度,去偵查和評估母親對待他的態度。如果母親表現的冷漠,嬰兒在行為上就會調整策略,使出渾身解數來換回母親的關注與愛護。

有的嬰兒睡眠不好,總是頻繁夜醒哭鬧,有的脾氣暴躁,出現攻擊性行為,有的膽怯退縮,粘著大人不放…

這些被成人當作的問題行為,對嬰兒來說,卻是再合適不過的邏輯結果,也是他們經歷漫長摸索和心理煎熬產生的行為。即使犧牲自己的身心發育,遭受誤會,也要拼命爭取媽媽的愛。

瞭解和做好這三點,面對哭鬧的嬰兒,媽媽不再焦慮

一、過多幹預,沒有幫助反而有害

有人說,孩子好哭影響睡眠,孩子好哭影響發育…似乎只要孩子出現一點問題,都是哭鬧引起的。好哭的孩子膽小,好哭的孩子不獨立,好像不哭不鬧就是完美性格。

不會有孩子因為鬧覺,變成傻子,但是卻有孩子因為被限制表達,導致一生的悲劇。

不少媽媽都聽聞過曾風靡育兒圈的“哭聲免疫法”,但不知道其創始人約翰·華生所親自教導的三個子女的狀況:女兒酗酒,脾氣暴躁,大兒子自殺,小兒子長期流落在外。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很多時候我們不容許孩子哭鬧,是因為哭鬧對我們來說屬於負面情緒,代表著焦慮、糟糕。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很容易只想著立刻解決哭鬧聲帶來的糟糕感受,而直接去制止哭鬧行為。

哭鬧少的嬰兒不會讓父母陷入焦慮,照看一個安靜的嬰兒,只需要投入較少的時間和耐心。可養育新生命本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曾對女兒進行過“訓練睡眠”的演員馬伊琍,事後發表了長篇微博表示後悔,她告誡父母說:請不要違背母嬰親密的自然規律,孩子終有一天會長大,會有足夠的能力去做那些曾經做不了的事,而我們,只需要陪伴和等待,並準備好足夠的耐心。

二、用共情接受孩子哭鬧

想想自己,當憤怒一觸即發的時候,當悲傷欲絕,眼淚在眼眶打轉的時候。能否能接受身邊人的漠視,接受他說:“不許發脾氣!”“有什麼好哭的,把眼淚收回去!”還是更希望有人陪著你,告訴你“別怕,有我在!難過可以說出來。”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其實,在情緒真正湧上心頭時,我們都希望自己的情緒能被最信任的人看見,希望得到他們的認可、支持和鼓勵。嬰兒也是一樣!

無視和制止,只會把想要表達的嬰兒狠狠地一把推開。被迫終止的哭鬧,看似有效的“不迴應”,其實都在向嬰兒傳達著一個意思:“我一點都不關心你的情緒,我也不關心你想要什麼,我只需要你維持我理想中的狀態!”

"

小嬰兒隨時隨地哇哇大哭,是讓很多媽媽都感到無奈的事。餓了哭、困了哭、拉臭臭哭、熱了冷了、甚至無聊了都要哭上兩聲。

有的老人會說:不要一哭就抱,抱習慣就放不下來,慣壞了以後辛苦的是你!

還有人拿出行為主義那一套,告訴你嬰兒可以被訓練,只要遵循方法,幾個月的小嬰兒就可以不哭不鬧,獨自睡整覺。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這些都是真的嗎?面對只會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小寶寶,用“不抱”或是“訓練”迫使他自律真的可行嗎?

”唯樂原則“是嬰兒好哭的根本原因

一歲前的嬰兒還沒有主客體分化意識,在剛出生的頭幾個月裡,基本就是吃和睡,對外界的反應很少。這時期的嬰兒,潛意識仍處在出生前的狀態,好像還在媽媽的子宮裡,和媽媽是一體的。他們並不關心存在於外界的媽媽,只專注於自己的感受是否得到滿足。

在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結構理論”中認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構成,而人格在嬰兒時期處於最原始的“本我”狀態,即:世界圍著我轉,一切以我的需求為主、以我的感受是否快樂為主。

這就是為什麼嬰兒飢餓時,會用哭鬧聲要求母親立刻餵奶、睏倦時用鬧情緒來表達自己需要立刻被安撫哄睡,而從不考慮外界的情況。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沒有“迴應”的世界,孩子無依無靠

在母親對嬰兒的哭鬧置之不理時,會讓嬰兒有深深地“被孤立感”。

竟然沒有人搭理我。”“這個世界完全不如我所願”。

或許媽媽只是聽信了所謂的“經驗”,延遲幾分鐘去可哄抱嬰兒,但對焦急等待媽媽的嬰兒來說,幾分鐘裡的煎熬卻像末日一樣絕望。對還沒形成客體分化的他們來說,看不見即是不存在。迫切需要媽媽的時候,媽媽居然消失不見了,這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

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恐懼,終會讓嬰兒不再“呼喚”,放棄“無謂地掙扎”。從哭鬧逐漸變得“安靜懂事”。

結果更讓實施者堅信是“不迴應”行為起到了作用。“你看,哭了不抱他,下次他就不哭了。

可能他們只覺得孩子變得安靜就好,不哭鬧的孩子帶起來省心。卻看不到,這種變化的根源,是建立在嬰兒對母親深感絕望的基礎上。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在詮釋母嬰關係的《當我遇見一個人》一書中說:承載著愛和希望降生的嬰兒,如果在生命之初對獲得母親及時迴應感到絕望,他未來的人生容易走向2個方向:一是非常乖,不敢對外界發聲,難以向別人表達需要,比如老好人,重度宅;另一種是無法忍受欲求暫時得不到滿足,經常歇斯底里,沒有界限的索取。

對於幼小的嬰兒來說,母親就是他的全世界。如果媽媽都不能依靠,他還能依靠誰?相信誰?

嬰兒哭鬧,因為他需要你

美國資深臨床心理學家林賽·吉布森說過,如果一個孩子在年幼時,父母只照顧他的基本生活,卻不關心他的情感和想法,孩子的自我認知和行為模式會極度扭曲。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有位名叫艾爾莎的法國女孩,三個月大時長期被頻繁腹痛折磨,無論白天還是晚上,當腹痛來臨時,會讓她難受地來回扭動身體,甚至嘔吐。母親帶她去醫院做了所有必要的檢查,卻沒有任何幫助。

當地兒科醫生實在無法判斷艾爾莎的病因,就把她轉送到兒童精神病專家馬塞爾·盧弗教授那裡。在談話中,盧弗教授瞭解到這位母親曾有過一個孩子,不幸的是孩子在三個月大時因為心臟問題,引發嘔吐而離世了。後來懷上艾爾莎,女兒出生不久丈夫便離他而去,更讓她一直以來感到遺憾的是,自己的母親和外婆也都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嬰兒在與父母進行交往時,其觀察力、理解力和反饋能力遠遠超出成人的想象。他們很容易察覺出父母的行為心理特徵。比如在眾多聲音中辨別出父母的聲音,能識別媽媽和爸爸胳膊的力度,而判斷出是媽媽抱他還是爸爸抱他。嬰兒通過從外界蒐集這些信息,來對他人進行辨別。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曾經的喪子之痛,丈夫的離去,父愛的缺失,都讓這位母親深感自責與不滿,僅管她很愛艾爾莎,但在與女兒的日常相處中,仍會無意識的因不滿變得粗暴。母親細微情緒的變化都被艾爾莎敏銳的捕捉到。

經過了解和梳理,盧弗教授告訴這位母親,艾爾莎的腹痛,是她在反覆探索中,發現能吸引媽媽關注最成功有效的手段。

痛得越狠,哭得越凶,媽媽抱得就會越緊,這種行為就會讓艾爾莎獲得越多的好處。但是卻進一步把媽媽推向痛苦的回憶。媽媽變得越憂慮自責,艾爾莎表現出的腹痛就會越嚴重。

這就是她們母嬰關係中相互作用的因果鏈。

所幸發現問題後,媽媽積極改變了相處模式,和女兒重建了良好的母嬰關係。艾爾莎的腹痛也隨之不治而愈。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從出生開始,大約直到3歲,嬰兒都必須不斷通過感官靈敏度,去偵查和評估母親對待他的態度。如果母親表現的冷漠,嬰兒在行為上就會調整策略,使出渾身解數來換回母親的關注與愛護。

有的嬰兒睡眠不好,總是頻繁夜醒哭鬧,有的脾氣暴躁,出現攻擊性行為,有的膽怯退縮,粘著大人不放…

這些被成人當作的問題行為,對嬰兒來說,卻是再合適不過的邏輯結果,也是他們經歷漫長摸索和心理煎熬產生的行為。即使犧牲自己的身心發育,遭受誤會,也要拼命爭取媽媽的愛。

瞭解和做好這三點,面對哭鬧的嬰兒,媽媽不再焦慮

一、過多幹預,沒有幫助反而有害

有人說,孩子好哭影響睡眠,孩子好哭影響發育…似乎只要孩子出現一點問題,都是哭鬧引起的。好哭的孩子膽小,好哭的孩子不獨立,好像不哭不鬧就是完美性格。

不會有孩子因為鬧覺,變成傻子,但是卻有孩子因為被限制表達,導致一生的悲劇。

不少媽媽都聽聞過曾風靡育兒圈的“哭聲免疫法”,但不知道其創始人約翰·華生所親自教導的三個子女的狀況:女兒酗酒,脾氣暴躁,大兒子自殺,小兒子長期流落在外。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很多時候我們不容許孩子哭鬧,是因為哭鬧對我們來說屬於負面情緒,代表著焦慮、糟糕。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很容易只想著立刻解決哭鬧聲帶來的糟糕感受,而直接去制止哭鬧行為。

哭鬧少的嬰兒不會讓父母陷入焦慮,照看一個安靜的嬰兒,只需要投入較少的時間和耐心。可養育新生命本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曾對女兒進行過“訓練睡眠”的演員馬伊琍,事後發表了長篇微博表示後悔,她告誡父母說:請不要違背母嬰親密的自然規律,孩子終有一天會長大,會有足夠的能力去做那些曾經做不了的事,而我們,只需要陪伴和等待,並準備好足夠的耐心。

二、用共情接受孩子哭鬧

想想自己,當憤怒一觸即發的時候,當悲傷欲絕,眼淚在眼眶打轉的時候。能否能接受身邊人的漠視,接受他說:“不許發脾氣!”“有什麼好哭的,把眼淚收回去!”還是更希望有人陪著你,告訴你“別怕,有我在!難過可以說出來。”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其實,在情緒真正湧上心頭時,我們都希望自己的情緒能被最信任的人看見,希望得到他們的認可、支持和鼓勵。嬰兒也是一樣!

無視和制止,只會把想要表達的嬰兒狠狠地一把推開。被迫終止的哭鬧,看似有效的“不迴應”,其實都在向嬰兒傳達著一個意思:“我一點都不關心你的情緒,我也不關心你想要什麼,我只需要你維持我理想中的狀態!”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美國作家丹尼爾·戈爾曼曾說:情商的核心就是共情。

“共情不是講道理,而是感同身受,是我知道你很難過,但你並不孤單,我會陪著你。”

或許小傢伙只是想在你懷裡賴一會,聽一聽曾陪伴他十個月熟悉的心跳;也可能覺得無聊了,呼喚你來陪陪他。

所以別急著制止嬰兒的哭鬧,讓嬰兒感受到父母的關愛,感受到父母的認可,感受到他的情緒是允許被表達的。

三、不要事事獨自面對,分出一部分壓力

女兒三個月時經歷的猛漲期(嬰兒身體快速生長期),讓我至今難忘。

幾乎每小時一次的哺乳、無原因地哭到聲嘶力竭、睡眠倒退…

種種行為把我折騰得精疲力盡,分分鐘想要崩潰。當感到自己的狀態已經不適合照看女兒時,我做出了決定:

“哺乳無法代替,所以還是由我親自上陣,至於其他一切都交給了老公,該是他深刻體驗父女情深的時候了(偷笑)”。

女兒鬧覺持續了整整快一週。當她吵鬧不睡時,老公會自覺抱她到樓下轉悠,或開車帶她沿著小區外兜風。說來也怪,在家哭鬧不停的女兒,出門就立刻換了一副面孔,好奇的到處張望。看著每次回來都在酣睡的女兒,我所有的緊張和焦慮很快就煙消雲散了。

當媽媽到底有多累,只有我們自己清楚。三小時一次的母乳,漲奶的疼痛,被割成碎片般的睡眠....這些積壓在身體和精神雙重的疲倦,如果得不到緩解,就像被不停充入氣體的氣球,終有一天會爆發。

"

小嬰兒隨時隨地哇哇大哭,是讓很多媽媽都感到無奈的事。餓了哭、困了哭、拉臭臭哭、熱了冷了、甚至無聊了都要哭上兩聲。

有的老人會說:不要一哭就抱,抱習慣就放不下來,慣壞了以後辛苦的是你!

還有人拿出行為主義那一套,告訴你嬰兒可以被訓練,只要遵循方法,幾個月的小嬰兒就可以不哭不鬧,獨自睡整覺。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這些都是真的嗎?面對只會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小寶寶,用“不抱”或是“訓練”迫使他自律真的可行嗎?

”唯樂原則“是嬰兒好哭的根本原因

一歲前的嬰兒還沒有主客體分化意識,在剛出生的頭幾個月裡,基本就是吃和睡,對外界的反應很少。這時期的嬰兒,潛意識仍處在出生前的狀態,好像還在媽媽的子宮裡,和媽媽是一體的。他們並不關心存在於外界的媽媽,只專注於自己的感受是否得到滿足。

在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結構理論”中認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構成,而人格在嬰兒時期處於最原始的“本我”狀態,即:世界圍著我轉,一切以我的需求為主、以我的感受是否快樂為主。

這就是為什麼嬰兒飢餓時,會用哭鬧聲要求母親立刻餵奶、睏倦時用鬧情緒來表達自己需要立刻被安撫哄睡,而從不考慮外界的情況。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沒有“迴應”的世界,孩子無依無靠

在母親對嬰兒的哭鬧置之不理時,會讓嬰兒有深深地“被孤立感”。

竟然沒有人搭理我。”“這個世界完全不如我所願”。

或許媽媽只是聽信了所謂的“經驗”,延遲幾分鐘去可哄抱嬰兒,但對焦急等待媽媽的嬰兒來說,幾分鐘裡的煎熬卻像末日一樣絕望。對還沒形成客體分化的他們來說,看不見即是不存在。迫切需要媽媽的時候,媽媽居然消失不見了,這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

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恐懼,終會讓嬰兒不再“呼喚”,放棄“無謂地掙扎”。從哭鬧逐漸變得“安靜懂事”。

結果更讓實施者堅信是“不迴應”行為起到了作用。“你看,哭了不抱他,下次他就不哭了。

可能他們只覺得孩子變得安靜就好,不哭鬧的孩子帶起來省心。卻看不到,這種變化的根源,是建立在嬰兒對母親深感絕望的基礎上。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在詮釋母嬰關係的《當我遇見一個人》一書中說:承載著愛和希望降生的嬰兒,如果在生命之初對獲得母親及時迴應感到絕望,他未來的人生容易走向2個方向:一是非常乖,不敢對外界發聲,難以向別人表達需要,比如老好人,重度宅;另一種是無法忍受欲求暫時得不到滿足,經常歇斯底里,沒有界限的索取。

對於幼小的嬰兒來說,母親就是他的全世界。如果媽媽都不能依靠,他還能依靠誰?相信誰?

嬰兒哭鬧,因為他需要你

美國資深臨床心理學家林賽·吉布森說過,如果一個孩子在年幼時,父母只照顧他的基本生活,卻不關心他的情感和想法,孩子的自我認知和行為模式會極度扭曲。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有位名叫艾爾莎的法國女孩,三個月大時長期被頻繁腹痛折磨,無論白天還是晚上,當腹痛來臨時,會讓她難受地來回扭動身體,甚至嘔吐。母親帶她去醫院做了所有必要的檢查,卻沒有任何幫助。

當地兒科醫生實在無法判斷艾爾莎的病因,就把她轉送到兒童精神病專家馬塞爾·盧弗教授那裡。在談話中,盧弗教授瞭解到這位母親曾有過一個孩子,不幸的是孩子在三個月大時因為心臟問題,引發嘔吐而離世了。後來懷上艾爾莎,女兒出生不久丈夫便離他而去,更讓她一直以來感到遺憾的是,自己的母親和外婆也都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嬰兒在與父母進行交往時,其觀察力、理解力和反饋能力遠遠超出成人的想象。他們很容易察覺出父母的行為心理特徵。比如在眾多聲音中辨別出父母的聲音,能識別媽媽和爸爸胳膊的力度,而判斷出是媽媽抱他還是爸爸抱他。嬰兒通過從外界蒐集這些信息,來對他人進行辨別。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曾經的喪子之痛,丈夫的離去,父愛的缺失,都讓這位母親深感自責與不滿,僅管她很愛艾爾莎,但在與女兒的日常相處中,仍會無意識的因不滿變得粗暴。母親細微情緒的變化都被艾爾莎敏銳的捕捉到。

經過了解和梳理,盧弗教授告訴這位母親,艾爾莎的腹痛,是她在反覆探索中,發現能吸引媽媽關注最成功有效的手段。

痛得越狠,哭得越凶,媽媽抱得就會越緊,這種行為就會讓艾爾莎獲得越多的好處。但是卻進一步把媽媽推向痛苦的回憶。媽媽變得越憂慮自責,艾爾莎表現出的腹痛就會越嚴重。

這就是她們母嬰關係中相互作用的因果鏈。

所幸發現問題後,媽媽積極改變了相處模式,和女兒重建了良好的母嬰關係。艾爾莎的腹痛也隨之不治而愈。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從出生開始,大約直到3歲,嬰兒都必須不斷通過感官靈敏度,去偵查和評估母親對待他的態度。如果母親表現的冷漠,嬰兒在行為上就會調整策略,使出渾身解數來換回母親的關注與愛護。

有的嬰兒睡眠不好,總是頻繁夜醒哭鬧,有的脾氣暴躁,出現攻擊性行為,有的膽怯退縮,粘著大人不放…

這些被成人當作的問題行為,對嬰兒來說,卻是再合適不過的邏輯結果,也是他們經歷漫長摸索和心理煎熬產生的行為。即使犧牲自己的身心發育,遭受誤會,也要拼命爭取媽媽的愛。

瞭解和做好這三點,面對哭鬧的嬰兒,媽媽不再焦慮

一、過多幹預,沒有幫助反而有害

有人說,孩子好哭影響睡眠,孩子好哭影響發育…似乎只要孩子出現一點問題,都是哭鬧引起的。好哭的孩子膽小,好哭的孩子不獨立,好像不哭不鬧就是完美性格。

不會有孩子因為鬧覺,變成傻子,但是卻有孩子因為被限制表達,導致一生的悲劇。

不少媽媽都聽聞過曾風靡育兒圈的“哭聲免疫法”,但不知道其創始人約翰·華生所親自教導的三個子女的狀況:女兒酗酒,脾氣暴躁,大兒子自殺,小兒子長期流落在外。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很多時候我們不容許孩子哭鬧,是因為哭鬧對我們來說屬於負面情緒,代表著焦慮、糟糕。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很容易只想著立刻解決哭鬧聲帶來的糟糕感受,而直接去制止哭鬧行為。

哭鬧少的嬰兒不會讓父母陷入焦慮,照看一個安靜的嬰兒,只需要投入較少的時間和耐心。可養育新生命本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曾對女兒進行過“訓練睡眠”的演員馬伊琍,事後發表了長篇微博表示後悔,她告誡父母說:請不要違背母嬰親密的自然規律,孩子終有一天會長大,會有足夠的能力去做那些曾經做不了的事,而我們,只需要陪伴和等待,並準備好足夠的耐心。

二、用共情接受孩子哭鬧

想想自己,當憤怒一觸即發的時候,當悲傷欲絕,眼淚在眼眶打轉的時候。能否能接受身邊人的漠視,接受他說:“不許發脾氣!”“有什麼好哭的,把眼淚收回去!”還是更希望有人陪著你,告訴你“別怕,有我在!難過可以說出來。”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其實,在情緒真正湧上心頭時,我們都希望自己的情緒能被最信任的人看見,希望得到他們的認可、支持和鼓勵。嬰兒也是一樣!

無視和制止,只會把想要表達的嬰兒狠狠地一把推開。被迫終止的哭鬧,看似有效的“不迴應”,其實都在向嬰兒傳達著一個意思:“我一點都不關心你的情緒,我也不關心你想要什麼,我只需要你維持我理想中的狀態!”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美國作家丹尼爾·戈爾曼曾說:情商的核心就是共情。

“共情不是講道理,而是感同身受,是我知道你很難過,但你並不孤單,我會陪著你。”

或許小傢伙只是想在你懷裡賴一會,聽一聽曾陪伴他十個月熟悉的心跳;也可能覺得無聊了,呼喚你來陪陪他。

所以別急著制止嬰兒的哭鬧,讓嬰兒感受到父母的關愛,感受到父母的認可,感受到他的情緒是允許被表達的。

三、不要事事獨自面對,分出一部分壓力

女兒三個月時經歷的猛漲期(嬰兒身體快速生長期),讓我至今難忘。

幾乎每小時一次的哺乳、無原因地哭到聲嘶力竭、睡眠倒退…

種種行為把我折騰得精疲力盡,分分鐘想要崩潰。當感到自己的狀態已經不適合照看女兒時,我做出了決定:

“哺乳無法代替,所以還是由我親自上陣,至於其他一切都交給了老公,該是他深刻體驗父女情深的時候了(偷笑)”。

女兒鬧覺持續了整整快一週。當她吵鬧不睡時,老公會自覺抱她到樓下轉悠,或開車帶她沿著小區外兜風。說來也怪,在家哭鬧不停的女兒,出門就立刻換了一副面孔,好奇的到處張望。看著每次回來都在酣睡的女兒,我所有的緊張和焦慮很快就煙消雲散了。

當媽媽到底有多累,只有我們自己清楚。三小時一次的母乳,漲奶的疼痛,被割成碎片般的睡眠....這些積壓在身體和精神雙重的疲倦,如果得不到緩解,就像被不停充入氣體的氣球,終有一天會爆發。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育兒從來都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讓老公也參與進來,或者向家裡其他成員尋求幫助。

只有身心平和,在面對嬰兒哭鬧時,才會更有定力,更包容,才能去傾注更多的愛。而一位過度勞累焦慮的母親,就像日漸乾涸的溪流,自己都快要枯竭了,還怎麼去潤澤身邊的小生命。

沒有完美的媽媽,只有不斷完善的母嬰關係。當我們重視並接收嬰兒所表達的同時,也要看到自己的內心。去把焦慮釋放、分擔出去。

"

小嬰兒隨時隨地哇哇大哭,是讓很多媽媽都感到無奈的事。餓了哭、困了哭、拉臭臭哭、熱了冷了、甚至無聊了都要哭上兩聲。

有的老人會說:不要一哭就抱,抱習慣就放不下來,慣壞了以後辛苦的是你!

還有人拿出行為主義那一套,告訴你嬰兒可以被訓練,只要遵循方法,幾個月的小嬰兒就可以不哭不鬧,獨自睡整覺。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這些都是真的嗎?面對只會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小寶寶,用“不抱”或是“訓練”迫使他自律真的可行嗎?

”唯樂原則“是嬰兒好哭的根本原因

一歲前的嬰兒還沒有主客體分化意識,在剛出生的頭幾個月裡,基本就是吃和睡,對外界的反應很少。這時期的嬰兒,潛意識仍處在出生前的狀態,好像還在媽媽的子宮裡,和媽媽是一體的。他們並不關心存在於外界的媽媽,只專注於自己的感受是否得到滿足。

在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結構理論”中認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構成,而人格在嬰兒時期處於最原始的“本我”狀態,即:世界圍著我轉,一切以我的需求為主、以我的感受是否快樂為主。

這就是為什麼嬰兒飢餓時,會用哭鬧聲要求母親立刻餵奶、睏倦時用鬧情緒來表達自己需要立刻被安撫哄睡,而從不考慮外界的情況。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沒有“迴應”的世界,孩子無依無靠

在母親對嬰兒的哭鬧置之不理時,會讓嬰兒有深深地“被孤立感”。

竟然沒有人搭理我。”“這個世界完全不如我所願”。

或許媽媽只是聽信了所謂的“經驗”,延遲幾分鐘去可哄抱嬰兒,但對焦急等待媽媽的嬰兒來說,幾分鐘裡的煎熬卻像末日一樣絕望。對還沒形成客體分化的他們來說,看不見即是不存在。迫切需要媽媽的時候,媽媽居然消失不見了,這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

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恐懼,終會讓嬰兒不再“呼喚”,放棄“無謂地掙扎”。從哭鬧逐漸變得“安靜懂事”。

結果更讓實施者堅信是“不迴應”行為起到了作用。“你看,哭了不抱他,下次他就不哭了。

可能他們只覺得孩子變得安靜就好,不哭鬧的孩子帶起來省心。卻看不到,這種變化的根源,是建立在嬰兒對母親深感絕望的基礎上。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在詮釋母嬰關係的《當我遇見一個人》一書中說:承載著愛和希望降生的嬰兒,如果在生命之初對獲得母親及時迴應感到絕望,他未來的人生容易走向2個方向:一是非常乖,不敢對外界發聲,難以向別人表達需要,比如老好人,重度宅;另一種是無法忍受欲求暫時得不到滿足,經常歇斯底里,沒有界限的索取。

對於幼小的嬰兒來說,母親就是他的全世界。如果媽媽都不能依靠,他還能依靠誰?相信誰?

嬰兒哭鬧,因為他需要你

美國資深臨床心理學家林賽·吉布森說過,如果一個孩子在年幼時,父母只照顧他的基本生活,卻不關心他的情感和想法,孩子的自我認知和行為模式會極度扭曲。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有位名叫艾爾莎的法國女孩,三個月大時長期被頻繁腹痛折磨,無論白天還是晚上,當腹痛來臨時,會讓她難受地來回扭動身體,甚至嘔吐。母親帶她去醫院做了所有必要的檢查,卻沒有任何幫助。

當地兒科醫生實在無法判斷艾爾莎的病因,就把她轉送到兒童精神病專家馬塞爾·盧弗教授那裡。在談話中,盧弗教授瞭解到這位母親曾有過一個孩子,不幸的是孩子在三個月大時因為心臟問題,引發嘔吐而離世了。後來懷上艾爾莎,女兒出生不久丈夫便離他而去,更讓她一直以來感到遺憾的是,自己的母親和外婆也都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嬰兒在與父母進行交往時,其觀察力、理解力和反饋能力遠遠超出成人的想象。他們很容易察覺出父母的行為心理特徵。比如在眾多聲音中辨別出父母的聲音,能識別媽媽和爸爸胳膊的力度,而判斷出是媽媽抱他還是爸爸抱他。嬰兒通過從外界蒐集這些信息,來對他人進行辨別。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曾經的喪子之痛,丈夫的離去,父愛的缺失,都讓這位母親深感自責與不滿,僅管她很愛艾爾莎,但在與女兒的日常相處中,仍會無意識的因不滿變得粗暴。母親細微情緒的變化都被艾爾莎敏銳的捕捉到。

經過了解和梳理,盧弗教授告訴這位母親,艾爾莎的腹痛,是她在反覆探索中,發現能吸引媽媽關注最成功有效的手段。

痛得越狠,哭得越凶,媽媽抱得就會越緊,這種行為就會讓艾爾莎獲得越多的好處。但是卻進一步把媽媽推向痛苦的回憶。媽媽變得越憂慮自責,艾爾莎表現出的腹痛就會越嚴重。

這就是她們母嬰關係中相互作用的因果鏈。

所幸發現問題後,媽媽積極改變了相處模式,和女兒重建了良好的母嬰關係。艾爾莎的腹痛也隨之不治而愈。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從出生開始,大約直到3歲,嬰兒都必須不斷通過感官靈敏度,去偵查和評估母親對待他的態度。如果母親表現的冷漠,嬰兒在行為上就會調整策略,使出渾身解數來換回母親的關注與愛護。

有的嬰兒睡眠不好,總是頻繁夜醒哭鬧,有的脾氣暴躁,出現攻擊性行為,有的膽怯退縮,粘著大人不放…

這些被成人當作的問題行為,對嬰兒來說,卻是再合適不過的邏輯結果,也是他們經歷漫長摸索和心理煎熬產生的行為。即使犧牲自己的身心發育,遭受誤會,也要拼命爭取媽媽的愛。

瞭解和做好這三點,面對哭鬧的嬰兒,媽媽不再焦慮

一、過多幹預,沒有幫助反而有害

有人說,孩子好哭影響睡眠,孩子好哭影響發育…似乎只要孩子出現一點問題,都是哭鬧引起的。好哭的孩子膽小,好哭的孩子不獨立,好像不哭不鬧就是完美性格。

不會有孩子因為鬧覺,變成傻子,但是卻有孩子因為被限制表達,導致一生的悲劇。

不少媽媽都聽聞過曾風靡育兒圈的“哭聲免疫法”,但不知道其創始人約翰·華生所親自教導的三個子女的狀況:女兒酗酒,脾氣暴躁,大兒子自殺,小兒子長期流落在外。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很多時候我們不容許孩子哭鬧,是因為哭鬧對我們來說屬於負面情緒,代表著焦慮、糟糕。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很容易只想著立刻解決哭鬧聲帶來的糟糕感受,而直接去制止哭鬧行為。

哭鬧少的嬰兒不會讓父母陷入焦慮,照看一個安靜的嬰兒,只需要投入較少的時間和耐心。可養育新生命本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曾對女兒進行過“訓練睡眠”的演員馬伊琍,事後發表了長篇微博表示後悔,她告誡父母說:請不要違背母嬰親密的自然規律,孩子終有一天會長大,會有足夠的能力去做那些曾經做不了的事,而我們,只需要陪伴和等待,並準備好足夠的耐心。

二、用共情接受孩子哭鬧

想想自己,當憤怒一觸即發的時候,當悲傷欲絕,眼淚在眼眶打轉的時候。能否能接受身邊人的漠視,接受他說:“不許發脾氣!”“有什麼好哭的,把眼淚收回去!”還是更希望有人陪著你,告訴你“別怕,有我在!難過可以說出來。”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其實,在情緒真正湧上心頭時,我們都希望自己的情緒能被最信任的人看見,希望得到他們的認可、支持和鼓勵。嬰兒也是一樣!

無視和制止,只會把想要表達的嬰兒狠狠地一把推開。被迫終止的哭鬧,看似有效的“不迴應”,其實都在向嬰兒傳達著一個意思:“我一點都不關心你的情緒,我也不關心你想要什麼,我只需要你維持我理想中的狀態!”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美國作家丹尼爾·戈爾曼曾說:情商的核心就是共情。

“共情不是講道理,而是感同身受,是我知道你很難過,但你並不孤單,我會陪著你。”

或許小傢伙只是想在你懷裡賴一會,聽一聽曾陪伴他十個月熟悉的心跳;也可能覺得無聊了,呼喚你來陪陪他。

所以別急著制止嬰兒的哭鬧,讓嬰兒感受到父母的關愛,感受到父母的認可,感受到他的情緒是允許被表達的。

三、不要事事獨自面對,分出一部分壓力

女兒三個月時經歷的猛漲期(嬰兒身體快速生長期),讓我至今難忘。

幾乎每小時一次的哺乳、無原因地哭到聲嘶力竭、睡眠倒退…

種種行為把我折騰得精疲力盡,分分鐘想要崩潰。當感到自己的狀態已經不適合照看女兒時,我做出了決定:

“哺乳無法代替,所以還是由我親自上陣,至於其他一切都交給了老公,該是他深刻體驗父女情深的時候了(偷笑)”。

女兒鬧覺持續了整整快一週。當她吵鬧不睡時,老公會自覺抱她到樓下轉悠,或開車帶她沿著小區外兜風。說來也怪,在家哭鬧不停的女兒,出門就立刻換了一副面孔,好奇的到處張望。看著每次回來都在酣睡的女兒,我所有的緊張和焦慮很快就煙消雲散了。

當媽媽到底有多累,只有我們自己清楚。三小時一次的母乳,漲奶的疼痛,被割成碎片般的睡眠....這些積壓在身體和精神雙重的疲倦,如果得不到緩解,就像被不停充入氣體的氣球,終有一天會爆發。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育兒從來都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讓老公也參與進來,或者向家裡其他成員尋求幫助。

只有身心平和,在面對嬰兒哭鬧時,才會更有定力,更包容,才能去傾注更多的愛。而一位過度勞累焦慮的母親,就像日漸乾涸的溪流,自己都快要枯竭了,還怎麼去潤澤身邊的小生命。

沒有完美的媽媽,只有不斷完善的母嬰關係。當我們重視並接收嬰兒所表達的同時,也要看到自己的內心。去把焦慮釋放、分擔出去。

嬰兒哭鬧難哄,父母倍感焦慮,心理專家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有效安撫


情感交流始終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主線。如果爸媽對嬰兒只講要求,不講感受,給予的擁抱、親吻只取決於嬰兒行為的“對錯”,卻沒有情感上的互動。這樣得不償失的方式,不僅是對孩子的殘忍,更是做父母的悲哀。

當再次聽到嬰兒用哭聲呼喚你時,試著暫時忘記身邊的瑣碎,卸下心底的焦慮,去抱一抱他,輕聲告訴他“媽媽在。”去感受,這個與你血脈相連的小傢伙,此刻是多麼依戀你。

願我們賦予孩子的愛,都能如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卡爾·羅傑斯所說“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

參考資料:

《人格結構理論 》 弗洛伊德

《暗藏玄機的母嬰心靈感應》王立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